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市综合体(英文为HOPSCA ),是酒店(Hotel )、写字楼(Office )、公园(Park )、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会议中心(Convention )、公寓(Apartment)等首个英文字母的缩写。其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会展、旅游、会议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同的有机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城市综合体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方向之一,笔者认为城市综合体的规划设计是城市综合体项目成功的关键,下面论述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方面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及规划设计的原则和重点,供同行参考。
1 城市综合体项目在规划设计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建筑的规划设计是城市综合体的基础,是未来良好运营的保障。从开发顺序来说首先是要完成一个项目的总体规划方案,即确定建筑基本布局、交通组织、外立面风格,公建配套、项目与周边现存建筑、道路的关系等等。这一阶段,作为城市综合体项目,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1.1 首先,在建筑规划设计单位的选择上,一定要注意规划设计单位的基本设计取向与项目的特征的吻合度,从实践来看,与国外先进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合作已经是许多开发企业的共识,但是国外规划设计单位在不同专业领域有不同的业绩和排名,来自不同国家的规划设计单位也会因为较大的文化和生活背景而做出不同的基于项目的价值评判,比如,来自日本的规划设计单位,在设计建筑时往往非常注重建筑的美感,立面风格倾向于较为严肃的设计元素,在住宅的内部户型设计时忽略中国人的居家习惯而按照日本人的居住方式去设计室内空间,而来自欧美的规划设计单位相对关注建筑与自然的互动关系,提倡开放、随意、与自然共融的设计思路,在细节上采用原生的材料或元素较多。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不同种族对于生活方式和审美的理解的不同必然形成对规划设计的差异化指引。但是,选择规划设计单位费时费力,高昂的设计费用和紧张的项目进度往往让开发企业不能多次做出颠覆性的设计修改,所以参照专业排名(例如英国《建筑世界》杂志)的索引按图索骥,对规划设计单位的以往作品进行考察,同时兼顾项目所处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质去甄选合作对象,是非常必要的。
1.2 其次,城市综合体的商业往往自持居多,商业价值的最大化是指导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要注意避免一些不利于后期商业使用的现象出现。诸如:商业建筑部分自身的宽度、深度、曲直度等要符合通常使用要求;营业空间的室内要减少立柱的数量,控制立柱的体积,组织立柱的分布形态,柱距设置在一个合理的尺度内(常见的如约6米到10米之间);在室内空间要避免异形空间的出现,将其尽量处理在室外,不得不出现在室内的异形空间尽量避免锐角型,以趋向钝角为佳,确保后期分割商铺时能实现尽大的空间利用率;最后,在水电气等不同的能源供应方面,应有专业人员根据项目的前期业态定位进行分项设计,在向政府部门报批能源接入之前,要掌握全局的现状需求并对未来的业态调整变换留下空间,同时,在能源接入后,随着招商的不断推进,区内的合理分配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否则再多的能源接入也无法满足城市综合体的使用要求。
1.3 最后,在城市综合体中,各种物业(商、住、办公、酒店)的和谐共处以及各自价值的最大化是未来运营发展的终极目标,也应作为规划设计的原则。如顺城购物中心,在一个100000平米的购物中心上是近700套城市公寓,如何保证公寓业主既享受繁华的便利又不受繁华之扰呢?为实现互不干扰,顺城城市公寓均采用双层夹胶中控玻璃(中间充有惰性气体),室内标配BROAN空气净化系统,门窗均采用上等的品牌和材料,让业主实现出则繁华,入则宁静的居家氛围。在建筑上则将住宅的入口与商业区入口分开,电梯分开,楼层分开,停车分开,实现了虽然是一个整体但又合中有分的局面,保障了居住的便利性的同时还确保了基本的安全和功能需求。以上一例可以看出,要将和谐发展作为目标,规划设计必须先知先觉,因为建筑一旦落成,许多改动将根本无法实施,这种一次性的特性要求开发商在规划设计阶段对后期的使用及分类人群需求作出精确的判断和趋势分析,进而实现对规划设计的真正指导。
2 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价值链管理的作用就是节约成本和提高交付速度,当组织砍掉价值链的那些低效率的和不增加价值的工作后,组织就会在不同的工作和领域中降低成本;而当价值链中的成员在分享信息和重要活动上合作时,交付速度就会提高。应用到城市综合体的规划设计中,就是“先招商、后设计”的大原则,先招商可以通过先接触了解不同商家(或企业)的需求进而进行项目的指导,通过谈判提前确定下来的主力商家更可以直接指导各项设计的深化方向。先招商后设计这一重大原则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开发商应努力以这一思路开展工作,组织好专业的招商团队、以招商先行的方式首先把招商启动起来,解决好商业资源不足带来的种种困难。因为在实践中,要做到100%的先招商后设计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主力店可以做到,大的企业可以做到,除去能力的问题,认识与态度是基础,因此要非常重视以这一思路来开展工作。
3 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的重点
3.1 城市综合体,其整个生命周期是一个开发、投资、经营、管理和消费等多方客体共同交互参与的过程,因此其价值的体现是长期的。如果在规划设计时未考虑与周边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则很难保证持久的生命力。二者之间矛盾的激化会关系到一个商业地产项目的兴衰存亡。例如对于一个几十万平米的大型综合体项目,其周边道路系统的车流容量是否能够支撑就变得非常关键。如果城市规划道路容量不够,这一巨大的项目一旦开业将使得周边道路系统拥堵瘫痪,而交通的不便又将成为这一商业项目长远发展的硬伤。同时市政配套系统如果难以提供足够消费群体的支持,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又满足不了在这一次中心实现招商计划,盲目的上马必然影响其自身经营和发展,甚至对开发商带来危害。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规划布局;设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逐渐的加快,因此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我们就要城市规划建设进行综合性、多元化的控制,并且将商业策划的相关内容融入到其中,从而保障当前我国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给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下面我们就对城市综合体系的建设的发展进行简要介绍。
