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西安民办高校

西安民办高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西安民办高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西安民办高校

西安民办高校范文第1篇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针对西安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样本选自西安三所主要民办高校,按不同年级随机抽取学生进行调查。分两部分进行,一是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SCL-90)进行测量;二是使用自编问卷进行针对性调查。

参加测试的共有3632人,其中大专生1773人,占参评人数的48.82%,本科生1859人,占参评的51.18%;男生1318人,占参评的36.29%,女生2314人,占参评人数的63.99%;大城市生源203人,占参评人数的5.59%,中小城市生源627人,占参评人数的17.26%,小城镇生源544人,占参评人数的14.98%,农村生源2221人,占参评人数的61.15%;其他不确定人数员有37人,占总参评人数的1.02%。

调查中发放问卷共计30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35份,回收率达94.5%。

(二)调查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和自编问卷,以无记名方式进行,要求被试者依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填写测评量表,并对问卷中的每个问题做出独立回答,在现场回收问卷。之后,问卷数据资料全部输入信息库,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测试结果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情况

从测试结果来看,本次测试对象排在前三位的是抑郁、焦虑和自卑。

(二)测试结果分类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1. 不同类别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2. 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理工类与文史类学生在躯体化、社交退缩、性心理障碍、偏执、强迫和精神病倾向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文化艺术类与文史类学生在12个因子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文化艺术类与理工类学生在12个因子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3. 不同年级学生SCL-90得分F检验

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

4. 不同来源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三、分析

西安民办高校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 档案信息化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由此带来文件和档案的信息化已经成为所有档案工作者无法回避的焦点问题。作为一名高校专职档案管理员,笔者一直注意对民办高校档案工作现状的观察与思考。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民办高校的档案工作状况如何?是否还停滞在纸质文件的管理阶段?民办高校的档案信息化进程存在哪些阻力?出路在哪里?这些都是笔者想要与大家共同探讨的问题。

一、民办高校的档案信息化现状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校群体中的特殊一员和新生力量,一直是众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民办高校的发展状况也关系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成效。不过,目前民办高校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档案工作发展是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民办高校的档案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难题:

1.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民办高校的管理体制和公办高校有很大区别。许多民办高校采用企业化的管理机制,为减少开支,举办者往往尽力压缩人员编制、缩减资金投入。这种情况下,民办高校的档案工作不受重视,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都难以得到保证。陕西省的一项调查统计显示:全省受调查的民办高校中,有20%的民办高校未真正建立学校综合档案机构,档案工作一直没有统一管理,缺少全校性的档案管理制度;有60%的民办高校未真正建立学校档案工作网络,未实行部门立卷归档制度。由此可见,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都不能完全开展,更不用说档案信息化了。

2.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民办高校的举办者不能保证档案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档案员得不到培训机会,知识结构老化,专业技能陈旧。大多民办高校的档案管理员同时还要从事办公室的工作,少数民办高校甚至没有档案管理专业出身的档案员,往往以办公室人员充当档案员。这些人员本身没有健全的档案管理及计算机应用专业知识,对信息化前沿动态不甚了解,种种原因都极大地阻碍了民办高校档案信息化工作的进程。

3.档案意识薄弱。民办高校的档案工作发展缓慢,与学校管理者的档案意识薄弱有很大关系。一些民办高校的举办者看重的不是学校的发展和未来,而是眼前的利益得失。调查表明,越是档案工作发展落后的民办高校,其管理者的档案意识越是薄弱。许多人觉得档案没有用处或作用不大,不能带来现实的效益。也有的领导只看重部分重要档案如人事档案、学籍档案的管理,而忽略了其他档案尤其是电子档案的搜集和保管。档案意识的薄弱是民办高校档案信息化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4.档案管理机构的硬件设施落后。档案信息化不仅需要计算机、存储器等信息存储设备,还需要复印机、照相机、扫描仪等信息加工设备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软件。这些设备技术先进,更新换代速度快,就算是公办高校也不一定能全部配齐,更不用说办学经费更加紧张的民办高校。

二、民办高校档案信息化发展策略

针对以上阻碍民办高校档案信息化发展的四大难题,笔者给出了以下几点解决策略:

