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肖邦故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投影故园外景,感受故园之美
这是为了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肖邦故园的景物之美,激发其对肖邦故园的向往之情,为其兴味盎然地走进文本打下基础。同时,投影中的景物之美又与文中对肖邦故园四季美景的描写相照应,加深了学生对肖邦故园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二、投影“肖邦简介”,诵读了解其人
之所以要简介肖邦,是因为学生虽然都知道肖邦是著名音乐家,但是对于他的生平、遭遇等可能知道得并不详细。通过简介,能让学生对肖邦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同时,也为学生理解文中肖邦创作的背景、音乐的成就和爱国情感等作了铺垫。
三、整体感知全文,理清全文脉络
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题目叫“肖邦故园”,那么围绕“肖邦故园”写了哪些内容?
学生自由举手回答,没有答全或答错的地方,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最后,形成了这样的答案:
1.(第1-2段)肖邦故园的历史、意义。(故园因人而存传)
2.(第3段)肖邦故园的特点和肖邦音乐的成就。(人因音乐而不朽)
3.(第4-12段)肖邦故园对肖邦音乐的影响。(音乐因故园而丰厚)
4.(第13-19段)肖邦故园及其音乐对人民、国家精神的影响。(音乐因精神而动人)
5.(第20-27段)对肖邦故园四季景色的赞美,表达对肖邦的无比崇敬。(音乐、人、精神永存)
首先讨论这个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理清全文的行文脉络,把握总体内容。这是理解、分析文本的前提和基础。因为这篇文章篇幅较长,内容丰富,如果不先对全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清晰的把握,那么接下去分析文本重点、难点等就失去了凭借和基础。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我对本文的脉络层次的理解和教学参考书的理解略有不同。教参上认为本文分为五部分,即:第一部分(第1-2段),对肖邦故居的历史回顾。第二部分(第3-8段),阐述肖邦故居的环境与艺术家创作的密切联系。第三部分(第9-12段),满含深情地写了肖邦对这片故土的热爱。第四部分(第13-19段),写肖邦故居的现状,人们从这座小屋以及肖邦音乐中所获得的精神力量。第五部分(第20-27段),描写了肖邦故园春、夏、秋、冬四季美景,并把它们与肖邦的音乐融合在一起。
而我认为第3段并非写的是肖邦故园和肖邦创作的关系。这一段共两句话,第一句写的是简陋的肖邦故园却诞生了天才的肖邦,第二句话赞美了肖邦创作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这样写,是为下文的第4段作铺垫的,即为什么简陋的“侧屋”里会诞生出音乐天才呢?为什么肖邦音乐会有如此之高的地位?这就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第4-8段对“故园环境对音乐创作的影响”的描写。
至于第9-12段,就更不能单独成为一部分了。因为这四段与第4-8段衔接得非常紧密。第4-8段是写肖邦故园的环境对肖邦音乐的影响,第9-12段则是写虽然肖邦在故园生活时间很短,但他的音乐创作仍然与故园联系密切。这四个段落与上文的第4-8段一脉相承,都是为了说明肖邦音乐和肖邦故园有着无法割舍的紧密联系,正是故园的环境形成了肖邦独特的创作内容和音乐风格。
我的这种理解也得到了多数听课老师的认可。课后,有听课老师跟我交流,认为我的这种理解更尊重文本的实际,也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在概括了每一部分内容大意之后,我又用最简洁的语言进行了提炼,如“故园因人而存传”“人因音乐而不朽”“音乐因故园而丰厚”“音乐因精神而动人”“音乐、人、精神永存”,这样使每一部分的内容更加鲜明突出,更有利于学生对每一部分核心内容的把握和理解。
在理顺脉络层次之后,我又对全文的内容作了简单总结:本文的题目叫肖邦故园,切入点也是肖邦故园,但纵观全文,却是将故园、肖邦、音乐融为一体,通过对故园的描写,歌颂了肖邦音乐的巨大成就,歌颂了肖邦对人民、国家精神上的巨大影响,表达了对肖邦的无限怀念、崇敬之情。
这样就使学生对文本的全貌了然于心,对文本的写作思路、表达主旨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四、紧扣学生疑问,突破重点难点
