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视新闻学

电视新闻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视新闻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视新闻学

电视新闻学范文第1篇

(一)了解并掌握新媒体技术

新媒体技术在广播电视新闻学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社会上人才的需求中对于新媒体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推广要求我们在专业课程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有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的课程,还要根据目前的新媒体的发展趋势,融入一些其他关于新媒体方面的课程,将新媒体技术真正的作为新时代人才培养必备的一种素质。此外,新媒体环境下的人才要做到全面发展,既要有专业的新媒体技术,又要有敏锐的眼光,捕捉市场有用的信息。毕竟新闻学专业要有发现新闻的一双眼睛,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生活中找到活的题材。现阶段的人才综合能力要强,在保持新闻采写编等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掌握节目组织、新闻播报、视频制作剪切等能力,这是新阶段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二)具备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对于任何行业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人才的选拔中,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更能受到青睐,因为创新是竞争的基础,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改变传统的模式,在新的道路上走地更远,增强媒介市场竞争力。创新在我国是很重要的,因为我国缺乏创新,中国传媒行业更是如此,许多节目和传播的模式都是模仿其他国家的,没有中国的特色。因此,增强创新能力是新媒体环境下给广播电视新闻学人才提出的巨大的挑战,将创新意识带到工作中去,改变现有的电视新闻的传播理念和形式,甚至在机制上做出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变主动为被动,才能走向新生。

二、新媒体环境下人才培养新策略

(一)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新媒体和互联网网络技术结合使得新的传媒形态不断出现,使得传媒市场变得十分活跃。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要不断地更新现有的知识,将新媒体技术不断地吸收融合进来,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但是,由于目前电视广播新媒体前沿技术与实际新媒体技术有很大的差距,使得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对于社会和高校要有注意结合实际,调整计划。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在调整目标时要注意几点。一是正确定位自身高校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明确自身的优势,取长补短,发挥优势,将优势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从而培养出专业的市场需求型人才,避免出现毕业生失业的状况,将市场供求关系充分考虑进去。二是对于课程体系设置要合适,在制定时要结合自身的目标与实际,切勿将两者分开,否则就会令目标难以实现,影响人才培养的计划。同时,在课程体系中要注重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设置多种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定位,在培养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各方面知识,这样才会让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结合自身情况对自己今后的就业有新的理解。社会是人才历练的场所,步入社会后学习到的知识更加重要。因此,社会要为人才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一个新的学习机制,能够引导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在工作中能够将自身的价值更好地发挥出来,为社会做贡献。

(二)创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1)创建新的人才培养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很重要的,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对师生起到重要的影响,一个健康的校园文化能够将课堂文化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做出合理的补充,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做出合理的分析,同时丰富的校园文化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因此,一个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创建培养新的适合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发挥更突出的作用。(2)创建新的教学模式。高校在教学模式上要做出新的调整,要创建出适合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体系。在教学内容上要重视社会的人文知识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观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便在步入社会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教学内容要丰富,教师要充分的引导学生,起到主体作用。教学方式要新颖,改变传统的老师授课学生听讲的模式,注重新模式的引入,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不仅仅局限在当前,要有长远的目标,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开发自身潜能。

三、总结

电视新闻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学;人才培养;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3-0008-03

一、引言

重庆文理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于2003年在当时的中文系设立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共招收了8届学生。几年来,我院加大专业建设,通过调研相关单位的用人需求,收集学生的意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但实际的人才培养效果却并不理想,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未能得到有效提高,教师理论能力有余而动手能力欠缺,缺少师生共用的专业实训平台,因而专业的发展不能适应旺盛的广电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

分析问题的症结发现,从专业建设发展实践来看,“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随着新闻媒介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由较单一的能力提高到媒介融合能力要求,由实践能力提高到实战能力要求”。[1]因此,在专业建设和改造过程中,相关高校应将提高师生实战技能放在首位。但是在实际的专业建设中,囿于成本控制,高校一般倾向于带学生到媒体各部门见习,或者在课外建立工作室,吸引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实践。这种走马观花式的专业见习,无法让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前景有很深刻的体验。同时,课外工作室中师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是理想化的,更多是出自对实际项目的模拟,法真正使课堂教学自身和社会实践融合在一起。

