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鲁迅文学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评选中,朱晓军的《天使在作战》、何建明的《部长与国家》、党益民的《用胸膛行走》、王宏甲的《中国新教育风暴》和王树增的《》最后获奖。由于作家们对于题材对象的及时捕捉和深入开掘及激情的文学表现,使得这些作品都具备了一种现实、激情、厚重和动人的力量,读来使人情绪昂然、心灵震撼、见识扩大、深思绵绵,经历一次现实和历史社会生活的精神洗礼,对自己的人生会有一种新的理解与感受。优秀报告文学的品质在这些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报告文学的力量也在这些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纵观此次报告文学作品的获奖特点,评委李朝全认为,报告文学是一种不断行进中的文学样式,它的发展与时代变迁、社会生活及民族进步,与文学审美新变、受众阅读情趣口味变化等都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获奖作品基本上可以归入主旋律范畴。五部作品全都深深印刻着作家感时忧世、爱国爱民、人文关怀的情结,体现和贯彻着报告文学作为“文学轻骑兵”积极呼应时代、参与生活、干预现实的伟大禀性。作品情节细节丰富,生动好读,感人至深,具备小说等虚构文本所难以企及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谈到这5部获奖作品的各自特点时,评委会副主任李炳银说,这5部作品各有特点,朱晓军的《天使在作战》,用最热切的赞美和最犀利的笔墨对陈晓兰这位具有天使般美好心灵和勇敢扶助正义的人物,给予了发自内心的敬佩与赞美;同时,通过陈晓兰的真实打假反腐经历,表现了她惊心动魄的和医疗腐败行为作坚决斗争的情景,给予卫生医疗领域的丑陋腐败现象非常犀利的解剖和重击。作品在现实力量、战斗风格,担当精神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十分难得。何建明的《部长与国家》,是一部现实的历史报告,作品对独臂将军余秋里在国家能源危机的时候,被中央高层点将出任石油部部长,尔后即统帅石油大军征战不歇,最后经过艰难曲折成功开发大庆油田,为年轻的共和国注入生命活力,创造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壮丽业绩作了历史的表现和现实的解读。作家对于丰富纷繁的历史大事件的把握和对于人物情感的描绘,都十分成功,使人在感受历史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有一种现实的领悟。党益民的《用胸膛行走》,是作家在38次驻守和穿越之后,以自己真实的见闻感受和深刻的体验,对驻守在川藏、青藏、新藏公路沿线和整个地区的武警交通部队官兵长期护路生活的动情描绘和文学表现。作家用一个个真实的生死故事,具体地诉说了在这个“生的艰难,死是容易的”地方,官兵们无私高尚的精神,勇敢牺牲的行为和丰富激情的内在思想情感世界,读来动人肺腑,泪水难禁,被他们的精神感情和命运紧紧的牵绕。现实的动人生活内容被作家激情的文学描述所点燃,使《用胸膛行走》成为了照亮人们精神的火把。王宏甲的《中国新教育风暴》,是在 如今依然困惑着人们的教育体制改革及教育方式方法变革的时候,用心的、生动具体的通过认真的内外搜索和冷静的理性比较研究,对于中国正在发生发展的新教育风暴衍生和开进情形的报告。在大量的有关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习惯等的信息呈现、研究基础上,作家用自己智慧的理解和感悟,提出了不少对中国教育改革有益的见识。作品对现实的关注力量使这部作品很有社会影响力。王树增的《》,是作家在结束60年后对的一次文学的穿越。作品对大量历史人物事件和细节的把握充分,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上对进行了个性的新的诠释,在理想精神的力量和生理抗拒自然力量的顽强等方面,给以更加开放和现实的理解,使这样人类历史上的奇迹真正具有了奇迹的意义。这是作家的一次精神和历史文学的旅行,也是一次史诗的追求写作,是截至目前表现的最具历史现实意义和史诗品格的作品。
