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专业考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大学;会计实验;教学;思考与探索
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会计教育真正趋于完善。而作为服务于实践的会计教育的重要部分,会计实验教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国内大多数的大学实验课上要么只进行一些非实践性的理性模拟,要么就残缺不全地做一做凭证、账簿和报表,显然没有达到实验应该起到的作用。如何开展有效的会计实验教学,不仅成为当前会计教育界,也是会计实务界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 大学会计实验教学的现状
为了考查目前大学实验教学效果的现实状况,我们在2008年对江苏省一所多科性大学和一所综合性大学的会计学专业的实验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被试对象确定为会计学专业的大学四年级学生。为了使得考察比较全面,调查内容包括21个涉及会计教育各环节的题项,主要针对学生自主性、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实验涉及领域的广泛性等专题进行考察。
在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后,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现有会计实验教学中存在一定优势,如:教师对实验目的的表述较多,教师对实验的要求总是非常具体和严格;实验内容与理论教学的教材符合;实验中对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做了区分;实验时间与数量具体且实验课课后作业数量较多。但是,也从中看出许多的问题,如:教师在课堂内外的提问与答疑和课内的案例教学方面表现均较差,没有有效发挥主体引导的作用;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材的标准化、会计与审计及财务管理的结合程度、实验涉猎经济、金融和管理的程度等方面都较差,手工实验与计算机实验很少同时进行,安排会计流程程序设计及分会计岗位实验均较少,每学期学生很少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且这些结果在被调查学生的回答中一致性很高。因此,大学会计专业实验教学并没有真正发挥其积极有效的引导作用。
二 开展会计仿真实验,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会计仿真实验就是让学生在模拟的会计工作环境下,把企业单位的会计业务进行模拟仿真,运用会计实务的操作方法对虚拟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将教与学、学与用紧密结合起来,学生不但能获得会计学科的感性认识,还能从中掌握会计人员进行实际操作的技巧。因此,为保证实验效果,建立正规的会计仿真实验室十分必要。但是,实验室要真正发挥其有效作用,就必须满足相应的条件和要求。
1 实验室应有仿真场景和配备齐全的会计专用工具。会计工作的必备用具较多且杂,如计算工具、凭证、账簿、会计用章、财务用章等,凭证转递和账务处理过程有其独特的步骤和具体要求,这就要求有一个特定的工作环境。建立正规的会计仿真实验室,首先实验用桌应相对宽大,以便放置必要的实验用具和学生的实验操作;其次,实验室应有足够的座位和便利的通道,保证每位学生有固定的位置,便于指导教师在实验课上对每位学生指导和监督,也便于实验凭证的转递;另外,实验安排应体现会计实务要求,为每位学生指定相应的工作岗位,如制证员、记账员、审核员等,结合实验内容和过程,并通过角色互换,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各工作岗位的基本业务操作流程、工作权限和职责范围。
2 实验室应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会计实验的手工操作过程即为按特定要求填制各种凭证与账表的过程。采用实物投影设施将现实企业制作好的凭证与账表进行显示,将大大缩短教师演示实验操作的时间;将实验应完成的内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制成多媒体课件,在实验过程中随时放映,既可以减少教师回答学生重复性问题的工作量,又可以减少其他学生等待教师答疑的时间,从而提高实验操作的效率。~7,-1-电算化实验教学除了要在计算机硬件上满足实验要求以外,还应采用现代的实验教学软件系统。该系统能够全面、系统、深入、真实地模拟企业的管理职能、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既能体现企业版会计软件的基本内容,又可以模拟企业的业务数据,让学生在真正接触到企业数据的同时,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从而真正发挥会计实验积极有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从事会计工作的实践能力。
三 合理设置会计实验内容,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现代会计学者较早就从实践角度出发研究会计理论体系(李心合,1992)。有的会计学者认为,会计专业知识、经济业务知识、法规知识和其他相关财经知识都应包括在会计实验中,并称之为会计实验知识化(于玉林,2004)。总之,大学会计实验中对学科体系内审计、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强调,对经济、金融和管理基础知识的涉猎,符合目前培养会计人才的需要。只有通过会计实验,让学生投入到广泛的对会计基本理论形成进行验证的活动中,才可能甄别出有效的具体教育策略,达到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目标。因此,会计实验教育的改进必须提高实验内容的完整性。但是,现有实验教材的非标准化、理论教材的西方化、实验内容的条块化,使得大学会计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显得十分紧迫。
根据会计工作的具体规范,可将会计模拟实验分为会计手工系统模拟实验和会计电算化系统模拟实验两大部分。会计手工系统模拟实验应根据理论教学内容和进度循序渐进地进行,按会计主干课程的设置,由会计基础实验、财务会计实验、成本会计实验、财务管理实验、审计实验组成,在内容上应将各项实验进行有机结合(如财务会计与审计及财务管理相结合,实验涉猎经济、金融和管理等方面),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了解了会计理论知识和方法后,从实践的角度对书本知识加以验证和运用;会计电算化系统模拟实验主要是与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相关联,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特定方法和步骤。本实验可直接利用会计基础实验、财务会计实验、成本会计实验的有关资料,结合实验教学软件系统进行账务处理。学生通过本项实验可体会到手工记账和计算机记账的区别及各自的特点,从而领会电算化对会计工作非凡的帮助,也为学生能够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增加信心。通过这两种会计模拟实验,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全面的仿真性会计实践锻炼。
四 精心做好实验指导,提高实验教学的实际功效
为较好地达到实验预期效果,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单纯关注对实验目的的表述和对实验结果的要求,还要根据每项实验的特点、围绕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
