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群众意见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围绕“常规工作不断创新、重点工作重点保证、突击工作全力以赴”,结合群众文化实际情况,文化部门实现服务功能的重心下移,必须组织和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在活动的参与范围和程度上做文章,不断提高文化活动的社会化程度,推进视觉艺术工作常态化建设。依托学校,或依托大型企事业单位,或依托军营,并以此为主阵地辐射周边;建立书画展览联盟制度,将视觉艺术的相关展览通过不定时不定点地开展活动,让文化艺术真正走进大众,不出家门便可以欣赏视觉艺术带来的愉悦,让广大群众能拥有文化、享受文化。
为加快实施文化普惠工程,让更多的群众享受丰富的文化生活,使港城文化长廊展览成为北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策划组织了每月两期的艺术展览,进行书画、雕塑、摄影等各种形式的视觉艺术作品展出,提高区域文化品位,为广大市民送上独具特色的视图艺术盛宴通过成立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宁波北仑漆画创作基地这一平台,不定期开展跨省市的漆画培训与创作交流,建立常规性的业务普及工作和专业创作辅导工作机制,争取通过不懈努力,把北仑打造成全省重要的漆画创作基地,扩大北仑文化影响力。举办“北仑区美术书法摄影大赛”、“海晨杯”摄影季赛和书法篆刻沙龙活动,进一步促进群文视觉艺术创作的繁荣,丰富和活跃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举办快乐摄友创作交流会,邀请大众摄影网站版主为北仑摄影爱好者讲解数码摄影后期制作等摄影技巧;相继举办“当代美术创作的方向”、“摄影技巧的表现”、“书法临摹与创作”等培训,对区域视觉艺术的繁荣起到了带领作用。
二、精心组织、勇于创新、完善视觉艺术活动机制
一是组织和承办政府指令性的重大文化活动,做到高起点、高定位,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地做好活动的组织策划,并力求创新;二是组织参加省市文化馆系统各项文化活动,力求取得优异成绩;三是以公益性活动为主体,大力开展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全面提升各类活动的档次和品味,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我们将“基层群众文艺团队建设机制”申报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为契机,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工作落实。我区实施基层群众文艺团队建设机制就是“把优秀的文艺爱好者培养成文艺骨干,把优秀的文艺骨干组建成群众业余文艺团队,把群众业余文艺团队发展成繁荣基层群众文化的重要推手和载体”,围绕弘扬先进文化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使文化在增强社会互信、促进文明和谐、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2-4年的努力,使全区每个社区、学校、较大村和企业全部建立起1支以上业务素质强、传播先进文化的基层群众视觉艺术团队,形成上下联动、城乡互动的群众视觉艺术繁荣局面。
三、夯实基础、强化培训,提升基层文艺队伍服务能力
一、群众艺术的特点
1、群众艺术与社会大众的紧密性
群众艺术源于民间文化。广大群众在长久的生活中慢慢创造了文化,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特有的艺术[1]。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属于他们特有的文化艺术,这种群众艺术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和劳动中,满满地融入到他们的骨子里和血液里。民间文艺对群众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群众文艺结合众多民族的文化精髓,将众多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并慢慢地发展成群众艺术。因此,群众艺术来自群众,与广大群众的生活密不可分。
2、群众艺术多源于群众的自发组织
艺术源于民间,群众艺术对广大群众的影响大多已经融入骨子里,因此群众艺术大多数是农村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并不需要别人组织。在我国东北一些农村在夏天就经常有一些老百姓聚在一起扭秧歌,并且有时会出现千人大秧歌的壮观场面,由此可见,群众对艺术喜爱,且不依赖组织,广大群众已经将这种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中来[2]。
3、群众艺术对广大群众影响的深入性
作为一个文化传承的大国,影响国人数千年的不是各种历史古籍,也不是历史名人给我们树立的学习榜样,而是传承下来的各种俗语以及民间市井作品,这表明了群众文化广大群众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入性。群众艺术在人民群众之间极容易被大家接受,因此群众艺术被接受度很高,显然,传播速度也极快。
4、群众艺术具有大众性
群众艺术具有群众性,人们参加通过农村活动,达到愉悦自身目的,通过人们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和自我发展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群众文化活动以其广泛的参与性、大众性,在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二、群众艺术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1、群众艺术对农村文化建设影响的明显性
群众文化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流传极广,对宣传和建设农村文化起到极大的作用。在我国许多地方群众艺术对新型社群的建设更是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农村组织多种多样的农村活动丰富群众农村生活,完善了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并为农村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
