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韩愈的名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国菜名;汉语言特色;修辞手法;文化内涵;典故;思想;传承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6)02-0034-04
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因此,中国的饮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中国菜不仅色香味俱全,满足我们的口腹之欲,同时,中国菜名也极具文化特色,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为菜品命名,使我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在享受别具特色的中国语言与中国文化。
一、中国菜名简介
基于汉语言的丰富性,中国的菜名也可谓五花八门,形式丰富多彩,如果粗略归类一下,可以分为写意和写实两种。
写意的菜名按照其不同命名角度又可分为两种:一类菜名追求形美、音美、色美和意美,菜品与菜名相得益彰,赋予其美好的寓意,给人以听觉、视觉和味觉全方位的满足感。代表菜名如“瑞气吉祥”(是全只甲鱼或鳘鱼炖甲鱼,因甲鱼寿命较长故称“吉祥”)、“状元及第煲”(原料有元贝、虾仁、生肠、水发蹄筋等,取元、蹄(第)之音和龙、发之意),这些菜名都包含了美好的寓意;而如“踏雪寻梅”(这道汤以鲫鱼和螃蟹为原料熬制,汤汁雪白,汤底衬着点点嫣红的蟹膏,犹如宝玉踏雪寻梅,口感鲜香,营养价值极高)、“彩云飞凤”(即云腿炒鸽片)等这类菜名则更注重传达诗意与美感。另一类菜名是以相关的地名、人名来命名,或包含一定的历史典故。这类菜一般都有自己独特的烹调方法或地域特色,让人食其菜而思其人念其地也。如“西湖醋鱼”“沔阳三蒸”“东坡肉”“麻婆豆腐”“佛跳墙”等。
写实的菜名则相对简单。此类多为家常菜,菜名大多数以菜品原材料或加上菜品的烹饪方式直接命名,虽少了文雅的艺术气息与文化内涵,但很具实用性。如我们常吃的“萝卜羊肉”“番茄炒蛋”“烧茄子”“醋溜土豆丝”等等。
二、汉语言修辞手法在中国菜名中的运用
(一)修辞手法运用于菜名中达到的效果
汉语的修辞手法是多样化的,在我们的语言表述和文学创作中适当使用修辞手法可以达到形象生动、言简义丰等效果,同样,在菜名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也会使菜品更具吸引力,引发人们品尝的欲望。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1. 给人以全方位的联想。一道菜大致要经过点菜、做菜、上菜、品菜四道程序,同时也是听觉、视觉、味觉的完美结合。看菜单点菜名可以说是第一道程序,如果菜名富有美感,使人心里愉悦,就有一定的吸引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道菜才能完成它的餐桌使命。例如:“红嘴绿鹦哥”其实是清炒菠菜,“花好月圆”是“虾仁炒鸡蛋”,这样富有诗意与美感的菜名就比以简单食材命名的写实菜名更具吸引力。
2. 使人产生心理距离之美,回味无穷。在菜名中运用某些修辞手法可以产生“醉翁之意不在酒”和“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使食客不仅品尝到菜品的美味,而且赏其型、悦其色、知其故事,与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品味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与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其意蕴不可谓不悠远。如“燕草如碧丝”让人充满了对曼妙春色的向往;而“佛跳墙”则使“坛子煨菜”不仅平添高雅,更融入了有趣的故事与传说。
(二)多种修辞手法在菜名中的运用
1. 用典。用典就是在说话或写作中运用古代历史故事或有出处的词语已达到言简义丰或委婉含蓄的效果。中国菜名中颇多用典,其中的代表之一是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很多人都从字面上理解“狗不理”,觉得比较矛盾,如果这包子连狗都不理,不爱吃,那它还怎么被人们追捧呢?其实,它的起源是因为店主高贵友的绰号。据传,高贵友小名叫“狗仔”,其幼时脾气极为倔强,倔起来的时候就是家里他最喜欢的小狗来逗他,他都不理睬。所以,街坊邻居们就取笑他,送给他一个“狗不理”的绰号。后来,高贵友苦学厨艺,他制作的包子选料讲究,技艺独到,每个包子十八个褶,形似含苞白菊,味道极其鲜美,不仅深受当地食客的赞扬与青睐,更是名扬全国与海外。
另外,“过桥米线”的美好传说、“回锅肉”的经典做法、“叫花鸡”和“富贵鸡”的缘分相撞,等等,也都涉及许多典故,富有文化内涵。
2. 比喻。比喻又叫打比方,通常是用形象的事物来比喻比较生疏的事物,用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比较抽象的事物的,而菜名中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我认为在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增添美感,增添特有的情味。例如,把豆芽叫作“龙须”,用“白玉”比喻豆腐,将鸡爪称作“凤爪”,把蛋花美称为“芙蓉”等,而用“春苗吐艳”“银牙盖被”来命名“清炒豆苗”和“豆芽炒蛋”这两道菜,是不是让你感觉既形象又美丽呢?
3. 谐音双关。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现象,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的修辞格。双关,指有意识地使用同一个词语、同一句话,在同一个上下文中,同时兼有两层或者两层以上的意思,包括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菜名中使用的一般是谐音双关。
使用谐音双关取的菜名,不仅有不同于一般菜名的高雅性,而且将菜肴的内容、命名者的寓意蕴含其中,给食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用“绝代双骄”命名青辣椒炒红椒,用“年年有余”称呼红烧鱼,给清炒鲜蘑菇冠以“绿野仙姑”之名,是不是既别具风情又富有内涵呢?
