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精彩美文

精彩美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精彩美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精彩美文

精彩美文范文第1篇

烘托、渲染情境,激发兴趣与情感

上课伊始,学生很难即刻从课间的兴奋中平静下来,此时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声、像、文一体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以实现课堂的最优化。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抒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全诗将不幸歌女和迁客谪官的悲剧命运联系在一起,直抒“天涯沦落”的哀怨之感。上这一课时,我选取了琵琶女“低眉信手”弹琵琶、诗人以泪洗面听琵琶的一系列图片,配以电影《知音》中如泣如诉的主题曲制成课件。上课开始就播放课件,凄切的音乐、悲凉的画面,构成了一种立体的萧瑟凄凉的情境,把学生置身于诗歌的特定气氛之中,学生的情感与诗歌的感情完全融合起来,使新课教学效果达到了良好状态。

直观演示,巧解古文难点

在文言文教学中,常涉及古地理等文化常识,学生对此比较陌生,给理解课文造成了障碍,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给学生以生动、直观的古地理知识,从而化难为易,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主题。

《烛之武退秦师》一课记叙的是春秋时期秦晋郑之间一场即将爆发的战争。如果学生清楚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那学起课文来就容易得多了,所以,上课时我先播放了课件《秦晋郑地形示意图》,分别用红线、黄线、蓝线标注秦、晋、郑三国的地盘,点击鼠标,随着一条条彩色线条的闪动,三国的地盘一目了然。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化难为易,理解了课文主题,即表现烛之武“临危授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的“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同屏对比,优化表达技巧的讲解

从近几年高考阅卷统计情况来看,考生对古诗词表达技巧的把握一直处于弱势,而对相似的表达技巧的把握更是弱中之弱,如动静结合和以动衬静的区分,先抑后扬和先扬后抑的区分等。适度运用信息技术把运用相似表达技巧的诗词放在一屏之中,把体现表达技巧的内容设置成醒目的颜色,学生通过琢磨、讨论、比较,探究出相似表达技巧的不同之处,此时,点击鼠标,展示正确答案,加深对这一探究的理解、巩固,促使学生的知识领域向纵深方向发展。

在分析王昌龄的《闺怨》和赵希璐的《次萧冰崖梅花韵》这两首诗分别运用的表现手法时,我把王诗和赵诗放在一屏中,并把王诗中的“不知愁”、“悔教”和赵诗中的“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这些体现手法的内容设置成醒目的红色,学生通过激烈讨论,合作探究,得出正确答案:王诗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而赵诗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信息技术能提供丰富的感知信息,提高学生的甄别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向纵深领域发展。

合作探究,优势互补

合作学习是班级授课制下的一种有效的载体,既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张扬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能力,又能达到优势互补、疑难共解、成果共享的目的。把握时机,运用信息技术,合作学习会绽放更有效的幸福之花。

我在教《管仲列传》时,先把课件上关于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展现给学生,然后展示问题:这个故事适合哪些话题作文?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后,在我的引导下,确立了如下话题,即“伯乐”、“诱惑”、“纳谏”、“宽容”。我根据学生的作文水平、性别、性格将学生合理分成四组,力求每小组总体实力尽量均衡,每组一个话题,组员用这个故事写一段论证此话题的文字,然后组内讨论探究出优秀习作,制成漂亮的课件。各个小组为了打造力作,不仅在文字上下功夫,还在课件上大显神通。每个组员都有集体荣誉感,都想本组的力作得到其他组员的赞美,这个动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在鉴赏美文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差距,潜移默化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信息技术与合作学习整合更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达到优势互补、学习互助的目的,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化抽象思维为直观形象,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更深入地理解知识,而且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国良,王建国.巧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08(21).

精彩美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333-01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活跃学生的思维,创设生动的教学氛围。但是,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把“双仞剑”只有遵循最优决策原则、有效信息原则、优化组合原则,只有合理使用才能达到优化教学之目的。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基础教育)逐年加大,学校都配备了先进的现代教学设备,多媒体已成为广大教师辅助教学的首选“兵器”,他之所以能受到广大教师的亲睐,在于它能在同一屏幕同时显示相同的文本、图象、活动画面,并伴有声响、音乐等。这些是传统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利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活动,可以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利用网络的资源共享,丰富语文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可以弥补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

