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唐诗咏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 思维能力 留白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常见到下列现象:没有让学生充分阅读,教师就匆忙打断;回答问题时学生尚未深入思考,教师就让应答;布置问题随意性大,学生已开始阅读和思考,教师频频打断补充;对有关问题学生已作了充分地回答甚至已赢得满堂喝彩,教师仍要作强调补充……这样的课堂导致学生自读、自感、自悟的时间很少,使语文课堂重新回到“满堂灌”、“满堂问”的传统课堂,难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难怪有人呼吁“语文老师,请你在一堂课里沉默半小时!”语文课堂应留下供学生思考回味的课堂空白,即给语文课堂留白,做到虚实相生,疏密相间。说到“留白”,大家应该不陌生。绘画中的“空笔”、书法中的“飞白”,就是书画家在创作作品时,通过实有的线条和虚留的空白,体现整体的意象和情调,从而产生空灵的美学效果,以虚空传递丰盈,给欣赏者“不著一划,尽得风流”的效果,给接受者以广阔的想像空间和无限的艺术美感;影视屏幕上的空白镜头,也常常给观众留下想像的天地;音乐中的“歇拍”、戏剧中的“静场”等都是“留白”艺术的应用。可见,“留白”艺术是创作者在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旨而精心留下的空白。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如果能运用于语文课堂,可以还学生思维的天地,提升教学效果。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谈谈“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巧用标题留白
标题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提炼和概括,是文章的文眼,更是理解、分析文章的突破口。所以只要我们能巧妙地运用标题留白,就能敲开文章的大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比如在教周国平《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时,开头我就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认为人的高贵在于什么?”有的学生说:“人的高贵在于权势、地位。”有的学生说:“人的高贵在于金钱、财产。”有的学生说:“人的高贵在于容貌”等等。那么作者认为人的高贵在于什么呢?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阅读课文,学生终于认识到: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即有思想,有才华,有着纯正的追求。在教《范进中举》时,我问学生:“范进中举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就此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学生认识到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众邻居、张乡绅等对范进的态度都发生了迥然不同的变化,从而认识到范进发疯的原因及封建科举考试对读书人身心的戕害和世态的炎凉。在教阿累的《一面》时,我问学生:“是谁和谁见的一面?在哪里见面?这一面为什么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通过这些问题把握了全文的主旨,发展了思维。
二.巧用作品留白
有“曼哈顿桂冠诗人”之称的美国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在其作品中擅长运用留白,而且有自己的特色。他的小说往往在结尾处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情理之中,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留下让人思索的“空白”,以此达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因此这种结尾被人称为“欧·亨利式结尾”。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留有欧·亨利式结尾的空白情节(在小说中尤为突出),从而使读者达到“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境界。当然,这种空白不是一无所有,而是作者复杂激烈的思想感情的熔化,是藏而不露,使文章更见深沉、更具意味。它能通过打破字面语言内涵的稳定性,拓展作品的思想容量,丰富语言的表达效果。它同样担负着提示主题、抒发感情的重任。在教学时,我们通过这种“空白”,不仅能品味作者在塑造人物时把握人物心理的高超技巧,还能加深对作品思想内容、人物内心世界的理解,从而启人心智、引人深思。
在教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窗》时,布置学生续写该小说。有的学生续写:靠近窗口的那个病人后来顿悟感到后悔而自杀了;有的学生续写:靠近窗口的那个病人悔悟后也像那位死去的病人给自己讲故事一样给新搬进病房的病人讲故事,给他人带来快乐,却因劳累过度而加重了自己的病情最终死去;有的学生续写:这位病人后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他选择勇敢地活下去,去帮助那些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等等。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最大的发展,真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感。
郭安凤的《多一些宽容》中说:“要心怀坦荡,宽容他人,就必须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作者在阐述如何做到“四互”,是分别从正反两方面纯理论地讲道理,我们可以让学生举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这些道理。学生想到了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李世民不计前嫌任用魏征的故事,慈禧太后下棋大臣因吃其棋子而被杀的故事,等等。这些事例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此外,我们还可巧用作品中的省略号来启发学生。在教黄飞的《甜甜的泥土》时,文中有:“同学们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和他(小亮)一起分享着欢乐,只有老师悄悄背过了身……”我们可以让学生补充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当然“空白”是一个文学审美概念,它指的是作品已书写描绘的部分向读者所提示或暗示的东西,也就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透过感觉到的部分去想像、去思考,从而获得对作品更深地理解和把握。巴尔扎克说,作家要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表现最大量的思想。我们可以利用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创作来促进学生的思维。
