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逆向物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由于我国的物流管理起步较晚,相对来讲,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距离。对比外国关于逆向物流的成功经验证明,在中国大部分企业实行逆向物流是有必要的。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也有利于社会整体的发展。但目前在我国发展逆向物流还有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一、我国逆向物流在发展中的阻力
我国逆向物流起步较晚,没有成型的理论,虽然近些年来逆向物流已经有了长足的飞跃,但是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阻碍我国企业逆向物流发展的一大难题是,大多是企业不重视逆向物流。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企业的消极态度是阻碍我国逆向物流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其次,是没有标杆企业做出成型的理论供中小型企业参考,许多中小型企业在见不到利润的情况下都不会冒进。最后,我国紧缺逆向物流人才,许多企业的管理者都缺乏这方面的知识,造成目前企业逆向物流的空缺。
二、我国逆向物流缺乏规范性
逆向物流管理缺乏规范性,也是阻碍逆向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些企业内部没有严格规定下游的退货原则,下游退货没有限制导致企业不能确定退货原因和来源。有些企业,为了降低产品退货率则对回游商品做出了严格的限制,售后对消费者采取拖延时间和设置复杂的退货手续。这样做的后果是,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每况日下,直至没有市场份额,最终的结果就是企业倒闭。
三、我国逆向物流发展的解决办法
第一,国家出台相应的刺激政策。对企业进行资源回收再利用的,采取减少赋税或者免费提供技术支持等。
第二,树立标杆企业的作用。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都不愿意冒进。在国有大型企业进行逆向物流试点改革,树立榜样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是逆向物流的重要环节,目的是让中小企业见到利益。
第三,加紧高校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对逆向物流专业所熟悉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并积极吸入到企业中实践,很大一部分物流方面的高级人才在毕业后都选择留在高校继续研究,只有一少部分的人流入到社会。只有大量的熟悉逆向物流理论的人才在企业中真正担当管理者了,才能使企业对逆向物流产生一个高度的认识。
一是逆向物流中心与销售网点、售后有机结合。企业应该借鉴正向物流经验,设立自己的集中退货中心。如果单独设立逆向物流集散中心,将会大大增加企业的成本,而且也不便于优化市场。所以选择自己企业的零售网点作为逆向物流的集散中心,只要稍微改变一下企业经营模式,即可将原有的销售网点兼用成回流物品的中枢。也可以在退货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立一个售后负责该地区的退换货管理。如果只是单纯的设立退货中心,对企业的经济压力较大,不利于企业的自身发展。
二是构建回流物品信息平台。逆向物流的最重要一个环节就是回流物品的信息采集与管理。因此,构建回流物品信息平台是逆向物流管理的核心环节。一个高效的平台可以使回流物品在运输过程中畅通无阻,企业也可以更好地把握自己生产的产品主要存在哪方面的不足。流畅的信息平台可以将企业的各个部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网络的互联互通及信息共享,跨部门的企业基础数据库,以“一站式、一号式、一证式”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便捷的网络信息服务,这也是逆向物流平台建设的主要目的。
三是逆向物流信息的共享。为了成功实施逆向物流操作效率供应链管理,使企业从优化中获得真正的利益,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帮助促进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合作,信息共享。建立分配机制,有助于企业直接的互助发展,提高逆向物流的效率。企业为了要提高逆向物流操作效率,企业内部规定合理的退货原则,控制逆向物流的起点,由于各种原因,商品进入逆向物流环节。
四是运输在逆向物流中的作用。运输、储存占用企业物流成本的比例相当高,而目前我国的物流货运空载率更高,仅此一项每年的损失巨大。我国目前企业在物流运输环节支付的费用占用生产的比例也不小,大约占总成本的30%-40%,货运空载率高达57%,大量产品滞留在运输环节,每年造成的损失惊人。运输费用占物流的大部分成本,如果换成有效运输会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因此,合理在运输管理中运用逆向物流将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我国的货运空载率一般是在回程上,大多数企业拥有自己的运输部门,将货物运送到目的地后基本都是空车回厂。即便是有回运的货物,也要等上几天不能及时的配货运回,这一过程会造成人员、物力资源的无端浪费。建立逆向物流体系,则能有效减少空车回跑的现象,使得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供应链 逆向物流 正向物流
