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写给十五岁的自己

信写给十五岁的自己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写给十五岁的自己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信写给十五岁的自己范文第1篇

在看电影《山楂树之恋》前,买了一本书小说原著来读,当开始对我的吸引力不是很强,但当我看到两个人的相遇,知道故事里的爱情拉爱了序幕,这种相识的场景深深的吸引了我,我读完了此书!因此知道了“史上最纯净的爱情”,看完电影,我转过头来,看见不少人都在抹眼泪,很久很久那种淡淡的忧伤已经没有在电影院里出现了,这部号称史上最干净的电影,描述了一个很老套但有很真实的爱情故事,两个人情窦初开,纯纯的爱,到后来老三得白血病,病床上弥留和静香的哭诉,将故事推向最终的结尾,还有结果么?当然有,那就是一辈子……

《山楂树之恋》整个爱情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释放于生活。主人公静秋即聪明又善良,尽管她的家庭出身地主成分让她很自卑,但性格却很有几分倔强。当她的生活遭遇困境时,她发誓说今生不再流一滴泪,因为她小时候流了太多的泪,深知流泪于事无补。她要做一个坚强的人,因为哥哥和爸爸下乡,妈妈身体不好,妹妹比她小五岁,她就是家里的中流砥柱,所以她的口号是:流血流汗不流泪。

为了给妈妈治病,为了减轻爸爸的负担,静秋去工地打工,抬砖,挑泥累得头晕目眩,为了多挣几个钱,脚受伤肿得不能走路时,她还坚持打工。老三知道静秋脚受伤,劝她去医院,可静秋怎么都不肯。老三犟不过静秋,就拿着刀把自己的手割伤,静秋看老三的手流血时,什么都不顾地拉着老三去医院,而到医院后,老三先让医生看静秋那受伤的脚,自己只是简单的做了一下包扎。事后,静秋知道老三这样做是完全为了把她带到医院看受伤的脚时,静秋是又生气又感动。也是因为那次手出血,医院查出来老三是血小板减少。对于自己血小板减少的病,老三从来就没放在心上,在他的心里,只有静秋。

他一次次暗地里帮助静秋,一次次让静秋感动得直想永远靠在他的肩上享受爱与被爱的幸福。当老三真心向她表白爱情时,她即幸福又害怕,幸福的是她被一个她深爱的男人真爱,而害怕的是她不敢接受这份真爱。之所以害怕,是她怕被妈妈发现说她“一失足成千古恨”;怕在那个知青下乡年代搞对象影响返城;更怕老三这个英俊而又有才气的军区司令员的儿子对她“出尔反尔”……然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英俊而又有才气的军区司令员的儿子老三,为了她付出了真爱,老三心甘情愿为她做任何事情,从等静秋高中毕业,到静秋工作,再到静秋转正,等到静秋所有的心愿都成了真时,老三却得了白血病,直到生命最后,在爱的感召下,静秋才面对现实接受了老三的真爱,然而老三为了让静秋幸福,为了把一个完整的她留给她的爱人,老三用他那完美的人格,为心爱的姑娘静秋和他创造了一份完美而又最干净的爱情。那份完美永远留在了静秋和老三在医院度过的那最后一夜。

那一夜,当静秋问老三是不是得了白血病的时候,老三流泪了,他说:我其实不怕死,我只是不想死,想天天跟你在一起。静秋流着泪安慰老三,说:我们会在一起的,我不会让你一个去的,我会跟你一起去的,不管去哪个世界里,我都跟你在一起。老三流着泪说,我一直不敢告诉你实情,就是怕你这样,我不要你跟我去。你活着,我就不会死;但如果你死了,我就真正地死了。我要你活着,为我们俩个人活着,你帮我活着,我会通过你的眼睛看这个世界,通过你的心感受这个世界……那一夜,老三对静秋说;跟你在一起,我就想飞,我好想带你一起飞,但是我的翅膀折断了,不能陪你飞多久了……

老三知道自己时无多日,但他仍然是全心地呵护着静秋,生怕她受伤害。他把写给静秋的信件、日记、照片等生前物件都装在了一个军用包里,委托他弟弟保存,说如果静秋过得很幸福,就不要把那些东西给她;如果她爱情不顺利或者婚姻不幸福,就把这些东西给她,让她知道这世界上曾经有一个人倾其身心爱过她,让她相信世界上是有永远的爱。

他在日记上写着:静秋,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看到这里时,我们的眼睛又酸涩了,深深被老三对静秋的爱感动。在老三的爱里,只有她,只有她的幸福,没有他自己。她的笑容是他最大的满足,在他看来,爱情是天然的情感,是尊重、是怜惜、是她的意愿,是为了她的幸福而克制忍耐……

爱是那么多,时间却是那么的少,尽管静秋与老三的爱是那样苦短,但他们的爱又是那样绚烂。自老三去逝后,每年的五月,静秋都会到那棵山楂树下,跟老三一起看山楂花,在她看来,那树上的花比老三送给她的花更红,更艳,因为那红艳的山楂花,流动着老三那殷殷的血液。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老三的殷殷血液,伴着老三的爱,激情巡回地在静秋的血脉里流动着,那流动的爱永远滋润着那红红的《山楂树之恋》……

我们可以相信,这个世界上像老三这样的人不会再有了!而曾经的静秋也在回忆和祭奠中慢慢老去!而夕阳下的那颗绯红的开满红花的奇异山楂树,只是因为人们赋予它的意义,而变得美丽无比。当老三埋葬在山楂树之后,随着那段爱情一起结束的,也许还有我们的青涩!就让他们和它们随着风一起飞远吧!

