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质量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范文第1篇

1.创新标准行业引领

强力推进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化,认真总结和系统梳理现场施工技术及管理经验,不断健全完善质量安全管控标准体系。

将企业标准实施情况作为检查、考核、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

各单位每年确定实施《三维》和开展“除三害”活动,消除质量通病的示范工程不少于3项,并通过观摩学习、季度检查等形式进行检查,确保标准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将消除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尤其是常见的“三害”控制作为质量控制底线,把地下室、屋面、外墙渗漏水及二次结构裂缝、回填土下沉、保温层脱落等作为专项治理重点。

2.策划先行追求细节

现场策划先行、样板引路、严控过程,才能实现工程质量有效管控。

坚持样板引路,将样板概念从传统的样板间扩展到样板件、样板工序、样板部位。

而将实物样板与BIM模型样板相结合的方式,又能全面、经济、高效地实施样板引路。

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对工艺有严格要求,对下道工序的工作有严重影响的关键特性部位应设置质量控制点;隐蔽工程是必检点,必须设置质量控制点;对质量不稳定,频繁出现不合格品的环节应设置质量控制点;对重要质量通病应设置质量控制点;对重要物资或可能对生产安全产生严重影响的关键项目应设置质量控制点;对采用“四新”技术的部位应设置质量控制点。采用分级设置、分级管控的原则。

通过开展“现场标准化提升季(技术质量工艺做法三维图集应用)”活动,提升各公司产品质量和产品复制能力,降低“三害”等常见质量问题的发生率,达到“开一个亮一个”的目的。主线:再宣贯、强落实、重检查、细改进。

3.倡导工匠精神,创新工作室助力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动力,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主的创新孵化器,正在建筑领域兴起。

高质量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工智能;图书馆;个性化服务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图书库服务的特点

(一)资料化

图书库系统包括图书库员、馆藏资料、信息技术、环境和使用者,然而大数据新信息环境的形成,逐渐模糊了图书库界与其他信息化的服务业之间的显示的画面。

调查发现,84%的使用者使用检索引擎Google开始信息检索,1%的人开始在图书库页面上检索信息,所以图书库应为这1%的使用者提供数字图书库资料。与此同时,1%的使用者中有70%以上首先选择使用数字珍藏;数字珍藏具有科学、经济和可查访性的特征,而我们需要考虑的是选择何种模式来存储数据、怎样的方式来组织信息供阅读使用者参观、以及选择怎样的方法来确保信息收集的可持续发展。

(二)网络化

数字图书库的建设需要为使用者提供便利,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网格和数字图书库网格将整个网络集成到一个虚拟的超级计算机中,来实现使用者对多个数字图书库的无缝获取。总之,网格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共享,实现了硬件资料、软件资料和各种信息知识资料的全面连接。

二、图书库数据发掘简介

即使手握足够数据,图书库也要面对数据管理的挑战。首先,数据的存储、数据模型、数据分析格式、搜集数据的系统的基础架构都要重头建起,必须能用而且不能出错。之后还要进行数据清洗,然而并不是所有数据都是直接可用的,它们大多杂乱无章、难以理解、无法获取、甚至有所缺失。

人工智能领域最聪明的一群人都想造出能真正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产品和应用,比如无人驾驶,比如预测世界经济走势的系统,比如超级医疗诊断系统等。但格式良好、适合分析的数据不会从天而降。目前,他们把80%的时间花在了整理历史数据上,个性化推荐是数据发掘中的常见技术之一。

个性化推荐大致可以分为数据准备、规律寻找、结果表述三个基本流程。它利用了来自统计并解读解析、人工智能、对模式进行辨识区别、神经网络、模糊数学、遗传程序步骤等多个学科领域的思想,并借助于搜集数据的系统所提供的有效存储、索引和查询处理支持,以及高性能并行计算、分布式数据处理、可视化等技术而得以实现。

三、Web日记发掘应用

(一)关联规则在Web日记发掘中的运用

关联规则在Web日记发掘中用于发现使用者同时查访哪些页面,基本上用于查询大型项目集。我们可以分析格式化的信息,并使用关联规则的支持和可信度的定义直接通过Apriori程序步骤或其他相关程序步骤获得经常查访的序列。

Apriori程序步骤是关联规则发掘程序步骤的核心。它可以使用分段搜集数据的系统数据的方法来执行发掘,以便使用者只需扫描搜集数据的系统两次。但分割方法的前提是,整体搜集数据的系统的任何支持级别应该至少有一组本地搜集数据的系统的支持度集合。发掘网络日记数据是对网络日记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并根据一定的因素将其分成几个小的数据段。在扫描多个数据段后,Apriori程序步骤用于获取每个段的支持,然后每个分段的发掘结果被合并和扫描一次,并且最终的关联规则集被过滤掉。