一、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寻求真理探究科学知识的内驱力。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能灵活应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去。例如教学《海燕》这首散文诗时,先介绍背景,然后播放视频课件: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乌云越来越暗,雷声轰响,闪电象一条大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勇敢的海燕高傲地飞翔,越飞越高。学生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过来,不少学生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对海燕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这样,多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带着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最积极最兴奋的状态,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

二、运用多媒体,突出重点,释疑解难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例如,在教学《背影》这一课时,学生难于理解父亲的四次背影,而这一内容恰恰是课文的重难点,于是我就采用动画的形式再现了四次背影出现的情形,当学生看到这四段简短的动画,就基本能概括出这四次背影,学生无不为之而感到兴奋。这样也改变了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静止平面的教学方式,使平常的教学跳出时空的界限,学生迅速进入动态的教学环境,从而学得生动活泼,学得兴趣盎然,同时,课文的重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

三、运用多媒体,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如果教师能利用多媒体的特殊演示功能,创设富有变化的,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学习情景,启迪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感。这样一来,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被激发,创新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如《皇帝的新装》一课,我通过多媒体,呈现一个肥胖男子光着身子(只穿一条裤衩)在大街上的画面,问:他是什么人有些同学就会回答:疯子,有些回答:乞丐,阅读过课文的同学就会回答:皇帝。接着,我又提出:请大家给他设计一件服装。同学们通过丰富的想象,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的设计。有的说给他设计一套西装皮革,让他变成一位名副其实的老板;有的说给他设计一套运动服,因为他太胖了,需要锻炼来减肥;有的说他是皇帝,应给他一身龙袍。那么,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两个骗子是怎样给皇帝设计新装的呢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掌握课文大意。可见,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关键看教师善不善于利用有利因素激发学生思维。

四、运用多媒体,提供有效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互动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中,都是以"黑板,粉笔,嘴巴"为主,通过"老师讲,学生学"的灌输教法,学生学得被动,呆板,抹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相互帮助,共同合作的学习方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在教授文言文《桃花源记》时,文言实词的用法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一个一个的讲,学生会感到枯燥,注意力也不会持久,效果当然也不会很好。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桃花源记》中实词的用法,教师利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一一归类,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让学生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一个一个的对应解释,完成的又好又快的小组就会得到奖励,学生们你追我赶,迅速就完成了任务。在这堂课中,教师只是起了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而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在多媒体的帮助下,使学生得以轻松掌握。

五、运用多媒体,扩大课堂教学容量

精彩美文范文第3篇

大家好!我是七年级十班的梁国杰,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演绎最精彩的魅力文明---孝》

百川赴海返潮易,一叶报秋归树难。

百善孝为先,孝乃人之本。孝亲敬老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家家有老当重孝。在历史的舞台上,孝总是演绎着最精彩的角色,多少故事已成为今日的千古美谈。

孝,写在纸上是几笔墨影,但在生活中是一件简单却难以做得到的事情。

无论你身在天涯还是海角,有一些人,他们总是占据你内心的黄金位置。“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是他们的真实写照。他们就是你的父母。在一生中,他们的关爱是最无私的。孩提时代,总是在母亲的故事声中才能酣然入睡,总是在父亲坚实的臂弯下蹒跚学步,总是在老双亲的呵护中茁壮成长。但你可曾想过生病时,父母为你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你可曾想他们鬓角的青丝为谁而生。但是,或许你还不知道他们的手机号码,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年龄和生日。蓦然回首,从前的我们知道些什么?只知道调皮和叛逆。

面对父母的爱,能够当之无愧地说我消受得起的人简直是子虚乌有。在父母加班加点工作时,看看我们在做些什么?上课睡觉、疯狂的玩游戏、逃学、旷课,甚至是把烟头一弹,轻描淡写的说一声无所谓!我们没有顾及他们的感受,只是昧着自己的良心去干一些愚昧的傻事,傻傻地以为逃过了心灵的那一劫。其实我们错了,这内心的谴责是无法逃脱的。我们总是无休止的消耗着自己的青春热血谱写他们脸上的道道皱纹。也许某一天,我们自己当父母时才能感受到他们那暗地里的辛酸。

其实回报父母之恩,不需要惊天动地。历史的长河中,木兰替父从军,王祥卧冰求鲤、羔羊跪乳、乌鸦反哺……一件件小事,足以让他们的心中暖融融的。当父母年老时,牵着他们的手去赏夕阳美景;在他们生病时,做到“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但是,虽然报恩简单,却要我们用一生一世去持续。

古时候,有一个叫王祥的小孩子,他的生母去世了,父亲再娶了一个妻子,就是王祥的后母。后母不喜欢王祥,可是,王祥很听后母的话,后母叫他做的事,他都尽力做好。

一个寒冷的冬日,后母生了病,想吃活鱼,要王祥到河捉鱼。天下着大雪,北风呼呼地吹着,河水早已结冰,哪有鱼呢?

