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桑椹功效和用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药补
补肾的药物较多,常用的枸杞子、冬虫夏草、杜仲、何首乌、鹿角胶等,都是补肾佳品。
枸杞子 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老年肾虚之人,食之最宜。
冬虫夏草 性温,味甘,有补肾和补肺的作用,是一种平补阴阳的名贵药材。用虫草配合肉类,如猪瘦肉、鸡肉或鸭肉等共炖,更为有益。
杜仲 性温,味甘微辛,能补肝肾、强筋骨,对肾虚所致的腰脊酸疼、足膝软弱无力、小儿肾虚下肢麻痹,以及妇女肾亏引起习惯性流产者,最为适宜。
何首乌 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凡是肾虚之人头发早白,或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者,食之皆宜。
鹿角胶 性温,味甘咸,能补血益精,凡肾气不足之遗精者,宜用开水或黄酒溶化服食。
保健品
补肾的保健品也是琳琅满目,不胜枚举,其中历史最为悠久、最受大众欢迎的应属六味地黄丸和桂附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 主要适合于肾阴亏虚或者肝肾阴虚,临床表现为阵阵潮热、盗汗、手脚发热、五心烦热,有的出现两颧午后发红,或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六味地黄丸有非常明确的适应症,需要根据不同的体质进行调整和搭配,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不能“瞎吃”。脾胃虚弱的人可以在饭后半小时服用,以避免长期服用对胃肠造成伤害。需要注意的是,六味地黄丸不适用于肾阳虚的病人。
桂附地黄丸 具有温补肾阳、行水化气等功效,可改善,适用于肾阳不足、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夜尿增多、早泻等症。服药期间忌食不易消化食物,宜节制;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阴虚内热者不适用;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者,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该品不宜长期服用,服药2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食补
补肾的食物作为对药物的补充,往往事半功倍,相得益彰。常见的植物食品有芝麻、谷子、豇豆、桑椹、胡桃、山药等,动物食品有牛骨髓、狗肉、羊骨、猪肾、鲈鱼、海参、海马、虾子、蚕蛹等。下面选几种做简单介绍。
芝麻 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尤其是肾虚之人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及早年白发,大便燥结者,最宜食之。
桑椹 有补肝、益肾、滋阴的作用。肾虚之人,尤其是肾阴不足者,食之最宜。
山药 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凡肾虚之人,宜常食之。
狗肉 除有补中益气作用外,还能温肾助阳,故肾阳不足、腰膝软弱或冷痛,食之最宜。
猪肾 凡因肾虚所致的腰酸腰痛、遗精、盗汗及老人肾虚耳聋耳鸣,宜常食之。
虾子 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凡因肾气虚弱、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脚软弱无力,或阳痿,或男子不育症患者,宜多食虾。
附:补肾药膳
猪腰汤 猪腰二双,杜仲、核桃肉各50克。把全部用料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熟,加盐调味食用。功效补肾助阳,强腰益气。主治肾气不足引起的腰痛、乏力、畏寒、肢凉、小便频数、视物不清、阳痿、遗精。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3.038
中图分类号:R259.4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3-0089-02
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增加而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我国人群SA患病率呈持续增加趋势,已成为多发病、常见病。中医在防治SA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与特色。笔者现结合中医经典理论和多年临床经验,就SA的辨治作一探讨。
1 痰瘀虚是稳定型心绞痛的基本病机
SA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等范畴。《古今医鉴》说:“心痹痛者……素有顽痰死血。”清代曹仁伯《继志堂医案》说:“胸痛彻背,是名胸痹,此痛不唯痰浊,且有瘀血交阻膈间。”提示SA的发病与“痰”、“瘀”密切相关。SA患者多因饮食失节,脾胃运化转枢功能失调,痰浊内生,循经上逆,注入心中,致痹阻心阳,阻滞心气,心脉瘀滞,心脉不畅,发为胸痹、心痛;或痰浊上逆,损伤心阳,致心脉挛急闭阻,使心痛发作。“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对SA患者而言,心气充沛,则血脉通畅;心气不足,则血脉壅塞不通,形成瘀血。血瘀既是SA发病的病理产物,又是其致病之邪。
《证治准绳・杂病》说:“心虚则邪干之,故手心主包络受其邪而痛也。”《症因脉治・心痹》说:“心痹之因……心气受伤。”《素问・脏气法时论篇》云:“肾病者……虚则胸中痛。”可见,SA的发病与“虚”密切相关,特别是与“气虚”、“肾虚”最为相关。《素问・通评虚实论篇》谓“精气夺则虚”,虚是指正气不足,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年六十阴萎,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笔者认为,SA的虚主要是气虚、肾虚。气虚多为心气亏虚,气虚导致血瘀,心脉痹阻,不通则痛。肾之阴阳亏虚,不能鼓舞五脏之阴阳,致心气亦为之不足,以致气血运行失畅。故肾虚可致心脉痹阻,发生胸痹。
临床上,SA多见胸闷胸痛,心悸气短,自汗,乏力,倦怠懒言,或腰膝酸软、口黏,舌质紫黯,苔厚腻,脉象沉滑或沉涩。这些症状体征提示SA与“痰瘀虚”密切相关。笔者曾收集了经冠脉造影证实的251例SA患者,通过因子分析提取证候要素及其靶标,发现SA排在前3位的证候要素分别为血瘀(37.8%)、气虚(33.1%)、痰浊(16.7%),证候要素靶标(病位)排在前2位的为心、肾[1]。这项研究也证明了SA的基本病机为“痰瘀虚”。由上分析可知,SA具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理特点。本虚以气虚、肾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多见。
2 通补结合以活血、化痰、补虚
基于SA“痰瘀虚”这一基本病机,笔者采用“通”、“补”结合的方法,治标以通痹为主,治本以补虚为主。“通”即活血通脉、豁痰通阳;“补”即补心气、补肾。“通”法常用方剂有血府逐瘀汤、冠心Ⅱ号、丹参饮、瓜蒌薤白半夏汤、温胆汤等加减,药物选用川芎、桃仁、红花、丹参、檀香、三七、瓜蒌、石菖蒲、薤白、半夏、苦杏仁、茯苓、竹茹等。“补”法常用方剂有三参饮(《证治宝鉴》)、首乌延寿丹(《世补斋医书》)等加减,药物选用人参、白术、茯苓、黄芪、何首乌、党参、桑寄生、桑椹、羊藿等。对心绞痛发作频繁的患者,当“急则治其标”,应以“通”法为主,辅以“补”法,主要采用活血通脉、豁痰通阳之法;对病情稳定的患者,应“缓则治其本”,以“补”法为主,辅以“通”法,主要采用补心气、补肾之法。著名老中医赵锡武说:“本病为本虚标实,应以补为通,以通为补,通补兼施,要使补而不助其滞,通而不损正气。”《灵枢・百病始生》云:“察其所痛,以知其应,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毋逆天时,是谓至治。”总之,SA治法可概括为活血、化痰、补虚。
