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国经典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汉代铜镜;纹饰艺术;特点;人文历史
中图分类号:K87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208-01
作为汉代历史文化的艺术产物之一,汉代铜镜承载了那段时期的文化艺术记忆,尤其是汉镜的纹饰,是汉代工匠们艺术与智慧的产物,其背后承载了深刻的内涵意蕴。对汉代铜镜的纹饰特点进行探究,应当建立在对汉代社会发展情况和人民生活情况有所了解的基础上。
一、汉代的历史文化背景
汉初,由于常年的战争,社会动荡,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汉初统治者依照休养生息的黄老政策,实行“无为而治”。黄老思想的推行,使得国民经济发展得以恢复,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汉代中期,国力已大大增强,为满足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统治者开始推行儒家思想,儒家文化为汉代文化历史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央集权制度使得地方的工艺面貌不断走向统一,人文关怀因素也不断被注入到设计中。并且受楚地文化的影响,汉代铜镜中保留了楚文化的神秘浪漫特点。
二、汉代铜镜纹饰的特点
由于生产水平的提高,且受西域文化和楚文化影响,汉代铜镜的纹饰样式有了很大的突破。人物纹、动物纹是最常见的样式,而画像纹因为神话、历史故事的影响也逐渐出现在铜镜的设计中。汉代铜镜在继承前代形象纹饰的基础上,又结合了具象纹饰,两者交互运用,在铭文和图样的设计上,灵活地运用了几何纹、动物纹甚至是人像纹等等,展现了汉代铜镜在设计上的巧思和精湛的技艺。
汉代铜镜多为圆形、平边、薄胎,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特点。总体来说,汉镜的纹饰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时期是西汉前中期到西汉末。此时期铜镜工艺发展较为迅速,形制和纹样都有了较大变化,镜面增大,镜体增厚,主纹较为突出,开始以圆钮、兽形钮为主,基点以四乳钉为主,如西汉四乳星云纹铜镜。
第二个时期为西汉末至东汉中期,此时期铜镜纹饰大部分是以四神为主的兽纹(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和其他禽类兽类纹。这个时期的铜镜注重边缘的装饰,且铭文内容繁多。常见的铭文有“尚方”“善铜”等。整体样式朴素精致,较为敦厚。武帝时期,出现了真正的“汉式镜”,这种镜较以前的镜更大更厚,体现了庄重之美。西汉中期以后,还出现了透光镜。此时期的铜镜代表有汉五乳草叶镜,整体纹饰线条流畅,较为质朴厚重。
第三个时期是东汉中期到末期,这时候铜镜的纹饰由简单走向了繁杂,更加精细,出现了双鸟纹镜、龙凤纹镜等以剔地平雕技法塑成的新样式。并且在这段时期,浮雕技术在铜镜的设计上应用得更为成熟和广泛,因而纹饰变得更加灵活生动,结构更为精美。龙凤纹和双夔纹的使用,体现了内容美与形式美的高度统一。就总体而言,汉代铜镜的纹饰样式主要有动物纹、植物纹、铭文滑翔纹和自然环境类。
动物纹代表了中华民族对于图腾的崇拜,而动物纹中的神兽纹路更是人民对于吉祥如意的期望;植物纹代表了汉代人民对于生命力和美的向往。草木文化自古就是民俗文化中的一种,对于花草的向往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的向往,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密切的联系;铭文画像类的纹饰直接寄托了人民的美好愿望,又体现了汉镜图文合一的特点,充满了信息内涵,更准确、直率地表达情感意蕴;自然现象类纹饰表现了人民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崇拜,在某种程度上寄托了人类对于大自然的好奇和渴望探索的精神,这也是汉代“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的重要体现。
汉镜纹饰的构成形式代表了汉镜之美,其构成形式主要有:对称式和非对称式,对称式包括中心对称和轴对称。对称的使用,使得汉镜呈现出和谐、统一、庄重之美。
汉代铜镜纹饰图案从整体到局部都体现了大小、疏密的结合和精巧的空间感,即使再繁复的图案,其设计与排列都是井然有序的,严谨地遵守着空间秩序,这也体现了汉代人民审美情趣的高雅。
三、结束语
汉代铜镜纹饰艺术是汉代人民生活的映射,也是人民生活愿望的表达。其美观而实用的样式、精美细腻的纹路都体现了汉代制镜工艺的高超。纹饰的发展和不断丰富,使得汉代铜镜在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了审美功能,展现了汉代人民的生活图景。一枚小小的铜镜足以承载一个时期的文化历史,成为了后代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蕴含着汉代人民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内在,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结晶。
参考文献:
[1]刘咏清.汉镜纹饰变化探释[J].丝绸之路,2012(4).