《山楂树之恋》要表现的正是那种纯纯的爱情,平淡中透露出不平凡的故事或许就发生在你我之间,“这世上,有一个人他宁愿死,也不会对你出尔反尔”说的多好,这正是老三对静秋的承诺,“我能等,不管等多长时间”,其实老三做到了,虽然最后生病死了,“为了你可以转正,我可以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为了你妈说二十五岁之前不能谈恋爱,我可以等你等到你二十五岁,我想能等你一辈子”“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但是我可以等你一辈子”一辈子的守候,爱情大多数是美好而又平淡的,就是这些平淡才创造了不平凡,现在这个年代很多人相约但是最后放弃做不到的。这也告诫了我们,对于爱情观的重新认定。

这篇观读后感的最后,用老三在日记扉页里的那句话结尾,那时他知道自己得了白血病,于是在日记扉页里写道: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

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

信写给十五岁的自己范文第2篇

这个男人,就是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这个诗人,用这种残酷的方式,了结了自己短短的一生。然而,这个叫做查海生的孩子,他在另一个世界不会知道,在他生日那天早晨,母亲已经在乡下的炊烟中熬好了一锅红米粥,以这种传统的方式在为北京的儿子默默祝福。

当冰凉的铁轨上躺着一个血腥的生命,一个母亲的心,再也经不起碾压。在生日那天结束自己的生命,也许,这是世界上最让一个母亲心碎的事情。

在那个雨水滴沥的乡村三月,这个叫做查海生的男人的骨灰,被送回了母亲居住的乡村,就在房门前三百多米的松树林下,垒起了一座土坟。

从此,一个母亲的视线,一天没有离开过儿子的土坟。母亲还活着的,是她碎了的身体,陪同儿子入眠的,是母亲的灵魂。在二十年乡下的风雨声里,一个母亲哭她的儿子“海生”,哭坏了眼睛。

十五岁的海生,便考进了北京大学,一个村子沸腾了,一个县城也轰动了,一个母亲挨家挨户发放她深夜蒸好的白糕。这个儿子毕业以后,在北京成了一个诗人。第一次去北京看儿子,面对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亲只是笑眯眯地说:“海生,去剪了吧!”母亲走的那天,这个贫困的诗人找人借了三百元钱,执意揣进了母亲的包里。母亲的那个包,装了家里的五十个鸡蛋,母亲在乡下为儿子养着一群小鸡。经过了几天几夜火车的颠簸,到了北京,居然一个也没有破。母亲一直把装着鸡蛋的布包搂在怀里,因为她相信,儿子每吃下一个鸡蛋,那个叫做诗人的儿子,他苍白的脸色就会多一丝红润。

儿子塞给她的那三百元钱,听说,至今还在八十多岁的母亲怀里揣着。母亲说,等她去世以后,用儿子的这三百元钱送她上路,就够了。

海子自杀后,很多人惊呼,这是一颗彗星的陨落。海子灿若星河的诗歌,有人叹息,他的诗歌是惊雷。然而,在母亲眼里,根本没有彗星,只有连着她心房的一个生命。更没有惊雷的声音在母亲耳畔响起,在耳畔响起的,只有一个孩子在母亲梦呓里的啼哭。一个国家,可以失去一个诗人。而一个母亲,根本不能失去孩子。海子,他把最疼痛的一首诗,没有写进他歌颂的土地里,而嵌进了一个母亲疼痛的血脉里。

浩瀚天际的天空,它对广袤无垠的大地如何表达深沉的爱意?它可以给予密集的、轻盈的雨水与雨丝。那么,一个孩子对母亲,如何表达最深的爱呢?

