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清明诗句大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祝融峰下逢嘉节,相对那能不怆神。烟里共寻幽涧菊,樽前俱是异乡人。遥山带日应连越,孤雁来时想别秦。自古登高尽惆怅,茱萸休笑泪盈巾。《九日陪董内召登高》 唐·廖匡图
3、竹叶于人既无分,从此不须开。《九日》
4、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荃蘪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九日雨中》 唐·徐
5、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重阳阻雨》 唐·司空图
6、重阳时节。可怜又是天崖客。扁舟小泊花溪侧。细雨斜风,不见秦楼月。白衣望断无消息。举觞一笑真难得。归兮学取陶彭泽。采菊东篱,悠然见山色。《醉落魄/一斛珠》 宋·赵善括
7、重阳高会古平台,吟遍秋光始下来。黄菊后期香未减,新诗捧得眼还开。每因佳节知身老,却忆前欢似梦回。且喜清时屡行乐,是非名利尽悠哉。《十日和张少监》 唐·徐铉
8、摘得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下邽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九日寄行简》 唐·白居易
9、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唐·李嘉祐
10、玉露霏凉木渐酡,每逢佳节惜年华。青山叠叠多归梦,白发萧萧不在家。触景漫思千古事,无钱空对一篱花。相知相见情何已,石鼎山泉且煮茶。《九日书怀》 元·王冕
11、雨阻龙山会,云荒戏马台。且看黄菊放,休待白衣来。事业书千卷,功名水一杯。登临聊复尔,吟啸漫徘徊。《漫兴 十八》 元·王冕
12、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心。水馆红兰合,山城紫菊深。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婺州水馆重阳日作》 唐·韦庄
13、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唐·李郢
14、檐前白日应可惜,篱下黄花为谁有。行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钱始沽酒。苏秦憔悴人多厌,蔡泽栖迟世看丑。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九日酬颜少府》 唐·高适
15、寻诗绕遍一篱花,落叶声中日易斜。忆得高堂临别语,授衣时节望还家。《九日》 清·万夔辅
16、萧飒秋声楼上闻,霜风漠漠起阴云。不见携觞王太守,空思落帽孟参军。风吟蟋蟀寒偏急,酒泛茱萸晚易醺。心忆旧山何日见,并将愁泪共纷纷。《九日北楼宴集》 唐·权德舆
17、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客中九日》 明·王翃
18、西风吹日弄晴阴,酒罢三巡湖海深。岳阳楼上登高节,不负南来万里心。《两绝句》 宋·陈与义
19、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九日登山》
20、闻道东篱菊已黄,无因移向酒樽旁。西风忽起野烟暮,落叶乱飞山树苍。雁带寒声归渚急,江涵秋水与天长。浮云遮尽登高眼,不许愁人望故乡。《九日登鸡鸣山》 清·韩畕
21、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重阳》 南宋·文天祥
22、万里惊飙朔气深,江城萧索昼阴阴。谁怜不得登山去,可惜寒芳色似金。茱萸秋节佳期阻,金菊寒花满院香。神女欲来知有意,先令云雨暗池塘。《九日遇雨二首》 唐·薛涛
23、天涯重九。独对黄花酒。醉拈黄花和泪嗅。忆得去年携手。去年同醉流霞。醉中折尽黄花。还是黄花时候,去年人在天涯。《清平乐》 宋·石孝友
24、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九月九日玄》
25、四时令节惟重九。况此日、逢佳偶。金菊已花杯有酒。瑶池宴罢,一枝斜插,好作渊朋友。翠眉淡淡匀宫柳。比似年时更清瘦。双绾带儿新结就。长情恩爱,随家俭约,素与君同寿。《青玉案》 宋·倪翼周
26、谁道他乡异故乡。泉江风物似湄湘。钗头缀糁萸偏紫,杯面浮金菊倍黄。今共古,几重阳。休将往事更平章。舞衫歌扇姑随分,又得掀髯笑一场。《鹧鸪天》 宋·郭应祥
27、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沉醉东风》
28、身闲身健是生涯。何况好年华。看了十分秋月,重阳更插黄花。消磨景物,瓦盆社酿,石鼎山茶。饱吃红莲香饭,侬家便是仙家。《朝中措》 宋·范成大
29、少逢重九事豪华,南陌雕鞍拥钿车。今日蜀州生白发,瓦炉独试雾中茶。《九日试雾中僧所赠茶》 南宋·陆游
30、上客南台至,重阳此会文。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务简人同醉,溪闲鸟自群。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参军。《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唐·严维
31、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采桑子·重阳》
32、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九日》 唐·杜甫
33、秋树风高,可怜憔悴门前柳。白衣去后。闲却持杯手。一笑相逢,落帽年时友。群知否。南山如旧。人比黄花瘦。《点绛唇 重阳》 元·李俊明
34、秋暮天高稻穟成,落星山上会诸宾。黄花泛酒依流俗,白发满头思古人。岩影晚看云出岫,湖光遥见客垂纶。风烟不改年长度,终待林泉老此身。《九日落星山登高》 唐·徐铉
35、强插黄花三两枝,还图一醉浸愁眉。半床斜月醉醒后,惆怅多于未醉时。《重阳夜旅怀》 唐·郑谷
36、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万叠银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鸿来。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江汉路长身不定,三笑旅怀开。《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 唐·张继
37、破村寥落过重阳,独自撄宁葺草房。风撦红蕉仍换叶,雨淋黄菊不成香。野猿偷栗重窥户,落雁疑人更绕塘。他日若修耆旧传,为予添取此书堂。《秋晚自洞庭湖别业寄穆秀才》 唐·皮日休