另外,笔者治疗SA喜用药对。如针对痰的药对是瓜蒌-石菖蒲,《名医别录》有“(瓜蒌)主胸痹”,《本草纲目》认为“(瓜蒌)涤痰结”,可见瓜蒌能宽胸散结、清热涤痰;《神农本草经》载“(石菖蒲)开心孔”,说明石菖蒲能开窍化痰浊。二药合用能宽胸散结化痰。瓜蒌常用量15~20 g,石菖蒲常用量6~12 g。针对“瘀”的药对是丹参-檀香,此药对来源于《时方歌括》“丹参饮”,《吴普本草》载“(丹参)治心腹痛”。丹参入血分,善活血化瘀止痛。《本草备要》认为“(檀香)利胸膈,为理气要药”。檀香入气分,能行气止痛,善理胸膈之气。二药相须为用,共奏化瘀行气止痛功效,治疗SA多有良效。丹参常用量15~30 g,檀香常用量2~5 g。针对“虚”的药对是黄芪-何首乌,《神农本草经》载“(黄芪)补虚”,黄芪为补气之要药。《开宝本草》有“(何首乌)能止心痛,益血气”。何首乌善治肾精不足,为益肾补精血之良药。二药相须为用,共奏益气、补肾、益精血、止痛之功,对老年SA患者疗效更佳。黄芪常用量12~30 g,何首乌常用量10~30 g。
再者,临证还应谨守病机、随机而变、辨证施治。若见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劳则加重,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夜寐不安,舌质黯红,苔白滑,脉沉细,证属心肾阳虚、胸阳不振,应合右归丸、瓜蒌薤白白酒汤加减治疗;若见胸痛胸闷,心慌气短,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属痰热内蕴,应合小陷胸汤加减;若见胸痛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倦怠,口干咽干,心烦失眠,或潮热盗汗,舌红或有齿痕,苔薄黄,脉细数,证属气阴两虚,应合生脉散加减;若见胸闷,胁痛,喜叹息,纳差,情志不佳时胸痛加重,舌红或淡红,苔薄白,脉弦,证属气滞胸中,应注意合柴胡疏肝散或越鞠丸加减治疗。
参考文献: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芪棱汤;同型半胱氨酸;益气养阴活血法
中图分类号:R743 R28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11)07-0823-02
脑梗死系指脑供应血管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相应血管的闭塞,并由此产生血管供应区脑功能损害和神经症状的一群临床综合征。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占全部脑血管病的59%~85%。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症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1]。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08年2月―2011年2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及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住院的患者100例。按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2],经头颅CT或MRI证实,排除脑出血、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有感染、出血倾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7岁~76岁(65.1岁±8.9岁);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6岁~77岁(64.5岁 ±9.5岁)。发病时间均在3 h~48 h。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根据病情适当予抗血小板聚集,适当脱水降颅压,给予神经细胞营养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芪棱汤(黄芪、桑椹、天花粉、三棱、水蛭等),每日1 剂,水煎服,早晚分服。随症加减:阴虚风动型加生地黄、女贞子、白芍、枸杞子;气虚血瘀型加大益气活血药物用量;风痰阻络型加胆南星、竹沥、法半夏;肝阳暴亢型加天麻、钩藤、石决明、生牡蛎。兼腹实者加生大黄、枳实;口眼歪斜者加白附子、胆南星、僵蚕;语言不利者加石菖蒲、远志、木蝴蝶。对照组给予补阳还五汤(黄芪、赤芍、当归、地龙、桃仁、川芎、红花)加减,煎服方法同治疗组。两组疗程均为28 d。两组于用药期间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观察各种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
1.3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 采用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3],两组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第28天进行评分。
1.4 Hcy浓度测定 患者于服药前及疗程结束次日清晨空腹采静脉血3 mL,置于含有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5 mL试管中。4 ℃,3 000 r/min离心,分离血浆,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使用美国Abbott公司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质量控制:采用该公司提供的Hcy标准样品为对照,对其作稳定性检验。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效果值比对照组更高(P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x±s)分
2.2 两组Hcy浓度 治疗前两组及Hcy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cy浓度均明显降低;治疗组Hcy浓度的效果值比对照组更高(P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cy浓度(x±s)μmol/L
2.3 相关分析 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Hcy浓度呈正相关(r0.376,P
2.4 安全性观察 用药期间未见明显血压升高、肝肾功能损害、血尿常规及凝血功能异常、过敏等不良反应。
3 讨 论
高Hcy导致脑梗死的机制涉及众多环节,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损伤血管内皮功能[4]、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5]、影响血脂代谢[6]、促进血小板功能黏附聚集[7]、激活炎性因子[8]等,这些均可使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最终导致脑梗死的发生。多项研究发现[9,10],Hcy浓度高的脑梗死患者病情重、预后差。此外,高Hcy血症是脑梗死复发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11]。因此治疗高Hcy血症是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重要治疗手段。
1) 为深圳市科技计划重点课题(No.200801015)现阶段西医治疗高Hcy血症的药物主要是Hcy代谢的辅助因子如: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甜菜碱等,但国外研究显示,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可降低患者血浆Hcy浓度,但不能减少卒中的发生和死亡[12]。