[2]邓林.汉代铜镜铭文与纹饰的组合形式[J].荣宝斋,2011(09).
[3]孙丽华.从艺术视角看汉代铜镜纹饰[J].文物世界,2012(09).
以科研课题为切入点,引领古诗文教育探索之路
我参与了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尝试着把国学教育引入班级,开始经典诵读古诗词。古诗词教育实验绝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或者一味追求复古,而是返本开新。在课题研究中,研究了什么样的国学内容进入班级?古诗词教育教学目标如何制定?国学教育课堂应该遵循哪些特点?能否建立有效的国学课堂教学模式?选择什么样的古诗词进行教学能够兼顾考试制度以及育人要求等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
结合校本课程体系,奠定国学教育基础
学校遵循“经典积累润泽人文素养、经典养德塑造健全人格”两条主线开发了国学校本课程。我以国学校本课程为蓝本,结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精选唐诗、宋词、《诗经》 《老子》《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弟子规》等文化典籍中的名句,按早诵经典、午吟经典、课前名言、美文欣赏四部分设计。经典诵读秉承“熟读成诵、不求甚解、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理念,在班级推行“33711”诵读方法。即每天进行早诵、午吟、晚温习3个10分钟;每天读单方面经典内容;7天更换一次内容;一个月复习一次,一个学期进行一次考评。我只引导学生多读,不进行讲解,学生在听读、跟读、指读、齐读、师范读、师生共读等形式的诵读中熟读成诵。“自古读书皆吟诵”,在抑扬顿挫的平仄变化中,学生体验的是古诗词的声律气韵之美,感受的是诗词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激发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多途径实施国学教育,确保教育实效
国学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国学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立足多元化途径育人,把良好的习惯培养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之中去。
(一)与常规管理结合
对照《中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弟子规》的内容,开展以践行“《弟子规》,养成良好习惯”的学生德育常规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将《弟子规》内化为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
(二)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
利用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开展感恩教育、励志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责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让中华民族“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的传统美德,逐渐融入学生的生活。通过举办“诗歌朗诵、才艺展示、文艺演出、手抄报展”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浸润、熏陶。
(三)与特色活动相结合
1.书香校园活动:学校建设“以读书长知识,以读书树理想,以读书促养成”的书香校园。开展了快乐读书“五个一”活动,每节课前进行一分钟格言背诵,每周一节读书课,每月一次“好书推荐”,每学期一次读书交流。学生通过诵经典、写经典、画经典、说经典、悟经典,增强国学教育实效性,形成“人人读经典,处处见经典”的诵读环境。
2.艺术社团活动:本着“课内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打破年级和班级的界限,开设了象棋、围棋、舞蹈、书法、剪纸、京剧、国画等学生社团,学生自主选择,自愿参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或运筹帷幄,或载歌载舞,或挥毫泼墨。尽情发展特长,彰显个性。
关键词:景观艺术;古典园林;设计艺术;城市景观;审美文化;启示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Inspir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Landscape Garden on Contemporary Urba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XU Wei
(School of Design Art and Communi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94)
一、今天与传统的对话