由于本次教学展评活动的研讨主题是“以学定教,学教相长”,即要向所有的听课者展示这样的理念: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要把学生的“学”作为课堂教学考虑的首要因素,把澄清学生疑问、帮助学生学习、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放在课堂教学的关键位置。为了落实这样的思想,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文本,要求每位学生写出对本文两至三处不理解的地方。然后对学生的疑问进行了综合整理,决定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来突破全文的重点难点。
1.文中有两处描写肖邦故园四季景色的语段,它们在文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这一问题有近2/3的学生提问,无疑是疑问的焦点。)
这两段景物描写分别是第7段和第21-27段。
(1)首先,提一名学生朗读第7段,并组织所有学生讨论本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通过研讨,学生很快便能找出表明作用的语句,即为了说明“艺术家的创作,无疑跟各自出身的环境,跟生活周围的景色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片土地的景色正是肖邦音乐最理想的序曲”。
关键词:多元智能;中等艺术生;学习资源;策略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一种新的智力理论。1979年,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承担了一项“研究人类的智力潜能及其开发”的课题,经过多年研究,加德纳于1999年对多元智能理论进行了重新思考,出版了《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加德纳的成果中,对智力做了重新界定,并对智力的结构进行了多元划分。《智力的结构:多元智力理论》出版20多年来,多元智能理论影响逐渐遍及世界各国,成为20世纪后期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理论之一,并在20世纪末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
多元智能的发展,需要丰富的、适当的外在学习条件,即需要丰富的学习资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并形成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学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选择性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帮助教师提高水平、发展特长,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的观点,而中等艺术生语文综合教学作为特殊的学习形式,不仅能够突破语文课程的限制,更突破了课文文本对艺术类学生学情的限制,从而从更丰富的角度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
立足于中等艺术专业学生的语文综合教学以艺术生自身特长为抓手,致力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而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至为关键,需要整合多元智能、学生自己的学习风格和语文教材三者之间的互通,从而产生综合性的学习效果。
在考虑语文综合教学的时候,尽量寻找与利用和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相结合的课文。“课文选材的时候,更多地考虑是否注意到了贴近学生生活,是否是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能够引起共鸣的话题。”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教材的选择与学生的实际之间的关系。对于艺术专业学生来说,和他们专业相对应的课文,往往更能激发他们阅读和探究的欲求。
以苏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肖邦故园》为例:对于艺术生来说,本文除了了解音乐家的爱国之情,激发学生与之产生共鸣;通过文字的涵泳体味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之外,还能从肖邦本身出发,结合肖邦生平及作品,并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对于文本中的一部分的解读:
一年四季都得细心观察这些色彩。春天,丁香怒放,……这四季景色里包含的美,是何等的朴素、淡雅,然而,又是何等的持久、深沉!
