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一数学集合

高一数学集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一数学集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一数学集合

高一数学集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变化;抽象;理性;系统小结;防止急躁

中学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数学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直至大学都会伴着每个学生的成长,每个学生对它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中学数学教育的工作者,发现众多初中数学学习的成功者,进高中后数学成绩却不理想,数学学习屡受挫折,我想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从而造成成绩滑坡。进入高中,高一数学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一年要学习四本必修,涵盖了大量的知识点、运算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既是后续学习的铺垫,又对高三一轮复习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学好高一数学尤为重要。

1.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1 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不少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确实,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

1.2 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即使是思维非常灵活的平面几何问题,也对线段相等、角相等……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思维套路。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高一新生一定要能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最后还需逐步形成辩证型思维。

1.3 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就要求第一,要做好课后的复习工作,记牢大量的知识点;第二,要理解掌握好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顺利地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之中;第三,因知识教学多以零星积累的方式进行的,当知识信息量过大时,其记忆效果不会很好。因此要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第四,要多做总结、归类,建立主体的知识结构网络,对题型归类,总结解题方法和策略。

2.不良的学习状态

2.1 学习习惯因依赖心理而滞后。初中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是很明显的。第一,学生依赖于套用教师提供的题型“模子”;第二,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回家后辅导也是常事。升入高中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变了,套用的“模子”没有了,家长辅导的能力也跟不上了,由“参与学习”转入“督促学习”。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制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

2.2 思想松懈。有些学生把初中的那一套思想移植到高中来。他们认为自己在初一、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而且有的可能还是重点中学里的重点班,因而认为读高中也不过如此,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的。存有这种思想的学生是大错特错的。中考的题目并不具有很明显的选拔性,但高考就不同了,目前我国还不可能普及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可以说还是属于一种精英教育,只能选拔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去读大学,因此高考的题目具有很强的选拔性,如果心存侥幸,想在高三时再发奋一、二个月就考上大学,那到头来就会后悔莫及。

2.3 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学生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还有些学生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2.4 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3.科学地进行学习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3.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等多个方面。

3.1.1 制定计划。从而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打稳扎,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练学习意志。

3.1.2 课前自学。这是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3.1.3 专心上课。“学然后知不足”,这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课前自学过的学生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细听,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盘抄录,顾此失彼。

3.1.4 及时复习。这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效,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3.1.5 独立作业。这是掌握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必要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3.1.6 解决疑难。这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经常把容易错的地方拿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从老师、同学处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3.1.7 系统小结。这是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3.2 循序渐进,防止急躁。由于学生年龄较小,阅历有限,不少学生容易急躁。有的学生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发现新知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为什么高中要学三年而不是三天!许多优秀的学生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有长期坚持的意志品质,他们的基本功扎实,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了相当熟练的程度。

3.3 注意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方法因人而异,但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上课、作业、复习)和一个步骤(归纳总结)是少不了的。

高一数学集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合作学习;小组搭配;合理分工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互动学习、自主学习。为了让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都能共同进步和提高,我们在相互帮带的基础上探索出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进行优差搭配构建成4人的学习单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共同的学习任务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如此一来不但还原了学生的学习地位,还能充分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学习探索中相互扶持,取长补短,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完成知识迁移,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交际技能。鉴于此,我结合这些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对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意义及优势进行分析,提出合作策略。

一、合作学习的意义及优势

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任务下通过明确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有机联系在一起,完全颠覆了传统数学教学中宣讲概念―题海战术的机械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体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生成全过程,有效提升学生搜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讨论和探索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合作学习将互动的中心迁移到生生互动上,这与新课改给我们提出的以生为本的理念相契合。教学活动中,学生存在客观上的认知差异,每位学生都存在学习态度、知识结构和思考方式的不同,合作学习就恰恰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相互启发、彼此激励,这样每位学生都能在互动中收到启迪,获取知识,健全人格。其次,合作学习不光注重知识的获得,还重视认知、情感、技能目标的全面发展。合作学习将学习整合成互动性的目标导向活动,该过程中需要学生相互交流、互教互学、彼此争论、共同提高,在这样充满友爱与分歧、互助与竞赛的互动中。每个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证明自己的观点,听取他人的意见,最终实现情感交流和技能目标的全面进步。