据统计,我院文化与传媒学院拥有民间刊物《星湖》报,创刊14年来,这里走出了数以百记的大批文学、新闻好 手,且大都供职于成渝两地的报社、杂志社、电视台、网站等。其中最为著名者,如《星湖》创刊人、任腾讯大渝网副总经理的张采兵,任沙坪坝区新闻中心电视部主任的杜术林,任重庆卫视主任记者的邱朝举等。

笔者认为,高校本身就可以利用专业校友资源,以业界真正的媒体为创建标准,联合创建媒体,打造适合专业建设发展的平台,师生校友共同参与媒体平台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之中开展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以我院为例,可以打造《星湖》报、《星湖》创作社、《星湖》网三个专业平台,将专业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融合于专业平台之中,实施真实的专业项目制,师生直接与业界接触,参加行业企业第一线最真实的实践活动锻炼,同时又可以顺势整合《星湖》校友资源,实现专业的拓展与延伸。

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建设改造的必要性

1. 培养“双能型”教师,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技能的需要

让教师参与“《星湖》报网社”专业平台的建设,能增强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培养“双能型”教师。“《星湖》报网社”专业平台是一个集教学科研、实习实训、专业服务为一体的平台,教师既可以指导学生展开各种教学活动,亦可以与学生一起开展对外专业服务——接受外包的广告制作、节目制作、大型活动媒体支持等,这样就可以做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效融合。在课堂教学的同时,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从而达到培养“双能型”教师的目的。

2. 实施专业真实项目制,有效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需要

“《星湖》报网社”是培养学生在“纸媒”、“网媒”以及“视媒”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平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可以凭借这三个媒体平台实施真实的专业项目制。将招收的专业新生从入校到毕业的教学学习过程设置若干个真实的项目,如报纸编辑——《星湖》报,电视编辑——《星湖》创作社,网络编辑——《星湖》网,围绕每个项目设置课程群,通过一系列真实项目的实施,让每个学生大学期间编辑一份真正的报纸,建设一个真实的网络,创作一个个电视节目,这样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才能做到学有所成,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3. 整合《星湖》校友资源,提高学生就业率的需要

据不完全统计,我院《星湖》创刊以来,培养了数以百计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工作在机关、媒体、地产、商业、软件等不同的岗位上,很多人已经成长为单位的中层或高层领导干部。因此,积极整合《星湖》校友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有效的实习岗位和就业岗位。与此同时,丰富的《星湖》校友资源也是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的良好基础。

三、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探索

1. 投入资金建设打造专业平台

以知名校友为重点,与《星湖》校友沟通,取得《星湖》元老对广电专业人才培养以《星湖》为平台的大力支持。同时,在《星湖》从事纸媒、网媒、视媒工作的前辈指导下,以业界的媒体为创建标准,投入资金建设包装打造《星湖》报、《星湖》创作社、《星湖》网,包括购置设备、制定人员配置计划、管理制度,等等。

2. 设置全新的课程教学体系

利用《星湖》报、《星湖》创作社、《星湖》网三个专业平台确定“纸媒”、“网媒”以及“视媒”的岗位点(群),分析岗位点(群)的专业能力结构,分别开发课程(群)以及课程(群)评价标准。每一个课程(群)围绕一个岗位点(群)设置,突出职业能力导向和实践导向,使得理论与实践有效对接。以上述三个岗位课程(群)为核心,搭配专业基础素质课程和提升素质课程,最终制定全新的课程教学计划。

电视新闻学范文第3篇

一、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对新闻业务的独立操作能力等。但目前我国各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普遍存在不足,教学效果欠佳,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一)设备投入不足,办学硬件匮乏

由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开办时间短,至今仍有许多院校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应用学科性质缺乏认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结果是不重视实践课程安排,认为实践教学课可有可无。很多教学实践课都以教师的理论讲解代替必要的技能训练,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作用和地位被忽视。重装备、高消耗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对录音机、摄像机、编辑机等电子采集设备及编辑与制作实验室有着极强的依赖性。一个成熟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科建设应该具备完善的配套实验室,包括摄影实验室、摄像实验室、视频编辑实验室、音频实验室、节目制作实验室、演播室等等。这些实验室与实验设备普遍价格贵、耗材高、磨损大,更新快。目前,相当多的学校受资金的限制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验教学投入不足,实验设备匮乏或陈旧。无资金投入又无设备支持,导致学生接触实验设备的机会少,实验课时几十个学生使用一台摄像机的现象在高校并不少见。这种设备短缺的局限使一些学校的实践教学安排只能向高年级倾斜,低年级学生实验教学时看的多,动手的少。硬件设施缺乏使得大多数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基础实验教学都难以保证,更无法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系统性。

