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免疫学基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静态图片与视频动画结合,有利于调动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程包括“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等三个部分的内容,不仅教学内容抽象难懂、枯燥乏味,而且内容多而杂,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非常多。但中医药院校的教学课时与西医院校相比较明显偏少,这对任课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在有限的课时内讲授更多的知识,而且要让学生能够听懂、理解和掌握。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一些抽象的内容(如医学免疫学部分的抗原、抗体、补体的概念非常抽象)不好理解,也很难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而多媒体教学的课件往往图文并茂、动静结合,通过将大量静态图片与动态视频和动画相结合、文字与语言相结合的方法,使枯燥的教学过程转变为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极大地刺激学生的眼、耳、大脑等多种器官,学生很容易接受,加上展示过程生动形象,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活跃课堂气氛,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医学免疫学的“补体系统”一章时,补体的激活过程非常抽象,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参照国外教学资源制作了补体激活的动画过程,通过动画形式展示三条补体激活途径中从补体与激活物的结合开始,至C3转化酶、C5转化酶、膜攻击复合物形成以及靶细胞溶解的完整过程,同时结合大量图片对三条补体激活过程作了系统比较;在讲授人体寄生虫如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的生活史时,通过大量的视频资料展示虫体的生长发育与感染的动态过程等。通过图片与视频素材的综合应用,使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显著增强了教学效果。静态图片与视频动画结合,有利于重点与难点内容的掌握与理解本课程“医学免疫学部分”有许多内容如免疫球蛋白结构、MHC分子对抗原的提呈、T细胞与B细胞对抗原的应答过程、I-IV型超敏反应的机理等内容抽象难懂,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将其讲解透彻,而这些内容又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对其理解、掌握的程度与教学效果关系密切。因而在本课程的多媒体教学中,笔者借助大量静态的平面与立体图片,并结合相关的视频对其进行详细讲授,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轻松理解和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如在讲授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时,运用Ig平面及立体结构图片,详细讲授其基本结构与功能分区,在此基础上结合动画讲授解不同水解蛋白酶对Ig的作用部位及水解片段的生物学作用;在讲授MHC分子对抗原的提呈作用时,通过网上下载的动画将MHC分子对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的提呈过程完整展示出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讲解MHC分子的遗传特点及其在临床组织器官移植方面的应用;在讲授T细胞与B细胞对抗原的应答过程时,通过大量的图片和视频显示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过程、处理后的抗原如何被T、B淋巴细胞识别结合以及T、B淋巴细胞如何活化、增殖和分化为效应细胞的具体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动画讲授效应细胞如何发挥免疫效应和清除抗原异物的生物学作用,通过图片、视频和动画的综合运用,让本来抽象难懂的免疫应答过程很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在讲授Ⅰ-Ⅳ型超敏反应时,运用大量图片和视频展示各个不同类型的超敏反应机理的要点和区别,如Ⅰ型超敏反应中大量IgE抗体的形成及其结合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导致机体处于致敏状态是引起此类反应的关键,Ⅱ型超敏反应中自身抗体与靶细胞上抗原结合或自身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再吸附于靶细胞是引起此类反应的关键,Ⅲ型超敏反应中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免疫复合物在毛细血管壁上的沉积以及通过激活补体所造成的组织损伤是此类反应发生的关键等。通过近五年的多媒体教学情况课堂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3.8%的学生认为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对本课程中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掌握和理解。能够提供大量的信息,丰富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多媒体课件的特殊表现形式,极大扩充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除了课本知识以外,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还可将与授课内容相关的静态图片、视频、动画、文本、声音等各种素材加入到课件中,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学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解决了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板书,而学生获取的信息量偏少的问题。如在讲授细菌各论时,细菌的种类繁多,每种细菌都会涉及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以及防治原则等内容,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多而杂,而学生没有临床经验和感性认识,导致学生在学习这些抽象知识的过程中难度很大。为了克服这一难题,在多媒体课件中将每种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典型临床表现图片放在课件的首页,然后应用一个典型病例,通过图片展示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体征,再提出相关诊断和治疗方面的问题,就可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在此基础上再讲授细菌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让学生在问题的基础上去学习理论知识,就可保证学生在学习时不再感觉枯燥乏味,而是积极学习解决问题的办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开展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不仅保证了课程重点和难点的教学效果,而且让教师有时间、有机会在课堂上讲授本课程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等。