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放弃射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设计开放题的意义
数学开放题是相对于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传统封闭题而言的,是指那些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的且给学生形成较大认知空隙的问题。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开放题本身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对于开放题,目前大家取得的共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问题的答案往往不确定或不唯一;(2)条件不完备或多余;(3)有多种解答方法或策略。这三个方面实质上是从问题的条件、解法、结论的多样性来谈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开放题的内涵。它能冲破传统应用题中封闭性的限制,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灵活性、多变性等特点,可以给学生的思维创设更广泛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开放题教学的设计
教师设计的开放题,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水平及实际生活,切不可在难、偏、怪、繁上做文章,应该让学生不需要深功底、高技巧、繁计算就能进行开放题的学习,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练习开放题的基础上获得发展。
1.条件开放,培养学生思维的选择性
学生在解决条件开放的问题时,需要认真观察、思考题意,寻求适当且合理的条件,如多余的要舍去、不足的要补充、隐藏的要挖掘等,促使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发现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由消极等待发展为主动探求,又能使学生克服以前消极的思维定式,提高自主探索的能力和思维的选择性。条件开放题有少用条件、多余条件、比常规少条件、缺条件(补条件)、图文条件等类型,所以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在审题时提取必要的条件,不用或少用一些条件,再创造性地运用条件解决问题。例如:“少年宫奥数组有24人,书法组比奥数组少6人,器乐组的人数是书法组的3倍,书法组和奥数组一共有多少人?”通过分析可知,“器乐组的人数是书法组的3倍”这一条件多余,不需要采用。又如:“一块长方形广告牌长2米,重新设计时从它的一端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广告牌四周要装上装饰条,该买装饰条多少米?”题目中只有一个数据,表面上看条件不足,而作直观图后就容易解答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问题开放,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学生学习上的差异,使他们在利用已有信息分析题意时,能发现并提出多种多样的问题。而设计问题开放的习题,有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问题开放题,在解决形式上有解答式问题、问答式问题、图表式问题等;在答案方面,有唯一答案、多种答案、“不存在”答案等类型。例如:“小明在做作业时,不慎将墨水瓶打翻,使一道作业题只看到如下字样:‘甲、乙两地相距40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45千米,汽车每小时行35千米, ( )?’(括号内表示被墨水覆盖的部分)请你把这道题目补充完整再解答。”这样,一方面给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促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和发展;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发散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
3.策略开放,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策略开放题,一般给出条件、问题,由条件求问题,或根据条件判定结论是否成立,其策略是多种多样的。解题时,学生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不同角度探索多种解题策略,并比较优化得出最佳的解题策略,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而且,由于每个学生原有经验、思维习惯、认知风格的差异,所以必然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策略差异。例如:“有两根同样长度的绳子,第一根用去3/10,第二根用去3/10米,哪一根绳子用去的多?”这类题目所给的条件不唯一,在解答过程中,学生有的借助画图解题,有的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帮助理解,还有的直接利用实物进行模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组织学生讨论、利用各种策略分析用去长度的几种情况:(1)当绳子的长度是1米时,第一根绳子的3/10等于3/10米,两根绳子用去一样长;(2)当绳子长度大于1米时,第一根绳子的3/10大于3/10米,第一根绳子用去的多;(3)当绳子长度大于3/10米而小于1米时,第一根绳子的3/10小于3/10米,第二根绳子用去的多;(4)当绳子长度小于3/10米时,该题不成立。这样的问题往往可以用不同的策略来解答,通过这类题型的训练,使学生能在今后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自觉形成策略开放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综合性开放,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习题设计也应具有综合性,可以集其他学科相关知识于题中,也可以集本学科相关知识于题中。因此,综合性开放题是前三种开放题的综合,一般只给出一定的情境,其条件、解题策略和结论都要自行寻找与设计。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探索空间,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学习平面图形的知识后,可设计这样一题让学生探究:“把校园内一块长100米、宽80米的长方形空地设计成一个花园,其中要有圆形、方形、菱形等面积不等的花地、草坪。要求:(1)花地、草坪、道路所占面积比例适中;(2)图案美观。”这样的习题练习,既达到训练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熟悉的事物中收集素材,设计各种形式的数学开放题,意在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开放题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创造了机会,且多种解题策略的应用,既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又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开放”之余话“收敛”
