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才济济

人才济济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才济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才济济范文第1篇

从前段时间热播的《新三国演义》中,可以看到人才在每一次战争中的重要作用,而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本。企业要想获得竞争的主动权,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吸收并聚集优秀人才。要想吸引优秀人才来兴盛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各级管理者就应当拥有先进的人才管理理念。强国必先强企,强企必先强人力资源。对国家而言,国际化人才的竞争日益成为决定各国立足世界的重要因素。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快速增长,未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面临着国家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等重大举措,我国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将达到空前的迫切。

在21世纪,无论怎样渲染甚至夸大人才的重要性都不为过。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21世纪的主流经济模式是人才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的经济。拥有杰出的人才可以改变一家企业、一种产品、一个市场甚至一个产业的面貌。对于21世纪的企业管理者而言,人才甚至比企业战略本身更为重要。因为有了杰出的人才,企业才能在市场上有所作为,管理者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管理者应有的价值。没有人才的支持,无论怎样宏伟的蓝图,无论怎样引人注目的企业战略,都无法得以真正实施,无法取得最终的成功。

我在调研中发现——很多中小企业里,往往是小老板一个人精明能干,全职全能,不可或缺,而整个团队却平庸,小老板们坚信一个理念,“企业是我的,是属于一个人的”,因此,有才能的人怕超越自己看不上,没有才能的人却总能在小老板那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企业家坚信“企业是大家的,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主人”,企业家通常善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善于打造团队,用团队的整理能力来弥补个人的能力不足。不少大型集团的企业家坚信:“得人才者得市场,得天下”。因为企业家的智慧在于创造财富,培养更多的具有智慧的人才,使企业更具有竞争力。而能够“以一当十”“以一当百”的小老板,终究会发现自己不可能“以一当千”。“英雄老板”只能成就小企业,只有“智慧团队”才能成就大企业。因此,培养部下,带出一支队伍,是比发挥老板个人才干更重要。小老板主要考虑是如何把事情做对做好,而企业家必须具备战略思维能力;必须具备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懂得资本运营,懂得产业与资本的整合。

全球领先的企业为何与众不同,是因为他们投资于人才,并竭力发展和挽留人才。国内一些优秀企业已经开始了人才管理的实践,例如:中粮集团就设立了组织发展总监的职位,也许未来会出现“人才管理副总裁”的角色,这些新职能,新角色,将是HR工作者新的职业发展机会,最先进入这个领域并掌握人才管理专业技术的人才,职业路径将大为拓宽。

金融危机和经济全球化,使中国企业真正意识到:创新和自主品牌才是未来的突围之路,而这一战略突围的前提是“人才”。我们相信:未来十年,也是中国从人力资源管理向人才管理转变的十年,它改变的将不仅仅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将影响到人力资源工作者的职业发展。

在现阶段中国社会,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存在着三种人才价值观倾向:

人才是为企业所用的。中国长期以来多数都是这个思想。请看当年汉高祖刘邦在总结自己成功用人经验时曾说过的话:“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安国家,抚百姓、给饷银,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统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所以取天下也!”这番话的潜台词是:人才是为我服务的。人才是态度好的、有奉献精神的人。中国大量的民企是这样看待人才的。只要有人不计代价地给企业干活,他们就是人才。人要不计代价,要牺牲自己,要为他人的幸福而活着。所有人都是人才。他们都有与众不同的能力,都不仅能为服务的组织做贡献,也可以同时为他们自己的生活得到改善而取得收入。他们为企业工作是自由选择,他们完全有权力将他们自己的才能衡量一个他们认为合理的收入来决定自己的命运。

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和主要推动力。哪个企业吸收并聚集了优秀人才,就获得了竞争的主动权,就会在激烈的科技和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想吸引、聚集、驾驭大量的优秀人才来兴盛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各级管理者就应当拥有先进的人才管理理念。首先要有爱惜人才的理念。人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各级管理者必须爱惜人才,绝不能嫉贤妒能。即使管理者自身是一个非凡的人才,如果手下没有几个才华卓越的干将和一大批各类骨干,孤家寡人是很难成就大业的。

其次要有求贤若渴的观念。既有爱才之心,自有求才之渴。从群体看,人才难得。既是人才,必有出众之处,自然是不可多得。不多的人才又是淹没在广大的人群之中,这就需要管理者孜孜以求才能得到。

要注重关键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关键人才是我们的核心和代表,是我们的灵魂和骨干。公司不论大小,不管是何种所有制结构,都必须拥有这样一批核心员工。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也将是关键人才的竞争,核心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决定着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还要有宽容人才的肚量。用才不容易,容才就更难。人才有所长,也必有所短,而且往往是优点越突出,其缺点也较突出。恃才自傲是人才的通病。大才者通常不拘小节,异才者甚至还有怪脾癖习,人才与人才之间还常常有各种矛盾。