通常来讲,专业教科书和教材的出版周期较长,不能及时将学科的一些新知识、新成就和新进展写进教材,加上教学课时的限制和不足,教师没有时间将这些新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灵活多变,通过将这些知识插入相关内容的多媒体课件中,就可很方便地介绍给学生。如2010年下学期上课期间,正值“甲型H1N1流感病毒”从美国开始流行,笔者从英特网上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有关“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图片、视频等素材,并运用这些素材生动形象地向学生讲解了当时国内外“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传染源、常见传播途径、实验室与临床诊断标准、防治原则及中医药抗流感病毒的作用特点。通过将这些最新研究结果的引入,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同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加强了医学生的责任感,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多媒体教学的不足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手段的标志,在中医药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提高了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热情,保证了教学质量,也体现了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的使用不科学,也会给中医药教学活动带来不利的影响。笔者认为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质量差。
课件制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效果,有些课件直接将原来板书在黑板上的内容输入电脑,只是简单地将多媒体屏幕当成黑板来使用;有的教师只是盲目追求多媒体课件画面的美观,而忽视了基本的教学内容,虽然能够吸引学生,但是重点不突出,要掌握的内容没有充分展示出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的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将所有的书本内容都罗列到多媒体课件中,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重、难点不分。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只能照本宣科,学生没有时间做笔记,甚至幻灯片还没有看清,教师就播放下一张,结果学生一头雾水、头晕目眩。因此,教师应依据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把握重点和难点内容,以教材为蓝本来制作多媒体课件,精炼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内容。课件采用的图片、视频资料要清晰,动画要简洁了当,素材补充应以教学重点、难点为主。
2)忽略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要明确一点: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的教师在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对教学内容不熟悉,把脸转向屏幕,照着幻灯片把内容读出来;有的教师坐在电脑前,看着幻灯片宣读,板书很少,与学生基本没有交流,忽略师生之间的互动。这一点在各高校的多媒体教学检查中均发现有类似现象。因此,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教师首先要熟悉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点,在此基础上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如幻灯片的切换速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映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可以通过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与学生互动,遇到重点、难点内容要提醒学生,要讲透,同时要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等。
3结语
国家规定中职学校满三年的应届护理专业毕业生,完成实习8个月,就可以参加当年的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下文简称为护资考试) ,取得护资考试资格证明,方可从事护理工作。可见护资考试对护理专业毕业生的重要性。
护资考试大纲明确规定,考试模块主要包括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医学基础知识、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与护理工作有关的社会医学、人文知识。其中,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医学基础知识部分的考试内容包括免疫、医学微生物和寄生虫,即病原生物免疫学基础的学习内容。可见深入学习病原生物免疫学基础,在护资考试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提高中职护资考试通过率,病原生物免疫学基础的教师应积极分析护资考试大纲、剖析护资考试真题、研究相应的教学对策。
二、分析护资考试大纲,剖析考试真题
认真学习近三年护资考试大纲,且研究2014 年、2015年、2016年护资考试统一试题。试题分为两个科目,即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2014年每个科目题量各为 135 题,2015年、2016年每个科目题量各为 120 题,全部为选择题,考试题型有 A1、A2、A3、A4四种题型。对试题内容的知识点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中直接和间接所占分值进行了分析。
1.护资考试情况变化
(1)时间缩短。时间将由150分钟缩短为120分钟,将要缩短为100分钟。
(2)题量减少。由135道减为120道,但在护士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每个科目题量为120~160道”。
(3)各题型内容中,病例分析题是考试的主力军。
(4)考核侧重点的变化。基础知识比例有所下降,而护理伦理与法规、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的比例明显增加,侧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考核,使用人机对话考试方式。这些内容与护士的具体工作息息相关,体现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就要求学生们在学习时切忌死记硬背,一定要理解理论知识,灵活运用。
2.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约占分值
三年护资考试中,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直接和间接涉及的知识点所占的分值约为:2014年专业实务占26分,实践能力占28分;2015年专业实务21分,实践能力占22分;2016年专业实务占31分,实践能力占27分。由此深知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三、结合考题,分析实情
根据护资考试大纲,高等院校和中职学校的护理毕业生参加标准一致的护资考试,这对中职学生而言,难度是显而易见的。
1.护资考试难度加大
在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这两个考试科目中,尤其是从2016年人机对话试点考试情况来看,护士资格考试内容变化很大。考试方式不同于原先直截了当的知识点考查,更倾向于知识的临床实践运用,最突出的表现就在于病例分析题增多,辅以少量考查概念的A1型题。