参加此次报告文学评奖的评委们一致认为,获奖作品较好地表现了这两年报告文学创作的水平。因为评奖篇目的限制,还有许多优秀作品未能入选。所以,通过这次评奖的检阅,在阅读了参评的125部作品之后,给人的感觉还是欣慰的。报告文学创作,尽管有很多缺陷和不足,有许多值得改进和发展的地方,但实际的情形,决不像有人惊呼的那样,真的到了需要“拯救”的地步,到了生死“沦落”的关头。很多人对于报告文学的认识是建立在粗糙的直观感觉之上,而不是建立在认真大量的阅读基础上,所以,认识的偏差也就难免。在评选的过程中,不少长期研究小说的评论家、编辑,对于报告文学的评价都十分良好,认为报告文学所包含的社会信息和力量,是十分丰富和有力的,阅读报告文学的感动和思考时常让自己兴趣盎然,心身感动。
埃斯库罗斯――古希腊悲剧创始人,被人们誉为“悲剧之父”。 他在悲剧艺术上最大的贡献是,在剧中增加了第二名演员,使对话成为戏剧的主要成分。 他的剧作人物形象单纯而高大,戏剧结构比较简单,情节不够曲折。 他曾写过70部悲剧,但流传下来的只有7部,代表作为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他的创作是雅典民主制由盛转衰时期的社会生活的反映。 他塑造的悲剧人物丰富多彩,结构上多用倒叙手法,剧情发展自然、合理。 他的创作标志着希腊悲剧艺术的成熟,代表作为 《俄狄浦斯王》。
欧里庇得斯――他是民主倾向最强的作家,其作品反映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危机时期的社会现实和思想意识,代表作为 《美狄亚》。 他的写实手法和心理描写对后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有“心理戏剧鼻祖”之称。 他采用神话题材反映日常生活,塑造的人物更接近现实,标志着“英雄悲剧”的终结。
『五毒原来是良药
“五毒俱全”经常被作为贬义词来形容一个人坏的程度之深。 而“五毒”到底是什么,却一直众说纷纭,如,人们普遍认为的“吃、喝、、赌、抽”五种不良嗜好,也有的词典上解释为“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 “五毒”到底指什么呢?
“五毒”,本义是指主治外伤的五种药材,其药性十分猛烈。 《周礼.天官》 中有:“凡疗伤,以五毒攻之。”这里的“五毒”指的是石胆、丹砂、雄黄、石、慈 (磁) 石。 这五种药材并不是每种都有剧毒,如丹砂、慈 (磁) 石本身并无太大毒性,但将五种药材加工合成之后,其药性就极其酷烈。 以此药涂抹患处,以毒攻毒,据说有相当的疗效。
(东日供稿)
世界“文学奖”大观
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奖金颁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颁奖单位是瑞典文学院。 首届诺贝尔文学奖于1901年颁发,获奖者是法国诗人普律多姆。 罗曼.罗兰、萧伯纳、海明威等著名作家均获得过此奖。
都柏林文学奖 (爱尔兰)“都柏林文学奖”是由爱尔兰都柏林市政府主办、都柏林市立图书馆承办的世界性文学奖,设立于1996年,是世界上奖金最高的单一文学奖 (奖金为10万欧元),也是目前世界上评选范围最广的文学奖项,只要是英语小说或任何有英文译本的小说皆可角逐这个奖项。
龚古尔文学奖(法国)“龚古尔文学奖”是法国最重要的文学奖。1874年,法国作家埃德蒙.德.龚古尔为了纪念早逝的弟弟于勒.德.龚古尔,在遗嘱中规定用他们的遗产作为基金,成立龚古尔学院。 “龚古尔文学奖”自1903年开始评选,每年评选出一本当年出版的最佳小说。