我想,答案只有一个,好好活着,就是对母亲的爱。再没有一个健康美好的生命,让孕育了生命的母亲更幸福的了。

我认识一位诗人朋友。当乡下的母亲每一次来到城里,他都会谢绝所有的应酬与繁华,回到家与母亲坐在小桌上一同吃饭。他告诉我,长大以后,母亲这么多年只轻轻靠在他肩上一次。那是他陪母亲第一次乘电梯上楼,感到手足无措又微微眩晕的母亲忍不住把头一下靠在了儿子的肩上。那一次,他一下涌出泪水,滴落在母亲花白的头发上。第一次在自己的家里唤母亲吃饭,竟吓了在一旁呆坐的母亲一愣。因为那么多年来,母亲在乡下吃饭时,几乎从来没有上过桌子,只是端一个小板凳在角落里悄悄扒拉进肚子里了事。

信写给十五岁的自己范文第3篇

在这个重新感受“偶像”的夜晚,看到无数次用歌声打动我们的学友,依然那么健康、敬业,快乐得像个大男孩,看他流着汗为我们用情唱歌,我觉得这一切是多么美好,自己又是多么幸运,可想到生命又随时可能终结,顿时泪眼迷蒙。

《橙色女孩》正是一本关注生命议题的小说:一位身患绝症的父亲,深知生命随时可能终结的恐怖与残酷,所以给尚处幼年的孩子写了一封信,他希望孩子在未来拥有勇气与力量,去面对生命的无常。

我想没有一位父亲不想成为孩子心中的偶像,可小说中这位父亲不得不离开的那一年,儿子乔治才三岁半。于是,他留给乔治一封长信,通过讲述一个童话般的爱情故事,提出一道道追问生命本身的问题,他想把自己人生中最美丽、最奇妙的经历与乔治分享,把自己对生命、爱情、宇宙的感悟与思考统统传递给乔治。和所有父亲一样,他想把最好的留给孩子。

当乔治看到这封信时已经十五岁,刚开始读信时甚至带着一丝不快与抵触,尤其是看到父亲对病情变化的描述时:“我当然为他感到遗憾。可我不能肯定,他用他那些阴郁的苦衷让我现在感到异常沉重,这种做法是否正确。”乔治觉得“没有父亲的成长过程也并不是特别可怕。你死去的父亲突然从墓地里对你开口说话,这才是真正让人惊骇的场面。如果他不来打扰他儿子的生活,这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在读到父亲颇费周折地描写初次遇见橙色女孩的情景时,乔治甚至认为“他可真是个可笑的怪物”,他责怪父亲:“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写爱上她?”

这个“故弄玄虚”的爱情故事只是引子,橙色女孩与父亲的爱情故事看起来如童话般梦幻,但其落脚点是最平淡无奇的真实生活。这位父亲有如哲人般缜密,在信里一步步地布局,不失时机地抛出一个个问题,如:“乔治,告诉我时间是什么?”“人是什么呢,乔治?人的价值有多大呢?”

直到信的末尾,终于引出那个关键问题:如果“你”可以选择,是否作为一个生命诞生在这颗行星上?但“你”不知道,“你”能在此生存多久,也许只有短短几年,一旦“时机成熟”,生命就会终结,也许那时的离别,会令“你”万分忧虑,痛苦万分。你会不会拒绝参加这个巨大的“冒险”?要知道,“如果你选择了生,你也就选择了死”。

在提出这样沉重的问题之前,父亲不只一次向乔治问起哈勃望远镜的现状,他称之为“宇宙的眼睛”“人类的一种特殊的‘感觉器官’”。在思考生死时,这位父亲将视野推向浩瀚的宇宙;在解释是否还存在另一个世界时,他提到和孩子一起玩过的电脑游戏,“每当我们‘死掉’之后,界面上就会立即出现一个新的游戏场地。于是,我们又可以重新开始。我们何以得知,我们的灵魂就不能找到那样一个‘新的游戏场地’”,“对于不可能的事物的梦想,早已获得它自己的名分――我们叫它‘希望’”。

最后,不如响应下书尾“善良的建议”:问问自己的父母,他们当初是怎样相识的?也许他们会讲述一个比“橙色女孩”更为浪漫离奇的爱情故事。要同时问他们两个,看看他们所讲的故事是否完全相符。这段爱情中肯定有不计其数的小事,哪怕最细微的分歧,对我们而言,都是“宇宙攸关”的,可以改变全局,让我们没有机会降临人世。

附:《橙色女孩》节选赏析

有一件事,我最近几天老在思考。我认为,要发送一封写给未来的信,比起把它塞进一辆童车的坐垫里,肯定还有更简单的办法。

我们希望自己写好的东西,在四个小时,或者十四天,或者四十年以后,才被人读到――这完全是有可能的。“橙色女孩”的故事就属于这种情况。它是为一个年满十二岁或者十四岁的、名叫“乔治”的少年写的。也就是说,是给我父亲当时还不认识的那个“乔治”写的,并且他还不得不假设,他永远也不可能认识他了。

现在,这个故事终于必须真正地开始了。

将近一周之前,我从音乐学校回到家里,惊讶地发现爷爷奶奶看我们来了――他们突然从通斯贝格赶过来,雨且还要在我们家住一宿。

妈妈和尤尔根也在场。当我进屋脱鞋的时候,四个大人似乎都怀着某种难以形容的期待――他们真的在等我。可我的鞋又脏又湿,他们竟然没一人过问。他们肯定在想着别的事情。我感觉好像要发生什么大事。

妈妈说,米莉娅已经睡了。看来,她认为这样挺好,因为我爷爷奶奶也在。毕竟他们不是米莉娅的亲爷爷奶奶。米莉娅有她自己的爷爷奶奶。他们也都是些挺好的人。有时,他们也会来看我们。尽管如此,“血浓于水”这话却并非毫无道理。

我走进客厅,坐到地毯上。此时,大家的表情显得十分严肃,这几乎让我相信发生了什么糟糕的事情。我不清楚,我最近在学校里干过什么坏事。今天下了钢琴课,我也立即就跑回来了。而且好几个月以来,我再也没有到厨房里偷过嘴……想到这里,我理直气壮地问他们:“出什么事儿啦?”