当今的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都加大了对城市环境改造和建设的力度,使得当前城市建设及设计事业遇到了前所有的发展机遇。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的城市景观环境建设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正努力地改善着人们的工作生活环境,但是遍地“城市化”、“趋同化”就是遗憾之举,是城市病“痛中之痛”。在现代城市里,自然的景观及传统的人文景观正消失殆尽,到处充斥的是人为的、紧张的、冰冷的“面子景观”、“垃圾景观”。越来越多的人感到不适,开始反思、抛弃、逃离所谓的都市生活。可以说城市病并不仅仅是城市有病,更可怕的是人类患了病。大千世界应该是千姿百态的,是多维的、流线的、丰富多彩的,看一看我们身边的植物、动物,甚至河流、山脉、鹅卵石等等,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的复杂和丰富远远超过我们所能表达的范围。正是自然界的丰富,才滋养并满足了我们各种感官需求。人类对未来的社会、未来的城市必须是多维的,人和建筑会和植物一样需要自由地伸展,自由成长和自由地交往。当下城市景观那种固定的关系、简单化的、平面化的表达方式和建筑空间都令人紧张、窒息。试问,“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古典园林造园思想是否是当下“城市病”的一剂良方?在“城市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情况之下,现在人们开始要求返璞归真,寻根求源。很多城市人都愿意周末到乡下去,吃细粮吃多了开始想吃粗粮,人坐车多了开始强迫自己散步。紧张的都市生活使更多的都市人渴求生活空间与自然的结合,渴望公共空间带来生活的交往、精神的放松和美的景观享受。君不见假日周末中,无论是江南私家园林抑或是避暑山庄类的皇家园林,处处是络绎不绝的人群、热情洋溢的音容?!可游、可居、可赏中国古典园林所创造的平淡天然的居住环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城市山林,正是现代都市人所向往的理想环境。她创造出如画的景观,产生了“ 形外之意、象外之象”的景观意境,并在物质构建中蕴涵了人们的观念、情感和哲理,积淀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她不仅在古代对世界范围的造园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我国现代的城市景观建设同样有着借鉴指导的价值,值得我们研究反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典园林以它独特的风姿,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英,显示出华夏民族的“灵气”。从历史上看,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所及,不但达到朝鲜、日本,还远及18世纪的欧洲,西方不只一次的出现过历时甚久的中国园林热。从当今开放的现实看,1980年按苏州网师园“殿春簃”移植的“明轩”,出现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1983年,体现了古典园林传统的“芳华园”,在德国幕尼黑国际艺展上荣获园艺建设中央联合大会金质奖章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金奖……这些都显示了中国古典园林经久不衰的魅力和再生性的旺盛生命力。另外,在国内,虽然时代和人们的观念已改变了,但今人与之交流中,仍为人们所接受和赞赏,其原因不只是为它的艺术魅力,而且是它具有一种内在的民族心理规定性,因为“积淀在体现这些作品中的情理结构,与今天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有相呼应的同构关系和影响”①。面对前人留给我们的丰富而又珍贵的园林遗产,如何借鉴和发扬广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探索中国现代都市山林的建设,从而在新的时代重现“园林之母”的辉煌,这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现存的古典园林之所以可贵,在于它是经过世代扬弃、储存、积淀和拓展了的历史形象,同时又以一种独具的媒介方式传递着传统文化的信息。过去已经消逝了的东西,都可以在现存的形式里直接或间接地得到验证、观照和反思。
二、对今天的启示
通常,人们的看法是将传统与过去划等号,亦即把传统文化看成是一种业已成型的东西。但是,传统文化决不只意味着一种既定的概念,而是流动于过去、现在、未来这整个时间维度中的一种人类的创造,具有不可逆的传承性。虽然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与设计师,总是企图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里程碑,但传统文化还是如影随形,随处可见。因此,可以说,人类任何传统文化,都必然对艺术与科技的发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并且通过艺术与科技,直接或间接地对现代设计产生连带的巨大影响。尤其当代时空观念的改变,即时空的“深度感”和“距离感”日趋衰微,人们在感叹“天下真小”的同时,更加惊叹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深度和广度。我们不回避古典园林在现代社会的生存面临种种不利条件,但它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以及对地域性景观的认识,有助于现代人对本土景观资源和历史传统的深刻认识。惟有营造出既符合本土地域景观特征,又满足本地居民生活习惯和审美趣味的景观环境,才能使中国现代城市真正走向发展与成熟。笔者试图运用抽象概括的分析方法,对中国古典园林加以剖析,力求揭示其部分本质特征并彰显其现代意义。虽然这种研究方法难免管中窥豹、有失偏颇,但较于常见的文学化描述方法,无疑更有助于深入认识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特质,并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更有借鉴意义。
1.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自然始终是园林创作的素材,西方传统的规则式园林认为自然是不完美的,必须经过加工才能达到完美的高度,因而强调在景观中人工痕迹的表现。而中国古典园林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于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西方规则式园林和中国古典园林在本质上都是以自然作为园林创作的对象和素材,前者力求对自然不完美的地方进行修饰加工,后者则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共融。英国自然风景景观和法国英中式园林景观在借鉴中国造园理念时过分凸显了这一方面的特征,因此有些变味。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景观因过份雷同于乡野景观,而法国的英中式园林景观又过于人工做作,反而适得其反。如今,人们认识开始回归传统,逐渐意识到自然的高度是难以逾越的,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现代人忌讳人工堆砌、矫揉造作,然这些恰恰是当代城市景观设计中最常见的弊病。在中西方环境景观发展史上,真正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都是那些朴实无华、简洁肯定与地域景观和历史文脉紧密联系的作品。