经济全球化浪潮正逐渐将现代物流理念的重心从企业内部转移到企业间的相互协作关系上。如何实现供应链整体最优化,如何寻找和维系具有战略关系的供应链合作伙伴,以及如何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无论是上游的供应商,还是处于下游位置的顾客,都需要认真考虑。近年来,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而是整体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除了考虑自身的利益外,更需要考虑整体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利益。在这种唇亡齿寒的模式下,企业必需要有整体的概念,因此产生了一个新的企业模式――供应链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下不仅应该包含正向的物流运作而且应该包含逆向的物流运作,只有包含逆向物流的供应链体系才算是一个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在如今这样信息技术掌控的时代,尤其是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企业伦理道德的呼唤,原先被忽视的逆向物流逐渐被重视。如何有效地利用逆向物流强化企业的竞争优势,维系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绩效水平是每个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一、逆向物流的产生
第一,来自顾客的退货行为(Return of Goods)。任何企业,即使是包括全球500强在内的跨国公司,都会面临顾客的退货问题。由于经济发展朝着全球化方向运作,纯粹的本国制造和物流活动已颇为少见,大规模的生产和配送运输及存储环节都会造成商品、半成品、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缺陷和瑕疵,造成递送商品的错位等,这里不仅有人为因素,亦受制于非人为因素。即使是更加精益化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运作,也会有一些误差的出现。常见的退货原因有:存在质量问题;数量有偏误;错误的递送对象,等等。从零售终端来看,这种现象的比率较高,如顾客购买手机、DVD影碟机等都可能出现正常退货的现象。逆向物流执行协会在一份调查中发现,1999年全球圣诞节后的顾客退货额高达6 亿美元,2000年圣诞节后的退货额则高达10 亿美元。现代物料搬运杂志(Modern Materials Handling Magazine)估算的2002年退货额更是达到110亿美元。
第二,来自供应商的产品召回行为(Product Recall)。产品召回制度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汽车行业,经过多年实践,美国、日本、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对缺陷汽车召回都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管理制度。在欧洲,许多欧盟成员国实施了专门的法律,要求制造商在知晓其产品存在缺陷后采取措施进行召回。2000年是世界汽车业界的“汽车召回年”。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三菱汽车公司、瑞典沃尔沃、日本马自达、韩国现代下属的起亚公司、标致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以及通用汽车公司都相继宣布,因各种原因其各自生产的汽车或多或少都存在安全隐患,在全球召回汽车。近几年随着消费者地位的上升,消费者权益增加,产品召回现象从最初的汽车、电脑迅速蔓延到手机、家电、日用品等各行业。为了维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需要通过有效的逆向物流管理来降低召回损失。此外,澳大利亚政府还在互联网上公布了供应商产品召回参考文件(Product RecallA Guide for Suppliers),方便供应商查询。
第三,来自国际和法律的环境保护因素(Environmental Protection)。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环保法规约束力度的加大,企业被迫承担起更多回收产品的责任。在美国,垃圾填埋场的数量急剧减少,而相应的填埋费却持续上涨,而且允许使用填埋方式的产品数目由原来的7683个减少到1993年的5345个,1995年更降至3518个。在德国,1991年的包装条例强制工业企业回收所使用的包装材料。强制性的法律法规使得企业不得不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强逆向物流的管理,以期达到法律的要求。
第四,可有效降低企业成本。随着社会的发展,逆向物流的经济价值也逐步得到显现,国外许多知名企业把逆向物流战略作为强化其竞争优势,增加顾客价值,提高其供应链整体绩效的重要手段。其中Cohen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如果企业使用再制造方式的话,一年可以节省40%-60%的成本。
二、逆向物流的涵义