毕希纳文学奖 (德国)“毕希纳文学奖”以德国历史上著名的革命者和剧作家格奥尔格.毕希纳的名字命名,于1923年由德国语言与文学学院创立,每年颁发给对当代德语文学做出优异贡献的一位作家或诗人。 该奖是诺贝尔文学奖重要的风向标之一,德国许多诺贝尔奖得主都曾夺得过此奖。
国家图书奖 (美国)“国家图书奖”由非营利性机构的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主办,自1949年起,每年一次,设最佳小说奖、最佳非小说奖、最佳诗歌奖和最佳少年文学奖四个奖项,并设特别荣誉奖章,是美国最重要的文学奖。
芥川奖、直木奖 (日本)日本为纪念两位知名作家芥川龙之介和直木三十五,在1935年,由文艺春秋出版公司创设了“芥川奖”和“直木奖”,这两个奖项均为日本重要的文学奖,主要奖给日本文坛新人,每半年评选一次。
塞万提斯奖 (西班牙)“塞万提斯奖”被视为“西语世界的诺贝尔文学奖”,由西班牙文化部创设于1976年,以该国大文豪米盖尔.德.塞万提斯的名字命名,颁奖给在西语文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西班牙和拉丁美洲作家,颁奖仪式在每年4月23日举行,由西班牙国王颁奖。 同时,这一天是塞万提斯的忌辰和莎士比亚的诞辰,因此联合国将这一天定为“世界读书日”。
布克奖 (英国)“布克奖”是英国主要文学奖之一,由英国国家图书协会颁发。 每年评选一次,授予当年出版的最佳长篇小说。
茅盾文学奖 (中国)“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个以人名命名的文学奖,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文学奖项之一。 该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于1981年设立,首次评选在1982年举行。 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
2010年第一部最值得关注的文学作品毫无疑问是莫言的《蛙》,在最初的文学评价和阅读相传中,它在读者中的反应一般,毕竟这部描写共和国几十年计划生育和人口问题的小说与莫言熟练使用的瑰丽语言和故事相去甚远,这是一部典型的莫言小说吗?放在他的全集中可能有点格格不入。初看上去,这部小说似乎是为国外读者量身定做的,毕竟计划生育依然还是外国人热衷讨论的中国话题。可令人意外的是,直到现在离小说出版半年过去了,身边的学者依然不时提到这部小说,而且给予越来越高的评价。当暂时放下那些玩熟的创作和语言技巧的时候,如何得当、节制地来叙事,其实更加考验作家。《蛙》对莫言来说可能是一个转型――作家当然未必一定同意,莫言在这部近作中非常理性地控制了想象力和语言色彩,内敛地叙说了一个充满矛盾的个体即姑姑的命运,当然这也是共和国历史在某个角落所呈现的荒诞、冷酷和温情。不过在阅读《蛙》时,我们难免和其他擅长书写共和国历史的作家及其作品联系起来,近的如苏童的《河流》,远的如余华的《兄弟》,这些作品中你似乎都可以从中找寻到一些固定的套路和关键词,如历史的荒诞细节、必要的暴力、矛盾分裂的人格、截然对立的人物命运……可对历史的书写和反思只有如此吗?显然还不够,所以历史的书写还会源源不断。
因此我们就看到了艾伟的《风和日丽》,小说当然首先是“革命加爱情”,只不过它写的是革命成功后,爱情怎么活?革命生下的私生女,历经半个世纪共和国风雨历史,1949年以来几乎所有历史事件都从这个私生女的情感视角去经历和叙说。因为艾伟的切入点是情感,历史的残暴仅仅是点缀。正如书名所呈现的,用“风和日丽”去结构历史的沉重。小说里半个世纪的跌宕还不是为时间抚平,一个甲子历史其实依然“风和日丽”,没有改变太多。