二、统筹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不是单纯的前后桌组合,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搭配方式比较多,诸如自由组合、同桌搭配、同阶成绩组合等。但是我们不能一一套搬这样的方式,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和特长优势进行统筹搭配。实际教学中,我们通常以共同进步和提高为目的,所以自由组合等搭配方式不太严谨,起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实现组间公平竞赛和组内相互扶持、共同进步,我通常以优势互补的为方法,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原则组建4人的小组。组内设置组长1名负责统筹安排学习任务,书记员1名负责记录大家的合作成果。搭配过程中,我们不要只顾优等生,更要重视那些平时交流比较少、不敢开口问问题的学生,要安排对应的优等生帮带他们,帮助他们尽快融合,使他们逐渐敢于开流,实现人人都有事情做,人人都是课堂的主人,实现高质量的合作。

三、合作学习实践方案

1.合理分工

合作学习中合理分工是重要的一步,这是保证分工协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具体操作中,我们对发言、作记录、总结演示等都要根据学生的实情进行统筹安排,注意职务定期轮换,这样才能尝试不同的任务,增长不同的技能。分工过程中,我们也不能置身事外,要适时巡回检查,回答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然后总结共性的问题进行,共同解释,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对每个学生都有所要求,要求学生人人都能发言,不能成为课堂的旁观者。

比如,我们在教学高中数学“函数的奇偶性”一节时,其教学要求与目标为:(1)掌握函数奇偶性的概念;(2)掌握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的基本方法;(3)能画出奇函数和偶函数的示意图。针对这样的学习目标,组内应该这样分工:(1)让基础薄弱的组员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函数奇偶性的基本概念;(2)基础好一点的学生分析和总结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3)优等生画出典型的奇函数和偶函数,诸如:偶函数y=x4+x2,y=x-2+2,y=x2n(n∈Z)奇函数y=2x,y=x-1+x等函数的图象,画图过程要全组成员观摩和指点。这样的分工承认了学生的客观差异,但是要弥补差异,我们还要留出时间互换角色,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整个学习流程,这样才是完善的合作学习,才能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主要精神就是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能力就要从互动中来。合作分工完成学习的前奏后,组内学生开始按照自己的学习分工进行思考,然后发言,书记员进行成果记录,最后通过相互帮扶完成动手实验,最终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有效提升能力。

这里以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情境为例:张某想在成都买一套房,要求是尽量低的高度能全年全天采光,已知前排楼的高度是100米,楼间距是60米,楼层高3米,问张某最低买多少层?这样的开放性实际问题是能力的体现,是高考的趋势,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掌握这类问题的精髓。

小组面对这样的问题,优等生首先要给大家分析解题思路:(1)指导理解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画出示意图(如下),按题意标出对应尺度;(2)启发基础薄弱的学生分析题目要求的是哪里(图示的CD的高度x米);(3)反应快的学生启发大家认识到CD的长度是前楼影子映射到地面后剩下的长度;(4)我们只要求出60米楼间距能承担前楼多高投射来的影子就可以了。(5)地理学得好的学生提醒大家要想全年采光就得计算冬至日成都的太阳高度角H=90°-(23°26′+30°39′)=35°55';(6)这样就很轻松算出60米的楼间距能承受前楼是tan35°55'×60米;(7)算到这里就一目了然了,我们可以让基础薄弱的学生继续完成下面的计算,然后大家各自独立完成图示及分析。

这样设置让学生都体验了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给后进生树立了成长的信心和勇气,这样分工合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高效课堂的必经之路。

3.完善评价

合作学习的评价是针对学习成果进行总结的重要途径,针对讨论的内容教师要采用集体讨论的模式得出结论,而不是简单地否定和肯定来得出结论,而针对合作学习过程中各小组的表现则要进行全面评价。教学实践中,各组组长先在组内开展自评和互评,然后将问题总结出来,最后在课堂上各组展示问题和成果,我们再针对大家发现的问题进行指点和评价。例如,平时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经过思考找出了几条现实生活中用密度概念可以解释的例子,我们就要给予语言上的鼓励和肯定。还有在组间我们要进行成果展示,评论出做得比较认真、成果突出的学习小组,颁予嘉奖。这样的评价其实不用多少物质的奖励,更重要的是精神的肯定、鼓励和促进。

联系教学实践对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讨论与总结,总而言之,合作学习契合了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原了他们在学习探索中的地位,有利于他们及时发现问题,学习他人的优势弥补自己,最终实现共同进步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军.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13(A2).