1 演示式的指导方法。在每次实验开始时,先由教师将实验用具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步骤做一次具体演示,然后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教师演示的方法进行实验
操作。此方法用于会计基础实验和电算化实验中。学生在实验时面对的场景与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面对的场景是一致的,从而使学生体会真实的工作过程,起到真正的训练作用。
2 答疑式的指导方法。在实验开始时,教师对当次实验的内容和使用的核算方法做一总体要求,具体操作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此方法用于财务会计实验和成本会计实验中,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会计核算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专业综合技能。
3 开放式的指导方法。教师只提供实验的基本要求,具体的实验资料、实验过程和实验方法完全由学生自己设置。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随时做一些启发性的提示,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将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尽可能多地运用出来。此方法用于财务管理实验和审计实验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五 制定完善的实验考核制度,增强实验成绩的有效评价
学生实验课程的成绩应是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各项表现的综合结果。因此,实验考核标准要根据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各个环节中的表现,并结合具体实验的要求和特点加以评定。
1 基本考核要求。即对实验操作的一般性考核要求,包括实验态度是否认真,实验结果是否正确,凭证填制、账簿登记、报表编制、财务分析报告及审计报告是否规范,账面是否整洁等。
2 特定考核要求。即针对各项实验特点制定的考核要求。会计基础实验和电算化会计实验着重考核学生实际操作过程是否规范,财务会计实验和成本会计实验着重考核学生独立核算能力,财务管理实验和审计实验着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3 鉴定考核要求。即对学生实验操作过程掌握程度的验证考核。在实验结束后,根据本项实验的内容,对每位学生随机提出一些问题让其解答,或抽取实验中的某一小部分让其当场演示,以此判断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实验内容。
通过使用上述标准对学生实验操作进行考核,既能准确评定学生成绩,又能将实验成绩考核转化为激励学生认真、主动、独立完成实验的动力。
【关键词】会计专业 人才培养 理论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9-0112-01
目前,职业技术教育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依然存在,导致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无论从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表现得单调。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 当前我国职业类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现状
1.教学观念滞后,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
目前,许多学校在教学环节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课和实习课课时比例失调的现状。尽管从事职业学校会计教学的教师已认识到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还存在着对会计实践性教学的片面性理解,致使目前的会计实践教学存在较大的缺陷。
对此,学校就要求转变旧的教学观念,以社会需要和会计岗位必备的业务技能为基础,实行岗位项目实训,突出实训的实践性、实用性,加强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受教育体制的影响和制约,使得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形成理论课时多于实训课时,致使实习、实训课无法保质保量完成,造成学生脱离学校后无法直接从事会计工作,不仅要接受企业再培训,甚至连从业的资格都需要在社会中重新认证。
2.实践教学课时不足、模拟简单的现象严重
学校都或多或少地建立了会计岗位模拟实训室,但实践教学课时安排较少,一般是6~8个学时,这些课时有时还仅仅是课后进行的简单实操训练而已。最主要的是实践教学环节还停留在手动填凭证、记账等简单的程序演示上,即使有些学校购买了电脑等设备来模拟会计电算化,也是安排上2~3次机建个账就结束了。对于学生来说,没有真实体验,只能是见到、知道、能简单操作的意识,完全把实践当成了理论难点解析的一种手段。
3.师资力量缺少实践经验
目前职业类学校的大部分会计专业教师,要么是从院校会计专业毕业即到学校任教,要么是相近专业教师转行来的。由于这些教师没有财会实际工作经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也仅限于书本,导致教学时空对空,进而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可想而知。加上这些教师在学校的学计划的安排下,基本上都是理论与实践教学一肩挑。理论是书本,实践无经验,这样的师资去完成理论和实习教学任务,其效果可想而知。
二 改革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针对目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笔者认为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和提高:
1.更新教学理念,重塑教学目标
我们要更新教学理念,要把职业类学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性为:学生在毕业走出校门的那一刻起就是具有直接上岗从事会计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有了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在教学上应该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在学生为今后考会计职称、更好地发展而学好理论知识奠定扎实基础的同时重视实践教学,结合企业所需会计岗位的特点设置相关的岗位实训操作,让学生在实训的操作中更好地掌握各岗位的要领,便于以后能迅速适应并胜任各岗位。
2.完善优化教材设计,强化实践硬件建设,改善教学环境,还原真实场景实践
为适应用人单位不断提升的要求,紧贴企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实际,以就业为导向,瞄准会计发展方向,及时编写既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又具有职教特色的会计专业教材。另外相应地改善实践教学环境。除了建立并完善会计模拟实验室,也要在改善基础硬件的同时积极和企事业单位取得联系,请财务工作人员到学校就有关课题进行示范性讲解。
3.强化“双师型”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