艾伟希望轻盈地讲历史,可也有作家几乎带着救赎的方式去写历史――其实写的是自己和同辈们,那就是张炜。从市场角度看,整整一纸箱三十九卷的《你在高原》几乎是自杀性的,可就算450万字,即可穷尽过去百年中国的命运吗?也许那只是张炜丈行的一角。你可以说张炜的这部巨量小说是实验性的,因为他几乎尝试了每一种写作叙事手段,但你也可以说作家没有创意,因为他只是在综合而已。《你在高原》有意或无意,其实是有摹本的,那就是索尔仁尼琴的《红轮》,同样是时代百科全书,《你在高原》可能并不胜在宏大的历史叙事,它更多是不同小人物各自命运的拼贴。
可个体的集合就是整体吗?刘震云说历史其实就是“一句顶一万句”。在《一句顶一万句》中,刘震云想呈现的是普通市井在历史中的众生嘈杂,而喧哗的背后是他们命运的无足轻重。看上去刘震云是在重拾白话手法描写历史上的市井百态和小人物的无力,其实这还不都是说现在,这是一个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嘈杂的年代,个体的人也从未如此孤独。
孤独对于作家意味着长时间忍受少为人提及和谈论,最后就看你是否能坚持下去,张翎坚持到了最后。在《余震》和《金山》之前,张翎到底拥有多少普通读者,作家自己心里最清楚,幸好她还在加拿大当医生,更无暇国内同行是否会说到她。可一部电影《唐山大地震》把《余震》及其作者张翎带入了公共视野,如今电影票房顺利超过5亿,同名小说应该能为更多人阅读。而描写华人在北美奋斗史的《金山》,以详细的史料为小说基础,作家为此以历史学家的功力去备课,这在如今的写作中已十分罕见,获得今年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并无异议。
获得一系列殊荣之后的张翎如何走写作之路?她应该不会像麦家那样用过高的曝光率维持茅盾文学奖带来的名声。围绕着《风语》出版前后传出的各类流言和炒作,麦家俨然经过大奖洗礼,在口水、炒作和赞歌中穿梭自如。当文学与商业的合谋是如此之紧时,作家有意无意就会丧失对个人时间和诉求的控制力。比如麦家,为了几百万的版税,不得不卖力宣传,我们可以理解。
作家需要卖点,否则出版社巨资投入就得泡汤;文学奖需要卖点,否则上不了媒体头条和大版面。所以,鲁迅文学奖接纳网络文学参赛,伴随着媒体一阵歇斯底里的炒作,鲁迅文学奖终于博得了眼球。而我们也相信,鲁迅文学奖最终还是用文学品质来说话的,而在网络文学中淘得高品质作品,就跟在古玩市场上捡漏一样难。文学杂志也需要卖点,否则只在小圈子里低位徘徊。比如《收获》,不怕被戴上“堕落”的名号,毅然刊登了郭敬明的奇幻小说。媒体一边倒的谩骂中,杂志社并不想还击,毕竟刊登郭敬明仅仅是个尝试,尝试这样一类作家是否有可能写入传统文学史。而在《收获》的历史上,这样的试验已经是个传统。《收获》尝试招安商业化浓重的郭敬明,郭敬明自己则尝试用传统文学的方式包装旗下的作家,比如笛安。作为名作家之女,她既有父母铺平的传统作家成才道路,又有最擅长商业化包装的郭敬明支持,所以她的《西决》获得传统文学奖的青睐,又兼得市场的畅销。而从这个方面说,年轻一代的作家其实是妥协的,并无任何所谓的反叛。
“散客也要做,和常客以及拥有贵宾卡的贵宾比较起来,散客大体上要占到三分之一,生意好的时候甚至能占到一半。一般说来,推拿师们对待散客要更热心一些,这热心主要落实在言语上。――其实这就是所谓的生意经了,和散客交流好了,散客就有可能成为常客;常客再买上一张年卡,自然就成了贵宾。”毕飞宇在《推拿》开篇写道。
这部近18万字的小说,讲述了一群盲人推拿师内心深处的黑暗与光明,这是国内少有的以盲人群体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也是被誉为“最了解女性的男性作家”的毕飞宇首次涉足盲人题材的长篇小说。
毕飞宇在《推拿》中以很小的切口入手,以一个推拿店里一群盲人的生活为中心,去触摸属于黑暗世界中的每一个细节,并对盲人独特的生活进行了透彻、全面的把握。
长期的伏案写作,毕飞宇的脖子、肩膀都落下了病灶。为缓解疼痛,他经常去离家不远的一个盲人按摩店按摩。他喜欢那些看不见的人,看见他们就格外亲切,店里的每一个师傅,都和他聊过天……一个封闭的世界由此打开。
“就像徐志摩第一天戴上眼镜吓了一跳,因为他看到了漫天的星斗,他没想到天是那样的。当我决定写《推拿》的时候,我觉得我戴上了徐志摩的那副眼镜。其实,我要写的那些生活和故事,生活里面已经帮我配备好了,只不过我以前一直没发现而已。”