这片土地的景色正是肖邦音乐最理想的序曲。谁若真想探究肖邦音乐的精神,理解肖邦音乐跟波兰有着何等密切的联系,谁就应悉心体会欧根・德拉克洛瓦所谓的蔚蓝的色调,它是波兰景色和在这大平原上诞生的艺术家的音乐的共同色调。
对于这一段文字,能够做出深入而专业的解读的,也莫过于艺术专业学生的合作。学生在对德拉克洛瓦的资料收集基础上,通过电脑PPT课件展示了他的作品如《自由引导人民》《肖邦画像》等,总结他的艺术成就即对色彩的深入研究和独特运用影响了凡・高及印象派画家,他的色彩纯净丰富而透明,让全班体会“蔚蓝的色调”。
教师在这一环节的作用主要是穿针引线,学生对德拉克洛瓦的深入分析,究竟对语文本身有多少意义呢?因此,在该活动之后,教师马上提出作者在文中提到德拉克洛瓦的作用是什么,从而在使得课堂牢牢围绕在课文文本展开而不跑题万里,而这也是语文综合性活动“语文性”的体现。
在电脑课件纯净的蔚蓝色中,学生选择了肖邦的三首作品片段并冠以主题词来作为对文本的辅助解读:蔚蓝色的宁静的降b小调夜曲,慷慨激昂的A大调“军队”波兰舞曲和雄浑豪壮的降A大调“英雄”波罗乃兹。学生还试图分析波罗乃兹曲的波兰风格以及肖邦创作后两首曲子和波兰革命的历史关系,并不断和课文文本结合,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深意。
虽然艺术专业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知识结构较单一,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兴趣容易转移,但《肖邦故园》文字相对浅显,又生动形象,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经验相结合,因此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多种综合元素自然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视觉的冲击中,听觉的刺激下,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本次学习活动先让学生组成团队去根据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进行合作研究和讨论,并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在完成课堂内容之后,再进行课后拓展,拓展部分任务如下:
一、课后综合实践活动的布置
1.活动A《我看肖邦》从音乐或其他角度探索肖邦个人品格和音乐魅力。
2.活动B《**故园》对本地某名人故居进行深入探索,参照课文风格,以小见大,发掘该人物的生平和人格。
3.活动C《……》自己创作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主题!
注意:1.活动都要形成一份文字稿;2.都要制作PPT课件。
二、活动方法参考
1.调查法:实地调查,形成初步文字稿。
2.访问法:访问当地人或博物馆工作人员,并形成采访笔记。
3.资料索引法: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做好基础调查工作。
三、活动步骤参考
1.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做好基础调查,并整理好资料。
2.实地调查,把自己的所见所得和资料进行对照。
3.访问交流,采访故居管理员或者文化工作者,对人物品格作进一步的探究。
4.组稿,对人物的点评和对自己的影响。
四、可以做成多元化的PPT课件
1.文字;2.照片;3.故居的手绘地图等,通过手绘图画来表现;4.建筑特点,功能;5.视频;6.音乐
五、本次活动需要3人以上的小组合作,自由组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本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但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通过一系列综合性活动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另外,综合性学习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也使得课程突破了课堂的限制,也突破了学科的限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和常规的语文学习相对照,在学习方式上语文综合教学更侧重于实践活动,但是作为语文活动,根本目标还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语言智能仍然是语文综合教学中最应突出和强化的智能项目,在活动中,语文是不能缺席的。
在《肖邦故园》的综合性学习设计中,处于重要地位的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文字的鉴赏、朗诵、学生的陈述和形成文字,以此为锦,再添上其他资源的花,使得课程“锦上添花”,丰富多彩,又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正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温立三先生认为:“一般来说,化为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就应该算是成功的整合。”