[2]张丽华.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3(30).

高一数学集合范文第3篇

关键词:艺术生;艺考;文化课

两三百分难倒英雄汉。艺术生的大学梦只要通过艺术类联

考,在高考中拿到两三百分就能够直通大学梦,但很多学生却被

这简单的两三百分难倒,特别在数学高考中,只能通过猜测拿到十几二十分,从而导致大学梦夭折。下面,笔者就如何应对艺术考

生学习数学的普遍困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调动艺术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任何学习,兴趣是最大的导师,所以,在艺术生学习之前,就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不然一切都是徒劳的。学生有了内在兴趣,可以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精心设计,使每节课形象、生动,并有意创造动人情境,设置诱人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增加艺术学生的实践机会,越是基础差的,越要让他们做,特别是在课堂上做,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给他们布置一定的适合程度的习题,增加练习的机会并及时肯定,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二、主攻基础,放弃难点,把握重点

“高考如迷宫,方法是地图”,高考60%~70%考试题目都是对基础知识的测试,所以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大多数艺术生初中数学知识就没学扎实,到高中后,面对着课时少,内容又多的数学,更让他们听得云里雾里。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在讲解新的知识时,同时顺带提下相关的初中内容,以便于他们理解和吸收。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只是作为调剂。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结合讲授新课组织复习。

三、掌握方法,事半功倍

经常有学生(家长)说:“为什么我(的孩子)在数学上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做了那么多的题,成绩就是不见提高呢?”原因何在?这也是困惑很多人的一个问题。问题出在做题上。一本好的习题集都有它自己的知识结构,都会有一个由浅入深、由单一知识点向多个知识点综合的渐变过程,也就是梯度变化。所以在做题时首先要对练习册进行认真选择,质量不高的书宁愿舍弃。一旦选定一种练习册,就应该狠抓落实。一定要抓住错误不放松,错误的出现正是问题的暴露,改过来了也就提高了一步,所以,在学数学时要舍得花时间改正错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科抓好这一本练习册就足够了。

可见,学习不是难事,关键是方法,特别是艺术考生,对高考分数要求不是很高的前提下,只要对数学基础掌握好,懂得典型例题以及变式题的求解即可。

最后,艺术考生必须以良好的心态,沉着应对,增加自信,方

能顺利通过高考。

参考文献:

[1]陈春华.生本体系下艺术生如何学好数学.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社,2010-10.

[2]魏小兰.谈高中艺术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现代教育信息,2011(6).

高一数学集合范文第4篇

一、几何画板在函数中的应用

初中阶段学习了如下几个函数: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

1.在正比例函数当中的应用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当k>0时,图像过一、三象限;当k

另外对于正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可以很形象具体地展示给学生。我们可以在图像上任找一点,然后度量出这个点的坐标,当点从左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很形象地看到横纵坐标的变化。所以我认为这比我们用黑板、粉笔、口述更能让学生明白、掌握。

2.在一次函数当中的应用

对于y=kx+b形式的一次函数来说,它的性质比正比例函数要多,要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更困难。我们有几何画板就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在教学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同样是新建两个参数k、b,当k值不变,改变b的值时,我们可以看到图像在上下平移,再量一下图像与y轴的交点坐标可以发现交点的纵坐标正好是b的值。所以学生可以得出结论:b的值决定了图像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当改变k的值,b值不变时,可以发现,图像的增减性发生了改变。所以可以说k的值决定了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性质也能通过图形看出来,这也是几何画板软件数形结合的魅力所在。

3.在反比例函数中的应用

与以上两个类似,这里只介绍一个k的几何意义的问题: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任取一点P,分别向x、y轴作垂线,围成四边形的面积是|k|。

