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的价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由于金钱在社会上杠杆力量的加大,造成了一些新闻人对于新闻价值与人生价值观方面的重大迷失,使得有些人在金钱的诱惑面前不仅把握不住正常的新闻价值标准,而且连基本的做人的准则也被顷刻打倒。最典型的就是山西繁峙矿难中,竟有11名记者被买通。两万元加一个金元宝到最低只有五千元的贿赂,就把这些新闻人的眼睛全部遮蔽,这使得他们在放弃了尊重新闻价值的同时,也连着他们的人生价值全都发生了严重倾斜。这些记者首先是因为偏离了新闻人的最根本的“人的价值”,自然也就无法正确地把握好新闻价值,这无疑是一个因果互动、连锁发生的问题。
在此,笔者提出“大新闻价值体系”的观点,在传统新闻价值体系中引入了“人的价值”之内涵,使得专业新闻人在理解和认识新闻价值的时候,能够同时与自己的人生价值发生联系,以便在新闻从业过程中严格地走好自己的专业和人生的每一步。
所谓“大新闻价值体系”,其基本构成是这样的。
首先是对“新闻价值”内涵的分层理解。第一层次的“新闻价值”,就是把“新闻”作为一般的新闻活动以及整体的新闻事业,来看取它对于人与社会的有用性,即从“事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②这样的“价值”意义上把握“新闻价值”;第二层次的“新闻价值”,即从具体的传播过程角度,把“新闻”作为一个个单个的和个别的新闻事实,来看取它们所特别具有的符合新闻标准且能够加以传播的“特殊素质”,这一层次的理解实际上是把以往“素质说”和“标准说”③的观点揉到一起而得出来的;第三层次的“新闻价值”,则是把“新闻”作为经过新闻人(传播者)的采集、加工之后,制作出的新闻产品和特定媒介,来看取它所具备的能够进入市场流通的“交换价值”。要全面理解新闻价值,必须首先从这三个大的层面上加以把握。而在这三个大的层次之中,还可以细分出许多更小的意义层次。这就是“新闻价值”内涵的极端复杂性,或者也许应该叫作意义丰富性。
这三个层次上认识和解释新闻价值,其所包含的意义完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之间有着非常严密的逻辑关联。首先就第一层次的意义而言,强调了新闻对于人和社会的有用性。因为归根结底,任何事物的价值衡量与判断,都最终是要以人的需要为依据的。所谓“价值”,任何时候都首先是指事物服务于人及有效于人的程度。所以,我们在考虑新闻价值的时候,也不能不首先从整体和宏观的层面,来关注新闻对人与社会的最基本的有用性。新闻具有了这样的价值,才有了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也才具有了作为新闻价值的最大和最根本的前提。其次,就第二层次的意义来说,是对于新闻价值在应用层次上的具体化。最后,在现代社会,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被职业新闻人和媒介机构制作成新闻产品,要通过具体的媒介和载体进入流通和传播,而最终实现新闻价值,这就很自然地又同时产生了它的商品的交换价值。
在大视野下的新闻价值的理论体系中,如果要把这样的理论体系建设得更加充分完美和完善,还必须引入一个“人的价值”的观念。因为,新闻活动归根结底是人的活动,新闻价值的判断也最终是以人为根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的。作为新闻人,在追求新闻的价值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这样的逻辑关系中,可以这样理解新闻人的价值与新闻价值二者的关系:
(新闻)人的价值:新闻价值(二者为正比例关系)
单个新闻价值:总体新闻价值(二者为正比例关系)
总而言之,对于一个新闻人来说,最终的人生价值的实现无疑是要通过自己所做的新闻作品的价值来体现的,而他所做的全部新闻的价值,又必须是由一个个单独的新闻作品和媒介产品综合起来实现的。作为职业的新闻人和传播者,要更好地树立新闻专业主义思想,不能不时时想到,我们所做的每一件新闻,都联结着我们自己的全部人生价值。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每一次新闻事件,做好每一个环节上的新闻工作。如此以来,新闻价值的实现,就直接联系着每一个新闻人的主动自觉的价值追求。而这种对于新闻价值的自觉追求,又植根于每个新闻人的更高的人生目标。在这样的一种更为开阔的价值体系中,不仅为新闻活动和新闻事业做了更清晰的定位,而且也使得新闻传播主体更加明确了自我个体在这一事业中的地位和意义。这对于更自觉地做好新闻工作,显然就具有了更加实际的理性引导和情绪激励作用。
(作者分别为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保定日报社记者)
注释:
①(美)罗兰・德・沃尔克著、彭兰等译:《网络新闻导论》第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人的价值即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或意义,人的价值分为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方面。
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简单地说就是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人的自我价值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的满足程度的高低。