最早提出“逆向物流”这个名词的是Stock在1992年给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的一份研究报告中,他在报告中指出:逆向物流为一种包含了产品退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废弃处理、再处理、维修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逆向物流的定义是:“计划、实施和控制原料、半成品库存、制成品和相关信息,高效和成本经济地从消费点到起点的过程,从而达到回收价值和适当处置的目的。”更精确地说,逆向物流是为了回收价值或适当处理的目的而从他们的典型的最后目的地移动货物的过程。逆向物流也包括处理因损坏、季节性库存、重新进货、抢救、召回和过量库存而退回的商品;还包括再生利用计划、危险材料计划、报废设备的处置和资产恢复。
Carter and Ellram定义逆向物流为:公司通过再循环(recycling)、再使用(reusing)以及减少原材料的使用,使公司可以有效率地达到环境保护的过程。Carter and Ellram认为逆向物流狭义的定义为通过配销的网络系统将所销售的产品进行回收的过程。但是以逆向物流广义的定义而言,逆向物流还包括减少正向物流中使用的物料数量,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回收的物料数量和使产品能够再使用以及更方便地进行再循环处理。
Rogers等的逆向物流定义是:为重新获取产品价值或使其得到正确处理,产品从消费地到来源地的移动过程。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流术语》(GB/T18354-2001)标准中,将逆向物流分解为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两大类:回收物流(Returned Logistics)――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废弃物物流(Waste Material Logistics)――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综上所述,狭义的逆向物流是指对那些已经废弃的产品再制造、再生以及物料回收的过程。而这种过程经常是由于环境或产品已过时的原因。而参与逆向物流的公司通常不属于原来的物流系统。广义的逆向物流除了包含狭义的逆向物流的定义之外,还包括减少使用资源,而通过减少使用资源可以达到废弃物减少的目标,同时还能够使得正向以及逆向的物流更有效率。
三、企业逆向物流系统结构
由于逆向物流活动主要由正向物流活动的延续而来,因此在探讨逆向物流系统架构时必须同时考虑正向物流及逆向物流。企业逆向物流系统结构同时包含了正向与逆向物流的全程序流程,流程各阶段都有可行的逆向物流管理方案,其中要项如下:第一,原料供应商,指原物料供应厂商。原物料除了制造过程中需求的必须使用原料外,还可能采用再生物料、初级或次级再生物料,如再生的纸浆、金属等。第二,生产厂商,指生产或制造商品的厂商。生产原料可采用原物料、再生物料、或采用物料替代的方式,以达到源头削减,甚至减少废料的目的。制造过程中采用可再用的工具或器械,生产过程剩余的废弃品或物料可以进行适当的资源回收,并在制造过程进行当中可以考虑资源复生的方式。第三,物流中心,可以用二次包装进行理货等作业,另外可以用废弃物分类的处理方式,达到资源回收的效益。正向物流:从原料供应商(初级再生物料次级再生物料再生物料)到生产厂商(再生物料原料替代减废资源回收复生源头削减再用)到物流中心(废弃物分类再用包装资源回收)以及运输(再用包装资源回收减废)最后到消费者(废弃物分类资源回收)。逆向物流:从消费者(废弃物分类资源回收)到逆向物流中心(资源回收废弃物分类再用)再分别到处理(回收再生掩埋焚化)以及生产厂商(再生物料原料替代减废资源回收复生源头削减再用)。其中逆向物流中心(资源回收废弃物分类再用)与原料供应商(初级再生物料次级再生物料再生物料)之间逆向物流。第四,消费者,商品消费大众在日常的生活中,采用正确的废弃物分类,甚至进行资源回收等活动,一方面可增加资源的复生效率,另一方面也可减少废弃物对于环境的冲击。第五,逆向物流中心,指为处理逆向物流活动(包括退货处理、维修等)所设置的仓储设施。可运用再用策略、废弃物分类,达到资源回收的效果。第六,运输,运输在物流作业中只扮演着物品移动及储存功能,在移动及储存的过程当中,可以采用再用包装、减废策略,并配合资源回收,以兼顾环保与经济效益。第七,处理,在废弃物处理的方式上,其中某些种类,可以通过回收或再生的方式来取得经济价值或效益;另外一些低价值的种类,可以采取适当掩埋或焚化的方式来处理。
通过以上兼顾正向与逆向物流各阶段的逆向物流管理方案,再配合产业特征,企业可评估与研究如何进行逆向物流活动,以取得最佳的执行效果。
四、管理逆向物流存在的困难
从信息获得的角度来讲,许多企业不容易获得可以正确分析产品回收处理问题的信息。因为这些相关的信息通常都相当的分散,有的信息在公司内部,有的在整个企业链中,有的信息甚至是无法取得的。而这些必需的信息包括以下四种:关于产品组成成分的相关信息;关于产品回收数量以及不确定性的信息;关于再制造产品、零件以及物料的市场需求信息;关于产品回收处理以及废弃物处置的作业信息。
对于一个包含产品回收处理的制造系统而言,有七项特征使得生产制造系统的规划控制变得非常复杂:回收产品的时间和数量的不确定性;需要平衡回收产品的需求和供给;需要将回收的产品分解;回收产品所需物料数量的不确定性;需要逆向物流网络的支持;物料配合的复杂性;对于修护以及再制造作业所需的物料,其处理流程是相当随机的而且是不确定的,同时其处理时间的不确定性也很高。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逆向物流在管理上比正向物流复杂得多,而究其原因在于逆向物流比正向物流增加了许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恰恰是这些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往往会使整个逆向物流的绩效变差。