2.学校的生源情况
现在的问题是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下降。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为保证数量,降低门槛,初中生不管分数高低都可上,虽有了生源但学生综合能力差,基本上是初中“被遗忘的一群”“混天的一族”了。学生“听不懂”“学不会”,不仅基础差,而且学习习惯不好,教学难度很大。
3.护资考试真题中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的相关内容
研究护资考试近三年的真题,出现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知识点较多的是:细菌的外界环境和细菌的致病性;免疫学中超敏反应、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有直接和间接考题;常见病原菌化脓性球菌所致疾病出现概率比较高,破伤风梭菌和结核分枝杆菌考点多;常见病毒中呼吸道病毒和肠道病毒都有,甲肝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致病性,还有狂犬病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轮状病毒的相关知识;寄生虫章节考点是蛔虫和溶组织内阿米巴。
四、对策
为提高护资考试通过率,基础医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的教师应积极探讨教学对策。
1.全校一盘棋,强化护资考试通过率的重要性
首先是校领导重视,教师才有狠抓护考的热情,学生才有备考的动力,从而提高护考的通过率,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为招生宣传增加资本。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的教师集体学习护资考试内容,加深对执业考试的认识和理解;和临床科室老师进行知识的交流,增加护资考试的临床资料;围绕护资考试这一指挥棒进行教学改革,与护资考试早早接轨,提升护资通过率。
2.根据护资考试内容,调整教学大纲,重新构建教学内容
学习护资考试大纲,分析近三年护资考题内容,及时调整教学大纲,加强消毒灭菌等外界环境对细菌影响章节的内容,免疫学基础重点在超敏反应和免疫学防治,常见病原菌的重点为细菌的致病性。注意教学内容与护资考试内容的相关性,在课堂中加大人文知识的渗透,重新构建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适用性。
3.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提高学生知识掌握能力
面对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为了让这些学生掌握知识,教师在课堂中要多种方法并用。
首先,运用护资考试真题导入,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重视。
如讲授结核分枝杆菌时,应用2016年真题。
例1:我国缩窄性心包炎最常见的病因是
A.创伤 B.肿瘤 C.结核菌感染 D.化脓性细菌感染 E.非特异性感染
答案:C
例2:共用题干
患者男,43岁,开放性肺结核,咳嗽、咳痰1周入院。
作为隔离病区的护士在护理该患者时,应明确该病的传播途径是
A.直播接触传播 B.间接接触传播 C.消化道传播
D.共同媒介传播 E.空气传播
答案:E
对于该患者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必须单间隔离 B.家属可以随意探视
C.患者离开病房应该不受限制 D.注意开门开窗使病室内空气流通 E.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必须消毒后方可丢弃
答案:E
使用真题引起学生高度关注,学生用心听讲,扎实掌握了结核分枝杆菌的相关知识。
其次结合临床知识,使微免基础与临床知识紧密相连。强化微免基A知识与临床的紧密结合,比如在讲Ⅰ型超敏反应时提出问题:为什么在给病人用青霉素前必须做皮试?皮试多长时间观察结果?皮试结果可以用注射青霉素,但注射青霉素后还要在医院内观察多长时间才能离开,为什么?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轻松地掌握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又促使学生牢记了知识。
4.改变考试形式,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279-02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包括了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等三门学科的知识。国内绝大多数中医药院校都将它作为中医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凸显其重要性。本课程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桥梁课程,与中医药临床联系十分密切,可作为中西医结合的纽带,有助于中医药专业学生对现代医学的掌握和对传统医学的继承和发扬。早在三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学与免疫学紧密联系的基础;中医外感病邪的疠气往往与医学微生物学的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感染有关;西周时期的《周礼・疾医》里描述“四时皆有疬疾”,而“秋时有疟寒疾”,其中描述的疟寒疾即是人体寄生虫学的疟疾。而且,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和中医药研究的广泛开展,科学工作者发现某些中药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与免疫增强的功能,可以保护免疫器官、滋养免疫细胞、调节增强免疫分子的活力,发挥抗感染、抗肿瘤等多种免疫作用。目前,中医药界已经从多种中草药中提取出具有广泛免疫作用的多糖,比如,甘草活性多糖具有抗感染、抗肿瘤的作用,还可广泛调节免疫功能,增强免疫活性,从根本上强身抗病,延缓衰老,健康长寿。从这些文献的记载可以看出,中医药与《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联系十分密切。因此,中医药专业特别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掌握好《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实践技能,对于本专业学生未来学习中医内科学和将中西医有机结合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教学现状
通过对国内中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和相关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情况调查,我们发现在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由于中医院校学生要学习的科目多,学校教务部门在课程安排和设置上倾向于以中医学科和中药学科为主,而《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作为一门西医基础课,往往不能引起学校和学生的足够重视,加之在一些中医院校,很多专业都是将这门课作为考查课或选修课,因而不少同学都认为学习这门课程对以后的临床实践用处不大,因而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高;二是中医院校内西医基础课的课时数普遍不足,对于《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大部分中医院校的中西医结合专业都只安排了60~72学时的教学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0~64学时,试验教学8~12学时),部分专业(如护理学专业)仅安排了48学时,而在西医院校中,临床医学专业和相关的临床专业都将本课程拆分为《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等这三门课程,往往安排的180~210教学学时。