关键词:滑动门;防夹胶条传感器;信号;安全
随着科学进步,安全日益得到重视,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密切关系到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别是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更是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安全标准,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加快安全生产技术研发,强制推行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可见,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安全技术的发展。
自动滑动门目前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多领域:民用――酒店、宾馆、商场;交通――快速公共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地铁、铁路;工业自动化工程设备防护;化工等。作为滑动门重要控制组成部分防夹安全功能尤其重要。防夹控制就是滑动门关闭过程中,防止人和物受到意外夹击而造成伤害。要求在夹击发生时及时停止或反向开门。通常由防夹胶条传感器和信号控制器及门移动执行机构组成。
如何控制滑动门安全,电气设计是一关键课题。本文介绍一种全功能滑动门防夹电气控制设计。
1 防夹胶条传感器简介
由弹性橡胶空腔内置二条相互绝缘的特殊金属条构成,在二端分别引出四根信号端子。正常状态二根金属条保持无接触,当受到外力作用,橡胶变形,金属条局部接触,发出受夹信号。(见图1:安装示意图、图2:工作示意图、图3:内部结构示意图)
2传统控制线路 (见图4)
原理分析:电路传感器并联,当传感器动作,继电器K1动作。
特点:控制线路简单。无法监控传感器连接线路或传感器金属条开路、无法监控24V电源异常。存在安全隐患。
3 全功能滑动门防夹传感器信号控制设计
信号控制器原理图 (见图5)
原理分析:
本电路电路传感器串联,采用DC24V直流电源供电,D1为绿色控制器电源指示灯,D2为红色故障动作指示灯。IC1,R2,R3组成稳定直流20V电压输出供传感器电源,同时IC1具有内部短路过载保护电路,有效的保证传感器动作或a1与b1前连接线路短路造成对电源影响,20V直流电源可以保证长距离信号稳定。IC2, R4组成稳定直流1.25V电压供IC3光电偶合电路输入使用,IC3输出信号通过T1,T2,R5,R6放大器,控制继电器K1。[ LM317输出电压计算公式
Vout=1.25V(1+R3/R2)+Iadj*R3]
保护分析:当发生以下任意之一故障,均会导致K1失电。
①防夹控制器24V电源异常;②控制器故障;③胶条传感器a1-an/b1-bn或连接线路开路,IC3输入开路;④传感器被触发,IC3输入短路
控制流程分析:
正常状态:绿色电源指示灯常亮,动作指示红灯常灭。
动作状态:当主控制系统检测到K1不吸合信号,说明防夹安全系统出现异常,异常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防夹控制器24V电源异常;②控制器故障;③a1-an/b1-bn传感器断裂;④传感器被触发。
特点:多功能全方位监控传感器和控制器及连接线路状态,安全可靠。
[关键词]企业档案部门 服务能力 强化和提高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061-01
杨惠(1970-),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公交集团巴士公司文秘档案。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为企业服务,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档案部门的工作目标。优秀的服务是企业档案部门的价值体现,档案部门应该面向现在,加强管理,大胆创新。虽然近年来企业档案部门一直在改革,观念由封闭逐渐转向开放,主动服务逐渐代替了被动服务,信息技术也被大量的运用在档案管理中。随着市场化经济体制的发展,对企业档案部门的服务能力逐渐加大。如何强化档案部门的服务能力建设,是现今很多企业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档案部门服务创新
有了创新能力,档案部门才能有发展的动力,计划经济体制极大地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束缚了档案部门的发展。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只有转变观念,创新服务意识和方法,解决服务中出现的问题,才能让档案管理部门获得长足发展。如何加强企业档案部门服务能力的创新,可以采取多个方面的措施:
(一)创新结构
现今的企业正在不断适应市场化经济体制,顺应体制转变企业结构,而这种转变同样涉及到了企业档案部门。完善的结构调整能够促进企业发展,提升经济效益。对于企业档案部门结构的创新,首先,是档案人员的结构创新。传统的档案人员只是进行简单的收发和装订档案的工作,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现在的企业要求高素质、高水平的档案工作人员,这样才能够适应企业发展,满足企业需求;其次,是档案结构的创新。企业人才竞争、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促使企业档案结构发生变化。在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中,产品档案、经营档案、科研档案的保密性越来越强,而企业的生产目标也逐渐以经济效益为主。这就要求档案结构由过去的为政治服务转变为为经济服务,过去用纸为载体的档案也逐渐减少,硬盘、光盘成为新的档案载体;第三,是资产、管理结构创新。企业运用互联网建立了企业信息网络结构,这也要求档案工作的网络化。通过企业内部档案管理、市场信息的网络化,提升企业的科学技术水平。
(二)服务创新