学校要高度重视对本校教师的培养力度,迅速建立起一支“双师型”的会计专业教师队伍来。除了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鉴定考证向“双师型”转变外,还要积极搭建平台让教师进行理论进修,同时根据需要选派教师到业务部门、企业进行专业培训或顶岗锻炼。最后为了优化教师结构,还需要引进人才,向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担任客座教授。
4.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积极为学生实践教学和毕业上岗奠定坚实基础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彰显职业教育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途径。要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积极寻求校企合作,不仅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搭建一个牢固平台,在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企业用人难题,实现共赢。
综上所述,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改革。培养模式改革须从教育理念的改变出发,明确培养学生的目的是培养毕业即上岗、上岗即能干的应用型人才,以社会需要和会计岗位必备的业务技能为基础,突出会计专业的实践性、实用性,最终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吴云飞.中职会计专业项目实训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26)
[2]古淑萍.对高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云南高教研究,2006(1)
[3]邵瑞庆.关于加强行业会计研究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7(31)
[4]刘尚林.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改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1)
关键词:研究现状 相关问题 实践反思
高职会计专业与本科会计专业教育一样,都处于会计教育中的中间阶段。因为,处于会计教育顶端的是会计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处于高职会计教育与本科会计教育之下的是初等职业学校的会计教育。因此,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研究,不仅会影响到会计教育最高阶段的会计专业研究教育,而且也会涉及到初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会计教育专业的发展。所以说,我们本次的研究就显得颇为重要了。
一、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研究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从业者也与高职学校其它科目教师一样,积极地探索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研究。目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研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者结合高职学校的教育目的,注重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如李怡雯发表于2013年《职业技术》的《高职会计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一文;张瑞芳和左桂云发表于《经济研究导刊》的论文《关于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等。这些研究文章都比较关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其次,研究者结合高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比较关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如张志华发表于2013年《经济研究导刊》的《面向民营中小企业的高职会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以广东科技学院为例》等文章。关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不仅事关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的转型,而且也事关会计专业教育的创新研究。会计专业的培养模式转型也好,会计专业教育的创新也罢,都得以具体的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作为基础。所以说研究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建设也是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的研究。
最后,上边所举论文虽然数量有限,但这些论文都是最新发表且在知网上关注度较高,再加之自己长时间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问题的思考,可以得出当前对此问题的研究焦点是这样的结论。
二、本次研究相关问题探讨
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进行研究必须涉及到哪些问题呢?结合自己多年的会计教学实践和毕业学生的反馈,参考其他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我觉得进行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实践一定会涉及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
进行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研究的实践首先要涉及到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再认识。传统的高职会计课程标准对人才培养目标是这样界定的: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各企事业单位,能在经营管理第一线中从事企事业单位出纳、银行柜面服务等会计及其相关岗位的操作性工作,具有公民基本素养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由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求职对象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我们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研究的目的就是跟上这种新的变化形势。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形式的日新月异,对我们转变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研究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比较同意下边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观点。