从学时安排上来看,中医院校《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时数的严重不足使得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往往不能充分展开,而《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又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与临床医学各课程的联系紧密,因而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本课程中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以及人体寄生虫的理论和基本技能在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往往需要大量的实验教学才能得到理解和掌握。然而在本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学时安排方面,中医院校由于受课时安排不足的限制,往往仅仅安排12~16学时的实践教学,与西医院校安排的60~80学时的实践教学相比,仅为其五分之一,这使得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严重受限,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全面掌握。然而,期望像西医院校那样大规模增加《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的课时也不现实,这对于中医药院校的学生而言势必会大大增加他们的学习压力。因而要在较少的实验学时安排下提高《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教学效果,对《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就势在必行。
二、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反思
1.确定课程定位,强化教学理念。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课程功能应从原有的知识定位向着知识、技能和创新并重的定位转变。
2.加强教材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教材是学校教育的经典,是课堂教学的范本。以中西医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重新构建教材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重新编写和出版供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使用的教材。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生工作人员除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应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质。
4.基于综合性和创新性试验,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意识培养。目前医学院校开展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即由老师设计好,由学生按一定的程序实施让学生直接观察,由此来验证课堂所学理论。这种传统的、单一模仿式的实验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对实践课的学习兴趣及创造热情,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国内大多数中医药院校开设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多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我校目前开设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也是如此。如:玻片凝集试验、补体溶血反应、病原微生物形态与结构观察、细菌代谢产物的鉴定等,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开出率低;有些实验内容简单,实验方法落后,已经不能够适合于临床和科研应用,如:单向琼脂扩散法、双向琼脂扩散法5]。因而,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式意义重大。目前,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人才方面应用广泛。所谓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而完成的复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所涉及理论知识多,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像验证性实验那样单一,要求的是要有综合能力。因而,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学生不仅要掌握本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还要熟悉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体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来达到实验既定的目的和要求,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极大地促进实验教学的效果。每次实验教师抽取一个小组对当前实验进展情况进行汇报,提出所遇到的问题,学生一起讨论给出解决方案。通过小组式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宽思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设计性实验过程中,学生要选择使用的实验材料,要自己配好试剂,实验的仪器要调整,操作、记录、结果分析等均由自己独立完成,其中每一步骤对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充满挑战,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设计性实验的完成,不仅提高了查阅文献的能力,而且学到了传统教学中不做或由教师代做的许多实验方面的技能,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设计性实验能使学生养成独立的分析、动手、反思、创新的精神,对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应用型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基于中医药院校《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我们未来拟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实践教学模式引入本课程试验教学,通过改进实验内容、改变实验考核方式等一系列改革,探索其在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效果方面的作用,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中医药合格人才提供思路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罗晶,刘艳明.中药学专业微生物学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8,35(8):1235-1238.