(二)实践内容层次不强,缺乏系统性规划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实践内容丰富,从广播电视新闻摄影、摄像、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制作、专题片拍摄、新闻栏目制作、新闻评论和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等等都需要大量的实践课时。由于开办时问短,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课程设置尚处于摸索阶段,尤其是一些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几乎年年在调整,年年有变动。目前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一年级普遍以通识课程为主,即使有少量的专业课也大多安排为新闻理论课,为数不多的实践课基本集中安排在二三年级。这样除带来设备使用冲突的问题外,还会出现实践内容与所学课程脱节,如新闻采访常常与摄像等实践课程在二年级同步开设,导致学生进行电视新闻采访时尚未掌握画面拍摄技巧,采访实践明显受到制约。同样,学生尚未深入了解电视节目形态与节目制作流程和技术时,进行电视节目策戈4与制作实践无异于纸上谈兵。因此由于实践课程设置缺乏统一规划与分层次安排,学生专业实践撞车、错位的现象时有发生,许多实践课程未能按部就班地开设,不仅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实践效果,也导致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缺少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

(三)师资力量薄弱,实践能力培养缺少引导性

作为新兴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面临的普遍问题,短时期内迅速扩张也必然导致专业师资严重短缺,这已成为制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瓶颈。目前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主力教师,大多是从人文、社科等非新闻专业转行而来,或者是刚参加工作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研究生。他们普遍从头学起,同时由于缺少业界经验,缺少对实践主题、过程、实践报告的设计、监督与检查,无法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进行有效指导。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几乎所有新闻专业的实践与技能课程都由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而他们是否拥有高学历、高职称则是一个相对次要的问题。在我国,尤其是近些年,高校在引进人才时已由重学历重职称变成唯学历唯职称。这就把相当多具有丰富业界经验的优秀新闻人才排除在了教学岗位之外。我国只有中国传媒大学等极少的几所院校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学博士培养资格,每年有限的博士毕业生很难充实到地方高校中来。相当比例的博士毕业后更多的是进行纯理论研究,他们在理论课讲授与科研方面虽然成绩斐然,但由于同样缺少新闻实践工作经验,对专业技能实践的指导难以得心应手。教师缺少实践经验,专业实践指导不力,导致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专业实践课程或流于形式,或由学生完全自主实践,缺少引导性和系统性,难以达到应有的提高。

二、系统性培养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

新闻学不同于传播学。新闻学注重研究新闻报道的过程和细节,偏重业务实践,主要为媒体培养新闻人才;而传播学注重研究新闻传播的效果与影响,偏重理论探索,培养专家与学者。了解新闻规律,掌握职业技能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尽快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应用能力,为社会输送“能用”和“好用”的人才,对于加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科和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达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需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

(一)树立重视专业技能的人才培养理念

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尚处于摸索阶段,各高校并未形成统一的体例。一些院校大多根据本校的师资情况开设课程,普遍偏重理论讲授,忽视实践教学,造成课程设置不科学,实用性不强,稳定性不佳。学生所学知识与业界需求脱节,导致一些广电新闻专业的毕业生不会使用摄像机,不能独立进行节目策划、新闻评论写作,甚至有新闻专业博士生不会写新闻消息的感叹,令用人单位对新闻专业教育产生质疑。因此,重视专业技能是目前新闻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日益成熟,面对咄咄逼人的新媒体,特别是新媒体快速的反应和迅捷的,广播电视新闻的制作重一l,/JI速前移。新闻记者能够在新闻现场即时为多家媒体提供现场直播报道是未来媒体融合趋势下的必然选择,这也对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几堂课学生就可以掌握新闻理论,但在实践中熟练运用理论却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摸索,因此广播电视新闻教育必须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在加强学生社会科学文化知识积累的同时,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作为新闻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人,合理设置新闻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重,侧重技能与实用性的培养。