人才济济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培养;企业;人才

Abstract: To cultivate business ans technical talents for the enterprise is based on the thinking of talent training short, flat, quick, is the emergency plan and measure to accelerate the talents training. This paper tries to put forward solutions with the purpose of making an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enterprise personnel training work is in a certain time, which will improve the effect of talents training, optimize the talents structure, promote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promot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Key words: training; enterprise; talents

中图分类号 : C9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所谓业务性、技术性人才是指在企业从事管理岗位、生产技术岗位上工作的各类人员。

对企业人才需求而言,所有的企业都存在人才短缺,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我们不从战略的层面、角度思考企业人才战略,不考虑长期的客观因素。我们站在企业的角度,结合企业目前所处的发展时期、企业现实的实际需求,从一个基础性、技术性、具有可操作性的层面入手,来调研、来分析、来研究、来解决企业内部存在的业务性、技术性人才问题。某种意义上说,在这方面做文章,应该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最可预见结果的最见效的办法,最有效的途径。

问题的提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工作效率不高,工作方式方法陈旧、手段落后,生产工艺问题处理不,技术问题处理措施不到位等等等等大量令人不能满意的生产现状或工作状态,企业没有所需的合适的人去干好这些工作,为此, 需对企业现有的人员现状进行深度思考,摸索、探索培养企业现有业务性、技术性人才满足现有工作需求的办法,采取何种可操作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方法和措施。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落实:

一、严肃培养人才的紧迫性

培养人才的紧迫性是对各级领导的要求。人才培养没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结果不言而喻。紧迫性的提出,是要求各级领导对人才培养要有清醒的认识,正确的认识。人才培养不是组织部门、人力资源部六的专利,而是各级领导的工作职责,是第一职责,第一要务。企业要想各类人才层出不穷,职工队伍人才济济,和各级领导的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因果关系。至所以没有卓越的或者满意的或者合适的人才是因为领导的工作做的不到家,没有尽心、尽力、尽责。严肃的提出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就是要给领导加担子,加任务,严肃地、认真地、正确地对待人才培养问题。人才工作做不到这一点,人才培养就是奢谈,就是扯淡,就是浮云。抱怨没有人才,恰恰是因为对人才工作的不严肃所致,不严肃也就不能认真对待人才培养。

二、突出培养人才的针对性

笼统地提出人才培养,解决不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要想有解决工作中、生产经营中存在各类问题的人才,就要有具体的可操作的培养各类人才的办法、措施,突出培养人才的针对性。要对企业中存在的各类人才现状需求进行调研,分析现状,对掌握的人才分布结构状况进行整理、分析、研究,进而进行分类,对企业人才需求分出轻重缓急,对主要的、次要的,紧缺的、尚可满足的等等人才需求现状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培养方案,可采取小单元的方式进行:一种是职能部门的领导就是的直接的培训师,对下属负有培养的职责,可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进行培养,不拘一格。要想在本职能部门业务领域培养业务尖子、业务能手,领导是最佳、最合适的老师。一种是组建由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掌握某一工种或专业特殊技能的人员组成若干个专家组,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既要有理论的深度解析,又要有技能的具体指导,以达到实际提高的效果,突出培养人才的针对性。提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就是为了干好人才培养。

三、严肃培养人才的时间要求

人才培养是一项费力、费时、费钱的工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充分证明人才培养的长期性、艰巨性。但对企业而讲,人才培养不能坐而待之,时不待我,人才培养必须有时间观念,有时间要求。

严肃培养人才的时间要求确切地讲是对领导的要求、对责任教师的要求。一个单位、一个职能部门、一个生产车间队段的负责人或责任教师,在这个岗位就有这项职责。要对本岗位、本工种进行深刻、深度的分析,对目前工作中、岗位上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地梳理、整理,熟悉现状,掌握情况,制定解决问题的时间表、进度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序开展针对性人才培养。没有时间概念,没有时间要求,人才培养就是标语、就是口号,就是摆虚架子,这是万万要不得的,一定要牢记时间是保证的原则。

四、确立导师制度

对企业的人才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整理研究之后,就要组织建立导师制度,建立若干个专业、工种的专家组,对工作目标、工作任务、时间要求等若干方面进行明确、具体的要求,以保证企业人才培养在一个时期内、一定时间段内取得成效。建立导师制,是要明确:一个单位内有专门的优秀人才在具体运作人才培养这项工作,有具体的部门、有具体的工作职责、具体的工作人员在为企业培养人才。

五、设置急需人才培养的专业、工种培训项目与课题

设置专业、工种培训项目与课题,是企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是要解决本单位内哪些专业人员急需提高专业水平、哪些工种的技术工人操作技能要求加快培养提高的问题。这项工作要做的认真仔细,要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相关专业人员对取得的调研材料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分解、理出人才培养过程中各专业 各工种人才培养工作的轻重缓急,打有准备之仗,做到有的放矢。人才培养要做到精心策划,充分准备,这即是人才培养的紧迫性、针对性的具体要求,也是突出、强化时间观念,更是企业落实人才培养的目标方案和具体措施。