4. 委婉。在讲话时不直陈本意,而是用委婉之词加以烘托或暗示,让人思而得之,而且越揣摩似乎含义越深越多,因而也就越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或为了避讳而用之。例如,般若汤――佛家代替酒的说法;凤爪――鸡爪;口条――猪舌之类。
5. 夸张。夸张指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或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菜名中运用夸张可以使菜品含义更饱满,充满吸引力和好奇心。例如,千张――豆腐皮的一种,表现其层数之多;什锦――多种原料的组合,从数量和形象两方面夸张。
6. 拟人。拟人就是把物比作人,使它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使用拟人手法的菜名富有形象感和联想感,新奇引人。例如,悄悄话――猪耳朵与猪舌拼盘,群英荟萃――各种萝卜的拼盘,子龙脱袍――传统湘菜中的炒鳝鱼。
7. 叠音。叠音,古代又叫“重言”或“复字”,叠音词语在朗读上富有音乐的节奏感与韵律美,在内容上使词语的意义更加突出,增强了对事物的形象描绘。例如:棒棒鸡、渣渣肉、担担鸡、么么喳喳珍珠糖水等。用这些叠音词来具体描绘菜品的特点,读来朗朗上口,既制造了一种特有的音响效果,又使菜名活泼而富有活力。
三、中国菜名蕴含的文化内涵
文化的内涵可以体现在各个领域,而中国菜名中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其中可以说有文化名城,有才子佳人,有流传千古的典故,有人们对生活情趣的追求等等,处处体现了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底蕴。
(一)菜名传达的美好寓意及特定愿望
中国人普遍有一种趋吉心理,在许多场合都喜欢讨口彩,表达自己渴望健康、幸福、平安、合合美美等美好愿望。这种文化特点也渗透到饮食文化中,从菜名中体现出来。例如,在中国人一年中最为重视的年夜饭上,“年年有余(鱼)”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而“瑞雪丰年”――鸡蛋、银杏、西兰花、白玉菇、腰果素炒,“五谷丰登”――五谷素炒,“锦上添花”――什锦拼盘,“芝麻开花节节高”――芝麻玉米蒸糕等等,都传达出了中国人希望生活富裕、企盼美好生活的心愿。同样,在婚宴上,人们也会使用一些特定的菜名,如:奶汤鱼丸一般被命名为“鱼水相依”,红枣桂圆莲子羹一般称为“早生贵子”,莲子红豆沙叫做“百年好合”,等等,其用意就是为了寄托对新婚佳偶的美好祝福,同时烘托婚礼的喜庆气氛。
还有一些菜品源于某个特定的历史事件,反映了人们在当时情境下的特定愿望,有的流传下来,有的则成为一个特定时期的符号象征。
例如,“龙凤配”是古荆州的一道传统名菜,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相传三国时期,周瑜设假招亲之计想诱骗刘备到东吴,然后将其软禁。不料却被诸葛亮将计就计,使刘备招亲弄假成真,留下了一段“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笑谈。刘备带着孙夫人回到荆州,当地人民为庆贺这一段“龙凤呈祥”的佳话,便用了以鳝鱼为龙、以鸡喻凤的形象手法,烹饪出这道至今流传的名菜,在喜宴特别是婚宴上,成为象征吉祥如意的一道必不可少的菜肴。
时期,在重庆等地的菜馆中出现了一道名为“轰炸东京”的菜,它是在刚刚油炸出锅的锅巴上,浇上烧滚海参或者虾仁的汤,二者相遇,会发出的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象征东京遭到了炸弹的轰炸。当时许多人到菜馆点这道菜,来表达自己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恨。
(二)菜名中体现的中国儒道佛文化
中国菜名中除了体现广大百姓的普遍心态,还渗透了儒道佛的思想文化。
作为中国“圣人之家”的孔府是儒家的代表传承,孔府菜作为汉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很多菜名包含了儒家的入世思想。例如,“孔府一品锅”的命名源于孔氏后代承袭衍圣公,在明、清两代封爵为“当朝一品”官衔;而“带子上朝”“怀抱鲤”都是菜品一大一小放在同一个餐具中,寓言孔家辈辈为官、代代上朝。
佛教素食与佛教传入中国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密切相关,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丰富,由寺庙到凡俗的发展过程。近年来由于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佛教素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成为我国饮食文化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它的许多菜名都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如罗汉果、戒香条、般若菜、南海藏珍等,其制作方法和风味也别具一格。
发源于我国本土的道教,其饮食文化更是以养生长生为目的,注重“春温补,夏生津,秋滋阴,冬滋补”的养生理念,会根据季节的不同将食谱内容进行变更,从而使每道菜都更具药食调理与养生的效果,其菜名也多与道教思想密切相关。如,“阴阳鱼”“乾坤蛋”“五行归一统”“三清至尊会”等等,道教文化韵味十足。
(三)菜名中包含的地名、人名等人文特征
1. 包含地名的菜名通常以菜品的发源地或成名地来命名,突出其地域色彩。如道口烧鸡、德州扒鸡、北京烤鸭、无锡排骨、扬州炒饭、西湖醋鱼、东江酿豆腐、大理沙锅鱼、镇江肴肉等,这些菜品无疑也成为当地宣传扬名的一张名片。人们到了一个地方,除了观赏当地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也是必不可少的。“北京烤鸭”“西湖醋鱼”等更是为世界人民知晓和喜爱,成为这些城市的一张代表名片。
2. 中国菜名中包含的人物既有才子佳人,如:东坡肉、貂蝉豆腐(又名汉宫藏娇)、宫爆鸡丁、贵妃鸡等;又有凡夫俗子,如:叫花鸡、麻婆豆腐、宋嫂鱼羹等。此类包含人名的菜名之所以广为流传,一方面是名人效应的产物,一方面常常借助皇帝大人龙颜大悦的“东风”。例如,“狗不理”包子。据说,当年为了巴结慈禧太后,特地送“狗不理”包子给慈禧品尝,慈禧吃后颇为喜爱,派人专程去天津买包子。于是,“狗不理”包子的名声由津门传遍全国。
(四)菜名中包含的典故
中国菜名中包含的典故颇多,既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也有词牌曲牌、诗词歌赋。例如,“哪吒童鸡”“鲤鱼跳龙门”“群龙抢珠”“佛跳墙”不乏神话玄幻色彩;而“鸿门宴”“桃园三结义”“霸王别姬”则与历史人物息息相关;“过桥米线”象征了平民夫妻朴实无华的爱情;“草船借箭”演绎了诸葛亮的超群智慧;“鱼圆传奇”则体现了君王的残暴……而人们由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形象演绎出来的“韭菜炒两个鸡蛋”“切成长条的蛋白”“煮好的几方白豆腐”“浮着几片蛋壳的清汤”这四道所谓菜品,大概只能让我们叹服中国厨师的机智与无限想象力啦!
四、中国菜名在命名时应注意的问题
了解中国菜名与汉语言修辞手法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传承中国饮食文化。同时,我们的饮食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因此,在为菜品命名时就需要我们更好地继承前人的传统,力求使达意传情尽可能适切、圆满,使菜名与菜品相得益彰。
1. 避免盲目追求雅、贵、华。菜名要符合菜品本身的材质和特点,即遵循得体性、有效性和平衡性原则。如一味追求奇巧,会使他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甚至造成误解,必然影响表达效果。例如,在网友们吐槽的菜名中,用“波黑战争”命名菠菜炒木耳,把“海带炖猪蹄”起名叫“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是不是联想太丰富啊?
2. 力求同感联觉的完美效果。同感联觉就是使菜名在听觉、视觉、味觉还有意味上都能相互连结,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在这几方面达到一个平衡点,不能某个方面过重,否则也会影响食客对这道菜的印象。例如,被网友称为最奇葩的菜名之一的“哆来咪”,据说它原来的名字很普通,叫蟹粉虾仁。有一次,明星张曼玉来吃饭,问起这道菜的原料组合,大厨介绍说是一两蟹黄、二两蟹粉加三两虾仁。不知道张曼玉怎么一下子就联想到了音符,建议改名叫“哆来咪”,于是菜名就一直保留到现在。但是,如果我们看到这道菜,还真不知道蟹粉虾仁怎么能和“哆来咪”搭上关系。
3. 注意语法语义的正确性。有时候人们在为菜品命名时,可能为了突出效果会忽略这一点,但如果作为国际传播的话,强调这一点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应该让准确的中国语言文化在其他国家流传。
结语
语言和文化不可能彻底脱离关系,正因为两者在各个领域的结合才会有那么多精彩的作品出现。“民以食为天”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渊源,“饮食文化”也一直备受关注,作为一道菜的“头牌”的菜名自然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字面上看,这么多菜名各有千秋,或用典、或比喻、或拟人、或夸张……不管是最初的想法还是刻意的改动,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所体现的汉语言特色都与中国文化兼容并蓄,成为汉语言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菜品的名称与其内容能够达到完美的统一,可以说是一道菜的最高境界。因此,我们也希望众商家在宣传菜品的过程中,能够恰当运用汉语修辞,正确挖掘文化内涵,把中华饮食文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谭汝为.中华菜肴命名艺术谈[J].修辞学习,2002,(2).