1 城市综合体设计概述
在当前我国城市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城市众合体系主要是由城市娱乐设施、工作环境以及消费系统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组成的,并且通过相关的管理控制理念将这三个不同的部分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从而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一个互补的作用。目前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综合体系的应用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2 城市综合体设计的特点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也已经将城市综合体系设计的理念广泛的应用到其中,这就使得现代化城市规划建设的功能在逐渐的增多,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满足日常生活的相关要求,还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从而使得现代化城市建设体系逐渐向着多功能的方向发展,使得城市综合体城市了现代化城市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3 城市综合体规划要素分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将一些先进的设计理念应用到城市综合体发展建设当中,,这就是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功能得到不断的优化,进而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要求得到很好的满足。但是,我们在对其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并不是无节制的膨胀利用,而是根据当前城市经济发展的世界情况,根据人们的基本要求,来对其进行使得的开发利用。
4 城市综合体的规划设计
目前在我国城市综合体系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人们首先应该根据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其次再对市场情况进行考利,从而设计出一套合理的规划模式,来对其进行处理。
4.1 正确的规划布局思想
由于城市综合体系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综合性强、多功能等方面的特点,因此这就使得人流量和车流量迅速的增强,而人们为了有效的对其中存在的交通问题进行很好的解决,那么通过对城市综合体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考虑,从而对城市综合体系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布局,这样不仅提高城市综合体环境的利用率,还有效的建设了车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2 合理的整合设计
整合就是通过某种方式把一些零散的东西彼此衔接,实现信息系统的协同工作和资源共享,形成一个高效的整体。从商业综合体的角度来说,其设计的宗旨就是将各种功能空间和谐、高效地整合在一起。
商业综合体区域功能丰富,涵盖了所有常见的城市功能区间:公共设施、办公功能、酒店功能、居住功能、娱乐功能、零售功能、休闲功能、文化功能、停车设施、以及会议功能。商业综合体主要是利用不同的功能区间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它们协同组织在一起,创造出各种类型的系统组合。
4.3 合理的结构规划
在一个城市综合体中功能复杂,各个功能的空间从跨度、净高各有不同,并且在同一个基础之上,必然给结构设计提出了挑战。一般存在的问题是底层的商业规整的柱网和上部公寓酒店小开间结构的转换,及影城部分大空间、超高净高的要求。结构专业需要在考虑结构安全和合理性的同时,通过结构转换、梁上升柱并结合部分钢结构的设计,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各功能的使用及相互转化的需要。
4.4 城市综合体空间规划
对一个城市进行城市综合体开发前,要分析研究该城市的各种零售功能、商务办公功能以及其他具体功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还要分析各功能场所的空间选择习惯,结合所需的辅助配套条件(如交通方式、货物运输等)的要求程度,才能确定城市综合体规划中每一种功能的地价区位的位序,为了实现城市综合体内各个物业综合价值的最大化,不同类型的物业依据其商业价值最大化的原则进行空间组织。
4.5 城市综合体的4种发展模式和条件分析:
4.5.1发展条件分析
模式一:各种功能均衡发展的模式
A出现于国际大都市,有的足够的商业和商务市场支撑;B优越的地理位置,位于商业区核心区,依托CBD;C良好的交通环境;D超大规模,形成建筑集群效应,成为名符其实的“城中城”
模式二:以写字楼为核心功能的发展模式
A城市已经或即将进入一个服务业为主的后工业时代,产业簇群已形成,写字楼市场有客户(产业)支撑;B优越的地理位置,城市的商务/金融区中心/未来商务核心区;C区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D具有良好的可视性和标志性
模式三:以酒店为核心功能的发展模式
A城市酒店市场发展成熟,有足够的商务客户群支持;B不远离城市CBD区,所处区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C区域内已形成酒店经济和会展经济的氛围;D交通可达性好,紧临主干道或者交通枢纽
模式四:以商业为核心功能的发展模式
A优越的地理位置,位于城市核心商业区/成熟商务区;B市场对大型商业设施需求旺盛;C地块沿街面长,具有良好的交通可达性和可视性;D开发商实力与品牌号召力超群
4.5.2 发展模式KPI体系外因、内因分析
模式一:各种功能均衡发展的模式
外因 :A优越的地理位置—CBD/城市中心;B便利的交通条件—主干道沿线/地铁口;C较大的规模—建面20万方以上
内因:A强制性的视觉冲击—超高层/建筑群;B高水准规划设计—各功能互不干扰;C功能化体系—五星级酒店/甲级写字楼/高档or中高档购物中心/顶级酒店式or服务式公寓;D专业的管理团队—物业管理/经营管理
模式2:以写字楼为核心功能
外因:客户(产业)支撑—已形成产业簇群/引入核心客户带来相关簇群/未来商务核心区
内因:A强制性的视觉冲击—超高层/建筑群;B写字楼大堂昭示性;C功能化体系—写字楼带动其他功能,并定位其他功能的规模与档次;D配套完善—商场、公寓
模式3:以酒店为核心功能
外因:A地理位置—不远离城市核心区域;B交通可达性—主干道沿线;C客户支撑—商务客户
内因:A强制性的视觉冲击—超高层/建筑群;B定位差异化—通过提供顶级差异化服务而非直面竞争建立其核心地位;C功能化体系—五星级酒店带动公寓、写字楼,并定位其规模与档次;D配套设施—顶级商场
模式4:以商业为核心功能
外因:A地理位置—城市核心区;B交通可达性—主干道沿线或地铁口;C区域功能的缺乏,需求旺盛;D人流及商业气氛
内因:A明确定位—大规模综合/娱乐性/观光性/顶级;B独具特色——建筑形式/业态/服务内容;C功能化体系——商业为主导,其他功能为辅 ;D一流的合作团队——规划设计/经营管理
