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四方伯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4月初,正当我们已经买好机票、订好酒店,整装待发时,却听到了一个极为不利的信息:世博园已经全面封园,进入园区根本不可能,进场馆更是别想……
第一板斧:发掘一切可能的资源
4月1日世博会北京馆正式落成。北京市委宣传部组织新闻媒体赶赴上海采访,我部门记者孙文晔随团前往。回到北京后,孙文晔告诉大家,4月份以后世博园已经封闭,如果不是市委宣传部带着,连世博园的大门也别想进。此时,从本报上海记者站传来的消息也说,没有通行证根本甭想进世博园。
此时,我们一行人的机票、酒店都订了,更要命的是广告部已经开始“世博特刊”的广告招商了,如果招商情况乐观,还要24个版、32个版翻着跟头地出。正可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但如果进不了世博园,仅凭扒材料、拾人牙慧来忽悠这几十个版的特刊,不但有失大报水准,作为我们每一个记者而言也太说不过去了。
就在大家为怎么混入世博园急得团团转时,刚从上海回来的孙文晔说,当时世博园区附近“埋伏”着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他们大多数也只有“望门兴叹”的份,但也有少数神通广大者,通过各种关系混进了世博园。比如,北京晚报记者找到园区内的志愿者,每天由志愿者拿着临时出入证带入世博园。
这一信息给了笔者很大启发。此前,笔者听说中建八局在世博园承建了许多项目,如果志愿者能够带记者进园,那么施工单位就更有这种便利了。无巧不成书,中建八局正好承接了本报新办公楼的项目。通过这种关系,我们顺利找到了中建八局负责人。事情比我们想象中还要顺利,中建八局相关负责人一口答应把记者一行带入世博园。
世博园区分浦东、浦西两部分,此时我们只搞定了浦东园区,浦西还没着落呢!此前,孙文晔到上海采访时,曾与浦西园区城市最佳实践区中国奥村案例的项目公关经理交换过名片。小孙马上联系到这位公关经理,顺利弄到了几张进入浦西园区的出入证。
就这样,摆在此次采访面前的第一个拦路虎,被我们摆平了。在短暂的兴奋之后,我们发现事情并不特别乐观。中建八局的同志说,虽然能进世博园,但却进不了场馆内部。此时,他们承建的法国馆和西班牙馆还可以进入,但一些已经移交给布展方的场馆就进不去了。看来后面的采访,还有相当大的难度,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块硬骨头。
第二板斧:瞅准机会混入场馆
经常到工地采访的记者戴冰很有经验,去上海前就带了一顶安全帽和一件施工背心。没想到,第一天就派上用场了。进入世博园后,记者们分头行动。李洋、孙文晔和戴冰直奔A区主题馆。戴冰穿着施工人员的行头往里闯,保安拦住他要出入证。他说:“在馆里呢!”便理直气壮地往里走,李洋和孙文晔也跟了进去。保安看他们一行气势如虹,也没敢拦,戒备最森严的主题馆就这样闯进去了。
孙文晔正好负责采写主题馆。主题馆“六个家庭的五次相遇”是哪六个家庭,怎样选出的等,此前都是秘而不宣的。此时被他们看了一个底儿掉。戴冰拿着照相机,把主体馆里里外外拍了个遍。可能他拍得太投入了,没发现早被一位值勤的警察盯上了。警察一查,没证,立刻把他拘进派出所,还勒令他把照片都删了。幸亏戴冰有经验拍了一半换了张卡,保留了大量的珍贵照片。后来,戴冰在派出所整整蹲了一个上午,才被放出来。
中建八局承建的西班牙馆和法国馆,我们当然出入无阻,但进其他馆就有点儿费劲了。特别是第一天,几乎都被门口的保安给挡驾了。
第二天,笔者通过西班牙馆的安全员,认识了英国馆的安全员,成功混进英国馆,见识了赫赫有名的“蒲公英”。尔后,荷兰馆、挪威馆、澳大利亚馆、气象馆……除了中国馆,A、B、C区几乎所有馆我们都混进去了。
最经典的是李洋混进澳大利亚馆的桥段。澳大利亚馆正门把守森严,但李洋发现工人们走的偏门似乎比较好进。当她混进偏门时,正好被一个保安拿下。李洋谎称自己是气象馆的,要找他们主厨,而且一边说一边敲厨房的玻璃,正在厨房忙活儿的厨师们自然都看她,保安以为厨师们认识她,也没阻拦。主厨出来了,李洋的谎话自然被揭穿,但她获取了一个有效信息,次日上午这里将有一个媒体见面会。第二天,她大摇大摆地随着一个日本媒体团进了澳大利亚馆,并顺利采访到馆长。
第三板斧:听蹭儿+嘴儿甜
不过,光看看还不行,文字描述得再天花乱坠,也比不上一张照片有说服力。文字记者主要的任务是寻找场馆和展览背后的故事,这就需要找到关键人物进行采访。可当时大多数场馆还没布展,上哪找人去呢?
