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带花的成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落花流水:原形容暮春景色衰败。后常用来比喻被打得大败。
2、翠竹黄花:指眼前境物。
3、落花无言:原来比喻诗的风格典雅。后比喻经受失败而无怨忿。
4、百花争艳: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
5、攀花折柳:喻朝三暮四,行为不不雅。
6、锦营花阵:喻指风月场所。亦作“锦阵花营”。
7、步步莲花:原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后常比喻渐入佳境。
8、眼花缭乱:缭乱,纷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9、枯木生花:枯树开了花。比喻绝处逢生。也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10、柳折花残:比喻女子死或伤。
11、月圆花好: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12、花言巧语: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
13、朽木生花:指由枯转荣,比喻事物得以新生。
14、鸟啼花落:形容凄凉的情景。
15、百花争妍:美、艳。形容繁华盛开,生气勃勃的景象。
1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17、柳暗花遮:形容深夜花柳形影朦胧的景色。
18、走花溜水:比喻吹牛,说大话。
19、玉软花柔:形容女子娇嫩柔弱,如花似玉。
20、锦簇花团: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
21、月缺花残:缺,少。比喻美好的事物遭到摧残,也指美女之死。
22、奇花异草:原意是指希奇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
23、洞房花烛:形容结婚的景象。
24、乱坠天花:比喻说话动人或文字精彩。多指话说得夸大或不切实际。
25、眠花宿柳:比喻狎妓。亦作“眠花藉柳”和“眠花醉柳”。
26、昙花一现:昙花,即优昙钵花,开放时间很短。
27、花红柳绿:红红的花,绿绿的柳条。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28、油嘴花唇:形容说话油滑虚浮。
29、杏花春雨:初春杏花遍地、细雨润泽的景象。
30、黄花晚节:指能傲霜开放,比喻人到晚年能保持高尚的节操。
31、口吻生花:比喻谈吐文雅。
32、头昏眼花:头脑昏晕,眼睛发花。
33、宠柳娇花:惹人宠爱的柳色、娇艳的花枝。形容春色。
34、瑶草奇花:指仙境中的花草。
35、开花结果:比喻工作有进展,并取得了成果。
36、柳腰花态:形容女子婀娜娇美的体态。
37、花花绿绿:原指花草树木鲜艳多彩;形容颜色鲜明多彩。
38、马上看花:指粗略行事,走马看花。
39、闭月羞花: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40、异木奇花珍奇的花草树木。
41、浮花浪蕊:指寻常的花草。比喻轻浮的人。
42、枯树开花:已经枯死的树又开起花来。比喻绝处逢生获奇迹出现。
43、咏月嘲花:指创作诗歌。花和月经常作为诗人歌咏的对象,故称。
44、拈花一笑:比喻心心相印、会心。
45、花街柳巷:花、柳,旧指妓。旧指游乐的地方。也指妓院。
46、柳宠花迷:形容媚人的春景。
47、遍地开花:比喻好的事物到处涌现或普遍发展。
48、柳弱花娇:形容女子苗条妍美。
49、穿花纳锦:以穿纱的方法做成的刺绣花样。
50、绣花枕头:比喻徒有外表而无学识才能的人。
51、柳街花巷: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同“柳巷花街”。
52、月夕花朝:形容良辰美景。亦作“月夕花晨”。
53、柳影花阴:指男女幽会的地方,引申为男女情爱的事情。
54、雪月风花:一是代指四时景色。二是喻男女情事。
55、如花似玉:像花和玉那样美好。形容女子姿容出众。
56、粲花之论:粲花,鲜艳的花朵;论,言论。称赞言论的典雅隽妙。
57、披红戴花:披着绸,戴着红花。表示喜庆或光荣。
58、借花献佛: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59、鸟语花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60、心花怒放: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61、花样翻新:改变方式,转换手法。
62、浪蕊浮花:指寻常花草。
63、烟花风月:指男女情爱之事。
64、花颜月貌:形容女子的美丽。
65、明日黄花:黄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
66、晚节黄花:黄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67、笔下生花: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68、锦团花簇:形容五色缤纷,十分华丽。
69、花香鸟语: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70、流水桃花: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71、流水落花:形容春残的景象。也比喻好时光的消逝。
72、锦上添花:在锦上再绣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
73、满舌生花:比喻能说会道。
关键词:一体化;城镇规划;管理方式
一、城乡一体化趋势下城镇规划的要求
WTO规则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紧紧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开展城镇规划建设工作,用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发展思路,努力强化中心城市功能,提高城镇集聚能力和建设水平,积极发展小城镇,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
1系统协调。
1.1镇与区域发展的协调。我国具有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城市少实力弱和城镇多规模小等特点,因此城镇发展方针必须合理发展核心城市,积极发展地区中心城市,改善提高小城镇,以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明确把发展城市作为城镇体系规划的重点,使城镇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城市规模科学合理、职能分工明确、空间布局有序。