脑梗死属于中医“中风”的范畴。其基本病机为气阴亏虚,瘀血内结、闭阻脑络。蒋红玉教授仿补阳还五汤之义,在运用益气活血法基础上,依周学海“增水行舟”之意,加用滋阴生津之品,组成益气养阴活血方剂芪棱汤。芪棱汤以黄芪、三棱为君,黄芪入肺经提升胸中大气,令气足以帅血行;补脾气亦使血得统摄。三棱破血祛瘀,化瘀滞之血栓;兼以行气,使气补而不滞,周流不息。臣以水蛭、花粉。水蛭功专破血祛瘀,其力峻效宏,重用之以速通脉道。花粉性甘寒,生津滋阴,除血中之燥,流利脉络。桑椹滋阴养血,且入肝肾以补下焦之亏虚。活血之品得补气之药则活血之功倍。补气之品伍行气之药则补而不滞。辛燥之物得甘寒之品则血活而不燥,化瘀而不伤正气。诸药合用以达到益气养阴,活血通痹,疏通脑络之功效。本方选用的活血药皆为破血之品。其溶栓之功效显著,意在速通血脉,使脑髓得以濡养。本方养阴药不选常用的沙参、麦冬之类,亦另有深意。天花粉除养阴生津外,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之功。《神农本草经》载“续绝伤”,《名医别录》谓“通月水”,《日华子本草》认为天花粉能“生肌长肉,消扑损瘀血”,说明本品主治跌打损伤,有化瘀之功。近代名医张锡纯在其《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记载有用天花粉治疗跌扑腰痛的病案,并指出:“世人只知天花粉为清热生津药,而不知其能消瘀血也”。肝肾阴虚是中风病的根本,用桑椹以填补肝肾之亏;瘀血易去而新血难生,故用桑椹养血生新。
芪棱汤治疗脑梗死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13],可以通过多途径抑制线粒体介导的卡配因依赖的细胞凋亡通路,从而减少缺血半暗带区的神经元凋亡[14-17];通过调节梗死边缘区脑细胞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18];抑制核因子-κB(NF-κB)的活性,下调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抑制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等[19],多个环节来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芪棱汤还可通过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20],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在本研究中,芪棱汤能明显改善神经缺损评分,效果值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Sun Y,Chien K,Hsu H,et al.Use of serum homocysteine to predict stroke,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death in ethinic Chinese12- yea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Circ J,2009,73(8):1423-1430.
[2]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97.
[3]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4] Guba SC,Fink LM,Fonseca V.Hyper-homocysteinemia and premature vascular occlusive disease[J].Am J Med Sci,1998,315(4):279-285.
[5] Yamamoto M,Hara H,Adachi T.Effect of homocysteine on the bindig of extra cellular super-oxide dismutase to the endothelial cell surface[J].FEBS Lett,2000,486(2):159-162.
[6] Jakubows KH.Protein N-homocysteinylation:Implications foratherosclerosis[J].Biomed Pharmacother,2001,55(8):443-447.
[7] Dalton ML,Gadson PF,Wrenn RW,et al.Homocysteine signal cas cade:Production of phospholipids,activation of protein kinase C,and the induction of c-fos and c-myb in smooth muscle cells[J].FASEB,1997,11(8):703-711.
[8] Holven KB,Aukrust P.Increased levels 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inter leukin-6 in hyperhomocysteinemic subjects[J].Clin Lab Invest,2008,66(1):45-54.
[9] 郭百海,周丽,彭德强,等.在急性脑梗死中高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评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1):65-67.
[10] 黄迟,沈卫平,张臻年,等.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5):897-898.
[11] 王淑敏,王艳丽,张凌云.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复发脑梗死的预测价值[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0,24(4):218-229.
[12] James F.Lowering homocysteine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to prevent recurrent stroke,myocardial infarction,and death:The Vitamin Intervention for Stroke Prevention(VISP)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JAMA,2004,291(5):565-575.
[13] 蒋红玉,张思为,陈欣童,等.芪棱汤治疗脑梗死34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2,34(12):35-36.
[14] 蒋红玉,贺会刚,山林林,等.芪棱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2):174-175.
[15] 余琴华,蒋红玉,张思为,等.芪棱汤对线粒体介导caspase-9依赖凋亡通路的干预[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7,14(1):21-25.
[16] 邓茜,赵喜连,谭遥,等.芪棱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卡配因(Calpain1)通路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12):946-947.
[17] 蒋红玉,黎巍威,张思为,等.芪棱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L-钙依赖蛋白酶-1mRNA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8,15(2):101-103.
[18] 蒋红玉,余琴华,曹平,等.芪棱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梗死边缘区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5,12(5):267-270.
[19] 蒋红玉,谭遥,郭少军,等.芪棱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2):1201-1203.
[20] 赵喜连,周荣峰,蒋红玉,等.芪棱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nestin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72-74.