读过《推拿》的盲人读者很激动,因为他们终于看到一本讲述他们真实生活的书了。而对那些健全的读者来说,《推拿》打开了一个沉默、封闭的黑暗世界,他们看到了盲人的快乐和忧伤,爱情的美好和残酷,生命里的虚无和颓废,人性里的丑陋与光明。
“你没有孩子时,在大街上看不到孩子,有了孩子发现满大街都是孩子。”毕飞宇说。当他开始关注盲人的时候,他发现他们无处不在。“我在一群盲人中处的地位很特殊,他们对我很尊敬,每个人都和我分享秘密,比如怎么处对象这样的个人隐私话题。从他们的天性来讲,也是比较开朗健康的。可以说他们比我还开朗,每次我跟他们相处,他们给我带来的快乐远远超过我带给他们的快乐。”
“我没有见到过一本真正把盲人作为描述对象的书,无论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我都没见过。那种真正切入他们内心,走入日常画面的小说,我没见过,那我就要写这样一部长篇小说。我想,在中国作家里,恐怕是没有人比我更加了解盲人的生活了。”
直到他把《推拿》写完以后,还有人很遗憾地问,为什么你的小说写完以后,一点象征意义都没有?没有正面、积极、向上的东西?毕飞宇的回答是:“我只想纯粹地写盲人,把每一个人物写得很饱满。那么多的文学形象都可以没有象征意义,它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人生性格,人与社会的关系可以成立,为什么我们写盲人的时候非得给他一个象征?我只想把盲人的内心、盲人的人际、盲人的生活,盲人的故事诚实饱满地呈现给这个社会,仅仅作出这样的阐述,我就很满足了。”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的出走梦想
近几年来,毕飞宇的新闻不是获奖就是拒奖,他的名字几乎都与各大文学奖项紧密相连。第四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近日,他又获得了人民文学奖。
“一个小说家最浪漫的事情就是把自己写老,我已不再年轻,但是离我的老还有一段距离。我是一个渴望浪漫的男人。”毕飞宇说。
1964年,毕飞宇出生在苏北苍凉的乡村。“我来到世界的时候,那个平原很原始,几乎没有文明的迹象。”他有些踌躇,“我都9岁了,夏天还光着屁股。我们一个班的男同学都光着屁股,女同学们都觉得很自然。它的经济状况和文明程度都是一目了然的。”
“你能闻到冰的气味么?我能;你和月亮赛跑过么?我赛跑过,而且从没输过,当然我也没赢过;你能在水里睡午觉么?我能,随波逐流的睡眠妙不可言,一觉醒来,你要用很长时间确定自己死了还是活着。一场雨、一阵阳光,大地就面目全非,连空气的性质都跟着变化。和植物一起成长的是动物,我10岁前就是动物。这样的感受在童年如果失去了,读一辈子书都弄不明白。”
他认为他性格中的一部分来自父亲。父亲悲观、凝重、善于冥想。“他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心怀祖国,二是放眼世界。家里没米了,也要把《参考消息》放在膝盖上,对着天边的晚霞忧心忡忡。吃了一辈子苦,受了一辈子屈辱,一事无成,最终成全的却是我。”
2012年,毕飞宇出版了非虚构著作《苏北少年“堂吉诃德”》,一本夹杂着真实温情与疼痛的少年传记,对自己的童年做了总结。“我觉得我只写了一个故事:疼痛。”
他喜欢运动,尤爱乒乓球。他的小说《上海往事》被张艺谋拍成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编剧也是他。中篇小说《青衣》,被顾长卫和康洪雷先后看中。他年龄与余华、格非、苏童相仿,他们年少成名时,他还是个“无法判断什么是新闻”的记者,是更晚一拨的作家,结果成了获奖专业户,颇有大器晚成的意味。《哺乳期的女人》获第一届鲁迅文学奖,《青衣》、《玉米》获中国小说学会奖、冯牧文学奖,《玉米》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他还拒绝了“华语传媒年度小说家奖”,未对媒体解释个中原委。
