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游褒禅山记翻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下列词语中黑体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洎(jì)牧以谗诛
盖音谬(miù)也
钟磬(qìng)
鹳(guàn)鹤
B.咎(jiù)其欲出者 栖鹘(xíhú)
窈(yǎo)然
噌(hóng)
C.奉之弥(mí)繁
莫(mò)夜月明
褒(bāo)禅山
无物以相(xiàng)之
D.暴(bào)霜露
梵(fān)语
铿(kēng)然
穴罅(xià)
2.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始有远略(开始) 夫夷以近(平坦)
有大石当中流(河水的中间)
B.终继五国迁灭(迁移) 有穴窈然(深远幽暗)
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敲打)
C.革灭殆尽(差不多) 卒葬之(终于)
桴止响腾(响亮)
D.率赂秦耶(全都,一概)非常之观(景象)
空中而多窍(中间空)
3.下列各句中,“以为”的含义与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不以为苦,反以为乐
C.秋以为期
D.自以为得其实
4.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B.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D.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5.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能谤讥于市朝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生丈夫,二壶酒,一犬D.封之以膏腴之地
6.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夜缒而出②越国以鄙远
③既东封郑④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
⑤洁其居⑥北至于御儿
⑦吾妻之美我者⑧闻寡人之耳者
⑨面刺寡人之过者⑩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A.①②③⑥⑨/⑦/④⑤⑧/⑩
B.①③⑥⑨/②⑦/④⑤⑧/⑩
C.①③⑥⑨/⑦/④⑤⑧⑩/②
D.①③⑥⑨/②⑦/④⑤⑧⑩
7.下列各句中,对句式特点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A.赵尝五战于秦(介宾后置,可理解为“赵尝五于秦战”)
B.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省略句,可理解为“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C.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句,可理解为“古之人不欺余也”)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判断句,判断词为“是”)
8.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不赂者以赂者丧②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B.①与尔三矢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C.①盖其又深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D.①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②故曰弊在赂秦也
9.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B.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10.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谦称的一项是()
A.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B.老臣贱息舒淇,最少
C.寡人闻古之贤君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1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西汉刘向编订,分12国策,共33篇。
B.《左传》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各国史事。
C.《左传》《公羊传》《梁传》都是解释《春秋》的,被称为“春秋三传”。
D.《左传》《国语》的明显区别是:前者按年代记史,长于记事;后者分不同国家,长于记言。
二、语段阅读
(一)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选自《苏辙〈六国论〉》)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各句中,黑体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责怪)
B.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丰厚)
C.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阴暗)
D.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疲惫不堪)
2.下列各句中,黑体词与现代汉语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A.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B.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
C.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D.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3.下列对“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这句话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把韩魏两国丢弃给秦国,而四国在后方休息。