语文综合教学要始终以语文学科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主要目标,使之与一般的综合实践活动区分开来,确保“语文本色”,当然这与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是并行不悖的。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在编写时本身就具有一种比较的眼光。选择的外国文学作品较好地体现了经典性、时代性和流派的传承性,具有“世界文学”的眼光。编排作品体例则遵循了跨民族、跨文化的原则,同一板块内常常将主题、体裁等方面具有相似性的中西文章相互搭配。比如必修三“祖国土”专题“颂歌的变奏”板块中选择了闻一多的《发现》、艾青的《北方》、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和阿赫玛托娃的《祖国土》四首中外抒情诗,都是带着深深的悲剧感和忧患意识抒发对灾难深重的祖国深刻的爱。“号角,为你长鸣”专题“底层的光芒”选择了高尔斯华绥的短篇小说《品质》和杨绛的散文《老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大时代背景下底层普通劳动者的高尚品格。“殉道者之歌”板块则用三首中外名诗《离骚》《致西伯利亚囚徒》《啊,船长,我的船长哟!》展现了屈原、十二月党人和林肯在历史重大事件中的人格追求。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下“执子之手”中就选择了《长亭送别》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一中一外、一离一聚、一悲一喜两个戏剧选段,对应了爱情这一人文话题。“旧日时光”则选了彭斯的《旧日的时光》、朗费罗的《箭与歌》和冯至的《别离》三首抒情诗歌,传达友情这个人文话题。“直面人生”专题“苦难的尊严”中则选编了培根的《论厄运》和周国平的《直面苦难》两篇充满人生智慧的论说文,探讨了如何面对逆境的话题,在读本的相应板块内又选择了丁大同的《庸人》和王蒙的《人生三境》对人生中的顺境、俗境进行探讨。
外国文学实质上是翻译文学,是经过译者第二次创作的作品,译作不可避免地打上译者的理解、风格等个人色彩,不同的译本所呈现的文学样貌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有些甚至南辕北辙。外国文学作品的这一特征也带来了一种必然的比较,即译本的比较。当然我们毕竟不是英语专业式的去评判译文孰优孰劣,是否准确,而是应该从语文学习的目的出发,有效地利用对不同译文的比较,加深对原作的理解,进一步去体会原作的精妙之处,从而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如《鸟啼》的教学可以引进马澜的译文与苏教版于晓丹的译文进行比较阅读。有一句于晓丹译为“鸽子开始不间断地缓慢而笨拙地发出咕咕的叫声”,马澜译为“慢慢地,呆板地,一声不停歇地咕咕咕低语”,“笨拙”与“呆板”相比多含一份可爱天真,“不间断”和“一声不停歇”相较多了一种连绵而柔弱的意味,更形象地写出了弱小生命中蕴含的生机,更突显以死为背景的更为顽强的生。而《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教材中所选的胡赵译文和比较常见的郑译文,在句式、语气和用词上有不少差异,前者更为忠实,而后者文学色彩更浓,可以让学生借此比较进一步来领会作者的观点。《啊,船长,我的船长哟!》这类原文较为浅近的作品也可以将原文、教材译本和通行译本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原作形式、内容等多方面的妙处,甚至可以采用必修五《箭与歌》的课后文本研习中所提供的方法,即让学生尝试自己翻译原文,来展示学生对这些作品的个人化解读。二、 教学设计中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每每到了高三复习,遇到与前两年所学内容相似的知识,让学生回忆曾在何时何处学过,只有极少数人还能记起,大多数已是一脸茫然,老师们大多很是无奈。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学科课程依照内在的逻辑要求,被拆分成若干专题、板块,并最终借由单个课堂组成学生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学生需要从局部到整体归纳、建构知识体系。繁重芜杂的学习内容,对整体知识体系的一无所知,从一开始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带有先天的盲目性和松散性,想要依靠单个的课堂串联起三年学习生活的记忆,实在强人所难。“比较”可以更高效地串联起松散的教学片断,由点及面地不断将新知与旧识相勾连,让学生融会贯通。而外国文学作品中常会出现异中有同和同中有异的文学相似性,而这些异同常常就是各个民族不同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的反映。用一种宏观的比较的眼光去审视这种文学现象,一方面寻找某些具有共性的文学审美价值,另一方面感受各民族、各文化的不同面貌,可以更好地整合教学内容,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拓展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面对当前多元文化的应对能力。比较文学中的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1. 平行研究的方法
平行研究是指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平行研究可以是主题、题材、情节、人物、文体风格、艺术手法及其他形式问题的比较研究,也可以是作家作品、文学类型、思潮,流派的比较研究。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时,就应该有意识地进行这种平行的比较。