厦门远华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的杨雄在其论文《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培养模式的探讨》中,把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面向中小企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掌握中小企业会计及计算机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并有一定的开拓精神和综合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可以这样说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目标的转变是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研究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2、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更新,势必引起高职课程设置的变化。围绕新形势下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具备传统会计专业的系列课程。目的是使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具备应有的、从事会计工作必有的专业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是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的必备知识基础。
其次,根据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将来的发展需求,设置选修性课程。如果某些毕业生在毕业后想继续考研深造,我们应该结合考研所必须的专业的要求,为其开设相对较深的会计专业课程,为其继续求学做准备;根据某些会计专业毕业生是为了直接就业的需求,我们应该结合当前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增加设置更为恰当的实用性课程,以便提高学生在求职中的优势和实际工作能力。这样的课程设置才能满足当前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
最后,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一定要有实践性课程。无论对准备继续深造的考研学生而言,还是对准备直接参加工作的学生而说,实践能力都是其从事会计工作的可靠保障。因为,理论联系实际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三、实践及反思
根据多年的高职会计教学实践,结合相关的研究成果,我们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研究进行了如下的实践并对自己的相关实践进行如下反思:
根据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即,一类直接面对中小企业直接参加会计工作,一类学生面对考研,进行会计专业知识的继续学习)的分类,分别阐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研究。
1、面对中小企业学生的培养模式转型与创新研究
这一部分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他们直接面对的是中小企业的会计实践,因此,他们在高职学校里一定要熟练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会计专业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熟练的网络技术和数据库软件的操作能力、必要的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工作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以及做账核算、纳税筹划、会计的内部审计等等相关的会计专业知识。在学生的能力方面,会计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应该具备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操作能力、纳税实际操作能力、会计专业的开发创新能力。
因此,在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我们注重了以下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教学工作。第一,结合当前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的实际需求和毕业生直接面对会计工作的需求,我们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法是在课程设置中,延长了学生的实践时间。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仅有专门的实习时间,还有到中小企业参加真实的会计工作时间,即顶岗实习。学生的实习与顶岗实习的时间加起来与其在高职学校学习会计理论的时间几乎相等,即学习与实习所用时间相等。
结合当前中小企业直接参与出口贸易的现实,在高职学校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我们加强了与会计专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会计电算化的学习。前者是为其以后的会计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后者是为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打基础。
根据学生的反馈,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仅没有耽误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加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的实践中(实习和顶岗)既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又让学生了解了自己的不足,激发了专业学习的兴趣。
2、面对考研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转型与创新研究
虽然都是高职学生,但由于这一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需求与前者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在课程设置上,为其设置了选修形式的专业课程。这一部分课程目的是为考研深造的学生提供学习理论知识的机会。因为考研需要这一部分高职学生在具有相对熟练的会计实践能力外,还要掌握相对较深的会计专业知识。因此,学校为其增加了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审计学、会计电算化研究等知识内容的强化教学工作。
会计专业的考研不仅涉及到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也涉及到英语学科的学习。因此,在会计人才培养转型与创新的研究中,我们还加强了英语学科的教学工作。虽然高职的大部分学生不准备考研,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英语在未来的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中一定是会计从业者不可或缺的语言技能。
总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研究尤为重要,值得我们高职会计专业老师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李怡雯.高职会计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职业技术.2013.03
你们好!