正常的途径当然是找世博局。虽然,我们也往世博局递了公函,但开始就没抱太大希望。我们主任总说,人怕见面,树怕剥皮。我们想见了面总可以见机行事。事实证明我们是正确的,从酒店到园区的路上,我们看到在世博局门口徘徊的全是记者。
这次世博采访,我们的运气相当好,在馆内总能碰到约不到的高层在接受采访(各馆对于电视台采访都比较热情)。笔者进入英国馆时,正好碰上世博赞助商腾讯网在采访英国馆副馆长大卫,笔者混迹记者之中在大卫的带领下里里外外看了个遍。在法国馆,笔者又碰上馆长方可给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泉灵一行当导游,当然法国馆的展览细节也探听出来了。在非洲联合馆,孙文晔和我误打误撞碰到一个电视台在采访非洲馆管理部部长,我们两个人紧跟摄像机一步不落,几次都冲进人家镜头里去了。在浦西园区,孙文晔看到一个工作人员在为一个领导模样的人讲解,她赶紧跟上去。可刚靠近“领导”就被旁边的警察拦住了,她理直气壮地把记者证一挥,警察以为她是专跟“领导”的记者,没敢拦。后来一打听,她才知道原来这位老干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
嘴儿甜也是法宝之一。李洋混入意大利馆后,向一位看起来脾气不错的意大利人打听设计师在哪儿。结果这位老兄还真把她引荐给了意大利馆的设计师。其实,设计师巴不得赶快把自己的作品呈现给别人,禁不住李洋几句恭维全招了。
我们写的世博会展览绝对权威,并且独家,因为这都是现场跟关键人物们磨出来的。
一、我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演变历程
我国古代文学中最原始的传播方式是以口语为媒介的传播形式,在人们的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实现古代文化间的传承,以便于保存一些历史悠久的神话故事以及故事传说。同时,语言传播中的声诗传唱也实现了传播的发展。在古代的民间传说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的典例,而声诗传唱中最著名的就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随着口语传播的不断发展,文字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文字的出现促进了抄写的传播时代,抄写传播时代主要起源于秦汉时期,到西汉时就已经发展为完善的抄写传播方式,因此,随着抄写时代的出现,保留了我国古代的许多的文学作品,在抄写的传播中实现了借阅的文化交流。抄写传播方式是由简牍抄写发展到到绢帛抄写,从而不断的完善的过程。然而纸质的出现,使抄写传播形式达到了发展的顶峰。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出现,结束了抄写的传播形式,在文学的传播中逐渐的采用雕版印刷,雕版印刷术不仅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还提高了文学的传播速度,因此,雕版印刷术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传播过程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学传播形式也在不断地完善,因此,要在古代文学的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实现文学的可持续发展,以便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发展。
二、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
在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过程中,要依据传播的手段与传播的方式进行研究,经过对传播介质的分析,从而促进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一)语言传播语言传播在古代文学传播中是最基础的传播形式,因此,要不断的挖掘语言传播在古代文学中作用,分析语言传播的传播方式,从而增强对语言文学的了解。1.口头传播口头传播作为古代传播中最便利的传播形式,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最早的口语传播是对文学创作的传播过程,经过不断地口头传播加以保留,在古代祭神的时候,巫师就是利用口语传播的形式进行祈福的。通过古代人们的口耳相传的传播形式,从而产生神话、传说等故事。如《白蛇传说》就是依据人们的口耳相传得以保留,在故事的传播中,有利于表达出许仙与白娘子之间的爱情故事,在故事中保留文学文化中的精髓。2.乐妓演唱乐妓演唱是语言传播中最主要的传播手段,是将古代诗人、词人等的文学创作用歌曲的形式演唱出来,在宴会上,为达到助兴的效果邀请乐妓进行演唱。