于是,奶奶前前后盾地讲出事情的原委:她发现了一封信,是父亲临死前不久写给我的。我感到,我的胃在剧烈地痉挛。他已死去十一年,我甚至都不太能肯定自己是否还能记起他。一封来自我父亲的书信――它听起来严肃得可怕,犹如一封遗书。

随后我注意到,奶奶手里捏着一个厚厚的信封。此时,她把它递给了我。信是封了口的,上面只写着“乔治收”三个字。很显然,那不是奶奶的笔迹,也不是妈妈或尤尔根的笔迹。我撕开信封,抽出厚厚的一沓纸来。我一看,顿时吓了一大跳,因为第一页上写着:

信写给十五岁的自己范文第4篇

一个平凡的上午,我在屋里翻着自己旧时的物品,因为我要整理出一个大的柜子好存放现时的物品,就在阳光照进屋里的一霎那,我在抽屉的最底层忽然发现一个落满灰尘的皮夹子,打开它,发现里面竟然装着三封信,每一封信都由一个小信封装着。

这分明是一种来自岁月的回想,我努力搜索着记忆的瞬间,期望能找到关于这三封信的印象,但它们显然离我已经很久远了,鼻子里分明闻到一股发霉的味道,出于好奇心,我分别打开了它们。

第一封信的年代显然离我最远,字迹已经有些斑驳、模糊,我努力分辨着里面的内容,渐渐的为记忆打开一条熟悉的道路。

写这封信时,我的年龄才十一二岁,刚刚小学毕业的样子,这封信是写给奶奶的。那时大概奶奶要离开家一段时间,具体去向记不太清楚了,好像是去远方串亲戚。

我幼时一直和奶奶住在一起,主要原因是我的脾气不太好,总是与父母为敌,于是,为了避免战争,我便及早地离开了他们,搬到乡下与奶奶同住。奶奶对我最亲,总说我长得五官端正,是个做官的料,还说我脑袋长的大,比父亲聪明,长大了准比父亲强。

她一直担待着我的坏脾气,因此,我一度成为失控的孩子,每逢父母从城里过来看我满身脏兮兮的样子时,母亲总想将我从乡下拽回城里,我百般推辞,总是躲到奶奶的身后,好让她为我找一个可以留下的借口,奶奶每次都以父亲的不孝顺为突破口,她说如果想把孩子带走,你必须留下照顾我,否则我以后的起居生活没有着落,父亲总是无奈的摊开双手,嘴里喃喃骂着我的乳名,母亲则索性转回头去,说这孩子肯定废了,留在乡下,只会成为一块木头。

为了打破母亲说我是木头的传言,奶奶下决心将我送到县城的小学上学,她早上骑着个破自行车送我,晚上又借着朦胧的月夜将我接回家,曾经几次为了我的作业不及格,她请求老师留下来给我补课,现在,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次在回家的途中我睡着了,奶奶硬是一手扶着自行车一手扶着我,带着我走回家,第二天她便感冒了,我还抱怨她的不小心,所以,很长时间里,我的脑海中尽是奶奶的好处,对父母的冷漠也多了层隔膜。

这一切培养了我们之间良好的感情基础,因此,一旦奶奶要离开我,哪怕是非常短的时间,我幼小的心也承受不了这种别离。

故事发生在那天下午,本家的一个姑姑来学校接我,说奶奶需要到远方的一个亲戚家里去,让我安分点,同时让我到她家里吃饭,我梨花带雨地坐在她的自行车后面,好像丢失了灵魂般的哭泣,我知道奶奶不会丢下我不管的,她一定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办,所以,我必须耐心等待她的回归。

没有了奶奶的束缚,我的心像脱缰的野马一样难以驯服,我拼命地在山上奔跑,以图能够宣泄出内心深处对未来的恐惧和担忧,我满山的大喊着,山谷回响着我的喊声,但漫山遍野没有人烟,更没有人能理解我。

那天下午,我终于下定决心要写一封信给远方的奶奶,我记得我是找了好长时间才找到那家亲戚的地址的,也不知对错,我拿了笔,写出了我年轻的心声,内容大概是写非常想念奶奶,要奶奶早些回家,家里的鸡鸭我每天都会去喂等等,最后,我还在信的末尾画了一个“心”,表达对奶奶的思念之情,因为我上小学时流行画“心”,我是将给女朋友写信的形式照搬给奶奶,也许是当时真的找不出另外一种形式来表达内心对奶奶的思念。