B.将韩魏两国让秦国去收拾,而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
C.用韩魏两国去对付秦国,而四国在内部休养生息。
D.将韩魏两国交给秦国,而四国在内部休息。
(二)
孟尝君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孟尝君曰:“人事者,吾已尽知之也;吾所未尝闻者,独鬼事耳。”苏秦曰:“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见君。”
孟尝君见之。谓孟尝君曰:“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何如耳?’今秦四塞之国,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尝君乃止。
(选自《战国策・齐策》)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刻削子以为人(作为)
B.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 (给予)
C.挺子以为人(笔直)
D.止者千数而弗听 (到)
2.下列各句中,黑体字与“孟尝君将入秦”中“将”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苏秦欲止之
B.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
C.固且以鬼事见君耳
D.淄水至,则汝残矣
3.下列各句中,黑体字的意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者臣来,过于淄上
②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③故尝与过宋将军
④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A.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
B.①与④相同,②与③不同
C.①与③不同,②与④相同
D.①与④不同,②与③相同
4.下列各句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泥土也不过恢复成西岸罢了。
B.变成土也不过回到西岸上罢了。
C.泥土也不过回到西岸上罢了。
D.变成土也不过恢复成西岸罢了。
5.下列各句对上文的寓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土偶人与桃梗都是用来言鬼事,与人事无关。
B.土偶人是苏秦自比,桃梗用来比孟尝君。
C.土偶人用来比孟尝君,桃梗是苏秦自比。
D.土偶人和桃梗在“淄水至”的情景下不同的结果,比孟尝君“留齐”与“入秦”的不同结局。
本期参考答案
《知识检测》
一、1.A2.D3.C4.D5.D6.D7.D8.B9.D10.B11.B12.B
二、(一)1.C2.C3.C
(二)1.A2.A3.C4.B5.D
名人小故事
大器晚成的苏洵
青年时代的苏洵,豪放不羁,喜好游侠。到了二十七岁那年,他已是一女两男的父亲。这时苏洵对自己的夫人说:“我衡量了自己,尽管已到了中年,如果要读书,还是可以成才的。”于是苏洵认真学了一年多,自以为差不多了,就去考进士,结果没有考中。这时他才认识到,学习并不容易,要想成功非下苦功不可。
一天,苏洵的书房里忽然不断地向外冒烟。家里人都很吃惊,不知出了什么事。走进去一看,只见苏洵正把一叠叠的文稿往火炉里塞。原来,他把自己过去所有不成熟的作品全部烧掉,决心从头开始。从此,他谢绝宾客,闭门攻读,夜以继日,手不释卷。他如此发愤攻读了五六年,终于文才出众,下笔有神,顷刻间数千言。由此可见,要想成才,必须刻苦努力读书。
课文助读
王安石与褒禅山
祝俊生
褒禅山,旧名花(华)山,位于安徽省巢湖市含山县城北十五华里处,为九华山余脉。《含山县志》记载:唐贞观年间慧褒禅师结庐于此,寒暑不出,卒后葬于此山,后名褒禅山。山色翠霭,四面如围,中有起云峰,欲雨则云气,每年春夏犹见。有龙洞、罗汉洞及龙女泉、白龟泉诸胜。重峦叠嶂,有泉有洞,这样的美景吸引了北宋大儒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抚州(江西临川)人,官至宰相。其散文笔力雄健,感情丰富,尤以议论见长。著作有《王荆公集》《临川先生文集》等。
北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通判任上辞职,在回江西故乡途中路过含山县乘便游玩了心仪已久的褒禅山。同年七月以追忆的形式写下这篇著名的散文《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一生笔耕不辍,文集共百卷,选入《古文观止》数十篇,以《游褒禅山记》最为著名。后代学者论其文“为文俨如从政,挺拔劲见,言情少,说理多,逻辑性强。重在立意、生发,超拔卓绝”,这段话可作为对《游褒禅山记》的经典注脚。
据考证,王安石一行五人当天从慧空禅院出发,向东行五里许,在距华阳洞百余步的地方,发现石碑,碑上文字模糊,唯“花山”二字依稀可辨。后在华山南麓入洞游玩。因前洞空旷,后洞幽险,王安石等人决定从后洞进入,洞内阴森怕人,不时有蝙蝠和青蛙的鸣声,有钟,有泉水乳石,造型各异,气象万千。因带的是木质的火把,燃时有限。一行人中有退却的念头,王安石拗不过大家,只好一起返回,意犹未尽。因没能完整而全面地了解华阳洞的情况,回去以后,王安石一想到此事便后悔不已。同年七月下旬的一天,王安石用笔追忆,写出《游褒禅山记》这篇游记。
1.从游山本身看,是“失败”的
去游山,谁不想领略山中无限的风光,谁不想极尽自己游山的乐趣?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之后才有满心的快乐,旅游的目的在于快乐,不在自寻烦恼。王安石在游山结束后,说“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当时就后悔了。曾说过“无限风光在险峰”,既然王安石没有到达华山洞的最险处,当然无法领略那无限的风光了,可见此次游览是失败的。
如果一味地将目光锁定在游山所获得的乐趣上,我们必然会失去更多的东西,因为我们的生活不仅仅是游玩。王安石在第三节用“于是予有叹焉”笔锋一转,来发表自己的议论,他说,虽然没有看到华山洞深处绝美的风景,但游山给了自己很大的启发,这不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吗?所以从更深一层次的角度讲,此次游山不一定完全失败,因为有心灵的收获,这可以成为我们考虑问题的一个转机。
2.从游山心得看,是“成功”的
有收获、有心得不一定就可以认定为成功,我们应该看一看王安石的“心得”到底是什么,到底怎么样,如果它们的价值大于华山洞中美丽的景观,当然可以认定为此次游山是成功的。