服务创新包含了多个方面。首先是模式的创新。过去的档案管理基本就是别人查询时,档案人员调取档案,服务比较被动,这也影响了档案在人们心中的形象,阻碍了档案工作的发展。而这种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现在的档案部门服务应该转向主动化,依靠图书馆、计算机、互联网等,提供超前服务;第二是服务对象创新。过去档案部门主要为企业的领导层工作,工作中心是领导和政治。随着企业的变革,市场、竞争、信息和企业发展紧密相连,服务对象已经发生改变。现在的档案服务主要目的是帮助企业进入市场、提升竞争力。
二、加强企业档案资源建设
如果馆藏档案数量和质量都不尽如人意,那么显然服务质量也不高,要强化企业档案部门服务能力,首先应该优化企业档案资源。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聘用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将企业档案分门别类,将企业档案的手机、归档和移交变得规范化和制度化,定期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奖的依据;加强档案部门和其他部门的沟通交流,督促其他部门及时将档案归档,确保档案的完整,企业的科研活动、工程项目中会形成文件材料,要注意档案收集和移交;将信息化技术运用于档案管理工作,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例如,可以运用SQL数据库技术建立档案数据库,让档案管理更加便捷、高效、安全。
三、改善档案人员服务态度和意识
档案人员的服务态度与意识,是决定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档案人员认为自己位高权重,企业的机密档案都由自己保管,工作时架子大,调取档案服务态度差、速度慢,致使档案服务效率低下;而且档案人员认为自己的工作仅仅是档案的收集和调取,其他工作和自己无关。要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就必须将档案服务的价值体现出来。而价值体现的最好方式就是服务,对于档案人员来说,必须转变工作观念,摒弃错误的工作态度和意识,努力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提高档案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管理人员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并不仅仅是收集和归档档案,对馆藏数量、具体档案位置应该熟记于心,及时为企业提供对当前工作开展有帮助的档案,这才是档案人员正确的工作态度。
四、结束语
综上,我国企业档案部门服务仍然存在缺陷。通过网络技术的运用、服务模式的创新和工作人员态度的转变,有效加强企业档案部门服务建设,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的提高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鞠晓岚.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企业档案信息服务[J].档案,2010(03):55.
关键词:大门及出入口;园林作用;造型设计
在园林建筑当中,出入口在通过界面来对园林的内、外部做出空间区分的同时,能够实现人们触觉、视觉等感官体验的转换,而大门是由外部空间过渡到园林空间的重要转折,体现了园林的特点、性质、规模和文化内涵等。通常根据建筑形式的不同可将园林大门及出人口分成牌坊式、门廊式、屋宇式、墙垣式和其它形式。作为园林当中的关键性建筑,大门及出入口的作用与造型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大门及出入口在园林当中的作用
1.1交通组织作用
交通组织作用主要指的是大门及出入口能够对人流的集散、安全、交通等相关问题进行解决。通常在布局园林大门时,会根据人车分流这一原则来对导流、分割等相应设施进行布置,同时对于行车方向、活动区域以及停车场地等会通过交通标志、标线来做出指示。
1.2防御作用
即防止一些会对景区安全、秩序造成破坏的人进入园林内。作为大门实现穿行作用后的必要功能,大门的出入登记、禁止小贩入内等防御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大门及出入口的合理设计能够给园林景区的安全、秩序带来保障,并且方便整个景区管理工作的开展。
1.3标识作用
即标志与识别的作用,园林大门及出入口能够对园林性质、功能做出强烈的视觉识别,并强调入口位置。可以借助将大门色彩、质感、形态与周边环境的强烈对比来带给人明快的视觉体验,或者于园林入口大环境构图当中利用大门形成视觉中心,或利用醒目突出的标志、符号、装饰等来对入口做出凸显。
1.4文化表征作用
园林的大门及出人口是对某种建筑文化的显示,通常包括对时代、区域或民族文化的彰显。作为人们对园林的第一印象,园林的大门及出入口是人们解读园林文化的必经之路,通常设计优秀的园林大门及出人口会充分借助空间形态、色彩、装饰或材质等众多造型元素,创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与鲜明的时代气息。
2大门及出入口的造型设计方法
2.1位置的确定
一方面考虑到园林大门的设置同园内活动安排、人员的集散、主景区的位置、园林的形状以及园林管理等方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设计园林大门时必须立足于园林整体规划来分析,并在掌握园林废物排出、物资运输等方向的前提下选择出入口的位置。另一方面,园林大门及出入口的设置需考虑城市规划要求并且同城市道路之间形成有效的关系。通常园林大门及出人口为了实现交通的安全便利,需尽量靠近城市的主干道并远离主干道交叉口布置,综合分析公共汽车的站点、人流量方向、附近居民区、公共活动场所等,来对大门及出入口位置做出最终的确定。
2.2园林大门及出入口的设计
2.2.1形式与宽度。园林的大门及出人口可针对平时、节假日设置不同大小的出入口,在平时可开放小出入口方便管理,在节假日等人流量大时开放大的出入口,根据实际功能需求来设置具体的宽度。
2.2.2门墩的设计。作为园林大门出人口当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门墩是对门扇进行悬挂与固定的重要构件。其造型既是园林大门艺术形象的重要内容,也是特定条件下大门的主体形象,设计门墩时需确保其质感、形式和体量大小等都和园林大门的整体结构和谐一致。一般除了比较常用的柱墩之外,还能够根据整体环境综合采用实墙面、花格墙、高花台等各种形式来丰富门墩的造型。
2.2.3门扇的设计。门扇在园林大门中起到了围护与装饰的作用,应当综合考虑其图案、花格等以实现其同大门的协调与呼应。通常园林的门扇需高于2m,间距不超过15cm的竖向条纹门扇具有更强的防卫功能。选用材料的差异也会造成门扇结构形式的差异。目前园林门扇的主要形式包括:构造简单且使用方便的平开门,通常宽约3m、门洞宽约5m;占地面积小、对警卫的视线遮挡小的折叠门,通常每扇宽1.5m且大多为4~6折;对警卫视线遮挡小、方便安装电动装置的推拉门,通常推拉门要求大门一侧有一定的围墙来使门扇推开后能够藏在墙后。
一、感受的切入点
在学生自主阅读、感受文本的过程中,课题作为“文眼”,是一个极佳的切入点。请看竞赛课上一位教师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开头:
师:(指课题)“桨”是什么东西,谁能告诉老师?
