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天祥作品

文天祥作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天祥作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天祥作品

文天祥作品范文第1篇

绽放吧,中华少年!向着春天开出我们的梦想之花! ——题记

入冬那几天,姐姐带回来一株风信子,大大的紫色种子,小小的绿色嫩芽,白色的根须相互交错。好看极了。

立春之后几天,天空却莫名地飘起了白雪。轻盈的雪花提着蓬松的裙摆在空中悠悠飘飞,摇摆着身子甩出一圈朦胧的白雾,可在这灰暗的背景下,它们优雅的身姿却是没有一丝的光彩,轻飘飘,软绵绵,无力地在朦胧的天际沉浮。

一夜过后,屋外白茫茫的抹上了一层厚厚的奶油,虽然显得柔和了许多,却也因它的不完整使整片土地变得支离破碎起来。满目的白色折射出阵阵寒意,我在满是水痕的窗前望着不停在下的白雪,捂着鼻子重重地打了个喷嚏。

明明已过立春,可一场大雪却硬生生地拖住了春天的脚步。我裹紧了衣裳,无奈地抱怨。

轻飘飘的雪花轻轻碰出点点寒意,一下子便弥漫开来。我不禁使劲搓了搓双手,准备离开窗台。忽然,窗外的一抹紫色扯住了我的脚步。那是——风信子!我一愣,脑海中“唰”地飘过前几日在窗台沐着日光的风信子。我猛地往回大跨一步,急忙拉开窗户,一阵寒意扑面而来。我顾不了这些,急忙张望着寻找它的身影。

小小的风信子依偎着窗台,静静地绽放着淡紫色的花朵。之前饱满结实的紫色种子变得干扁枯黄,还泛起了层层发皱的枯皮,那当初小小矮矮的绿色嫩芽早已生长成为嫩绿的叶片从枯黄的种子中生长而出,伸长了细长的手臂小心地托住娇嫩的花朵。那六瓣淡紫色的花瓣骄傲地绽开,大方地接受雪花的问候,饱满的花朵下颗颗结实的花苞有些娇羞地相依相偎,静静地酝酿着开花的梦。

我心疼地捧起小小的风信子,却被突然来袭的寒冷一惊。我吃惊地发现小小的水瓶内,竟结满了厚厚一层反着刺目白光的坚冰!而那白色的根须,竟依旧从枯黄的种子中生长而出,仍旧在冰块下的水中茂密地生长!瞧那白色的根须,相互交错却不失条理,那样的细长,那样的结实,闪着健康、向上的光芒。那样热切地生长与热情,足以融化薄薄的一层冰雪!它那顶着的淡雅的花朵,便是小小的风信子绽放的生命之花!

洁白的雪花轻盈地飞来,在风信子小小的花朵上轻轻烙下一个甜美的吻。小小的风信子依旧含笑绽放,不退缩,不放弃,它开出了春天的第一朵花!我捧着风信子,欢喜地抚摸它厚实的花瓣。不,它开出的是自我的梦之花!它在追赶着春天!

我们也不正应如此吗?不管环境如何,都要用我们对春天的热情与一腔热血,去融化阻挡春天前行的坚冰,极尽绽放我们灿烂的心灵之花。

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中华的少年,开出我们的心灵之花,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责任,更是对我们的祖国,对社会的责任。而我们自己也本就应如这株小小的风信子一样,勇敢而执着地追逐春天,追逐生命,不是吗?