在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既是统一的,又是对立的。二者的统一表现在:一方面,个人的社会价值及其实现依赖于个人的自我价值,就是说,个人只有作为人的存在,才能为社会、他人做出奉献,这表明,任何个人只能在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去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满足。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也有矛盾的一面: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有时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我们应自觉地使个人的自我价值服从社会价值,使个人利益服从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决不允许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去满足个人的私利和需要。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商品 资本 物化 追求
150多年前,马克思这样写到,在资本主义的商品世界里,“一切东西,不论是不是商品,都可以变成货币。一切东西都可以买卖。流通成了巨大的社会蒸馏器,一切东西抛到里面去,再出来时都成为货币的结晶。”今天,随着资本的世界性扩张,商品生产、交换和消费成为服务于资本增殖的必然环节,这种炼金术较之马克思的时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商品化,是生存和生活的必然。无论是自觉,还是无奈,人们对商品生产、交换和消费都形成了集体认同;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对于商品交易的便利和压力,人们都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一、商品交换与人的货币化
商品是现代社会最熟视无睹又最具魔力的东西和交换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或使用物品和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即有用性是其与生俱来的自然形态,而有用的东西获得其价值的关键是什么呢?马克思说:“一个商品,只要它的价值取得一个特别的,不同于它的自然形式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形式,它就表现为这样的两重物。孤立地考察,它绝没有这种形式,而只有同第二个不同种的商品发生价值关系或交换关系时,它才具有这种形式。”这说明,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与别种商品的交换才能获得。为什么会与“别种”商品交换呢?一是由于社会分工,二是由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商品交换必须比较商品的大小多少,即商品的内在价值的比较。商品交换通过简单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和一般的价值形式,最后确立了以金和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形式。这样,商品的一切质的差别在货币上消灭了。“这些简单的物,即银和金,一从地底下出来,就立即表现为一切人类劳动的直接化身。”尤其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由于分工更加细化和私人占有的复杂化,货币完全而彻底地成为一切产品和劳动的价值代表,成为一般形式的社会财富,因此成了人们争相追逐的猎物,人们以为,货币就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了。
这使经济活动表现为商品的流通与分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货币成为人们进行物质生产和生活的唯一目的。因此,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全部发生了物化和颠倒。首先,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现象形态。本来,“使用价值”是任何产品的自然属性,但是,由于占有货币就能占有一切,商品的使用价值反而成为货币实现的中介,这就颠倒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使人对物的使用权物化为,人对货币的占有。物丧失了物本身使用意义。其次,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现象形态。在商品社会中,“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支出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而货币这种抽象劳动的代表,却成了一切改变物质对象的具体劳动的统治者。劳动者作为有尊严的创造者,及其智慧活动被直接物质化为冷冰冰的货币量。并且,劳动者之间可以用货币的量进行比较,从而区分出高低贵贱,人的劳动能力、智力、创造过程和结果被彻底颠覆为整齐的货币。劳动的目的被货币中介变为人们生活的手段。再次,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态。私人劳动作为一种独特的活劳动,在社会化大生产中,这种劳动变得无足轻重,因为有数不尽的替代者随时会进入生产线,劳动成为与生产者无关的事,生产者只关心劳动结束后的货币给付。“活动的社会性,正如产品的社会形式以及个人对生产的参与,在这里表现为对个人是异己的东西,表现为物的东西;不是表现为个人相互间的关系,而是表现为他们从属于这样一些关系,这些关系是不以个人为转移的,并且是从毫不相干的个人互相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活动和产品的普遍交换已成为每个人的生存条件,这种普遍交换,他们的互换关系,表现为对他们本身来说是异己的、无关的东西,表现为一种物。”因此,每一个生产者都是商品生产线的一个螺丝,一个环节,就像是生产机器的组成部分。人的活动和创造完全是机械动作。人做为社会生活和历史的创造者和主体性被机器完全摧毁。
二、资本生产与人的工具化