5 结束语
由此可见,对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进一步的满足了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从而为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开发性的空间结构,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综合实践;规划;设计;县域推进;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9-0010-1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重大的结构性突破;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校本开发的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必修课程。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无课程标准,二无免费教材,三无教参,因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领导认识难,教师认同难,内容开发难,实施过程难,评价方式难,课程管理难”等“难上加难”的客观局面。为了解决这些难点问题,在充分调研、深入分析县域实情和学校实际的基础上,我县对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进行了统筹谋划和整体设计。
一、加强领导,科学规划,保障课程顺利实施
县教育局成立了“行唐县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与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实施、教学研究、教学评价等工作,各乡镇以学区为单位,县直小学、民办小学、初中以学校为单位,分别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与实施领导小组”,负责本学区、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实施、教学研究、教学评价等工作。
教育局在转发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的基础上,制定并印发了《行唐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设置方案》、《行唐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行唐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指导意见》、《行唐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评价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以科学指导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保障课程顺利实施。
二、整体设计,保障课程科学、有效实施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安排
义务教育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四个指定领域和晨(夕)会、班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若干非指定领域。由于学校和教师整合各领域内容进行课程开发的能力较弱,我们统一要求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进行如下安排。
1.晨(夕)会:安排在每天上午上课前或下午下课后,每次10~15分钟。
2.班团(队)活动:小学3~6年级,初中7~9年级,1课时/周;小学1~2年级班(队)活动利用晨(夕)会时间进行安排。
3.信息技术教育:小学3~6年级,初中7~8年级,1课时/周。采用省统编教材《信息技术》(河大出版社)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4.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或项目活动:小学3~6年级,初中7~8年级,1课时/周;初中9年级,2课时/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或项目活动,要求整合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四个指定领域内容,以主题活动或项目活动的形式开展。
5.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利用每学年2周的机动时间以学年为单位统筹安排;学校要精心设计和组织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学校要年年有科体艺节会、校校有科体艺团队、班班有科体艺活动、人人有科体艺特长。
6.其他专题教育活动(如德育实践专题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环境保护专题活动等):学校可随机安排。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配备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关键的是要有一支结构合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队伍。没有高素质教师的潜心研究和巨大的时间、精力投入,这门课程就不可能真正有效实施。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落实,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必须建立和培养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队伍,规定学校至少每12个班级设立1名专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每个班级的所有任课教师均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兼职教师,根据每一个主题或项目活动实际,每一兼职教师担任若干个学生小组指导任务,同时学校也可以联系一些社会专业人员和家长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兼职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选题指导课、开题指导课、过程指导课、过程答疑课、结题指导课、成果展示课等课型,由专任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学生研究方案设计、活动设计和活动实施过程以兼职教师进行指导为主。
(三)系统化、具体化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课程目的、目标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和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其总的目标是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2.各学段具体目标
