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才培养目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摘要:本文创新地提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为掌握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各方面能力因素的重视程度和我国高等教育层级及发展等主要三个方面进行论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查,分析出现存影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
【关键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
【Abstract】
The main goal of training “a kind of the applied talents with basal theoretical ability” was to propose in this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ollege、the employers Emphasize on the degree of the aspects ability on university students、the level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so on were proved. It had been analysised that six main factors effected the impact of training objectives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on the ba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Key words】talent training , independent colleges, the goal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增长,我国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与各种社会力量联合举办的独立二级学院发展迅速。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内成长最快的办学形式之一。目前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在社会各行各业之中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从近几年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与公办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独立学院培养的学生处于职院和公办大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而且独立学院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独立学院应如何确保其人才培养目标等等问题是独立学院在教学实践中应首要明确的问题。这样,独立学院才可以达到高等教育的目的,实现教育的意志。
人才培养目标也称为人才培养规格,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与总方向,是对教育质的规定,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直接影响独立学院的教学活动能否顺利的开展和独立学院的是否能持续发展和不断提高。某二级学院立足学院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人才培养目标为掌握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它是众多独立学院的人才目标培养方向之一。因此,本文立足某二级学院的基础之上分析论证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性、必要性,同时分析影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和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某二级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必要性分析
1.1 生源特点分析和师资特点分析:各本专科100个生源入学成绩调查见表1。可以看出,某二级学院专科录取分数为447+23,本科为514+11,母校本科为565+16,三者呈极显著差异。三者的生源的基础处在三个不同阶层,本专科入学成绩普遍比国家线要低10分到46分。结合对学生的观察得知该二级学院学生基础知识相对不太牢固,学习积极性不高。但是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强,对实践性教学环节比较感兴趣。
(注:数据后大写字母表示各分数间存在P=0.01极显著性差异)
该学院截止到2009年初,该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00多人,其中正高级职称占4%、副高占28%、中级占31%、初级占34%、无职称占3%,与母校专任教师1000多人中正高级职称占9%、副高占25%、中级占66%对比下师资职称比例有明显的不足。双师型教师偏少,教师年龄还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状况,年青教师的培养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师生比1∶21相对母校的1∶18略显得不足。以上导致了老教师承担教学任务不可能太多,一般难、繁的课都是中初级以下的年青教师担任。年青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学经验、专业知识、阅历等比较欠缺,教学质量相对不理想,存在着学生大量反应年青教师的教学问题。同时也存在学生反应外聘教师出现不负责,随意乱授课等情况。
毕竟二级学院各方面与母校和其它公办大学存在一定的差距。掌握一定理论基础符合二级学院生源特点和师资特点,并针对其特点而提出,具有其合理性。
1.2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各方面能力因素的重视程度分析:
以二级学院经管系为例。近年来,经济管理类毕业生市场供给不断增长,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等院校教育方法和水平的高低,并进一步对其教学评估和招生规模等产生影响。通过对广东地区用人单位对该学院经管类毕业生素质要求的问卷调查,揭示出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应注意的问题。用人单位对经管类大学生各方面因素的重视程度见表2。可以看出,在所有17个封闭式问题中,用人单位对经管类大学生最重视的因素前二位是解决实际问题和工作责任心的能力,分别有291家和281家用人单位选择了“重要”,占样本总数的97和93.7;用人单位重视程度较低的因素主要有“在校成绩”、“专业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分别有128家、137家、168家选择了重要,占样本总数的42.7%、45.7%和56%。
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经管系学生的能力要求评价见表3。根据评分统计的结果,用人单位认为最重要的能力依次为实践动手能力、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和心理素质(表3)。
从回答的总体情况来看,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经管类已毕业大学生能力的满意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并认为经管类大学生应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应加强实际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掌握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基本上可以满足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要求。
3 我国高等教育层级及发展的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层级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见图1。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可以将其大致分为精英型、应用型、技能型三种类型[1]。现在公办学校由教学型的大学转向综合研究型的大学,而高职高专由原来的三年转为两年,从而出现办学能级空挡,为独立学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独立学院介于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公办高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两者之间。因此,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也应在两者之间。根据各二级学院自身发展的特点偏向也应有所不同。某二级学院偏向于应用型人才,对于理论掌握这一块可以与教学研究型的母校有所不同,即要求掌握一定理论,但比母校更注重实践和应用。