[2]诸欣平,苏川.人体寄生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后基因组时代,网络提供了丰富的生物信息资源,网络资源已成为教学内容必要的补充。笔者结合免疫学知识的讲授,介绍相关的网络免疫数据库page=immunology)。网络资源的利用,延伸了课堂教学,开阔学生的学习思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例如,在介绍免疫分子的同时,介绍国际免疫遗传信息系统,IMGT,)[12]。这是一个综合性免疫学数据库,收集了人和其它脊椎动物的免疫球蛋白(Ig)、T细胞受体(TCR)、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MHC)、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HMC超家族(MhcSF)、免疫系统相关蛋白。笔者让学生在课后练习通过搜索IMGT结构数据库,获得Ig和MHC的二级与三级结构图、Ig-抗原肽复合物和MHC-抗原肽复合物的三级结构图。通过这些练习,帮助学生认识免疫分子如何与抗原相互作用。又如,讲抗原表位时,介绍了一些免疫表位数据库如免疫表位数据库。IEDB数据库不仅收集了已发现的所有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而且提供免疫表位预测与分析服务。表位的准确预测对获取基于表位的高效抗体至关重要。笔者让学生在课后用IEDB网站预测蛋白质抗原表位。
免疫学原来很精彩
免疫学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奥性、抽象性,素来被学生认为比较难学。后基因组学内容的补充,无疑使学生对免疫学的理解更加困难。照本宣科式的讲授方式是后基因组时代免疫学教学方法中的大忌。笔者通过采用讲故事、形象化讲解、探索过程的介绍、将免疫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关联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免疫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对免疫学研究的激情,并加深学生对免疫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注重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与科学素养的提高。讲故事式授课笔者在授课时,采用类似讲故事的方式,以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出各种涉及到课堂教学的内容。这些问题犹如一个个悬念,使学生听起来有所期待,并激发他们思考。这种不断提问、循序深入的方式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缓解了以往填鸭式教学造成的学生课堂注意力无法持续集中、易疲倦的心理状态。下面以MHC为例说明。MHC是免疫学中难以理解但非常重要的概念。笔者在授课时将MHC的发现、生理功能、结构的研究等内容以时间为主线,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讲授MHC。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发现组织不相容现象,即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组织移植会产生排斥反应。那么,MHC基因是如何发现的?MHC基因的发现,得益于免疫遗传学的发展。1936年,P.Gorer在小鼠移植瘤研究中发现了血型抗原Ⅱ,并发现该抗原与移植瘤移植排斥反应有关。Gorer将该抗原称为H-2抗原。1948年,G.C.Snell发明了人工培育同类系小鼠(Congenicmice)的方法,并用同类系小鼠确定了小鼠MHC基因座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久,Gorer从英国Lister研究所不远万里来到Snell所在的美国缅因州Jackson实验室,利用Jackson实验室提供的近交系小鼠(Inbredmice)确定了H-2基因座在染色体上的位置。Snell意外地发现,小鼠MHC基因座与H-2抗原的基因座竟然是一样的,因此称小鼠主要组织相容性基因座为H-2。1958年,J.Dausset在人白细胞上发现了与小鼠H-2具有同样功能的人类的白细胞抗原,并命名人MHC为人白细胞抗原(Humanleukocyteantigen,HLA)。介绍MHC的发现后,顺理成章地介绍小鼠及人的MHC的分布、结构、定位、遗传特点。MHC是在组织器官移植的研究中发现的,但是组织器官移植是一种非自然现象,那么,MHC的生理功能究竟是什么呢?MHC基因复合体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MHC递呈抗原肽激活T细胞的证据,最初来自于B.Benacerraf的研究。1963年,Benacerraf发现了免疫应答的基因(Immuneresponsegenes,Irgenes)。Ir基因与MHC基因座紧密连锁,并编码Ⅱ类H-2分子的α和β链。进一步研究发现Ir基因参与向辅T细胞递呈抗原,并在辅T-B细胞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此外,MHC对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CTL)的抗原识别功能起限制性作用,称为MHC自身限制性。