1.2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资源与城镇发展相协调包括土地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水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旅游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我国城镇用地的发展与保护耕地的矛盾突出,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但地域之间分配不均,因此,城镇规划时需考虑各省市自身情况,根据不同特点和实际,使资源与城镇发展相互协调。
1.3基础设施与城镇发展的协调。区域基础设施的重点在交通,交通是联系着各地经济发展的枢纽,因此,要发展城镇经济,必须考虑拓展扩大经济和接受经济辐射的特点,加快铁路和公路的出省通道建设,将核心城市建设成为综合通枢纽,中心城市建设成为区域通枢纽,加强各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通过便捷通畅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协调、合理的城镇体系的形成。
2科学整合。
2.1空间的整合。就全国范围而言,城镇特别是沿海城镇的发展战略,应充分利用各地区位条件,立足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强化闽台合作的中转和通道作用。一方面要合理发展核心城市,另一方面要改善提高小城镇,大力扶持中心城镇发展,优先发展中心城镇。
2.2小城镇整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是以小城镇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和特征呈现的。必须加强对小城镇科学整合,加快中心城镇的发展,对中心城镇重点扶持,优先发展,将小城镇按照地域或交通特征分类指导。
3整体提升。整体提升是城镇体系规划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我国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与国际经济接轨、与国内外广泛联系的全方位、多功能的开放格局,构筑布局合理、功能协调、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城镇网络也成了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二、目前城镇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低下
不少城镇的职能构成还停留在为周围农村提品交换、物资集散的初级阶段。农村与城市的二元结构占主导地位,农村经济型城镇在数量上占绝对多数,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作为城镇集聚所需求的二、三产业仍处在次要地位,产业结构还在一、二、三或者一、三、二的阶段。城镇的市场发育处于低层次的阶段,长期得不到改善。多限于与上一级和下级的市场之间的交换,而未在更大的环境中寻求发展机遇与空间,没有形成跳跃式的发展。对市场动向与体系外部的机遇把握缺乏足够的主动性,市场结构单一,彼此不能协同发展,反而进入恶性循环之中,导致风险加剧。
2城镇规划工作滞后于城镇发展,规划思路和作用有待完善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出现,对城市和区域的空间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城市体系结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原有的城镇(市)体系结构被打破,世界城市体系的不断形成和发育,促使国家和地区的城镇体系变得更加开放。一些地方在编制城镇体系规划过程中,没有重视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对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影响,忽视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和真正应解决的问题,不顾区域城镇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就区域论区域,片面追求区域城镇体系的完整,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其作为一个整体参与更大范围的区域所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忽视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本质和规划编制的意义。另外,从全国情况看,不论是独立的省域规划,还是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所作的市域和县域的规划,真正能指导城镇发展,发挥作用的不多。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规划指导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方式需要转变和调整。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城市快速发展以及地方自扩大,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是当前城镇体系规划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政府对区域规划重视不够,规划的宏观和长远效益未被充分认识,也严重制约了规划发挥作用。
3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镇规划研究的范围扩大了。而且因为城镇、区域之间相互联系更为紧密、竞争更加激烈,人口、资本、技术等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不确定因素增多,城镇的发展规模(用地和人口)在区域中的地位很难确定,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加上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流动性增强,有的地方外来人口数量要超过本地人口数量,甚至出现了移民城镇,城镇人口预测难度增大。城镇住宅除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民的需求还要满足大量外来投资者、外地人士生活、工作、商务活动的要求。以往根据城镇人口未来发展来确定城镇用地规模的传统城镇规划方式受到挑战。
三、城镇规划管理的对策
