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司马迁史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司马迁作《史记》“成一家之言”,《史记》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每一件事件,除了基于史实之外,更多的是寄寓了司马迁本人的主观思想,融合了自身特殊而深沉的情感,渗透了他对人生、对生死全面透彻的理解与感悟。所以我们读《史记》,评析作品里面的人物形象时,都是在读司马迁的故事,在读司马迁本人。
一、司马迁身世以及经历对《史记》生死观形成的影响
司马迁忍辱含垢作《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姑且不论其在文学界、史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单就其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就不可胜数,我们也从中获益良多,其一言一行都传递着一种悲壮,从他本人身上就可以读出他对于生死的态度。
(一)以生死争正义,史官的抉择。史官是封建王朝中最为奇特的官吏之一,他们为前代的历史做出客观的评价,而他们存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加强王朝的控制力。史官这种官职并没有什么实际职权、反而有不小的风险,也因此成为了能够左右世人思想的举足轻重的人物。从他数十年著史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史官是他最为认同的身份与角色。
(二)为忠臣义士辩护。对于李陵这件事,司马迁一直是心有余悸的,对同朝为官的同僚们的那样一种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充满了愤慨,同时对李陵本人,他也充满了同情。当汉武帝召问司马迁的时候,他便以自己对汉武帝的“拳拳之忠”坦率地说了他的看法。司马迁说出了肺腑之言,这也为自己的活罪埋下祸根。
敢于说真话,勇于说实话,太可贵了,只是源于他有一颗正直的心,一个刚正不阿的灵魂,这才能让他永不朽!
(三)含恨承志著青史。人的生命不是不可牺牲,而是要让它闪光,要死得有价值。一个人若不能对社会作出贡献而待后人评说,仅仅以一死来抗争黑暗,岂不是“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无异!”司马迁在忍辱与生死的痛苦抉择中懂得了人生的意义,他从沉痛中奋起,坚强地活下来,决心以最大的毅力来完成《史记》。
二、《史记》中蕴含的生死观
《史记》中描写了众多人物,这些人物身上都有司马迁给他们贴的特定“标签”,每一个人物的命运都牵动着司马迁的心,这些人物的生死抉择不尽相同,本节将从人物命运的角度来分析《史记》中所蕴含的生死观。
(一)讲求道义精神,甘心为知己者死的生死观。《史记》中充斥着一股蓬勃的道义精神。这也是司马迁的文化人格在作品中的折射。道义精神在《史记》中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必须尊奉的基本准则,是上古文明积淀下来的一种理念精神。
鲁仲连为人重义,“好奇伟锻傥之画策”,好持高洁而不仕,喜爱替人排忧解难。他游于赵国,会秦围赵,而魏亲秦,魏将新垣衍欲令赵国尊秦国为帝。鲁仲连义不帝秦,面对辩者,旁征博引,侃侃而谈,最终令新垣衍心服口服:“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出,不敢复言帝秦。”平原君欲封他,他却再三辞让,终不肯受。后齐将田单反攻聊城,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仲连于是写信给燕之守将,动之以利害,使燕将自杀,聊城乱,不战而下。齐欲爵赏他,他却逃隐于海上。曰:“吾与富贵而言出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司马迁肯定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重道义,为知己者死,体现了士人们高昂的精神理念和讲情重义、知恩图报、勇于赴死的文化精神。
(二)“忍辱以求生”的生死观。和“士可杀不可辱”相对应的另外一种生死观是“忍辱以求生”,这样一种生死观讲究人生的价值、注重生命的质量,一时的屈辱算不了什么,痛定思痛,暂时忍辱来求得生存的伟大。为了实现人生价值,有时不得不使自己忍受在精神尊严等方面让人难堪的耻辱。
在这方面,司马迁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李陵之祸以后,司马迁在被怀疑是有“诬罔”这样的“大不敬”的欺君之罪之后,司马迁其实是有两个选择可以免死的:一是入钱五十万赎死。正所谓“募死罪入赎钱五十减死一等”,二是景帝时所颁布的法律:“死罪欲腐者许之。”司马迁因为“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于是只能在死和腐刑中做选择,他最终选择了腐刑。司马迁十分痛苦,陷入欲生不得、欲死不能的痛苦境地,“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但父亲司马谈临终前的话语一直萦绕在他耳畔,声如洪钟,使他不得不记住自己的使命。
楚国伍子胥,父兄都被楚平王杀害,他先是逃到郑国,后来由于太子建对郑国图谋不轨而事败,只好冒着凶险逃过昭关,在渔人的帮助下,逃到吴国,沿途乞讨,受尽屈辱。然而,深藏在他心中的复仇烈焰始终不灭,最后他终于干成一桩惊天动地的大事。司马迁以欣赏的语气评价说:“太史公日: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至此哉?”