作者简介:张思为,现工作于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暨深圳市人民医院(邮编:518020);邓世芳、何纲、苏峥、蒋红玉,工作于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暨深圳市人民医院;景光光,工作于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山林林,工作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杨力提示:小寒最佳时令饮食:沙锅炖豆腐,记以牛肉、羊肉、大白菜了,并适当配以生姜、大蒜等幸辣之品。
沙锅豆腐――豆腐豆腐,旷世不古
中国是豆腐之乡,今天,世界人民都把品尝我们的豆腐菜看作一种美妙的艺术享受,就像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一样享誉世界。据五代谢绰《宋拾遗录》载:“豆腐之术,三代前后未闻。此物至汉淮南王始传其术于世。”南宋大理学家朱熹也曾在《素食诗》中写道:“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诗末自注:“世传豆腐本为淮南王术。”淮南王刘安,是西汉高祖刘邦之孙,公元前164年封为淮南王,都邑设于寿春(即今安徽寿县城关),名扬古今的八公山正在寿春城边。刘安雅好道学,欲求长生不老之术,不惜重金广招方术之士,其中较为出名的有苏非、李尚、田由、雷波、伍波、晋昌、毛被、左吴八人,号称“八公”。刘安由八公相伴,登北山而造炉,炼仙丹以求寿。他们取山中“珍珠”、“大泉”、“马跑”三泉清冽之水磨制豆汁,又以豆汁培育丹苗,不料炼丹不成,豆汁与盐卤化合成一片芳香诱人、白白嫩嫩的东西。当地胆大农夫取而食之,竟然美味可口,于是取名“豆腐”。北山从此更名“八公山”,刘安也在无意之中成为豆腐的老祖宗。自刘安发明豆腐之后,八公山方圆数十里的广大村镇,成了名副其实的“豆腐之乡”。此后,豆腐文化也逐渐在整个神州大地弘扬。
宋明以后,豆腐文化更加广为流传,许多文人名士也走进传播者的行列。北宋大文豪坡善食豆腐,元佑二年至元佑四年任杭州知府期间,曾亲自动手制作东坡豆腐。南宋诗人陆游也在自编《渭南文集》中记载了豆腐菜的烹调。
随着豆腐文化的传播,各地人民依照自己的口味,不断发展和丰富着豆腐菜的制作方法。流传至今著名的有四川东部的“口袋豆腐”、成都一带享誉海内外的“麻婆豆腐”、湖北名食“荷包豆腐”、杭州名菜“煨冻豆腐”、无锡“镜豆腐”、扬州“鸡汁煮千丝”、屯溪“毛豆腐”……
豆腐是以黄豆、青豆、黑豆为原料,经浸泡、磨浆、过滤、煮浆、加细、凝固和成形等工序加工而成。豆腐及豆腐制品的蛋白质含量比大豆高,而且豆腐蛋白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效价较高。豆腐还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索有“植物肉”之美称。豆腐的消化吸收率达95%以上。两小块豆腐,即可满足一个人一天钙的需要量。
中医理论认为,豆腐味甘性凉,人脾、胃、大肠经,具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以治疗赤眼、消渴,解硫磺、烧酒毒等。更适于热性体质、口臭口渴、肠胃不清、热病后调养者食用。俗话说“青菜豆腐保平安”,这正是人们对豆腐营养保健价值的赞语。
豆腐是一种有利健康的功能性食品。据现代科学研究,豆腐在保健方面确定的功效包括:豆腐可以改善人体脂肪结构;食用豆腐可以防治癌症、更年期疾病、‘胃’质疏松症、老年性痴呆、肝脏疾病、糖尿病、动脉硬化、流行性感冒等。
但是,食用豆腐也不是百无禁忌的。
豆腐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一次食用过多不仅会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质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老年人肾脏排泄废物的能力下降,若大量食用豆腐,摄入过多的植物性蛋白质,势必导致体内生成的含氮废物增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衰退,不利于身体健康。
豆制品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氨酸,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转化为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会损伤动脉管壁内皮细胞,易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积于动脉壁上,促使动脉硬化形成。
制作豆腐的大豆含有一种叫皂角苷的物质,它不仅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还能促进人体内碘的排泄。长期过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导致碘缺乏病。
豆腐含嘌呤较多,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多食易导致痛风发作。
可见,豆腐虽好,也不宜天天吃,一次食用也不要过量。老年人和肾病、缺铁性贫血、痛风病、动脉硬化患者更要控制食用量。中医认为,豆腐性偏寒,胃寒者和易腹泻、腹胀、脾虚者以及常出现遗精的肾亏者也不宜多食。
豆腐的蛋白质含量虽高,但由于它的蛋白质中一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色氨酸的含量偏低,所以它的营养价值被大打折扣。如何扬长避短呢?办法也很简单,搭配一些别的食物,使大豆蛋白中所缺的色氨酸得到补充,使整个氨基酸的配比趋于平衡,人体就能充分吸收、利用豆腐中的蛋白质。只需将其他动植物食品与豆腐一起烹调就可。此外,豆腐虽富含钙质,但若单食豆腐,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率颇低。若与维生素D含量高的食物同煮,借助维生素D的作用,便可使人体对钙的吸收率提高20多倍。例如鱼头烧豆腐就是这种搭配的经典。因为鱼头内的维生素D可提高人体对豆腐中钙质的吸收利用率。还有将海带与豆腐同煮,因为豆腐中含有一种皂角苷的物质,此物虽可防止能引起动脉硬化的氧化脂质的产生,却会引起体内碘的排泄,如果长期食用豆腐易引起体内碘的缺乏。而海带与豆腐同煮,则可两全其美。因此,在寒风凛冽的冬季,来上一锅热气腾腾的沙锅豆腐,或配以鱼头,或配以羊肉、牛肉,加上海带、白菜,又营养又美眯,岂非乐事!
大寒时令饮食
杨力提示:大寒最佳时令饮食:火锅涮肉(牛肉、羊肉),八宝饭。
八宝饭和糯米――五谷互补,最佳食谱
八宝饭是许多家庭在节日中很喜欢做的一种甜食。
做八宝饭首先要备齐原料,常用的有糯米、白糖、熟猪油、莲子、葡萄干、枣、豆沙等。先将糯米浸泡4小时,用清水将糯米淘净,冲洗沥干,放在铺有屉布的笼屉中用旺火先蒸一会儿,再淋些水,再蒸5~6分钟,之后,拿出来加白糖、猪油和少许水,搅拌均匀。然后把莲子、葡萄干等配料撒在碗里,最好摆成图案,上面铺一层蒸好的糯米,不要铺得太厚,糯米上面铺一层豆沙,最后再铺一层糯米,与碗口相平。然后上屉用旺火蒸约一小时,熟透,倒扣在碗里。最后熬些糖汁,浇在做好的八宝饭上即可。八宝饭色泽艳丽,绵甜不腻,吃起来别有风味。有健脾益胃、补肾化湿的功效,特别适合脾胃虚弱便溏者。
八宝饭的主料糯米,又叫江米,因其香糯黏滑,常被用以制成风味小吃,如年糕、元宵、粽子等原料都是糯米,深受大家喜爱。糯米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谷类食品,除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外,还含丰富的钙、磷、铁、维生素B1、B2等。中医认为,糯米性味甘温,人脾、肾、肺经,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止汗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弱之人,吃点糯米非常有好处。
对中气虚、脾胃弱,甚至在夏季经常腹泻的人来说,糯米有很好的补益作用。与山药熬粥,可强健脾胃;加莲子同熬,可温中止泻;食欲不振的,可将糯米与猪肚同煮而食,方法足将糯米浸泡半小时后,装到猪肚内,炖熟后吃肉喝汤,内装的糯米取出晾干,分次食用。
糯米含钙高,有补骨健齿的作用。可将黑糯米浸泡后装入布袋,用线扎紧,然后与猪骨等一起炖煮,熟后喝汤,再将袋巾糯米取出,分数次煮粥吃,还有养胃的作用。
关键词:桑树(Morus alba L.);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标类型
中图分类号:X171.1;S8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23-6023-06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23.002
Abstract: Mulberry is one of the very important economic planting trees. In recent years, the worsen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paid more attention by people, the mulberry plants have attracted greatest concern for its strong adaptability and ecological governance against harsh natural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criterion for forest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 status of mulberry ecological functions, the mulberry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s were grouped into eight index types: production of raw resource, storage of water resource, soil conservancy, adjustment of the climate, refreshment of air, biodiversity maintenance, recreation and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index types were reviewed respectively.