1要有速度,农村经济要做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有效载体的小城镇建设,也应当讲求速度和效率。首先要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制、转让或出让基础设施股权或经营权、资源合作建设、给予国内外客商项目特许经营权等方式,吸引企业、客商、城乡居民和社会各界投资参与城镇建设。小城镇的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绿化、对外交通等基础设施要优先发展。同时,供气、供热和污水治理等要统筹规划,力争同步配套建设;其次要坚持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并重的方针,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和《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抓紧制定小城镇建设中规划编制审批、镇容镇貌、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建筑市场管理、城管监察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组织和管理。
2放宽城镇户籍政策,鼓励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允许已经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办理常住户口,取消农民入户城镇增容费,对进入中小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要根据情况取消或降低临时户口费、综合治理费等限制性收费。
3构架城市联盟协调机构,做好保障措施,城镇体系规划就是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促使城镇协调有序地发展。从而避免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行政壁垒、生态恶化、重复建设等问题。从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共存共保、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角度出发,突出强调不同行政区划之间在产业结构分工、基础设施共享、生态环境保护、城镇空间延续等方面的衔接和协调。针对实施机制、政策、措施研究与制定普遍不被重视,缺乏规划实施必须的后续手段,对新编制的城镇体系规划在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各城镇之间边缘空间布局等区域性共同的问题上应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建议建立由省级机关和市、县政府组成的城市联盟协调机构负责跨行政区域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发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协商解决发生的重大问题,确保城镇体系规划付诸实施。
4建立健全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规划的重要作用,为切实发挥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在努力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必须加强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城镇体系规划在体现宏观规划的政策性、指导性和战略性的同时,要加强规划文本的规定性和条款性,提高规划执行的力度。要把城镇体系规划转化为政府宏观管理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真正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规划必须纳入市场运作的轨道,在实践中接受各方面利益主体的评判,定期对规划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做出评价,并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并可根据实际需要,适时编制某个地区或某个方面的专项规划,使规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城镇体系规划才真正具有生命力。应该把城镇体系规划作为区域各部门和各项事业发展的依据,并把它作为引导区域城市化与城镇合理发展,协调和处理区域中各城镇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合理配置空间资源,防止重复建设的手段和行动依据,对乡村地区发展起引导作用。城镇体系规划不应只考虑“点”,即城镇的发展问题,而应点、线、面结合,即不但要对单个城镇、城镇网络进行研究,更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纳人城镇发展过程统一研究。从一个大的区域范围来分析研究,根据资源的合理配置来确定符合区内大多数城镇发展的方针,尽可能达到一种利益最大化的状态,这是城镇体系规划在区域规划中担负的重要角色。
中国近三十多年来一直以加快经济建设作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在追求经济利益、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势必会在生活中形成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加之在现代文明的冲击面前又没有很好地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以前人们所信奉的价值观、传统文化和道德体系被摧毁,却无法以新的信仰体系来充实,因而出现了现在较为严重的信仰危机。
信仰危机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一)价值观模糊现代化发展的内容首先表现为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3]。我国近几十年的发展也主要是围绕着经济建设而展开的。人们在充分享受到物质利益带来的丰富成果的同时,价值观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过去为全社会所崇尚的“大公无私”、“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价值观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怀疑、嘲笑和攻击,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权力商品化、暗箱操作等大大抬头,社会价值观、做人的原则、行为标准、人生理想等出现不同程度的迷失和模糊,人们常常感到无所适从,迷茫、困惑,不知道到底该信仰什么,整个社会就像是无根的浮萍,处于“拔根状态”[4]。(二)道德失范在当下,我们的社会发展面临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道德困惑。