[2]钟安妮.论中国菜名中的文化内涵[J].探求,2006,(1).
[3]周仁平.试论汉语菜肴命名中的修辞运筹与修辞造词[D].成都:四川大学,2005.
[4]吴礼权.修辞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5]陆嫁祥.修辞与文化的关系[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
[6]钟安妮.论中国菜名中的文化内涵[J].探求,2006,(1).
[7]谢琼.中国菜名的社会文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7).
记者:您的名字非常有意思,名片上在您的名字后面加了一个“君”字,您叫赵明明君吗?
赵明明:这个“君”字是我国著名书画鉴赏家马宝山老先生赠予我的封号。我帮马老购得一幅元代名人王蒙的字画,马老激动不已供为上品。他要给我酬金,我分文未要,马老很欣慰有我这样的学生,并在他以后的著作中提及此事和我的名字。这个“君”字由此而得。如果说汉唐文化对我有什么深远意义,我觉得那种大气美、力度美的精髓对我影响很大,我觉得做人也要这样大度、大气。
记者:从进入您的茶社和书画展厅,就被一股浓浓的汉唐文化之风感染,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收藏的呢?
赵明明:我从小就喜欢书法,20岁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香山饭店做职员,这时候我有个朋友让我帮他卖件古董,结果一位客人非常喜欢就买走了。这件古董用现在的话说让我“一夜暴富”,不过除了钱财上的收获,最重要的是激发了我对古董的兴趣。我就拿着这笔钱开始到处寻宝,1987年的时候干脆辞职,在琉璃厂开了我的第一家店“玉珍斋”,开始了我的收藏之路。
1980年,赵明明通过卖古董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一跃成为腰缠万贯的“万元户”。而他年轻的心也―下子被激荡,随即开始对古文化着迷。但是收藏之路并非宽阔平坦,被人“忽悠”买了赝品也是常有的事,昂贵的学费代价以及家人的反对让他倍感受挫。但是用赵明明的话来说,“没办法,实在太喜欢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执着,让他领略到汉唐文化的博大精髓。
记者:我国历代文化都非常博大精深,为什么您单单对汉唐文化最感兴趣?
赵明明:起初我也只是对古董感兴趣,尤其是字画,后来我跑了6个国家的博物馆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为什么汉唐的古玩在每个博物馆都占据很大很重要的位置呢?你看巴黎圣母院的门上的铺首、纹饰、雕刻,再有波斯出土的青铜器上的绳形手柄,都和我们汉唐的许多作品有着相似的地方。盛唐时期的文化透过丝绸之路,影响了全世界。了解越多,我就越对汉唐文化感兴趣,最后就专注在这一个领域里。
记者:那您在研究过程中.有发现和其他专家不同的观.点玛?
赵明明:我认为是有的。1999年在一次拍卖会上,有一幅唐寅(款)的12开册页的山水画。这个“款”是行内的说法,这说明不一定是真迹。我曾在美国华盛顿博物馆看到过一幅唐寅的真迹,经过对比,我相信这是唐寅的真迹。结果我买下后还没来得及出拍卖行的门,有人就开出高价想从我这里买走。别人说我“捡漏”,但是我的开心却与钱无关,这可以说是对我研究的一种认可,我终于可以自豪地说,我也是一位行家了。
徐邦达、马宝山是赵明明的恩师。另外,他也曾与王季迁、张宏、韦陀、启功、马承名这些国内外大名鼎鼎的专家学者有很深的交流与交往。赵明明生活简单低调,但是圈内也算是一个“折腾”的人,为了与大师研究探讨,学习沟通,无论天南海北,赵明明不惜时间和金钱也要弄个明白,逐渐成为业内一个资深行家,经他手买卖的古玩字画足可以开上一间博物馆。 “小轩容我静大地任人忙”
赵明明的茶社――养月楼
记者:您现在的藏品主要是什么,最钟意的有哪些?
赵明明:我收藏的东西很多,谈到最钟意的器物有汉朝的青铜马、唐代的金碗,还有山人的画等,都很珍贵。
记者:那您未来的理想和追求是什么呢?
【关键词】英语,英语名称,汉译方法
英语名称的汉译,有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音译(sound translation)、意译(sense translation)、音义结合(combination of sound and sense)、以及音义巧合(coincidence of sound and sense)等五种方法。
一、英语名称的直译
直译是根据英语词汇意思寻找对应的汉语词汇直接表达出来。大量的译名都是直译的。直译构成了汉译英名称的重要方法。但是在处理英语词组的汉译时,字对字的、或逐字的直译,往往会产生误译,导致误解。原因在于:两个词组成的搭配有时会产生不同于文字的原来字面意义的新的伴随意义或隐含意义。例如:有些人看见child’s play,可能会望文生义将其译为“儿戏”,进而理解为“像小孩子闹着玩似的、不用负责任、无足轻重的事情”。其实这个词组的意思是:something very easily done(轻而易举所做的事情)。直译词组时,还要考虑其蕴藏的文化内涵。人们在接受一种新事物,包括新事物时,往往根据其命名理据,尤其是其主要理据而望文生义或望形生义。由于动物,例如“狗”,在不同民族中常常具有不同的文化含义,在上述“热狗”的例子里,将以动物名称命名的食物名称直译的做法会引起误解,甚至反感。
二、英语名称的音译
一开始,英语名称的汉译,大都采用音译的方法。因为中国没有这种事物,找不到类似的命名理据,就直接将英语按照声音用相近的汉字表述出来,例如:三明治(sandwich)、摩托(motor)、吉普(jeep)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英语出现了大量的新名词术语,其中不少汉译采用“拿来主义”,直接音译,构成一批新的外来词,例如:克隆(cloning)。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习惯将有些外来词当作修饰词,再加上汉语固有的表示类别、功能或形状的基本词,变成修饰词+基本词的模式,例如:披萨饼(pizza)、威士忌酒、汉堡包(hamburg)等。
上述音译时所用的汉字没有什么语义的联想性。所构成的名词中的大多数已被汉语词汇接受和吸收,仍在使用。这些外来词,已成为汉语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是,音译时所用的声音相近的汉字,如果在语义上具有联想性,可能会产生误导。
近年来,随着人们科学技术知识的增长和英语文化的提高,对那些大量的从国外引进我国百姓生活的日新月异的高科技产品和事物,在一时难以找到合适译名的情况,就直接用英语原名表述,不必按照声音找相近的汉语音译,例如:MTV, VCD等,大都是英语字母组成的缩略词,容易读,容易记忆。不仅专业人员这样用,而且包括报纸、电视和广播等媒体也这样用,实际上起着一种推广的作用。人们都不同程度地会讲一些英语,表达和理解都不成问题,因而对此采取一种容纳的心态。当然,专业人员很快就找到了相应的、合适的译名。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英语原名和汉语译名会并存共用的。