(二)序列模式分析序列模式用于查询数据项中的时序关系

在Web日记发掘中,顺序对模式进行辨识区别是指查询在使用者会话中具有时间关系的页面请求。在Web服务器日记中,使用者查访会记录一段时间。数据经过预处理后,它会成为间歇性时间序列。这些顺序模式可以预测使用者可能请求的页面,从而可以在页面上为特定使用者组放置不同的信息提示,提高信息相关的资料的利用率和使用者信息检索查询速度,优化网站结构。

(三)Web日记发掘的一般流程

Web日记发掘的一般流程包括三个阶段:数据预处理,发掘阶段和模式分析。数据预处理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重组为适合数据发掘的数据结构是Web日记发掘的基础,也是整个发掘流程中最繁琐和耗时的工作。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清理,使用者辨识区别,会话辨识区别,路径补充和格式转换等几个步骤。这是成功Web日记发掘的关键。

在整个Web日记发掘流程中,数据预处理和日记发掘程序步骤是最关键的技术。数据预处理作为发掘程序步骤的输入,直接影响到对数发掘的质量,发掘程序步骤的选择和改进是保证发掘成功的重要因素。

四、个性化推荐及过滤应用

目前,特性化信息化的服务系统要求使用者逐步手动选择所需的信息类别,然后将这些选择提交给系统以显示相应的信息。这种服务方法的低效性也会增加系统的负担。一旦大家选择同时提交请求,信息化的服务系统将面临崩溃的危险。智能过滤技术智能获取并分析使用者特定的需要信息,然后在页面上显示使用者需要的信息相关的资料。有些使用者只是去图书库找资料来解决一些实际方面,他们不清楚他们想要的信息。面对这种情况,智能过滤系统通过使用者的操作行为分析使用者的实际特定的需要,然后根据这些特定的需要主动推送满足使用者特定的需要的使用者信息相关的资料。

高质量发展范文第3篇

城市更新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城市更新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以及全市城市更新五年专项行动,按照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分项施策的思路,持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一、全力推进项目实施,增加有效投资。紧紧围绕“三城、三地、三中心”的总体构想,聚焦“一枢纽、一中心、四高地”发展战略,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实施城市更新、片区开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城区道路提升改造、城市排水管网改造、照明设施维护、城市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共谋划城镇化建设项目102个,总投资约273.3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约61.59亿元。截止目前,完成投资约25.2亿元。

二、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增强城市活力。一是按照“实施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部署,开展连片综合整治和改造提升,完善公共配套设施,让旧城焕发新活力,着实提升人民群众的满足感幸福感。2020年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6个(片区),共涉及30个小区87栋住宅楼3324户,改造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1.12亿元。今年已开工建设的17个(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共涉及73个小区189栋住宅楼7180户,改造面积58万平方米,总投资3.4亿元。二是围绕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区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快速开展。目前,共实施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有15个。其中马跑泉主镇区片区、道北片区、东柯片区、机务新村片区等5个项目已全面启动建设,什字坪东(紫微雅苑)棚改项目已启动征迁工作,其它9个项目正在办理规划、用地等前期手续。三是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重点,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市容市貌。公园绿地建设、背街小巷整治、城市文化景观建设、城市立面整治、城乡边界提升等重点工作有序推进。截止目前,已完成城市道路人行道改造提升约1.2万平方米,维修城区路灯1500余盏、配电设备柜箱57台,更换水篦子82套、清理1225套,更换井盖80套,路面修补4000平方米。积极探索“公园城市”理念,建设的**公园、**公园和**路、**山大道、东柯大道等精品路段,成为城市“绿肺”。利用城市的边角地、废弃地营造花景和花木小品等,建设独具特色的小微绿地、小游园,拓展了城市绿地空间,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了城市生活品质。目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0.07%、36.88%和8.62平方米。