王祥想:我可以用体温使冰块溶化啊!他脱掉衣服,卧在冰上,刺骨的寒冰冷得他牙关打颤,全身颤抖,但他仍然强忍着、忍着……突然间,他身体下的冰块裂开了,两条鲤鱼跳了上来。王祥大喜,抱着鲤鱼飞奔回家,煮鱼汤给后母吃。

对于没有血缘关系的继母,一个小孩子却能为之付出这么多,在当今这个法制社会里,孝亲敬老真的很难吗?

其实非也。孝在一句关心的话语中。“身体好些了吗”最朴实的话语却令他们感动。孝在一只手上,搀扶他们便是温暖。

同学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怀着一颗孝顺的心,去看待父母,,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绵绵细雨洗刷你心灵的的污浊。学会孝顺,学会感恩,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

精彩美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微课程 学习乐趣 互动学习 课内外学生

所谓微课程,就是在有限的短时间内,通过多媒体设备,对学生的视觉、听觉都有冲击的课堂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会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种微课,是近几年才开始出现的新型课程,它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等各种方式,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出贡献。

一、微课创设生动情境,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加涅认为:个体对学习的兴趣来自于情境的刺激。那么在学习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对老师所讲的课产生好奇心,才能深入探究课本知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所能利用的教学资源其实是少而又少的,仅仅只靠书本上的文字和插图,久而久之,就很容易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现如今有了多媒体的帮助,在微课上学生们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使原本死板的文字和静止的插图变得生动,再通过语音的课文朗读,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音语调、字音字形。例如在学习课文《静夜思》时,学生可以从多媒体屏幕上一边通过广播聆听播音员朗读诗歌的声音,一边欣赏夜晚美丽的月色,真正让视觉和听觉都受到感染,学习起来更快乐、更轻松。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会一下子进入诗歌的氛围中,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

二、微课放飞想象翅膀,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语文学习离不开思维的想象力,没有想象思维的语文课堂是不可想象的。语文知识作为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博大瑰宝,具有很深刻的意义。很多时候,语文知识很难以通过简单地表述教会给学生,也就是所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道理。在课堂上教师需要通过课本进行讲解,但是要留有充分的发挥时间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发表学习新课文的看法。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投影上先为学生展示我国的南海地图,从地理的角度为学生讲解南海为什么对我国有如此重大的作用,之后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下有关南海群岛的视频,通过南海地区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资源,让学生明白让学生知道西沙群岛是“我国的海防前哨”、“是镶嵌在祖国大陆南边的一颗明珠”等,再为学生介绍和讲解近年来我国的南海项目:新建成的三沙市,从而增强学生的领土保护意识。

三、利用微课拓展延伸,促进课内外学习的结合

著名文学家、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这样说过,学习语文要勤举例,多举一反三。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语文知识的同时,不能死板地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在讲解课本内容之余多跳出课本,从而延伸一些有意义的课外内容,使得学生眼前一亮,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例如学习课文《小壁虎借尾巴》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和网络,为学生介绍一些壁虎这种动物,以及壁虎在遇到危险时会自断尾巴争取逃脱机会的自然习性。之后在学完课文后,教师可以对“尾巴”这一话题进行相关延伸:学生所知道的动物里,还有哪些动物是可以利用尾巴生存的呢?并要求学生回家查阅相关资料,在课上研讨。这样既丰富语文知识,同时学生学习一些生物知识,真正做到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也使得学生更热爱语文学习,对科学生物知识充满好奇。

