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散文诗两首

散文诗两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散文诗两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散文诗两首范文第1篇

您好!再过几天就是“三八”妇女节,首先我祝您:母亲节快乐!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赠您两首小诗吧!

熏衣草

水晶的紫,万限的温暖。

把所有的星星和我内心的眸子,

都涂成紫。香气,一瞬间,

弥漫我心中的浪漫天堂。

香气,似水的畅流,

一眨眼,像一杯葡萄酒,

醉了我内心的四海。

那紫,

跃于我内心的音符之间,

静静地,静静地回旋……

那紫

舞动笔儿在我内心涂上一层又一层——

紫,

心牢了,

心醉了,

心静了。

心——被那层层的紫

——被那阵阵的香

——被那绽放的花朵

——被那舒展的叶

包着、围着。

最后变成紫的天地,

变成香的世界,

变成爱的乾坤。

谢了,熏衣草……

母 亲

我的安琪儿,

我的生命,

母亲。

第一次睁开眼,

一位,

一位母亲,

苍白的脸上荡漾着

醉人的笑。

她搂着我,

低哼着睡眠曲,

或许是哼得不太好,

可我,

不介意!

睡了,

樱桃般的小嘴却弯弯地往上翘。

她呢?

笑了,

甜甜地笑了,

那白得像纸的脸,

红了,红了,

像只粉红色的蝴蝶,

美的,灿的……

祝您妇女节快乐!

散文诗两首范文第2篇

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写一段话,准备在班里交流。阅读冰心表现母爱的诗篇。查阅有关冰心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金色花》

《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体味诗歌感情基调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联想和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

导入

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现在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说一段话。(学生略思考后,2—3名同学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叫、沙子》、《沉船》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检查生字词(可用大屏幕投影)

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学生仿读。(教师的朗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

(过渡)同学们仿读得很好,自己读一读试试。

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如果学生读不好,教师要一句一句地教。)

例:“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例:“我不告诉你,妈妈。”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

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导学]

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在这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中,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像变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的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学生回答:因为孩子沐浴着母爱。)他是怎样回报母爱的呢?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提出共性问题。

①“我”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怎样表现的?

②“我”为什么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那金黄的色彩又象征什么?

③“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

④“我”和妈妈各是什么性格?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交流

体验反思

(过渡)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学习这首诗,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感受,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过渡)诗人以其新奇而美妙的想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母子情深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

作业

背诵课文,准备朗诵比赛。

小结

《金色花》是一首很美的散文诗,是一幅耐人寻味的图画。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文中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像,让学生感受到想像的新奇而美妙,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既发展学生的个性,又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纸船》

这是一曲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深情的呼唤。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教学步骤

导入

同学们,你可知这小小的纸船曾满载着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作品——《纸船》。1923年秋天,冰心赴美留学,在远离祖国的太平洋上,眼含热泪、专心执着地叠着一只只纸船,然后一个一个抛放在海里。希望总会有一只能漂流到日夜思念的母亲身边。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就是以纸船寄托对母亲的眷恋之情,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同学们要想感悟诗人的情感,就要深情地朗读诗歌。

朗读诗歌

①教师配乐范读,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或仿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进入诗的意境,要读得深情、低沉。)

②朗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划分节奏、划出重音。

(过渡)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学生运用朗读方法再次齐读,直至背熟。为进一步理解诗歌打好基础。

整体感知

教师适时提出: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学生归纳总结)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母亲深情的歌。

[教师导学]

古今中外表达母爱的诗作很多,但这首诗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儿童的游戏世界找到一个可以寄托对母亲无限思念的物品——纸船,并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全诗共三节,每节各表达了什么内容?

[合作探究]

第一节写叠纸船;第二节写抛纸船;第三节写纸船进入母亲的梦乡。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①你能想像出诗人在什么情形下写的这首待?

②第一节中哪些词语表明诗人对母亲思念之深?

③诗人明知纸船不能流到母亲哪里,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叠?