2、群众艺术对农村文化建设推动的积极性
群众艺术对农村文化建设意义重大,群众艺术作为农村文化的主要载体,对农村文化的传播作用巨大,群众文化在农村的传播有利于农村的稳定发展,积极的推动了农村的文化建设。群众文化在农村的传播有利于农村群众之间的交流,使得群众之间加强对艺术的了解,提高农村群众的自身素质。因此,群众艺术对农村的文化建设有着积极地作用。
三、群众艺术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具体实施方式
1、了解和认清农村特点,将群众艺术融入文化建设中去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民族种类多,且各地风土人情不同,因此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全面了解群众的基本情况,积极调查了解农村的特点,根据农村的风俗习惯结合群众艺术更有效的进行文化建设[4]。由于我国地大人众,即使是在一个城市,不同农村由于组成的人口差异,农村居民素质的差异,导致不同农村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因此,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了解农村现状,并将其与群众艺术结合到一起。
2、加强农村之间的联系,积极传播群众艺术
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凡事不要封闭起来做,所以,农村的文化建设也不应该独立进行,要积极地与其他农村进行沟通,将群众艺术作为与其他农村沟通的桥梁,这对农村的文化建设有不可预料的收获。沟通是最好的学习方法,相互学习可以促进互相进步,这是古往今来最易懂的道理。加强农村之间联系可以传递成功的信息,交流成功的经验,农村之间经常的联系可以使农村之间有更多的合作机会,让农村的文化建设更加的顺利。同时,加强农村之间联系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农村的稳定发展,利于群众艺术的传播。
3、政府加强对群众艺术的支持和鼓励
俗话说“兵未动,粮草先行”讲的就是后备支持力量的重要,政府要特别鼓励和支持群众艺术的传播和发展。政府应加大对群众艺术的投入,积极修建广场,公园等场所,利于群众艺术的交流和传播,同时也加强农村群众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农村的稳定,间接地支持了农村的文化建设。
关键词:群众艺术;社区文化;挖掘;整合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3-0016-01
社区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一体化的跨越式发展,社区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正与日俱增。社区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和谐,文化的发展以及“两个文明”的实现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由此,谋求一种能有效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途径成为当下社区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在这方面,群众艺术有良好的优势和可操作性。
群众艺术对于社区文化建设的优势和推动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紧密性
群众艺术根植于群众,所以群众对其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和熟悉感,利用群众艺术为载体将为社区文化建设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很大的便利。通常情况下,对于年龄较大,文化水平偏低地区的社区群众,无论是新闻报纸还是专家下乡式的讲说,他们接受起来都有较大的难度,而如果在社区文化宣传工作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来进行政策宣传,科技知识普及以及节日庆祝活动等内容,那么群众的参与度和接受度都会比较高,效果也会比传统的“我讲你听”要好得多。比如,秧歌、二人转等群众艺术在东北具有很高的普及率和认知度,我们大可以将需要宣传普及的内容改编成二人转和秧歌等内容,让群众在观看、参与这些节目的时候收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二、自发性
群众艺术是在老百姓自身的日常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所以老百姓往往会自发地组织和参加相应活动。不管是北方的“千人大秧歌”还是南方的“万人坝坝舞”均是群众自发形成的活动。所以,以群众艺术开展的各种社区活动将给我们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比如,为了响应“全民健身,利在千秋”的长期国策,各个社区各出奇招,很多社区耗费巨资引进健身操教练、开设健身房,然而收到的效果并不好,倒是一些组织群众跳坝坝舞,扭大秧歌的社区,经常出现“千人齐舞”的壮观场面,把社区的群众锻炼工作推向了不小的。类似的事例很多,无不反映了以群众艺术来贴近群众对社区各种活动开展带来的极大便利。
三、深入性
中华五千年文明,存世最多,影响最深的不是各种典籍,而是大量的俗语和市井作品,究其根源,就在于群众艺术对社会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入性,具体到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中也是如此。无论是我们请专家演讲还是派发各种宣传资料,很难保证这些活动的深入度和持久性,而群众艺术则不一样,由于社区居民接受度以及传播率都很高,尤其是以数来宝、快板、秧歌、二人转等群众艺术形式创作的大量文艺作品,流传甚广,对于宣传和推进社区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群众艺术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推动是明显的,那么我们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又应该注意哪些元素呢?以下几方面是很好的入手点:
(一)挖掘社区特点,结合群众艺术
由于我国地大人众,各个社区,即便是同一城市的社区在人口组成,居民素质等诸多方面也存在着许多差异,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应该摸清楚本社区的特点,再将其与各种群众艺术结合起来。