三、强化人力资金保障,形成工作合力。一是集中优势资源,强化人员队伍保障,组建工作专班,加大征迁力度,加强供地效率。今年计划实施城市更新项目19个,涉及征收住户及企事业单位5592户,占地面积约4628.9亩,征收房屋面积约234.65万㎡。截止目前,已完成征迁项目5个,征收住户及企事业单位175户,占地面积约212.2亩,拆除房屋总建筑面积约11.15万㎡。正在实施5个,征收住户847户,占地面积约416.7亩,拆除房屋总建筑面积约38.1万㎡。二是扩宽融资渠道,强化资金保障。为加快推动城市更新项目尽快落地见效,积极争取国家、省、市项目建设资金和政策性、商业性银行贷款及国家各类债券资金,多方采取融资等市场化方式,多渠道解决筹资难、融资难、资金短缺问题。通过招商引资,引大、引强,引进省国有企业、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参与棚改项目建设;采取PPP、EPC等模式,吸引有实力的社会资本方参与棚户区改造工作,有效保证了麦积区城市更新建设顺利推进。

高质量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煤矿;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管理

总书记在党的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不言而喻,创新已成为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引领行业进步的法宝。陕煤集团领导也多次强调,为确保陕煤集团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科技工作是重要的突破口。

1搭平台,建机制,筑牢科技管理基础

黄陵矿业一号煤矿在科技工作实践过程中认识到要想在科技工作方面大有作为,首先必须要建立强有力的管理体系,形成人人能够参与科技工作、人人愿意参与科技工作的好局面,同时要能够涵盖部室、区队、劳模、技能大师、技师、大学生等方方面面的人才,把不同岗位的人才通过管理系统汇集起来,补人之所短,用人之所长,集思广益,解决日常工作中的棘手问题。黄陵矿业一号煤矿科技工作在“3+9+3”(即三个体系、九项制度、三个平台)的管理体系下进行丰富完善,形成了“33459”科技管理新模式(即三个体系、三个平台、四个环节、五项措施、九项制度)。

1.1科技创新三个体系

为了确保科技创新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有强有力的物质、人才、制度保障,首先建立了支撑科技创新工作的三个管理体系。分别是科技创新人才资金保障体系、科技创新攻关体系、大众创新联动体系,这三个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为科技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夯实了基础,也为矿井创新创造注入了活力。

1.2科技创新三个平台

为了发挥模范示范引领作用,黄陵矿业一号煤矿在发展中成立了以曲志欣劳模工作室为总领的劳模创新、技能大师、青年创新创效三个工作室平台,充分发挥劳动模范、高技能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在矿井创新驱动、升级转型中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为矿井高技能人才施展才华、青年职工创新创效搭建了平台。

1.3四个关键环节

为加快科技创新成果从立项到应用的进程,打通科技创新成果全过程管理“脉络”,必须不断优化、简化成果管理的四个关键环节:便捷通畅的申报环节、客观公正的立项鉴定环节、公开透明的公示环节、成果快速推广应用环节。

1.4五项激励措施

为激发矿井全员创新引擎,培育职工创新、创造动力,黄陵矿业一号煤矿共采取了五项激励措施:原创、首创保障措施、“部室+区队”联动措施、成果量化考核措施、成果评选奖励措施、成果命名的荣誉激励措施。

1.5科技创新九项管理制度

在科技创新工作开展过程中,黄陵矿业一号煤矿通过完善创新管理制度,形成了年度科技工作考核制度、科技项目管理考核制度、科技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全员创新管理制度、论文量化考核制度、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专业技术人员成才成长考核制度、科技创新宣传考核制度、科技创新先进评选制度等9大管理制度,为科技创新“培育”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了重要保证。

2激活力,提质量,增添科技创新新动能

黄陵矿业一号煤矿创新工作始终以企业发展理念为纲领,紧贴企业发展的大规划,注重聚焦企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和短板,精准对焦、靶向攻关。以科技项目为突破口,规划好矿井整体的科研方向,保证矿井的科技工作保持在领先位置,同时通过利用好三个平台及全员创新优势,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水平,不断改善职工作业环境,提升矿井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干部、职工个人发展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嵌入融合。

2.1丰富科技创新平台,激发创新热情

科技创新平台是集聚科技资源、科技人才、科技装备的地方,具有开放共享、支撑与服务企业科技创新的功能,能在一定范围内发挥创新示范和带动技术攻关的作用;平台建设能有力带动企业技术提升,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1]。因此黄陵矿业一号煤矿一直在加大平台基础条件投入,以三个平台为基础,逐步拓宽平台的使用范围,在原有技术讲座、攻关会议的基础上增加可视化教学、设备升级、改造、研发攻关等内容。同时,对三个工作室的管理制度重新修订,明确年度创新计划、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量化考核目标,丰富三个平台的活动开展形式;并规范科技人力资源管理,选拔优秀创新人才作为技术带头人,目前实现了每年的全员创新成果数量达到200余项、论文数量达到80余篇。通过加大奖励力度,彻底打消平台兼职科技人员思想顾虑,充分激活矿井的创新热情。