(二)强化实践课程设置的系统性

构建系统性强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实践教学的水平逐次提高是实现专业技能培养目标的前提。改变目前实践教学缺少系统性的现状,可按照“基本+提高+创新+应用”的模式来实施。“基本”是指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基本实践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及技能,能够正确使用实验设备,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作风。“提高”是指综合性与设计型的实践能力。在掌握基本实践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设计综合性实验项目,学生能够自己设计实验内容,通过自定选题、自主策划并独立拍摄制作各种类型的节目。这一环节要结合视频编辑、演播室节目制作、实验电视台运作等综合实验课程,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创新是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师生互动,综合提高”为理念,积极开展广电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包括任课教师命题的开放项目和学生的自主选题项目等。同时根据分层次实践教学的安排,积极组织各种专业技能比赛项目如摄影、摄像、纪录片创作、广播电视栏目创作、情景剧创作等各类DV大赛及主持人竞赛、新闻评论竞赛等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积极创新,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提高实践作品的专业水平。应用是指在学生实践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通过准新闻栏目与准新闻媒体,使学生的新闻作品播出与发表,同时通过与校内外部门与单位的合作,实现学生专业实践走出校门,由关注校园转向关注社会问题,将镜头对准社会,对准现实生活,达到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最终目的。在此培养模式下,还要确立专业实践与实习“一贯性、系统性与两结合”的培养原则。一贯性即人才培养方案中,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专业实践安排贯串大学四年,年年有,不断档,连成线。两结合即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时,将课堂内外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实习结合起来。

(三)推行专业实践导师制

导师制是近些年国内一些院校模仿国外大学新推出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即从学生大一入学开始,就指定在校四年的指导教师。导师制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非常普遍,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指导教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行全面指导与规划,有时甚至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困难。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十分适合推广这种培养方式,导师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总体要求及本专业的实践课程安排,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对学生进行持续四年的专业实践技能指导。这样不仅能做到因材施教,而且能够保证一贯性、系统性的实践培养方式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按照一贯性和系统化的目标不断提高,也有助于导师对教学实践环节的深层参与,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同样是一种提升。导师制同样可以聘请新闻单位的资深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指导教师,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引进具有新闻从业经历的指导老师对于提高专业技能培养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新闻领域,向公众传递新闻的途径和方法的许多重大发现不是产生于新闻学院,而是产生于新闻机构。聘请资深媒体人士作为指导教师,有利于与新闻媒体的现实需求接轨,使职业技能培养更加有针对性。导师制的前提是指导教师要熟悉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与目标,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保证投入足够的精力与热情,有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实行导师制还必须加强对这种人才培养方式的考核,否则就有可能流于形式,或出现由于导师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精力不同导致学生得到的指导严重不平衡的现象。

电视新闻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电视直播;新闻直播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9-0017-02

电视新闻直播,是一项“遗憾的艺术”。它以其同步性、透明性、真实性以及现场感、参与感等特点在观众占绝对吸引力,直播成为新闻类节目竞争力的重要形式。电视直播活动表现出了新问题甚至负面效应,电视从业者对自己在新闻传播中的定位仍不准确,观念和素质还跟不上电视直播的要求。所以面对未来电视发展方向,分析并解决电视新闻传播职能和观众欣赏品味需求之间的矛盾,有着其直接的现实意义。

1新闻直播现状与市场需求

1.1电视观念的定位转变

对于电视直播特质的认知和发挥是电视直播观念重点。电视要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做有发展潜力和优秀竞争力的直播节目,就要取决于电视人对于直播本身特性的认知与发挥。新闻直播节目的理念,是你为谁直播?新闻理念内容中的核心是受众。观众不仅希望通过直播目睹新闻现场,更希望对新闻事件有全方位系统性的了解。电视新闻直播不仅把判断权交还给了观众,更使得观众更接近事件本身,让观众参与进来;同时也从而由程序化可控化录播方式转变为灵活多变的直播方式。观众的需求,是制作直播节目的重要依据,衡量电视新闻直播报道价值和意义的标准。