Key words: mulberry(Morus alba L.);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s; index types
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和定义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最早萌生于Vogt创立的“自然资本”[1]。在1970年出版的《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报告》中首次提出“Service”一词。随后又被发展为“全球环境服务功能”[2]。直至1981年Ehrlich将其确定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3],此后该术语逐渐频现于人们的视野并被普遍使用。有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定x与内涵也被广泛地讨论和探究,而由Daily[4]和Costanza等[5]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定义目前较具代表性且被普遍接受,即“支持和满足人类生存所需的自然环境系统及组成物种的条件和过程”,其主要强调以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为主体,发挥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支持服务功能。欧阳志云等[6]又将“生态服务功能”定义为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其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Costanz等[5]概括性地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气体调节、水调节、原材料、废物处理、休闲娱乐和文化等17项功能类型,又可按照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可用直接价值来表示的生态功能产品,如作为食物、工业原料、药品等直接供给人类;第二类是无法直接商品化的功能,如生态系统通过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土壤保育、废物处理等来支撑和满足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以间接价值的形式表现。国内外有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仍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较为全面,2008年4月国家林业局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提出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指标体系,共8个指标类型14个评估指标(表1)[7]。
2 桑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桑树(Morus alba L.)为桑科桑属植物,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中国是桑树的起源中心之一,原产中国的桑种(15个种4个变种)占全世界的50%,拥有3 000多份桑树资源,并育有近千个桑树栽培品种[8]。桑树以其超强的适应能力而广泛分布于中国南纬30°至北纬50°的广阔疆域,跨越热带、温带及寒带3个气候带[9],经历长期的自然进化和人为选择,形成了适应多种生态环境和满足不同生产需求的品种群[10]。桑树因其根系发达、生长迅速、耐贫瘠、耐盐碱、抗旱耐涝等适生性强的特点而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备受关注,同时也被认为是经济作物中生态效益最高,在生态作物中经济价值最高的树种[10]。蚕桑业也是中国最早孕育“生态”理念的领域[11],有关植桑对生态的影响可追溯至明清时期,最为典型的就是珠三角“桑基鱼塘”人工生态系统[12]。
桑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起步较晚,进展相对滞后。陈敏刚等[11]在总结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蚕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指标体系,将蚕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标细分为原材料供给、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废物处理、基因种质资源保护、休闲、文化等8个类型(表2);除了基因种质资源保护、休闲和文化3项服务功能之外,针对其余5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替代成本法、影子工程法,对其经济价值进行了初步的定量评价[11]。2012年8月在全国生态桑及桑树生态产业学术研讨会上,向仲怀院士指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重视,桑树在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面的作用被重新认识,已经成为众多省区用于石漠化治理、盐碱地治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矿区复垦、防沙治沙的主要经济树种[13]。孙雪萍等[14]根据千年生态系统评估项目框架(MA),并结合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生态环境特征及系统主要特点,将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6个功能指标类型:产品供给、防止风蚀、固沙保水、改良土壤、调节大气及观赏。本文根据国内外生态系统研究结果,结合目前中国桑树生态产业发展状况,将桑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归纳为8个指标类型:提供原材料、涵养水源、土壤保育、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持生物多样性、休闲游憩和文化传承;并对各功能指标类型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
2.1 提供原材料
桑树作为最早的栽培经济林木,其全身上下均是宝,桑叶、桑果、桑皮、桑根皆是传统的中药材。桑叶除了用于饲养家蚕生产原料茧之外,也可直接用于喂养家畜或作为饲料添加剂,利于动物的消化吸收、改善肝脏代谢[15,16]。有研究报道,桑叶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及矿物质含量均高于3种主要的青绿饲料(苜蓿、青玉米、玉米青贮)[17];利用桑叶作为补充料喂食产乳母牛,可提高母牛产奶量并减少饲料用量[18]。研究发现,桑叶富含多种生物功能活性成分,如槲皮素、类胡萝卜素、黄体色素、紫云英素、谷甾醇等,而被加工成桑叶茶,或可直接作为桑叶菜烹饪食用,具有降血压、血脂、胆固醇、血糖以及抗氧化等保健功效[19-22]。
桑果又名桑葚、桑枣,是桑树的聚花果。1993年,国家卫生部将桑果列为“食药两用”农产品。桑葚是中国传统中药材中非常重要的原料或主要原料,其调配成的药剂在民间广为应用,药性味甘、补肾益气、养血祛风、延年益寿,具有降压、镇静等功效[23]。近年来,桑果的食用价值不断地被挖掘和认识,其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及生物功能活性成分,如白藜芦醇、花青苷、杨梅酮、芸香苷、维生素C、微量元素、磷脂及类胡萝卜素等[24,25],具有防癌抗诱变、抗氧化、抗衰老、增强免疫力、降血糖血脂等保健功能[26,27],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鉴于桑果的保健药用功效,桑果还被加工成桑果罐头、桑葚膏、桑果汁、桑葚酒、桑葚保健酸奶、桑果醋、桑葚茶等[28-33]。