乐妓演唱主要兴起于魏晋时期,自唐宋发展以后,乐妓演唱逐渐地被人们有所关注,大到皇宫六院,小到市井街道都离不开乐妓的传唱,乐妓的传唱有利于发扬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同时,也有许多文人雅士为乐妓作词。例如,苏轼的《蝶恋花》感叹的是时光易逝,佳人难得的情怀,显现出诗人的寂寞失意的惆怅之情。“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表达出苏轼的失落之情,因此,通过乐妓演唱的形式将《蝶恋花》进行传播,使《蝶恋花》多了另一种韵味,耐人寻味。同时,经过乐妓的传唱,将诗人的诗词发扬光大,从而使诗词得以流传至今。3.声诗传唱声诗传唱是许多文人雅士在讨论的过程中从而产生的名篇佳句,经过同行之间的赞扬从而得以流传。由于古代的名流公子的传播效率较高,因此,在文人雅士的聚会上所出现的诗词的传播方式将更为广泛,人们更容易接受。同样,声诗传唱的传播速度主要取决于作者的社会地位。人们在唱和的过程中围绕一个统一的话题,用某一押韵率进行吟唱,从而完善古代文学的传承。
(二)文字传播文字的出现改变了我国的古代的文学传播方式,弥补了语言传播中的不足,通过文字的传播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古代文学的进步。题壁传播:题壁传播指的是在文物名胜古迹刻写诗词歌赋,从而以便于人们游玩观赏,发扬古代文学。题壁传播主要兴起于唐代南北朝时期,在最初的题壁传播中,所采用的主要的介质是墙壁、山壁、庭院、驿馆等,以便于人们浏览阅读。同时,题壁传播能够将古代文学完整的保留下来。例如: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创作《钗头凤》的过程中,将《钗头凤》提写在墙壁上,以感叹陆游的爱情,诉说对爱人的思念。经过题壁的传播方式,将《钗头凤》得以流传。
(三)文本传播雕版印刷术的兴起促进了我国古代文本传播的发展,在我国古代的文学发展过程中,许多家境贫寒的孩子为了读书,普遍采取抄写的方式进行学习,于是出现了借阅与抄写的传播,通过借阅与抄写从而完成文学传播的过程。同时,由于有些文学书籍具有收藏价值,因此,一些收藏家会采取誊写的方式加以保留。在抄写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增强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还有助于加深记忆,从而使文章成为时代的经典,有助于实现文学的广泛流传。
三、结语
1、完全晒干了的萝卜丝如果保存方法得当,即使保存一年都没有任何问题,我们直接用塑料袋装起来放到通风干燥的地方保存就可以。不过如果当气候本身比较潮湿,建议还要在大太阳的时候拿出来晒一下,以免受潮。
2、如果萝卜干晒的不够干,但是又想要长久保存,可以放到冰箱冷冻或者腌制保存。
(来源:文章屋网 )
何谓“大脖子”?这自然可以是生物学上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之类,但这显然不是主要的矛盾所在。大脖子也好,大脑袋也好,更本质的问题的信奉该主义的人的思想。这些人被环境、时代、眼界所限制,价值观受到了限制,将假丑恶作为真善美来看待。一般情况下,这些人自以为是,对和自己想法所不吻合的人视为异端,并加以排斥。这种行为自古以来便有,而且非常普遍,虽说许多“大脖子”之类的故事已经被祖祖辈辈说烂了,“大脖子主义者”依然大行其道,甚至名正言顺,大大地影响了人类进程。然而即使如此,我们也断不可以立刻成为“小脖子主义者”,因为这就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对于事物病态的发展,确实应该加以剔除,但不应采用强迫的方式。行为的禁锢都是来源于思想,若人的思想不改变,一切都于事无补。寓言里的那个人,一下子想靠几句话就改变一个地区的习俗,却没想到当地闭塞的环境对于人们思想的诸多不利影响。科学家在研究非洲部落祖鲁病时,也是装扮成土着,从习俗和根源上进行医治,远比用药管用得多。
我就想到了西藏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活佛学者涅滇秋林。他的行为大大地颠覆了当时佛教徒的一般主张,不仅公然取妻,还爱好喝酒和吸鼻烟,但却最终在佛法上有了巨大的成就。涅滇秋林年轻时候曾经遇到了个“大脖子”的死板老师,对他的年少轻狂大为训斥,幸好旺秋多杰上师加以制止,否则一代才华可能就此被埋没。旺秋多杰显然反对“大脖子”,人类历史上并不缺乏这样的人,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成功。坚持真理却死无全尸的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或许是一例。
这里就谈到了思想的解放。说的根子上,一切这样的禁锢都是来源于思想问题。人的大脑里若没有新的意识,无论怎样的补助效果都不大。面对社会上种种的“大脖子”,我们不仅仅要从表面上进行松绑,更重要的是对思想的松绑。解决这种问题的最好方式,便是更新人们的思想,从思想上接受新事物,从而才能将价值观引领到正确的方向发展。如今互联网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走向,人们可以更快更方便地了解多方面信息,然而早期网络一直被老一辈人视为洪水猛兽。幸好随着人们思想的逐渐开放,顾虑渐渐被消除了,如今微博已经是重要的新闻来源。