过去10年,他的成就大多体现在女性人物的塑造上,以至于有人开他玩笑,说他是一个“女作家”。“这些女性就是我10年的生命。”他很怜惜她们,试图拥抱她们,但没有成功。《青衣》写了30天,《玉米》40天,写得匆忙,“想早点离开她们”。他其实很心疼《玉米》里的“柳粉香”,也就是“有庆家的”,被生活胁迫的、屈服的“浪荡”女人。
《推拿》的“成长”历程:
小说―电视剧―话剧―电影
再回到《推拿》。
这部产生巨大影响的小说,在被改编成电影之前,曾先后被改编成话剧、电视剧。
去年9月,导演郭小男将执导的话剧《推拿》由国家大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联合出品,在国家大剧院首演。
一辆黄鱼车被推上舞台,一群盲人围拢过来,往小板凳上一坐,吃起了宵夜。
话剧《推拿》第一场戏以这样一个典型南方市井的场景开了头。在上海街头,装有煤气灶的黄鱼车会在夜间出现,供打工仔们半夜填肚子。
2008年冬天,制作人王一楠与毕飞宇聊起自己正在看小说《推拿》,相谈甚欢,毕飞宇干脆一分钱不要,直接答应将话剧改编版权给了上海话剧中心。毕飞宇后来这样形容,自己像是一只鸟,衔着《推拿》这颗种子从南京飞到上海,正好种子掉到了王一楠的天灵盖上。“哎,这个种子还发芽了。”他说。
盲人题材的舞台作品并不多见,但一直都受到特别的关注。2006年到2007年,国家话剧院导演王晓鹰把诺奖得主葡萄牙作家若泽・萨拉马戈的小说《失明症漫记》改编成两版话剧,讲述一座城市被卷入失明恐慌,人们盲目的非理。由香港话剧团演出的粤语版《盲流感》荣获香港2006年度最受欢迎的十大演出活动第一名,国语版《失明的城市》则由已故演员贾宏声出演。
改编成电视剧,使《推拿》受到更广泛的关注。由康洪雷执导,濮存昕、张国强等主演的电视剧《推拿》,于2013年8月15日登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档。
毕飞宇说,2009年《推拿》尚未获茅盾文学奖之前,其影视改编权已进行转让。“这部剧肯定不好拍,所以从2009年到现在才拍。写的时候就不好写,写完了现在回头看我还有点后怕――当时怎么就这样写出来了。”
1.通过校园文学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引导学生学会思维,传授学生基本的文学鉴赏和文学创作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写作、创作能力。
2.通过环境熏陶、创作实践等方式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传授给学生,使这些成果内化为学生内在的相对稳定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品质。
3.以文学鉴赏、文学创作实践、文学讲座、文学创作大赛等各类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处理自身的意志、情感、理性等方面的问题。
4.通过各类文学活动加深学生的知识背景,开拓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审视、思考、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一)学校领导重视,尽最大努力提供资金保障和场地保障。学校领导对校园文学建设的重视最早可以追溯到“野草”创立之初。校长李力亲自参加“野草”文学社成立大会,书法家陈孝宁亲自题写刊名。这个优秀传统被后来的历任校领导继承并发扬,如今更是形成了制度。
(二)文学社团活动如火如荼。金秋九月对于农民来说是收获的季节,而对于昭通学院的各个社团来说,却是播种的日子。“野草文学社”是拥有超过一千会员的社团,在五、六千人的地州院校中也许是仅此一家;再加上“太阳潮读书社”等文学社团的推波助澜,这是一支何等浩浩荡荡的文学大军啊!这些种子撒播到昭通的山山水水,又怎能不结出丰硕的果实!