同母题、同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可以挖掘作品内涵,展现不同的文学风貌。“殉道者之歌”三首诗的比较可以反映同一母题下不同作品的不同情感重点和基调,《离骚》的自信、忧虑与昂扬,《啊,船长,我的船长哟!》的深情、哀痛与悲壮,《致西伯利亚囚徒》的高亢,豪迈与奔放。戏剧选修中的《悭吝人》的教学设计则可以将阿巴贡、初中教材中的夏洛克和名著阅读中的葛朗台进行比较,使学生可以看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作家对同一母题的不同处理而显示出的不同艺术风格和各国社会历史风貌,而且通过这几个人物形象可看到一幅粗略的欧洲近代文学地图——其背后有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批判现实主义三大文学主流及其重大代表作家及作品。
同审美趣味、艺术技巧的作品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将陌生转化为熟悉,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比如把苏轼的《赤壁赋》、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王维的诗歌和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加以比较,就会让学生发现看似陌生的日本写景作品虽然和中国借景抒“人事”情怀、展现人心的传统写景作品不同,但那种不含人世间烟火味,将自我内在之情移入外在自然,个体融入了宇宙万物获得至高的精神愉悦的“静美”和“禅意”实质上与盛唐的山水诗,特别是王维的诗是一脉相承的。
而同文体的作品的比较,可以让学生拓展审美视野,更好地掌握文体特征。在教授《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可以在最后让学生将它和板块中的《长亭送别》从戏剧形式、意象及语言风格方面比较差异。《长》以唱词为主,全套曲词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具有一种意境美;选择的景物意象,带着浓浓的愁绪,情由于景的渲染烘托而表现得更突出;语言深沉内敛,表达含蓄优雅,表现出浓郁的东方韵味;代表了中国古典戏剧的不写实的极致抒情的优美的审美趣味。《罗》则更多的采用感情浓烈、富有诗意的对话来推动情节,展示人物性格,有强烈的戏剧冲突色彩;意象不是为了构成意境,而只是优美巧妙的比喻;语句直白大胆,句式反复排比,多感叹句,构成莎氏特有的气势,表现炽烈爱情,表现人物在悲剧面前的生命感受。进而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方爱情剧的异同,作家同情、歌颂为追求自由恋爱而献身的男女,憎恨、谴责、控诉破坏爱情的恶势力,是中西爱情剧的共性。西方更多的是从悲剧的角度去表现“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观念,大多表现为“悲—欢—离—亡”的公式,侧重于两个人的爱情心理。中国戏曲更多的是从喜剧的角度去表现同样的观念,大多表现为“悲—欢—离—合(大团圆)”的公式;大多与国家、社会相联系,从更大的社会背景去描写爱情。比较《茶馆》与《俄狄浦斯王》的不同之处,实质上是对戏剧结构特点的理性概括,是“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和“闭合式”戏剧结构的比较。
2. 影响研究的方法
影响研究是指比较研究跨越语境或民族的界限,注视着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在题材、思想、书籍或情感方面的彼此渗透。运用影响研究的方法,通过比较《雷雨》和《俄狄浦斯王》,我们会发现的《雷雨》从取材上看,明显受到西方戏剧传统的影响,即反映的是关于人的命运的悲剧,这样才能较为深入和准确地看到剧本在展示家庭悲剧和社会悲剧的同时,还揭示了更为深刻的命运悲剧:人对命运的抗争与命运对人的主宰这一难以调和的巨大矛盾;才能发现《俄狄浦斯王》中所使用的“发现”和“突转”手法在后世大量的作品中都能看到,比如《雷雨》《玩偶之家》,比如“欧·亨利式结尾”。通过影响研究,学生才能了解意识流的《墙上的斑点》、荒诞派的《等待戈多》实质上都是西方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影响下的产物,他们看似迷乱晦涩的形式下实际是对内心生活的真实表现,这种注重内心心理的描摹我们也在《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和《老人与海》中可以看到。运用影响研究,我们了解了冯至深受德国诗人里尔克的影响,诗人在作品中自觉而深刻地对存在和生命价值进行探求,他的作品中含有浓郁的中古罗曼风味,在教学中可以比较《别离》和中国传统别离诗表现主题与写作手法的不同,实质上就是对东西方思维习惯与审美方式的比较。东方以形象思维见长,中国古典诗歌往往以意象的串联构建全诗,描情状物,营造一种意境之美,强调“言之有味”,主题侧重抒发个人情感,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生体验也是建立在对自我经历的关照之上的;西方以抽象哲学思维见长,西方诗歌创作强调“言之有理”,思辨色彩浓厚,具有理性之美,主题向思想的纵深处开掘,进行人生、存在、意义等具有普遍性的哲理思索。这样的比较研究很好地将文学、文化、审美的视野加以拓展,丰富了课堂的深度与广度。