后来,信不知为何没有寄出,我也不知放在什么地方啦,但写完信的没几天,奶奶就回来了,我也恢复了最终的纯真和梦想。

现在,我真的后悔没有将这封信邮给奶奶或者是读给奶奶听,更没有在她有生之年对她说一声想念之类的话语,奶奶在我十五岁那年死于心脏病,当时,我特别痛苦,可除了哭泣外,别无选择。

仔细想想,时间真的像给你开了一个玩笑,我无法表达现在的心情,一个简简单单的“爱”字,却让一封信给隔离了十年的时光。

眼里仿佛有泪水闪烁,映着泪光,我打开第二封信。

第二封信是写给父亲的,大概是奶奶逝世后的第二年。那一年,家里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窘境,迫于生计,父亲只好辞别了我们,只身前去煤窑挖煤。

我和母亲一直担忧着老实巴交的父亲,他这样的人生观和性格,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随时随地都会受别人的欺负,我清晰地记得一件事情,那一年夏天,父亲去外面卖雪糕,几个地痞流氓在外面拦住了他,非要讹他的东西吃,父亲嗫嚅着告诉人家这是小本生意,不敢给你们的,他们便上来抢,当时,我正好放学路过此地,我本不想管,父亲卖雪糕本来已经丢了自己很大的面子,但看见父亲吃了亏,埋藏在我内心深处的亲情一下子轰然暴发了,我拿起地上的石头冲了上来,结果是我的嘴巴烂了个大口子,然后便是他们应声倒地的声音,直到后来,父亲还埋怨我的冲动和不理智,但母亲支持我,说我为家里争回了荣誉,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父亲的懦弱在我内心深处定格成一张图案,永远不褪色,让我无法理解和释怀。

因此,我一路嘱托着他凡事要小心,并且该爆发时就必须报复他们,让他们也尝尝拳头的滋味,父亲含泪离开了我们,这一去就是一年的时光。

父亲所在的煤窑离家约有一百多里,我没有去过那里,只听说那里的工作很苦。那时,我已经开始了初中的学习,我的作文很好,经常是老师表扬的范文,于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在我的提议下,我和妹妹搬出了小桌,坐在春天的阳光下给父亲写信,我清晰地记得那天的阳光有一种温暖的味道,我提了笔,问妹妹给父亲写什么,妹妹说就写我们想念父亲,让他挣完钱早些回家。

内容简单地很,大概只有半页纸,后面我还加了鲁迅《狂人日记》中的几句话,目的是鼓励父亲要勇于面对欺负他的人,不行就跟他们动刀子。

现在读来,我感触着自己当时的年轻和朝气,但却觉得亲切的很。一种原始的亲情在我的身边荡漾,我似乎看见两个孩子正蹲在小桌前,有春风吹过,写完的信纸被风来回吹拂,两个孩子的脸庞分外鲜明。

写完信后,我却苦于没有地址邮出,中间可能是出了什么事情,我也忘记了,总而言之,我没有再深入去追问父亲所在工厂的地址,于是这封信堂而皇之地躺在了时间的桥梁上,一放就是十年的岁月。

同样是追悔莫及,父亲已经离开我们三年了。三年前,父亲害了一场大病,终于没有躲过这场劫难,他永远地离开了这个家,只留下一份思念在天地间生根,让做儿女的我们顿足捶胸。

在父亲的有生之年里,我没有尽到做儿子的责任,我甚至没有为他端过一口水、热过一回药,因为我一直在忙工作、忙生活,我甚至没有在他临死对他说一声“我爱你,爸爸”,因为我年轻、我害羞、我不经事,但这些是可以解释的理由吗?除了不孝外,我找不出为自己搪塞的借口。

这封信,也成了一个永诀书,记载着一个儿子永远的痛。

第三封信是写给母亲的,那是我结婚生子后的第二年,当时,为了还清家里父亲去世时欠下的外债,我和妻子去外地打工维持生活,照顾儿子的重任就落在母亲身上,由于路途遥远,我们每两月才有一次回家的机会,因此,母亲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者。

当时我们的心情很简单,就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儿子,母亲记性不好,我们总害怕她会不小心忘记了喂孩子奶粉,孩子就会在冰天雪地里嗷嗷待哺,所以,有事没事时,我和妻子便总想着能够早日将工作调回家。

有一次,好像是儿子的生日,我们踏着漫天的飞雪从下午便开始坐车向家里赶,可到家门口时,却看不到一个人影,儿子也不知道去哪儿啦,我们失望地四下张望着。直到晚上七点钟时,我才看见远方的一个熟悉的身影,母亲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车子前面坐着儿子,裹得严严实实的,母亲的身上只穿了件单衣,自行车的后座上,绑着她拾回来的废铁。