三、《史记》中司马迁生死观的具体表现
(一)面对死亡,从容坦然。项羽垓下战败,乌江不渡,自刎以谢江东父老,以殉霸业;伯夷、叔齐让国不就,及周伐纣,义阻武王,不为见纳,退而不食周粟,采薇作歌,饿死于首阳山;屈原生而具有“内美”,终身实践一个“修”字,然而却为小人所忌,被谗见疏,终为放逐,直至“伏清白以死直兮”(《楚辞・离骚》),“不毕辞而赴渊兮”(《楚辞・惜往日》),是为理想和高尚的节操而殒身;白起宁死不做败军之将;李广引刀自刎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
(二)善于权衡,明于生死。《史记・伍子胥列传》中伍子胥的父亲伍奢被楚平王所囚,楚平王以伍奢名义派人来召伍氏兄弟回郢,兄弟二人所面临的情势是一样的。于是兄弟二人分别做出了各自的选择,一个束手就擒回去陪着父亲一起死,一个杀出重围历尽磨难逃到吴国。在这里,伍氏兄弟考虑的就是怎样才能使生命呈现出更大的价值:日后能报大仇的,那就“活”下去,因此不必顾忌眼下被人视为大逆不道;日后无以有所作为的,那就不如现在“死”,还能落一个忠义孝顺之名。最终,伍子胥不仅报了杀父之仇,而且成就了功名事业。
四、结语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两千年前,司马迁就认识到生与死的价值,并作出了明确的解释。司马迁在人格尊严受到了巨大伤害面前,没有选择结束掉自己的生命,而是选择了延续自己的精神。保存自己的价值,用写作来证明自己的存在,用“立言”的方式来践行人生价值。从《史记》文本中就可以窥探出司马迁生死观的特殊含义,这个时候司马迁创作的行为本身已经具有了生命意义,这个时候躯体的存在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选择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并以此来证明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程捷.试论司马迁的人生价值观[J].人文杂志, 2002(02).
[2]刘道锋.从“史记”文本看司马迁的生死观[J].语文学刊, 2009(1).
[3]张黎.从“史记”看司马迁的生死观[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1).
[4]时红明.“报任安书”,让你了解真正的司马迁[J].文学长廊.
史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之首这部史诗巨著的作者便是后来成为世人皆知的史学家——司马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司马迁史记阅读心得感想2022,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司马迁史记阅读心得感想1暑假,我读了一本书,那就是《史记》。它讲述了从传说中的皇帝开始,到西汉武帝年间共三千年历史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读了这本书,我认识了许多人物:有爱国的屈原、有机智的蔺相如、还有英勇的飞将军李广。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知人善用的勾践。
说到勾践,大家想到的自然是的《卧薪尝胆》啦,那么,就让我给大家讲一讲吧!
黄河游下有两个小国家:吴国和越国。双方都想打败对方,成为春秋霸主。开始,吴国把越国打败了,越王勾践万般无奈,只好带着家人去吴国,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奴隶生活。过了三年,勾践吃尽苦头,受尽侮辱。后来,勾践的臣子送给吴王夫差很多美女和金银财宝,夫差很开心,便放勾践回他自己的国家,勾践回国后,就搬进了简陋的房子。他把猪的苦胆悬挂在屋内,不管坐着还是躺着,总可以看见苦胆,并时不时地尝尝胆汁,让自己知道”苦“的滋味。睡觉时不用床铺和被褥,而睡在柴草上面。不忘亡国之痛。他常常提醒自己说:”你忘了在吴国所受的耻辱?“而吴王夫差,天天呆在后宫里,一连几个月不上朝,忠臣伍子胥好心相劝,他不听,还杀了伍子胥,重用_臣伯嚭。就这样,越国越来越强大,吴国却越来越腐败。终于,越国把吴国消灭了,成了春秋霸主。
读了《史记》,不仅丰富了我的见闻,还增加了知识。读书真好!