王安石有哪些心得?他在《游褒禅山记》的第三节和第四节中层次分明地道出了自己的游山心得,依次是: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③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从一次小小的游山中就获得四个方面的心得,可以说是很多了,同时又有主次之分,最重要的是后面两个,即尽志无悔和深思慎取。有这心得很了不起,更了不起的是这心得的内蕴,这应该是游山成功的重要因素。
首先,以山喻人,以小见大。王安石指出,成功有三个条件——“志”“力”“物”,其中“志”,可能是志气、意志、毅力、志向,而“力”是能力,“物”是物质条件。尽志无悔,即尽自己最大的主观努力去做事,即使失败了,也无怨无悔。一件事情的成功,“志”这一主观的内因发挥重要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物”“力”是外因,外物的相助有时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它们只起辅作用。这是作者通过游山,从事物的规律性归结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用游山比喻人生,以小见大,得出了这样一个“内因与外因”哲学命题,很难得。
其次,问题“一般化”,认识“抽象化”。深思慎取,这是作者由“仆碑”而想到的。因为碑上的文字比较模糊,所以关于山名的读音在流传的时候就出现了错误,作者由此就想到类似的谬误很多,从而进一步想到学者治学要“深思慎取”。这是从治学的角度考虑,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得出这样的心得也很难得。
再次,紧密相连,相辅相成。正是因为认识到“尽志无悔”,所以做学问要“深思慎取”;游山“深思慎取”了,才得到了“尽志无悔”的心得,二者相辅相成。获得如此紧密相连又富有哲学、治学意味的心得,难道说王安石的这次游山不是成功的吗?这种启发自己又启发后人的认识,绝对可以媲美华山洞那无缘相见的美景,一个是自然的物质的,一个是主观的精神的,物质固然重要,谁又能否定精神比物质来得更深刻一些呢?
3.从游记写成看,是“成功”的
文人写文章,天经地义,但重要的是,这篇游记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纸上山水”,而是将重点放在对游山心得的阐述上,借事说理。游记中所有的叙事部分都是为后文议论服务的,心得是核心,而且一一对应,形散神聚,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如:①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②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③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④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 备考策略 诵读 实词虚词 文言句式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a)-0002-01
一直以来,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课改以来,在语文教材中,文言文阅读仍然是训练的重点,综合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文言文阅读部分的分值一直在20分左右,考查题型以选择题和翻译题为主,仍注重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因此,掌握一定量的文言文常用词语,理解词义,把握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规律,始终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此外还要掌握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才能有效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在高考中做到得心应手。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文言文学习及备考策略。
1 注重诵读,培养语感
如今我们早已远离文言文所存在的语言环境,和现代文相比,许多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培养语感非常重要。而培养语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诵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养成好的诵读习惯,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习文言文就要以诵读为核心,同时加强理解,经典篇目要熟读成诵。司马光说:“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在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由此可见诵读的益处。在平时学习中,在读准字音、准确停顿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仔细体会,辨明语义,从而掌握词语的用法及重要的语法现象,进而理清层次,这样才能逐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水平。
2 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学习文言文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善于积累。提高阅读水平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依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并善于在阅读训练中熟练地运用。虽然《大纲》中只规定需要掌握150个文言实词,但实词掌握得越多,阅读水平就越高。积累实词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古今异义:现代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随着时间推移,许多词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积累一定量的古今异义词,以从容应考。2、一词多义: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一个词往往有好几个义项,理解多义词,要把握它的本义,并归纳整理其他常见义项,在阅读训练中,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它在句中的含义。