2.2优化科技创新人才结构,提升创新质量

创新质量体现了创新带来的价值,是一切科技创新工作的基础,没有质量的科技创新工作就如同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因此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发展必不可少。黄陵矿业一号煤矿的科技管理工作始终以“重培养、强引进、调结构、抓激励”为主要思路,紧紧抓住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三个环节,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各种方式加快科技创新人员成长成才[2]。截至目前黄陵矿业一号煤矿参与技术、科技工作人员共146人,其中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敢于创新的职工也不在少数,但是一些科技项目的攻关还是过于依赖外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因此,增加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同时需要加强不同岗位、专业之间科技人才交流合作,通过部室与部室联动、部室与区队联动,优化科技创新人才结构,利用创新成果的转化,拓展不同岗位人才的视野、思维,提升矿井整体创新质量。

3挖潜能,改思路,丰富“创新一流”内涵

职工的创新潜能是无限的。黄陵矿业一号煤矿科技创新工作一直坚持“创新不神秘,创新就在身边”的理念,通过对标优秀企业的创新思路,挖掘全员创新潜能,丰富“创新一流”内涵,推动“创新一流”建设[3]。

3.1完善创新机制,挖掘创新潜能

在梳理体制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完善机构和健全人员选拔机制等措施,去杂归核,挖掘全员创新潜能,寻求更加切合黄陵矿业一号煤矿未来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畅通愿创新、能创新的人才成长渠道,建立灵活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4];让创新主体动起来,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

3.2对标提升、开阔创新思路

科技创新工作需要新鲜的创新思路、创新手段、创新模式,没有了创新的思路,就不会有创新的成果。黄陵矿业一号煤矿是陕煤集团,黄陵矿业的一面旗帜,外来对标单位很多,称赞的话语也很多,但我们自身的眼界、思维随着行业或关联行业的发展也受到限制。因此,黄陵矿业一号煤矿不断加大创新思维的培养,向优秀的煤矿企业对标,向“老牌”的煤炭企业对标,学习好的理念,新的思维为“我”所用,形成了符合企业实际的新管理方法和模式。

4结语

创新不只是一句口号,需要全体干部职工思想的重视,需要机制、平台、资金等系统性保障。黄陵矿业一号煤矿通过平台的搭建、体制、机制的完善,筑牢基础,激发活力,努力实现矿井创新由引进创新、合作创新转变为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的局面,提高了企业创新水平,让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增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矿井的技术攻关能力始终保持在行业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赵华山.科技进步对煤矿安全效能影响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2013.

[2]王海文.科技创新型煤矿的管理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10).

[3]文育鹏.大佛寺煤矿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实践[J].科技咨询,2014(10).

高质量发展范文第5篇

成绩固然令人欢欣鼓舞,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目前,甘肃省民办教育的发展规模还较小,发展水平也较低,一些民办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则存在着内部管理混乱,办学行为不规范的现象。

问题――内部管理混乱,办学行为失范

近年来随着生源的减少和学生对教育质量需求的提高,一些生源较差的民办学校为了招到更多的学生,则给教师下了“招生硬指标”。兰州市某民办职业学校负责人表示这是一种无奈之举。“教育部门对民办学校招生宣传有明确的规定,像以往那种摆摊式、打游击式的招生方式很多学校都不敢用了,一些条件较差的民办学校为了生存,只好发动老师、学生去招生,”这位负责人甚至坦言,“只要学生把学费、住宿费等费用交够了,很容易取得毕业证和专业技术资格证。”面对“白热化”的招生压力,一些民办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还出现了虚假宣传等问题。

家住兰州市城关区九州经济开发区的魏女士就向记者反映,有些民办学校为了拉生源,采取欺骗利诱手段,将不谙世事的学生骗进学校。“我的孩子就受过骗。当初她上省内某民办学校,就是冲着学校在宣传册上说的名师去的,但当孩子入学交了几千元学费和住宿费后,却发现授课老师大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魏女士的女儿则告诉记者,在她中考失利后,曾接到多所省内民办职业学校和民办高中的招生电话,招生的人都说自己学校的办学条件好,师资力量雄厚,根据学校简介,她从中选了一所有很多名师的学校。入学后,她发现情况并不像学校简介上说的那样。“所谓的几个名师都是兼职的,很少来讲课,讲课的基本上是比我大不了多少的大学毕业生。有些人甚至连教师资格证都没有。”“学校招聘的老师没有教师资格证,这样的学校怎么让人放心呢,这不是误人子弟吗?”魏女士的女儿说。