三、英语名称的意译
汉语具有悠久的历史,蕴含着独特的、丰富的文化,不但善于吸收反映外国文化的外来语汇,而且能把其中大部分消化、改造成符合汉语命名习惯的词汇。这就是意译的方法,即利用汉语固有的基本词,加上相应地修饰词,组成新的汉语词汇。历史上,我们的祖先接受了从外国传入的事物,赋予了符合我们传统的命名,例如:西红柿、洋葱、胡椒等。近百年来,有些舶来品的译名,一开始曾采用音译的方法,例如:维他命、盘尼西林等。但是科学家们在利用这些外来事物的同时,又根据汉语传统的命名方法,利用意译的方法改造了它们名称,使之变为“维生素”和“青霉素”等符合汉语命名习惯的词汇。“素”是化学中表示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的基本词。
四、英语名称汉译的音义结合
有些英语名称的汉译方法是音义结合,即将英语按照声音用相近的汉字表述出来。结果是,产生的汉语名称与原来的英语名称声音有近似之处,但是语义上有不同的联想性。例如,下列外国肥皂品牌的汉译采用了音义结合的方法。Dove的原义是“鸽子”,具有“和平”(peaceful)与“温柔”(gentle)的含义。汉译为“多芬”,具有“富有芬芳”的新义。Safeguard的原义是to protect,具有“保护”的含义。汉译为“舒肤佳”,具有“使皮肤舒适”的新义。Lux的原义是“奢侈”(luxury)与“优雅”(elegance)。汉译为“力士”,具有“富有力量”的新义。又如,美国著名饮料品牌Coco Cola的汉译方法是音义结合的绝妙例子。“可口”(delicious)和“可口”构成汉语表示饮料的基本词。
五、英语名称汉译的音义巧合
理想的英语名称的汉译方法是音义巧合,即将英语按照声音用相近、而且语义上有联想性的汉字表述出来,达到声音和意义完全吻合的效果。当然,这样的音义巧合纯属偶然。例如:将laser(激光)译为“镭射”;基因(gene)是个绝妙的例子;港台将UFO(不明飞行体)译为“幽浮”,都是人们常常引用的例子。
总之,英语名称的常见汉译方法有直译、音译、意译、音义结合以及音义巧合五种。掌握英语名称的汉译方法,不仅能够提高专业人员的翻译质量和水平,推动报纸、电视和广播等媒体的翻译工作的发展,而且还能够对英语的学习者有着理论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永红;广告翻译中的认知图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蒋磊;英汉文化差异与广告的语用翻译[J];中国翻译;2002年03期
关I词:面向识别任务 汉语名词短语 本体研究 综述
一、中文信息处理与名词短语研究
在中文信息处理的基础研究中,名词短语的识别是一个重要问题,也是进一步作句法和语义处理的基础。研究汉语名词短语的专著较少,史锡尧(1990)对名词短语的内部结构、定语构成、中心语构成以及定语顺序进行了较详细的描写。王珏(2001)涉及到名词的句法功能、语义关系、定语类型以及定语顺序等问题。其他论述多散见于单篇文献。从结构内容上划分,我们将面向识别任务的名词短语本体研究归纳为三个方面:(1)“的”的同一性;(2)含“的”名词短语研究;(3)不含“的”名词短语研究。这些研究涉及到名词短语的界定问题,以及潜在可用的识别资源和策略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研究的整理分析,梳理和辨识对名词短语识别有用的语言学知识。
二、“的”的同一性
“的”的同一性问题涉及到名词短语界定。哪些“的”字短语是名词性的,存在争议。以De表示广义的“的”①,弱化其形式区分,同一性研究即如何对De进行更合理的分类。字面上,“的”是一种文字形式。但语料中存在少量De字同形,如“的1”和“的3”同形,“的2”和“的3”同形,以前者为例,不应包含在名词短语的结构助词中。尽管汉语书面形式约定“的”“地”“得”分别是定语、状语、补语的标识,但实际语料中存在不合约定的用法,并且含“的”短语也并不完全对应着名词短语。
De的同一性研究包括四分说、二分说、三分说和同一说四种观点。
(一)四分说
黎锦熙(1924)把De分为“特别介词”“语尾”“联接代名词”和“确定语态的助词”四类,涉及到De字研究的一些重要问题,如De作为语气词、副词性语尾,引导补语,表领属关系以及构成“的”字短语等问题。这一分类初步区分了副词性语尾“地”和补语标志“得”。
(二)二分说
吕叔湘(1942)论述了部分De表示语气的现象,提出把De分为关系词和语气词两类。关系词表示加语与端语的组合关系;语气词表示确认的语气。二分说把表示语气和修饰关系放在对立面上,区分了句末或动宾之间表语气的De和偏正结构中的De,引起了学术界对于语气词“的”的关注。
(三)三分说
熙(1961)应用功能分布理论系统地研究了De的性质和分类问题,将“X的”语法功能的不同归结为De的不同功用,从而把De区分为三个语素:“的1”“的2”和“的3”,分别是副词性语法单位、形容词性语法单位、名词性语法单位的后附成分。这一分类在语法学界引发了关于De的性质和分类问题的大讨论,问题涉及分类方法、分类内容等多个方面。以下两个问题特别值得我们注意。
1.是否存在语气词De。熙(1961、1966)使用“是……的”框架,论证了“我会写的”中的“的”是“的3”,同时也指出作为语气词的De和“的3”的界限“实在不容易划清楚”,承认语气词De与否都会遇到困难。
2.是否存在时间助词De。宋玉柱(1981)论证了表示时间的De,指出这些De指明动作发生于过去,去掉De会改变动作时间,造成语义矛盾,如“他昨天晚上什么时候回来的?”。它们不能用于表示将来时的句子中,如“你明天什么时候回来的?”。
我们认为De表示语气和时间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但上述论述只有建立在De字功能单一的假设上才能成立,在“我昨天买的是这本书”中,“的”是时间助词还是“的3”,亦或同时实现了两种功能呢?仅看作时间助词至少是不全面的。
(四)同一说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术界越来越倾向于De字功能同一的观点。石毓智(2000)从认知的角度,认为De的功能是用来确立认知域中的成员。功能同一性的论证多在认知层面进行,这种抽象的解释形式难以用来解决句法功能分类问题。
对于计算机而言,三分说系统地考察了“的1”“的2”和“的3”的分布位置,有较好的可操作性。首先,“的1”对应于形式“地”,不可能作为名词短语;其次,清楚地描述了“的2”和“的3”的分布差异,可以较明确地分辨名词性和形容词性“的”字短语。
三、含“的”名词短语研究
构造名词短语的De,可以是“的2”或“的3”。一方面,De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另一方面,语言学家观察得到De的参与是形成复杂名词短语的重要因素。按照是否含有结构助词De,名词短语分为含De名词短语和不含De名词短语。