五、如何管理逆向物流
鉴于逆向物流本身存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一定要有信息技术和运营管理系统的支持,才能使逆向物流实现规范化。在没有建成逆向物流信息系统的情况下,应该从根本上控制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和包装材料,比如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环保要素和逆向物流的需要,使得将来的回收处理和产品再制更方便;提高产品的质量以减少退货量等。
工业同盟或行业协会在管理逆向物流的过程中,也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将类似的很多企业联系起来共同面对逆向物流的管理,从而实现规模效益和技术进步。
还有一个办法是引进第三方逆向物流来协助管理。据报道,国际物流巨头如UPS、联邦快递等公司已经进入我国并专门提供逆向物流管理服务。第三方逆向物流已经成为逆向物流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李勇建:供应链上的新元素――企业逆向物流管理实践[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根据物流管理协会(CLM)的定义,逆向物流就是对由最终消费端到最初的供应源之间的在制品、库存、制成品以及相应的信息流、资金流所进行的一系列计划、执行和控制等活动及过程,目标是对产品进行适当的处理或者恢复一部分价值。
逆向物流是针对“返回”供应链渠道中的产品或者材料,主要是指处理由损坏、不符合顾客要求的退回商品、季节性库存、残值处理、产品召回等。如果逆向物流的过程中处理得当,一样也可以为企业带来正面价值。逆向物流正成为优秀企业的竞争利器。
1.逆向物流可以提高潜在事故的透明度。逆向物流在促使企业不断改善品质管理体系上,具有重要的地位。ISO90012000版将企业的品质管理活动概括为一个闭环式活动――计划、实施、检查、改进。逆向物流恰好处于检查和改进两个环节上,承上启下。企业在退货中暴露出的品质问题,将透过逆向物流资讯系统不断传递到管理阶层,提高潜在事故地透明度,管理者可以在事前不断的改进品质管理,以根除产品不良的隐忧。
2.提高顾客价值,增加竞争优势。众多企业通过逆向物流提高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赢得顾客的信任,从而增加其竞争优势。对于最终顾客来说,逆向物流能够确保不符合订单要求的产品及时退货,消除顾客的后顾之忧,增加其对企业的信任感及回头率,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如果一个公司要赢得顾客,逆向物流战略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对于供应链上的企业客户来说,上游企业采取宽松的退货策略,能够减少下游客户的经营风险,改善供需关系,促进企业间战略合作,强化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特别对于过时性风险比较大的产品,退货策略所带来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3.降低物料成本。减少物料耗费,提高物料利用率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也是企业增效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管理模式的物料管理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物料,不重视企业外部废旧产品及其物料的有效利用,造成大量可再用性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由于废旧产品的回购价格低、来源充足,对这些产品回购加工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物料成本。
4.改善环境行为,塑造企业形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环境意识日益增强,顾客对环境的期望越来越高。另外,由于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以及对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各国都制订了许多环境保护法规,为企业的环境行为规定了一个约束性标准。企业的环境业绩已成为评价企业运营绩效的重要指标。为了改善企业的环境行为,提高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许多企业纷纷采取逆向物流战略,以减少产品对环境的污染及资源的消耗。
管理者认识到逆向物流的重要性和价值,只是第一步,如何在实际运作中给予逆向物流的资源和支援,才是发挥竞争优势的关键。
二、逆向物流操作必须解决的问题
逆向物流和正向物流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正向物流致力于在每个环节中挖掘利润,而逆向物流则是为了减少资金流失;在操作流程上,和正向物流也大异其趣,至于秘诀,则隐藏在三个W的后面。那就是Who――公司是何种类型?What――回收的是何种产品?Where――回收终端在哪?