三.巧用提问留白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公开教学中,提问后就急着让学生举手发言,结果学生要么回答不到点子上,要么语句啰嗦,颠三倒四。究其原因,是学生缺少思考时间。因此,我认为,每次提问后,应有意识地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读书、思考。根据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特别要让中下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进行思考。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多问一句话:“同意他(她)的意见吗?”这既可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深入思考问题,又可以体现教学民主,凸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即使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教师也不必惊慌不必愤怒,不要急于做出评价,而要抓住错误中的“闪光点”,诱导学生探讨。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由此可见,错误是极具学习意义的课堂资源,真正的课堂会因错误、发现、探究、进步的良性循环而充满活力。当一些关键性的、有普遍意义的错误,被教师及时捕捉并经提炼成为全班学生新的学习材料时,学生的探究兴趣将被大大激发。因此,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可以采用延迟评价,即既不奉送“真理”,也不听之任之,而应利用学生错误中的可利用因素,追问暗示,引导学生发现错误,而出现错误的学生,有教师为伴,他们会找到通往真理的桥梁,逐渐向真知靠近。那么,即使是错误也变得异常美丽。
在一堂课快结束时,我们应怎么做呢?大阅读教学理念告诉我们,要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还需带着更深、更新的问题走出课堂。比如学沈从文的《端午日》,在要结束课堂时,我们可以问:“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你能由今天所学的课文想到什么?”学生就可能产生对我国传统节日来源及习俗的探讨。
四.巧用评价留白
在有思考价值又有争议的问题上,教师不要轻易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而要将评价的时间推迟,给其他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实行延迟性评价。因为对文本的多元解读需要延迟性评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具有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在对一些有探究价值问题进行探讨的时候,要给学生一个从容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寻求有个性有特色的答案。比如:有位老师在上《社戏》这一课时,在分析社戏究竟好不好看的问题上,尽管大部分同学根据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反应,都认为就戏的本身而言是不精彩的,但个别同学还是坚持认为“戏”好看,他们也有两个理由:一是红衫小丑被打这出戏很好看;二是在回去的路上迅哥儿还想着再回去看。这时,教师并没有马上对这个问题作出评价,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戏之所以让迅哥儿难忘的原因。通过学生对文本的分析,在理解了在看戏过程中所看到的景色,所经历的偷豆小插曲及和小伙伴的热情纯朴之后,同学们一致认为“戏”并不只是那表演的戏,“戏”的内涵是深刻的,“戏”其实代表了迅哥儿那一段美好的回忆。此时,再回到那个有争议的问题上来,同学们都认为无论戏好不好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美、情美、景美,所以“戏”也美。这时老师可以下一个明确的评价语了,那就是“戏”虽然不精彩,但却也是美好的。
重视“延迟评价”,可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能力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准备期、酝酿期、明朗期及验证期,既需要灵感,更需要思考的时间。因此对有些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判断。常发“怪问”的学生不仅一般教师不喜欢,同学也易产生反感,认为是“出风头”。如果一味地不鼓励这种学生,创新活动便难以进行下去。从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怪”问就是一颗“创造”的种子,它埋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里,但这颗珍贵而娇弱的种子只有在教师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下才会生根发芽,长大成材。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会使它腐烂在泥土之中。常言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性格不同,爱好相同,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也不可能完全相同。这种差异是受多种主观因素影响的,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如果强求“同一”,势必会堵塞创新思路。一堂课中对学生的信息反馈,并非一律都得“及时”评价,有时候“及时”评价反而会干扰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发散思维能力产生抑制作用,扼杀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阶段,应该灵活运用智力激励法中的“延时评价”原则,留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联想,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获得更多的创造灵感。
所以,请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巧妙地使用延迟性评价吧!