(一)“的”字短语研究
关于名词性“的”字短语的研究主要讨论了“的”的性质,“的”字短语的自指、转指和成分提取等方面的问题。
1.“的”的性质
早期以黎锦熙(1924)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的”字短语是由含“的”偏正结构省略中心语而来,往往可以将省略成分补充出来,其中“的”是修饰语的标记。但在许多情况下,中心语无法补出,中心词省略说也就失去了解释力,如“酱油和醋一样打五分钱的”。
熙(1966)反对修饰语标记省略的观点,采用功能分布理论区分了三个De,认为“S的”是一个自足的名词性成分,其后并没有省略什么,“的”是名词性成分的标记。根据该理论,“相对程度副词+形容词+的”是谓词性的,其中“的”是形容词性单位的后附成分,但是这样的格式却能够出现在主语的位置上用于指称,如“更重要的是今年的高考”。
郭锐(2000)区分了表述功能的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把“的”看成是词汇层面的“饰词标记”,认为“开车的跑了”中“开车的”与“急性好治”中的“急性”一样,都是饰词性成分在句法层面的指称化。
名词短语识别作为一项较为基础的研究,宜采用较为宽泛的定义,我们主张以熙的观点为主,部分采纳郭锐关于饰词性成分指称化的观点,将主语位置上的谓词性“X+的2”短语也纳入名词短语的范畴。
2.“的”字短语的指代和成分提取
熙(1978)研究了由哟市越峁棺槌傻摹暗摹弊侄逃铮DJ的)以及由该类“的”字短语组成的判断句,分析了“DJ的”与“DJ的+M”的关系,认为“DJ的”中关于动词存在主谓和述宾两种句法关系,“DJ的”总是优先指代未出现的关系成分,因而可以指代三种对象:潜主语、潜宾语和其他成分。指代前两者的“DJ的”,对应了同格成分“M”;并且随着动词向的不同,“DJ的”在句中可能出现0个或多个潜在关系成分,因而“DJ的”可能产生指代歧义。“DJ的”结构指代潜主语、潜宾语和其他成分的不同之处在于,指代潜主语的“DJ的”语义上能够离开“M”而独立,而指代潜宾语的则不能。袁毓林(1994)修正了熙关于“的”字短语歧义指数的计算方法,认为句法成分的提取不仅与动词的价有关,也与名词的配价有关。
沈家煊(1999)提出了一个转喻/转指的认知模型,在认知框架内将指代目标和替代项分辨为两个不同的对象,替代项能够激活指代目标,并且替代项的显著度高于指代目标。认知框架与配价结构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却不一致,这样更好地解释了“的”字短语的自指和转指问题。如“毒蛇咬的(伤口)”并不在配价结构内,但却在“施事―动作―结果”这一认知框架内,替代项“毒蛇咬”这一动作比指代目标“伤口”内涵更多,显著度更高。
指代和成分提取研究表明,“的”字短语内部存在精巧的句法语义构造。根据熙的观点,多数包含动词的含“的”偏正结构可以看作是“De字短语+中心语”形式。这样,在“[NP1]+V+[NP2]+De+[NP3]”格式中,NP1、NP2、NP3与动词“V”都存在句法语义关系,这些关系可以参与短语边界识别,如判断“V”是否“NP2+De+NP3”的左边界,而这正是最长名词短语识别的难点。
“的”字短语的构造规则还提供了挖掘句法语义关系的方法。绝大部分动词是二价动词,“VP的”多提取主语和宾语,最常见的是提取宾语,可以利用转指规则自动获取搭配。但风险也可以预见:对二价动词,提取的结果可能是,如“毒蛇咬的(伤口)”中的;对一价动词,可能提取出,如从“游泳的人”中提取出;或定中搭配对,如。
(二)含“的”偏正结构研究
含“的”偏正结构是以助词“的”为标记的偏正结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含“的”偏正结构的属性;“N1的N2”内部关系;“N的V”结构与功能。
关于结构属性的研究主要从语法和认知两个角度进行,探讨了无标记偏正结构和含“的”偏正结构的异同。
“N1的N2”内部关系研究涉及到了其内部的语法、语义、语用等层面,集中讨论了其中的领属关系问题(沈阳,1995)。领属关系知识能够给识别工作提供消歧知识。例如,“修理汽车的轮子”对于计算机来说是一个歧义结构,当检测到“汽车”和“轮子”具有很强的领属关系时,基本可以排除“修理”和“汽车”在该句中作为动宾搭配的可能性。
“N的V”结构是名词性的还是动词性的存在争议。学术界就其历史演变、内部结构、外部功能等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争论的焦点是“N的V”的内部结构关系和“V”的名物化问题。
1.内部结构关系
从内部结构的研究来看,主要有主谓关系说、偏正关系说,后者得到了语法学界的广泛承认,大多数语法学家都持有这一观点。
张伯江(1993)细致地考察了“N的V”的内部结构语义关系,特别是“V”可能实现的语法性质,发现表示时间意义的语法手段最受限制,表情态的次之,而动词自身的补充成分(宾语)和修饰性成分(状语)比较自由。常见修饰性成分有:专职动词前加词,如“全速、大力”;副词,如“不”;表否定意义的助动词,如“未能、不肯”。“V”后出现宾语的情况较普遍,但不容易出现补语和动态助词“了、着、过”。从语义关系看,大多数情况下“N”是施事,但作受事也不少见。
沈家煊等(2000)从认知角度研究了“N”和“V”的句法语义关系,根据“N”能否作“V”的主宾语,分析了构成“N的V”的四种情形,四种情况形成各自的动词聚类,并认为“N的V”是“参照体―目标”构式,“N”是参照体,“V”是目标,人们通过参照体获得对目标的认知,因此进入“N的V”的“N”必然是与“V”联系的凸现度或可及度较高的名词。
2.动词名物化
内部结构的一个重要问题是“V”是否名物化。黎锦熙(1924)在其构建的“依句辨品”的语法体系中,将词类和句法成分一一对应,认为主语和宾语位置上的“V”转化成了名词。熙反对“名物化”的观点,认为动词作主语时受定语修饰是动词固有的用法,而“这本书的出版”之所以是名词性的,并非因为该结构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而是因为“这个结构本身是名词性的:既不能作谓语,也不能受副词修饰”。
张伯江(1993)没有对“V”的性质作出定论,但认为“V”的名词性增强,动词性减弱;王冬梅(2002)采用及物性理论中的八项及物性判定特征对“V”进行测试,得出同样的结论,发现及物性越高的动词越不容易出现在该结构中。
3.外部句法功能
由于对“N的V”的结构关系、结构核心认识不同,对它的外部功能也存在不同见解。基本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认为“N的V”是名词性的,持名物化说、偏正关系说及“参照体―目标”构式说的学者大都持此观点。
张伯江(1993)根据语料统计指出,“N的V”格式作主语和宾语的几率大约各占一半,并且作宾语时更倾向于作介词宾语;当“V”为光杆动词时,作主语或宾语都十分常见,“V”前后带附加成分时,作主语的倾向则十分明显。
詹卫东(1998)发现“N的V”参与组句时主要分布在主语、宾语和介词槽中,并且对于谓语动词有所选择。“N的V”作主语时要求谓语动词允许谓词性成分充当其主语,常见的动词如“安排、避免、成为、表示、称”等。当它作宾语时要求谓语动词是真谓宾动词,如“企图、受到、同意、看”等。这反映了“N的V”作为名词性偏正结构也有着不同于普通名词短语的性质。