2 现存影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因素
经过详细调查得知影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因素:
2.1 体制上的因素: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发展时间比较短,一些制度还需要时间进行完善。体制上因素包括投资方与独立学院关系,独立学院内部制度建设等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完善。
2.2 生源质量因素:独立学院生源综合素质相比公办学校而言还存在差距:基础知识只是不牢固、学习主动性不强、人生目标不明确、自我约束能力较弱。
2.3 师资力量欠缺:独立学院教师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高级职称和初级职称教师比例较大,中级职称教师比例过小,师资流动性很大,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2.4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和过度招生:包括学院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学校还照搬母体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院为扩大在校人数而盲目招生和设立专业,没有一定的前瞻性,导致个别专业的毕业生过多影响就业和人才培养。
2.5 基础设施不完善:学院基础包括图书馆、多媒体课室、教职工和学生等宿舍、体育设备等达不到相关要求。
2.6 监控机制不完善:监控机制不完善导致学生上课和老师讲课的随意性大,教学质量无保证。特别是二级学院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建设。
3 小结
现在目前共识是:独立学院的发展定位为教学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培养[2]。某学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出人才培养目标为掌握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具有创新性。我们认为这种定位是建立在对现阶段独立学院生源特点和办学能力准确分析基础上的,是比较科学和可行的。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产物, 它的办学历史比较短, 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进行定位, 不断推进独立学院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本科层次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 培养目标 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1本科层次职业研究的必要性
1.1充分的人才储备
二十年的积累与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多改观。其中高等职业院校的数量占到了普通高校总数的半数以上,另外培养的技术人才能够很好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要求,在多个行业、不同领域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工业4.0时代的来临,大量高新技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仍将保持旺盛的态势。而对人才的要求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掌握对先进技术的学习、掌握与熟练应用的技能。我国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在此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宝库。
1.2面临的阶段性困境
我国的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时间不长,对于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及人才培养的目标、质量等基本问题也是莫衷一是。面对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新变化,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怎样重新定位更趋科学?与普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怎样区别开来?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另一方面,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比较缺乏,人们都把目光集中在基本理论层面的分析上,对自己的办学特色认识不清,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盲目照搬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使自身发展进入误区。
2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
本科层次与专科层次、研究生层次共同构成我国的高等教育序列。高等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普通高校教育相对而言的。与其他两种教育形式不同,有明确的职业性与重应用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大前提是社会发展阶段,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结构调整以及学生身心素质等多方面的影响。人才培养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目标。
3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分析
3.1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我国经济多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与国家的人才战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人才质量的不断提升。经过多年的本科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智力结构、技术能力水平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在先进理论的学习上和实际动手能力方面更好的匹配了现代化大生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总体上符合社会要求,在保证人才培养的适度规模和质量上得到了社会的检验。通过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的消息可以看出,通过本科职业教育培养的初、中级技师甚至高级技师弥补了大量的人才空缺。
3.2本科职业教育目标发展的困境
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强势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人才的交流与竞争更趋白热化。
(1)人才的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特别是我国人口基数大,专业结构延续计划经济的情况还没有真正转变。所以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化的转变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协调的方面。突出表现在,按照既有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快速增加,但是在o缺行业、社会前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相对滞后,导致人才引进的巨大缺口。
(2)社会地位的负面导向。大量的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充足了人力资源,同时也带来了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学历层次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劣势,更多的大学生会选择就业前景好、社会资源享有的行业,结果出现人满为患最终降低了社会待遇;相反,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长远作用的专业方向,因为专业相对局限,加上学习周期过长,对个人的职业能力与要求又有苛刻的标准,使更多的人望而却步。难以吸引大学生的关注。
(3)人才培养目标本身的缺陷。人才培养目标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实际需要的产物,以教育为载体。但人的成长与需要是多方面的。由于自身智力水平与兴趣的不同,对实现自身全面发展有不同的认识。难免出现于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的地方,这也是当前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4现阶段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探索