自然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学的出现,改变了传统观念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从自然界的主宰转变为一员。过去将自然看作是原材料,现在将自然作为景观设计主体,人的活动也是景观的一部分。曾经高楼大厦被看作是人类对征服自然的炫耀,而荒滩湿地则是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衰退。实际上,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迁徙,而其他物种也是如此。在一片荒滩湿地上,自然将运用它的所有能力,使之成为各种物种的竞争之地。在传统景观设计中,自然与人类作用在相互竞争,而真正最好的景观设计应该是减少,甚至没有人类参与而形成的真正的自然场所。当前,世界已经进入了加速城市化的时代。未来的世界被认为是一个城市的世界,城市将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但是,伴随着的高速城市化是日益严峻的“城市病”现象。城市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冲突最激烈的地方,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和挑战。城市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耗竭以及生态破坏等,这些问题会导致城市经济社会功能的衰退和城市环境的恶化,降低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作为人类创造的最重要的人工自然和最主要的聚居地,作为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主要载体,城市必然要在新自然观的指导下得到改造。由此可见生态城市是人类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产物,是在对工业文明时代城市畸形发展的否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城市的高级阶段和高级形式。在生态自然观的大环境下,生态城市追求城市生态系统协调、和谐发展,人类局部利益不能超越人——自然统一体的整体价值。建设生态城市的最终目的是依据生态学原理优化城市内部各系统之间以及城市与周边环境之间的生态依存关系,提高城市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在低投入、低能耗的前提下依靠科学规划实现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最终实现人——自然系统的整体和谐。1990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山水城市”理论,“山水城市”就是将古典园林和中国山水画、诗词,融合在一起应用到城市景观建设,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现代城市建成一座超大型园林。山水城市是保护自然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我国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天人合一”是现代山水城市的重要特征和文化内涵。
2.师法自然的设计观
中国人委婉、含蓄、尚静,这是文化、是传统、是骨子里的东西。中国古典园林是自然式山水园林,其山水艺术风格形成于魏晋南北朝道家隐逸思想盛行的时期,所以在儒、道、佛三大思想流派中,以道家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最为深远,《老子》的“道论”是其思想的根据。“道”的中心思想就是“无为”,即自然由真的意思,“道法自然”,也就是指一切都取法自然。人们通过接近大自然、欣赏大自然,进而喜爱大自然、摹仿大自然,摹仿自然山水的同时适当地加以概括、提炼,但始终保持着“有若自然”的基调,以山水为园林的基本构架,将对山水的欣赏提高到审美的高度。明代造园大师计成在《园冶》中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即是中国园林的最高境界,正是道家的“师法自然”在造园中的精妙体现,它要求我们要因循事物的自然状况,顺应万物的本性及其内在规律。
笔者认为古典园林设计观至少有两点非常值得现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学习并传承:第一是效法自然的布局。我国园林以自然山水为风尚,有山水者,加以利用,无地利者,常叠山引水。而将厅、堂、亭、榭等建筑与山地树石融为一体,成为天人合一的自然式山水园。当代美国最著名的奥姆斯特德景观规划原则②中首要两点就肯定了我国传统效法自然布局的观念。遗憾的是国内诸多城市景观设计者和决策者无视地域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缺乏规划知识缺失传统文化自信,一味西化的模范,导致毫无人气、呆板僵化的西化市政广场遍地。第二是因地制宜,尊重现状的处理。自南北朝以来,中国园林即根据南北自然条件的不同各自发挥其胜。至今中国园林还有北方宫苑、江南园林、岭南庭园等不同风格的园林。各个园均有其特色,或以山称著,以水得名;或以花取胜,以竹引人,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因地制宜就是要求我们了解当地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利用本土的自然资源条件,再现本土自然景观类型。