那么MHC自身限制性是如何发现的呢?1974年,两位博士后研究员R.M.Zinkernagel和P.C.Doherty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Curtin医学院邂逅相遇,因兴趣相投,决定合作研究T细胞对病毒的特异性。他们发现病毒感染小鼠后,激活的CTL不能杀伤未感染或被不同病毒感染的小鼠。此外还意外发现CTL只能杀伤带有相同H-2单体型的病毒感染细胞,而不能杀死感染同一种病毒但带有不同H-2单体型的靶细胞。这是由于H-2基因型控制了T细胞的抗原特异性。那么,MHC的特异性是如何决定的呢?1987年,P.J.Bjorkman等首先借助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弄清了人Ⅰ型MHC分子HLA-A2的立体结构。例如,在介绍抗体之前,先介绍抗体研究过程中一系列震撼人心的发现:1890年,E.A.vonBehring成功用含有抗白喉毒素的动物血清治疗白喉,开创现代血清疗法的先河;1897年,P.Ehrlich提出了抗体与抗原相互作用的侧链理论假说;20世纪20年代,M.Heidelberger和O.Avery发现抗体是蛋白质及抗原能被抗体沉淀;1937年,A.Tiselius发明了电泳技术,并通过电泳方法证明了抗体活性是存在于丙种球蛋白(γ球蛋白);1948,A.Fagreaus发现抗体是由B细胞产生的;1957年,F.Burnet提出了抗体形成的克隆选择学说;1959年,G.Edelman和R.Porter解析了抗体的基本结构;1975年,S.Tonegawa从基因水平阐明抗体多样性的遗传学基础;C.Milstein和G.Kohler发明了单克隆抗体技术,证实了Burnet的一个细胞克隆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的假说。这些重大事件,见证了人们对抗体认识的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围绕这些重大发现,我们不光看到了大师们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怀疑和批判精神、震撼的创造力,也看到了大师们的冒险与探索精神。正是通过无数次艰难的探索,才建立了免疫学完整的知识体系,并造就了免疫学研究的辉煌。笔者认为,传授科学知识固然重要,但介绍人类探索科学奥秘的过程也非常重要。因为通过介绍知识探求过程,可以让学生感知科学探索历程的艰辛与漫长,对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精神、提高科学素养有积极作用。在讲免疫学知识探索过程时,还介绍了获得诺贝尔奖的免疫学研究成果。自从1901年Behring第一个获得免疫学诺贝尔奖到2011年B.A.Beutler,J.A.Hoffmann和R.M.Steinman获得第111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免疫学研究一共创纪录地十七次获得了诺贝尔奖。通过介绍免疫学领域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主要成果,让学生了解免疫学的探索是一个充满巨大挑战与机会的领域,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探索科学奥秘的乐趣和喜悦,从而激励学生从事免疫学研究的激情。与日常生活关联对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知识,学生自然感到比较贴近,学起来也有兴趣。因此,授课时,注重将免疫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因为没有一门基础课像免疫学那样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例如,免疫细胞的介绍比较枯燥无味。为了提高兴趣,介绍血常规化验单,让学生明白掌握免疫细胞的分类与功能对看懂血常规化验单有帮助。又如,介绍Ⅱ型超敏反应前,先提出:新生儿黄疸与新生儿溶血症是怎么回事?并指出,要揭开新生儿溶血症的秘密需要学习Ⅱ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又如,如果直接介绍MHC,学生可能会感到陌生,但对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比较熟悉。因此在讲MHC前,先提问: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是怎么回事?并指出接下来讲授的内容就是为了帮助学生从理论上理解这个现象。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MHC的兴趣。