1.确定公司的类型。公司是制造企业还是配送中心?零售商还是批发商?是大型制造企业的供货商亦或是面向终端消费者的直销商?公司在供应链中所处的位置,关系到公司对业务合作伙伴所产生的退货产品应负的责任。公司所属行业的特殊需求,也会影响公司作出相应的抉择。
2.确定回收产品的种类。与正向物流相比,逆向物流在设施设计、装备和人力需求方面都相差十万八千里。逆向物流中心处理的往往是单件产品或独立包装的产品。一般的配送中心缺乏运送单件商品的载车,使回收流程难以有效运转。那些回收后不需作过多深化处理的产品适用于一般配送中心。
不仅是回收什么,回收数量也在必须抉择的因素之列。如果是大量退货,则不适用于正向物流中心,否则会因注意力的分散防碍逆向物流的运作。另外,退货数量也影响着运输成本,集中设施有利于退货的集中运送,但如果运送大量小产品往返于中心费用就相当高昂了。
3.确定回收终端。大部分公司会选择独立的场地将退货重新查验、评估和维修,不管是自办还是外包。当退货从零售商处运抵处理中心,专业检验和技术人员会打开每一个托盘和产品作检查,然后由退货处理专家验明正身,再经测试找出退货原因,确定是再利用还是销毁,是送去分解、回收还是只回收零部件。然后就重新分拨到产品线,维修、翻新、再包装或送回仓库。一系列复杂的处理环节需要独立而且大面积的场地才易于操作。
三、逆向物流操作的有效保证
逆向供应链的管理部门与正向供应链的管理部门很相似――以物流部门为主导,与相关部门一起对产品退回后所有的活动和最终去向负责。在供应链运转的过程中,销售、财务、客服、生产、研发等相关部门也要各司其责,与物流部门共用资讯、相互配合,从而确保企业能及时恢复产品的价值。
一、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的含义与特征
废旧家电是指失去应有功能的废家电和使用寿命到期的旧家电,而废旧家电逆向物流是指以废旧家电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为目的,对消费者使用后的废旧家电进行的收集、运输和储存活动。它是针对废旧家电的回流处理过程进行科学管理,以促进废旧家电的合理处置,减少“土法”或小作坊分解废旧家电带来的危害。由于家电的高技术含量和废旧家电的毒害性,废旧家电的处理一直是横亘在家电企业和环保部门面前的难题。日本早在1998年制定了《家电再生利用法》用于规范废旧家电回收市场,欧盟于2003年颁布了《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规定各成员国统一在2005实施废旧家电的集中处置。2009年,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对废旧家电的回收进行限定与规范。废旧家电的回收之所以成为世界性难题,受到各国的重视,主要是废旧家电回收具有一些独特的特性。
1、回收量大,逆向物流成本高据统计数据显示,从1997年到2004年美国仅报废的电脑就达到3亿多台,欧洲每年废旧家电的产生量约1.6亿台,日本每年的废旧家电约1700万台,而我国的家电报废量理论推算为每年5000万台,回收废旧家电成了各国头疼的问题。废旧家电失去使用价值,演化成为公共品,需要社会来承担庞大的回收量导致的巨额逆向物流成本。
2、环境污染严重废旧家电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例如,制造一台电脑需要700多种化学原料,其中50%以上对人体有害,一般的家电产品都含有铅、镉、汞、六价铬、聚合溴化联苯(PBB)、聚合溴化联苯乙醚(PBDE)等有害材料,这些有害物质污染性大,处理难度高,其存储、运输等物流环节的要求都随之增加,加大了物流工作量。
3、废旧家电残存价值高家电制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金属与塑料。据丹麦研究人员分析的结果显示,一吨随意搜集的电子板卡中,可以分离出286磅铜、1磅黄金、44磅锡等金属,仅1磅黄金的价值就非常可观。因此废旧家电回收是必要的,符合循环经济建设需求。