3、词类活用:所谓词类活用,是指一个词本来有一个基本固定的词类,只是在某个语言环境里,临时具备了另一个词的语法功能,但它们在意义上有密切的关系。常见的有①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②名词活用作状语。③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④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⑤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以……为(宾语)”“认为……”4、常见文言虚词。掌握虚词的用法是个难点。《大纲》规定要掌握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其中,“以”“而”“其”“之一乎”等虚词是多年来考察的重点。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较少,但使用的频率高,用法灵活,更难掌握,因此也是学习难点之一。由于虚词常常分属于几类词性,故学习时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词性,并结合课好归纳整理。进行文言文阅读训练时,要把虚词放入文中,结合句义和前后词性去推测其意义和用法。同时可作一些文言实词词义、虚词用法等方面的收集工作,还可以作一些分类摘编,制作一些文言知识卡片,将常见的文言虚词进行分类汇编。日积月累,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而且也会使文言文的阅读得心应手。
3 了解文言句式,把握翻译方法
文言文实词虚词考察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句子的翻译,在试卷中一般是10分,而这道题也常常是考生失分较多的地方。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以直译为主,尽量做到字字落实,还要要符合现代语法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常见的一些特殊句式有: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和省略句式。1、判断句一般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而表示判断的句子,常常有字面标志,如“…者…也”翻译的时候可以翻译出判断动词“是”,如《游褒禅山记》中“令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可以翻译成:“现在所说的慧空禅院,是慧褒的弟子在他的坟旁盖的屋舍。”2、被动句在前后句子关系上,有被动的意思,在翻译的时候要特别指出来,常见的标志有“于”“见”“见…于…”“为…所…”等,如《伶官传序》中“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可译为“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食物困扰”。3、倒装语句,调序。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句子的某一成分提前或后置了,翻译时要把它调整过来。常见的有:宾语前置旬、介词结构后置旬、定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如《劝学》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应该调整它的语序为“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即: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4、省略句中省略成分,补足。这主要针对文言文中的省略句而言。翻译时除对译外,还要补足省略的词语,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翻译时应补充为“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即:如果舍弃郑国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5、专有名词,挪移。专有名词指文章中的人名、地名、国家名、官名等,这些词语不必翻译,直接挪移就成。6、注意文中的通假字。通假字是汉语在同一历史时期的用字分歧现象。“通假”的意思是通用、假借,就是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似)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如“至莫夜月明”中“莫”通“暮”“晚上”的意思,做句子翻译时一定要注意这些特殊的文言现象。
做文言文翻译题时,把句子放入原文,借助上下文,揣摩文意,同时要注意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古今异义、通假字和文言特殊句式,即抓住采分点。如2012年辽宁卷“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为有司所纠:被动句。纠:检举。亮:通“谅”,谅解。黜:贬斥。句意为:后来周颞因为醉酒的过失被官吏检举,皇帝谅解他的情况,也没有对他贬斥责罚。
4 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命题方式
断句通常是拿出原文的一节要求断句或加标点。翻译则是拿出原文中有代表性的几句话要求翻译。
答题规范
断句要点
1.要分清专属名词(人名、地名、朝名、国名、官职等)与非专属名词。如“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一句话,“右骁卫大将军”是官衔,“长孙顺德”是人名,分不清就会断错。
2.要分清对话、转述及引用等不同情况。一般对话容易断清,如果对话中又有对话,或者行文时把说话的人甚至连“曰”都省略掉,断句就难一些了。如果是转述、引述,情况又有不同。如“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听之问曰解否曰解则录之不解则又复易之。”加上标点则是:“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听之,问曰:‘解否?’曰‘解’,则录之;‘不解’则又复易之。”
3.注意句子结构、句式、修辞和语气。重点是抓动词,以动词为中心,前后分析出不同的结构关系,从而断句和标点。另外,文言文里常见的一些惯用句式和固定格式已成为断句的显性标志,而修辞技巧如比喻、对比、对偶、排比、顶针等也是断句的一个很重要的依据。