④第三节是诗人展开联想,这一想像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纸船,并以

(教师提出以上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感悟课文,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可参与,学生全班交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

[教师小结]

海浪涛涛,天风吹卷,邮轮在巅簸中驶向一个陌生的国度。诗人此去远涉重洋,相隔万里,何时才能回到母亲的怀抱?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没有可以寄托思念的,所以诗人不停地叠纸船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纸船虽漂不到母亲的身边,但一定能漂人母亲的梦中。这一想像新奇、大胆,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母亲的强烈思念,对母亲深情的爱。

(过渡)诗歌的语言是凝练而含蓄的,要深入理解,就要探究。

问题研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有深度、难度的组内不能白行解决的问题,可提出来全体同学共同探讨。(学生讨论,提出共性问题。学生交流,学生只要说的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鼓励。)

[教师小结]

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抒发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此外,这首诗的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

作业

《金色花》和《纸船》这两首诗都借助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抒发对父母亲的爱。写在练笔本上。

散文诗两首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传统;现代;新诗;意境;沈尹默

中图分类号:I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1―7740(2009)07―0081―04

1918年1月《新青年》四卷一期发表了沈尹默、、刘半农三人九首白话新诗,其中沈尹默著有:《鸽子》、《人力车夫》、《月夜》,自此而后到1920年,沈尹默在《新青年》上又陆续发表新诗《落叶》、《除夕》、《月》、《公园里的二月蓝》、《三弦》、《生机》等共18篇。在沈尹默的新诗中,我们发现被新文学革命一开始就否定了的古典诗歌传统,又在新的时代内容中焕发出生机,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努力地对话而不是对抗,融古发新的艺术追求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亲密接触。

在沈尹默的十八首新诗里,我们总能感受到强烈的意境感染力,渺小的人事物景背后,散发出的是充沛的真情实感,使得诗歌充满了审美张力。特别是这些诗歌产生在新文学革命的文化背景下,以一种新颖的语言形式,传达着新时代的生活诉求,更加反衬出沈尹默新诗融古发新的美学特点。周作人较早看出了这一点,在为刘半农的《扬鞭集》作序言时,他以直感式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那时做新诗的人实在不少,但据我看来,容我不客气地说,只有两个人具有诗人的天分,一个是尹默,一个是刘半农……尹默觉得新兴的口语与散文格调不能很亲密地与他的情调相合,于是转了方向去用文言……他的诗词还是现代的新诗,它的外表之所以与普遍的新诗稍有不同者,我想实在只是由于内含的气氛略有差异的缘故。”[1]周作人所谓的“内涵的气氛”只得到底是什么?在这里,我们选取沈尹默两首被称为新诗初创时期的杰作《月夜》和《三弦》来分析之。

月夜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新青年》四卷一期1918年1月15日)

三弦

中午时候,火一样的太阳,没法遮拦,让他直晒在长街上。静悄悄少人行路,只有悠悠风来,吹动路旁杨树。

谁家破门大院里,半院子绿茸茸细草,都浮着闪闪的金光。旁边有一段低低的土墙,挡住了个弹三弦的人,却不能隔断那三弦鼓荡的声浪。

门外坐着一个穿破衣裳的老年人,双手抱着头,他不声不响。

《新青年》五卷二期1918年8月15日)

《月夜》是一首即景小诗,短短四句却在新诗坛上引起莫大的反响。1919年被收入《新诗年选》,编选人康白情评价说《月夜》“在中国新诗史上算是第一首散文诗”,认为“第一首散文诗而具新诗的美德的是沈尹默的《月夜》”,“其妙处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2]。说《月夜》“几百年来哪有这样的好诗![3]而朱自清在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时,却又未收录《月夜》,其在“选诗杂记”里所做解释是认为该诗妙在“我吟味不出,第三行也许说自己的渺小,第四行就不明白。若说是遗世独立之概,未免不充分――况且只有四行诗,要表达两个主要意思也难。因此,这回没有选这首诗。”[4] 是诗陆续有周作人、胡先、孙玉石等多人评价。