文天祥作品范文第2篇

关键词:李渔 人格 诗文 诗文批评

明末清初的李渔一生虽未曾做官,但他在文学上的建树颇为丰富,且身体力行,历来为人所称道。李渔认为,真正的学士文人应是集道学与风流为一体:“我看世上有才有德之人,判然分作两种:崇尚风流者,力排道学;宗依道学者,酷诋风流。据我看来,名教之中不无乐地,闲情之内也尽有天机,毕竟要使道学、风流合焉药一,方才算得个学士文人。”李渔既认同道学,又肯定人的欲望,对两者共同的认同形成了李渔独特的文化道德。李渔诗文批评中的道德立场,是指李渔的诗文批评不是就文章而论文章的虚文,而是基于自己所憧憬的人世间伦理道德之理想及其作品所张扬的多方面的行为品德的。

李渔是立足于自身道德观来谈诗论文的,因此他论诗文推崇人格气节,道德与文章并重。如他为天台叶先生写作《今又园诗集序》,将赞扬叶先生“始终奉母”、孝心“已附于王阳孝子之列,可传于后”与“诗之清真高迈,掩印古今”相提并论,借人品衬托诗品。

李渔往往从他人诗文中来解读作者的人品。文如其人,李渔非常看重作家的人品,强调文品与人品并重,但是遇到文品与人品不符的情况,又能客观分析,而不以文废人,也不因人废言,表现出了极其公正的态度。他在《与古灯和尚》评论其诗云:“及读佳诗,不胜叹服。有韵士之风,无禅和子气习。颂其诗而知其人,盖逃乎墨而仍不失为儒者也。”颂其诗而知其人,李渔通过诵读古灯和尚的诗文判断其道德与性情,说他是逃乎墨而仍不失为儒者,可见李渔论诗文很注重人品,同时也能做到不因人废言,客观公允。在《覆蓓草》序中李渔对石庵的人品推崇甚重,称赞他“事亲孝,事兄悌,其为友也信”,然而对其诗文之评价却力陈得失,使其优劣立现,更见其客观公允:“勇于作而懈于收,往往散漫于邺架之外”。

同时,李渔主张人品先于才情。他说:“夫人德之未修,其才不足论矣;德至而才不及焉,犹菽栗备而艰于水火,布帛具而拙于缝纫,其寒不得衣、饥不得食,与无布帛、菽栗等耳。家服诗书,人敦礼乐,以准今酌古之才,运其根心发性之才,事业文章,合而为一。”李渔关于“德”、“才”、“学”三者间的关系的见解很是独到:“德之未修,才不足论。”他认为好的德行是事业文章之根本,从而为有志于学而德成的士君子指明了一条通途:发挥个人本性,使事业文章能合而为一。

由上可知,李渔评诗论文立足于道德,人品先于文品,德重于才,因此他对有气节的文学家,表现气节的诗文极为关注。但李渔心中的节士有两类:一类是以文天祥等为代表的死国保节的爱国志士;另一类是以陶渊明为代表的淡泊闲适的隐士。李渔对这二者都心向往之。

李渔对被后人称为诗史的杜甫推崇备至,受杜诗影响,李渔也创作了许多离乱诗。李渔对杜甫用诗歌记录离乱,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气节十分欣赏。李渔也曾表示希望自己成为杜甫那样有气节的人:“请为杜拾遗,再补十之二。”

李渔对保节死国的文天祥十分赏识,文天祥在狱中所作的《正气歌》令李渔颇为感叹:“犹觉(文天祥)忠纯而义至,以其身死之难,由于心死之不易也。”对其《衣带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更是推崇备至,无处不流露出对其命运和气节的景仰和叹惋,于此,李渔对忠臣义士文天祥的欣赏之情昭然若揭。

李渔对这种爱国英雄的凛凛气节颇为赞赏,从李渔所作祭文悼念康熙年间耿精忠之乱的“靖难死节”之士陈大来和范觐公二位先生可见一斑。这两篇祭文字字句句,如鹃泣血,反复感慨二先生的忠义慷慨气节。余霁岩评曰:“笠翁树帜文坛三十余载,人但以风流才子目之,不读此文,乌知其为大贤人、真义士哉!”