38、飘零万里若为家,一夜西风吹鬓华。只有新诗题甲子,更无故旧对黄花。《重阳》 南宋·文天祥
39、年年羞见开,十度悲秋上楚台。半岭残阳衔树落,一行斜雁向人来。行云永绝襄王梦,野水偏伤宋玉怀。丝管阑珊归客尽,黄昏独自咏诗回。《九日》 唐·李群玉
40、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41、门底秋苔嫩似蓝,此中消息兴何堪。乱离偷过九月九,头尾算来三十三。云影半晴开梦泽,微暖傍江潭。故人今日在不在,胡雁背风飞向南。《庚午岁九日作》 唐·齐己
42、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重阳席上赋》
43、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落帽台前风雨阻,不知何处醉金杯。《重阳阻雨》 唐·鱼玄机
44、满城风雨近重阳,城脚谁家菊自黄。又是江南离别处,烟寒吹雁不成行。《有九日道中凄然忆潘邠老句》 宋·方岳
45、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九日》
46、老去登临兴未删,便乘小艇放溪湾。高原水浅苗初出,密树霜浓叶渐斑。《九日放舟山塘》 清·施何牧
47、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雨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九日蓝田崔氏庄》 唐·杜甫
48、老觉人间岁月遒,愔愔窗户一灯幽。读书已废虚长夜,护塞无共负盛秋。病齿何堪食粱肉,残躯惟念制衣裘。重阳卧看登高侣,满把茱萸只自愁。《秋夜》 南宋·陆游
49、老怀多感惊佳节,病骨宜寒喜薄霜。玉脍齑中橙尚绿,彩猫糕上菊初黄。几年虚负登高兴,何许重寻落帽狂?浅酌易醒归薄暮,又成支枕独焚香。《壬子九日登山小酌》 南宋·陆游
50、夔州鼓角晚凄悲,恰是幽窗睡起时。但忆社醅挼菊蕊,敢希朝士赐萸枝。山川信美吾庐远,天地无情客鬓衰。佳日掩门君莫笑,病来纱帽不禁吹。《夔州重阳》 南宋·陆游
51、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重阳》 唐·司空图
52、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
53、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九日登高》
54、九日重阳节,开门有。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九日》 唐·王勃
55、九日无欢可得追,飘然随意历山陂。蒋陵西井风烟惨,也有黄花一两枝。《九日》 北宋·王安石
56、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57、槿坠蓬疏池馆清,日光风绪淡无情。鲈鱼斫鲙输张翰,橘树呼奴羡李衡。十口漂零犹寄食,两川消息未休兵。黄花催促重阳近,何处登高望二京。《漂泊》 唐·郑谷
58、今日陶家野兴偏,东篱黄菊映秋田。浮云暝鸟飞将尽,始达青山新月前。《九日田舍》 唐·钱起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词 经典解析
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国古代诗词内容丰富,思想内涵博大精深,采集天地万物之精华,揭示和描绘了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其中有许多作品揭示和描绘了众多物理规律和现象,对于我们深刻理解物理学知识,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程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拟对以下几首经典的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物理现象进行初步的研究,抛砖引玉,以供老师和同学们参考:
第一首:东汉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解析:诗句中的“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形象地揭示和描绘了“燃烧豆茎”的放热现象和“燃萁煮豆”的热传递现象。
第二首:汉代乐府诗《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解析:诗中“青青园中葵”描绘了园中葵菜看上去是碧绿色的,揭示了绿色的菜叶反射绿光而吸收其他颜色光的物理现象;“朝露待日晞”形象地描述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揭示了自然界水的蒸发现象;“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形容在春天的阳光普照下,万物生长繁荣,揭示了自然界的能的转化现象(光合作用);“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描述了担心秋天来到,花和叶将变黄衰败的心情,揭示了秋天到来叶绿素含量的减少,黄色等其他色素的颜色就会在叶面上显现出来的色光反射现象;“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描绘了千万条大河最终流入大海的自然现象,揭示了重力作用的力学原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感叹人生短暂,光阴一去不返,揭示了时间具有一维性即不可逆性特点的规律。
第三首:唐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解析:诗中“客路青山下”描述了路人以青山为参照的相对运动现象;“行舟绿水前”可揭示出二个物理现象:一是行舟时水的反作用力现象;二是行舟与绿水的相对运动现象。“风正一帆悬”显示了以风为动力的力的作用现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揭示了日出日落刚好是地球自转一周天文物理现象。
第四首:唐代李贺的《南山田中行》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