3. 跨学科研究的方法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本质上就是生活,而在今天的文化高速发展融合的背景下,学科的界限也更为模糊,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还应当有意识地注意跨学科研究。比如哲学思潮会对文学产生重大影响,就像前文所说的《等待戈多》和《墙上的斑点》。而几乎所有的作品都会与其所产生的时代、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在《肖邦故园》的课后练习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题目:“《肖邦故园》有许多地方对肖邦的音乐进行了文学化的再现和诠释。请仔细品味,看看作者是如何把音乐转换为文字的,并从肖邦的音乐作品中选择一些曲目(如《a小调玛祖卡舞曲》《g小调第一叙事曲》《降A大调波罗涅兹舞曲》等)进行欣赏,写下你的感想,与肖邦促膝谈心。”这显然是用跨学科研究的思路,从专题人文内涵理解入手,用语言文字将音乐形象、作品主题和审美感受表达出来,用音乐关照文学内容。
一、音乐与文学的联系
音乐和文学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如果以艺术的本质来考虑,无论是音乐还是文学都是为了将生活中体验到的各种情感艺术地表现出来,让周围的人理解。所以如果能将音乐和文学充分地结合起来就能促进两者的发展。因此,可以说音乐和文学的功用在某些方面来说是一样的,只不过在表达情感的时候会使用不同的材料、手段和方法。比如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诗经》,不仅描述了许多中国古代人们的思想、情感,还把音乐和文学非常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因此无论是从哪个国家的艺术演变历史来看,音乐和文学之间都有一种默契存在,也随着历史的潮流不断地发展变化。因此文学的昌盛和音乐的繁荣也有很大的关系。
从语文的角度来说,语文知识都是文学的表现,所以音乐对于语文也非常重要。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怎样更好地将音乐融合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因为文学和音乐的交流和互相借鉴能够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让语文教学更加的生动形象。所以说,音乐和语文教学也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选取什么样的音乐也值得研究,如果能恰当地将语文和音乐进行结合,就能为语文课堂增添色彩。
二、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中国传统音乐
在语文课堂教学内容里,有一些古诗词的教学能够和音乐结合起来。比如在《赤壁赋》一文中,有形容吹箫的语句,在讲解的时候就可以使用一些传统的吹箫的曲目,将箫的美妙音乐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体会到“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的具体情景。又比如在高中语文小说部分的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和小说内容相关的传统音乐做为背景音乐或者内容介绍的音乐,因为小说具有非常强的叙事性,所以在选用音乐上需要进行一些筛选。比如,在进行《红楼梦》的有关章节的学习时,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的插曲《枉凝眉》。在这首词中,非常形象地介绍了《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两个人凄美的爱情故事,和文章的内容非常的贴合,所以学生听了音乐以后就非常有兴趣学习,这样能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所以说当语文教学中,遇到一些和中国传统音乐相关的文章时,就可以充分地利用音乐进行课堂再现,这样就能让学生突破课本内容的限制,有一个比较具象化的感知,在课堂上也有了强烈的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能够对语文课堂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2.轻音乐
对于普通高中生来说,大部分人都没有接触过西方古典音乐,因此对轻音乐没有充分的理解。但是如果能在语文课堂教学里面适当地添加一些轻音乐,就可以让学生在轻音乐的影响下初步形成审美的感觉。因为人类在轻音乐的环境中能够很好地进行思考,对于美的事物也能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比如在《肖邦故园》一课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在背景音乐中加入肖邦的一些轻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和审美能力。因为这一课的内容非常的舒适缓慢,语言优雅从容,非常适合一些轻音乐作为背景,所以在这种类型的文章教学中,就可以充分地利用轻音乐进行教学,可以使用一些肖邦的钢琴曲,比如《夜曲》,在缓慢优美的背景音乐下进行语文教学,就能让学生更好地欣赏文章的内容,并且有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高中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学生承担着升学考试的巨大压力。所以从为学生的思想放松方面来考虑,也可以适当地播放一些轻音乐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让学生缓解自身的压力,头脑更好地得到放松,既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也能让学生在忙碌的学习中获得短暂的放松和宁静。