一方面,李渔提倡忠贞爱国的英雄气节;另一方面,他也提倡淡泊名利的隐士情怀。对陶渊明、王摩诘以及严子陵的寄情,彰显了李渔士人气节中的隐士情怀。李渔认为“凡读古人之书,论前人之事者,盖当略其迹而缘其心”,也就是说评价一个人的是非功过不应看表面而应看到本质。其文《论杨雄、陶潜出处》中,李渔大赞“五柳先生之贤”,认为陶渊明“解绶归田一事”的原因并不是如众人所说的“有激而然”,而是“出其素志”,“五斗折腰之说”也不过是“一时寄托之言耳”。其诗《陶、白二公祠》中,李渔将陶渊明和唐代白居易同列,称赞陶渊明刚劲独立、洁身自好的人格,认为陶渊明处于易代之际,表面上退隐,而心系天下;表面上超脱潇洒,而心存忠愤。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无数人的梦幻之境,李渔也心向往之,其诗歌《桃花源图》曰:“不识此何地,常于纸上逢。桃花来水上,鸡犬在云中。”表达了李渔对桃花源的神往和求之不得的感慨。

在李渔看来,身处浊世而不染,洁身自好,仍然是有气节的高士。李渔文集中多次谈及严子陵“辞厚禄”,对其满怀敬佩之情。其词《多丽·过子陵钓台》李渔坦承自己“钓虚名”,与严子陵“相去远”,原因是“君名何重我何轻”。这种思想倾向跟李渔的正统思想和儒士身份相符合,因为儒家讲的是“学而优则仕”,这也是李渔强调人品与文品对应、理学与文学交融观点的原因。

参考文献

文天祥作品范文第3篇

靠着关上的门坐下,这个在常人看来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动作我却用尽了浑身的力气。看着自己怎么努力也没办法伸直的手指,泪无声的滑落。

我本该拥有正常的生活,可是我过早的来到了这个世界。还沉浸在添丁喜悦中的家人便很快因为先天性脑瘫这几个字彻底慌了神,我的出生带给这个家庭一场无边无际的噩梦……

爸爸妈妈都是面朝黄土的农民,仅靠家里的几亩薄田维持生计。我出生后爸爸更是每天拼命地四处打零工来支付我---他唯一的儿子昂贵的医药费,妈妈每天还要在完成繁重的劳作后给我按摩,做康复训练。日子虽然过的十分艰难,但我还是一点一点的长大了。小学,初中……虽然义务教育减免了我的学费,但每年的书本费还是压的爸爸喘不过气来。10岁那年,爸爸因为过度劳累而没有注意马路旁疾驰而来的货车,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因为身体的原因,我走在街上时常能看到身边人指指点点和好奇打量的目光。爸爸走后,我更是一天比一天沉默,直到初中毕业,我也未曾有过一个朋友。我似乎生活在一个被世界遗忘的小小角落,不……也许只能说是活着。手一点点握紧,直到掌心传来阵阵钝痛,我才回过神来。泪早已流了满脸,耳边还恍惚能听到妈妈低声的啜泣。

我不知道该不该庆幸,脑瘫并没有对我的智力造成很大影响。我考上了高中,可是高中那昂贵的学费就像一座不可逾越的山牢牢挡住了我通向未来的路。三年……这三年高昂的学费仅靠妈妈撑起的家怎能负担的起啊!

我缓缓的站起来,推开门走到妈妈面前,努力忍住鼻腔的酸涩,抢过成绩单用勉强能活动的手指狠狠撕碎了它。妈妈抬头愣愣的看着我,眼角还带着未干的泪痕。我一字一句缓缓的说:“妈,我不读书了。”说完便转身回了房。

一夜辗转却始终无法入睡,未来对我来说似乎只剩下彷徨无助、虚无缥缈的几个字。我拿什么来支撑,我像是迷途的孤雁再也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第二天一早,天刚泛起灰白的光就听到妈妈轻手轻脚的整理床铺出了门。带着一夜的倦意我终于沉沉睡去。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浓浓的饭菜香味唤醒了我,我揉揉惺忪的睡眼起了床,刚推开门便看到妈妈笑着招呼我吃饭,就像昨天的事根本没有发生过一样,脸上甚至透露出抑制不住的兴奋。“妈,怎么这么开心啊?”我终于忍不住问出了口。妈妈捋了捋额间已经有些斑白的碎发说:“今天妈去找你们老师,老师说现在国家政策好啦,去读职高可以减学费,你去学门技术,以后自己好过日子,妈再多苦几年也值啊!”