六、组织专家讲座

这一措施应对是企业人才状况实际存在的共性问题,是解决共性问题的最佳、最实用的办法和措施。对某一专业、某一工种在工作岗位上、生产现场中存在普遍性问题时,就要组织、聘请优秀的专家或学者,制定专项培养培训方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分类别进行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专业答疑、技术问答、现场解答,通过专家、指导教师与培养对象的互动,以达到最佳的人才培训效果。

七、制度的保障

人才济济范文第3篇

每个人在吃饭时都想吃到美味可口的饭菜,我也不能例外。妈妈每天做菜时非常辛苦,但我还是觉得不够好吃,饭后还要擦桌子、洗碗,多么辛苦啊!我总是在想:要是可以不费力气就能吃到国家一级厨师做的饭菜那该多好啊!

2025年,世界上有了一种实用的机器??那就是最新发明的炒菜机!其实炒菜机本身就是个机器人,像微波炉的部分是他的身体,在他的身上有许多的小盒子,是用来装调味品的,在煮饭菜时只要把材料放进炒菜机里,选好菜谱,他就可以在自己的身体里煮饭煮菜了。它会自动做成一道道美味的菜!它可以和电脑、手机连网,当你有事不能及时回家时,你只要打个电话或发个邮件,它就会自己照我们的要求和命令按时煮好饭菜。

虽然它是个机器人,但很会料理家务。等你回到家时,它早已把桌子整理好了,桌子擦得干干净净,没有任何污点。丰盛的、热腾腾的饭菜也摆在了餐桌上,它做出来的饭菜美味极了,手艺完全可以跟国家一级金牌厨师一比高低。吃完饭后,它还会帮你洗碗,擦桌子呢!

“叮呤呤 ”一阵钤声把我惊醒,原来是个梦。虽然这是个梦,但是我相信:这个梦一定会变成现实的,因为20年后正是我们这班同学大显身手的年代。只要我们现在好好学习,开启知识殿堂的大门,到那个时候炒菜机器人将会是我们造出来的。

人才济济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人才需求 物理技术型 人才教学

社会正在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每个人都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社会对于工科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体现在人才的培养全过程中,关键在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本文对我国工科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及教学与工科人才培养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教育缩水和考研热影响大学物理教学的原因。

一、物理技术型人才的教学培养遇到的挑战

1.物理学科遇到挑战。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物理学开始兴起,当时很多优秀大学生被物理学吸引,工科教学有了一个新的机遇,普遍开始重视物理学,因而,物理学的发展相当快。但是,目前物理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过境迁,这些年来人们对于物理学的重视程度发生了变化,如有的学校大幅度减少物理教学所占的课时。有的人认为物理学对于人才需求没有什么大的作用,他们更认为创新教育与大学物理基础课程的教学也没有什么关系[1]。

2.物理课时减少。如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变化日新月异。不同岗位的需求不一样,职业的需求不断涌现,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更精细化。为了提高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很多大学减少物理课时,大量增加针对性比较强的适应整个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实用性课程,开设大量选修性课程,实行学分制度。由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这种变革大大增强了教育的现实性作用,但是,这里又存在一个矛盾——及时性学习的问题[2]。

3.等级考试的冲击。现在很多高等院校流行考证书,其中英语和计算机证书最为典型,这实际上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处于信息化社会中的我们,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交流的首要条件是掌握语言,这是英语等语言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的缘故。现在在很多招聘会上,应聘的首先条件就是看有没有证书,有证书的话就能够更上一层楼,没有的话则很难找到好的工作。

二、基于人才需求的物理技术型人才的教学模式

1.传统的教育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认为教学活动只是一种功能,也就是传授和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教学等同于教书。主张以教学为主,采取分科教学的模式,重视间接经验,忽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体现在学习观念上就是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和教师的教,不重视学生的学,学生只是[3]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对象和容器,传统教学虽然也强调个人的修养,但是只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标准,分数高的学生就是好学生[3]。长期以来,大学物理课程中的逻辑思维逐渐缺失。

2.新型教育模式。扩招以后,学生层次参差不齐,高考方式的变化对于选择物理学科的学生来说,有着不利的影响,部分学生根本就没得选择,不同的考试模式产生了不同的结果。理论课不断减少,实验课也相应减少,但物理学科就应该与实验相结合,利用实验进行教学。物理教学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教学,这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强化思维的学习、训练。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资源、专题讲座、自由探索开展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教学手段应该能充分发挥学生作为主渠道的作用,教学手段应该服务于教学方式,提倡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积极地创造条件,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教学网络模式,扩大学生的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3.创新能力的培养。新时期的人才应有创新意识及追求创新的意识。中外有许多为人类作出过贡献的杰出物理学家,在物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介绍这些物理学家的科学事迹,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焕发学习热情[5]。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取得新的成果。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日益需要一大批创造性人才,国家对于工科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工科人才的培养计划也被提上日程,而大学物理作为工科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基于人才需求的物理技术型人才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何小雄.物理学是科学进步的基础.学业学习,2009(6).