在上述众多评价中,笔者发现了其中不同而同之处,即无论是康白情的“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还是朱自清的“我吟味不出”,其实都把握到了《月夜》在新形式下难以洗掉的古典诗歌传统的印记。尽管孙玉石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中刻意强调《月夜》“透露了萌芽形态的象征主义新诗诞生的信息”[5],但是他也承认“作者体味传统诗的精髓,以物隐兴,以物寄情。”[5]古诗讲意在言外,讲兴托比喻,讲意境,是数千年来中国古典诗歌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比、兴也好 ,意在言外也好,立意取境也好,都让中国古典诗歌富于象征主义的多义和朦胧。由该《月夜》让人想起了杜甫笔下的《月夜》,苏轼的《前赤壁赋》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月夜,想起李商隐无题诗“来是空言去绝踪”中的月夜。……无疑“月夜”这个意象本身就极富古典诗意,其独有的抒情写意氛围被古典诗词发挥到极致。沈尹默的《月夜》毕竟是时期的“月夜”,有他的新质,那就是月夜中的“我”再也不是一个在旧封建统治意识中丧失自我人格独立价值的人,而是一个与“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的具有个性觉醒意识的新文化“人”。这一点恰是“五四”的一大主题,无疑沈尹默的《月夜》把握到了时代的命脉。但是,从传达这一思想内容新质的艺术手法与表现出的艺术特点来看,该诗具有古典诗歌的传统样貌。“从写作技巧上看,诗人用象征的手法写出了人格独立的要求,避免直白浅露,追求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象征意境,情感和思绪蕴藏的很深。这就是说《月夜》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让读者看到了唐诗的影子。”[6] 其实何止唐诗,“我”和“树”的若即若离所造成的审美意境,让人很容易想到了《诗经・蒹葭》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以及《古诗・迢迢牵牛星》中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涵咏不尽的意境。抛开思想内容的区别,仅从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一意境特征而言,三首诗歌是极相类似的。该诗前二句用了肤觉、视觉、听觉,用了动感和静感,诗人自己的情感意识消融在那个霜风吹动着树叶的月夜里,情景相融、借景传情,这些都是对古典诗词优秀的艺术技巧的成功继承。“每句都有韵脚,押‘歌戈O’韵(《中原音韵》韵脚),就像古典绝句一样。”[6] 确是对该诗艺术特征的准确体认。

时隔半年后的1918年8月,在《新青年》五卷第二期上,沈尹默又发表了《三弦》。这是一首被时人传诵的名篇新诗,对《月夜》颇有微词的朱自清在选编《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时强调,“像《三弦》等诗,是不该遗漏的。”[4] 而则在其《谈新诗》中具体分析了该诗的音节和意境,并称赞“新体诗中也有用旧体诗词的方法来做的,最有功效的例是沈尹默的《三弦》……,这首诗从见解意境上和音节上看来,都可算是新诗中的一首最完美的诗。”[7] 随后对该诗的音韵进行了具体地分析,确实让读者感受到了《三弦》诗声色俱佳,声情并茂的艺术特征。

周作人在《扬鞭集序》中的评价(参见引文1)直观地道出了沈尹默新诗的古典气质,而所着重赞赏的意境和音节,恰恰是新诗所短而旧诗所长。如果将“三弦”与白居易的《琵琶行》略做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二者之间在白描,映衬等技巧上的相似性,而于情境上二诗都于结束处用“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手法来创意写境。在音韵方面,指出了《三弦》多用双声,且有十一个字是端透定(D,T,D)的字,模写三弦声响,形容毕肖。实际上这种情形在宋词中就不乏其人,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其《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全词九十余字中,起句连用十四个叠字,五十七个舌齿两声字,故意用啮齿丁宁的声吻来表现自己刻骨铭心的家国之痛(字字如钉子钉在心上),可以推想谙熟古典诗词的沈尹默必定对此也很为了解。而《三弦》在情调上所表现出来的颓唐、破败、无望之情,作者并未直言说出,而是让它们全部压抑下来,潜伏在闷人的炎阳,死一样静寂的长街,寂风中了无生机的杨树和那所破败的房子中,那个可能在军阀混战,饿殍遍野,民生凋敝中失去了一切的抒情主人公――门外坐着、双手抱头,一声不响的破衫老年人,他的痛苦与不幸,愤怒与不平,失望亦或绝望之情,全都静默,一切都让那断续的三弦去诉说。在这里《琵琶行》中那熟悉的手法和情景浮现在我们面前,古诗中诗人白居易的失意和琵琶女的不幸都沉浸在悬泉幽咽的琵琶声中,在《三弦》里则转化为诗人的悲凉、三弦客的激愤和破衫老人的麻木完全消融在鼓荡的三弦声里。在此,古典诗歌的意境传统在沈尹默的新诗中得到了现代回应,周作人所谓的沈尹默的诗略有差异的“内涵的气氛”,正是诗歌的意境所体现的艺术特质。