人为了生存,必须进行生产。因此,物质生产活动是任何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一般前提和基础。使用价值是生产的首要目的。但这种物质生产活动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方式之下,生产的目的从直接的使用价值转向间接的交换价值的实现,抛却了具体的使用价值,转而追求一种抽象的等价物――价值,而资本是这种价值抽象的最高点。
商品交换是生产资料私有和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的产生,使商品流通从“W――W”的物物交换,转变为以货币为媒介的“W――G――W”商品流通形式。此时商品生产者和所有者是同一的,生产和交换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且仅仅是为了使用价值。生产者与商品的直接制作和所有关系,体现了劳动者的技艺和智慧。因此不同商品的交换,实质是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互换。货币作为交换和商品流通的产物,充当交换媒介,是其最简单的形式,而货币作为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其最重要的本质。当出现了雇佣劳动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时候,货币首先表现为货币资本。资本家们首先用货币雇佣劳动和购买生产资料,生产的目的是要使货币增殖,获取剩余价值。此时,资本的商品生产表现为“G――W――G’”,而且G’>G,这样资本家在生产结束之后,就获得一个货币增量G,即剩余价值。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秘密在于,他所支付的不是劳动的价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他用货币换回的不是一定量的劳动,而是全部劳动能力及其支配权。剩余价值就是从这里被偷偷地生产出来的。这样,作为生产的目的,使用价值的质的转化就为交换价值的量的扩大所代替。正因为货币增殖的出现,使得这个形态中的货币也不再是单纯的货币,而成为资本形态的货币,即货币资本。“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的本能,就是增殖自身,获取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本是死劳动,它象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所以,资本家不断地投资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不断地扩大商品生产,目的是不断地满足他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对资本家而言,资本增殖的目的使他妄图把包括劳动力在内的、人世间的一切东西都变成商品,去交换,去牟利。
在资本统治下,作为资本家,攫取剩余价值,是他生产和再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因此他只关心利润增加、货币增殖;作为工人,他唯一关心的就是通过自身持续的劳动活动,获得生存的机会,他既不关心所生产的产品,也不关心自己的劳动创造。整个社会,使用价值的生产仅仅是获得价值的手段。人们的一切生活资料都变成了商品,甚至生产这些商品的人也是商品。对于自由得一无所有的工人而言,通过出卖劳动力换回的货币,即所谓的工资,这是劳动力及其家属的生存基础,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条件。劳动力谋生的技术技能和教育培训,也带有满足资本需要的商品化的倾向。即为能够获得资本需要的机会而学习技术技能,甚至他的后代的教育培训也在此之列。劳动者越来越依赖于资本的技术需求,成为资本生产的工具和资本攫取剩余价值的最有效的形式,人成为资本的附属品。
三、物化生活的理性追求
资产阶级凭借进步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直至今日,资本仍以不可阻挡的力量和速度伸向全球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领域。资本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资料占有权和劳动权的分离,所以生产中人的一切固定依赖关系都解体了,取而代之的是生产者之间密切的依赖关系,即每个人的生产都依赖于其他一切人的生产,同样他的产品转化为他本人的生活资料,也要依赖于其他一切人的消费。个人以至于整个社会对物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因此就只能看到物的自然属性,并从常识的角度将社会关系的历史属性一并指认为物的属性。这就意味着,社会生产力被资本的创造力所替代,生产中资本家和劳动力的雇佣关系被资本家与劳动力之间工资支付关系所代替,这种社会关系被物化为平等的货币交换关系,使得人的社会历史属性和物的自然属性空前一致,而且被人们自然接受为生活的自然。
面对资本的全球扩张,及其对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价值的物化,认识这种物化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虽然无法反抗人的生活的商品化倾向,但是有必要充分认识商品的使用性和劳动力的创造性,认识人的劳动价值及劳动者的主体性特征。把人的发展和价值实现融入社会发展的远景中,人对劳动的创造性和人的价值的追求才更有可能、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营销的“多变”源于市场“变”的真理,众所周知,市场是不断的在变化的,营销作为一个根植于市场、服务于市场的专业,其自然也没有恒论。因此,能被消费者所接受,能受到市场的认可的才是检验营销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那么,怎样才能成算是秀的营销人呢?或者优秀营销人的核心价值何在?