司马迁史记阅读心得感想2《史记》是一部记录着我国伟大历史的著作,他的作者是司马迁,这本书个馆地记录了中国朝代的兴替,恰当地评价了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在线了当时波澜壮阔的历史社会画面,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读了这本书,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一心为国家,为百姓着想,服务的以国之君,和只顾贪图享乐,把国家大事放在一边,欺压百姓的暴君,昏君。他们的性格,心里的想法是截然不同的,所以,他们统治出来的国家也是有着天壤之别。
正直的国君统治的国家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把国家也治理得井井有条,而昏君的国家人民不能安居,被巨大的税额所击垮,民不聊生,文武百官也不得安宁。
一个好领导可以治理好一个国家,也可以带坏一个国家;一个领导可以创建一个国家,也可以毁灭一个国家;一个领导可以给他的百姓幸福,也可以给他的百姓痛苦。可见一个好的领导是多麽的重要。
很久以前,有一个叫虞舜的人就用自己谦恭有礼和蔼可亲的风范,和对事的公正管理好了一个国家。
也有一个叫太康的昏君,糊涂昏聩,只知道吃喝玩乐,把国家大事放在一边,结果,这个国家没多久就毁灭了。
所以,有一个好领导非常重要。还是那一句话——好的统领成就好的国家!
司马迁史记阅读心得感想3我们平常在电影、电视、甚至课本上看到的一些故事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西楚霸王四面楚歌自刎乌江等。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慢慢展现眼前,下面我就说一个让我感受很深的小故事吧。
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吧,它是讲述了:蔺相如当职位超过了廉颇,廉颇不服,当众说:“我是赵国的大将,多年来出生入死保卫赵国,而他蔺相如就凭一张嘴皮子竟爬到我头上来了,他要是碰到我我一定要当众出他的丑。”并处处为难蔺相如。蔺相如不但不生气还处处让着他,并对别人说:“我之所以对廉将军这样忍气吞声,宽容退让,就是为了把国家危难放在首位,而把个人私怨放在后面啊!廉颇知道后,懊悔不已,马上_着上身,背着荆条,跑到蔺相如家里去请罪。从此将军和蔺相如成了生死与共的知心朋友,将相两人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古代的大将军都能知错就改,为什么我们不能勇敢承认错误呢?
在《史记》故事里我学了很多很多的道理和知识,知道了许多历史名人。虽然我现在又的地方还看不懂也不明白,但读每一遍都受益匪浅,它将伴我成长,他将是我吸取”营养“的宝库!
司马迁史记阅读心得感想4《史记》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圣”司马迁的著作,记载了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汉武帝时期中国三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的历史,为“二十四史”之首。
我十分佩服司马迁在史书著作上的创新方式,“二十四史”中大多是使用编年体。以时间顺序写历史,而《史记》以人物传记为主,并吸收了编年、纪事等体裁的长处,创造了历史书籍的纪传体的新体裁。其它史书记载的历史都很短,就是的《资治通鉴》,也只是记载了从战国至五代十国的一千多年的历史。而《史记》却记载了三千多年的中国历史,是“二十四史”中记载年代最长的史书。
我更佩服司马迁那种绝不违背真理的不屈精神。司马迁虽然是朝廷的史官,但在《史记》中却并不体现统治者汉武帝的意志,司马迁写《史记》秉笔直书,他的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在某些方面,敢于批评朝廷,这是封建统治者所不能允许的。他在《史记》中直言不讳地记载了汉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计祈求不死之药的荒谬行为,惹恼了汉武帝。而当时正好发生了李陵兵败投降事件,李陵攻打匈奴战败被俘,司马迁替李陵说了几句解释的话,触怒了汉武帝,便把他投下监狱处以宫刑。宫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也极大地侮辱人格。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自杀,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他毅然选择了宫刑。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最终完成了《史记》。
《史记》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秦始皇本纪》。我觉得秦始皇做出的贡献是统一了中国,统一了文字、货币等,为中华文明的强盛打下了基础。但他也非常残暴,焚书坑儒、废黜百家,修皇陵,活埋了上万人,是个残虐的暴君,因此秦朝才短短十五年便灭亡了。
《史记》这本书是司马迁在巨大耻辱下写成的史书。让我明白了许多治国的道理,治国不能太残暴,但也不能偷懒放松。我要读更多的好书,学习更多的知识,开创一个繁荣、富强的新时代。
司马迁史记阅读心得感想5从秦始皇到唐朝这一段期间,是这本书的重点在这里面我的印象最深的是:李广为将廉洁,常把自己的赏赐分给部下,与士兵同吃同饮。他做了四十多年俸禄二千石的官,家里没有多少多余的财物,始终不谈购置家产的事,深得官兵爱戴。李广身材高大,臂长如猿,有善射天赋,他的子孙和他人李广学射箭,但都不及李广。李广不善言辞,与人亦以射箭来赌酒为乐,一生都以射箭为消遣。李广爱兵如子,凡事能身先士卒。行军遇到缺水断食之时,见水,见食,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边;士兵不全吃遍,他不尝饭食。对士兵宽缓不苛,这就使得士兵甘愿为他出死力。李广射杀敌人时,要求自己箭无虚发,所以非在数十步之内不射,常常是箭一离弦,敌人应声而亡。也由此多次被敌人围追,射猛兽时也由于距离太近而几次受伤,但李广从不畏惧。
这么一位可敬的大将,在最后还是自尽了,哎,这是可惜中的可惜。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第二课时
1.回顾上节所学
2.聆听嘱托
2.1 过渡: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自由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指名读,思考:①司马谈怎么了?(临终之时,弥留之际……)
②临终之时的司马谈什么样子?(泪流满面)为什么泪流满面?难道是因为要去世了吗?