1.完善民办高校档案工作制度。笔者认为,应该在民办高校举办条件中明确档案经费投入的比例,人员、建筑及设备的最低标准等。同时教育行政主管单位要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把档案信息化工作水平纳入民办高校检查评估项目。这样,就可以从制度上保障民办高校对档案信息化的投入。可以预见,考核机制的引入将会加强民办高校举办者对档案工作的重视,逐步改善档案信息化现状。

2.档案工作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档案员必须接受档案行政主管部门举办的从业资格培训,合格者发给档案工作从业资格证书。这样,既可以通过培训提高档案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特别是档案信息化所需要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又可以通过考试淘汰一批不具备档案管理能力的兼职人员,促使民办高校管理者聘用专业技术人员提高学校档案管理水平。“持证上岗”制度的实行,可以有效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3.加强对民办高校档案信息化工作的监督检查。主管部门对民办高校档案工作的监管力度不够,也在一定程度制约着民办高校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发展。有些主管单位没有把民办高校的档案工作放到和公办院校同等地位看待,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民办高校归入特殊群体,对待民办高校也是“得过且过”,检查可以放松,标准可以放低,要求可以放宽。上级主管部门的态度也助长了民办高校忽视档案工作的心理。所以,要从根本上扭转民办高校档案信息化工作的不利局面,主管部门一定要强化对民办高校档案工作的监督检查。鉴于现状,上级主管部门应该对民办高校倾注更多的关注和指导,使民办高校更深刻地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

4.通过资源整合,实现效益共享。在调查中,笔者也了解到民办高校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落后的无奈心情。民办高校本身经费紧张,收入又不稳定,也得不到政府的财政支持。因此,民办高校有限的经费用于保障教学等主要工作尚有不足,更不用说投入不受重视的档案管理工作了。笔者在深思以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借鉴当前经济领域比较流行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做法,既然单独一所民办高校难以保证对档案的投入,为何不把同一地区(或者地理位置邻近)的几所民办高校的档案建设资源进行统一整合,建立一个资源共享的档案管理机构呢?笔者暂时把这个机构称为“联合档案室”,它是相邻地域的若干民办高校因自身经费不足以支持一个现代化的档案室而把各自的档案经费集中统一使用,建立一个资源共享的档案管理机构。建立“联合档案室”的好处有以下几点:(1)“联合档案室”的举办经费由参与的民办高校共同负担,经费短缺问题迎刃而解,可以购买先进的仪器设备,从事档案信息化的深入加工。(2)“联合档案室”的档案员可以从各民办高校原来的档案员中择优录用具有档案专业知识和信息管理技术的人员,就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3)“联合档案室”统一管理各民办高校的档案,并且档案室的科研成果由各民办高校共享。这样就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由于实行了档案的共管,可以此为切入口,在民办高校之间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总之,建立“联合档案室”对于现阶段的民办高校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是一个解决民办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好方法。

以上就是笔者对现阶段民办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点思考。当然,其中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一些理论也没有通过实践的检验。笔者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合众家之长想出一个解决目前民办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问题的好办法,为民办高校档案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冯惠玲,张辑哲主编.《档案学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2版

2.党秋霞.《检查民办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引发的若干思考》.《论文选登》2004年

3.王艳.《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初探》.《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8卷第3期

4.鲍元芬.《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1卷,第1期

西安民办高校范文第3篇

西安外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自2011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之后,再次被确定为2012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这项省级“本科教学工程”标志性成果的获得虽然已充分体现出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诸多要素上还凸显不够,仍需进一步优化、完善。下面,我们将从以下要素列析目前西安外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旧版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现状。

一、人才培养的目标

西安外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界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具有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从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上基本体现出,培养学生具备工商管理、经济、金融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营销方法与技能方向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与市场营销实际业务和管理相关的工作。

从中不难发现,对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意识,于专业之外,强调过少,忽略目前市场对市场营销乃至其它专业人才需求的新目标设置诉求。

二、课程设置及衔接

在课程设置上,本专业学生主要开设工商管理及市场营销方面的相关主干课程,同时开设了营销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课程,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