桑枝的皮也可入药,其药性温和,具有养血生津、镇静安神、补肾益气等功效。桑枝粉碎后可作为袋料基质用于种植多种食用菌,如香菇、平菇、茶树菇、木耳等。桑枝的单位热值较高,是非常好的生物燃料;也可作为家具板材、木模等。
2.2 涵养水源
桑树为多年生深根性乔木,枝繁叶茂,根系尤为发达。研究报道,桑树根系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53%,主根最深可达8~9 m,侧根也可伸长至9 m,水平根与垂直根纵横交错形成一个立体交叉的根系网络,其分布的面积为树冠投影面积的4~5倍,并主要分布于0~40 cm的土层中[34]。桑树庞大的根系网络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显著地提高土壤的渗透性能,使叶片截留的雨水能够迅速地渗入土壤变为土壤水和地下水,增加水源涵养量[35]。杜周和等[34]研究结果表明,桑园土壤渗透速度和渗透系数分别是空旷地的1.91倍和3.07倍,且土壤含水量和饱和含水量分别高4.05%和5.44%;说明桑树能显著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提高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高福军等[36]报道山地桑园随着桑树年龄的增加,桑园土壤贮水量和毛管最大持水量也不断增加,其4年生山地桑园为空旷地的1.03倍和1.15倍。孙雪萍等[14]对夏津故道古桑树群土壤涵养水源研究结果表明,每年400 hm2古桑树群林地较无林地多涵养水量1.2×103 m3,表明桑树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
2.3 保育土壤
森林生态系统对土壤的保育表现在森林中活地被物和凋落物层层截留降水,降低水滴对表土的冲击和地表径流的侵蚀作用。同时,林木根系固持土壤,防止土壤崩塌泻溜,可减少土壤肥力损失以及改善土壤结构功能。
桑树枝叶繁茂,叶片宽大肥厚,地上冠层茂密而郁闭,能够有效截留雨水,减少雨水对地面的直接冲刷,降低雨水对土壤的侵蚀能力。桑树根系发达,其地下部构成一个庞大的根系网络,能够有效拦截雨水,减缓地表径流速度;另一方面桑树的庞大根系能够改良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对地表雨水的渗透,使地表径流变为地下径流,从而减少土壤侵蚀。研究表明,山地桑园随着树龄的增加,土壤结构不断得到改善,4年生山地桑园较对照土壤容重小0.32%,总孔隙度增加11.95%,土壤变得疏松,渗透能力提高,能够有效减少地表径流[36]。研究表明,桑园侵蚀沟较无桑地块减少35.7%,且更短、更窄、更浅[37];且其年固沙量达到3 067 kg/km2[38]。缪驰远等[39]比较了在降雨侵蚀过程中桑树和玉米对土壤的固持能力,结果表明桑树种植区径流总量和泥沙总流量分别较玉米种植区减少了37.83%和33.55%。张正新等[40]也报道了类似的结果,陕南陡坡耕地栽植桑树能够显著减少水土流失、减少雨水流失量及降低土壤侵蚀量;与同坡地种植粮食作物地块相比,分别减少了50%、70%及79.7%[41]。5年生坡地桑园带较农耕坡地减少年径流量和年流沙量分别为37.8%和56.2%。此外,桑树还具有维持土壤肥性或改善土壤肥力的功效。孙雪萍等[14]对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所涉村庄土壤养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平均值。陈敏刚等[11]采用保守估算法计算得出,中国桑树生态系统产生的土壤保护价值为114.34×108元/年,土壤肥力维持价值达99.16×108元/年。
桑树利用其发达的根系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同时还可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吸收的重金属离子被运输并累积于桑树的不同组织、器官中。研究结果表明,桑树较耐受土壤复合重金属污染,能够在Pb、Zn、As含量分别为734、1 194、53 mg/kg的污染土壤中正常生长;且桑叶对3种重金属的累积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42]。张兴等[43]以胡桑1号为试材,分析了桑树对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Cu 593.56 mg/kg、Pb 825.41 mg/kg、Cd 8.11 mg/kg、Zn 705.41 mg/kg)的修复能力,结果表明,单位面积土壤上桑树对Cu、Pd、Cd、Zn的迁移量分别为1 2116.1、7 409.83、 2 056.4、254 532.8 mg,相应的修复年限分别为2.01、15.45、1.26和0.39年;且不同M织、器官重金属累积趋势为桑根>桑叶>桑皮>桑茎(不含桑皮)。桑树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较强,高清等[44]的研究结果证实,桑树在土壤pH 8.3~9.5范围内能够正常生长,桑树种植3年后,土壤结构有所改良,理化性质得到改善,土壤含盐量明显降低,且土壤有机质、N、P、K和腐殖质含量增加,微生物多样性提高。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桑树茂密的枝叶及庞大的根系网络能够有效地固持土壤,减少土壤营养物质的流失,改良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维持或提升土壤肥力,具有超强的土壤保育功能。
2.4 调节气候
桑树是速生性阔叶乔木,枝叶茂密,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能力强。桑树通过光合作用固定CO2释放O2,调节大气平衡;通过蒸腾作用向空气输送水汽,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周围环境温度,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桑树生长迅速,其年生物量和碳储量高。桑树叶、枝条、树干和根系的生物量占光合作用产物的比例分别为31%、42%、23%和4%[45]。陈敏刚等[11]利用桑叶的干物质含量为25%来推算桑树的干物质含量,将年产新鲜桑叶量4.7×103 kg/hm2折合成干物质量为1.2×103 kg/hm2,再根据桑树光合产物的分配比例,推算出桑树干物质年生产量为3.8×103 kg/hm2,并乘以全国桑园面积得出桑树年干物质总量为2.9×1010 kg。根据光合作用方程式,每生产1.0 g干物质能吸收固定CO2 1.6 g并释放O2 1.2 g,计算得出桑树年吸收固定CO2量为4.7×1010 kg和年释放O2量为3.5×1010 kg,按照替代成本法换算成经济价值分别为1.58×1010元和1.39×1010元。
桑树茂密的枝叶能够有效地阻挡和反射强烈的阳光,减少太阳对地表面的辐射量;同时,桑树叶片宽大,蒸腾强度高,尤其是在夏季旺盛生长时期,叶片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液态水以气态形式散发到空气中,水分蒸发消耗大量的热量,提高了空气湿度,起到降低环境温度、增加湿度的效果。研究报道,在秋季晴到多云天气条件下,盆栽桑苗每天每千克叶片通过蒸腾作用可蒸发失水7.06~7.69 kg,桑苗夜间也可进行蒸腾作用,但水分蒸发量只有白天的10%[46]。程嘉翎等[47]利用称重法分析了夏季桑树蒸腾速率,其T(H2O)平均值为1.064 2 mmol/m2・s,即单位面积桑树叶片每小时可蒸发水分67.97 g。根据公式Q[J/(m2・d)]=W×L×4.18,计算单位叶面积每天蒸腾所耗热量[48],其中W为蒸发的水量(g);L=597-(5/9)T,T为叶面温度,取平均值为20 ℃,推算出单位叶面积每天蒸发水量为1 631.29 g,消耗的热量为4.0×106 J/(m2・d),而消耗的热量源自周围的空气,根据温度下降计算公式T=Q/Pc,Pc为空气的容积热容量,其值为1 256 J/(m3・℃)[48],推算出桑树单位面积叶片日蒸腾作用可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0.32 ℃。