小结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接触平面几何之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多地是接触一些数字信息,但是在学习平面几何的过程中,学科内容就由以前的数逐渐向形过度,再加上在平面几何中会涉及到大量的概念定理,很多学生一时之间难以接受这些变化,如果再加上一些教师在平面几何教学中对于教材的驾驭能力有限,采取的教学方式不科学,这种种的因素都会导致学生对于平面几何缺乏兴趣,因此,教师要想搞好平面几何教学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对于平面几何的兴趣,平面几何是一种数形结合的数学知识,因此,各种图形在学习几何的过程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而几何知识中的很多图形我们都可以在现实找到其原型,因此,教师在进行几何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充分利用几何学科这一特点,尽量地做到把几何知识同生活实际相结合,同时教师也可以改变过去只是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勤于动手,做到边动手边学习,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来掌握知识,例如,我在讲到“勾股定理”的内容时就事先让学生准备四个大小一样的两直角边不等长的直角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把这四个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这样很多学生在拼出了一个正方形以后感到既有趣又新奇,并且在拼接图形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活动一定的新知,这样这种学习的过程就不再同于以往那种枯燥的理论性很强的教学,这样的课堂很显然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重视平面几何的概念教学
很多学生之所以学不好平面几何,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平面几何中各种纷繁的概念,概念是数学之本,我们要想学好数学这门学科首先就要牢固掌握数学概念,然而,很多教师在进行平面几何教学活动时对于概念教学却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只需要把各种几何概念背熟、记住就可以了,而不会深究学生到底有没有掌握概念中的深层含义,这样就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了几何以后对于很多几何概念还是一知半解,而一旦在做题目的过程中遇到一些稍微复杂的问题就会无从下手或者出现错误,因此,我们要想提高平面几何教学质量,首先就要重视概念教学,不但要在讲授概念的过程中科学地表述概念、分析概念,并且还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可以让学生根据概念画出相应的图形,并找出各种不同的例子加以运用等,同时为了加强概念的运用能力,教师还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巩固概念,提高概念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注意培养学生一定的作图能力
平面几何本身就是一门数形结合的学科,在平面几何中包含大量的图形,培养学生认识、利用以及做出图形也是我们进行平面几何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因此,在平面几何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一定的作图能力,只有做出了规范准确的图形,这样才能进行接下来的学习和解题工作,例如,学生在做平面几何题目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些需要自己添加辅助线的题目,而这个时候,辅助线添加的合适与否往往直接决定着做题的结果,因此,具备一定的作图能力也是学好平面几何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四、重视几何语言的使用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学科语言,平面几何当然也不例外,在进行几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几何语言的科学使用,例如,在几何学科中有很多的概念、定理、公式等,他们往往就是用几何语言加以描述的,学生首先要能听得懂这些几何语言,其次,还要学会运用这些几何语言,这样才能够为以后的学习扫除语言障碍。
五、重视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论证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在几何教学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知识是一些关于推理论证的内容,尤其是到了初二、初三阶段,很多学生在作证明题目的时候有着严格的证叫过程,多说一点或者少说一点都可能出现重大的错误,因此,我们在几何教学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论证能力,在学习之初就让学生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除此以外,在几何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抓住这个机会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样,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不断地获得提升。
六、适当引入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