另一种观点认为该结构是谓词性的。主要基于向心结构理论自底向上地推导“N的V”的结构功能,认为由于“V”是谓词性的,“N的V”的结构核心在于“V”,因此该结构也是谓词性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较少。
我们认为,“N的V”结构不能作谓语,也不能受副词修饰,是名词性的短语,相应地,结构关系为偏正关系。“V”是否指称化,或者整个短语在句法层面、语用层面还是表达层面完成指称化,暂不作讨论。但是,在中文信息处理中,通常对“V”进行指称化标注,对于句法分析而言是十分有利的。
关于“N的V”结构及功能的研究还为该模式的识别提供了待开发知识资源,特别是其中关于动名句法关系、动词聚类、谓语动词约束的讨论对于消解诸如“N的V”“N的DV”模式的边界歧义有一定帮助。
四、不含“的”名词短语研究
不含“的”名词短语研究主要关注动词或动词性结构直接作定语问题。我们关注以下两个问题:语法单位的性质;构造特征及约束条件。
(一)语法单位的性质
定中式“动词+名词”是短语单位还是词汇单位存在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该结构是词汇单位;第二种观点认为是短语;第三种观点介于两者之间,主要根据可扩展性,中间可以插入“的”的是词汇单位,否则是典型短语。一般认为定中式“动词+名词”是短语,但词汇的观点(邢福义,1957)却对名词短语的识别有所启发。
在标注语料库中,定中式“动词+名词”多被切开,如果是词汇单位,可以考虑收录进词表,这对于“动词性结构+名词”的结构消歧也有作用,如果已知“治疗 中心”是定中结构,可以推断“治疗 网瘾 中心”也是定中结构。
(二)构造特征及约束条件
1.音节构造
吕叔湘(1963)分析了汉语单双音节问题,涉及动名搭配问题。指出对于三音节语音段落,偏正组合的“双音节+单音节”模式多于“单音节+双音节”,动宾结构相反;对于四音节语音段落,动宾关系和偏正关系中的“双音节+双音节”模式均远多于其他构造模式。
张国宪(1989)研究了“动词+名词”结构中单双音节动词的功能差异,认为从共时角度看,与单音节动词相比,大部分双音节动词动作性较弱,兼有名词的某些特点,是动/名双功能词;从历时角度看,双音节动词处于向名词一端漂移的过程中。这造成了偏正组合“V双+N单”多于“V单+N双”的特点。
2.动名约束
华灿(1983)从动词和名词等角度分别观察了定中式“及物动词+名词”结构的构造特点。名词常包括以下类型:表示人、事物的动作行为与发展变化的过程、情况等意义,如“过程、阶段、情况”等;对人、事物的动作行为与发展变化的能力、水平的概括,如“能力、技术、水平”等;对某些动作行为的概括、称说的动名兼类词,如“活动、运动、工作”等;概括地指称人或事物的词,如“机关、单位、人T”等。动词多是双音节动词,等等。
3.配价关系
邵敬敏(1995)考察了单双音节下动词性成分和名词性成分的四种组合模式。指出配价理论对句法关系的判定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大部分不及物动词跟双音节名词组合,只能理解为非价组合(定中关系)。此外,习惯性搭配、“动词+抽象名词”也是非价组合的常见类型。他还提出了判定“双音节动词+双音节名词”是否非价组合的结构框架:用于“V”的“N”;进行“V”的“N”;作为“V”的“N”。
4.其他研究
张国宪(1997)运用原型理论研究了“双音节动词+双音节名词”的理解因素。研究表明,生命度越低,形成定中关系的可能性越大;在“受事>对象>结果>处所>时间>施事”序列中,等级越低,越难形成动宾关系。
汉语中30%以上的动词可直接作定语修饰名词。双音节动词直接作定语一般在词性标注阶段标识为名动词,消解了大量歧义。名词短语识别还需要解决动词性结构作定语问题,它的构造特征与动词直接作定语是类似的。
五、结语
语言学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名词短语的功能和结构,特别是对于低频的细颗粒度结构性知识是现有的统计方法比较难处理的。对于名词短语的界定、分类、性质判定、结构关系和功能的研究可以提供这些细颗粒度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以规则或者资源的方式参与名词短语的识别任务。
注释:
①广义的“的”是指容纳虚词“的”“地”“得”三种形式及各自
功能的统一单位;在下文的论述中,根据使用环境,De有时也专指“的”“地”两个虚词的统一体。
参考文献:
[1]郭锐.表述功能的转化和“的”字的作用[J].当代语言学,
2000,(1).
[2]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4.
[3]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2.
[4]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1).
[5]沈家煊,王冬梅.“N的V”和“参照体-目标”构式[J].世界汉
语教学,2000,(4).
[6]沈阳.领属范畴及领属性名词短语的句法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5).
[7]史锡尧.名词短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8]石毓智.论“的”的语法功能的同一性[J].世界汉语教学,
2000,(1).
[9]王珏.现代汉语名词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0]宋玉柱.关于时间助词“的”和“来着”[J].中国语文,
1981,(4).
[11]王冬梅.“N的V”结构中V的性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
(4).
[12]袁毓林.句法空位和成分提取[J].汉语学习,1994,(3).
[13]詹卫东.“NP+的+VP”偏正结构在组句谋篇中的特点[J].语
文研究,1998,(1).
[14]詹卫东.关于“NP+的+VP”偏正结构[J].汉语学习,1998,
(2).
[15]张伯江.“N的V”结构的构成[J].中国语文,1993,(4).
[16]熙.说“的”[J].中国语文,1961,(12).
[17]熙.关于《说“的”》[J].中国语文,1966,(1).
[18]熙.“的”字结构和判断句[J].中国语文,1978,
(1-2).
[19]邵敬敏.双音节“V+N”的配价分析[A].沈阳,郑定欧主编.现
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0]邢福义.动词作定语要带“的”字[J].中国语文,1957,
(8).
[21]华灿.“及物动词+名词”的偏正词组[J].济宁师专学院,
1983,(2).
[22]张国宪.单双音节动作动词语用功能差异探索[J].汉语学习,
1989,(6).