2.5 净化空气
近年来,伴随工农业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大气污染也日趋严峻,“雾霾”天气频频发生。大气污染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主要包括化学性污染(如化学气体:硫化物、氯化物、氟化物、氮氢化合物等,重金属离子:铅、镉、铜等)、物理性污染(如粉尘、颗粒物)和生物性污染(如病原微生物),它们不仅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同样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植株的死亡。
前人研究结果表明,桑树叶片能够吸收硫化物、氯化物和氟化物等污染物,对Cl2、SO2和HF表现出较强的抗逆行[49-52]。在蚕业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用工业区附近桑园的桑叶喂食家蚕,会导致家蚕中毒甚至死亡,这从侧面反映了桑树叶片具有较强的耐污染及吸收污染物的能力。徐和宝等[53]通过熏气试验发现,桑叶对HF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耐受性,其叶片最高可耐受HF含量为500 mg/kg。鲁敏等[52]比较分析了部分绿化树种对大气污染物的吸收能力,结果表明桑树吸收HF能力较强(干叶重>450 mg/kg)。吴洪丽等[54]分析了桑树对SO2和HF的吸收能力及抗性,结果表明,与其他4种绿化树种相比,桑树对SO2和HF均表现出较强的耐受性和吸收能力;位于陶瓷厂及玻璃厂污染区的桑树叶片(桑叶不能养蚕,但生长正常,没有受害症状)SO2和HF含量分别为15.58 mg/kg和483.56 mg/kg;叶片电镜扫描结果显示,桑叶表面褶皱丰富,尤其是背面褶皱深凹,附着了大量的颗粒物,且数量明显多于其他4种绿化树种,表明桑树叶片对大气中的粉尘等颗粒物具有较强的滞留能力。据南京林业大学在南京的调查结果显示,桑叶对大气粉尘具有很好的滞留作用,滞留量达5.39 g/m2。SO2熏蒸试验结果表明,桑树干叶片SO2含量可达到5 772.6 mg/kg[55]。此外,桑树还可通过大气重金属沉降对大气重金属进行吸附,即重金属在漂浮或沉降中被滞留附着于桑叶表面,进而被吸收。研究结果表明,桑树对Pb和Cd的吸收能力很强,对Pb和Cd的年吸收量分别为15.7 kg/hm2和0.797 kg/hm2[56]。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桑树对大气污染物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和吸收能力,展现了强劲的空气净化能力。
2.6 维持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桑树生态系统为生物物种(微生物类、植物类、昆虫类、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生存与繁衍的场所,从而起到保护物种的作用。在桑树栽培生产中,经常会发现随着桑树树龄的增加,病虫害的发生趋于频繁,危害桑树的病原微生物、昆虫及鸟的种类和数量都随桑树树龄的增加而增多。桑树的主要害虫有桑蓟马、桑梢小蠢虫、桑粉虱、桑螟、桑朱砂叶螨等昆虫种类[57]。桑树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也随桑树树龄的增加而提高[58]。
2.7 休闲游憩和文化传承
近年来,观光农业、休闲农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都市农业非常重要的板块,它集生活功能、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于一体。目前,以“果桑采摘园”为核心发展起来的休闲、观光农业正在逐渐成为都市农业的热点,果桑集观叶、观果、品果于一身,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游憩生态环境,游客在采摘过程中可以享受田园乐趣,缓解工作压力,愉悦身心[59]。蚕桑业的兴起与发展承载着中国历史的变迁,“丝绸之路”代表着中国文明的绚烂和高贵。“桑”自古就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主要素材,多情而美的采桑女,明媚婉转的采桑诗,在《诗经》中,与“桑”有关的诗篇有20余篇,“桑”在古代用来指代女性、浪漫之意,如“采桑女”在先秦时成为女性美的象征。游客通过采摘桑叶养蚕,不仅学到了自然科学知识,也了解了中国的丝绸文化和历史。“春蚕到死丝方尽”和“破茧成蝶”传承着中国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桑果采摘集采果、品果、养蚕、娱乐、求知于一体,满足了人们对物质、知识和精神的需求。
3 展望
F代研究证明,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现代文明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通过维持和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资源,改善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的共识。桑树因其兼具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超强的适应能力等特点,而在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中备受关注。生态桑产业建设不仅对脆弱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具有重要作用,还可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生态环境脆弱区的“自然-资源-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3]。因此,发展桑树生态产业的前提,就是充分认识和挖掘桑树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必要专门针对桑树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明确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类型指标和评估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生态类型区的立地条件和当地市场客观需求,充分发挥桑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 VOGT W.Road to Survival[M].New York:Willian Sloan,1948.
[2] HOLDREN J P,EHRLICH P R. Human population and the global environment[J].American Scientist,1974,62(3):282-292.
[3] EHRLICH P,EHRLICH A. Extinction[M].New York: Simon & Schuster,1981.
[4] DAILY G C.Nature’s Services:Societal Dependence on Natural Ecosystems[M].Washington,DC:Island Press,1997.
[5] COSTANZA R,ARGE R,GROOT R,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Nature,1997, 387(15):253-260.
[6] 欧阳志云,王效科,苗 鸿.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的初步研究[J].生态学报,1999,19(5):607-613.
[7] LY/T 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S].