英国《卫报》称“中国是一个由一千座雷同城市构成的国家”。 的确我们当下几乎国内所有的城市互相抄袭,千城一面!拿塑造城市形象、建立城市标识、宣扬城市品牌的景观雕塑为例,据南京大学教授、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披露,近30年来,全国各地“托起的球”不下100万尊。土耳其诗人希格梅曾有名言云:人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是永不能忘却的,她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居住城市的面貌。国内城市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城市化的同时,没有因地制宜,缺乏对城市传统文化、肌理文脉的认识研究。可以说“师法自然”一理明确了我们对待外部世界和生命应持何种态度,也指出了现代城市景观艺术与设计的基本途径。3.朴素天然的色彩观在造园的理念上,中国古典园林强调天人合一的境界,要求的是本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于是,自然的色彩在整个空间中占据了主导的地位。造园要素主要由山石、水体、植物与建筑构成,在园林的营造中,建筑往往依附于整体景观规划之中,山石的灰或黄,植物的苍翠,水体的淡蓝色,往往是整个园林空间色彩构成的基础,色彩的天然在园林营造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中国的古典园林,依据风格因素的差异,在表现形式上,以北方地区的皇家园林和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最为出名。皇家园林在大范围大尺度的空间中营造,强调真山真水,于是山体的绿色和水体的蓝色,形成了主要的色彩构成,其间有建筑金黄琉璃瓦面和朱红建筑主体的衬托,整个环境大气和谐,彰显皇家气派。江南的私家园林,往往处在高深的院墙的环绕之中,整体空间较小,便在抽象化的构筑之间做文章,对于山川与水体的凝练与概括,整体色彩偏山水本色,朴素、雅致。两者也就分别形成了中国园林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区域色彩风格。就总体而言,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的私家园林风格的景观色彩营造,通常多使用大范围的自然环境本色作为基底,皇家高调私园低调,但色彩都疏朗雅致,朴素天然。
中国现阶段的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渐加快,城市景观也被带动而急剧建设。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色彩应用的杂乱无序,使得城市景观建设既丢失共性又缺乏个性。在景观色彩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国内的研究相对空白,缺乏指导性的原则与法令。同时,由于过多的引进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文化,在某些方面完全舍弃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精华理念,由此而产生了没有地域差异性和民族特色的景观。民族景观文化中的色彩应用,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被西方现代景观中的应用方式所淹没。在国外的城市与景观建设中,日本在这方面做得较为出色。早在1981年,日本就出台了《城市空间色彩规划》法案,对于城市中的色彩应用,通过立法的形式进行城市规划与景观的设计。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与学科发展环境的状态下,研究与分析中国的古典园林文化与手法,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中色彩的常用搭配与综合应用的分析,寻找出符合于中华民族景观审美要求的色彩应用形式,是对于当下城市景观建设与发展十分有效的手段。
三、结语
城市景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从有机论的观点认知,其成长也如同生物一般,带有一定的自我完善属性,这种属性本质上依附于其使用者——人类本身,只有人类建设行为的长期正向回馈,才能将城市景观建设拉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中国城市的发展需要唤起公众的力量,一方面民众和专家学者一起投入到城市建设的监督和实践中,让城市发展少一分浮躁,多一份自然;另一方面民众要自觉提升人居环境生态素养,研究利用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人居环境理论的精髓深入运用于实践。传统文化是一个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整个时间维度上的开放系统。我们应该自觉的认识我们今天的责任,表现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创造力;我们更要超越过去,而不仅仅是模仿,要在批判中吸收和借鉴,创造出既能体现社会民族发展的文脉,又符合现代功能与审美要求的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城市景观新形式。
关键词: 原始经典文献《中国古代文化史》作用
文化史,顾名思义就是探讨文化发展的历史。文化史是史学的一个分支,是文化学与史学相结合的一门历史科学。文化史把人类文化的发生发展作为一个总体对象加以研究,从而与作为社会知识系统某一分支发展史的学科,如文学史、史学史、科技史、哲学史相区别;文化史在研究人类文化发生发展的总体进程时,尤其注意人类创造文化时的主体意识的演变历史,从而又与研究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史、研究社会状貌的社会史相区别。