职高?我像在无尽的黑暗中看到一丝光亮。学门技术对我来说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了吧,我曾无数次梦想着好好读书,以后可以有一份工作,可以好好照顾妈妈。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我第一次感到如此安心。

幻想过很多次的开学如期而至,妈妈陪着我来到了学校。眼前绿色掩映的校园让我不由地赞叹出声,但看着周围人投来的异样目光,我又一次一次将头低下来。妈妈似乎感到了我的不安,伸手抓住了我的胳膊,也让我费力的步伐稍显轻松。老师很热情的向我介绍了专业,并没有因为我的不同而表现出任何不悦或冷淡。通过事先的了解和老师的推荐,我在众多的专业中选择了会计。不用面对别人,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是最适合我的了。

报名比预期顺利了很多,很快便到了入学的日子。下了公交车走到学校那并不算远的距离我却走的十分吃力。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另类,我努力稳住身体,却让自己脚步更加费劲。短短的距离却花了我很长时间,累的满头大汗才勉强走完,这让我更多了几分羞怯和不安。

来到陌生的班级,我坐到最角落的位置上低下了头。我害怕同学们打量的目光和议论的声音。直到上课,抬头看到老师充满笑意的脸,我才稍稍放松下来。自我介绍实在是给我的难题,从前这样的情况是从未有过的啊。我站在讲台上怯怯的说出了自己的名字,我微微抬头看向同学,却意外的看到那么多友好充满善意的眼神,我似乎感到一种力量正慢慢注入我的身体。

考虑到我的家庭情况,老师特意为我申请了贫困生补助,加上助学金。有了这些资助妈妈可以少为我辛苦多少啊,她终于可以不用再不分昼夜地打两份工来支付我的学费,维持我们的生活了。

这一天,我仿佛在做梦一样。原来,不只妈妈,学校,甚至社会其实从未放弃过我。我竟然可以有这种机会来完成学业,抬头看着因为年久已有些陈旧的天花板。我似乎看到那一片片斑驳正在消融重组,化成为一片我梦想的蓝色天空。

日子虽然依旧艰难平淡,但有了对未来的希望,一切又都美好了起来。这几个月和同学们一起上课,学习,吃饭。我慢慢融入了这个班级,我曾一度以为自己会一直像一个异类存在着。

期中考试后,同学们都在讨论着这次的试卷和成绩。“铃铃铃……”上课铃声打断了同学们的聒噪,班主任拿着课本走上了讲台。“这次期中考试的总分第一名是***……”听着老师站在讲台上大声念出我的名字,同学们或羡慕或赞赏的眼神,经久不息的掌声重重的冲击着我的耳膜。从小到大,我从未像此刻一样受到这么多人的肯定,老师下来摸着我的头柔柔的说:“其实你真的很优秀,要相信自己。”“嗯……”再也忍不内心的激动,眼泪夺眶而出。

文天祥作品范文第4篇

在此基础上,还要讲究“审美”。这突出的是一种终极指向,一种灵魂式的统摄。科学性的解读,实用性的解读,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指向审美。否则,让文学作品乱了体性不说,解读文本悦神悦志的美学目的也很难实现。可以说,没有审美,就没有文学创作。没有审美,也就没有文本解读。

明代学者杨慎指责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鲁迅先生所说的“(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此类偏狭与幼稚,都是忽视文学的体性,未能从审美的视角加以解读的结果。

偏离审美的解读,西方也有。哈罗德・布鲁姆在其名著《西方正典》中指出:“文化研究”名义之下众多时髦的学派正在放弃审美欢悦,而仅仅关注阶级、性别、民族以及国家利益这些远离文学的问题。有鉴于此,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自我的生命体验,激活自我的美学素养,灵活化用中西文艺理论的思想精髓,去探求文本“美感内部的文化密码”①,使文本解读成为情感得以滋养,想象得以放飞,思想得以灵动的审美之旅才会成为可能!