[2]夏建刚,邹海燕.基于人才需求的物理技术型人才教学.教学技术,2010(7).

[3]罗洪刚.基于人才需求的物理技术型人才教学方法.科技科学,2009(2).

人才济济范文第5篇

海南菜点正是依仗其物产资源优势,加之热带地区的饮食习俗,特别讲究口味清鲜。鲜的含义:一指原材料鲜活。一般不使用冻品、陈品;最喜现宰现加工现吃;二指味鲜,而且清爽。

海南菜的基础在于丰富的原料资源。海南岛地处热带亚热带,岛上多山林,盛产各种海鲜和野味,具有“海产万类、陆产千名”的优势。就海产而言,已知南海鱼类达干种以上,其中经济价值较高产量较大的有200多种,虾类40多种,经济贝类40余种还有藻类一百多种,海参17种,以及蟹类、海蜇、海胆等。陆地上的飞禽走兽,也是种类繁多,不胜枚举。加上饲养业、种植业发达,家禽家畜和热带植物都非常出名。最著名的特产有:禽畜类文昌鸡、加积鸭、温泉鹅、东山羊、临高乳猪、五脚猪、五指山小黄牛;海产类的和乐蟹、后安鲻鱼、三亚海蛇、崖州鲍鱼、曲口生蚝、石斑鱼、油鱼追、剑鳍鱼、马鲛鱼、龙虾、对虾、基同虾、富贵虾(赖尿虾)、海参、公螺、油螺、鸡腿螺、芒果螺、血蚶及多种贝类;热带植物类的椰子、腰果、胡椒、木瓜、菠萝、芒果以及各种瓜、菜、豆和野菜,四季皆有。值得一提的是,海南建省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全国各地风味菜点大举进岛,带进了诸多的外地特产。使海南的烹饪原料更加丰富和多样化,能够满足各种不同饮食习惯的需求。

海南菜特别讲究原质原味,即充分保留和发挥其优质原材料的本味。其传统的“四大名菜”——白切文昌鸡、白切加积鸭、白汁东山羊、清蒸和乐蟹,就是明显的例证。其烹调法看似简单,但做来十分讲究。如白切文昌鸡的制作过程;先旺火滚水去生、定型,后慢火浸煮,使其内外均匀受热,恰到熟时捞起散热,斩件可见骨头带红,这样恰到好处的白切鸡具有皮滑爽、肉鲜嫩、味鲜香的优点。其次是在佐料上讲究,备有酱(老抽、生抽)醋(通常用当地新鲜桔汁代替)、蒜茸、姜茸、辣椒、香油、什锦酱,客人可按自己的口味习惯自行取舍,达到提鲜增味的目的。故又有“七分鸡肉三分味碟”的说法。其他菜肴的制作大多体现这种特点。海南菜点正是依仗其物产资源优势,加之热带地区的饮食习俗,特别讲究口味清鲜。鲜的含义:一指原材料鲜活。一般不使用冻品、陈品;最喜现宰现加工现吃;二指味鲜,而且清爽。因此,其常见的烹调法为白切、白灼、清蒸、清炒,以及炖、焖、煲、清水火锅等等。都具有突出原料本质本味和鲜爽豪放的个性特征。

海南岛的居民,从古到今都是从大陆各地迁徙进来的“移民”及其后裔。以闽粤桂居多,次为中原地区,及至川、湘、江、浙。其语言和饮食习俗都比较多样化,具有移民岛的特征,比较容易接受外部的影响。在菜点方面也同样表现。其烹调法及味型,大致与粤菜类同。但也兼蓄了川、湘、粤、鲁各地风味技法。主要味型除了上面所述清鲜、椰香等特征性味型外,还有甜酸味型、成甜味型、酸辣、香辣昧型、五香味型、姜葱味型、蒜香、焦香、酱香、芝麻香、豆豉香、虾酱香、酒香、糟香、胡椒香、果味香型等等。各地烹调技法中的干煸(当地叫做“干逼”)、十烧、红烧、卤味、烧烤、酥(脆)炸等,都容纳入本地菜肴制作中,有的已改变成了本地的一大特色,如干煸法制作野味和禽畜类菜肴,其香气、质感、味感都十分诱人,被公认为海南菜的一大亮点。如今,到海南的外地客人,不管来自何方,都能品尝到适合自己口味的菜肴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