课程目标在课程的有效实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等特征,决定了其目标与其他学科课程目标有所不同。因此,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根据特定的活动和学生的实际,将课程目标具体化、系统化,以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有效实施。
根据活动开展要求,对义务教育阶段活动目标设计如下:
(四)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
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难点。为指导各学校开发综合实践课程内容,县教育局对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内容提供两条思路供学校选择。
一是学校自主购买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教材,依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
二是学校整合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四个指定领域,依据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三条线索,把握源于生活、指向实践、尊重自主、立足学校特色、依托社区资源的原则,自主开发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县教育局对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开发提供参考示例。
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参考示例如下: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过程可分为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活动总结等阶段。
活动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问题,明确学习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组建活动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准备必要的活动条件等。准备阶段的教学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规划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搜集与处理信息,为活动的实施奠定必要的认知基础,并提供充分的准备。
活动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尝试运用一定的问题解决方法,在特定实践情境中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搜集与处理各种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分析与解决问题;开展研究、服务、社会实践、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活动实施阶段的教学重点:实践经历和体验,对方法的尝试和了解,以及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活动总结阶段的主要任务:引导学生对活动资料进行整理和提升,对全过程中得与失进行全面的总结和交流;要突出对活动的过程、活动结果、活动的体会、活动的方法等方面的总结、交流与反思。活动总结阶段的教学重点:反思、表达交流、分享、评价、提升与生成。活动总结阶段的教学注意事项:要注意实事求是;活动结果的表达方式应多样化;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总结与交流,获取知识,深化体验,发展实践能力和良好的思想意识和个性。
(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型要求
(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各课型教学操作要求
活动准备阶段:主要包含两种课型,选题指导课和开题论证课。
1.选题指导课
(1)主要任务:围绕活动主题创设活动情景,激发活动兴趣,引导发现问题或感兴趣的话题、活动项目;指导学生交流、汇总发现的问题或话题,归纳、梳理,初步形成课题;层层筛选课题,确定活动课题;指导活动分组,推选小组核心负责人。
(2)基本模式:创设情境――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确定研究主题(课题)――指导分组
(3)教学要求:
①创设情境是从教学需要出发,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引入、制造或创设与主题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便于引导学生发现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了解主题内容的过程。
情景创设要自然巧妙,充分发挥激发兴趣的作用。
②发现问题是指根据所创设的情境,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预设主题中所涉及的问题的过程。
教师引导面要尽可能开阔,引导学生多角度发现;不要先入为主,一下把学生引到狭小的范围内。
交流、汇总问题方式要灵活多样,不能总是老师问学生说,一一写到黑板上,形式单一;可以先让小组汇总,再由小组长汇报。
③筛选问题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在发现的所有问题中选择一个首先需要研究的问题的过程。
教师要指导学生依据问题的价值大小、研究的可行性程度,分类梳理问题,对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类排队,要明确哪些问题该保留、哪些问题可合并、哪些问题暂时搁置、哪些问题该放弃,并要说明理由,渗透筛选依据。
④确定研究主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选择的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的过程。
研究主题的题目要醒目具体,准确反映活动主题的内容、范围以及研究的深度;表述要准确,特别是关键词选用要准确、贴切;表述要注意语序,主题犹如论文的标题,并非句子,因此,在确定标题时要改变正常的语序,用短语形式来表达。
⑤小组组合要尽量优秀生、普通生合理搭配,每组都有骨干。民主推荐产生小组负责人,以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
分组有多种方式:可以先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然后按照兴趣分组,注意合理调控;也可以先分组,再让小组选课题,选的不合理时再指导调控。
2.开题论证课
(1)主要任务:指导学生学习制定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格式;引导学生针对活动方式,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论证活动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一步完善方案。