四、利用微课弥补资源,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在小学阶段,教学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如课本上设计丰富多彩的文章及色彩斑斓的插图,这些素材都是为了吸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但是有的时候学生可能会过于局限在插图而造成对文章的误解。如今有了多媒体的帮助和微课的帮助,学生学习语文课文就能感受到更生动有趣的东西。例如在学师季羡林的文章《夹竹桃》时,学生会对课文的第三段产生一系列疑惑:第三段写了洋洋洒洒一大片,居然跟夹竹桃没有任何关系。其实,通过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多屏比对,学生很快就发现季老写第三段的用意是什么:第三段写了家里各种各样的花草植株,其实就是将它们与之前所描写的夹竹桃进行对比,从而体现出夹竹桃生长的韧性之高,生存能力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为学生查询并科普课文中其他花草的资料,供学生学习和认识,从而进一步拓宽他们的眼界和知识储备。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和改革,微课作为小学语文的一现新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广受老师和学生欢迎的教学授课模式。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不仅快乐地学到语文知识,而且增长见识,扩充知识储备,为今后步入初中高中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妙趣横生、绘声绘色的语文微课教学,应当进一步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毕义明.加强课程教学设计,促进教学质量提升[J].考试周刊,2014(02).

精彩美文范文第5篇

要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使语文课堂生成更多精彩,关键在于把握一个“巧”字:

一、运用的时机“恰巧”

多媒体课件有动听的声音、丰富的图像、醒目的文字,极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多媒体运用的时机,必须考虑学生可以接受的程度,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的认识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感知机会,发挥最佳效益。因此,我们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与教学环境来设计最佳的演示时机,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恰巧”出现。

讲适时:

1.开头出现,激趣导入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紧紧抓住“导入”,能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学习《比尾巴》时,可以先出示课件:猴子、松鼠等多种动物分别展示自己的尾巴,热闹非凡。老师在一旁解说:“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一场特别的比赛,请小朋友来做裁判。他们比什么呢?”引入课题的同时,也在学生心里埋下求知的种子,为下面的教学作了良好的铺垫。

2.中间出现,启发思维

思维是认识能力的核心。当人们思考问题发生困难时,借助于实际操作或直观形象会有利于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例如,在《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引发学生思考:小动物是怎样画画的?它们画的画为什么不一样? 我分别展示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上画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的过程。学生思索的闸门被打开,思维被拓展、激活。他们兴奋地嚷道:“我明白啦!动物们的小脚丫长得不一样,他们画得画当然不同了。”

3.结束出现,知识迁移

以《菜园里》为例,该课是让学生认识表示蔬菜名称的汉字,了解蔬菜的特 点。在内容完成后,老师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去菜市场认识更多的蔬菜瓜果。学生很感兴趣,纷纷照着课文介绍那些蔬菜瓜果的特点,将认识事物与学习汉字结合起来,这样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很好地完成了课外扩展。

讲适度:

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扎实的基本功,是其人格魅力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学生起到耳濡目染的影响作用。但在多媒体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一些老师板书用多媒体展示,指导朗读放录音。长此以往,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就像一个放映员,其威信与亲和力将大为下降,当然教学效果也不可能尽如人意。而且,多媒体运用得太多太滥,会给学生太强的刺激,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因此,一节课中要把握多媒体的使用频率,应立足于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保持新鲜感,从而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而不能喧宾夺主。

二、呈现的内容“新巧”

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应考虑如何引导学生从课件中多角度展开想象或联想,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这样构思“新巧”的多媒体作品,才起到它应有的作用,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

如一位老师在指导学生写《我喜爱的小动物》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以小金鱼为例,创设了三种情境,利用多媒体展示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情感。

画面一:当小主人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他来到小金鱼面前。此时,教师让学生展开想象,小金鱼会有什么表示?画面二:当小主人因在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而沾沾自喜时,他来到小金鱼面前。此时,这位教师让学生展开想象,小金鱼会有什么表示?画面三:当小主人经过艰苦努力,终于把难题解答出来了。这时,小金鱼又会有什么表示?学生看着熟悉的画面,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各抒己见,语言流畅、生动,把小主人的心理活动描述得细致入微,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又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通过多媒体课件补充有关圆明园的废墟的图片、圆明园曾经的精美绝伦的图片、世界名人有关圆明园艺术的论述片段后,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之中,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句子的含义,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展现学生的“灵巧”

使用多媒体课件,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潜能,让个体差异大的学生各得其需地进行学习。有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情况,信任学生,让学生用“灵巧”的双手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在制作课件的过程,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要学的内容,还可以学会收集、归纳、整理、组织语言材料。最后老师把有特色的学生课件展示在课堂上,让全体学生共享。这样,既深化了学习的内容,又创造了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就感,激励学生进一步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