五.巧用板书留白
板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板书能把复杂的内容条理化、简单化,使之更直接、更明晰地传授给学生。但是,如果在教学设计上对板书讲一点“空白”艺术,对某些内容故意不写或写得很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学生就会对内容产生好奇、求全的心理和求知的、释疑的欲望,从而使语文教学充满新的活力,产生美妙的艺术境界。如在教学《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师在写出“西双版纳”“美丽”后让学生填充“美丽”的内容,学生写出了“自然景美”、“人文景美”、“人情美”等。教《孔乙己》时,有位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和理解后,进行这样板书:把“孔乙己”三字写在中间,然后在周围形象地画上几把刀刺向孔乙己。再接着说,是这几把刀把孔乙己致死的,结合刚才对课文的分析,请同学们填出这几把刀的名称。看到这样的板书,学生被深深吸引,于是积极思考,研读课文,探究答案。最后,在空白处填上了“封建礼教”、“封建科举制度”、“丁举人”、“短衣帮”等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获得了一种满足,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板书空白艺术在这里起到了良好的思维效果.
六.巧用测试留白
在课堂书面考试中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大而导致测试成绩不理想,在批改试卷时,对学生做错的地方可以不打叉,而改用打点,在学生订正好以后再把点改成勾,然后记上改正以后的成绩。例如,有位学生,学习很努力,但考试很紧张,每次考试成绩只有七十几分,当我问他原因时他满脸通红,低着头,拽着衣角。看着他难过的样子,我心里在思量如何提高他自信心。一次在发卷子前我提前悄无声息地让他独立订正,并与他分析了失误的原因后,再在他的试卷上写上了最后的评卷得分:90。在公布成绩时我以90分作为他的成绩,这次延迟评价缩短了他与别人之间的距离,增强了他学习语文的信心。在以后的课堂考试中,他的学习压力减轻了,学习成绩也不断得到提高。用这样的方法教育偶然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效果特别好,因为这不仅帮助学生度过了一次“危机”,而且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让学生卸下了防卫的外衣,让思维再次跳动起来。
当然,“留白”艺术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还不止以上这些。它需要语文教师根据课文、学生等具体特点不断加以探索,还学生思维的天地。
参考书目:
1.《中学语文教学艺术100招》,王世群主编,重庆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2.《寸心集》,马东震著,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
一、围魏救赵,曲径通幽
“围魏救赵”,计出“三十六计”第二计,原文为:“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所谓“围魏救赵”就是指避实击虚,批亢捣虚,争取主动。智者善于去把握住整个局势的要脉,看准其他的突破口进行攻击,并达到最终的目的。“围魏救赵”比喻并不直接去做某事,而是另辟蹊径去寻求解决的办法。
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也是为学生的思考寻找出路。教师的提问可以打破常规,从反方向去进行调控、疏导,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例如,教授人教版第三册《驿路梨花》一文,要学生领会该文明写与暗写相结合,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单从正面去讲,学生理解不深。这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如果把课文中暗写部分改写成明写,好不好?请同学们改写并说明理由。”改写后,让学生讨论并回答,使学生明白:明写不易充分表现梨花姑娘做了好事不留名,不能充分反映“驿路梨花处处开”的主题思想,只有明写与暗写相结合才是表现这一主题的最好方法。
“围魏救赵”符合有效定向控制中的反向控制原则。定向控制根据控制方向的不同分为正向控制和反向控制。正向控制是中学语文教育中常用的手段,知识和方法的传授、能力的迁移大多运用正向控制,而反向控制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另辟蹊径以寻求一种反方向或新方法、新途径以实现预期目标的手段。
二、无中生有,无事生“非”
“无中生有”,计出“三十六计”第七计,原文为:“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所谓“无中生有”,是指本来没有却说有,也比喻“有”隐藏于“无”中,不易被察觉,在一定条件下被发现。在语文课堂提问中,取的是“有”隐藏于“无”中这层意思,是对思维的更高层次的发问。“提问”是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力去打造“提问”设计路径,更要深入去分析内容,从而达到对常见知识内容的发问,深入挖掘问题,帮助学生完成“路径设计”,使学生的思维参与到设问中,使学生体会探寻的过程,此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比如,人教版高一第一册课文《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一段只有七十多个字,学生读后概括出本段交代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教师提问:能否从这几十个字中发现一点值得探讨的问题?回答是否定的。这样师生的交流似乎结束了。但如果教师这样问:“从马克思伟大功绩、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友谊、致词者此时的心情、文字本身的特点等不同角度,看看能否发现问题呢?”学生思维的滞点被重新激活,他们在讨论中互相启发,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文段中“下午两点三刻”“还不到两分钟”两个时间词有什么作用?两个时间词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不同?“思想家停止思想”除了表明马克思逝世外,在对其评价上有什么作用?两个“睡着了”含义有什么不同,各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破折号在这段文字中有什么作用?这样多姿多彩的提问,连学生都会感到惊讶,怎么会发现这么多的问题。