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解析:诗中“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描绘了一幅秋夜田野图:皓月当空,秋风万里,眼前塘水深碧,耳畔虫声轻细,有声有色,充满诗情画意。揭示了月光的反射现象和声音的传播现象;“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描绘了山间云绕雾漫,岩石上布满了苔藓,娇弱的红花在冷风中瑟缩着,花瓣上的露水一点一点地滴落下来,宛如少女悲啼时的泪珠。揭示了水蒸汽的液化现象、红色光的反射现象和自然界的重力作用现象;“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进一步描绘田野景色:“深秋九月,田里的稻子早就成熟了,枯黄的茎叶横七竖八地丫叉着,几只残萤缓缓地在斜伸的田埂上低飞,发出若隐若现的光点。揭示了空气动力学原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现象和光的传播现象;“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描绘了从石缝里流出来的泉水滴落在沙地上,发出幽咽沉闷的声响,远处的燐火闪烁着绿荧荧的光,在松树的枝丫间游动,仿佛松花一般。揭示了水击沙地产生的振动发声现象、燐燃烧形成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的现象和光的反射现象。
第五首:唐代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民辛苦劳作的农耕图。诗中可归纳出三个物理现象:“锄禾”动作是利用杠杆原理;“日当午”是地球的自转到正午太阳与地球上某地的距离最小,辐射损失最小,故最热的物理现象;“汗滴禾下土”为地球引力现象。
第六首:唐代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形象地说明了泰山南面受日照,北面阳光照不到形成昏晓的自然情境,揭示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描写了诗人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的姿态,揭示了透镜变焦原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得极高,群山变小。正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具体展现。
第七首:唐代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解析:诗中“碧玉妆成一树高,”形容高高的柳树像碧玉发出翠绿晶莹的光,揭示了绿色的树叶反射绿光而吸收其他颜色光的自然现象;“万条垂下绿丝绦” 描绘了万千条柳枝犹如丝带一样下垂着,揭示了万有引力现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描述了春风吹起,日照时间变长,气候变暖适于植物生长,植物就发芽长叶的自然现象。
第八首:唐代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析:这是一首惜春诗。诗中“春眠不觉晓”,描写了诗人一觉醒来,不知不觉“地球又绕太阳自转了半周”的自然现象;“处处闻啼鸟”。表现了声音在空气中四散传播的现象;“夜来风雨声”,蕴含着不同物质发出不同声音的音色原理;“花落知多少”表现了风雨冲力的做功现象。
第九首:唐代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解析:诗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描写了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一针一线地为将要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揭示了尖针穿衣的增大压强原理;“临行密密缝” 描写了慈母忙着把衣服缝得严严实实,生怕孩子受凉的伟大母爱。揭示了严实不透风而减少蒸发降温的原理。
第十首:唐代骆宾王的《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解析: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生动地了描写了鹅在水中嬉戏时鸣叫的神态。形象地揭示了声音的传播和音色现象;“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生动地描绘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深刻地揭示了“浮绿水”的浮力现象和“红掌拨清波”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现象。
第十一首:北宋晏殊的词《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解析:词中“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燕子飞来”体现了空气动力学原理,清明节后“梨花纷纷飘落”表现了自然界中的“万有引力”现象,词中描写的春夏交替,更是揭示了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季节变迁原理。“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几片碧苔点缀着满池清水”让人联想到平面镜成像原理;“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揭示了声音在空气的传播现象;一个“轻”字,让人不禁联想到空气的浮力作用。“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其中的“逢迎”二字,正是相对运动的形象写照。
第十二首:北宋苏轼的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词中“高处不胜寒” 写了月宫的高寒。揭示了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的物理现象;“起舞弄清影”表明了趁着月光与自己的清影为伴起舞的情感。揭示了月下成影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描写了不起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揭示了月亮的相对运动现象;“月有阴晴圆缺”指明了月亮有被他物遮住而出现亏损残缺的时候。揭示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以上精选了部分经典古诗词尝试着进行了物理原理、现象的解析,相信大家一定能从解析中感悟到中华文化的涵博大精深和深刻的物理学意义!