我国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社会的进步暴露出新的问题,特别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上还有较大差距,为了更好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4.1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的着力点
人才培养目标是检验一切教学活动成果的试金石。人才培养说白了就是为祖国建设培养接班人。就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今后需要将人才培养重点放在实用性、职业化、技术派上,同时培养的 人才必须具有正确的三观,摒弃主义的偏见,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与道德信仰。切将习得的技术原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站在更高的视野上看待问题,不要讲学历层级的提升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调整的唯一方向。
4.2破除陈旧人才培养观念,强化实践检验
欧美发达国家的本科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不是一劳永逸,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是常态。教育观念要先行,以工业强国德国为例,社会各界将拥有技能作为无上荣耀,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长期起来,人们总有一个误区即高等职业教育就是普通本科的专科层次,加上“重学轻术”观念作祟,人们无形中看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保证,但实际上大多数学校在设置上也是参照普通本科教学,没有形成自己职业培养的特色。受此影响,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大大折扣,本应重视的环节,却难以成行。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要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道路,不是朝夕之功,但首要任务是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肖化移,李仲阳.职业技术教育原理[M].海口:南方出版社,2011.
我国自1999年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首批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以来,至今对有关该专业的较完善、较统一的教学规范仍未确定,各个高校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上,都还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其主要原因在于该类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没有实现专业初创时的预期目标,大量本科毕业生并未进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本文在充分讨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对该类专业的教学模式给出了改进方案。
1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国外高校并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此相应的概念是“非政府部门管理”、“第三部门管理”等所谓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而其设置的本科专业,一般只在大学的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或管理学院开设相关的课程,或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1]。
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教材建设方面,最具影响力的有中山大学教授王乐夫主持的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以及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的相关课题。南京农业大学整合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各个专业资源,成立了高等农业院校中的第一个“公共管理学院”。从国内主要研究结果来看,争议最为突出的是高等学校培养该类专业人才的“出口”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1“变异”与“超前”论
认为我国所谓的公共事业管理是从国外“第三部门管理”研究中嫁接过来的,是针对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而展开的专门研究,具有“变异”特征。虽然国外早有“第三部门管理”研究热潮,但由于我国“第三部门管理”并不发达,受体制因素制约,事业单位改革进展缓慢,因而大兴“公共事业管理”研究,特别是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与人才实际需要相比,实属“超前”。该观点主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主要培养以“考研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知识发展型”人才。但由于目前我国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中没有“公共事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相近专业,因此培养知识发展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存在着“考研升学”障碍。
1.2“准公务员”论
认为我国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是以培养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准公务员为主要就业目标,这是适应转型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也是适应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一些学者对我国现有公务员队伍进行调查后认为,目前公务员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不足20%,且多没有管理类专业背景。
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岗位出现分流现象,不是政府不需要这类人才,而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和公务员制度建设滞后的体现,是体制性问题。但事实上,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规模并不引人注目。我国公务员考试中并未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门槛,考试中行政管理专业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具优势。这样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准公务员”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1.3“泛管理人才”论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比较宽泛毕业生在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寻找就业机会,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它反映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基础的宽广性。但从多数高校实际运行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来看,由于缺乏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或经济管理等专业领域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训练,该类专业毕业生在这些领域内的专业技能不强,因而其就业率受到明显影响。所以,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成为适应众多管理领域的“泛管理人才”,从专业角度而言,是不适合的。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针对以上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在当前和未来的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上,应注意以下几点培养要求。