老子《道德经》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1]这里所谓的“无”仅仅是事物相对于显象“有”的另一种存在状态。同一个问题,教师要比学生想得更深一层,从“无”中生“有”,再把“有”疑转化为“无”疑。这样使学生有所长进才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大疑,到这里方是长进。”[2]
三、抛砖引玉,循序渐进
“抛砖引玉”,计出“三十六计”第十七计,原文为:“类以诱之,击蒙也。”所谓“砖”,是指价值较低的东西。“玉”代表价高质优的东西。“抛砖引玉”意为抛出去“砖”,引回来“玉”。现在,对“抛砖引玉”更多的解释是:我出劣招或故意表现得低下,目的在于引诱对方推出高招或表现出更高的姿态;或比喻自己先发表粗浅的意见或文章,目的在于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扔一块“砖”,此“砖”即是教师提出一个浅表性的问题或初步的见解看法,教师提出问题后再进行适当的提示与启发,使学生有一个思维的方向,并去指导学生由这个浅表性的问题延伸到问题的深度挖掘,并把观点提炼、形成最终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成果,即引出的“玉”。例如钱梦龙老师执教语文版九年级上册《愚公移山》,他不问“孀妻”如何解释?而是问:小孩子七八岁就跟老愚公去移山,他父亲会同意吗?后一种问法接近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能给学生在克服障碍中带来喜悦,并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
“抛砖引玉”符合教学的层次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是指:任何一个系统都是由各个元素按一定的结构层次组成的。各元素之间、元素与整体之间以及整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语文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也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逐步深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考虑到教学的序列和学生认知发展的系列,循序渐进地诱导提问。教师的角色应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指引学生探索新知。教师在课堂上“抛砖引玉”,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更是为了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独立思考,实现启迪思维、开启智慧的目的。
四、连环计,环环相扣
“连环计”,计出“三十六计”第三十五计,原文为:“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连环计”是“一计成功就再施一计”,以实现节节胜利。其思考模式为:系统地、发展地和变化地去设计战局。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巧妙运用连环计的思想设计出连环式的提问。这种类型的提问又可称之为追问。教师可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设计以疑引疑,环环相扣的系列问题进行提问。这种提问有时可以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样首尾相连,一通到底。这种提问相互接连,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不断拧紧学生思维的发条,使其加深对思维对象的认识。例如教师讲授语文版九年级下册《故乡》时有这样一段教学实录:
师:这篇小说主要写人物的变化,小说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二十年前后闰土的变化?是怎样变化的?
生:外貌、动作、语态、对“我”态度、对生活态度等方面。(读有关句子说出是怎样的变化)
师:你认为闰土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能不能说一说原因?
生:我认为闰土最大的变化是对“我”的态度,以前是迅哥儿,现在恭敬地叫“我”“老爷”,在感情上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与“我”有了隔膜。
生:我认为闰土最大的变化是对生活的态度。“我”母亲让中年闰土挑东西时,他却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表明了他将希望寄托在神灵保佑身上,而不把希望寄托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来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上了,也就是说他对现实已经麻木了,对未来只有迷信了。
师:同学们能说说,是什么原因使“我”和闰土产生了感情的隔膜,又是什么原因使闰土的精神变得麻木了?