学生自由讨论:志向没有完成所以流泪。
出示: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2 自己一辈子的志向一直到临终的时候都没有实现,司马谈那时候是什么心情呢?(失望,遗憾)读出司马谈的失望心情。
2.3 现在司马谈已经没有机会实现志向了,他将希望寄托在了谁的身上?(司马迁)所以这时候在失望之后,他又充满了什么的心情?(希望)
指导读出司马谈失望又充满希望的复杂心情。
(设计意图:临终的司马谈心情是复杂的,引领孩子如何体悟呢?重点抓住"临终之时的司马谈什么样子?(泪流满面)为什么泪流满面?难道是因为要去世了吗?"作为突破一下子就抓住了脉络,然后适时出示"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从而将课堂内外连成一体。最后以"他将希望寄托在了谁的身上?"就将司马迁那种失望又充满了希望的心情真切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引起了巨大的情感冲突,激发了孩子悟读的兴趣。)
2.4 同学们,在昏黄的油灯下听着父亲临终遗言,看着父亲渐渐闭上的眼睛,司马迁会怎么说呢?请你这样说。
出示:爸爸,我亲爱的爸爸!我_______。
3.飞来横祸
正当司马迁专心忙着撰写史记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
出示: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自由读,思考:什么是飞来横祸?司马迁知道会有灾祸吗?他有思想准备吗?所以这就是――飞来横祸。
这场意外的灾难是什么?司马迁得罪了汉武帝,汉武帝会如何惩罚司马迁呢?(启发学生想象)
大家想到了惩罚手段,汉武想到了,他在司马迁身上的惩罚比这些都残酷。
出示:
腐刑:又称宫刑,是使人失去生殖能力的刑罚,是最惨无人道、最灭绝人性的。受了这种刑罚,就成了像太监一样的人。它带给受刑者的,不仅是肉体上的巨大伤害,更使其心灵蒙受了永远的耻辱。它使正常人的身体残缺,心灵残缺,使一个原本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再也不能昂首挺胸地活着!
3.1 经过了这样的酷刑,司马迁还是男人吗?(不是)他是女人吗?(不是)他现在成了――不男不女,不人不鬼!对司马迁来说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耻辱!
3.2 司马迁悲伤吗?司马迁愤怒吗?这就叫――悲愤交加。
所以司马迁想血溅墙头;
所以他要了此残生。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三个词,来体会司马迁内心的挣扎,出示:悲愤交加,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这次酷刑让司马迁永远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耻辱,许多年后在给朋友任安的信里,司马迁依然无法忘记当时的痛楚。
出示:故祸莫(cǎn)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gòu)莫大于宫刑。所以祸害没有比贪利更悲惨了,悲哀没有比伤心更痛苦了,行为没有比祖先受辱更难堪了,而耻辱没有比遭受宫刑更巨大了。
(设计意图:课标告诉我们教师要有教材意识,适时引出司马迁的原文可以更生动地感受到他内心的情感波澜,同时也是对文本的一个补充,实现一加以大于二的教学效果。)
指名读、齐读译文。
这真是个奇耻大辱,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三个词语吧,我们会更真切地体会司马迁的痛苦。
出示:悲愤交加,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齐读。
(设计意图:飞来横祸是司马迁一生的极其重要的转折点。"悲愤交加 血溅墙头 了此残生"这三个词语就是司马迁当时最真实的心理感受。这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司马迁内心的钥匙,基于此,采取回环往复式地教学模式,以这三个词语为中心,通过朗读、出示原文、说话等多样手段的反复引领更能激发孩子体会司马迁的痛苦。)
4.忍辱负重
司马迁该何去何从,如何抉择呢?