[23]张国宪.“V_双+N_双”短语的理解因素[J].中国语文,
关键词:《和名类聚抄》 异域典籍 中古汉语
《和名类聚抄》(以下简称《和名抄》)作为日本人用汉文撰写的辞书,成书于日本立志发展民族文化的平安时期,源顺在序文中写到“是故虽一百峡文馆词林、三十卷白氏事类、而徒备风月之兴、难决世俗之疑”“适可决其疑者、辨色立成、杨氏汉语抄、大医博士深江辅仁奉敕撰集新钞倭名本草、山州员外刺史田公望日本纪私记等也”“汝集彼数家之善说,令我临文无所疑焉”“古人有言,街谈巷说犹有可采,仆虽诚浅学而所注辑皆出自前经旧史倭汉之书”。可见当时《文馆词林》《白氏事类》对日本文人在汉语学习及应用方面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但因当时的汉语学习者仅限于贵族等地位比较高的人,而一般人即“世俗”对汉语文字难以理解。当时日本已经有典籍类辞书《辨色立成》《杨氏汉语抄》《倭名本草》《日本纪私记》等,却“难决世俗之疑”,即在当时急需一本通俗易懂的辞书。“集彼数家之善说”指“前经旧史倭汉之书”,据查《和名抄》引用典籍360多种,其中90%左右为中国典籍[1],或直接引用或间接引用,对字、词进行详细的解释,最终“临文无所疑”。《和名抄》对《类聚名义抄》《色叶字类抄》《节用集》等日本后世辞书编纂产生了巨大影响。
《汉语大辞典》中“典籍”的释义为:法典、图籍等重要文献。异域典籍是指存在于域外或域外文人用古汉语撰写的各类典籍。[2]近年来,域外汉籍作为一个新的学术领域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进入新世纪以来,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所、台湾大学东亚文明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域外汉文古文献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等以域外汉籍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在域外汉籍的研究理念、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引起学界的极大关注并激励着更多的有志之士投身于域外汉籍的研究工作。[3]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对《和名抄》中所引典籍与现行本进行对比分析,从俗字演变的角度进行考释,在中古汉语研究方面或对前人的某些观点进行补充,或纠正一些古籍或词典的错误之处,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词典的再版校对等工作提供依据。
一、《和名抄》对古籍的验证
在国内失传的众多古代宝贵文献有时在其他国家如日本却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原典籍由于天灾人祸,抄录再版等原因早就不复存在了,现行版本与原典籍存在差异在所难免,利用《和名抄》可以再现相关古籍的原貌。
1.疽
《和名抄》 说文云疽 七余反 俗云发齐 久b也。(形体部疮类)
《说文解字》 b也。从疒且声。七余切。(卷七・疒部)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疽”释义为:久b也。《后汉书・刘焉传》注,玄应《一切经音义》皆引“久b”。与小徐合。b久而⒕遥然也。从且声。七余切。五部。《唐韵》七余切,《集韵》千余切,《韵会》七N切,从音苴。可见源顺所引内容为《说文解字》原貌。 《说文解字・卷十四・且部》“且”的释义为:]也。从几,足有二M,一其下地也。凡且之俳源忧摇W佑嗲小S郑千也切。“且”在古代有两个读音,一种读音为精纽鱼部,另一种为清纽鱼部,精纽的“且”同“疽”为叠韵关系,清纽的“且”同“疽”为双声关系,读音相近,并且反应了古音中“j”“q”的反切与韵母的关系。[4]
2.o
《和名抄》说文云o音谓和名久佐布 虫似豪猪而小者也。(鳞介部虫豸类)
《说文解字》 “猬”作“帚”,虫似豪猪者。蝈,或从虫。《说文・帚部》
《玉篇》中“o”的释义为:虫也,似豪猪而小。段玉裁《说文解字注》“o”:或从虫作。尔雅亦入之释兽。《尔雅・释兽》:毛剌。可见源顺所引内容参照了《说文解字》和《玉篇》,重现了古籍的内容。《汉语大词典》2144页“o”的释义为“猬”的异体字,而951页“猬”的释义为:兽名。状如鼠而较大,长尺许,毛多而密,尖锐如刺,遇敌则团缩,毛攒起竖立,故俗称刺猬。穴土而居,昼伏夜出,食田间害虫。《史记・龟策列传》:“猬辱于鹊。”其实“猬”的古意有“虫类”的含义,《汉语大词典》对此只字不提有欠妥当,且《史记・龟策列传》的“猬”当为“o”,建议在“o”的义项中加入。鲍照的《代出自蓟北门行》有“马毛缩如o,角弓不可张”的诗句。可见在南北朝时期“o”还在使用,到了隋唐时期随着汉字的简化和双音节化,“猬”逐渐取代了“o”而被广泛使用,如杜甫的《相和歌辞・前苦寒行二首》:“汉时长安雪一丈,牛马毛寒缩如猬”。
二、《和名抄》对古籍俗字的使用
所谓“俗字”是区别于正字而言的一种通俗字体。唐代颜元孙《干禄字书》把汉字分为俗、通、正三体。说明俗字是一种不登大雅之堂的、其造字方法未必合乎六书标准的浅近字体,适用于民间的通俗文书,适宜平民百姓使用。《和名抄》中俗字的使用正说明了源顺编写服务平民大众的辞书的目的。
1.黛
《和名抄》:说文云黛音代 和名万由须美 画眉墨也(调度中容饰具)
查阅《说文解字》,无“黛”字。《说文解字》有“n”字。画眉也。从黑朕声。徒耐切。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义为:画眉墨也。依小徐有墨字。玉篇作黑。n者,妇人画眉之黑物也。《释名》曰:黛,代也。减眉毛去之。以此画代其处也。通俗文曰:i石谓之“黛”,服 ,刘熙字皆作黛。不与许同。汉人用字不同之徵也。黛者,n之俗。楚辞,国策遂无作n者。从黑。朕声。徒耐切。按朕声本在七部六部合音。转入一部。又变其体为黛。可见《和名抄》的“黛”字为“n”的俗字。《汉语大词典》1738页“n”的释义为:同“黛”。《新书・劝学》:“尝试传白n黑,榆铗陂,j芷若,蚩虱视,益口笑,佳态佻志,从容为说焉。”此处对“n”的释义忠于此字的原始意义,比较详实,对此类被简化的古代使用的汉字进行释义时,这是个很好的范例。
2.R
《和名抄》:说文云在屋曰R 楚江反 字亦作牖 和名末置 在墙曰牖 己见墙壁 具兼名苑云一名梢艋\(居处部门户类)
《说文解字》: 在曰牖,在屋曰琛O笮巍7柚属皆从琛4埃或从穴,古文。楚江切。《说文解字・囱部》
可见《和名抄》与《说文解字》的释义一致,只是顺序发生了变化,并且源顺使用了“琛钡乃鬃郑同时源顺还参考了《兼名苑》的相关内容,对已经遗佚的典籍的辑录工作有重要作用。 与山匝院嶂蔽窗型明。可见在古代“伞庇搿案R”意义相通。《释名》:窗,也。於外Q任明也。《汉语大词典》1694页收录了“ 薄А彼得髁舜实浔嘧胝叩娜险嫣度,但仅仅释义为“窗”的异体字稍欠妥当,因为在古代的意义为“在墙曰牖”,同样对“R”也应该加上古文“在屋曰琛钡氖鸵濉
三、《和名抄》对《游仙窟》的辑注
《游仙窟》是唐代张|所著的传奇小说,从中国小说的发展史来看,《游仙窟》堪称中国小说的开山之作。书成后不久就流传到了日本,据《旧唐书》记载:日本“每遣使入朝,必出重金购其文”,此后,由于种种变迁,宋、元、明、清时期此书在中国彻底失传了。清朝末年,杨守敬从《经籍访古志》中将此书抄回中国本土后才又进入人们的视野。通过对《和名抄》所引《游仙窟》材料的梳理,可以再现《游仙窟》的原貌。
1.F鬼
游仙窟云F鬼师说 伊岐须太万(鬼神部鬼魅类)