把沈尹默的新诗与同期和刘半农的新诗放在一起,尹默的诗所具有的特点就显得更为特出了。在1918年1月《新青年》第4卷1号上,胡沈二人写了同题诗《鸽子》和《人力车夫》。的两首同题诗,语言直白、思想浅切、不留余意。《鸽子》一诗“致力于描写形象,体现他的‘具体的写法’”[8],笔触几乎全部停留在对鸽子形象本身的描绘上,而他的《人力车夫》用对话体来写,虽然近于口语,但车夫与乘客心灵隔膜,该诗显得呆板而冷漠,缺乏感人的情怀,诗体实验的意味明显。著名诗人朱湘评价的早期新诗“‘内容粗浅,艺术幼稚’这是我加在《尝试集》上的八个大字。”[9]这大体符合新诗初创时期的实际的。而沈尹默的同题诗,情感含蓄,余味悠长。“‘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的之的新抒情诗模式,在这里不复存在。”[5] 如沈诗《人力车夫》,先写景“日光淡淡, /白云悠悠,/风吹薄冰,/河水不流。”接着叙事“出门去,/雇人力车”,然后继续写乘车所见“街上行人,往来很多;/车马纷纷,/不知干些什么。/人力车上人, /个个穿棉衣, /个个袖手坐, /还觉风吹来, /身上冷不过。”最后才点出诗歌描写的主人公“车夫单衣已破, /他却汗珠儿颗颗往下坠。”该诗名叫《人力车夫》,但描写车夫的篇幅仅短短的两句,作者把自己对为富者不仁,出力者受苦的悲凉之情没有透露半个字,诗歌本身不露褒贬,而是在天上和地上、行人和车马、乘客和车夫的对比中,让我们感受到诗人视觉背后那意味深长的悲情。这里诗人和车夫没有言谈,但一路的静默,留给读者无穷的“空白”。旧时代愚弱国民的不幸,作者人道主义同情的无奈,大众在强大压迫下的麻木,都在这空白中回环往复。和的同题诗相比,沈诗除了语言形式的新颖外,更具含蓄蕴藉的诗美,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总结沈尹默新诗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情景相融。无论《月夜》、《三弦》还是《人力车夫》等,作者本人要表达的情感总是含而不露,而那些描写的景物却总是情思充盈,形成的艺术张力让读者涵咏不尽。又如《生机》,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完全消失在各样景物的背后,“生机”在哪里,看一下春风下的残雪、满枝的桃花和那最后全换了颜色的细柳条,处处都是生机,看似写景实则写情。王夫之所言“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在沈尹默的新诗里我们体会到了古诗情景论的现代回应。

二是虚实相生。司空图《诗品》中言“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就是说诗歌不能拘泥于具体描写的“实”象的部分,而是要充分抒发“虚”情,只有虚实相生才有诗境产生。在沈尹默的诗中,看似是写景的实的,在直觉体会的瞬间立即转化为表情的虚的;感觉情感是飘忽不定的虚的可直觉里分明满眼锦绣是实的。以《月夜》为例,呼呼的霜风,明明的月光,树和我只是并排站着,要说是写实全为实,可是突出我和树的距离,就不断诱使读者回味,此时实者已虚,虚者又实。

三是余味不尽。也就是诗看似“行于闲易简淡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10],从上述所引之诗我们不难看出沈尹默新诗颇具余味。

新诗作为“五四”新文学革命的产儿,着力于背叛中国诗歌艺术传统。毋庸置疑,“五四”先驱们为了变革几千年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诗教传统,便采用了对古诗全盘否定的简单化处理。的“话怎么说,就怎么说”的单独追求白话形式的新诗模式,将几千年积累下来的诗艺资源弃之不论。如此猝然实现的新诗,斩断了与中国古诗的脐带联系,仿佛一个断奶的婴儿,要独立成长,其最初的稚嫩是不可避免的。所谓“内容粗浅,艺术幼稚”,所谓“很飘忽的句子一点也不令我觉得飘忽”[11],所谓“专说大白话,诗意匮乏”[12],原因就在于此。问题在于中国诗歌所特有的接受习惯已经形成了接受惯性,可以改变但不可以斩断,等新诗作者生硬的遏制这种惯性,必然造成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对抗而不是对话。