生:联系社会背景,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统治造成的。闰土由当年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孩子,变成麻木迷信的木偶人,是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的毒害。
巧用“连环计”设计出的连环式提问,符合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按照科学知识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逐步地、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发展。课堂提问往往要遵循这一原则,问题要与学生的认知相适应,也是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国古训“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就是此意。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是一种再创造的艺术。在强调教学创新的今天,教师要大胆地改变教法,大胆地推陈出新,巧妙灵活地运用一些技巧进行提问,以有效的高水平的课堂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讲求策略与技巧,将兵家典籍“三十六计”的精华融入到课堂提问中来,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成为真正具备创新素质与开发潜力的全新人才。
参考文献:
[1]余日昌.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64.
【关键词】三段六步;教学模式;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工作,努力让自己做到更好。”十几年来,我一直这样要求自己,也一直带着这条我心中的座右铭,从事着教育教学工作。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我带来了诸多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为新课程标准无论在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还是评价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创新与突破。于是,新课改牵动着我去研究、去探索、去实践。魏书生说:“教师是干什么的?是扛活的。”“扛活”意味着“服务”,说明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同时,也为教与学找到了结合点,于是,我逐渐地更新了教学观念,放下架子,树立了服务的思想,把自己彻底变为“公仆”。近几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我一直践行“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实践证明,“三段六步”教学模式是集合作、探究、研究性学习于一体的优化组合模式,它能真正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效益。下面,我将就“三段六步”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谈一下自己的粗浅体会。
一、充分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奠基石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打有准备之仗,才会赢得漂亮。学习也是如此,课前,我都会提出这样的要求“请同学们做好新课的预习”。这个要求只是预习中具体的课前自主学习,首先,组织学生进行全册教材大预习。其次,进行单元预习,让学生了解每个单元的教学课时、知识点以及学习目标。最后,课前小预习。通过“三层次”的大预习的系统训练,学生都养成了主动预习的好习惯,而且大部分学生不用老师指导,就能独立预习,并通过预习形成技能和养成习惯。
二、激情导入,是课堂教学良好的开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自然会激起学习的热情,所以对每节课导入,我都会花费一番心思,精心设计,去触动学生学习的欲望。情境的创设,会让学生感动,会撞击他们的心灵,进而激发学生去了解,去目睹,这便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所以每节课良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开始。
三、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挖掘学生潜能
魏书生说:“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选其一的话,我宁愿要找真理的能力。”这无疑说明了培养学习方法和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这种方法。例如,我在讲《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一课时,我就大胆放手,把课堂的实践空间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读,去寻找让自己感动的地方,再自悟感动的原因。有时我也被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所感动,这无疑也真诚地告诫我们每一位教师,相信孩子们吧!给他们一个支点,他们会撑起一片蓝天。
四、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我及时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互动交流,要求学会的指导没学会的。生生合作达成群体互动,体现团队的力量。首先,合作学习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由个体学习向群体合作发展;其次,要选好合作学习的时机,引导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合作学习活动;再次,合作讨论时要明确问题、内容等。绝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课堂教学的“调味品”或“商标”,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灵活运用教学机制,调整学习时间,这样才能达到预期合作的效果。
五、“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在教学中我通常采用创设情景教学法,巧妙运用投影、图片和多媒体等展示教学内容。具体步骤是首先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然后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自学探究,合作探究学习可在同桌间或小组间进行,完成学习目标,对疑难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最后自主测评,达到以测促学,以评促练的目的。例如,我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采用了下列程序进行教学:1.激趣引入,板书课题,揭示学习目标;2.指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开展自学;3.学生自学、质疑,教师巡视,个别指导;4.检查自学效果;5.通过检测发现的倾向性问题,集中加以点拨、归纳总结;6.布置预习作业。
当然,实施“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坚持以学为本的原则,应根据学科的特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实效。
六、“三段六步”教学模式的感悟与收获