1.2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更新

电视新闻直播的发展,必须以电视技术为前提,电视技术能改变节目形态。卫星上天,就使得现场直播可以实现大量大规模大范围的同步报道。从EFP箱式转播系统,到全向微波设备、光纤,再到卫星、3G等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应用,新技术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到电视新闻直播中去,使得现场视音频信号越来越清晰,设备越来越轻便,报道对象的选择也更自由,逐渐摆脱自然条件制约,满足日益提高的新闻直播要求。

比如中央电视台积极探索并应用数字电视技术,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制作,到传送播出,把模拟方式转变为数字方式,有了自己数字演播室、数字后期制作系统、数字录像播出系统等等,使得中国数字电视设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从模拟到数字,产生了更多更为便携的设备,如折叠式卫星天线,紧靠一部可视电话即可进行直播。

1.3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因为宣传部门对新闻报道的严格控制,也因为电视媒介本身的声音画面兼得的优势,我国电视新闻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对新闻时效性要求都不高。但近些年来,随着电脑电信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广,媒介竞争越发加剧,这样的行业环境下,电视媒介想要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只有以新闻为本,发挥时效上的优势,高质有特色的新闻来提升自身影响力。由此,利用电视新闻直播时效性强、影响力大来取得观众的注意力,扩大社会影响提高知名度就成了不二选择。

9.11恐怖袭击事件成就了凤凰卫视,海外战争成就了CNN,CCTV-4也因伊拉克战争直播获得广大认可。所以,电视新闻直播报道,更是电视媒体树立自身品牌形象提高公信力的最佳手段。想要在世界媒体的竞争中立足,就必须与世界接轨,有自己快速高效的新闻反应机制,在对重大世界的成功直播中扩大国际影响,是我国目前电视新闻改革发展的方向。

1.4社会舆论环境改善,更民主

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地震,政府信息越来越及时公开,因为公众对于媒体在重大事件上的期望不仅限于获得可靠的信息来源,更要根据媒体对于重大事件的认知和判断来做出自己的认知与判断。在舆论逐步开放的情况下,直播的选题也得到更大范围的拓展,从仪式庆典,到突发事件,观众都能通过电视新闻直播来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2新闻学视角下的电视直播及其优势

2.1全直播――新闻现场直播

新闻现场直播也称新闻实况直播,是通过对新闻事件的一个机位或多个机位的切换组接完成的新闻现场同步客观记录与播出,连续性的与观众分享当时当下的新闻信息。

2.2准直播――演播室直播

把单条节目录制后后串联,由主持人在演播室播出,主持人播报和播出时间或者观众收看时间同步则是演播室新闻直播。尽管偶尔会有插播的“本台刚刚收到的消息”或现场记者发来的紧急重大新闻,使得新闻的时效性增加。但限于匆匆编就的短讯或主持人的口播,缺少现场特有的信息和感染力,在传播效果上也就没有了所谓新闻直播的根本意义。

演播室直播即使是在新闻播出时间内能达到新闻随到随播,极好的维护节目的完整性,却也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直播。

2.3立体 化复合报道――直播报道

现场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图片声音+记者的报道+主持人的播报一起直接即时播出即为直播报道。多以现场直播为主体,交替运用演播室直播或字幕滚动直播,再加上现场记者连线等手法多样内容丰富的立体化报道。因为传统的实况直播方式,在面对重大或者发展过程复杂的新闻事件和新闻现场时,只能单一的客观记录,单调乏味,冗长沉闷,无法扩大事件外延。于是,演播室作为一个信息处理中心,组织、调控事件现场的记者,给整个事件一个深度、广度上的延伸,可以通过现场事件这个核心,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现实况并更好的揭示新闻内涵。

3结论

电视新闻直播实现了同步展现新闻事件发生发展,同步展现新闻事件的原生态,立体化综合报道事件发展,多角度全方位集中采纳式报道,并以直播为主线构成节目,并产生良好的人际传播效应,这就使得新闻时效性得到最大限度增强,更全面的满足观众多元化需求,同时充分整合优化多层面信息,最大限度的观众的情感体验和主动参与性。

参考文献

[1]王晓真.与时间赛跑.中国记者,2008.