2.1注重公共事业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性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应该至少能够“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这些部门所涉及的行业,工作岗位就已经十分广泛,在学生四年的大学教育培养中已经很难成为这么多领域的通才。因此,有必要在该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某一方面的专业化教育,以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和专业水准。
2.2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只有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目的推动学生身心的积极发展,唤起学生不断追求新目标的需要、兴趣和意向。在发展、变化的思想指导下编制的教学目标,应能体现“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能级转换、梯度渐进,不断开掘更新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大限度的发展[2]。学生进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平台之后,首先是学生认识、了解这个专业,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深入、潜心这个专业,最后才会热爱这个专业。
2.3满足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创新的特征落实到教育环节上就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处理好教学的公共性和培养的个性化的矛盾,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公共事业管理本身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专业,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的个性与教学相结合是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个性的发展也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4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
现在各个高校都在强调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是:注重个体的特别性;强调教育过程的终身性;要求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体性;面向教育个体的全面性,避免歧视;突破传统,注重培养实际性的职业能力;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特殊才能的充分发挥[3]。“职业生涯”教育理论的前提条件就是针对受教育个体的特殊性,这与我们国家传统倡导的“因材施教”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2.5满足用人单位选择的需要
面对“千人一面”、“广谱抗菌”的培养模式,用人单位早已经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同时这样一种培养模式也给用人单位招聘选择时带来了很大的选择成本。
突破这样的培养模式,让大学重现自由发展的时代是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尤其是公共事业管理这样的新专业,本身就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更加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多层次、多元化地凸现个性,也给用人单位更加丰富的选择。
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迄今未能对其专业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形成共识,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多次召开相关高校专家学者讨论,也一直未能形成较为规范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给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在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上有必要确定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利于高校根据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出具有校本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
3.1确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与我国公共管理部门改革进程密切相关,应针对各种公共管理部门人才需求的实际要求,加强专业能力训练和公共服务能力培养。同时要增强学生对管理类相关专业课程的选修自由度,提供更丰富的专业实践机会,以适应更广泛的就业需求。各办学单位要在充分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例如,由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事业管理类),可将文化传播学作为学科基础,主要培养文化事业管理型人才,充分发挥教学经验成熟、就业定位明确、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科技类高校依托技术优势,主要培养面向科技事业领域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种培养方式也有其发展空间,符合当前我国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且有利于办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
3.2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整的教学保障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建设是基础。高校应努力在课程模块设计、主干课程规范、校本课程开发及课程建设等方面打造特色。教学保障体系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当前最困难的是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尤其需要充实具有在公共部门特别是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教师充实到该岗位,以实际经验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既要重视校内教学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重视与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或大中型企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校外合作教学实习基地。
3.3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应充分把握机会,总结教学经验,避免学生的实践目标不明确,学生参加积极性不高,抵触接触社会的心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重要性教育与引导,使之高度重视,树立实践思想意识,积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强调课程实习是专业实习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制定实习计划与实纲——实习指导书——制定实习模块、计划构架——具体分工——实习方案——实习材料——成绩评定等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责任明确,任务清晰,组织管理到位。
4结论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及教学模式的改进尚需在不断总结实际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并成熟,针对目前我国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本文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并将在今后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给予尝试并积累经验,以期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莫利拉,李燕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6.3.