出示:
但是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是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4.1 他想到了什么?
面对着耻辱,司马迁选择了活下去,因为他想明白了一个道理。
指名读出"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
5.成就伟业
5.1 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写作,终于完成《史记》。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5.2 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要对司马迁和这本《史记》说,请写出此刻你最想说的话。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司马迁已经有了一定的情感认知后,及时让孩子进行说话、写话,对于孩子语言、习作能力的锻炼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是啊,这就是司马迁,这就是《史记》,难怪鲁迅先生在读完《史记》后这样评价道:出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
5.3 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评价这么高,同样这也是对司马迁崇高品质的最高褒奖。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史学家,例如清初史学家谈迁和司马迁一样,面对着困难最终写出了《国阙》,就让我们用那篇课文的最后一段话结束这一节课。
出示: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一定能驱散绝望之云。齐读。
(设计意图:引入了孩子学过的同类课文,抓住文本材料的相似点,不但复习了旧知识而且找到了情感的共鸣点。)
板书:
12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关 键 词】司马迁/《货殖列传》/经济思想
【 正 文】
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巨著,《货殖列传》则是其中很具特色的篇章。这篇 列传从历史上和西汉当代大量的经济活动中总结了许多经济知识以至经济规律,贯串着朴素 的唯物主义观点,集中地体现了司马迁进步的经济思想,是他整个历史观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些思想即使对于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无启发。
司马迁在《史记》中专辟《货殖列传》,无论从经济思想还是史学角度看来,都具有十分 重大的意义。司马迁以前的先秦史书都不重视社会经济方面的记载,司马迁创立专记经济史 的篇章,就为中国的史学创造了一条必须记载的经济生活的范例,为后代史书注意到社会经 济的发展开了先河。同时,这本身也说明司马迁已经注意到社会经济生活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一)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反映的全部经济思想的进步性,在于他以朴素的唯物历史 观点去观察社会经济活动。司马迁继承了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传统,并受到了当时最流 行的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的影响,这就使他的思想体系具有较强烈的发展观点,使他观察事 物有素朴的辩证法的方法,同时反对神学天道观。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加上他丰富的生活实 践以及对客观事实的尊重,这又使他的经济思想具有较高的人民性,使他在社会观方面走向 从人类社会生活中寻求历史发展线索的道路。
对于满足人民物资生活需要这个问题,先秦思想家中,老子宣扬无欲、寡欢;孔子鼓吹“ 安贫”;墨子尽管关心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但对于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要方面的主张也 是比较保守的,特别强调“节用”。司马迁则不然,认为人类对衣食住行的物质需要是客观 存在、自然形成、长久起作用的。他在《货殖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话:“夫神农以前,吾不 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 乐,而心夸矜持能之荣,使欲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 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又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乘之候,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这是司 马迁看出物质生活的享受和提高,是人们所普遍要求的,是客观必然的,对待这样的问题, 莫善于“因之”、“利道之”,也就是司马迁所说的“因循为用”,反其道而行之是不会发 生好结果的。这是司马迁在记述和研究社会和经济形态的问题上探索出客观规律即自然法则 的道理来,印证了道家法自然的思想。在这里司马迁所指出,违反经济条件的客观支配作用 的任何企图都不会有什么效力,必须顺应这种客观条件的发展趋势。因此,他反对将人们的 经济生活拉回到当时有些人所幻想的古代经济生活的所谓黄金时代的道路上去。在《货殖列 传》第一句话,开章明义就提出了《老子》中的一段议论:“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 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而认为这在当时是行 不通的。一定要勉强实行,则等于是要把人民的眼睛、耳朵闭塞起来,不让接触外界事物。 老子把古时代政治上小国寡民,经济上互相隔绝、完全自给自足,没有流通和交换的状态, 视为“至治之极”的理想时代,这是倒退的历史观。司马迁批评这种观点,反映了他主张进 化的历史观。