在沈尹默的新诗里,我们看到了传统与现代对话的可能,语言可以新颖,诗味却不会损失;革新可以实现,意境同样能够存在。因为诗语与诗味不矛盾,诗的革新与诗的意境不矛盾。等人为了立新,就完全破旧,而沈尹默则是融古发新,即进行新诗革新的同时又合理的吸收旧诗艺术优点。我们还不能说这在沈尹默是一种艺术自觉,但我们却完全可以理解为这是他的艺术直觉。在新文学理论建设上,、周作人、刘半农、鲁迅等发表了各种各样的文学主张,旗帜鲜明的与旧文学划清界限,可同为新文化最早发起人的沈尹默却没有用理论、口号表明自己的立场,而是在自己为数不多的新诗中显示出传统与革新融合的努力,透露出新诗发展完全可以走一条在革新的同时吸收古诗优秀之处的道路。后来新诗向古典的回归肯定了沈尹默在新诗创作上的这种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周作人集(上)・扬鞭集序[M].广州:广州花城出版社,2004:163.

[2]北社编选.新诗年选(1919)一书后附《一九一九年诗坛略纪[M].上海:上海亚东书局,1922.

[3]研究资料[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9:374.

[4]朱自清.选诗杂识.见《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

[5]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4-5.

[6]张德新.沈尹默新诗浅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6,(2):3.

[7].谈新诗[G]//引自《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303.

[8]沈大用.中国新诗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43.

[9]朱湘.中书集[M].上海:上海生活书店,1934:192.

[10][宋]范温.潜溪诗眼[G]//转引自钱钟书.管锥编: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1362-1363.

散文诗两首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言 意趣 辨析

鼓掌

人们看到我鼓掌是因为看了我的电影,

人们看到你鼓掌是因为不懂你的理论。

——在一庆典活动中卓别林对爱因斯坦如是说。

可见懂和不懂都不影响崇拜。或曰,崇拜不分种族,不分国家,此乃人类的天性。

语言

在北大主张白话,所以极言白话之简洁。有一次行政院欲聘其为科长,不愿从政,决定不去,为此复电拒绝,请所教学生代拟电文,结果最短的电文是: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说:这份文言电报确实简练,只用了12个字,但我的白话电报却只用了5个字:“干不了,谢谢。”解释说:“干不了”就含有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之意;“谢谢”既表示感谢,又暗示拒绝。

黄侃教授在北大主张文言,与唱对台戏,所以极言文言之精炼。他在课上为学生举例,倘若先生之夫人患病拟拍电报于胡先生,用文言四字即可:妻病速归。白话则须十三字之多:你的老婆有病了,赶快回家来呀!用哪个更省钱呢?

可见白话与文言各有千秋。

其实语言的精炼与否,有时也不在于文言或白话。

还是语言

有人说,说话不可啰嗦,举一古人啰嗦诗: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半夜三更子时分,杜鹃谢豹子规啼。这首诗每一句都用了三个词语来表达同一事物,真是啰嗦得可以。其实杜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布谷鸟,叫声如“布谷布谷”,或者“不如归去——”。

有时不妨“啰嗦”一下,只不过不叫啰嗦,另起了个名字叫作折绕。比如: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是鲁迅散文诗《秋夜》中的一句话。先总说后分述,分述的两句起强调作用,写出了由此及彼的观察思考过程,十分传神。

可见啰嗦与否有时也不是衡量表达优劣的标准。

经济与道德

古代管子曰:仓廪食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大意是经济富足了,可以使道德好。古代也有经济富足可以使道德坏的例子,所谓饱暖思欲正是这个意思。

相反,经济贫乏也可以使道德好,所谓家贫出孝子,士穷见节义,可资证明。而饥寒起盗心又是贫乏可使道德坏的论据了。

可见经济发展与道德完善不一定成正比,也未必成反比。

治军

汉代名将李广“无部伍行陈(阵),就善水草屯”“人人自便,不击刁斗”,减省文书点验等事物,一句话,李广以宽仁治军,士卒“咸乐为之死”。

同时代的程不识将军却与李广相反,“正部曲行伍营陈(阵),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程不识以严谨治军,以身作则,后来官居李广之上,也是一代名将。