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道德情操、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责任感等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疏离化”倾向,其现实表现即是道德失范。道德失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作为存在意义、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系统及其规范要求缺失或缺少有效性,不能对社会生活发挥正常的调节作用,从而表现为社会行为的混乱[5]。道德失范所揭示的是精神层面的某种危机或剧烈冲突,在现实中形成社会规范的事实真空,缺乏一套完整的道德约束体系,逐渐失去对社会成员的影响力与约束力。具体表现为:责任感淡漠,社会规范形同虚设,,徇私枉法,任人唯亲,泯灭良心,在感情上对婚姻家庭缺乏忠诚与相互尊重,“性解放”观念日益走向开放化,包二奶、婚外恋和“”现象屡见不鲜。(三)信任崩塌福山认为:信任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特性,是人们从一个规矩、诚实、合作、互惠的行为所组成的社群中分享的规范和价值观中产生出来的一种合理期待。信任是人类生存的社会基础。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信任水平大幅度下降,陌生人之间缺乏一种最基本的普遍信任。太多的商业诈骗、信息诈骗、有毒食品也使人际间的信任感变得脆弱,社会出现“原子化”倾向,甚至政府的公信力也面临着极大挑战。信任的缺失造成了人情的冷漠,老人滑倒在路边没人敢搀扶,小女孩发生车祸奄奄一息路人却熟视无睹。整个社会缺乏诚信,尔虞我诈,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人们对个人的未来及社会的发展失去信心。
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改变了社会的同质状态当前出现的信仰危机,在个人的层面集中表现为个人人生信仰的危机;在社会的层面集中地表现为社会理想信仰的危机。这种危机的总根源,是中国社会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及社会结构的整体变革,即社会转型。因此,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还处于重塑阶段,特别是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等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伴随着社会的转型,经济利益、文化观念日益多元化,人们的道德标准、行为模式也发生了转变。在纯粹的传统社会或完全的现代社会,同质性很强,文化也得到高度的整合,社会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相对单一和统一,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控功能。然而,在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中,由于新旧两种社会体制的并存,使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出现了反映新旧社会体制并存的两类价值标准,从而打破了过去传统社会呈现的价值标准相对单一、相对统一的状态,使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呈现出价值标准的多元化。价值标准多元化的出现,意味着人们对同一社会现象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或评价标准,因而看待事物的价值标准也会不同,社会道德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对社会的整合功能也随之减弱,继而出现许多行为。(二)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在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同时完全否定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核心的,儒家伦理在塑建、构造中华民族文化心理和精神信仰的历史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作用。儒学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其实现途径是贤人君子。于是,圣贤并举就成为传统的理想人生境界。这就是“内圣”而“外王”的个人人生信仰与社会理想信仰的统一的运作机制。从总体上看,传统信仰和它所对应的社会境况是相辅相成的。传统的儒学信仰适应了当时封建中国大一统的社会格局,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凝聚和牵导作用。但是,这一切也只是在“中国把自己看作世界”这一特定的条件下才是有意义的。与殖民列强的侵入,彻底粉碎了封建中国“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国被迫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上演了一幕幕破旧立新、寻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的爱国救亡运动正剧。特别是“五四”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场由政治、经济层面拓深到思想文化层面的信仰革命。这场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其主旨。“民主”包含着政治革命的要求,“科学”包含着经济革命的要求。而作为这种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先导和基础的,则是一种新的信仰。这新的信仰意味着从灵魂深处改造我们的社会,改造我们的国民性。儒家文化、伦理道德被全盘否定,把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所一直尊崇的思想价值体系全部连根拔起,使得一些美好的东西受到了持续的批判。而后到了时期,再度的批孔反孔,把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推入了几乎是灾难性的信仰危机的深渊之中,而封建主义的糟粕却出来大行其道。(三)现代化进程的迟发展效应形成了对发达国家极强的文化依附我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下被迫开始的,属于晚近的外发现代化国家。