(2)基本模式:小组研讨、初步制定――组际交流、学习借鉴――二次研讨、初步修改――典型指导、正反提示――三次研讨、修改完善。
(3)教学要求:
①提供活动方案表格,使学生了解制定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格式,但不要规定太死,应给学生留出足够的选择空间。
活动方案表
②活动方案要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商量,自主尝试后再交流、指导,也就是贯彻“先学后教”的原则。
③要启发学生通过多次研讨、相互学习借鉴、自己感悟,实现活动方案的优化,不要担心费时间耽误进度。
④典型指导不在多而在精。选哪个活动方案作典型,事先要调查了解,做到心中有数;选择的依据是能否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启发;因此,不一定选最优秀、最精彩的活动方案,也不一定是最差的活动方案,关键看它能从哪个方面给大家提供范例,或暴露出的问题最具有典型性、普遍性。
⑤为了减小学生自己探索的难度,教师可以提供活动方案典型实例。
活动实施阶段:
学生开展活动的过程主要在课堂之外、学校之外完成。但这一阶段,也不是一个可以放任自流的过程,在活动实施阶段,需要推出一些课型为学生的活动提供支撑,并起到矫枉过正的作用。主要课型包括:方法指导课和中期交流课等。
3.方法指导课
(1)主要任务:方法指导课主要在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进入社会开展实践活动时开设,其目的是考虑到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进程中,可能会在研究方法方面产生的问题,而为之提供指导的课型。因此,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并学会使用主题活动、实践探究所需要的调查研究、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
(2)教学要求:
①方法指导课可以根据学生主题研究活动的需要适时组织。
②根据活动具体指导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研究、实验观察、设计制作、志愿者服务等方式进行实践与探究,获取丰富的信息和资料。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并使活动的结果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
③指导学生了解调查、访谈的基本要素,明确调查、访谈的基本要求及步骤。
④教给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如查阅图书的小窍门、上网的方法、资料的取舍等
⑤在活动中,指导学生及时做好记录,掌握几种记录的方法。
⑥指导学生养成保存资料、及时总结的良好习惯。
4.中期交流课
(1)主要任务:组织学生对实践活动的阶段性工作或成果进行交流,并进行针对性研讨;学生反馈活动过程中遇到问题与困难时,帮助学生找到解决方案;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活动方案,明确下一阶段活动。
(2)基本模式:小组准备――汇报交流――相互答疑――反思总结――调整活动方案。
(3)教学要求:
①教师课前可通过下列方式,掌握学生的活动动态,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归纳、分类。
甲、请各小组将本组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以小组形式进行上报。
乙、与各个小组沟通情况,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
丙、通过查看学生的活动日记、小结,了解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②课上每个小组先汇报自己小组的研究进程或者研究成果,提出自己小组在研究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③教师依据问题分类,讲解一些和问题接近的知识来启发学生。
④教师依据问题分类,逐类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
⑤根据讨论,各小组学生代表交流解决方案。
⑥老师总结,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案。
⑦各小组调整活动方案。
活动总结阶段:主要包括两种课型,即总结指导课和成果展示课。
5.总结指导课
(1)主要任务:此课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成果总结与表达的基本形式和方法,包括研究报告的撰写、收获体会的总结等。
(2)教学要求:
①对于不同的活动方式,总结指导课要有所侧重。课题研究类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侧重指导课题报告的撰写;参观访问与体验活动类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帮助学生提炼体验与感想,并形成文字。
②在总结指导课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导学生如何把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进行梳理与提炼;二是指导学生如何把无形的体会与收获转换成有形的成果。
6.成果展示课
(1)主要任务:指导学生确定成果展示与交流的形式和方法;引导他们学会分享和欣赏;及时发现新问题,拓展和生成新的研究内容。
(2)基本模式:
小组全面回顾活动过程与收获,进行成果展示交流准备――分组展示交流,共享活动成果与活动感悟――组际相互评议,相互学习借鉴――推选优秀成果、优胜小组、先进个人――小组进一步研讨,明确今后活动设想。
(3)教学要求:
①指导学生对活动所得的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归纳、汇总,使之条理化。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报告,总结活动成果。引导各小组确定最佳的成果呈现形式。
②指导学生认识到不同类型的主题活动有不同的特点,在总结交流时也应该有不同的方式。
③指导学生能根据小组的自身特点和独特体验、收获来选择不同的展示方式。发挥组内每个学生的特长,通过展示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帮助每一位同学树立自信。
④指导学生通过反思既关注有形成果,又注意挖掘活动中隐性且有价值的活动体验。
⑤指导各小组做好活动的评价工作,对学生的成果和展示给予积极肯定。
(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设计
1.学生评价
(1)评价内容
在对学生小组进行评价时,内容主要有:
①小组的选题及计划落实情况。
②小组内的合作、组织和管理的水平。
③小组问题解决的情况。
④材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加工情况。
⑤活动结果或产品情况。
对学生个人进行评价的内容主要有:
①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表现。
②活动过程中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