我是经济管理学院财务会计系在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___. 我现在郑重提出转专业申请,希望从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转入本系会计专业。
根据学院下发的通知,结合自身情况,特此递交此申请。 高考填写志愿的时候,我只填写了本院的会计专业,并且没有服从调剂,在高考录取时学院说我分数不够,不能上本院的会计专业,发信息给我让我服从调剂,否则面临退档,我没有服从志愿,因为我非会计不学,如果没有学会计专业,我宁愿复读一年。当天打电话给学校,学校说我已经被退档了,但是过了两天,我在网上查到我被本院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录取了,我很是不解。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以前班主任让我去复读,我当时就报名了天长中学的复读班。回家后,爸妈劝我去读,费了很大精力劝我,爸爸了解到本院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需要学会计方面的知识,需要考会计相关的证书,当时和爸妈妥协了,决定来本院就读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在开学的时候,本院只要是填会计并且没有服从专业被其他专业录取的学生可以直接转到会计专业的,但是我不了解,所以错失了这次转专业的机会。在这接近一个学期的学习里,虽然课程和会计专业一样,但在以后需要学习资产评估方面的知识,我对资产评估方面的知识一点兴趣都没有,对它更没有学习的热情,我一心只想学会计,不想学其他方面的知识。我对会计十分感兴趣,我父亲就是一名从事会计行业二十多年的会计,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时时刻刻受到父亲的影响,时常会帮父亲处理一些账目,对会计产生了浓厚兴趣,也对会计有了一定了解。我对父亲也是十分敬佩,今年父亲通过了中级会计师考试,成为了一名中级会计师,父亲也是国家报检员,这也让我产生了向我父亲学习信念,更想以后从事会计行业的工作。据我了解,现在财务会计系各班的课程基本一样,课程进度也基本一致,所以我在转专业之后不会落下什么课程,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我十分想学会计,我已于今年8月份报名参加了2012年1月份的会计自考本科,想在会计学历上更上一个层次,我也正打算报名电大的会计函授本科,想两年半之后考研。
非常感谢学院给了我们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让我们自己选择喜欢的专业,让那些专业服从的学生转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学校给了我这次机会,我要牢牢抓住它,转到我喜欢的会计专业。
2011考研复试国家线划定 考研经济类涨幅20分
2011考研复试国家线划定,在学术型研究生招生中,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仍是复试分数线较高的专业。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系列中,翻译、新闻传播与出版复试线,其次为金融保险和会计专业。复试分数线中管理学、经济学等热门学科达到350分,比去年涨20分。
今年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比去年增加了11万人,同时数学等考研(论坛) 试题难度下降,所以才造成了复试分数线“疯涨”。为方便考生调剂,4月2日至5月5日,教育部继续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yz.chsi.com.cn,教育网网址:yz.chsi.cn)开通“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