4.要掌握文言虚词与断句的关系。“盖、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于、至若”等常用于句首,“是故、于是、是以、向使”等关联词和“既而、未几、俄、少间、方、有顷”等表时间的词前面常断开,“曰、言、道、云”等对话标志词,后面常用冒号,“也、乎、焉、矣、耳、哉、与(欤)”等常用于句尾。口诀:“盖”、“夫”大多在句首,“于”、“而”一般在中间,“曰”后往往加冒号,“矣”、“耳”后面加圈圈,“耶”、“乎”经常表疑问,“哉”字后面用感叹,“也”、“者”作用表停顿,或句或逗要灵活。
翻译原则
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自然采点。
2.“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翻译技巧
1. 对照翻译
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汉语双音词或多音节词。如:尝读六国《世家》。(苏辙《六国论》)可译为:我曾经(尝)读过(读)关于六国《世家》的史书。
2. 换成今语
主要是一些古今同形异义词、通假字。如:“祖父”、“妻子”、“受业――授业”、“尺寸之地”中的“尺寸”译为“一点点”。
3. 照录不译
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地名、国名、年号、朝代、官职、典章制度等。如: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张中丞传〉后叙》)可译为: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晚上,我和吴州的张籍一同在家里阅览旧书。
4. 删掉不译
句首发语词、陪衬语素、结构助词、个别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可删掉不译。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夫”是发语词,应删去。可译为:作战,靠的是勇气啊!
5.补充省略
省略句式,主要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几种,应把省略的内容补出。如: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句中“为”字后面省略了宾语“我”,翻译时应补回为:为我击破沛公军。
6.调整语序
倒装句式,应按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进行调整。
宾语前置,应将宾语放回动词之后。如: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调整为:然而不王者,未有之也。
沛公安在?(《鸿门宴》)调整为:沛公在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调整为:不知句读,不解惑。
秋以为期。(《氓》)调整为:以秋为期。
主谓倒装,应将谓语放回主语之后。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调整为:公子能急人之困在安?
定语后置,应将定语放回名词中心语之前。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调整为:铿然有声之石。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调整为: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缙绅而能不易其者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调整为:能不易其志之缙绅。
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应将状语放回动词中心语之前。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形似酒樽,饰以篆文山龟兽之形。调整为:以篆文山龟兽之形饰。
7.译准句式
判断、被动等常见句式,要译出这些句式的特点。
判断句式,应译出“……是……”。如:
东阿者,子之东阿也。(《晏子治东阿》)应译为:东阿,是你的东阿。
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应译为:如今公子有急难,这正是我效死的时候。
被动句式,应译出“……被……”。如: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传》)应译为:赵强燕弱,你又被赵王宠信。
不者,若属皆为所虏!(《鸿门宴》)应译为:如果不这样,你们这些人都会被他俘虏!
8.落实活用
词类活用,应把活用的情况译出来。如:
(1)名词活用为动词
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籍”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登记”。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命名”。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善”应译为“与……友好”。
旦夫天下非小弱也(《过秦论》)“小弱”应译为“变小变弱”。
(3)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将军身披坚执锐。(《陈涉世家》)可译为:将军亲自披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武器。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阿房宫赋》)可译为:燕赵韩魏收藏、经营的东西。
(4)名词做状语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可译为: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可译为:常常用身子像翅膀一样遮蔽住沛公。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连,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可译为:曹操军队正好把船舰连在一起,可以用火攻使他们逃跑。
意动用法,可以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
成以其小,劣之。(《促织》)可译为:成名因为它太小,以为它是低劣的。
9.固定固译
固定用法,有固定的译法。如:“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可译为:恐怕应该责备你吧。
又如:“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可译为:拿逃跑了五十步的来耻笑逃跑了一百步的,那怎么样?