参考文献:
对于成都锦里,我一点都不陌生。
短短一年半时间,我去过三次,而且千山万水地飞过去,仅仅因为老成都生活安逸,美食诱人。这是一座让人来了就不想走,即使走了还想再来的城市,尤其是锦里。
锦里和武侯祠一墙之隔,是不收门票的成都版“清明上河图”民俗街,是西蜀历史上最为古老、最具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相传早在秦汉时期便已闻名全国,而今更是以浓郁的川西民风、地道的乡里民俗和浓缩的老成都生活名震遐迩。
在锦里,300多米长的街区在入夜红灯笼的映照下,宛如一条奔腾的彩色小河。穿梭其间,自己便成为一尾游动的红锦鲤,优哉游哉。
小街绵延过尽头隔路相望的“花间”和“四方街酒吧”,就见一处很袖珍的花园。但见花木扶疏的园里有亭,亭下有池,池中水满当当的,绿幽幽的,虽不很清澈,但仍看得见成群的锦鲤在游弋,顺着不太规则的池沿追逐着拱桥上游客抛洒的食物。那拱桥不过三步长两步宽,象征性地高高突出街面而已。锦鲤欢快地游过小桥洞,但另一侧不是池了,被鹅卵石浅浅地圈起来,弯弯窄窄的溪的模样,间或几片莲叶和一两枝藕色花,懒洋洋的,真是应了睡莲的名儿。人可以从街面踏着水里散置的石头走过去,来到一家古色古香的茶楼回廊。这也正是闲看锦里来来往往众生相的好地角。
到了这里,小街便成了“丫”形,街口上是一座古戏台,每天上演川戏的经典剧目,戏台前还会定期放露天电影,且以特色小摊的方式举行民间艺人如吹糖画、捏泥人、剪纸、皮影戏等表演。我还曾在夜晚的灯光下,见过几位聪慧俊俏的幺妹儿盘起发髻,身着汉服教人蜀绣。即便一时半会儿也学不了多少,依然有女子跃跃欲试,举手投足极具古典风范,令我等匆匆路过的异乡人不禁止步,大叹“要得要得!”――这样的闲情逸致,大概唯安逸的成都独有。
由这里分叉,里面的两条小街并非不相连,而是隔一小段就可以穿街过园,直接插入那另一条小道,到达热闹非凡的小吃街。此街不仅是成都人怀旧寻梦的好去处,更是外来游客的必游之地。相对于众多被精心打造的美食街商业街等人造景观,锦里的小吃街完全是平民且本土的,上百种成都及周边特色小吃,大都价廉物美,吃着实惠,味更正宗。串串香、叶儿粑、三大炮、肥肠粉,几十间食坊小店一字排开,正对武侯祠高大的红墙。那些,墙边靠着站着、墙角蹲着坐着、手拿吃食的大都是年轻MM,也就是成都话里既热辣又温柔的粉子,她们滋滋有味地大快朵颐,笑意盈然,加之拖音绵软的成都话,着实是锦里一处靓丽的风景。
春熙路
活色生香的青春秀场
春熙路作为成都最鲜亮的城市名片,已有近百年历史了,就连这个温暖和煦的路名,也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前清举人从“熙来攘往,如春登台”的诗句脱化所得。由于养眼指数、美食指数和休憩指数等一路高攀,因而在媒体评选“十大最具魅力和个性的商业街”中名列第三,仅次于香港的铜锣湾和上海的南京路。
曾几何时,一提到成都,我的概念仅是“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几字而已。等到我了解了“乐不思蜀”“少不入川”的缘由,明白了“蜀犬吠日”的典故,尝到了“麻婆豆腐”“夫妻肺片”的滋味,还一不留神地学会了几句非常有特色的成都词语:粉子、打望、巴适……渐渐地,成都在我的心里开始活泛起来。接着,繁华的闹市区改造出一条春熙路,四周购物中心时尚街区鳞次栉比,吸引了众多追逐魅力风向标的年轻人纷纷前往,得,咱也加入进去吧!你看别人是风景,不知不觉,你也成了别人的风景。
若是不信,打立交桥下的街口开始,一路走将过去。