随后,记者来到了魏女士所说的那所学校,该校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一些民办学校、教育培训机构多以招聘青年教师为主,这些人中并不是每一个都有教师资格证。只要他们有真本事,学校一般都会放宽条件。”而另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则说得更为直接,“教师资格证不能当饭吃,充其量就是一张纸。我们这里很多老师都没教师资格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资格证是持证人具有国家认定的教师资格的法定凭证。凡中国公民在各类公办、民办学校等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者,均须依法取得教师资格,实行持证上岗。但事实上,在一些民办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中没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为数不少。为什么这些民办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就可以上岗呢?一位民办学校的校长道出了其中的部分原因:

“一些办学经费有限的民办学校,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和教育培训机构,教师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加之教学设施简陋,没有公办学校在人事编制、职称晋升、福利待遇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对正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缺乏吸引力,只好招聘一些学历低、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这些人的资质又大多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有关持证上岗的规定,但学校要办下去还需要靠他们,也只能将就一下了。”

记者发现,有些民办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内部管理混乱,部分教育培训机构租用几间教室就开始招生办学,只注重生源数量而不注重教学质量,在一些民办幼儿园则存在着违规使用校车、卫生安全等问题,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对此,有学生家长认为对于那些以赚钱为目的的民办教育机构不能仅靠新闻媒体曝光,政府有关部门也应加大监督处罚力度。一位民办学校的校长则表示,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但这种回报的取得必须合理、合法。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依靠欺骗手段生存和以圈钱为目的的民办学校注定会被淘汰。

措施――加大扶持力度,规范办学行为

“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一位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要想使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既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鼓励、扶持,又要加以合理规范、引导。”

为了促进甘肃省民办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并举的发展方向,对民办教育的发展给予了一系列的政策扶持。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采取税费减免、民办公助、对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予以补助,民办学校招生与公办学校享受同等待遇等举措,鼓励、扶持民办教育发展。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办法,进一步加大规范管理的力度,如2004年出台了《甘肃省民办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2011年3月出台了《甘肃省教育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和《甘肃省教育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标准》等。这些规章、办法对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收费、招生、各种教育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标准做出了明确规定。

记者还从教育部门了解到,近年来,教育部门采取对通过审批的民办学校(教育机构)实施年检,对民办学校招生宣传广告进行审查,向民办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委派督导专员(党委书记)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了民办教育的规范管理力度,已有多所办学行为不规范的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受到限期整改、责令停办和取缔办学资格等处罚。2011年8月,兰州市教育局就对未通过年检的部分民办学校(机构)作出了限期整改、予以停办的处罚。

“这是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优胜劣汰的结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只有那些颇具实力、管理完善、办学规范、健康的学校才能生存下来”。对此,一位民办学校校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过,政府部门最好不要搞一刀切,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应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支持和管理方式,对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学校应加大支持力度。现在民办学校在教师职称评定、养老、医疗等方面还存在困难,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加大扶持力度,把《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有关民办教育发展的目标落到实处。”

出路――提高办学质量,打造特色品牌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甘肃省部分民办学校因办学质量不高、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内部管理混乱等原因,办学规模日益萎缩,甚至被政府有关部门注销了办学资格,而有些民办学校则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生存状况良好。“民办学校招收的大多是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想留住他们,进而吸引更多的学生,要注重内涵式发展,”长期关注民办教育发展的兰州市某高校靳老师提出,“民办学校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构建办学质量督导评估体系和运行机制,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不断提高办学质量,这样才能赢得社会大众的认可。如果单纯以利润为导向,即使硬件条件达标,软件服务却上不去,照样留不住学生。”

当前,在甘肃省民办教育发展还不充分,不具备同公办教育一样享有多种优势的情况下,“要把孩子送入公办学校”仍是很多学生家长的想法。对此,兰州市某职业专修学院的办公室主任张先生认为,民办学校现在在师资、福利待遇、资金支持等方面还不能与公办学校比,不过民办也有民办的好处,没有像公办学校那么多条条框框的约束,具有更大的自主性。“民办教育正处于转型期,民办学校是否生存下去,关键还在于提高办学质量,学校要把握住学科建设这个龙头,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专业结构、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在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下工夫,让学生乐学、会学,这样才能吸引更多饱受应试教育之苦的学生进入民办学校。”张先生说。

《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期间,甘肃省民办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特色日渐凸显,办学能力稳步提高。要实现这一目标,既需要政府部门的激励引导、规范管理和大力扶持,又需要民办学校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创新育人模式,以特色求发展,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