其中,个性化视角的切入,生命体验的主动融合,精神生命的积极创造,显得尤为珍贵。

文本解读中,视角的选择极为关键。

有人说“一种理论,就是一种视角”,比如同一个文本,你用精神分析批评的理论解读是一种样子,用结构主义理论或女权主义批评理论解读,又会是另外的风景。

这话对我们颇有启发性。文本解读着实需要理论的指引、启悟,不论是谁,任凭他的智慧能量有多强悍,都必须吸纳别人的智慧,所谓“一空依傍,自铸伟词”也只是因为有了继承,创新才会显得光彩夺目而已。当下不少老师的文本解读陈腐、浅薄,甚至出现跑偏或谬误的倾向,更是理论家底不厚实的写照。罗曼・英伽登就说过:“谁在某一个领域中是文盲,谁就没有权利做出判断。”②

但是,文学理论是从众多的文学现象中抽绎、概括出来的,并不可能直接转化为解读的视角。视角的选择,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形式上。因为形式承载着内容,规范着内容,融化着内容,又提升着内容,甚至还会超越内容,表现出独立的美学价值。形式多种多样,视角也会跟着变化万端。

从这个角度说,视角的选择很能体现一个人的眼光、实力和个性。视角确定,风貌、识见、高度、深度和新度随着文本解读的展开,全都会浮出水面。

比如,同是解读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王富仁选择的是“人物形象”视角――于勒。透过于勒的两次写信,还有破产后无颜回家等细节,得出了“于勒有情,兄嫂无情,‘我’同情”的结论。

钱理群选择的是“结构”视角,即小说开头,一位又穷又老的乞丐向行人乞讨,若瑟夫(文本的第二叙述者“我”)给了他5法郎的银币,第一叙述者“我”,若瑟夫的同伴感到很奇怪。于是若瑟夫就讲了他叔叔于勒的故事。小说结尾,若瑟夫说:“此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以后您还会看到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于此。”于是发现:把少年的同情心保留到成年,这是“同情一切不幸者”的伟大的人道主义。

孙绍振的解读是从“场景设计”的视角切入,即作家是如何让菲利普夫妇、于勒、“我”三方会面的。因为不会面,无以言无情、同情和有情。从中,他发现了莫泊桑写作技巧中的中国小说“针脚绵密”的特点。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若瑟夫・达佛朗司这个人物形象的视角切入。生活在金钱至上的时代,所有人都被金钱牵着鼻子走,所有人都被金钱无声地腐蚀着,只有若瑟夫・达佛朗司是个例外。这种温热、光明、清新、纯洁的人性不正是一种“天使元素”,一种净化人性丑恶,强化生存伦理,点化生命希望的力量吗?虽然这种力量看起来很弱小、很幼稚、很空幻,在他生活的周围还不被理解,但是它毕竟代表了一种人性救赎的正能量。文学作品中有没有这种力量给人的感觉是大不一样的。没有,人们会感觉很压抑、很无助、很绝望;有了,人们则会心生温暖,鼓起奋斗的勇气,持守美好的希望。说它代表了文学世界的希望,人格世界的乌托邦,拯救现实的一种理想,莫泊桑本人的精神故乡,都不为过③。