日前,孙双金老师关于“执教者哪里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哪里唤起了学生的想象?哪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哪里提升了学生的语感?”之问,强烈拨动了笔者的思维之弦。笔者以为,当下的语文课应该立即跳出内容分析理解的老路,转向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上来。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解密阅读文本语言形式,找准文本涵咏的着力点的角度,谈谈如何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漏”字诀
在阅读教学中,有很多看似无关紧要的很小的细节之处,却往往蕴涵了“巨大”的语言秘密。而这个秘密,如果由老师告诉学生的话,就会变成“语言”知识的出售,没有学生自己的“偷尝”那么意味绵长。此时教师不妨使出“漏”字诀,把秘密悄悄地“漏”给学生。
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燕子》一课时,“漏”字诀用得十分精彩。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薛老师为学生进行了范读。刚读完,就有一个学生怯生生地说:“老师,是‘小燕子’而不是‘燕子’”。薛老师先表扬了孩子听得仔细,紧接着追问:“漏了个‘小’字要紧吗?”在讨论之后,很多学生发现,这个“小”字是绝对“漏”不得的,因为它写出了“燕子”的可爱。接着,师生又一起品味了“家伙与小家伙”、“鬼与小鬼”、“宝贝与小宝贝”的语言情感,从而深深领悟了作者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
还有一位教师在导入《要下雨了》一课时,先板书课题:要下雨了。有学生马上指出,“老师,您忘写了一个‘要’字。”“噢,是的。那你们说说‘下雨了’和‘要下雨了’意思一样吗?”“‘下雨了’是说雨已经下来了,而‘要下雨了’指雨还没有下。”“要下雨了,是天上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是下雨之前。”“要下雨了,是鸟儿回巢,小虫子低飞”……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噢,我明白了。课文是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情景?”“下雨前的情景!”学生齐答道。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调控者,教师不经意间的“漏洞”,既考察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激起了学生深入探究语言秘密的欲望,为学生撑起了一片“学”的天空。
二、“补”字诀
在阅读教学的经典之处,引导学生用灵动的想象来“填补”一些“空白”,不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感悟语言,而且能在吸收与运用之间搭起一座衔接的桥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
在《巨人的花园》一课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巨人的傲慢与无礼”,我先出示句子: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的!都滚出去!”接着引导学生聚焦“很生气”三个字,请他们说一说,此时此刻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有的孩子说:“我仿佛看到了巨人瞪着灯笼般的大眼睛,眼里射出了闪电”。有的孩子说:“巨人额头上迸出了一条条水管粗的青经,头发根根直竖”。有的孩子说:“巨人把身边的树枝都折断了,小鸟都吓跑了”。“讲得真不错。同学们,你们从神态、动作等多个角度,对课文进行了很好的补充。我们就是要这样用心地去读书!请大家一边想象刚才看到的画面,一边有感情地读读巨人的话。”学生个个神情投入。
在教学《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课时,“山阴道”这个词语是重点更是难点,教学中学生的感悟大多停留在“山间小路”、“绿树成荫的小道”上。此时,我灵机一动,问学生在这“山阴道”上可能有些什么呢?课堂一下子就热闹了,“小鸟在歌唱”、“小松鼠在嬉戏”、“小桥流水,还有小鱼”、“野花迎风摇摆”……我接着问,行走在这样的山阴道上,感觉如何?“生活在这样的城市,就像生活在大森林里,真让人心旷神怡!”