文化既包括人类社会活动的对象性结果,又包括人在活动中所发挥的主观力量和才能。因此,文化史不仅要研究文化的“外化过程”,即创造各种物化产品,从而改造外部世界,使其不断“人化”的过程,而且要研究文化的“内化过程”,即文化的主体――人自身在创造文化的实践中不断被塑造的过程,还要研究外化过程与内化过程如何交相渗透,彼此推引,共同促进文化有机整体进步。所以,文化史的研究对象就是:历史运动中的文化表现和文化锻造人自身的过程。
文化史的研究内容由研究对象直接决定。因为主体――人居于文化史研究的中心位置,所以文化史家历来格外注意主体色彩鲜明的领域:人的认知系统、艺术语言文字系统、宗教伦理系统、习俗生活方式系统,尤为文化史家所注目;即使主体而未彰的领域:科技器物系统、社会制度系统。文化史家也着力剖视潜伏其间的主体因素的创造作用,以及那些外化了的文化形态对主体的再造功能。①
中国古人相对于西方而言比较注意文化现象的记述,历史典籍中多有关于诸子、艺文、经籍、典章、方伎、学案等文化现象的研究成果:如先秦时儒家典籍、《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吕氏春秋・不二》、《史记・论六家要旨》、《淮南子・要略》、刘向《别录》、刘歆《七略》,二十四史尤其是其中的《艺文志》、《经籍志》、《儒林传》、《道学传》等,南宋学者朱熹编撰的《伊洛渊源录》,黄宗羲的《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清人江藩的《国朝汉学师承记》、《国朝宋学渊源记》等,已经具有某一断代学术文化史的雏形,《艺文类聚》、《册府元龟》、《太平御览》等类书也辑录了相当丰富的文化史素材。南宋人郑樵著有《通志》,其精心撰集的“二十略”,记载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成为文化史素材的渊薮。
所以,中国古代经典文献在《中国古代文化史》课程教学中的作用不言自明。笔者依据近些年《中国古代文化史》课程的教学,对于古代经典文献在《中国古代文化史》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有如下一些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考镜源流,语出有征
西周至春秋,是中国文化的奠基、轴心时代。相传周公“制礼作乐”,其模式化、规范化的政治制度、礼仪制度、宗法家族制度主要是为现实社会服务的,因而也成为整个封建社会的范本。春秋战国时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士人获取了独立的身份,在诸侯分治、群雄并起的竞争环境中,四方游走,宣扬己说,以博取诸侯的青睐。这一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思想文化空前活跃繁荣。西周社会是礼乐宗法社会,宗法是家族制度、统治规范无须多言,即便礼乐,也不仅仅如其字面简单看作礼仪乐舞,而有其更深层面的政治社会功能,和宗法一样,都是统治策略、统治规范。
《礼记・乐记》:“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②
《礼记・乐记》:“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③
所引《礼记・乐记》两段文字都清楚说明“礼乐”和“刑政”性质、作用是一致的,都是统治策略、规范:“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礼记・乐记》:“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好恶著,则贤不肖别矣。刑禁暴,爵举贤,则政均矣。仁爱以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④
《礼记・乐记》:“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如此则乐达矣。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天子如此,则礼行矣。”⑤
以上《礼记・乐记》两段文字讨论了礼、乐的不同来由、作用,礼乐教化对于治理天下,二者相辅相成。
《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⑥
《礼记・曲礼上》这段文字揭示了礼实际是囊括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典章制度和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的庞大概念。
我们通过以上这些儒家经典文献,可以清楚地了解道礼乐的实质就是统治策略、统治规范。儒家的这些经典文献,从根本上揭示了礼乐的实质。
二、正本清源,纠误批谬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建议之后,儒学取得了“定于一尊”的地位,经学成为文化学术的主流与正统。后人论及,皆云:“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千年来,几成定论。一般均以文化专制主义论之,近来学者亦多有将中国君主专制社会文化学术空气之消沉窒息归罪于此。在诸多论者眼中,“独尊儒术”与“罢黜百家”不仅紧密联系,而且几乎可同一视之。“罢黜百家”首见于《汉书・武帝纪》赞语:“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⑦然而,这只是班固的评论之辞,无论是董仲舒或汉武帝,都没有此极端言论。他们的“独尊儒术”,是从思想大一统的政治目的出发,突出儒学的文化主流地位,避免因“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而妨碍汉王朝的一统纪、明法度。儒家的独尊,并非儒学的独存。董仲舒或汉武帝的本意,绝非是要剥夺诸子学说在社会文化中的生存权,也不是要阻止其学者入仕朝廷。⑧
《汉书・董仲舒传》:“《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⑨
“绝其道”,乃绝其与“六艺之科孔子之术”并进之道,非绝其生存之道。这一点,在《汉书・艺文志》中看得更为清楚。
《汉书・艺文志》:“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今删其要,以备篇籍。”{10}