[小试身手]
阅读短文,按要求答题。
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选自《吕氏春秋》)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相关句子断句。
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
2.把划线的两句话翻译为现代汉语。
[断句和翻译答案]
1.此题抓住两个主语“世之直士”和“乱国之主”,两个表判断的虚词“也”,还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故”是解题的关键。
答案: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
一、作为实词
所谓实词,即具有实在意义、能充当句子成分且具有语法功能的词。比如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量词等。
古代汉语中,“而”作为实词使用,一般是作为第二人称代词,可以翻译为“你”“你的”。比如:
《聊斋志异・促织》中,成的妻子这样责骂他的儿子:“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有句话“早缫而绪,早织而缕。”也是这种用法。
当然,“而”作代词有时候也可以翻译为“这”“这样”。在《孔雀东南飞》中,面对焦仲卿的质责,刘兰芝无奈地说:“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二、作为虚词
虚词,是相对于实词而言的,即没有实在意义,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但是具有语法功能的词。比如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等。
“而”作虚词使用时一般只做连词。连词,即起连接作用的词。它连接短语或者句子,它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们就可以说这里的连词“而”表示什么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
可以翻译为“而且”、“又”、“和”或不译。如: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柳宗元《捕蛇者说》)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荀子《劝学》)
关于并列关系,我们可以这样进行判断:“而”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之间,既无先后顺序,也无轻重主次之分,二者地位相当,可以前后互换位置。
像“黑质而白章”改为“白章而黑质”、“蟹六跪而二螯”改为“蟹二螯而六跪”,意思表达仍然一样。
2.表示顺承关系
顺承关系也叫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论语・侍坐》)
②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大致可以发现:在这种用法中,“而”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往往都是动词,一个动作在前,一个动作在后,前一个动作结束,后一个动作才产生。此时“而”作连词表示顺承关系。
3.表示递进关系
相当于“而且”、“并且”或不译。“而”表递进关系往往是指其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中,后一个成分比前一个成分意思上更近一层,更深一步。二者之间意义上逐步加重。
比如:荀子在《劝学》中说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这句话,相较于对知识的“广泛学习”,“对于自己的言行每日反省”这样的品行修养对君子来说则更为重要。
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转折关系非常容易判断,即“而”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之间意思上发生了突转。这样的例子非常多: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辙《六国论》)
③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假设关系类似于英语中的虚拟语气,“而”连接的前一个成分假设一种情况,后一个成分虚拟一种结果。例如:
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韩愈《祭十二郎文》)
6.表示因果关系
可译为“因而”。因果关系相对来说也容易判断,即“而”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存在因果关系,前一个成分为因,后一个成分为果。如: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7.表示目的关系
可译为“来”、“用来”“目的是”。“而”表目的关系,即其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前一个是途径、是方法、是手段,后一个成分是期望获得的结果――最终目的。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③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
8.表示修饰关系
译为“着”“地”。修饰关系一般有三种:定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代词)修饰中心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补语(副词或副词性短语)修饰中心语(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状语(副词或副词性短语)修饰中心语(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而”作连词表示修饰关系是指第三种修饰关系,即其连接的前一个成分作状语修饰后一个动词性谓语成分。比如:
①弃甲曳兵而走。(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②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除了作连词之外,在古代汉语中,“而”还经常和其他词组成固定短语使用。具体说来,常用的有以下几组:
1.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2.而后,可以翻译:为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3.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
4.既而,可以翻译为: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李朝威《柳毅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