在文本的“不起眼”之处,教师恰当地运用“补”字诀,会使言语的亮点在学生的精彩“补白”下熠熠生辉!
三、“换”字诀
从意到言,从言到意,语言文字的运用发生在“转换”上。把握转换的时机,寻求转换的适合方式,展开转换的过程,这是语文教学的秘密。在细读文本时,我们会发现有些标点很“异常”,感觉应该用我们想像中的标点,文本里却用了另一个标点。此时不妨“换一换”,往往能体会到特殊用法的背后,传达出的作者、言者的特殊心情。
《乡下人家》中有这样一小段话,其中含有很多异常的标点符号: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我问学生:“这段文字的标点用得很奇怪,你们发现了吗?”“作者在几种花之间用了逗号,平时我们都是用顿号的。”我又对学生说:“你们发现作者要用逗号的奥秘了吗?不着急,重大发现是需要时间的。请大家把它们都换成顿号,再对比着读读,读着读着,秘密说不定就被你发现了。”读着读着,有的学生发现:“逗号的停顿时间要长一点,表示一种花开一段时间,再开另外的花”。我有的学生发现:“逗号停的时间长,表示作者是在欣赏每一种花,从而突出他对这些‘朴素中带着华丽’的鲜花的喜爱之情”。通过“换一换”,学生才发现三个逗号,如同一条条活泼的小鱼,在文本的碧水池中游曳,既帮助学生理解了难点词句,又让他们体会到了作者表达的情感,这群“异常”标点符号的特殊作用在此发挥到了极致。
在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时,我引导学生品读“……到东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学生大多只能读出战象生活的自由自在,于是,我使出了“换”字诀。课件出示句子:到村民家中要香蕉吃、要泉水喝。学生马上反映,“这样改感觉大象比较累,生活得不悠闲”。“这样改就感受不到村民们对战象的欢迎与疼爱!”“换一换”,出示句子的变式,亮出了语言的形式,通过学生的反复揣摩体会,“语言的节奏”、“人们疼爱战象的情感”,都不再是秘密,成了学生最真实的语言感悟!
四、“仿”字诀
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在某个语境下,为什么这样说而不那样说,怎样表达得更好,这种选择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培养学生语言趋优的意识,在精妙的语言范本处,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去指导学生进行“模仿”的练习。
在课文《桂花雨》中,有一句母亲的感慨:“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读句子,学生知道母亲是思念家乡了。但思乡的情感却很难体会。于是我进行了追问:“母亲想起了家乡的什么呢?”“想起了桂花糕”“想到了摇花乐”“想到了一家人,坐在桂花树下休息”……“除了桂花之外,母亲还会思念什么呢?”(仿写:外地的 再 ,还是比不上 。因为母亲想到了 。)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着,思念家乡的山,思念家乡的水,思念的风土人情,真切地让人感受到,这份情他们懂了。
本校一位教师教学《听听,秋的声音》时,在引导学生朗读与理解课文二、三、四、五小节后,出示有关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想想从图片中听到什么声音,然后仿照课文的样式写一写。一个学生写道:听听,秋的声音,青蛙抓紧挖洞,“呱呱”,是和小溪告别的歌韵。另一学生写道:“听听,秋的声音,黄澄澄的柿子你挤我碰,“嘭嘭”,是迎接秋天的歌曲。”学生写得兴趣盎然。此时,教师请学生四人合作,一首首蕴涵秋的韵味和风情的小诗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