武帝时,“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成帝时,“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哀帝时,“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至今上即位,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通一伎之士咸得自效,绝伦超奇者为右,无所阿私。”{11}《史记・汲郑列传》:“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称之。上闻,召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治务在无为而已,弘大体,不拘文法。”{12}《汉书・张冯汲郑传》文字大体与《史记》同。这都清楚说明了汉武帝绝非是要剥夺诸子学说在社会文化中的生存权,也不是要阻止其学者入仕朝廷。
对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重要历史事件,我们通过向学生介绍《史记》、《汉书》的相关内容的直接原始材料,确实能够使他们知晓当时历史的实际情况,从而起到“正本清源、纠误批谬”的作用。
三、充实教学,避免空泛
魏晋六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混乱、社会苦痛的时代,但在文化上却是精神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富于热情的一个时代。主要表现在文化多元发展,思维空前活跃,人们从不同角度寻求和确定个体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士族不受制于当朝政治,反而影响政治,他们的文艺观与创造性不是指向现实政治与功利,而是追求较为纯粹的精神愉悦;加之他们有优裕的物质条件和大量的自由时间用于哲学、文艺的创造与欣赏,所以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这种审美受到空前的重视。魏晋时期文化的创造主体是门阀士族,士族文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哲学、文艺、社会风尚。魏晋时期的社会风尚即魏晋风度,体现了当时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在南朝刘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大量集中传神的表现。
(一)讲究仪表姿容
《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13}
《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14}
《世说新语・容止》:“卫d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d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d。”{15}
(二)讲究雅量――喜怒哀乐不形于色
《世说新语・雅量》:“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於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16}
《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17}
《世说新语・雅量》:“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忽发火,子猷遽走避,不遑取屐。子敬神色恬然,徐唤左右扶凭而出,不异平常。世以此定二王神宇。”{18}
(三)讲究放达――率性而为
《世说新语・任诞》:“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19}
《世说新语・任诞》:“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T衣。诸君何为入吾T中?’”{20}
《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21}
(四)讲究言语机锋
《世说新语・言语》:“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qe。”{22}
《世说新语・言语》:“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23}
《世说新语・言语》:“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24}
《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25}篇幅简短却善用白描手法或借用警言隽语刻画人物,其中透出的智慧与幽默,令人回味无穷。介绍魏晋时期的文化,援引这样的经典文献,既充实了课堂内容,又避免了泛泛而谈。
四、开阔眼界,导读解惑
我们通过“考镜源流、语出有征”、“正本清源、纠误批谬”、“充实教学、避免空泛”三个方面的论述,可以了解在《中国古代文化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选取适当的古代经典文献,不但可以起到以上三个方面的作用,而且可以在向同学介绍、讲读这些经典文献的过程中,加上学生自己的阅读、思考,确实能起到开阔眼界、增强古代原始文献阅读能力、解除某些疑惑的作用。
注释:
①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2版:1-2.
②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1527.
③④⑤同上,1980:1529.
⑥同②,1980:1231.
⑦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212.
⑧同①,2005,第2版:354.
⑨同⑦,1962:2523.
⑩同⑦,1962:1701.
{1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3224.
{12}同上,中华书局,1982:3105.
{13}{14}徐震.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4:335.
{15}同上,1984:337-338.
{16}同上,1984:194-195.