最先跳入眼帘的,肯定是那文化墙上“春熙路”三个竖行大字,还好,墙壁的黯淡正好反衬出来来往往形形成都粉子的鲜活。定睛一看,却是几个始终以行走的姿态立在那儿,真人大小的成都美女雕塑。可见在春熙路,美女无疑是主流且最具感召力的。
再就是大幅广告布满全身的小吃亭子。看那“傲味”到“久久丫”,不用说,全都是鸭脖子的美味,还添上极有创意的广告词:“喜欢就啃我吧!”呵呵,谁能挡得住这样煽情的啃呢?“侨一侨兔头”――不用瞧也会忍俊不禁地咽口水。还有黄灿灿的卤肉锅盔,一抓一大把的串串香、钵钵鸡,以及大名鼎鼎的成都名小吃诸如龙抄手、钟水饺、赖汤圆、夫妻肺片、韩包子,都是很地道的本土美食,后街后巷里更是五花八门的小吃大全,你可以选择边逛边吃消耗能量,也可以在脚劲酥软时,走进星巴克小资一把,绝对让你大饱口福,却不必担心钱包的迅速缩水――毕竟已经吃饱了。或者,去太平洋或王府井电影城歇口气儿,在街心花池边的长条椅上打个盹儿,沉浸在那梦想里的生活。
在春熙路,爱幻想的情感有了寄托,爱美食的口腹得到满足。这才是真实的人间所呈现的活色生香。
宽窄巷子
老成都的锦绣花园
之前来成都两次都是自由行,优哉游哉逛了许多名胜古迹、时尚街区乃至茶馆酒吧街,自以为对成都的吃喝玩乐游了解得八九不离十了,没想到,这一回前来接待我的成都朋友的一条信息让我脸红半天:没去宽窄巷子,等于没到成都!
原来这里还是成都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在清朝曾为八旗子弟的军营和家眷驻地。改造后的宽窄巷子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并行排列的老街组成,之间都是明清特色的四合院和民国时期的花园洋楼,既有南方川西民居的特点,也有北方胡同文化的内涵,无疑是老成都煌煌千年少城格局的最后遗存。
成都号称美食之都,饮食理所当然也是宽巷子的主角,这也是成都的饮食文化渗透到每一处特色街巷的出彩之笔。出于对成都美食的一万个放心,选择午餐时,我们很显然只挑环境了。但一条宽巷子逛下来,只有赞叹却不知如何选择。这些几进几天井的四合院,有的气势恢弘,厚重的门楼和陈旧的大门之后,天地山川浓缩于琴棋书画;有的把金木水火土五行八卦与美食包厢、院落的陈设对应起来:庭中有山,山脚有树,树边有水,水上有台,台上有一局残棋――人坐其间,被远古的智慧所包围,顿觉身心愉悦,如沐春风;还有的是小桥回廊花木葳蕤,潺潺水帘从假山上倾泻而下,穿堂过院,除了锦鲤戏水,更有古典装束的女子将被风吹落的花瓣撒入水中,真正个“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我简直挑花了眼,没想到宽巷子会有这么多园林化的餐馆,每一家又如此独特如此让人心生爱意流连忘返,直到饥肠辘辘我才惊觉自己的初衷:不是游园观花,而是找地儿吃饭。
等到饱尝美景美食之后,我们再度悠悠看,缓缓行,半阴半晴的天气正好契合这样的闲逛。“闲”,其实也是宽巷子的特质。这从各式各样店招或私家牌匾上便知端倪。“宽坐”,窃以为是“闲坐”的成都式近义词,是泡茶读书抑或听戏摆龙门阵的好去处,谁知却是成都话“您坐!请宽坐!”,意即“舒适地坐”,坐了干甚?吃火锅。不觉拍手大笑。“宽居”,想必是客栈吧?却是谢绝探访的私宅。隔墙不得见,想象便生出翅膀,似看见雅居胜境,梅竹弄影,推窗可赏春花秋月,侧耳可闻丝竹清音,一派闲云野鹤的安逸所在。还有“宽度”“宽巷子”,已不用细察,权当是一个“宽”字派生出来的老成都的锦绣花园。透过这悠然复幽然的门第,我分明望见那大隐隐于市的风雅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