设置的一些主干课程为:微积分(上)、(下)、线性代数、政治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步、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 基础会计学、统计学、经济法、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概论、物流、企业形象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广告学、市场调研与预测、商务谈判与推销技巧、网络营销、汽车营销模拟实验、市场营销模拟实验、网络营销模拟实验等。

从公共基础课到专业基础课,再到专业课,独立实践课,专业选修、校级选修及四年不断线课程,通过梯次衔接,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较好的自然科学基础;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献检索能力、计算机软硬件操作等基本技能,掌握一门外语(英语),达到四级水平及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市场营销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4)对本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具有独特的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从课程衔接的程度看,应用型和创新意识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凸显,厚了基础,却薄了能力培养及社会无缝衔接的能力过程培养。

三、实验和实践环节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结合现有专业定位,根据经济发展对市场营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对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不够,比例过小。在市场营销模拟实验课程上,配合实验软件,开展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等营销环节的模拟演练不足;在网络营销模拟实验课程上,针对帮助学生掌握网上店铺、博客营销、搜索引擎等新型营销模式引入过少,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业动力;在课内实践环节上,虽然设置了一些案例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小组讨论法等多种互动教学模式,但专业案例太少,角色扮演、小组分工、课堂游戏等方式缺乏,教学方法还显单调,成效不明显;在社会实践环节上,虽然建立了多家校外实习基地,但过程即专业知识与企业情况相结合度欠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专业能力培养缺乏创新意识的蕴含和灌输。

四、师资和教材

1.师资

市场营销专业专任教师队伍中以年青教师居多,职称水平多为讲师,而高职称教师多为其他院校返聘教师,因此今后还要进一步提高专任教师的职称水平。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共有14位专职老师,其他均为兼职,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基本建设,在本科院校就应当与学科梯队建设统筹考虑。特别是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不仅要考虑教师的学识,还要考虑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构建强效的“双师”队伍,同时还要注重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多种形式培养及立体建设。

教学团队建设中克服“不均衡,没有合理的梯次化”影响很重要,关系到专业建设的进展及学科群的良性支撑发展乃至办学实力的增强。与学科梯队建设结合起来考虑,教学团队建设就可以有突出应用型本科发展方向的引导,就会成为本科教学基本建设的厚实基础。虽然多为硕士以上高学历,但教师年龄结构不够合理,没有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合理梯次,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少。比如:35岁以下的10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71.4 %;36-45岁的2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14.3%;46-55岁的2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14.3%。在职称构成上,副教授以上的教师比例过低,不到7.1%,专职教师即形成师生比过低。

2.教材

市场营销专业已经编写了两本主干课程教材:《市场营销学》、《国际市场营销学教程》。教材选用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虽然基本相符,但教学内容在能力培养和突出应用型及案例素材的选取上还需进一步的完善,在任务驱动方面还有欠缺,在专业架构上缺少创新、创业成功案例的素材选取。

五、人才培养基地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市场营销专业也常组织学生进行课内实践和社会实践。课内实践主要包括以课程报告的形式总结该门课程主要内容。社会实践环节上,通过建立一些校外实习基地,不断完善社会实践环节。目前本专业先后与陕西省小斑点汽车服务管理有限公司、陕西省数字证书认证中心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长安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西安铁路局西安西站西安东站、西安瑞沣资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陕西银佳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西安恒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西安市达远机焊厂、西安“E都市”数据生产中心、陕西雅森体验教育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建立起校外实习基地,涉及工业、商业、事业等诸多单位。同时配备少数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或多年从事一线工作的营销人员指导学生实习,为专业学生实习基本创造了条件,也基本能够满足实践教学要求,但从目前实习效果看,不够显著,究其原因,校企合作机制衔接不够,双方共同培养的默契缺乏,学生不能通过实践环节、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达到应有的专业水准和提高。即学生在基地的深入程度过浅。