《游仙窟》原文为:余因咏曰:“梦中疑是实,觉后忽非真。诚知肠欲断,穷鬼故调人。”“F”是“穷”的异体字,原意为“洞穴不可行进的终极处。”从字形看像“穷苦人的身形”,中古时期由于音节的双音节话,即在单音节词的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单音节语素,使之成为双音节词,也就是说“鬼”作为词尾已经失去其原本的实际意义,仅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唐代“F鬼”已经作为一个词固定下来,并被广泛使用。[5]
2.古老
游仙窟云古老 和名於岐奈比止(人类部老幼类)
《游仙窟》原文为:古老相传云:“此是神仙窟也;人踪罕及,鸟路才通,每有香果琼枝,天衣锡钵,自然浮出,不知从何而至。”“古”在《说文解字》的释义为:故也。从十、口。R前言者也。“老”的释义为:考也。七十曰老。“古老”一词是中古时期将两个意义相关或相近的语素或单音节词组合成的双音节词,如“窗户”“墙壁”等。
3.眼 眼皮
游仙窟云眼皮 师说万比岐 一说万奈古井(形体部耳目类)
《游仙窟》中“眼”字共出现了43次,有“眼见”“双眼”“眼尾”“眼拙”“失眼”“眼子”“眼碜”“眼皮”“曜眼”“细眼”“斜眼”“眼细”“亿眼”“眼饱”等,而“眼皮”只出现了一次,即下官曰:“昨夜眼皮p,今朝见好人。”此处“眼皮”即“眼睛”之意。并且,源顺把“眼皮”等同于“眼”,可见源顺是参照了《游仙窟》原文的,这也正好验证了源顺所引为《游仙窟》原貌。
4.眦
游仙窟云眼尾 师说训万奈之利(形体部耳目类)
《广雅》的释义为:目裂也。《说文解字》的释义为:目也。与之相邻的“睑”“眶”源顺根据《唐韵》解释为“目睑”“目眶”,而“眦”则根据当时流行小说《游仙窟》中“依依弱柳,束作腰支;焰焰横波,翻成眼尾。”的内容解释为“眼尾”,充分体现了源顺让“世俗无所疑”的初衷,堪称通俗易懂。
5.手子
游仙窟云手子 师说云太奈须惠(形体部手足类)
“手子”即现代汉语的“手指”,现代在天津等某些方言中还存在着“子”发“指”的现象,“Z”是舌尖前音,“zh”是舌尖后音,“z”也叫平舌音,发音时舌尖部位比较平直,“zh”也叫卷舌音或翘舌音,发音时,舌尖向上卷起或者叫翘起,因为“古无舌上音”“古无多舌音”,所以在古代无“zh”音。随着发音的变化,“子”音逐渐转变成了“指”音。《游仙窟》中有5处“手子”:手子腽];当把手子;把著手子;手子从君把;忽把十娘手子而别。其意义均为“手指”之意。
6.牙床
游仙窟云 六尺象牙床 杨氏汉语抄云 牙床 久礼c古(调度中坐卧具)
《游仙窟》原文为:八尺象牙床,绯绫帖荐褥。考释此处《杨氏汉语抄》误把“象牙床”理解成了“牙床”,可见源顺或没正确理解《游仙窟》内容,或根本没亲自读阅《游仙窟》原文,仅仅错误地引用了《杨氏汉语抄》。战国孟尝君“有能扬文之各,止文之过,私得宝于外者,疾入谏”。即楚国要送孟尝君象牙床的故事,说明战国时期就有该词,只是中国传入日本的词汇中鲜有三字词,所以才被日本学者误以为成了“牙床”。另外,《和名抄》的“六尺”和《游仙窟》的“八尺”不同,古代的标准长度单位是“尺”,不同时期“尺”的长短是不同的,年代越早,“尺”越短,秦代一尺约等于现在的0.23米,唐朝时一尺约3.07分米,六尺等于1米8左右,而八尺2米4有点不符合常识,所以《游仙窟》现存版本的“八尺象牙床”当误传,《和名抄》的“六尺象牙床”为《游仙窟》原貌[6]。
7.B子
杨氏汉语抄云枳佑盍髦沼利乃佐良 游仙窟云麟脯豹胎]於玉B(器皿部漆器类)
《游仙窟》原文为:麟脯豹胎,纷纶于玉B。后缀“子”组成复合词是中古词汇变化的类型之一,起一定的语法意义,其词汇意义不发生变化,如“合子”“酒台子”“厨子”“瓶子”“错子”等,再次验证了中古口语化的变化规律。
8.鱼l
游仙窟云东海鲻l 鱼l读须波夜利 本朝式云楚割(饮食部鱼鸟类)
O仪性显契 瘸址 ~名也 游仙窟云东海鲻l 鲻x奈c之 lx 食部(鳞介部龙鱼类)
雉脯 游仙窟云西山凤脯 音甫师说保之止利 俗用干B二字(饮食部鱼鸟类)
游仙窟云雉 音翠师说比太礼 说文云 今按如许慎说者 俗所谓阿布良之利是 鸟尾b也(羽族部羽族体)
《游仙窟》原文为:东海鲻条,西山凤脯,鹿尾鹿舌,干鱼炙鱼,雁醢荇菹,鹑月桂糁,熊掌兔髀,雉豺唇,百味五辛,谈之不能尽,说之不能穷。
《本草》鱼,似鲤,身圆头扁,骨软,生江海浅水中。可见源顺根据《孙仪性稀方“”简单地理解成“鱼”,其实此处的“”是指鲻鱼的幼鱼,大概二十几岁的源顺没见过鲻鱼的幼鱼,也不知鲻鱼为何物,所以才作此简单的处理。
《和名抄》中源顺将“干B”作为了“雉脯”“凤脯”的通俗说法。“雉”的义项为:《说文解字》雉有十四种。《尔雅・释鸟》_雉、雉、G雉、雉、秩秩海雉、M山雉、n雉、h雉。雉绝有力奋。伊洛而南,素质五彩皆备成章曰E。江淮而南,i质五彩皆备成章曰_。南方曰_,东方曰,北方曰T,西方曰。“凤”的义项为:《说文解字》神B也。《尔雅・释鸟》凤,其雌凰。《广雅》凤凰,鸡头燕h,蛇颈鸿身,鱼尾j翼。五色: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义,腹文信,膺文仁。雄鸣曰uu,雌鸣曰足足,e鸣曰固常,晨鸣曰发明,昼鸣曰保长,举鸣曰上翔,集鸣曰归昌。“B”的义项为:《说文解字》长尾禽总名也。《正韵》常时曰鸟,胎卵曰禽。《尔雅・释鸟》鸟之雌雄不可别者以翼,右掩左雄,左掩右雌。
“”的相关义项为:《广韵》鸟尾上肉。又《博雅》,肥也。《集韵》祖C切,音。髁骨也。一曰肥实谓之。
通过十娘款待张骞的“东海鲻条,西山凤脯,鹿尾鹿舌,干鱼炙鱼,雁醢荇菹,鹑月桂糁,熊掌兔髀,雉豺唇,”可以了解唐代饮食文化是何等的丰盛,水陆珍馔,应有尽有,真可谓“百味五辛,谈之不能尽,说之不能穷”。
源顺在攥写《和名抄》时除了参考中国的典籍、韵书之外,还参照了当时流行的小说,如《游仙窟》等,并且所引用的内容多为当时被广泛使用的口语,从而有力地证实了唐代口语词汇的发展变化规律[7]。
三、结语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外来先进文化并能不断进行创新、创造的国家,《和名抄》在把中国的很多典籍进行汇编和杂抄后,无论是词汇释义还是训读,都对汉字和汉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反过来又对现代中国典籍的考证及汉语发展史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佐证材料。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和名类聚抄》的汉语语言学视角研究”,项目编号:[2014SJB574]。)
注释:
[1]林忠鹏:《倭名类聚抄与中国典籍》,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第83-89页。
[2]张伯伟:《域外汉籍研究――一个崭新的学术领域》,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2期,第159-160页。
[3]金程宇:《近十年中国域外汉籍研究述评》,南京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第111-124页。
[4]杨秀云:《从看中古汉语对日本汉字文化的影响》,景德镇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第12-16页。
[5]安部逸雄:《中古hZについて--倭名聚抄を中心として》,Z学と文学 九州女子大学国Z国文学会,2000年,第3期,第157-178页。
[6]秋本吉郎:《倭名聚抄とh字文化》,国文学,1953年,第10期,第7-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