生1:桨是工具。
师:真聪明!桨有什么用,为什么叫“双桨”?
生2:桨用来划船,有两只,就叫双桨。
师:说得真好,谁再来读课题?
生3:(高兴)让我们荡起双桨!
师:(神秘地)还有更好的读法吗?再体会,试着读一读。
生4:(深情地)让我们荡起双桨(以双臂作桨,做出划船推开波浪的动作,边演边读)。
执教者鼓励学生对课题寻求独特的感受、体验。前面的学生都只是将课题四平八稳地念出来,而最后一位同学不仅读了,还表演了!由理解“桨”(划船工具)到做出“荡起”(划船动作),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学生有感悟、有思考,真正感受到课文所描绘的美丽景色与表达的喜悦心情,完全是角度新、创意好的创造性阅读。
二、体验的突破点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其中,突破课题往往会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请看笔者教学《放弃射门》的一个片段:
(经过阅读,学生已了解到福勒放弃射门的经过,能领会到福勒高尚的体育精神。)
师:赛场上风云变幻,福勒两次将到手的胜利放弃,如果是你,会放弃吗?
生1:我也会放弃射门,因为射门肯定会使西曼受伤。
生2:不,球场上风范重要,但胜利也重要,队友们好不容易打出好配合,此时放弃,不是让所有人的努力白费了?(此言一出,学生们议论纷纷)。
师:放弃射门就一定不会成功了?(生2陷入思索,另有学生举手。)
生3:比赛无法预料,这次放弃了,只要继续争取还有机会。即使我进了球,却让西曼受伤,这样的成功我也会感到内疚。(师频频点头。)
生4:放弃射门不是放弃成功,现在放弃了,我马上还要追回来!既展现了体育风范,又获得成功,两全其美。
在此案例中,笔者围绕课题《放弃射门》展开了一次小辩论,对于射还是不射,学生辩得异常精彩。以课题为突破点,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学生受到了情感熏陶,获得了思想启迪。
三、反思的触发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我国古代学习论中,“思”就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子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慎思”居于中心位置。那么“慎思”的火花人哪儿来呢?课题就能起到很好的触发作用。如笔者在教学《特殊的葬礼》时的片段:
(学完全文,学生已了解“特殊”的含义,对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消失表示惋惜,认识到要“行动起来,爱护地球”。)
师:谁再来读读课题?
生1:(略带伤痛)特殊的葬礼。
师:读得好,这样特殊的葬礼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难过。(另一名学生举手。)
生2:老师,我觉得这个葬礼并不特殊,我看过一份材料,地球上每天就有75个物种灭绝,每三个小时就有一个物种再也无法复生,其实会有很多葬礼,只不过没有举行。如果再这样下去有一天我们要为地球举行葬礼了。
师:说得太对了!所以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生(全体):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该课题中的“特殊”本是指向“葬礼对象”,这位同学凭借自己的知识积累敏锐觉察到“葬礼”本身并不特殊,因为现在地球上物种灭绝“太普通”了。从“特殊”到“不特殊”,他有了自己独特的发现,这发现就是“慎思”的结果。而由“不特殊”再到“特殊”,学生清楚意识到:葬礼越特殊越好,越少越好,加深了他对“行动起来,爱护地球”的理解、体验,这已是对课文社会意义的反思,是学生思维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