可以说两位名将分别是古代治军之“德治”与“法治”的杰出代表。治军宽严都是一种形式,关键是将军的人格魅力。

《红楼梦》

鲁迅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套用“一千个读者的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那么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种林黛玉的形象,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咏柳的同题诗

同是咏柳诗,唐代贺知章咏道: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写得清新优美,豪放洒脱。

而宋代曾巩咏道: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写得冷峻而富有哲理,立意不落窠臼。

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所说的那样,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两诗一褒一贬,一侧重说理,一侧重言趣,真是褒贬由我。也可以说亦理亦趣,各有千秋。

李白两首诗

先看《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这首诗充分表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他人旅居抒怀,皆是愁苦断魂之作;而独太白豪情逸兴,既有美酒,“不知何处是他乡”又如何?何妨将此作家乡!身在客中而不觉为他乡,亦即他乡即故乡,多么豪放不羁,浪漫飘逸。

我们来看李白的另一首诗《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我们分明看到了诗仙的另一面——细腻深情,不是“不知何处是他乡”,而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是一首思乡曲,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前一首因美酒而忘乡,后一首则因闻笛而思乡。

李白有因美酒而忘乡的潇洒,也有因闻笛而思乡的多情,两者相反相成,对立统一,让我们看到了多侧面立体的血肉丰满的诗仙。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诗仙也是“人”,诗仙首先是“人”。

项羽自刎乌江

同是有感于项羽过江东,杜牧作诗《题乌江亭》批评项羽缺乏“勇”于过江的精神: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人们历来欣赏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一语,认为表现了他的气节,其时这正反映了项羽的刚愎自用,听不进亭长忠言(亭长建议“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他已经错过了韩信、气死了范增,然而在这最后关头,他若能面对现实,放下架子,“包羞忍耻”采纳忠言,再整旗鼓,那么楚汉战争的最后胜负归谁也就难说了。诗人反说其事,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

王安石《乌江亭》表达了与杜牧相反的意见: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宋人胡仔说“项氏以八千人渡江,败亡之军,无一还者,其失人心为甚,谁肯附之?其不能卷土重来,决矣。”失人心者失天下,这可看作是对王诗的解释。如果说杜诗是对历史的翻案,那么王诗是对杜牧诗翻案的翻案。

与杜牧的反说其事不同,李清照则是正说其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赞美项羽的悲壮死战,绝不屈辱偷生。借以抨击南宋朝廷的逃跑妥协政策,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感。当然李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借古讽今。

李清照赞美项羽“不肯过江东”;杜牧言下之意——不妨过江东,批评项羽不肯过江东;王安石说过不过江东都没劲了。

散文诗两首范文第5篇

我校拓展课程中的“一些文雅气质”课程,就是播种诗情、收获诗意的课程。它是语文学科的拓展延伸,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开设。其课程目标是:通过诵读一定数量的诗词、名句、名篇名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生境界,涵养儒雅气质。我们的做法是“新经典,新诵读”,让学生在读、唱、吟、舞中优雅前行。

一、课程资源建设

1.教材选材:源自经典而不拘泥于经典

“一些文雅气质”课程应该是面向儿童的,因此,在诵读内容上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我们为“一些文雅气质”课程编制了校本教材―《含英咀华》,共三册,分别供低、中、高三个年段的学生学习,其中既有轻松活泼的儿歌童谣、传唱千古的唐诗宋词、朗朗上口的对句韵文,也有名言警句、现代诗歌、名段名篇等。

丰富的内容穿插、搭配在每一册书中,让孩子们从不同的内容中找到乐趣,延续阅读的快乐;全面的取材让孩子们接触不同的“经典”,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灵活的名篇节选让孩子们直面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汲取养分,吸收精华。

2.教材编排:以学生为本,密切联系语文课本

教材编写首先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符合其年龄与认知规律。《含英咀华》基于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进行教材编排,供低年级使用的教材第一册开篇是20多首儿歌,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便于一年级的孩子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活。例如,开篇第一首儿歌《课前准备歌》,把小学生的课堂常规编成简单易懂的儿歌,让孩子们在反复诵读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我们的教材是语文课本的有益补充。在编写教材的时候主要考虑了两点:第一,将语文课本中“语文园地”里的节选诗词的完整内容放在对应的《含英咀华》教材中。例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下)“语文园地”七《读读背背》中选取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望月怀远》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两个名句,我们就把这两首诗的完整内容选入《含英咀华》第二册中,供三年级的同学诵读欣赏。第二,凡是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过的内容(诗、词、曲),不再重复编入《含英咀华》。