视角不一,体验各异,但都是在揭示文本形式的奥妙,探访人物丰富多姿的心灵结构。

然而,视角也不是乱选、瞎选,或稀里糊涂,连选都不选的,视角的选择必须遵循特定的审美传统或审美惯例。

首先,视角的选择要注意小而专。

视角选得“小”很讨巧。“小”,便于细看,便于深挖,便于突破,所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牵一发而动全身”,均道出了“小”的重要性和便利性。很多优秀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通常只选择一个“点”,就能挖深挖透,将全文的筋脉打通,这正是注意到了视角选得小对文本解读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点”通常是文本中的某个词,或某句话,如李镇西教《孔乙己》,就是抓住文中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句展开教学的④;也可以在熟读全篇后“化”出某个词或某句话,即对言外之意、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的敏锐捕捉,如王伟娟教波兰作家伊瓦什凯维奇的《草莓》,就紧扣了作者心中一直回荡的“变”字(文中并未出现)来组织教学:1.谁能用一个字概括作者或自己的感受?2.什么变了?(景色、人生、心情、思想)3.你怎样看待作者的思想和心情之变?这种统摄全篇神韵的词句,朱自清先生称之为“文眼”,并认为这是优秀作品的一个标识。因此,在文本解读过程中一旦将之捕获,往往可以探骊得珠,使自我的缤纷思绪、体验顺利地熔铸其间,从而使解读和教学收到尺幅千里的艺术效果。

光注意“小”不行,还得注意“专”。专指“专一”、“专注”,不弥散。譬如解读杨绛的《老王》,我们一下子发现了“送”这个视角,与明清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草蛇灰线”技法不谋而合。因为全文一共有22个自然段,其中竟有18个自然段写到了主人公老王的“送”!那么,不论是解读,还是教学,我们都应该时刻关注这个“送”字:送什么?怎么送?送是否只是老王生活方式的一种写照?面对“送”型人格,杨绛内心有着怎样的震撼?这些追问都是沿着“送”这个视角顺势展开的。其间,我们虽然可以从精神分析批评的视角,去解读杨绛的“愧怍”;从社会历史批评的视角,去探究老王、钱钟书等人的不幸命运与当时社会的关系;从伦理批评的视角,去感受那个苍凉岁月里人与人之间的丝丝温情……但所有解读都必须为“送”这个视角下的内蕴开掘、形式揭秘服务。惟其如此,文本解读和课堂教学才会显得忙而不盲,形散神聚。

其次,视角的选择要关注整体性。

文本解读的视角确定后,一般会发现很多能触发自己兴奋点的信息。这些信息中,有些是文本中内含的,有些则是读者联想、想象或思考出来的,但再怎么芜杂,都不能跳出三界外,不在视角中。

譬如,解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我们选择“火炬式”的结构这一视角。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伟岸信念,如同浴火的凤凰,正是从辛苦、怨怼、伤感、惶恐、孤独的情感烈焰中煎熬出来的。在品读诗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时代背景、历史掌故、现实生活、人生况味,包括西方理论家对人性的分析,对创作匠心的论述,全部加进来。

比如著名的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两种力量支配,一个是男性的力量,一个是女性的力量。⑤女性往往外柔内刚,男性往往内柔外刚,没有纯粹的男人和女人,“双性同体”才是理想的人格形象。文天祥的身上不正是兼具了这两种力量吗?女性的力量使他拥有足够强的现实感,与常人无异,但是男性的力量引领他飞升,最终又超越了现实。

再如美国艺术史家伯纳德・贝瑞孙在评价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时说:“任何一部真正的艺术品都散发着象征和寓言的意味。”⑥《过零丁洋》一诗的形式层与精神层所产生的壮美对应关系,不正是构成了一种整体的氛围象征了吗?