这种晚近的现代化都带有不可避免的“迟发展效应”,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有两大负面的影响:第一,面对日益发达的工业文明,发展中国家试图以赶超的方式把西方国家一二百年经历的渐进发展压缩到几十年之间仓促进行,容易急功近利,造成种种失调和社会危机。正如陆学艺所指出的,我国现在的经济结构已经达到工业化社会的中期水平,但社会结构尚处在工业社会的初期阶段,严重滞后于经济结构,出现各种不协调、不平衡[6]。第二,在日益开放的形势下,发达工业社会在生活方式、政治体制、思想文化方面的示范效应传播得特别快,常常变成一种支配效应,造成严重的文化认同危机,形成一定程度的文化依附现象[7]。因此,在既有传统文化、价值观念、行为模式被普遍怀疑和否定,甚至是严重破坏,新的适应我国目前现代社会发展的思想文化体系又尚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面对西方国家的一整套文化观念的侵入和冲击,加之一定程度的赶超心理和文化依附,我们极容易失去原有的方向,发生存在意义危机、信仰危机,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出现极大的混乱。
一、县域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定位
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教育工作者,使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化水平,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适应国际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县域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可从三个角度加以定位:一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即要以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先进思想来确立教育实践的方向、方法;二是教育过程的现代化,即教育管理、教学过程以及相应的教学设施设备的现代化;三是教育结果的现代化,即通过教育过程的实施最终培养出具有现代意识和具备较高生活技能的人才。
二、县域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分析
从全国范围来看,县域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并不相同。一般来说,县域教育现代化的程度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一致的,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其教育现代化的水平也相对较高,反之亦然。以宁海为例,由于地处东南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宁海县在教育现代化建设上已经有了比较大的投入,教育设施比较完备,基础较好。“十一五”期间,宁海县实现了较高标准,即普及了十五年基础教育。
1. 基础教育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9.2%;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保持100%;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8.5%;三所学校达到省重点中学标准,90%左右的初中毕业生能够进入优质高中学习;2008年在全县农村实施免费九年义务教育,2010年在全县城乡全面实施。同时,教育信息化已基本实现,全县所有学校基本完成“校校通”,建成了数字校园网,城镇中小学实现了“班班通”。
2. 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良好。宁海县现有两个高层次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达到三所,其中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达到一所,优质资源占整个职业教育的比例达80%以上。
3. 成人教育分层推进。宁海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十三年,全县各行业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及企业职工年全员培训率和社区居民年培训率均达到45%以上,主要是强化外来务工人员的道德修养、工作技能和城市生活适应能力方面的培训;同时,我们还十分重视发展社区教育和远程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4.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各类学校专业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7%以上,中小学拥有超高学历教师的比例已达到87%以上;培养造就了一批市级名师和市级名校长。经过多层次的长效培训,教师队伍整体上理念先进,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效率较高。
宁海教育在取得大发展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前教育发展仍不均衡,城区、中心镇的公办幼儿园师资力量较强,课程建设、教育科研等方面都发展较好,而占85%左右的民办幼儿园则师资力量薄弱,发展相对滞后。义务教育阶段则表现为部分薄弱学校长期走不出发展低谷,而城区中小学又因为民众强烈的优质教育需求而负荷较大。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宁海县教育持续发展的瓶颈。从宁海教育发展的基础看,教育现代化不仅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现实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推进县域教育现代化的策略思考
基于县域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目标和基础分析,笔者认为推进县域教育现代化主要应从理念更新、软件建设、硬件优化三方面入手。
(一)更新理念 形成共识