六、教学方法

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要解决一个基于现代商流信息量处理和量化分析、市场预测的问题。假如一节课就是解释了几个名词,宣读一个案例,毫无遗漏和变更地讲授了教材中的几个问题,信息量很少,按照陈旧的程式教学,这就不能突显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诉求。应用型本科教学,不仅要给学生指引获取信息的途径、处理信息的方法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要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形成能快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要求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就会灵活多了。要讲获取信息的途径,你就要接触当下千变万化的商业实战环境及关注科学研究前沿发生的事情,以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想方设法让学生从中得益,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考评环节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在精减课内理论学时情况下,加强各类实践环节的教学,给予学生更多自主的学习时间,赋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进行角色转换。每类课程简化讲授时间和内容,可结合到诸如作业、讨论、开放实验、学科竞赛等课外要求上,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练习、实践,更好地自主成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转化。主动加强与社会应用的联系、衔接,把科学研究、技术应用等活动与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将学科竞赛、开放实验、课外科技活动引进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体现出培养学生具有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进行科技创新能力乃至创业锻炼的实施意见。在教学方式上倡导研究式、项目式多元教学,其特点是问题在前,研究探索、动态思维、实践为主线。以问题为先导,以解决问题的设想和试验为途径,从实验结果一步步地推出结论,以实战衔接社会企业需求,该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培养人才体现了大学的自身价值、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及世界观使命。

当前市场营销专业主要是通过考试、论文来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即较为呆板的“平时作业+考勤+期末”的累积。毕业考评则仅关注学分量、相关证书的获得如CET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这不仅容易使考评流于形式,不能切实测量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而且容易导致学生为应付考试“临阵磨枪”,得不到大学知识的精髓,使过程流于形式;对各类证书的追求更使学生“拾级”而上,忽略了大学生活的真正意义,第二课堂贫乏,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得不到挖掘和拓展。这最终导致部分大学生尚不具备服务社会的基本素质就流入就业市场,既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又占用了有限的就业空间,给社会带来危机,就会体现出市场营销专业社会责任的些许旁落和定位不精确。

综上,基于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影响下,构建的市场营销教学体系,应在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不同需求,突出培养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作者单位:西安外事学院)

【参考文献】

[1]郑继兵,王绍峰.从人才培养方案透视高校专业建设的困境及出路[J].江苏高教,2013, (1).

[2]何火娇,王映龙.地方性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 33(z1).

[3]陈解放.模式支撑――求解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整体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

西安民办高校范文第4篇

0 引 言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深入以及“互联网+”应用的高速膨胀,在以网络为平台的信息安全问题倍受政府和各个企业的关注。现如今,安全已经不再是个人问题,而是已上升到国家的高度。各高职、专、本科院校都纷纷开设信息安全专业或相关课程,而对信息安全方面人才的培养却成为了制约安全的瓶颈。作为一个非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来说,想学好这门课,既具有实际意义,又具有一定的困难。网络信息安全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具有知识涵盖面广、理论性强等特点,对于民办高校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和接受,且实际工作中安全的新问题层出不穷,想要得到此等能力,增加就业砝码,校方就有必要对网络信息安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1 课程定位

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一文中指明了我国网络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也指出了培养网络安全技术人才的重要性。民办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开设 《网络与信息安全》课程,其培养目的是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具备信息安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求都懂,但求够用,具有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解决某些具体安全问题的能力。

《网络与信息安全》为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课程,主要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网络信息安全相关知识,并能够实现相关的规划与管理、常用网络安全设备的选用与配置、常用网络安全软件的应用以及常见网络病毒与网络黑客的防范,增强综合安全知识,强调实际的安全防范与安全产品的使用,同时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意识,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2 民办高校网络与信息安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本身的原因

(1)知识面广:高校网络与信息安全课程包含数学、数据库、数据结构、计算机编程、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基础课程;

(2)理论丰富:高校网络与信息安全课程涉及数论、信息论、密码学、数据库原理、通信原理等与计算机、数学等相关的核心理论知识;

(3)操作性很强:学生具有良好的编程基本能力,能读懂、编写流行的高级语言程序代码,能够独自完成网络技术实验,能进行网络安全攻防演练;

(4)紧跟技术发展前沿:此课程涉及的技术、理论知识必须紧跟潮流,了解和掌握最新技术的发展动向,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2 所学的支撑基础课程不全

高校网络与信息安全课程有以上的特点,想真正学好却真非易事,再加上民办高校的办学实力、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办学时间、学生的基本情况等方面与公办高校的不可比,所以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教学计划上更应该合理安排,为学生构建好基本理论知识框架。