比如四川遂宁的天心社区,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社区,然而该社区由于有一所老年大学,爱好唱歌跳舞的中老年人非常的多。于是天心社区居委会充分利用这一社区特点,将这些中老年朋友组织成秧歌队,合唱队,自编自演了许多歌舞、小品,与各个社区频繁互访,到各地演出交流,即丰富充裕了中老年人的生活和社区文化,更体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联合其他社区,发散群众艺术
社区文化建设不是孤立的,将群众艺术作为桥梁与其他社区进行交流沟通,对我们社区文化的建设将大有裨益。例如通州某社区就充分利用了该社区明清时期是字画艺术中心的特点,开展“字画文化进社区”的文化走亲交流活动。与周边20多个社区结成友谊社区,开展了“书法绘画作品展”,“书法技法探讨”,“民间艺人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受到所到社区群众的热烈欢迎。而各社区的民间书法家、绘画家更是积极参与,在展示自身作品的同时与书法绘画爱好者探讨,交流。整个“文化走亲”系列活动反响热烈,使该社区的文化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群众艺术根植于群众,也必将是为群众服务的有力工具,我们只要在工作中深入挖掘社区特点,将其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群众艺术进行有机整合,同时注意加强交流,那么,我们的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必将迈上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根据区委和我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安排,在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环节,我们采取走访干部职工、召开座谈会和发放征求意见表的形式,广泛征求了各方面对我局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的意见,现就征求到的意见建议梳理如下:
一、对局领导班子的意见
(一)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方面。
一是存在因循守旧的思想。循规蹈矩、求稳怕乱、怕担风险。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上思路窄、办法少。陷于传统思维模式,运用市场机制破解发展难题缺思路,少办法,不善于寻找突破口。二是存在封闭狭隘的思想。开放精神不强,创新意识不浓,坐井观天,不善于走出去,请进来,因而,先进的观念、经验和做法不能为我所用。特别是在引资上手段不活、办法不多,缺乏前瞻性。三是存在孤立片面的思想。认为本局有职无权,职能有招商引资、旅游开发行业管理、外事、侨务四项,但所从事的只不过是一些基础的事务工作,无多大作为,因而,工作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在市区两级职能交错的特殊体制下,由于职能不全,加之某些职能交叉不清,关系错综复杂,难免产生大树底下好乘凉和反正有市局在管,某些工作懒得去做的想法和做法。四是存在消极畏难的思想。面对繁杂、矛盾多的基层工作,主动出击的少。特别是碰到棘手问题,一味强调客观条件,怨天尤人,有时甚至回避。五是存在小进即满的思想。进取精神不强,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安于现状,夜郎自大,自我要求低,工作标准低,发展境界不高,缺乏加快发展、奋力赶超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二)在改善工作作风,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方面。
调查研究少,纸上谈兵多;浮在上面多,沉到基层少;带着问题了解情况多,深入细致分析少。在实际工作中,表面工作多,实际解决少;讲工作原则多,灵活机动少;议论问题多,解决问题少。
(三)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发展思路方面。
缺少经常性的理论学习,更谈不上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提升整体工作能力。总认为抓发展是上级领导的工作,我们基层多想也没用,想了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开展工作,始终把自己摆在唯上是从、能干就干、不求有功、但求不过的位置上。不能从全区发展的大局上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讨,只是依照上级的文件和指示照样画葫芦,得过且过。
(四)在落实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成效方面。
整体工作存着重安排,轻检查的问题,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措施。一是一些难点问题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对仙女寨的开发,上级有要求,下面群众有呼声,但我们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方法。二是自身的一些职能没有很好履行。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并存,旅游开发、外事侨务职能一直没有履行。三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差,工作方法缺少有效的措施。结果是汇报问题多,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少,如:利用外资问题。
(五)在加强班子建设,增强执政能力方面。
一是班子成员之间交心通气少,配合默契程度有待进一步磨合。二是班子成员工作指导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独挡一面的工作能力。三是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在如何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方面没有有效的方法,往往会造成苦乐不均,干与不干一个样,完成任务和不完成任务一个样,积极工作和消极工作一个样,调动发挥不了同志们的工作积极性。