司马迁意识到物质生活对社会活动的重要作用方面,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他认为作为重要 的道德规范的所谓“礼”,是以人类的情与性作基础的,它的内容仍然是以具体的物质生活 资料来体现,这就是说,人们的社会地位与道德观念都是与财富占有状况相联系的。司马迁 指出:“凡编户之民,富相什则卑下之,佰则畏惮之,千则役,万则仆,物之理也。”(注:《史记·货殖列传》。以下凡未加注或标名出处的古文均见同书。)“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说明财富占有情况决定奴役别 人或受人奴役,礼节道德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恩格斯说:“……所有以往的道德论,归 根到底都是社会当时经济状况的产物。”司马迁在两千年前,就已经胧朦地感到这一点,体 现了他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转贴于
以上我们分析了《货殖列传》中有关经济生活与社会活动和道德规范之间关系的论述。那 么,我们应当怎样看待司马迁在二千多年前提出的这些观点呢?恩格斯指出:“唯物史观是 以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生活条件来说明一切历史和观念,一切政治科学和宗教的。”(注:《论住宅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一卷,第598页。) 又说:“……一个十分明显而先前一直被人忽略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 首先必须劳动,而后才能取得统治权,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这一明显的事实在 历史上应有的地位终于被承认了。”(注:《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一卷,第162页。)恩格斯阐述的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两千多年前 封建阶级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的认识当然不可能达到这个高度。但是,他重视社会 生产活动,承认“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这一基本事实,并且把政治上的治乱兴衰与经济 情况联系起来叙述,认为经济生产有自己的发展趋势,等等。这些,显然是进步的朴素的唯 物主义观点。
(二)
在《货殖列传》中,司马迁从肯定财产私有制出发,把人们自发的营利活动看成是合乎规 律的社会生活准则,把社会经济活动看作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认为各地区不 同的物产和人类对于物资的需要,推动了社会的分工、生产的发展和流通交换的出现,从而 说明社会经济有自己的发展趋势,并企图从中寻求历史发展的线索。司马迁有一段出色的论 述:夫山西饶材,竹、gǔ@①、@②、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 ③、梓、@④、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 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 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 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 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在这里 , 司马迁对物质财富的来源问题,正确地提出了形成物资财富的自然物资和人的劳动这两个要 素。这个观点与经济学中指出的社会财富的创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的结合相比较 ,自然有不够精确的地方;在提法上,司马迁也只重视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认为这个源 大就富足,小就贫乏。劳动是财富的源泉这个观点虽然不科学,但在两千多年前,能够在全 面指出形成财富的两要素之后,进一步强调劳动的源泉作用,已经十分难能可贵了。
司马迁所处的时代,由于地主经济体系的确立,使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广阔的发展场所。农 业生产的发展又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扩展。整个社会经济出现了一个新的生产关系取得 支配地位初期所常有的那种活跃的生命力。人们生气勃勃地为着财利而熙来攘往。社会经济 的发展,使司马迁有可能摆脱一切传统观念的束缚,独立地分析社会经济活动问题。他把社 会经济活动看作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 来,不求而民出之,”是符合“自然之验”的客观规律。他从肯定财产私有制出发,把人们 自发的营利活动看成是合符自然规律的社会生活准则,认为它的发展和自然现象一样地受一 种规律的支配,而不是决定于政教之类的上层建筑;同时还意味着人民从事物质财富的生产 、交换,本来是一种本能的、自发的活动,本来是无须乎后来才强加于其上的“政教”之类 的压迫势力的干扰的。在这里,司马迁受阶级和历史条件的局限,既没有意识到私有制本身 只 有历史的暂时性;也忽视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而且在他的论述中有混同社会规 律和自然规律的倾向。不过,在二千多年前能够提出这样的看法,已经颇为值得珍视。 转贴于