2.3 重理论,实践弱

高校网络与信息安全课程是计算机技术理论与实践结合程度很高的课程,有很多其他课程所不可比拟的特点,许多安全技术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认识、理解。民办高校发展很快,不断申请新专业,增加学生数量,根本不考虑学校,教师,学生的三元因素问题。学校教学条件更新慢,教师所掌握的知识陈旧,教师很少有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实际工作经验,且理论知识也都是书本上的,而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教师教学时满堂灌,实践的机会很少,创新少,不直观,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2.4 实践设备和条件不足

民办高校用于实践教学的实验室本来就少,不可能专门为这门课设置一个实验室,更谈不上校外的实训基地。学生没有实践环境,就很难开展课程中所涉列的实验,学习的过程还是从理论到理论,所学知识衔接不够,学生学习会很吃力,极大地削弱了教学效果。

3 针对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的几点意见

3.1 利用现有条件提供不一样的实验环境――虚拟实训

民办高校能够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教学环境一般都是微机实验室,造价低,易实现。教师需要参与实验室的规划、软硬件维护等环节,细心的安排网络信息安全实验内容和步骤,并指导学生完成操作,同时课后总结实训时存在的问题。一样的实验室而提供不一样的实验环境,特殊之处在于使用了虚拟机这个软件。在开学前期把实验课程安排交予实验室管理老师,告之所需应用、系统软件。本机使用Win7,XP系统均可,虚拟机是必备的软件,它能够模拟真实网络服务的环境,解决网络信息安全、教师教学备课、演示中对特殊网络环境要求的问题。那虚拟机中安装的系统依据实验内容不同各有不同的要求:Win2000,Win2003,WinNT。安装这几种系统基本实现得了网络信息安全的大部分实践内容,其中黑客常用软件实例操作时,因为网上能够得到的教学相关软件版本都低。而对于例如密码技术等实践操作性不强的实训,就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与计算机仿真技术,教师与学生一起开发虚拟实训,并利用仿真实训环境来完成验证性实践操作,用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3.2 选好教材,用对教学方法

本着“理论够用,实践突出,岗位需求”的原则,以“巩固基础,提高素质,勇于创新”为目的,那么什么样的教材算是好的教材,适合学生所需,难度适中,最主要的是不能太难,理论听不懂。技术不能太新,教学素材不好整理,实验环境不好构建,但新知识、理论、技术可以当做课堂的扩展来讲授。根据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的具体情况优化选择教学内容体系,实现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将学生锻炼成网络信息安全方面高素质技能的专门人才。

能够准确定位课堂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便于老师更好地把握教材和了解学生,便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并不断提高民办学校教学质量。因为民办高校学生自控能力差,课下很少有自主学习的习惯,要改变学生低落情绪,首先授课教师就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领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并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内容,老师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或策略,如设置组织讨论、问题情景、启发式等。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不但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要使整个教学过程有机互动,以提高教学效果。在上课过程中,结合课程内容特点,尝试着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任务驱动和问题驱动等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具体的问题为引导,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方法过程中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一切都要以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来评判课堂效果。

3.3 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水平

教师是完成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民办院校要建设优良的教学队伍,那教师就得“走出校门”,多见识,多交流,多学习,多引进。如到网络公司挂职实践,或是参与企业网络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发,来不断提升教师实践水平。

4 课程实际教学与实践过程中的几点参考

随着计算机产业的突飞猛进,信息技术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本门课程所涵盖的知识面广、理论多、实践性强等特点,结合本人的上课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3个方面。

4.1 知识循序渐进,不分理论与实践

学生的基础薄弱,课前做充分准备,对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的讲解或涉及,循序渐进,不能让学生暂听就感觉压力重重,避免其失去兴趣。此课程实践性很强,单凭理论课上用语言去描述,学生听着会很枯燥,建议把本门课程改成理论与实践一体课,在实验室上效果更好。