(六)在党风建设,反腐倡廉方面。
总体上对加强党风建设、反腐倡廉的认识还不够高,总认为我们商务部门是“清水衙门”,没有腐败可反,我们也没有条件搞腐败,而看不到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政绩不高的不良作风一面。口头上大家都懂得加强党风建设的重大意义,但在实际工作中以党风党纪严格要求还不够。
二、对班子成员的意见
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习不够全面、深入。在政治理论学习方面,学习内容不系统、不广泛,缺乏深度和广度,浅尝辄止,浮在面上;在业务知识学习方面,不善于用“钻”劲和“挤”劲抓紧点滴时间用于学习,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也没有落实到位,有时只注重实用主义,急用急学,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系统学习。
二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在具体工作中思路不宽,只考虑如何做好本职工作,有时缺乏通盘考虑,对问题作深层次思考和分析不够,因而,工作缺乏新的亮点,创新意识不强。
关键词:群众艺术馆;业余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281-0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的指出,文化馆是政府办的群众文化事业单位,是公益性的给社会提供无偿艺术服务的单位。那么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取得新的发展,抓好新时期业余团队建设是事业发展十分关键的一环,是一项软件建设中的基础性的工程,文化馆的业余团队,是推动群众性文艺创作的园地,是继承、发掘民俗民间文艺资源的基地,是活跃、丰富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载体,是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的自我教育的阵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探索和研究新时期业余团队建设机制,确立新的发展思路和新的动作方式势在必行。首先,文化馆业余团队建设在观念上要有新的转换,要确立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致性,同时还要确立群众文化艺术生产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规律的协调性,所以在新时期文化馆业余团队建设必须把握好四个特性:
业余团队建设的科学性体现在,从总体上看业余团队建设是文化馆面向社会的一种特有的文化活动,它有着自身的规律,遵循其规律就是遵循科学,反之就是反科学的,它必须遵循整个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这个大环境就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中心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建,同时,它又是群众性的活动,具有公益性的特征,它必须遵循艺术生产发展的规律,因而业余团队建设必须通过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从中找出规律,制订出符合实际的建设方针和训练方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业余团队建设的艺术性主要是指,在辅导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各种创造手段,根据被辅导者不同的年龄、层次、性格差别、能力等多种因素,进行辅导,把人们在生活中积累的情感和体验变成众多人心寻找到独特的属于自己的表现方式来体现。无论是戏曲、音乐、舞蹈作品的创作、排练进行辅导,还是对整台群众文艺节目的演出,辅导工作者从帮助业余演员排练修改作品,包括舞美化妆等等,都在辅导者的具体指导下进行,渗透着辅导工作者对生活的思想情感。
业余团队建设的业余性与计划经济时代所讲的业余性在内涵上已有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我们文化馆对业余团队建设必须坚持业余,它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再像过去那样,通过以工养文等方式去养一批文艺骨干,它必须走社会化发展的道路,由于科技时展,人们审美要求不断深化提高,可以把社会上的各类艺术资源,打破地域,打破群专界限,通过活动来进行配置,进行优化,来去自由,点面线结合,没有包袱,服务面扩大,业余团队永葆青春。
业余团队建设坚持参与性,这与计划经济时它所讲的参与性在内涵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人们对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文化、商业文化、社区文化、旅游文化全面发展,各个单位与部门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热点,也涌现了一批爱好文化艺术的领导和个人,作为文化馆,就必须抓住这些热点和个人,针对他们的喜爱,建设好相关业余团队,就有良好的双向效应,这些业余团队就有了强大生命力。
新时期文化馆业余团队建设,通过观念转换,还必须要探索、培育新的机制,在具体的操作中,还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处理好业余团队纵向辅导与网络建设的关系。文化馆团队建设必须走社会化和网络化之路,否则就很难发展、稳定和提高,其理由有二条:一是队员分布来自各单位、各部门,这就决定着团队的业余性、社会性和复杂性,因此,必须与队员所在单位和部门协调好关系,并结成网络,并取得他们的支持与关心;二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群众的欣赏水平,对文化馆团队的要求也必然会越来越高。
处理好团队精神培育与培养文化艺术名人的关系。纵观中、外团队发展,不难看出,一个名牌团队,一个成功的团队,离不开一种强烈的富有个性化的支柱,那就是团队精神,因此,文化馆业余团队建设中也不可忽视团队精神的培养,要根据业余团队的自身的特点,设计好内在和外观的业余团队精神和业余团队形象,在群体推出的同时,每一个业余团队都必须有一定知名度的演员,这样,业余团队活动的质量也有了一定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