[8] 刘 利,张 林,赵卫国,等.桑树种质资源的国内外现状比较[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4,5(3):285-289.
[9] 陈默君,贾慎修.中国饲用植物[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10] 刘 芸.桑树在三峡库区植被恢复中的应用前景[J].蚕业科学,2011,37(1):93-97.
[11] 陈敏刚,金佩华,鲁兴萌,等.蚕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初步评估[J].蚕业科学,2005,31(3):316-320.
[12] 周 晴.清末民国时期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与生态经济环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42-150.
[13] 刘 挺,王福海.全国生态桑及桑树生态产业学术研讨会在陕西杨凌召开[J].北方蚕业,2012,33(3):806.
[14] 孙雪萍,刘某承,王 斌.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J].世界农业,2015,(11):107-113.
[15] 林天宝,李有贵,吕志强,等.桑树资源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蚕桑通报,2008,39(3):1-4.
[16] 李瑞雪,汪泰初,贾鸿英.桑叶活性成分、生物活性的研究及其开发应用进展[J].北方蚕业,2009,30(2):1-3.
[17] 徐万仁.利用桑叶作为家畜饲料的可行性[J].草原与饲料,2004,24(5):39-41.
[18] 李阜景,海 涛,李凤兰,等.青贮桑树枝叶饲喂奶牛试验[J].饲料博览,2009(7):5-6.
[19] 朱祥瑞,陆洪省.桑叶化学成分及其药用价值[A].中国蚕学会.全国桑柞茧丝新资源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89-93.
[20] 陈建国,来伟旗,步文磊,等.桑叶多糖调节血糖及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10(12):1126-1128.
[21] 欧阳臻,陈 钧.桑叶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6):39-44.
[22] ASANO N,OSEKI K,TOMIOKA E,et al. N-containing sugars from Morus alba and their glycosidase inhibitory activities[J].Carbohydr Res,1994,259(2): 243-255.
[23] 杨德铨.果桑开发利用的可行性研究[J].蚕桑通报,1991,22(1):58-60.
[24] 吴祖芳,翁佩芳.桑椹的营养组分与功能特性分析[J].中国食品学报,2005,5(3):102-107.
[25] 许益民,王永珍,吴丽文,等.桑椹磷脂成分的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1989,4(3):19-21.
[26] CHEN C,LIU L,HSU J.Mulberry extract inhibits the development of atherosclerosis in cholesterol-fed rabbits[J].Food Chemistry,2005,91(4):601-607.
[27] 王振江,肖更生,廖森泰,等.不同品种桑椹的抗氧化作用与其花色苷含量的相关性研究[J].蚕业科学,2006,32(3):399-402.
[28] 马宝俊.东光县制成桑果罐头[J].河北蚕业,1986(2):56.
[29] 彭祉祯,陈炳华.几种桑果饮料的制作[J].广东蚕丝通讯,1986(2):50.
[30] 刘学铭,肖更生,陈卫东.桑椹的研究c开发进展[J].中草药,2001,32(6):569-571.
[31] 王 超,周 云,谷晓莹.凝固型桑葚酸奶的研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5):64-67.
[32] 南 亚.桑葚保健果醋工艺研究[J].食品开发与机械,2008,33(3):82-84.
[33] 王传荣.桑葚保健鲜啤酒的开发与研究[J].中国酿造,2008,27(13):88-90.
[34] 杜周和,刘俊凤,刘 刚,等.桑树作水土防护经济林的研究[J].广西蚕业,2001,38(3):10-11.
[35] 张光灿,杨吉华,赵新明,等.桑树根系分布及水土保持特性的研究[J].蚕业科学,1997(1):59-60.
[36] 高福军,杨志荣,董 洪,等.山地桑园水土保持效益的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2,9(1):158-160.
[37] 刘金柱,王 静,徐 瑞,等.优良的生态型树种――条桑[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7,10(2):36-38.
[38] 王 冲.生态桑园与畜牧业[J].北方蚕业,2006,27(3):17-18.
[39] 缪驰远,陈田飞,何丙辉,等.桑树在紫色土水土保持效应方面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5,19(1):117-119,123.
[40] 张正新,宋广林,钟勇玉,等.陕南地区陡坡生态桑园建设模式及水土保持效果[J].蚕业科学,2004,30(4):413-416.
[41] 肖小平,施俊香.陕北桑树栽植技术及其生态效益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150-153.
[42] 谭勇壁.矿区周边重金属污染农田发展桑树种植产业的可行性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
[43] 张 兴,王 冶,揭雨成,等.桑树对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原位去除效应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7):59-63.
[44] 高 清,韩 伟.黑龙江省种植桑树改良开发盐碱地的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5):6.
[45]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中国桑树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46] 任德基,龚 垒.桑树蒸腾强度的测定[J].蚕业科学,1983,9(3):134-137.
[47] 程嘉翎,王亚君,王 娜,等.桑树的蒸腾作用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分析[J].蚕业科学,2004,30(2):123-128.
[48] 杨士弘.城市绿化树木的降温增湿效应研究[J].地理研究,1994,13(4):74-80.
[49] 徐建红,李 伟,王翠红,等.太原市抗氟植物的筛选[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74-76,80.
[50] 吕海强,刘福平.化学性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与绿化树种选择[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3,32(3):73-77.
[51] 张德强,孔国辉,温达志,等.园林绿化植物的抗性及其对SO2和Pb净化能力分析[J].广州环境科学,2003,18(1):22-25.
[52] 鲁 敏,李英杰.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17(2):45-49.
[53] 徐和宝,刘绍考,王静江,等.对桑树氟污染有关规律的研究[J].江苏蚕业,1991,13(3):12-15.
[54] 吴洪丽,郝 瑜,刘 岚,等.桑树对大气中二氧化硫和氟化物的抗性及吸收能力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5,54(24):6290-6293.
[55] 孟保奎,韩淑鸿,李旭骁,等.山西不同立地条件的生态桑树林栽植模式构建[J].山西农业科学,2014,42(6):563-567.
[56] 鲁 敏,李 成.绿化树种对大气重金属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6(3):31-32.
[57] 童建松.桑树主要病虫害的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重庆:西南农业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