当拖动点P时四边形的面积始终保持不变,当改变k的值时四边形的面积也在发生变化,但始终等于|k|。这个知识点,如果我们老师只是一味地去讲,非常枯燥乏味,学生不愿意听,效果不会很理想;用这个软件,形象生动,学生兴致很高,学得当然很好。另外在讲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时,我设计了一个动画,学生看了之后很容易就理解了反比例函数关于原点的中心对称性。还有如y= 与y=- 的对称性也可以通过动画演示,学生很容易理解。

4.在二次函数当中的应用

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最难的内容。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越听越糊涂,而如果配合上几何画板,则能大大降低难度,学生学起来也会轻松许多。下面以几个模型来用几何画板辅助二次函数的教学。

如何向学生说明y=ax2、y=ax2+k、y=a(x-h)2、y=a(x-h)2+k等函数图像的相互关系一直是传统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几何画板画出函数图像便可一目了然,难题也就迎刃而解,学生便可比较顺利地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上下左右平移的知识难点。对于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我们可以通过控制三个参数来观察图像的变化,总结出参数a决定了图像的开口方向、c决定了图像与y轴的交点坐标等。

二、几何画板在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几何画板可以验证一些定理和公理。

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用几何画板量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然后相加为180度。还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数形结合的特点来验证勾股定理(如右图),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还可以利用几何画板精确的作图功能来验证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三条高线所在直线交于一点。

2.在圆当中,很多定理都可以用几何画板的数形结合能力去验证。

以验证圆周角定理为例:

如右图,弧AC的大小不变时,拖动点B,∠ABC的大小不变,这说明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当拖动点C改变弧的大小时,圆周角的大小也随着改变,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永远相等。

高一数学集合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284-02

1.信息技术对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高中教学的改革,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其整合和教学活动也变得更为便捷。教学中,信息技术对高中数学整合的意义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信息技术能够使高中数学知识更为具体和形象。高中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这使得许多学生的数学学习遇到诸多的困难。但是对高中数学教学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教师以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为基础,把握教学的基本脉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条件,将抽象的知识以一种形象而具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能够使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更具生机和活力,从而使得数学课堂也更具活力,有效的保证课堂教学整体的质量。

1.2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性的内容相对较多,教师的板书教学很难使学生真正的理解一些推理、定理的推论过程,也很难掌握数学规律。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等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定理的得出过程。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活动的机会,从而使得学生获得更多的亲身体验,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能够积极的开展探究式学习。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现其综合能力的提升。

1.3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质量。高中数学教学整合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好奇心,从而推动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增加了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机会和内容,从而有利于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实现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目标。

2.以信息技术整合高中数学教学

整合高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数学教学的整体效率,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几个方面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整合。

2.1以信息技术实现数学知识的动态化。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教学模具以及多媒体设备等的应用可以更为直观的展示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比如在立体几何的学习中,教师通过教学模具的应用能够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缺陷,立体几何内部的结构关系等还无法通过模具来体现。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给学生更为直观而生动的体验,通过动态的图片变动来展现锥形、正方体等结构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边角关系及数量关系等。立体几何侧面教学中,通过教学课件的应用,能够更好的展现图形关系,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数学学习有机结合,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实现数学教学整合的目标。

2.2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后复习有机结合。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后的复习对于学生知识的巩固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等都有重要的作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教师在整合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学生的心理、学习情况等有充分的认识,在此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课后练习和学习的平台。通过信息平台的创建,实现对学生数学复习指导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的学习。该种平台的创建,要做到资源的有效性和丰富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和水平学生的需求,并且设置一定的难度晋级程序,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使其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升,更好的保证数学整合目标的实现。

2.3将信息技术巧妙的应用于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讲信息技术与其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活泼,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使课堂氛围和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实践中,教师可以将一些基础知识通过多媒体来呈现,以更为精准的图像来体现函数关系等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函数的性质和应用等。此外,教学整合中,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使其利用计算机来绘制函数图像或者立体几何图形等,从而加深其对函数性质以及立体几何原理的理解,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此外,教师应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融入更多的开放性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探究学习,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其能力的综合提升。

3.结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教学环境和条件得到了改善,在高中数学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对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必要的改革。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抽象的数学内容更为生动形象的同时,也给学生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还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的保证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鸿.浅议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整合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17)

[2]卢汉武.关于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17)

[3]蓝善贵.浅议如何用信息技术整合高中数学教学[J].才智,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