③与活动相关的知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④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发展。
⑤履行职责与成果。
(2)评价方式
以下几种评价方式可以运用于学生小组或个人的评价:
①档案袋评价方式:对活动小组或个人建立的活动档案袋或过程实录手册进行评价,主要看收集的材料是否能反映活动的全过程,如是否有活动计划、活动记录、调查表、出勤登记表、实验记录表或调查记录表、原始数据、学习体会、日记等与活动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收集的信息是否进行过处理等。
②日常观察即时评价方式:主要针对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如成员参与活动的态度,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情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优点与缺点等。
③成果展示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小论文、研究报告、研究过程性材料、展示性表演、模型、设计方案等成果,对小组或个人作出评价。
④能力小测试:根据不同年段的课程目标,设计各种能力小测试,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判断学生小组或个人能力发展的水平。
2.教师评价
(1)评价内容
①参与态度:是否主动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认真备课,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经常为学生作具体指导,与其他教师协作。
②教育教学:是否清晰把握本课程的基本理念,能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活动过程中能抓住重点、难点为学生释疑、解惑。
③活动设计:是否能结合活动主题,调动自己已有知识储备及周边可利用资源,有创意地设计活动内容,或在他人活动设计基础上,利用周边资源,对活动内容进行二度开发。
④资源开发:是否有资源开发的意识,对学校及周边可利用资源基本了解,并能引导学生利用资源开展活动。
⑤指导能力:是否善于发现学生活动中的问题和困难,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帮助学生调整活动方式或研究角度,能提供相应的知识背景材料,能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等。
⑥合作意识:是否有与他人智慧分享的合作意识,在为学生解决问题或困难的过程中,能积极调动学生、同伴的主动性,引导大家共同参与,在学生或同伴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奉献自己的智慧。
⑦继续教育:是否主动学习课程的前沿知识,根据学生探究的内容钻研有关知识,掌握有关科研方法,提升指导水平。
⑧指导效果:是否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总结反思,指导的小组成果展示是否有一定的质量。
(2)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采用“协商研讨评定”方式,以自评为主,结合学生评价、教研组评价与学校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评价的可信度和客观度。
①常规检查:是否认真备课、撰写教案,做好指导工作的记录。通过教师自主申报方式,落实每学期一次的公开教学活动,由此了解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课堂师生关系的处理及有效教学的情况。
②问卷调查:分教师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对该教师活动指导的满意度。这项工作一般可由学校教务部门在学期结束时进行。
③作品评价:通过对学生研究成果、作品的检查和评价,也可以相应看出指导教师的态度、水平等情况。
3.学校评价
(1)评价内容
①组织领导: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是否建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是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是否有稳定的师资队伍。
②课程开设:学校是否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排进课表,国家规定的课时是否得到落实。
③课程规划:学校是否有完整的课程规划和设计,课程规定的内容能否在规划中得到体现;是否有课程实施的具体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计划、教研计划、学生活动计划;是否有每学期课程实施的相关总结材料。
④课程实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否积累了能说明课程常态、有效实施的过程性材料;每学期,学生是否至少能参与和经历2~3个完整的研究活动过程;是否有较完整的活动设计方案、学生活动的记录和成果(报告)等;指导教师是否能给予学生及时的教学指导、帮助及评价。
⑤资源积累:在课程开设过程中,是否能自觉进行资源的开发和积累;学校是否建立起课程资源收集、分类、管理的常态机制。
⑥制度保障:学校是否建立一系列的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课程激励的保障机制,有效促进教师、学生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否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常态校本教研制度,促进课程的研究和发展。
⑦校本特色:学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否能够体现学校的校本特色和学生的个性需求。
(2)评价方式
学校评价可结合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台账检查、成果评比等多种途径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评价的可信度和客观度。
①问卷调查:通过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和实施的基本情况。
②常规调研:可对学校课程开设与实施情况进行现场调研,包括听课、座谈,以了解学校课程的实施情况、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学生参与活动的状态和效果等。
③查看台账:主要看学校是否有课程常态实施的计划或规划,教师是否认真备课,学生活动是否有过程性资料,学校的各项课程保障制度是否健全。
三、深化教学研究,提升教师课程实施能力
我县以教学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目标,通过开展县域教师培训、集体备课、课堂观察、课例研究、公开课展示、教学论坛经验交流、教学竞赛等形式,深入教学研究,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和专业能力提升。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成效与发展目标
(一)已取得的成效