“三段六步”教学模式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第一,“三段六步”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整天处于被动的地位。第二,“三段六步”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第三、“三段六步”教学模式能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能力的形成,极大地带动激励学生进步,提高了学生的自觉性。
语文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对知识的主体探索和研究过程,也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地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实践活动,获取新知,培养能力,提高语文素质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既是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更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问题性、参与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是探究性学习的本质特征。
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即“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有个性的过程。”可见,探究性学习是融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于一体的一种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观念的转变:变教师的“教”为“导”;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大胆质疑和探索,也有利于增强教师教学的针对性,以及加强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为了更有效地把探究性学习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校积极探索,勇于改革,不断探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法宝,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摸索形成了一种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导学导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即“四个阶段”:探究的准备阶段——探究的实施阶段——反馈顿悟阶段)——总结延伸阶段;“六个环节”:即情境导入——揭示目标——自学指导——质疑合作探究——展示反馈(当堂训练)——拓展延伸。总之,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主体,把握教学深度,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笔者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探究性学习带给老师的更大挑战,这种探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进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总之,“四段六环节”模式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让每一位教师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让每位学生都能够自主、全面发展,并非易事。笔者认为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着许多弊端,如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重做题轻思考,重讲授轻探究。如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仅仅停留在介绍写作背景、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主题、分析写作特色等程式化教学的层面上,学生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过程中,这种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学生的客观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漠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他们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直接影响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淡化了语文教学的根本——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语文学习,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使学生形成探究性学习方式,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相长。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笔者在平时的备课中,教法学法一起备,注意设计学生共同参与的有挑战性、激励性的教学环节。
例如,笔者在设计《孔乙己》一课时,在主备的基础上,笔者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设计了“当孔乙己遇上范进”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将两篇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形象及小说内容、写作特点等进行对比式探究,然后让学生想象二人相遇时的情境和故事,讲给同学听,并形成600字左右的文字。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积极参与,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获取了成功。一则新颖而独到的教学设计一定会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就。
2.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善于探究的习惯。笔者在教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时,首先,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以组为单位主动提出各自的问题,然后,从字词、背景、论文要素、驳论方法上分类组织讨论,对角度独特、见解新颖的问题与发言及时表扬与肯定。然后以同学们目前所在班级为例,提出如“城关初中九年级(8)班失掉自信力了”的问题,引导同学们课内训练。这样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尊重学生差异,允许学生大胆“说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确切地说,笔者对“异口同声、整齐划一”的课堂教学不感兴趣,反而更欣赏学生经过思考后所传递出来的正能量,哪怕是错误的回答,笔者也会保护他们的自尊。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笔者总是把解决问题的钥匙先交到学生手中,让他们站在自己的立场、角度上去思考,有时学生所想到的,连教师和编者也未必想到,对于这些独特的见解,笔者如同对待初春的嫩芽一般,百般呵护珍惜,因为这些是笔者的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得到的,标志着他们在思维和表达上都已上升到一个成熟的新阶段。