原来母亲在帮着我们还家里的债务,所以,她有事没事时,便带着儿子满世界跑,到目的地时,她总会将儿子放在一边玩耍,自己则东跑西走的捡拾废铁。

我和妻子的眼里装满了泪水,但当时只顾儿子,竟没有一句安慰母亲“冷不冷”之类的话语。

一直在外地,便想着能够与母亲联络,当时村里面有极少数人家装了电话,我们曾经有过打电话给母亲的先例,但一想到母亲抱着孩子,一路小跑着到村长家里接我们电话的场景,我们便有些于心不忍,于是,我们便想起了写信,信里的内容也很简单,只是说要母亲记得给儿子喂奶粉,要查好日子去县里给儿子打防疫针等,现在看来,我真觉得不可思议,自己的心中难道除了儿子外,就没有想到家里还有一个年迈苍苍的老母亲吗,幸好这封信由于自己的疏忽没有寄出,不然,我会辜负母亲的心。

看完这三封信,不觉间,我泪流满面。其实,我一直在为自己的匆忙找借口,一直在逃避着一种责任和职责,而自己所有的理由,奶奶包容了我,父亲宽恕了我,母亲原谅了我,他们一直在施爱给我,从不求回报,而我呢,却将他们给予我的亲情抛到了九霄云外,毫不知情的生存着,因为我的年轻,因为我的无知,因为我的匆忙,因为我是他们最亲的人。

我们一直以为自己的幸福上了保险,亲情会永远地存在于我们身边,殊不知,由于自己的错误,我们已经失去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家门、天空,有些情,已经一去永不回头了。

那天下午,我放弃了所有的工作,走进了奶奶和父亲的坟地,在他们的坟前,我点燃了写给他们的信;我去了县城,为母亲选了时下最流行的老年装,还让卖衣服的老板在胸前别了“妈妈,祝你永远健康”的胸牌。

信写给十五岁的自己范文第5篇

闻警出击

那年的十月的一个下午,初秋的季节,尽管天气晴朗,张伟穿着夹克服外衣还是感到有一丝丝的寒意。三时许,在中原监狱教育中心,刚刚主持召开完一个会议的张伟,回到办公室不到一分钟。手提对讲机中便传来应急中心吴科长那急促的呼叫声:“医务中心有人劫持人质”。那声音犹如一声炸雷,顿时让他全身神经高度紧张。作为分管领导的他,深感事态的严重性。警报就是命令、警报就是战斗。容不得多想,他握着对讲机,一边飞速地向中原监狱医务中心奔跑,一边通过电台急促地向上汇报、并果断地向下发出命令。到达现场时,包括监狱摄影师在内的十几个防暴特警队员已经先他一步到达现场。此时的情形,远比他想像的要严重得多。现场真让人触目惊心:歹徒将女医生张红按倒在地,双腿跨在脖子上,左手持刀抵着脖子、右手握刀对准心脏部位。嘴里还不停地对门外劝说的防暴民警们嗥叫着什么……

应急中心报来的资料显示:歹徒肖义,二十五岁,汉族,初中文化,中原人,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六个月。因曾经在卫校学习过,具有一技之长,被分到卫生所从事发放药品的劳动。

这是张伟工作三十年来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遇到这种恐怖的场面。如果不是亲眼目睹,很难想象平常在电视、电影里才会看到的恐慌场面,居然发生在中原监狱。然而事件发生了、的的确确的发生了,来得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恐怖……

缘起外遇

一天下午,监狱医务中心的肖义按照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给妻子夏梅拨打电话。好久没与妻子通话了,肖义很想与夏梅说说话。电话中,肖义尽情地诉说着如何如何地想她。而电话的另一头却听到夏身边传来一名男子的声音:“哪个打来的”。肖义连忙追问夏:你身边还有谁?听见丈夫的询问,夏梅心里顿时紧张得要命。谎忙称:没什么,是一个朋友。见过世面的阴险姣猾的肖义是何等的聪明,于是三二分钟挂了电话,不再说什么。尽管夏梅没有正面回答肖义的问话,但肖义已经明显感觉到了了她有了外遇。

夏梅是肖义在外出打工时认识的。肖义第一个对象是肖义卫校的同学吴花,比肖义大三岁。上学时,吴花对的能说会道的肖义格外的衷情。经常给肖义买饭洗衣。这让肖义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毕业后吴花随肖义回到了老家成了亲。可婚后肖义对这个吴花并不十分喜欢。一年后,肖义外出打工期间认识了长得如花似玉的夏梅。夏梅的娇艳,顿时让肖义产生了好感,并采取了各种追求的攻势,之后与夏梅同居生了一个小女孩。