1.促进了学校特色建设。
2.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3.促进了学生素质提升。
(二)今后发展目标
1.对课程的认识进一步深入。
2.对课程的管理进一步到位。
3.师资队伍质量进一步提高。
4.课程开设质量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前 言
规划设计是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联的实用性学科,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其中的商业综合体已成为城镇化建设的主流趋势,下面阐述了笔者对小城镇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的认识与理解。
一、商业综合体的规划设计
商业综合体是将多种生活功能空间进行高效的组合,形成的多功能综合性建筑。商业综合体是城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将商业策划思想融入城市的设计规划思想中,实现信息系统的协同工作和资源共享,形成一个高效的聚集体。其设计的宗旨就是将各种功能空间和谐、高效地整合在一起。
针对小城镇而言,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极速扩张,城镇人口不断增涨,基础交通落后,街区规模较小,商业较为分散。这对商业综合体即存在机遇,同时也存在制约。如何把握好综合商业体的规划,我们应从以下几点具体分析:
1、基地选址
商业综合体基地的选址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先决条件,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地利”,并不是每个基地都适合于建设商业综合体,它至少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⑴用地范围:基地占地面积不宜过小(3~5万平方米之间较为适合),且应有可延续性。
⑵用地边界:基地应有至少两个边界相邻城市道路或一个边界相邻城市主干道。
⑶用地位置: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地段”,总体来说市民可以高效、便捷的汇集到该区域,基地周边环境无不利因素。
2、规划布局
商业综合体的功能综合性非常强大,这也造成了人流和车流集中性,交通布局也很自然的也就成为重中之重。在总图规划阶段要布置好商业综合体的各功能分区,使交通关系清晰。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区域交通,尽量缓解对区域交通形成的压力。规划布局应该注重地区性的整体观念,尽量不给周围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对于能产生燥声及光污染的分区应布置在距居民区较远位置。
3、使用功能
商业综合体区域功能丰富,是多种常见的城市功能区域的组合体,如:公共设施、办公功能、酒店功能、居住功能、娱乐功能、零售功能、休闲功能、文化功能、停车设施等功能的任意组合。
商业综合体也是密集型综合服务体系,应具备多种功能的相互转换,从而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商业业态。在设计中宜弱化其针对性,提高其通用性,增强建筑本身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
4、停车组织和交通系统
停车组织影响到整体的形象和运作效率,是商业综合体的关键组成部分。停车方式的选择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主要涉及土地利用率、经济性等方面。在设计中宜多采用地上与地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前提下,减少成本投入。停车场出、入口位置设置需明显、便捷,便于驾驶者判断停车去向。
交通系统组织形式通常选用平面交通组织形式,平面交通组织形式适用于交通密度不大、基地空间比较开阔且流线简单的地区。在设计中尽可能的采用人车分流的方式,使道路流线十分清晰,交通相对干扰少。在车辆道路设计中,应强化控制与引导车辆的有序行驶。笔者提倡在基地入口与停车场入口之间设置缓冲区域,减少车辆高峰期因等候压车,对城市干道交通造成的影响。
5、商业综合体的内部开放空间
商业综合体内部开放空间是用于满足购物者行走与休息、开展促销活动或其他社会性活动的内部公共空间,包括商业综合体的中庭、边庭、内广场、引导空间,室内商业街与露天商业内街等等各具特色的空间型制。内部开放空间是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直接影响购物环境、消费心理的重要因素。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当今,应为消费都提供更好的购物环境与休闲交流空间,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内部开放空间主要的规划设计思路表现为以下几点:
⑴ 围合与开敞的变换:综合体内部开放空间绝大部分存在顶界面,侧界面的形式确定其封闭程度,空间封闭或开敞的效果由侧界面的尺度和隔断形式决定。
⑵竖向高差的变化:不同的领域运用不同高度的空间,能突出空间的特征变化,同时减少建设成本投入。
⑶ 空间的层次变化:空间上的层次感会给人带来视觉上的愉悦感,通过高差、 绿化、隔断等的设置,可以使画面丰富,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⑷空间界面的柔化:柔性的空间具有亲和力和弹性,使人易于接近和停留。
⑸空间的诱导性设计: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规划设计必须体现其职能的诱导性与识别性,反映出购物环境的气氛和商业建筑的特征,以此吸引顾客。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问题;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F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已经由简单的集聚、功能分散的简单模式发展为有序互补的综合模式。城市综合体可以说是城市发展的产物。但是在城市综合体建设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对我国城市综合体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以期能改善综合体建设现状,促进城市综合体健康发展。
一、城市综合体的概念
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酒店、会展、餐饮、娱乐和交通等各个功能复合、互相作用、形成价值链的高度集合化的建筑群体城市综合体不等同于建筑综合体和中心商务区,它包含了中心商务区和建筑综合体的部分内容却又不尽相同,其含义和内容更为广泛。城市综合体是城市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已经不单单局限于一个建筑或者几个功能,而是多个建筑和多种功能相结合的产物。
二、我国城市综合体开发存在的问题
1、过剩问题和竞争问题