最后,在《含英咀华》读本中体现我校特色。我们在每册读本的最后,都选取了我校“读书节”诵读晚会的经典节目脚本供孩子们欣赏和表演。例如,诵读脚本《一路走来》是我校王强老师写的一首散文诗,表达了建校以来几代教师对学校的深深眷恋、对工作的辛勤付出。高年级的孩子们在诵读时,可以体会到老师们怀揣的梦想和燃烧的激情。

二、教学实施

“一些文雅气质”课程在我校是一门实实在在的课程,学校通过多种措施确保了课程的顺利开展。

1.充足的课时保证

每周四早上25分钟的晨诵课、每周40分钟的诵读课以及每节语文课前的3分钟都是学生的诵读时间。长短结合,均匀分布,让诵读无处不在。

2.详细的教学进度

将每册书的教学内容细化到每一周,教师按照进度教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3.专职的任课教师

每个班的语文教师担任该班“一些文雅气质”课程的任课老师,负责授课及课程评价。

4.多样的诵读方式

在教学时,我们反对复古,倡导“新经典,新诵读”,诵读内容不局限于四书五经,诵读方式不局限于死记硬背。教师对所教的内容进行适度点拨,画龙点睛,主要精力放在指导诵读上。

学生既可以用标准的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诵,也可以根据平仄音律婉转地吟诵。此外,古诗新唱也是不错的尝试。读本中的很多内容都适合在课堂上唱出来,如骆宾王的《咏鹅》、李清照的《一剪梅》、苏轼的《水调歌头》等。

我们尊重学生个体的生命发展,尊重他们不同的诵读方式。诵读中强调声音洪亮、疾徐有致,更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

三、课程评价

拓展型课程倡导“技趣互促”,教学中通过技能与兴趣的相互影响和促进,达到“技趣共进”的效果。“一些文雅气质”课程的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

1.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考察学生晨诵课及诵读课的情况,以班级为单位,每周进行一次评定。重点关注任课教师的指导情况、班级的诵读方式、学生的诵读状态、班级图书角及诵读栏的建设情况等,评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并对班级进行整体评价。

2.结果性评价

结果性评价即该课程的期末检测。期末对每个学生逐一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是推动课程的发展、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提升学生的诵读水平,重在鼓励与肯定学生。

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我们构建出“一些文雅气质”课程的检测形式―等级达标。诵读等级由低到高依次设有童生、秀才、举人、探花、榜眼、状元、大学士七个等级。诵读考级既是检测的手段,也是学生诵读水平不断攀升的快乐阶梯。学生在等级不断攀升的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增强了诵读的兴趣和信心。

四、实施效果

如今,走进我们风景如画的校园,“一些文雅气质”俯首皆是。

一楼大厅的校训墙上,“养德 立美 尚文 健体 启智 求是”是孩子们每天进入校园看到的第一道风景。教学楼“风义”“颂德”“雅正”是老师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的地方。中空花园墙壁上镌刻着校歌《松湖之约》:“粤中之中,南岭之南,莞郡有湖曰松山……”这是孩子们入学音乐课学的第一首歌曲。

二楼的小植物园“园中缘”,缘分壁上有不少老师们的佳作,阳巧玲老师写下了“月下听蛙鸣,夜久不愿归。唧唧低声语,幸为松湖人”。匡芝兰老师写下了“松湖安家,窗含无边春色;青山有意,胸怀大块文章”。优美的文字诉说着老师们对松山湖中心小学这片热土的缘分。

在两年一届的“诵读节”上,可以参观“美文经典诵读心得交流”展览、欣赏“书香家庭”“诵读小能手”评选、观摩“与圣贤为友,伴经典同行”古诗词课堂教学展示等。

在“诵读晚会”上,可以听到欢快的儿歌、豪放的唐诗、凄美的宋词,或是独具特色的东莞本地方言朗诵、古诗新唱等。台上的演员,有来自各个年级的学生、任教不同学科的老师,甚至是从零学起的家长。十余年来,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诵读节晚会”,得到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