一个月后,肖义又打电话回家。这次接电话是自己的母亲陈霞。肖义让母亲通知夏梅带孩子来中原会见。

母亲说:“你叫她去干什么,我早上将小孩子送过去时,一个男子汉睡在她的床上”。

闻听此言,肖义彻底地清楚了夏梅已经有了新欢。此时的肖义,顿时怒从心起,把牙齿咬得紧紧的,两个拳头也纂得紧紧的。但肖义怕别人看见,还是按捺住了仇恨的心里。几天后,悄悄开始密谋了劫持人质、脱逃后回家杀害夏梅的方案。

此时此刻,善良的肖母也许还不知道由于她言语的不慎,给她的儿子此后埋下了又犯罪的种子,她亲手葬送了儿子的前程,导致他走上了不归之路。

在之后的日子里,肖义积极实施了一系列又犯罪的准备过程。在一张白纸上写到:五万、手机一部、电池两块、一百**、迷(彩)服一套。并利用在卫生所劳动的有利条件,准备了两把锋利的尖刀;又从十月十五日起,连续三次以咨询信或通过带口信的方式,诱骗女医生为其心理咨询。二十四日下午,当女医生再次来到卫生所为其咨询时:

肖义让张医生坐在医务室,向张医生诉说其妻子夏梅如何不顾家、不问小孩子;张医生说:你让她来谈谈,如果有必要我们帮你联系,有什么事情不好解决呢?

肖义又说:张医生,你帮我调中队吧。

张医生:调中队也不是简单的事情,也不能说调就调?你在医务室劳动不是很好吗?

肖义感到再谈下去也就失去了机遇。

三点二十分,正当张医生起身准备离开。肖义又拿出写给妻子夏梅写给他的一沓信,说张女医生你帮我看看吧。

张医生心想看看也好,以便对症下药。于是,就坐了下来。

正当她坐下低头阅信时,肖义突然从矿泉水箱里拿出两把锋利的小刀。用右手握住尖刀顶住女医生的右后腰,用左手勒住脖子至药房门口用脚用力将门关上。女医生此刻知道情况不妙,于是踢倒地下的水瓶。沉重的关门声及水瓶破碎的声音打破了医务室的平静,惊动了隔壁医务所的其他人员,被报警。

两个半小时的较量

现场的场面扣人心弦,紧张而激烈。营救工作不能有半点的闪失。稍有不慎,女医生的生命将受到威胁。为此,张伟和同事们一道与歹徒进行了紧张的斗智斗勇。面对医务室南面窗子下的歹徒,张伟从房间大门上端一个小窗口不停地对里面的肖义喊话:“不要伤害医生,有什么事好说。”

“你叫他们走开,不然我就动手了,你信不信?”。歹徒话落刀起。用力向女医生的右大腿处猛刺一刀。见此情形,张伟只得让他的同事让开。

“你有什么事,我们可以谈谈。”张伟继续与肖义说理,尽可能地让他发泄不满。

“我不想跟你们谈,你们都是骗子……”歹徒嘴里不停地骂着。

“你上有父母下有孩子,你不为自己,还要为他们考虑考虑;我们可以派车把小孩接来,让你看看。”张伟试图从亲情的角度打开缺口。

“我不要见她们。我要一把五四手枪,一百颗子弹,一辆小车。”歹徒不停地喊叫着。

“车子,我们马上可以叫来,枪要上面批准。”张伟继续与他拖延时间,寻找对策。

“小肖,你表现一直都不错的,今天你怎么搞的?有什么话,你可以跟我说说。不要激动,啊!”这是医院大张医生慈父般的声音。因胃部肿瘤做过手术仅仅一个月的他,拖着虚弱也赶来了。

“没有什么好谈的,你们走!……”丧失人性的歹徒嗥叫着;

“肖义,张医生平时一直对你不错的。你不要伤害她。你放开她,我来顶替她。”在这性命攸关的时刻,院长坦然地说。

“快给我车子,你不要骗我。”歹徒很不耐烦,听不进任何人的话。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劝说,没有丝毫效果。时间就是生命!现场的每个民警心情万分焦急。广场上的民警也都心急如焚。准备出动的十几个特警队员轻手轻脚的过来了。

“你叫他们赶快走开,不然,我就动手了。”歹徒显然听到了门外走动的声音。

“走廊上的人不要过来,”张伟故意大声对门外的防暴民警说。

“你有什么事情跟我说,你不要伤害张医生。”张伟对着窗口继续喊话。

“快给我枪、子弹,再不来,我就动手了。”歹徒仍旧劝说,继续索要枪弹。

时间在焦急的等待中过去两个小时了,局面仍旧无法打开。

歹徒把刀对准女医生的胸口,用力地往下压。并要她告诉外面的人:“你告诉他们这是什么地方,我是学医的……”

此时此刻,屠刀下的女医生,看到那么多的同事在营救她,表现得异常的冷静。她也在不停地与歹徒周旋。运用心理知识,展开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给歹徒唱儿歌、讲故事,试图唤醒他的良知。

然而丧心病狂的歹徒此时哪里能听得进去?他不停地喊“再给你们半小时,东西不来,我就动手了。”