但是这些加进来的内容,一定要受到“火炬式”结构的规范,并统摄在文天祥精神境界由死的恐怖转化成为死的壮美的升华过程之中,为感受文天祥的崇高的人格美服务!当然,这种解读是立足“素读”文本,让内心的审美体验丰富后,再跳出文本,进行理性观照,使体验、反思更深刻、更立体的一种努力,堪称不同生命经验、心灵体验互相感发,突然接通的一种自在行为,而非套路化的生硬拔高。这依然是文本解读整体性的题中应有之义。不少老师在视角选定后,仍会出现解读偏颇、扭曲、断裂等非常态现象,这正是忽略了对整体性的关注。

比如朱洁文老师《教学案例》(《语文学习》2006年第1期)从“绝版”这个视角去组织教学,但是因为将目标锁定在“作者对周庄当前人文环境、人文景观能否保存完好的担忧”上,而不是感受作者“对周庄的渴慕与珍爱之情”,漠视了“写景抒情散文与富有历史文化感的学者散文”的区别,被王荣生教授视为“教学内容选择不当”⑦。

这说明,教者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将“绝版”与文本中的一些非主流的衬托性信息,很功利化地结合起来了(不错,文中的确有似乎担忧的句子,如“周庄是以苏州的毁灭为代价的”,但这样的感慨恰恰是为了凸显作者心目中“绝版”的真正内涵――再不会出现这样一个保存完美的地方了),而作者着意关注的内容,如用清丽、典雅的文笔将周庄幻化成一位周身透着迷人风致的女性,深情地赞美她的自然朴实,纯秀古典,操守自持,如梦似幻,这些富含审美价值的内容,却被活生生地过滤掉了,是殊为可惜的。

另外,视角的选择还要指向“人”。

高质量的文本解读,不论选择何种视角,也不论化用何种理论,最终都要指向“人”,指向人心、人情、人性、人的存在。譬如解读丁西林的《瞎了一只眼》,不论是从风格的角度,还是从错位的角度,最终都要落实到作者对生活悖论的思考上:每个人都为对方着想,依然难以摆脱无尽的尴尬;解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你可以从意象的角度切入,再现凄清萧瑟的画面,西方的移情说、表现主义理论,也尽可以拿来用,但是这些方法必须统一在“夕阳”这个总体意象之下,并联系“日夕当归”的文化传统,去深入而具体地感受作者的羁旅之愁、古代落拓文人的人生况味。

王荣生批评过一种变态的文本解读:“比如阅读小说,看到第一句,喔唷‘开门见山’,看到人物出场,喔唷‘肖像描写’,然后分析‘从上写到下,从装饰写到面容’等等,接着喔唷进入‘动作描写’,又接着喔唷过渡到‘心理描写’,最后喔唷‘通过……表现了……赞美了……’”⑧这种全能视角下的阅读,貌似最后注意到了人,但却是概念化,教条化的大众人、僵死人,人性的复杂、内蕴的丰富完全被所谓的“技巧”“理论”一笔抹杀了。

――――――――

注释

①南帆、刘小新、练暑生:《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②[波]罗曼・英伽登著,陈燕谷、晓未译:《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428页。

③汲安庆:《如金在沙,显然自异――从若瑟夫・达佛朗司的“天使元素”说开去》,《福建教育》(中学版),2013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13年第7期。

④李镇西:《为什么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0页。

⑤伍尔夫著,王还译:《一间自己的屋子》,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7月版第120页。

⑥转引余秋雨:《艺术创造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171页。

文天祥作品范文第5篇

教材中有很多直面人生超越生命的鲜活的例子。例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面对着“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人生苦难,史铁生曾经痛苦过、彷徨过、迷茫过,也曾长时间地纠结于死的问题。而蜂儿、蚂蚁、瓢虫等在荒芜的园子中活出的精彩,感悟了史铁生,使他意识到在客观事实无法改变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坦然的面对现实并不懈地努力,也可以活出生命的精彩。于是,史铁生释然了,坦然地接受了“残废了双腿”的现实,“从腿开始思考人生”,走出了人生的困境,在文坛上赢得了“史一样的作品,铁一般的生命”的赞誉。还有《老王》的作者杨绛先生,面对着那个特定年代给自己带来的人生的困境,她却还是以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自称,那是怎样的一种豁达的心态啊!面对丈夫钱钟书先生被打伤腿却以“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轻轻地一笔带过,这是一种怎样的隐忍与大度啊!而作品中的“老王”,则更是在住处徒有四壁、一只眼瞎的、生活仅是“凑合”的境况下,依然珍爱生命,保持善性,这是一种多么顽强健康的生活心态!读着教材中的这些人的经历,每个读者不仅会为之感慨唏嘘,更会被这些人面对困境时积极、乐观、坦然、坚韧的心态和品质所折服,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这些为抓手,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涵咏、讨论、思考、领悟,引导学生领悟生命之艰辛,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以豁达的态度去认识和面对人生中的劫难。