4.创设氛围,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例如,在教《曹刿论战》一文时,笔者让学生对人物进行分析评论。刚一开始,同学们的态度比较一致,赞扬曹刿,批判鲁庄公和乡人。这时笔者就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辩证地分析事物,再启发他们重新思考。结果,同学们进行了新的评论:有的从乡人角度立意,抨击乡人缺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心;也有的说,不应对乡人过分指责,他的态度可能事出有因,也许是鲁庄公不能“取信于民”所致;有人批评鲁庄公不善战,急躁冒进;还有人对鲁庄公进行了赞颂,认为他任人唯贤,敢于启用人才,重用人才,今天仍要发扬这种精神。同学们高涨的情绪和热烈探究的浓厚氛围构建了较为理想的课堂。
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 高效课堂 “自学·交流” 教学模式
为了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真正改变我校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在苦寻方法中,我接触到了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在认真学习与深入理解后,在本校七年级与八年级中各随机抽取两个班级进行探索与实践。现将探索实践的收益总结如下,以期实现真正的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一、“自学·交流”教学模式的准备工作
运用“自学·交流”教学模式,首先需要教师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
(一)对学生的把握。高效课堂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内容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状况、学生已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程度,特别是要考虑到学生水平的差异性,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任务,并据此对课堂中小组学习的分组做好划分。
(二)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实现程度,首先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全面深入正确理解教材,能恰当、具体地制定教学目标,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一个关键。因此能否更好地钻研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体系,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三)教案与学案的准备。教案是教师教学的最重要依据。不管教师多么优秀,或者所授内容已经教过多少遍,还是需要设计与撰写教案的。在高效课堂的探索实践中,我主张备详案,更建议教案要一备与二备,特别强调二次备课,因为在二次备课中,可发现一次备课中没有考虑到的问题或者缺少的内容,这时都可以通过二次备课进行改正与补充,为高效课堂的实施做好准备。
学案,在课堂中我与学生一般称之为“学习任务单”,高效课堂中的学案要求它是开启学生智慧,调动学生积极性,发展学生知识能力的“帮助文件”。对于学案的设计,我的要求是:学生能借住学案,做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二、运用“自学·交流”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运用“自学·交流”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时,我主要通过突出以下几个方面实现高效课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高效课堂的第一表现是:课伊始,趣已生。教师对学习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诱惑”学生将上节课或课间的无意注意转移到本节课中,使学生能够迅速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学生自学、交流、建构知识系统奠定基础。
要想做好这一环节,教师在撰写教案时就要精心设计,有时也需要在课堂中随机应变、突发灵感,实现最优创设。如2011年3月,我在准备《应用表格布局网页》这一节课时,设计的情境是比较两种不同的设计网页,通过阐述表格设计网页的优点展开课堂教学。授课那日正好是日本“3·11”大地震后一天,我灵机一动,将情境设计与时事联系在一起,以展现日本大地震后的灾难图为导入,倡议“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从你我做起”,提出制作网页的任务。这时,学生热情高涨,个个都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雄心,急切地想把操作知识学好来做这个宣传网页。
这节课得到了评课老师的高度评价,他们肯定了好的创设是高效课堂的伊始。
(二)自主学习,尝试理解。培养学生自觉自主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因此在课堂中,学生通过学案的导学,或是自己独立学习;或者同桌相互质疑、讨论学习,力求解决独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是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由组长组织成员围绕学习中的存疑开展有效的交流、合作、探究、对子帮扶,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
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教师不能闲着,也不能形式上巡视、督查,而要走下去,适当进行交流、提示与点拨,对学困生给予方法上的引导和思想上的开导,端正他们的自学态度,树立自学的信心,并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切不可太急于求成或者为了不浪费时间,直接对问题进行讲解。
(三)小组探究,突破难点。小组学习的优势:一是学生参与率高,二是同伴的提醒很重要。因此在课堂中,可将“质疑问难”带入小组探究,通过小组学习探究突破难点,将复杂问题变为简单的、容易解决的。这里的小组是由老师事先划分好的,一般是四人一组,注意男女、能力强弱的搭配。小组探究中,探究的问题是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疑难问题,学生间“生生交流”或“生本交流”,教师只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引导者。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适时点拨与引导,学生自解自答,其间,优秀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对问题的见解,并通过同伴交流或同伴同帮同纠,带动学困生理解、透析难点知识,一起解决问题,使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强化,提高课堂质量,实现高效课堂。
(四)回顾反思,总结评价。学生通过对所学内容的回顾反思,不仅可以强化知识概念,更能让其在反思中进一步查漏补缺,优化自我。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因为课堂的机动与时间的紧凑,往往忽略了这一环节,学生囫囵吞枣地随着老师的一声“下课”而将有意注意变为无意注意。因此,在预设课堂内容时,一定要留出5~8分钟时间,用于学生交流,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
高效课堂的最好体现是:在课堂快要结束时,随着收尾环节的展开,课堂掀起另一。
以上是我运用“自学·交流”的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心得,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继续学习与改进,从而实现真正的信息技术高效课堂,让学生的身心在求知做人的同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05: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