电视新闻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综合实践周 实践教学 MIE工程

一、综台实践周的实践教学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是最近几年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随着媒介市场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上手快、灵活性强、有专业技能、能迅速适应媒介环境并且有一定媒介与社会经验”的人才更能适应市场需求,因此近几年来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将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之中,作为传统实践教学的重要补充。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指的是学生在正常的在校学习期间,每学期安排一定时间(通常为一至两周)进行社会实践的一种活动,一般高校安排在期中考试之后,在此期间暂停课堂教学内容,待学生完成实践成果之后再恢复课堂教学。

目前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是检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让学校成为训练专业技能和各项能力的虚拟战场和拟态环境,拟态环境是由美国的舆论学家李普曼提出来的。指的是人们和环境之间的插人物。是现实社会的微缩。为人们提供了相对简化的认知框架。学生参与综合实践周活动,通过在学校这一拟态环境接受简单的、初步的专业实践训练。感受到实践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高其训练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当学生进入社会这个复杂而变化迅速的现实环境时,能立刻适应新环境,轻松从容地应对遇到的各种压力和难题。因此,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旨在将实践的思维融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树立“实践为王”的理念。

二、当前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综合实践周的教学实践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包括综合实践的综合管理、指导教师、实施过程以及实践基地(实践单位)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是构成综合实践必不可少的四大要素。也是关系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部分。本研究旨在考察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综合实践周的实施现状,探索适合新闻传播专业的具体的综合实践周实践教学模式,本研究对浙江某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本科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相关问卷209份,收回196份,回收率为93.8%,有效问卷192份,同时本研究辅以访谈形式,通过对参与综合实践周的20余名学生进行开放式交谈的方式来获得深度信息。

综合调查结果。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在综合管理、指导教师、实施过程以及实践基地(实践单位)等四个环节中都存在不足之处。

管理:综合实践周设置缺乏体系,没有形成适合长期发展的良好模式。管理学中提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综合实践周教学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教学方式,因此综合实践周的教学环节没有形成体系,缺乏能适应长期发展的模式,有些实施环节和评价标准没有形成规范:

(1)从实践时间安排看。学生希望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数据显示,学生希望综合实践周能提供更长久的实践机会。现在综合实践周通常只有一至两周,而大部分学生认为应一个月为宜:综合实践周通常从二年级开始进行,但有34.4%的学生认为在一年级就应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这样能增加他们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机会,并能帮助自己迅速地脱离高中教育观念,形成初步的媒介素养。

(2)从实践方式看,每次实践方式各不相同,缺乏延续性。经过考察发现,“到新闻单位实习”、“制作新闻作品”和“访谈实践”是主要的实践方式,而“没有安排,由自己决定”的比例也不在少数。那么学生期望的是怎样的综合实践周方式呢?结果表明。“到新闻单位实习”、“制作新闻作品”和“访谈实践”、“社会调查和统计”比例较高,学生要求综合实践周能给予循序渐进的技能训练。而非短期任务式教学。

(3)从实践流程看,每次综合实践周的实施过程不统一。数据显示。学生认为本次综合实践周与上次综合实践步骤“完全不一样”的达46.7%,选择“比较一致”的才6.5%,访谈学生表示,综合实践周的流程安排不固定。不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需要达到什么成果。因此每次在参与综合实践的时候都有点迷茫。这影响了最后的实践效果。

(4)从实践地点来看,基本在学校周边地区进行,地域范围偏窄。数据表明,91.2%的学生在学校及周边地区进行综合实践周活动。4.2%的学生在省内其他地区。4.7%的学生在省外进行实践。有27.6%的学生则认为综合实践周的范围应该更广一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空间和自由选择机会。

指导教师:专业教师在综合实践中角色和定位不明确。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高等教育活动的四个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而其中最主要的关系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专业教师在综合实践周的教学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应从总体角度对实践开展的过程进行把握,而且还应从细处对学生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一些专业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并不明确,没有充分认识综合实践周教学的重要性,指导意识和积极性淡薄,指导作用不强。根据笔者问卷调查表明,学生认为指导老师只在“动员和工作布置”、“实践成果评析”两个阶段发挥作用,而在“实践进行过程”阶段作用不大。而数据显示,有85.4%的学生希望在综合实践周中获得指导老师的帮助,因此,指导老师必须明确角色定位,树立职业责任感,要在综合实践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实施过程:考核机制不严谨,学生积极性不高。根据访谈我们了解到,综合实践周的实施过程控制不严,只要学生完成实践作品,写好总结,指导老师根据实践作品和总结进行考核就算完成任务,而对这个学生实施的态度、努力程度等无法进行细致考核。如果是团队合作的实践,还会出现有学生根本没参与,也能获得实践成绩的情况。这样的实施过程导致学生可能处于放羊状态。宽松的考核机制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践效果可想而知。