关键词: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4-0020-02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普高逐渐升温,致使中职生源质量明显下降。中职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或倾向,学习自觉性、自信心差,没有学习热情。有的学生表现为时冷时热,即学习的积极性维持时间不长;有的学生表现为厌倦、逃避学习,尤其是理论课学习,上课纪律差、注意力不集中,人在教室,心游天外,或昏昏欲睡木然而坐,或交头接耳唯盼铃声早响,不愿做作业,害怕考试或对考试麻木不仁。而专业实践课上,虽然学生喜欢动手操作,但不少学生并不是出于求知的需要,而是出于一时好奇或觉得好玩,或者出于对理论学习的逃避。因此,中职会计专业教师面对此种现状就必然要走教学改革之路。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初中级会计人才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必须适时地对已有的教学模式加以调整,由原来传统的重理论、重体系的学科教学模式向重实践、重技能的模块教学模式转变。
一、当前中职学校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存在如下问题:①教学内容的安排不能完成会计工作岗位要求;②教学过程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③考核方式偏离岗位要求;④师资队伍缺少真正岗位练兵式的再学习。
二、改革思路
1.转变观念、注重实效,适应市场需求。作为一线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必须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充分理解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学习主导地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以实际会计岗位需求作为教学的方向。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变传授知识为传授技能。教师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更要注意会计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最新的会计、税收、审计等专业技术手段,以及计算机财务软件的应用。以最新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技术手段武装我们的学生。
2.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创新,开创能够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人才培养途径等诸多环节的改善创新。应解决中职会计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中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会计岗位模块教学为中心、突出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公司式”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要求按照公司内部会计及相关岗位要求,规定岗位职责、权限划分及审批程序,明确各岗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务流程及票据传递程序,进行全方位模拟实践。同时,按照岗位模块组织教学,使学生明晰岗位设置并掌握各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统一校企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和评价标准,使学生真正具有企业所要求的实际操作技能,从而实现零距离就业的目标。
3.改革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改革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压缩理论课时,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针对性。采用模块式课程体系,通过对会计岗位的分析,以会计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形成一个个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模块。它完全打破了学科体系,课程与职业活动紧密相连,体现出很强的职业性和针对性,有利于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根据模块式课程体系的构思,在实践教学环节摒弃学科理念,展现实际会计工作岗位及其操作流程、管理制度与技能要求,使学校所学与工作所需保持一致。
4.完善考核方式。通过人才需求状况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评价标准,以此为导向,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改变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为主要手段的“学校主导型”的考评方法。考评的内容力求全面系统,既要考理论知识,也要考实际操作技能、社会交际能力、解决问题与创新能力、品德素质等;考试评价方式力求合理有效,加大平时考评力度,设置考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的考试形式,可尝试采用口试、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调查报告、会计模拟核算考核、证书考试等方式,使评价结果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综合素质,激励学生参加财政部统一组织的各类考试,并纳入考评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力度,特别强调综合模拟实习与社会实习环节的考核,并将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作为考核指标。
5.师资队伍的培养。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建立教师聘用、奖励、考核和培养机制,引导校内专职教师接受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鼓励教师在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参加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社会职业资格考试,丰富理论与实践经验,成为“双师型”教师;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环节教学能力,鼓励会计教师到社会上做会计兼职工作,参加会计学会、审计学会及相关学术社团组织并任职,承担财政、税务、银行及企业组织的财税培训工作,甚至有计划地为教师到企业短期挂职锻炼出政策、开绿灯,以全面提高专业实际工作经验,也能够展示其自身价值;同时,聘请企业财务工作者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以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强化和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6.校企合作,营建真正的实习基地。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与他们建立人才培养――就业实习基地关系。通过校企合作,企业每年提供一定数量的会计实习岗位,使学生真正进入企业从事会计工作岗位实习,将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实际会计工作零距离对接。
只有建立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创新教学方法,以理论够用为度,强化实践动手能力训练,加强实践操作过程训练,建立和完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拉近甚至统一校企之间的人才评价标准,着力于培养职业意识好,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实现中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郑绮萍.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教书育人,2005,(S3).
[2]刘文斌.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改革材料类专业课程[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7,(03).
[3]陈兆芳.高职会计专业实施模块化教学的构想[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7,(01).