{17}同上,1984:201-202.
{18}同上,1984:209-210.
{19}同上,1984:393.
{20}同上,1984:392.
{21}同上,1984:408.
{22}同上,1984:31.
关键词:杜十娘故事;改编;观众需求
【中图分类号】:J614.93【文献标识码】:A
杜十娘故事是在中国广为流传的经典故事,最早的文本是宋懋澄的文言小说《负情侬传》,后经明代冯梦龙创作成通俗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然而,文本作为杜十娘故事传播的重要手段,会受到市场和接受者教育水平的制约。“普通百姓对小说故事的接受,多是从说书先生、戏曲演唱那里得来的。”本文通过京剧、评剧、二人转、龙舟歌几种民间艺术形式,来分析民间戏曲和曲艺对杜十娘故事的改编方式,从而探讨观众的审美取向对戏曲和曲艺发展,以及经典故事传播的影响。
一、借“金钱”来警世
京剧《杜十娘》是荀派的代表曲目,剧中以李甲归舟后,杜十娘一夜思虑的唱段著称。其中唱到:
二黄快三眼
想世间那珠宝原是作孽的根本,
银钱也害了多少人。
夫妻为你成仇恨,
弟兄们为你把家分。
桩桩事都为你作祟招引,
都道你是至宝我恨你万分!
在此部分唱词前是杜十娘深夜暗自伤情,后面是杜十娘悔恨自己看错人,决意自尽。若单从文意的角度出发,这部分内容与上下文的联系并不是十分紧密,甚至省略也不会影响观众对剧情的理解。那么为何要在故事中插入这一部分呢?我认为,演员跳出角色来讲述金钱害人的普世道理,不仅可以产生间离效果,提高艺术欣赏水平,也可以超越时代局限,使戏曲作品免于过时。
二、借人物自诉心理变化
评剧《杜十娘》又名《青楼遗恨》。“船头抛宝”一折中“闻听此言大吃一惊”一段,高亢激昂,是杜十娘悲伤情绪的宣泄。
闻听此言大吃一惊……随他千里心坚定,还想着承欢庆鸾凤和呜,只恨我瞎着两眼把他看得那么重,千思百虑错把他从…,,千两银卖我身绝情绝义,似这等无情辈万难相从……
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没有心理状态的描写,却为戏曲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民间剧作家通过想象,细腻地展现出杜十娘的心理状态:她先是震惊,再转为心碎,最后决意自尽,使得其后杜十娘奚落孙富,抱箱自尽的情节更为合理。在戏曲中,演员展现人物的心理,可以看作人物角色的自述,也可以说是演员跳出角色,从自己的角度关照角色。演员结合观众的需求来展现人物心理,更能迎合观众口味,故此成为改编杜十娘故事的一种方式。
三、借人物来扩展故事
杜十娘故事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被民间艺人所丰富,其中,故事原型中的人物是扩展故事的基础。杜十娘故事借人物来扩充,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在原故事情节中,配合人物境况,添加适合人物身份的唱词或诗歌。
二人转《杜十娘》有这样一部分:
(白)男:十娘,这皓月当空,何不唱上一曲,你看如何?
女:李郎,你饮酒,待为妻与你唱上一曲《烟花叹》。
(唱)烟花那女子叹罢那第一声,
为只为家贫寒,才卖那小奴身。
杜十娘是从良,而这首《烟花叹》正与杜十娘的身份相符合。可见,根据人物身份可以扩展故事内容,增强艺术性。其二,基于原有人物境况的再创作续篇。续篇不再是对基础故事的改编,而是原故事中所没有的全新创作。杜十娘故事在流传中也是一样,龙舟歌《杜十娘沉百宝箱》的篇尾就有续篇说明:
欲知后事情难剖,
请观续出一套龙舟。
李甲叹更以文堂有,
不妨买套解吓心愁。
指出杜十娘沉江后,李甲归家,流落街头卖字为生,欲知后来李甲的境况,则需“观续出一套龙舟”。续篇《李甲叹更》己不再是人们熟知的杜十娘故事,而是在原有故事基础上,借用原故事结尾的人物境况创作的新内容。虽然,续篇借用了原故事的名声,但满足了观众意犹未尽的心理,迎合了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