二、利用教材引导学生感知生命存在的意义,从而创造自己的生命价值

生命存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载体,是生命创造价值的前提。在传统教育中我们往往只强调创造人生价值而忽视生命存在本身所固有的意义。加之,当前的应试教育使学生陷入繁重的学业之中,根本无暇领悟生命之重、欣赏生命之美,从而导致对生命的漠视,对生命敬畏之情的缺失。他们践踏生命也就不足为怪了。有句俗语说得好,“好死不如赖活着”,也许会让人觉得“境界很低”,但如果没有“赖活着”的生命,又如何去实现生命的理想,如何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在《指南录后序》中指出,当元军“驱予并往”时,“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是“将以有为也”。因为他出使北营的目的就是要“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当他被元军俘虏后,为了保持自己的名节,他完全可以“引决”来保全名节,让朝廷为自己写匾立碑,光耀后世。但他一死之后,“救国之策”如何解决?正是因为认识到这一点,文天祥冒着名声受侮的屈辱“隐忍以行”。正是这种对生命存在的认识,使他领悟到生命之重,并最终做出了正确的抉择。同样,韩信能够忍下当年的“胯下之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有保存了生命之体,才能实现生命的超越。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文本中的这些关键之处,我们应该加以积极地引导,让学生对文天祥、韩信等人的理想、行为有客观而正确的认知,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在实现人生理想和人价值中生命存在的作用和意义,领悟到生命之重,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对生命会产生一种敬畏之情,不会轻易地践踏生命。

三、利用教材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关爱自己并关爱他人

生命意识是个体在生命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生命的认识和观点。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体验,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完整的生命意识。生命意识教育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关爱自己,一是关爱他人。

(一)关爱自己。

关爱自己,也即热爱、珍惜自己的生命。培养学生自我的生命意识,激发个体对自身生命的热爱、珍惜之情,使个体喷发出无穷的力量,强化自己的生命意识,实现人生理想、价值的超越。当“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史铁生面对“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时,他认识到生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死也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而怎样活则是一件“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的事,能对怎样活有如此的认识,说明史铁生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激发了他对生命的珍惜之情,重新树立起对人生的追求,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样,面对病入膏肓的琼珊时,医生对她下的结论是“依我看,她的病只有一成希望”,而且“那一成希望在于她自己要不要活下去”。“她自己要不要活下去”正是论及到琼珊的生命意识的觉醒问题。医生要苏艾使琼珊“对冬季大衣的袖子式样发生兴趣,提出一个问题”。医生这样做,正是要以此来让琼珊明白生命的宝贵,进而珍惜生命、享受生命。而那最后一片常春藤叶,彻底唤醒了琼珊,使琼珊认识到生命的珍贵,应该好好地热爱它并珍惜它,这种唤醒也让她最后认识到以前的“不想活下去”的念头“是个罪恶”。在教学过程中,面对这些关键之处,我们应积极地引导学生去探究史铁生和琼珊对待生命的态度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深层心理因素。在思考过程中,学生渐渐发现:正是外在美好事物激发了史铁生和琼珊对生命的热爱,意识到必须要关爱自己才能实现人生理想、价值的超越,从而改变了对待生命的态度。事实上,我们在引导学生领悟作品主人公对待生命态度变化的过程,实际上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强化学生关爱自己的意识。

(二)关爱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