笔者认为,能够多视角的观察某一事物并透过表象洞察事物的本质是优秀营销人首要具备的特质,正如前面所说,市场不断在变,而问题往往容易被市场的表象所掩盖,这个时候,洞察问题之所在成了营销的关键,任何成功的营销策略都离不开对市场的深入洞察与精准把握。
其次是提炼能力,准确的说是提炼概念的能力,既文案力。众所周知,品牌之核心在于定位,定位的重点在于差异化,而差异化的定位正是源于对市场、消费者、竞争对手及自身情况进行综合的提炼从而得出的。同时,差异化的定位同样需要精准、到位的文案将其进行多种广告形式的表现。
1.价值及其特征
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人类一切的对象性生活中,价值都是一个基本的内容。人们在解决客体本身“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问题的时候,总是要进一步解决他们对人有什么意义,即他们“是好是坏,是利是弊,事性应该如何,人应该怎样”的问题,才能进行有意识有目的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这后面的问题就是价值问题,也就是说,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总是离不开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也只有这样的认识才是有意义的。那末,什么是价值呢?从一般的主客体关系中来理解价值,可以把价值看作主客体关系的特定性质和状态,看作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特定内容。因此,我们可以把价值理解成为“主体需要+客体属性”,即“客体为主体所用”,客体同主体的结构、需要、能力、生存和发展相一致、相符合和相接近。
2.教育价值及其特征
由一般的,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出发,我们可以把教育价值称为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的属性与作为主体的社会实践的人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是主体的教育需要通过教育客体得到满足的主客体之间的以教育为纽带的现实关系。
因为教育价值同样具有价值的主体性特征,教育客体对于不同的主体就具有不同的价值,其性质和程度都与主体本身的特性有关。同时,教育价值也会随着主体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具有时间性和社会历史性。教育价值的时间性和社会历史性来自主体的需要和能力不断发展,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需要说明的是,教育价值具有主体性并不意味着教育价值是主观的,主体性和主观性并不是同一概念,主体性并不等于人们对教育价值的主观评价。
二、教育价值中人的价值
所谓教育,就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社会活动。这是对教育
的一般性定义或对广义教育的定义。这说明教育首先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的目的始终是追求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因此,教育价值也应该以人的价值为归宿和出发点,重视教育的人的价值。人通过接受教育,成为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高尚的精神生活情操,鲜明的个性特征的个体,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的同时,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使自己成为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中合格的劳动者、建设者,这才是教育的本体价值。但是,在教育发展的时间中,人们习惯的仅仅看到教育的社会价值,把教育看作是阶级的工具,或视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力的工具,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片面地强调教育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在教育价值取向上,往往以教育的社会价值取代教育的个体价值,这种教育价值观上的偏差,不能不说是教育价值上的一种本末倒置。
从人自身发展的历程来看,在人类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接下来产生就是更高层次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等。当社会发展到了能够基本满足人们这些需要之后,最后产生的才是人的最高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它表现为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当人们用这一视角来观察教育时,就可以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教育的根本价值就应该是满足人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教育的其他价值是只不过是教育的人的价值在不同领域的不同表现而已。若把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理解为人自身逐渐成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的发展过程的话,这一过程在教育领域的表现形式则是人们从对教育的社会价值的关注,逐渐转向对教育人的价值的关注的过程。
从认识一切价值关系的主体方面来说,所有价值都体现着人的价值,教育价值同样是一种脱离人这一主体需要就不存在的价值。因此,全部教育价值的实现,就不得不以实现人的价值为基础。由于人的需要永远不能满足,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价值创造也永远不会停止,这是人类基本的活动方式。可见,人的价值是一种创造价值,它也是一切价值中的最高价值。
三、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
从大的方面来划分,教育价值可分为两类:教育的人的价值和教育的社会价值。既然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价值的本位价值是教育的人的价值,那么,我们所倡导的教育价值观念理所当然地应当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但是,在教育实践中,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在教育价值观上具有截然不同的取向。传统教育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现代教育价值观则开始向个人本位发展;西方选择的是个人主义的教育价值观体系,而东方提倡整体主义的价值观体系,这表明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是有所区别的。这在我国教育实践中亦是如此,需要看到的是,我们所倡导的整体价值,更容易导致对于人的个性的忽视。片面强调社会利益第一,个人利益第二,当个体与社会发展矛盾的时候,牺牲个体以促使整体利益,已被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反之,主张个体利益则会倍受谴责,于是,个性便在这种强烈的求同趋势中被消灭掉。然而,当今时代是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恰恰是人的个性,人的创造性,没有创造能力的人,将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并为时代所抛弃,以至于不少的人面对一个如此多变的世界,深深为自己的过去所造就的现状而叹息。同样,被整体主义抹杀个性的东方国家,也只能靠输入观念,模仿西方,照搬别人的东西,缺乏创新精神,不但人的主体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发展,长期积累下来,连社会经济发展也只能跟在别人的后面走,更别说超越他们。为什么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不少,而是中国籍的人没有,其中道理值得深思。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和时展的进程,已经向我们提出超越整体主义和发展个性创新的要求。
当然,在当今时代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并不是要完全否认教育的社会价值,而是针对过去我们的体制和价值共同营造的这种不利于个性发展的环境来提出的,绝无否认人对社会责任的意思。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该是人的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与和谐,而其基础则是人的价值。因此,教育价值必须以人的价值为目的,教育的社会价值应以人的价值为前进的方向,而人的价值又通过社会价值的发展而实现,这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的内在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