教育现代化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既包括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还包括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等等。其中教育观念也即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是关键,也是灵魂。现代教育要靠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人去贯彻,这里的“人”就涉及到教育行政人员、校长、教师以及家长。教育行政人员是一切教育行为的决策者,他们的教育理念往往对学校办学理念、教育行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教育行政人员加强学习,及时更新理念显得尤为重要。校长是教育理念的具体执行者,对一所学校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力。人们常说“一个校长决定一所学校”,校长往往能造就一批具有鲜明特征的教师和学生。所以,校长应该是教育新理念最有力的坚持者。教师是教育理念的直接实施者,其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行为对学生直接产生作用。当前诸如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教育理念不科学所致。特别要强调家长的教育理念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往往会对学校、教师的教育行为产生影响,当前教育的热点问题如家教问题、学生压力过大等问题频繁发生,无法忽视家长在其中产生的作用。所以,应该加大现代教育理念的宣传,在社会上形成广泛的共识,为县域教育的现代化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为灵魂塑造者,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培养自身的现代教育理念,唯一的办法是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教育实践中开展科学研究,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行为建筑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教师更要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把自己锻炼成为热爱和献身教育事业的现代教育家。
关键词:美术教育;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传承
当代美术教育美术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是开发与利用地方美术课程资源。作为文化资源大省的河南存有非常丰富、厚重的美术文化遗产,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策略开发当地本土美术文化资源,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学习研究所处的便利环境优势,以豫南地区美术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为例。由于豫南美术课程资源特点在国内具有深厚文化历史底蕴及地方特色的众多中小城市中有一定代表性,因而对情境类似的美术教师传承开发与利用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和参考价值。
一、豫南地方文化资源的特色概述
信阳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众多姓氏均源于此。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的信阳历史上受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中原文化的多重影响,既有中原粗犷豪放的气质。又有南国婉约细腻的风情,豫风楚韵相映生辉,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和传统文化的多样性特征汇成独具特色的信阳文化:一代名相孙叔敖、开漳圣王陈元光、治闽功臣王审知、大史学家司马光、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一代文豪何景明等都诞生在这里;孔子周游列国的终点、子路问津处在信阳,司马光砸缸,亡羊补牢、三年不语的故事也发生在信阳: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山皮影戏》和堪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浚县泥咕咕相媲美的“淮滨泥叫吹”,素有“青分楚豫”之称的“鸡公山――万国建筑博物馆”等等,名山、名水、名寺、名城交相辉映。
二、豫南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调查
课程资源如此丰富其开发利用与现状如何呢?笔者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信阳中小学开发与利用美术课程资源现状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
存在的问题:
从豫南地区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调查情况来看,资源的丰富与开发的薄弱形成反差,存在这样几种情况:
1.大量的资源被忽视,已有的研究集中在某一两种资源上:
2.开发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
3.地方、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淡漠,开发能力弱;
4.很多学校不能为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人力、物力和才力的保障。资源丰富与开发薄弱的矛盾阻碍了豫南地方美术课程开发的有效地进行,这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三、豫南地区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课程主题的选择考虑学生会感兴趣、能够学会、能与学生生活其中的地域优势相联系、具有审美倾向、有利于进行综合的探究性学习活动等因素。
以上通过把地方本土文化作为美术教育的教学课程的精心设计,探索让学生从历史文化遗产中获得丰富的精神财富,引发学生们审美视知觉的觉醒和探究知识的欲求。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学生作为审美认知的主体,关注学生个体审美实践过程的体验实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表达、研究等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和讨论、评析中主动地接受本土视觉文化的熏陶。实践证明这种开放的、个性化的当代美术教育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与方法,也达到了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索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