(三)
由于司马迁认为社会经济活动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因此,他主张发展工商 业,主张让人们自由获得财富,倾向于经济的放任政策,不主张人为的干涉。这与古代的传 统思想和当时汉代的官方思想大相径庭、迥然不同。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曾批评司马迁说:“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 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我们认 为 ,班固这段话是十分偏颇的。司马迁的这种“此其所蔽”,非但不为过错,而且正是他不受 传统观念束缚、敢于去旧立新的创作精神的表现,正是他十分可贵之处。别的且不说,我们 仍然以《货殖列传》为例,货殖是指包含着一部分手工业活动的商业活动说的。前人把商业 活动分为两种,行者曰商,居者曰贾,行者是贩运货物到各地做买卖的商人,居者是在各都 市或村镇开设铺店做买卖的商人。无论行者或居者,都是想靠做买卖来发财致富,换句话说 就是以求利为主。求利是不合于孔孟之道的。《论语》记载“子(指孔子)罕言利”的话,又 载“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话。《孟子·梁惠王》篇载梁惠王与孟子的对话,孟子要 梁惠王只谈仁义,不要谈利。可见孔孟之道是反对言利的。反对言利就必须要反对专以言利 为宗旨的商人。战国时的法家,讲耕战,也反对商人活动。这个传统,到汉初几十年内,就 把商人的社会地位降下来,并从法律上肯定下来。“崇本抑末”成了战国至西汉的传统思想 ,封建统治阶级都视工商业为“末业”,加以抑制。汉初并明文规定商人不得为官,不得占 田。这就严格限制了商人在政治上的出路和在农业上的出路。司马迁对于商人是怎样看待的 呢?《货殖列传》说:“《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 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 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司马迁这是说工商业活动是“ 道之所符,自然之验”,是必然的,是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是应该因势利导而提倡,不应 该强行压抑。必须指出,司马迁主张发展商品经济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的分工。相反地,抑制商品经济发展,长期保持自然经济占 据统治地位,会使社会发展缓慢。在中国封建社会早期,司马迁就提出了发展工商业的主张 ,不能不说有独到的见地,具有十分明显的进步性。
要发展工商业,扩大商品经济的范围,增加商品的生产、交换,自然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 ,这主要是减少对商品生产、流通、交换的限制,采取以经济放任为主的政策。因此司马迁 对汉初“开关梁,弛山泽之禁”的措施表示赞同,以为这样能使“富商大贾,同流天下,交 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在他看来,国家对于社会经济活动最好是顺其自然发展,不加 干涉。司马迁这些思想在“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及建立在其上的各个生活领域,都是以人身 的依赖性为特征”(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第一版,第60页。)的封建主义社会早期提出,却和近代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等的发展工商业的思想相差不远,真是卓有见地,令人钦佩。
上面,我们以《史记》的《货殖列传》为依据,分析了司马迁对历史发展道路及道德规范 、物质财富的生产和交换、主张采取经济放纵政策发展工商业等诸方面的论述,对其中的进 步的经济思想作了一个初步的探讨。诚然,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中也有唯心主义的成分,有自 相矛盾的地方,考虑到这不是论题的范围,恕不赘述。不过,我们始终认为,司马迁的经济 思想中的落后因素远非主流。司马迁由于其思想的进步性,并且具有渊博的知识,踏实的学 风,和朴素的唯物主义,加以司马迁所处的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生机勃勃的气象对他思想意 识的影响,使他有条件摆脱(虽然不是完全摆脱)传统的思想局限,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了较 客观的认识,因而使他在许多经济问题上,能够提出接近正确的见解。他的这些进步的经济 思想,我们认为,直到今天可能仍然有一定的启发作用,而继承他经济思想的合理部分,则 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谷”的繁体
@②原字左纟右卢
【关键词】司马迁;成一家之言;原因
司马迁著作《史记》最初的动机,莫过于接替并守护其父亲司马谈太史公的职责和荣誉。其父亲司马谈一直以一位正统的史官自居。在临终之时,就嘱咐司马迁:“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妆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有此可见,司马迁在一个世世代代以作为一名史官而自豪的家族中成长,他的骨子里也无时无刻也有着一颗振兴太史之家的理想。