3.流行音乐
一、抓住一课一点,勾连高考,不及其余
我们的课本从必修到选修其中不乏大量很有价值的篇章,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做到抓住教材的重点篇目,进行大胆的取舍,像《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就完全舍弃,而保留的篇目都有值得反复探究的价值。在这里,我们每课只抓住一个与高考最关联的地方,进行深入的、全面的拓展、演练,其他层面的内容就可以淡化处理。
1.从散文中,获得标点符号的知识
如必修三《肖邦故园》有这样一句:“这儿原先也该有牛栏、马厩,有牛,有马,有犁,有耙,有谷仓,还有干草垛。”就很好地诠释了顿号和分号的用法。此外还有“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些句子与高考标点符号考查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完全吻合,我们就抓住本文标点符号这个点,全面拓展,让学生反复咀嚼,彻底消化。
2.从课文的比喻句拓展延伸,勾连高考中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如必修一《我的四季》中一个句子“在这个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的理解,这是一个典型的比喻句,理解起来有若干的要素。我们抓住这个点扩展开来,勾连到高考考点中关于比喻句的答题技巧问题。例如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中《灯火的温情》中第21题:作者最后说:“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意?这就是典型的考查比喻句的例子,我们让学生学会分析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进而把握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从而做出答案。
二、文体变异,突破常规,挖掘新的知识兴奋点
课后延伸的重要形式是以教材为依托,打破以往传统的复习思路,另辟蹊径,挖掘更深层次的内容,为高考写作做积淀。
1.从文言文语言入手,仿写类比式作文开头
我们在复习课本必修一《劝学》时,除了要求学生背诵全文,熟练掌握文中的实虚词的用法,能够翻译文中句子之外,更多的是让学生关注这篇文章中类比的用法。如文章在第二段论证学习的作用时,用到的“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着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等一系列句子,这是非常典型的类比的语言,让学生们试着仿写,并运用到作文当中。同时,将仿写拓展出去,进行议论文开头的训练。
例如:将类比式(比喻)语言作为作文的开头,通过选取大自然中与人在某方面本质相似的物,从而指向话题或观点。包括单一式和排比式两种。
学生们在进行这一系列的拓展训练后,既弄清了类比的特征;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写作的水平,为高考议论文的开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从现代诗歌和散文的语言入手,进行语言运用中仿写的训练
以往学生复习现代诗歌和现代散文阅读,基本都是走马观花的读读文本,解决一下生字词中的难点,对于文章也只是有个大概的了解罢了。进入高三一轮复习,如何在现代诗歌和现代散文里挖掘出新的有价值的东西,我们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例如:课本必修一《相信未来》中有大量的句式相仿的句子,如:“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的结构几乎安全一样,我们将它概括为“当……当……我依然固执地……写下:相信未来。”
这个句型我把它留给学生,让学生们在课堂上以四人为小组的形式展示自己完成的作品,然后将小组中最好的句子写在黑板报上,既训练了语言运用中的仿写,又让学生在高三这段特别的日子里坚定信心,相信未来!
3.从现代文中挖掘文言词汇,积累文言知识,提升文言能力
文言文的复习是高三第一轮复习中的重头戏,从课本必修一到必修五,从《史记选读》到《唐宋家散文》,学生们基本上是看了又看,翻了又翻,能掌握的掌握了,没有掌握的还是留在课本中。如何在复习里强化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如“台湾湿度很高,最饶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情调”中“饶”字就是富足,多的意思。虚词如“这样岂不像住在竹筒里面”中“岂”字就是“难道”的意思。
通过这样打破常规的复习,学生们对文言文中枯燥的实虚词的掌握有了新的认识和变化,不但从根本上记住了词语本身和它们的含义,而且能够在写作中大胆尝试着使用文言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