在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商品住宅市场出现了成交量低迷、价格松动下滑的态势,很多房地产开发商转而进入商业地产领域,加剧了各地城市综合体开发建设领域的市场竞争。由于城市综合体的这些优势,开发商从中嗅到商机,于是城市中开始出现大量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建设,导致城市综合体开始隐隐有了过剩的危机。优越的区位又是开发商们争抢的宝地,而这些城市综合体的“扎堆”出现,也给商家带来了竞争问题。从居民购买力和消费习惯来看,居民更习惯于大众型消费,对高端商品的需求较少,这也制约着城市综合体的市场吸纳能力。这些盲目的开发不仅不利于人们的生活,也给城市综合体的发展带来了危机。
2、管理体制不规范
由于城市综合体具有功能复杂性这个特征,因此其开发涉及的层面也相当广阔。由于缺乏对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建设的监管,城市综合体的开发规模、准入资质并没有明确限制,所以单纯从事住宅开发的地产商大多可轻易转向综合体的开发,真正有实力的开发商屈指可数,也就导致城市综合体的开发运营情况出现良莠不齐的局面。同时商业地产商缺乏开发经验和专业操盘能力,相关商业经营管理人才奇缺,从而出现前期选址失误、项目定位不清、消费能力及市场供求关系判断不准、物业类型开发比例不合适等问题。许多开发商由于看到商机却缺乏相关的人才,没有进行科学的评估、开发和管理,导致建成后城市综合体很难继续发展和吸引人们入住。
3、缺乏合理规划
按照商业发展常规思路,新城区应先有人入住,后有产业,再有商业,再有写字楼。二一些新城区在规划城市综合体时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先建综合体,先招商业,再培养人气。究竟哪些地区和环境适合开发城市综合体,一定规模的综合体能辐射多大范围,几个综合体在一定范围内的集聚带来的到底是聚集经济还是聚集不经济,多个综合体在整个城市内部应如何规划分配才能实现区域价值最大化,这些问题都是亟待论证解决的,否则便会盲目建设,浪费资源。
与此同时,城市综合体的用地年限一般都长达几十年,而在这几十年中,城市的中心可能会随着城市的发展产生变化,城市综合体的地位和业态需求也可能会随之而改变,如何处理好这些动态的问题,也是城市综合体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4、城市特点认识不足
由于对不同城市的定位认识不清,我国城市综合体开发存在千城一面、同质化严重、创新不足的问题。城市综合体虽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以移植、模仿、连锁,但任何城市都有其自身的成长模式、发展历程、个性特征和文化特质,忽视综合体的文化特征必将影响项目的产品质量,甚至导致项目运行风险,在企业经营管理上和城市规划建设上就有可能出现败笔。
三、城市综合体开发的建议
1、城市综合体开发前的合理规划
无论是政府层面的城市综合体规划方案,还是开发商层面的城市综合体投资项目,在具体实施前,均应主动邀请和争取当地商务主管部门和商业专家的参与介入,实现规划设计、项目投资和专业人才的有机结合,确保城市综合体从规划设计到总量配置、空间布局的最优决策,为项目的成功运作保驾护航。开发商应该在进行多功能开发的同时着重发扬自身优势,对自身进行明确定位,加强自身特点建设。政府可以给予那些符合城市规划的综合体项目财政上的补贴,对于一些不适合城市综合体发展的区域,拒绝出让综合用地及提高容积率,在审批环节予以限制,引导其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区域建设
2、制定合理的管理方针
我们建设城市的目的不在于建设,而在于生活和使用。因此后期的管理在城市建设中也尤为重要。由于城市综合体功能的多样性,其管理也是复杂的。既有整体系统的管理,又有各个部分的管理如酒店管理、居住区物业管理等等。若管理不当,城市综合体就很难良性发展下去。因此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建设中要制定合理的管理方针,可以由开发商管理也可以招聘专业的管理公司进行管理。
3、对城市综合体建设进行合理规划
由于城市综合体发展过程可能会进行地位和需求的变化,需要对其业态和定位进行调整才能继续发展,因此我们在初期规划建设的时候要用发展的、动态的、有前瞻性的眼光来进行规划,充分考虑长远城市的发展情况和城市综合体可能出现的变化和问题,预留一定的变化和发展调整的空间,而不是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4、根据城市特点进行开发
在进行项目定位时,要准确评估城市独特的发展路径、发展阶段、成长方式,以及潜在的条件和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和依据来判断城市综合体适宜的开发模式,而不是照抄照搬其他城市的做法。例如在二三线城市进行开发时,不能模仿一线城市繁华市区成熟商圈来规划五星级写字楼。物业组合也要注意其灵活性,美食街、主题公园、电影院等都是较好的选择,并不一定要完全复制一线城市住宅、商业、商务、酒店的开发模式。每个城市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在各种商业业态开发模式上有更多的研发和创新。
5、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综合设计
城市综合体最终是为城市居民、消费者和旅游者服务的,建筑体的公共空间和内部空间都要体现高度人性化服务的要求。在建筑规划设计、结构设计、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园林绿化、区间布局、配套设施及安全等方面都要有硬性指标,这些硬性的指标是为“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服务的。景观设计要为所在地区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区位选择上应选择交通便捷的区域,车位设计合理充足;水电气暖系统设计要既节能又减少城市运营压力,等等。
四、城市综合体发展趋势
首先,通过建设城市综合体,使城市经济、文化在区域中具有特殊性、标志性和代表性,充分显示出不同城市的个性化色彩。市场上将会出现有别于目前主流的商业综合体模式的城市综合体模式,如产业综合体、养老社区综合体等。其次,城市综合体的投资建设模式将会有所创新。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于城市综合体开发建设项目近期、远期的资金流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借助项目长期融资、房地产信托基金以及其他金融模式,为城市综合体建设提供更稳定的资金支持,从而推动城市综合体的建设和发展。最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催生出城市综合体这种复合地产开发模式,城市综合体的开发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城市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城市综合体建设也将迎来蓬勃发展的局面。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城市综合体建设也将迎来蓬勃发展的局面,它既是城市发展与运营的核心内容,又将成为城市建设的标志性成果。然而我们在看到城市综合体的诸多优势的同时,也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面临的挑战,而不是盲目的开发建设。我们只有理性的对待城市综合体的产生和发展,认识到其优势的同时看到其发展中的问题,用长远的、发展的、科学的眼光来对待城市综合体的建设,才能让其真正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罗健中.打造成功的中国城市综合体[J].北京规划建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