“我是处长,我来跟你谈谈。”省局于处长也来劝说。

“我不认识你,我不跟你谈。”歹徒嗥叫着。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在走动……

危险也在一分一秒地增加……

指挥部冷静的决策

事件发生半小时之内,省局的局长来了,处室的领导来了,中原市武警支队的领导来了,机动支队的狙击手来了,省检察院的领导来了,市、区监察院的领导来了,中原监狱的所有领导全来了。红十字救护车车来了,医护人员来了。监区顿时成了一个解救人质的主战场。广场上布满了荷枪实弹的武警。设在生活中队指挥室里的决策者个个脸色铁青。小小的会议室内烟雾缭绕。此时,为了女医生的生命安全,政委吴刚、张伟与领导们多角度多方位地研究了营救方案。并迅速打电话给中原市内的几家大医院,做好抢救人质的准备工作。根据应急预案,具有丰富经验的指挥员迅速确定了现场处置方案及善后工作的思路。初步确定的营救人质的方案有三个。第一套方案:击毙。但难度很大,一来没有适合的位置。往北,歹徒和人质就在南面窗下,看不到;往东,有一个边门,但被一只药柜拦住了;往西,没有窗口,无法射击;往南,医生就在歹徒身下。二来只要举枪就会被发现。很容易误伤医生。第二套方案:劝说。但时间已经过去二个多小时了,还没有效果。时间不能再拖,再拖下去,医生的生命十分危险。第三套:智取。虽说也容易伤害医生,但只能按此行事了。为了智取一次成功,为了医生生命安全,为了尽可能减少对医生的伤害,武警支队长、副支队长、大队长、防暴武警全部穿上了便服服装,多次到现场勘察地形。并选调了力量型的武警在其他监舍对坚固的两扇门进行了破坏性试验。看从哪个角度、哪个着力点起脚最容易以最快最短的时间破门而入。

瞬间解救

五点四十分左右,天色已经渐渐暗淡下来了,女医生的生命随时都有危险,现场的气氛异常的紧张。民警们还在不停地对歹徒进行政策攻心。防暴队员随时等待领导的命令。

“你要不要喝水,我给一瓶矿泉水。”张伟想把加入安眠药的矿泉水给他,以麻痹歹徒的神经。

“不要,快给我枪弹。”歹徒越发紧张起来。

“枪支有,马上拿来,但还得办手续。”

歹徒身下的女医生似乎也感觉到最后的时刻即将到来,两手紧紧抓住歹徒的双手奋力往外推。

歹徒见女医生开始反抗了,又在咆哮:“给我一只手铐。”

“你别急,手铐马上就到。”张伟一边说,一边用眼神向特警队员示意快点。

这时,现场总指挥吴刚政委异常冷静地拧着手铐从指挥室走了过来,几个高大威武的武警过来了。张伟知道行动即将开始。吴刚故意把手铐从门上的窗口往里扔在距离歹徒一公尺远的地方。肖义用腿试了几次,均未勾到。

歹徒似乎看出他们的用意。他手中的刀子握得很紧。

他又在声嘶力竭地叫喊:“扔得太远,拿不到,再扔一只。”

机警而聪明的女医生仿佛已经看到了光明、看见了曙光,用双手奋力地将歹徒持刀对准自己脖子的双手向外推举,不让刀口再靠近脖子的动脉血管。

行动开始了。政委吴刚一边从门上端的窗口往里扔手铐时,一边即挥手示意武警突击队员往里冲。此时的武警大队长心领神会,说时迟那时快,飞起一脚将门迅速踢开。瞬间几名武警及民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将歹徒制服。人质成功地解救了。吴刚、张伟及他的战友们流泪了,所有在场的人紧张的心里顿时放松了下来,女医生送急救护车送到了医院,幸运的是女医生没有再次受到伤害。前后不到三十秒,战斗结束了。

正义的枪声

短兵相接的战斗结束了。然而,与歹徒的心理较量还远远没有结束。在此后的日子里,专案组与肖义整整较量了七个昼夜。审讯工作异常艰难,从罪犯百般抵赖的表现中,看出了罪犯狡猾的本性。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张伟问。

“我就是想回去看看小孩,看看母亲。”肖义回答。

“你想小孩想母亲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我们可以把她们接来看你啊。”张伟又问。

“我就想回家。我没其他意思。”

“你要手枪子弹干什么?”张伟再问。

“我想吓唬吓唬她们。”肖义狡诈地回答。

“女医生对你不错,你为何要伤害医生?”张伟又问。

“我想回家。”肖义始终不肯正面回答问题。

然而,歹徒怎么也不会知道在事情发生前前后后的三个小时里,中原监狱电视台四名摄影师及时赶赴现场,从不同的角度,先后拍摄了十个小时的片子。真实完整地记载了张医生与歹徒斗争的全部过程。正是这些宝贵的音像资料成了对罪犯定罪量刑的铁证!

相关期刊更多

光通信研究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作文教学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赤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