一、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酥贫ǖ闹匾性及原则
1.重要性
第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保障学院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基本规格目标实现以及培养过程与培养方式的总体构架,是高职学院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标准和文件。
第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等教学基本条件建设的前提。
第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过程组织、教学任务安排、确定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
2.原则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要注意以下原则:要适应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力本位,突出技术应用性和针对性;体现实事求是的原则;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贯彻执行“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思路;特色专业与专业特色。
二、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剖析
1.学院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学院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在2000年开设,最初的专业名称为土地勘测与规划。经过16年的发展,该专业教师团队教学和生产经验已十分丰富,学院一直秉承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充分结合行业和市场需求,广泛征求行业用人单位的意见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基于生产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开发职业核心技术课程,为学生就业提供强有力的就业能力保障;同时根据调查反馈信息,发现学习能力和职业道德也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素质,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和诚信的职业精神。经过开展实践专家研讨会,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权籍测绘、土地调查确权登记、权籍调查、不动产评估、交易、不动产登记等等工作的高技能型专业人才。土地调查登记、土地整理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新技术新方法,具备现代测绘仪器的使用与维修维护能力、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土地调查确权登记、遥感影像处理、数字化制图、数据库建立和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人才培养规格。一是基本素质:思想上品德高尚,政治上立场坚定不动摇;心理素质良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基本职业能力;具有创新创业的精神,能够主动学习,更新知识,不断获取知识能力;并且具备岗位变化的适应能力。二是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基本技能的掌握:知识和水平能适应和满足工作岗位和职业标准对技能的要求;掌握权籍测绘和计算机绘图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在工作中,能用所学知识解决本生产中的基本问题;掌握土地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理论和现代土地管理技术解决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整治与耕地保护、国土空间管制区域空间发展;土地政策创新与土地利用效率、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发展;土地风险与土地安全战略、大数据与国土精细管理等相关的实际问题。三是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名称和技术等级资格证书项目:全国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非必考项目),全国大学生A级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必考项目),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等级考试(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为选考项目),AUTOCAD制图员中级职业资格证书(非必考项目),测工证中级(必考项目),全国普通话水平考试(非必考项目)。
(2)学生职业能力分析。岗位职责任务为:权籍测绘人员需具备使用测量仪器操作,能进行计算机内业成图的能力;权籍调查人员需能用卫片、航片或数字正射影像图应用;土地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人员;土地整理规划与设计人员能完成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规划设计(报告编制、投资费用估算、踏勘报告编写、可研规划图件编制);不动产估价与土地评价人员能够完成区域土地资源评价,各种估价资料收集的以及不动产的估价方法与技巧。
(3)知识结构。一是文化知识:具备基本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素质;掌握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具备社会必需的理论知识(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常识);具备一定的书面写作与口头表达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公关知识,与人沟通良好;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比如基本的英文读写能力;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术知识,能熟练掌握Excel、排版编辑等基本操作技巧。二是专业知识:掌握权籍测量、控制测量、GPS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土地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土地整治、土地复垦、新农村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规划、规划调整等基本知识,掌握不动产估价、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知识,掌握土地经济、土地生态基本知识;具有从事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施工、不动产登记管理技术方法和能力。
(4)能力结构。一是专门能力:具备对地籍图和地形图判图的能力,具备一般地形测绘的能力,具备权籍测绘的能力,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具有计算机数字化绘图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土地整治、土地复垦、新农村规划、基本农田规划、规划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能力。二是关键能力:在思想上具有献身国土行业,热爱土地管理工作的“三光荣”精神;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具备获取信息与梳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测绘行业吃苦耐劳的素质:头脑灵活,具有创新的思维。三是职业拓展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权籍调查与土地管理方面的能力,具备土地资源评价的能力,具备数据建库与数据分析能力,具备不动产估价的技术能力。四是核心职业能力:计算机软件绘图熟练操作,测绘仪器简单维修保养、测绘仪器熟练操作,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与设计能力。
三、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措施
1.形成专业特色
培养目标以学生就业技能为核心,主动适应生产岗位;培养方式以“工学结合、产学合作”为途径,让学生体验真实生产过程,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学改革以课程建设为中心,推行职业资格证书,体现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适应;考试改革以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教学评价以学生是否满足企事业单位要求为标准。
2.完善专业教师队伍的结构
一是选送青年教师进修和实践顶岗,硕士学位的专任教师人数达标,顶岗实践锻炼教师达标;二是加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三是邀请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技术人员到学院讲学;四是参加企业技术服务。
3.积极开展科研工作
主动积极服务地方行业经济,加强与社会、行业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