实践基地:实践基地作用微弱,需要发挥MIE工程的作用。在学生综合实践周活动的反馈中笔者发现,实践基地(实践单位)缺乏教育责任心,往往以自己的利益和需求为最主要的考虑方面,因此接收学生的意愿不高,即便学生有机会在其中实习,也经常安排一些无足轻重的工作,学生无法真正深入到业务工作的前线,浪费了时间。收获却不多,不仅影响其综合实践的最终效果,还影响了学生对职业的忠诚度和对媒体的认可度。因此,实践基地必须发挥传媒的学校教育功能。媒体有教育功能,将传媒深入学校内部,让学生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传媒的影响,并使其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实践教学之中,这种发挥报纸、杂志、广播、影视、网络等大众媒介教育功能的活动被称为MIE工程,即Mass Media in Education,即传媒教育工程,它能使学生在学校里也能真正感受到良好的媒介环境,并受到熏陶和感染,将自己培养成一个实践型的传媒人才。

此外,对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尚未进行效果研究方面的分析。目前综合实践周的教学虽然已经成为本科教学每个学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缺乏对综合实践周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也没有从宏观角度对如何提高实践周的教学效果作出探索和分析。

综上所述,为提高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水平,必须在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提高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这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需要。

三、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综合实践周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培养目标的主要任务之一,实践能力的高低甚至还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状况。调查问卷的数据表明,88%的学生认为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是必要的,主要表现在对自身能力的提高、对专业理论学习的帮助以及对将来就业的帮助等三个方面。90%以上的学生认为综合实践对自己的专业理论学习有帮助,88%的学生认为综合实践能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针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存在的上述问题。结合专业特点及实际情况,需要探索更适合人才发展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式,以提高广播电视新闻本科专业学生综合实践周学习的价值和效果。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综合实践周实践教学模式改革需从管理体系、实施过程、实践基地和效果分析等四个要素着手。

制定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1)计划:确定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计划,不仅要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计划相一致,也要与理论教学计划相辅相成。制定综合实践的具体实施步骤以及奖惩标准等相关细则。

(2)组织:在综合实践周未开始之前就必须进行宣传和动员工作,保证学生对综合实践内容有全面和综合的认识。

(3)领导:组成综合实践周实践教学领导小组,进行详细的人员分工,保证都能各司其职,制定对指导教师工作的相关激励机制,及时做好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工作。

(4)控制:做好实践周实施过程各个环节的控制。关注学生每个时期的实践进展情况,每个学生的分工情况以及具体的实施细节,以保证实践的顺利进行。

重视综合实践周的具体实施过程。

(1)完善综合实践周的选题制度。在确定综合实践周的实践选题时,既要结合广播电视新闻的专业学科特点。又要结合当前社会发生的值得关注的重要事件:既要确定一些常规性的选题,又要对时新性的选题有所涉及;既要关注那些具有一定深度性和思考性的选题,又要注重选题广度和多元发展。

(2)处理好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指导教师就在自己身边,在最需要帮助时能及时给予支持,明确指导教师作为管理者、观察者、协调者、参与者以及评价者的角色定位,同时对指导教师的实践业务能力和职业伦理教育给予定期培训,加强其作为实践指导老师的责任感。

(3)做好实践总结。敦促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践任务,并形成实践成果。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实践总结和感想,既要采用总结报告的大会形式,对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表彰并听取其心得报告,又要采用小范围的座谈会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交流经验和心得体会的平台,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真正受益,并能促进其对理论学习兴趣的提高和深刻思考。

(4)加大考核力度。对考核标准采用细分标准,不仅包括实践总结和实践作品,还包括出勤率、实践态度、总结发言及笔试等方面。这不仅能考察学生的实践水平,也能以考促学,增强学生参与综合实践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发挥实践基地的实际作用。选择责任心强、学校教育功能强、能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机会的单位作为实践基地,并与之建立长期互惠合作的关系,可以采用签订合同的方式将实践基地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