4.2 课下自学,重在总结

任课教师都应定期布置作业或任务,这个作业由学生在课下独立或小组完成,期间可向教师咨询相关问题,教师做好指导并总结,按照事先约定好的时间上交作业,教师针对作业完成度酌情给予评定成绩,并指出学生作业存在的不足,教师做好记录,亦是为下学期本门课程做准备。

4.3 重在参与,考核放轻

只要学生积极参与,并完成了布置的任务,都应该得到肯定,参与程度会提高。

西安民办高校范文第5篇

摘 要:本论文主要在分析西安几所民办本科院校外语师资结构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当前民办本科院校外语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西安;民办本科;外语师资结构

目前西安民办本科院校共7所(此数据截止2010年年底),分别是西安欧亚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安外事学院、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西安培华学院、西京学院和西安思源学院。本课题组对其中4所有代表性的院校外语师资情况作了调研,因有些院校数据不便公开,在具体分析时,用ABCD来代表4所院校。

一、西安民办本科院校外语师资队伍结构现状分析

教师队伍的结构是指教师整体构成的状态。教师队伍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适应能力。教师队伍的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师队伍整体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学与科研的整体质量。教师队伍的结构主要包括职务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学缘结构。鉴于外语师资队伍的特殊性,下面就从学历、职务、年龄、学缘、性别、等几个方面来分析:

⒈学历结构

教师的学历结构,是指教师的最后学历或获得的最后学位及其知识积累,更新的构成态势。学历结构代表着一所学校教师所受正规教育的程度、知识水平、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表1是这几所民办本科院校外语教师的学历状况:

从表1可以看出民办本科院校外语教师的学历主要由本科、硕士、博士构成,部分院校以本科毕业的教师为主,部分以硕士为主,还有部分院校已经拥有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但是数量不多。这几所院校外语教师的学历水平差距较大,从整体上而言,学历水平偏低,拥有硕士、博士学历的教师不多,尤其是博士学历,这不利于学校整体办学质量的提高。从概率上说,师资队伍中高等学历的人数越多,其科学研究的潜力越大,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亦越高。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舒尔茨在其“人力资本论”中指出,人才开发如果以学历为标准的话,那么学历程度与脑力劳动比值将有成倍的差距,大学:中学:小学=25:7:1。这个公式,定量地论证了学历的能级差异。美国和日本的高等学校教师具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的已分别达到86%和43%以上。原联邦德国要求大学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加拿大规定大学教师都要有博士资历。因此,若想在激烈竞争的今天存活下去,西安民办本科院校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外语教师的学历水平。

⒉ 职务结构

职务结构是指具有初、中、高各级职务(或职称)的教师数量的构成状况,基本上标志着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和业务素质的态势,并能反映学校的性质和承担任务的特点。以教学型工作为主的一般普通高等院校,主要培养本科生。师资队伍中高级职务可占教师总数的15%―25%,讲师30%―40%,助教占40%―50%。民办本科院校属于以教学型工作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因此其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应该符合上述标准。表2是对这四所民办本科院校外语教师队伍职称结构的调查:

由表2可以看出完全符合国家对教学型普通高等院校师资队伍中各个职称要求的只有一所,一所完全不符合,两所只有讲师符合。结合表1,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西安民办本科院校外语师资队伍中助教占的比例过大,大多数为刚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讲师、副教授和教授所占比例过低,有的院校虽然讲师达到标准,但整体学历不高,主要以本科毕业的教师为主,而且教授、副教授都是外聘或其他公办院校退休的,所以年龄一般都比较偏大,还没有本校培养的教授、副教授。另外,以硕士学历为主的外语教师队伍流动性大,而以本科学历为主的教师队伍相对比较稳定。

⒊年龄结构

教师的年龄结构,是指师资队伍中年龄组成的态势,是一种人为形成的暂时格局。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队伍的教学、科研活力和创造力的兴衰趋势,是教师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年龄结构在师资队伍结构中也非常关键,判断一支师资队伍有没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关键是看其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合理的年龄结构应该是以中年为主、老中青结合,这样的师资队伍能在不断发展的动态平衡中,不断地新陈代谢,充实提高,保持蓬勃的生机,保证教学、科研的胜利完成,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发展。下面是其中一所有代表性的民办本科院校外语教师队伍的年龄构成情况:

由表3可以看出40岁以下的外语教师37名,占80.4%,40-59的教师仅7名,占15.2%;60岁以上3名副教授,占6.5%。这支队伍整体上比较年轻,40岁以下的教师占大多数,缺少中坚力量的高学历高职称的科研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⒋学缘结构

学缘结构是指高校教师来源的构成状况。为了防止和打破学术思想的沿袭守旧,加强不同学术风格和思想的交流和相互渗透,活跃思想,繁荣学术,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应该是“远缘杂交”。也就是说,一所高校的教师应来自五湖四海,尽量避免同一“源头”。 通过对这几所民办本科高校外语师资的来源调查发现,“近亲繁殖”现象比较严重,大部分教师都是省内院校外语专业毕业,甚至有的学校还任用本校留校生做教师,而且引进的专家、学者、学术带头人也都是省内著名院校退休的老教授,几乎没有从外省引进的专家、学者。“近亲繁殖”的弊端是多方面的,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变这种状况,在保持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和连续的同时,加强与校外教学、科研、生产、管理等部门之间的人才交流,逐步扩大“外源”教师的比例,优化教师学缘结构。其中有所民办本科院校认识到这点,它通过广纳海外留学回国者及公派访问学者来优化学缘结构。

二、关于西安民办本科院校外语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⒈积极引进高级专业人才,促进“双师型”外语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优秀外语人才是民办高校壮大外语教师队伍、优化外语师资结构的有效途径,以学历为准则, 拓宽选人渠道, 广纳人才, 引进副教授以上职称为主的高层次人才。在引进人才时注意倾向于中年男性人才,这样有益于使当前人才结构趋于合理。人才引进要把握质量,采取面试制度,充分行使双向选择的权利,对于真正需要的人才,学校应给予相应优惠政策, 并积极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的良好环境。还可特邀一批企业家、外贸专家、翻译专家等英语应用性人才到校上课、实践指导, 实行“落脚不落户, 引智不一定引人”的引才方法,提高人才资源使用效益,促进“双师型”外语师资队伍建设。

⒉ 提高现有教师的学历层次,培养造就“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等,全面提高整个外语师资水平

学校不能一味延揽新人才,而不注重已有教师的培养。著名的教育家张伯苓先生就很注重对已有教师的培养,才为南开大学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学者。因此民办本科院校在引进高级专业人才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已有外语教师的培养。

民办本科院校要鼓励本校青年外语教师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并在政策上给以相应的支持,如减少课时量、承担部分费用等。

不管是公共外语还是专业外语教学,都已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语言教学,而是紧密结合国际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动态教学。外语教学不是教师达到某种学历或职称就能够胜任的,必须通过不断“充电”学习,随时了解和补充新知识、新信息。校方应积极为教师创造条件,根据教师任职年限分期分批地把他们送到全国著名的重点大学进行培训、进修、参加学术交流、出国深造等,这样既可提高外语教师的水平,借此改善教师的学缘结构,又可稳住现有教师,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整个外语师资队伍的水平。

同时还要有重点、有侧重的在青年教师中选拔有发展前途的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尽快让其成才,成为学术带头人或教学骨干。如有的院校就实行了“青年教师成才计划”、“科研团队规划”、“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等方案,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高团队整体科研水平等。

⒊加强和规范对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

如果用好兼职教师的话,那将是一支很有战斗力的队伍。而要用好就首先得管理好兼职教师队伍。对兼职教师队伍要本着“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的原则, 精心培育兼职教师队伍, 让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形成互补、动态调节, 优化师资队伍,专兼结合, 努力制定各种优惠政策, 增强兼职教师的归属感、责任感, 使兼职教师队伍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下来。民办本科高校可根据《教师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制定和完善符合民办高校机制的兼职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如兼职教师聘用制度、考核制度、津贴分配制度、专家督导与学生监督相结合的监督制度等,规范兼职教师管理,并依据规章制度与兼职教师签订书面劳务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建立兼职教师档案,进行优胜劣汰,保证做到学校依法管理,教师依法执教,以此严把兼职教师队伍质量关。

参考文献:

[1]杨德广 主编. 高等教育学概论,116页、1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