(三)师生创作薪火相传。如果说《守望者》等校园文学刊物是学生们的练兵场地,那教师们的创作则是飘扬的旗帜。宋家宏、李骞等老师已经转战昆明,但依然经常回来做文学讲座,参加文学沙龙;杨昭、吕翼等则坚守昭通,带着一帮文学爱好者激扬文字;2008年加入队伍的年轻教师符树芬已有六十余万字见诸各文学报刊;2011年有近10本诗集及专著公开出版发行的著名女诗人夏玲调入我校,加强了文学创作及教学队伍。
(四)文学平台多层建设。在传统领域,各种文学活动、刊物发行一如既往。据不完全统计,自2007年以来,有记录可查的文学讲座、文学沙龙、文学研讨会、文学创作大赛等活动有40余场。同时,多层次开发其他文学平台:2006年,语文教育专业成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同年,成立“昭通文学现象暨文学评论中心”;2010年,昭通师专文学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挂牌,同年,昭通市文学人才培养基地落户学校;2011年,中文系网站增设“昭通文学”栏目;同年,昭通文学陈列室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个陈列室收集了目前昭通作家群发表的大多数作品。它成为昭通学院的一个亮点,成为对外介绍学校建设和发展的一个窗口和阵地。这些文学平台的建设为校园文学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囊,输送了丰富的营养。
三、工作成效及取得的经验
昭通作家群和昭通文学现象如今已经是中国文坛的热名词,而昭通作家群雏形的形成与20世纪80年代昭通师专(昭通学院前身)活跃的校园文化密不可分则是大多研究者的共识。1982年底,昭通师专成立了第一个文学社团“野草”,与当时昆明师院的“银杏”共同书写校园文学活动的新篇章。随后成立“荒原”文学社。荒原“野草”生生不息,昭通学院先后云集了曾令云、陈孝宁、宋家宏、黄玲、胡性能、李骞、杨昭等一大批知名作家学者,他们在文学创作方面的积极参与和示范作用对校园文学的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野草”、“茂林”等十余个文学社团活跃在校园里;《野草》《茂林》等十余种刊物成为学校生生不息的独特风景。野草文学社的创办者们也许没有想到一颗野草却长出了茂盛的虬枝:“1995年,该社刊物《守望者》跻身‘全国百佳民间文学报刊’;‘荒原’文学社社长夏天敏、野草文学社社长雷平阳先后成为鲁迅文学奖得主。”当年的文学爱好者如今成为了文学大家或新秀:1999年,云南省作家协会首期签约作家23人中有7人与昭通学院有割不断的联系,夏天敏、雷平阳、黄玲、李骞、胡性能、樊忠慰是昭通师专的教师或学生,而军旅作家刘广雄则是在师专校园内长大的;其他从昭通师专走向文坛的知名作家及文学新秀可以列出曾令云、宋家宏、吕翼、刘洋、沈洋等一大串名单,截至2012年9月,学院师生进入中国作家协会的有雷平阳等8人,进入云南省作协的有樊忠慰等23人。荣获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十月诗歌奖等文学奖项不胜枚举。其实,以上只是昭通学院校园文学发展比较突出的风景,而昭通学院校园文学更大的意义在于这里有肥沃的文学土壤和丰富的文学营养!这里有厚重的文学积淀和三十年薪火相传的文学执着!更多的默默无闻的学生受到文学的感染与引领。
四、校园文学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