史官,最早追溯是夏朝就已经开始出现。其地位特殊性是当今常人无法想象的。在上古神话时期,文字的发明与创造是与神话祭祀相关的。现今出土的金石和甲骨上的文字也多是宗教仪式活动的产物,所以最早能运用文字的人是巫师祭司。由于日后生产方式的进步,从事祭祀的巫师也开始用文字记载日常生活的事件,所以最早的史学的雏形也就从那时候开始了。随着商周之际对宗教崇拜的下降,人们更开始重视人事的考究,于是主要记载人言人事的史官也就从巫师祭司的行当中脱离出来,成为了单独的职位。因此,史官在古代,至少是先秦时代以前,都是令人尊敬和羡慕的职业,文人对他们也是甚为推崇。西汉汉文帝时,淮南王刘安,在其《淮南子》末篇《要略》中,论述宗周初年以至战国时期的学术,说:“文王四世累善,情德行义,处岐周之间,地方不过百里,天下二分归之。文王欲以卑弱制,以为天下去残除贼而成王道,故太公之谋生焉。”尔后另列出孔子、墨子、管子、晏子等七家共八家进行点评。尽管里面的点评有些偏颇,但是将太史引为一家,也足以说明史家在先秦学术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
司马迁生活在西汉武帝时,当时对于国力已然渐渐强盛的统治者来说,物质文明的建设已经算是顶峰了,而在遭受过战国混战及秦始皇焚书坑儒过后的文化建设上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但是统治者又不想全力复兴春秋战国百家时期的学术自由的环境,毕竟这样对其的统治力是有所冲击的。于是,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即符合国情的需要,也满足了统治者对权力的掌控。就这样,原本已经受到战乱冲击的史家,在武帝朝又面临了该抉择的十字路口了。不过,也正因为董仲舒的思想受到了统治阶级的采纳,侧面也成就了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作《史记》的成就。
司马迁自小就拜在董仲舒等儒家大师门下,其自身以当时看来可以算是一名儒生了。而对于司马迁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儒家经典《春秋》了。司马谈在就对司马迁说过:“幽厉之後,王道缺,礼乐衰,孔子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馀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司马迁也评述过:“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後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於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於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对于《春秋》的推崇由此可见,非同凡响。
对于振兴太史之家的司马迁,如今恰好也迎来一个非常巧合的契机。《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说过:“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也就是说周公五百年后孔子作《春秋》,现今恰好是孔子去世五百年,是该有继承孔子作《春秋》之意的人了。而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将儒家、墨家、法家等进行了一次完整的归纳总结,最后发现它们有着许多的共通点,而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无非是给予了司马迁一个“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的动力和借口。
作为一名史官,司马迁的任务不仅仅只是记言记事,更多的是要立言于世和劝归教化世人。正如孔子作《春秋》是为宣扬礼义一般,劝人从善。但是,如果仅仅是按《春秋》模式去写史,那莫不过于如写《春秋》续作一般,是毫无新意的。更何况,作为儒家经典的《春秋》,内容和主旨都是在围绕着儒家思想来表述的,这对于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来说,就有很大的阻碍了。所以,司马迁在接替其父亲为太史公时,必然就已经准备好作一部旷世奇书,并且为了它哪怕付出所有一切也在所不惜。事实上,司马迁做到了。
为何要成一家之言?这就是司马迁作《史记》的目的探究所在。如果是年轻时的司马迁,那他的答案就是振兴史家,将其家学弘扬光大。这的确是司马迁一生追求所在,因为这是他的父亲,他的祖辈们给予他的寄托。可是,追溯“成一家之言”出处时,我们却发现了历史给我们太多的谜团了。《太史公自序》许多学者认为就是《史记》最后的结语,应该是司马迁晚年所作。而《报任安书》,大胆的学者们更是推断其实就是司马迁的一封绝笔信。《报任安书》中就明确指出《史记》已经成文,而历史上也就司马迁《报任安书》后而消声觅迹,当然对于司马迁之死,学界一直有争议,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报任安书》算是司马迁最后的笔迹了。是什么原因,使得司马迁在著完了一生沥血之作后,甘愿消失于庙堂之上呢?这应该是司马迁在为李陵辩护后,遭受宫刑后,自感深受奇耻大辱后的自我放逐吧。但是,值得敬佩的是,司马迁是在忍受着心灵和身体上的双从打击之下,忍疼七年,继续创作,完成《史记》。许多学者就探究司马迁在受刑前后的文风变化很大,前期还是延续司马谈的研究经文总结的风格,后期却有着一种愤而不亢的情感色彩,使得《史记》更为的生动有力。或许,正是这种人生的不幸,才使得司马迁更为清醒的认识到了他著作《史记》不仅仅只是“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他更要做到的是“成一家之言”。
但是阉人的身份,冲击了司马家族世代的荣光。他的语言,他的行为在当时社会已经算是一种弱势群体的表象了。而他天生的傲骨,他从小的理想貌似已经体无完肤,怎么才能重拾昔日的光芒?唯有著书立志,创作举世无双的著作才有可能。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都只是写作手段,唯有“成一家之言”才是司马迁著作《史记》的直接目的,才是能将《史记》推向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