二、我国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的基本形式
目前,受早期家电消费量有限等因素影响,我国一直未有完整的废旧家电回收体系,废旧家电的回收活动只是零星、分散的民间行为。一般来看,我国废旧家电回收渠道主要有以下3种形式:
1、私人回收私人回收是我国废旧家电等物资回收的主要方式,通过小贩的走街串巷方式回收消费者手中的各类废旧家电,然后交由某些电子产品处理集散地。这些集散地多以“酸泡”、“火烧”等“土法”提取其中贵重金属,污染极为严重,给当地居民和工人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应及早取缔、杜绝。
2、国家集中回收我国于2003年开始试点国家集中回收废旧家电,在南京、无锡、青岛等地试点建立电子产品无污染处理中心,这些处理中心的特点是现代化程度高、无污染、材料回收率高,最大限度的实现循环利用。由于废旧家电回收难度高、效率低,建立国家集中回收制度是解决其回收困难的有效途径。
3、专业回收机构国家集中回收中心建立成本高、效益低、辐射范围有限;私人回收废旧家电,落后的处理技术不仅污染严重,危险性也较大,由此催生了大量专门回收机构或企业的产生,它们具有专业技术和设备,能更好的处理废旧家电,成为国家集中回收中心的重要补充,如上海仁新企业集团下属的电子废弃物处理中心。总体来看,我国的废旧家电逆向物流体系还属探索阶段,急需国家相关部门进行相应引导和规范,以降低废旧家电带来危害。
三、我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意义
2009年5月份,国务院出台了对汽车和家电的“以旧换新”政策,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促进家电产品的消费及鼓励废旧家电的回收,以促进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该项政策的实施,不断扩大家电产品内需,对于废旧家电的处理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1、促进节能减排旧家电产品电耗量比新家电高20%-30%,实现“以旧换新”,有利于提高家电能效水平,减少环境污染。
2、有效利用资源家电中含有大量可回收利用的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等资源,通过“以旧换新”,加快完善家电回收拆解处理体系,可使这些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3、摸索了社会性家电回收流程通过家电“以旧换新”活动,了解消费市场中的废旧家电存量,掌握家电报废的基本规律,通过回运废旧家电摸索废旧家电的逆向物流通道与成本。
4、稳定和扩大就业鼓励家电“以旧换新”,不仅有利于促进家电产业稳步增长,也有利于促进废旧家电回收拆解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安置大量人员就业。持续3年的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对整个家电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震撼,除消费量在短时内激增外,也加速了废旧家电的更新速度,并通过统计回收数据掌握了家电淘汰的基本规律,有利于国家制定正式的废旧家电回收政策。
四、政府在废旧家电逆向物流体系中的引导
从世界家电市场来看,日本、欧美等国都建立有完善的废旧家电回收机制,而我国废旧家电回收制度建立不过3年时间,仍存有大量实际问题需解决。其中,废旧家电逆向物流体系建设就是一个我国废旧家电回收制度必须面对的问题。家电产品已属于生活必需品,分散销售到各地,分散的消费地增加了回收的困难度,而且废旧家电产生的时间也带有随机性,进一步增加了回收的难度,逆向物流成本也必然升高。结合我国现有废旧家电回收体系与国外的成熟回收制度来分析,我国的废旧家电逆向物流体系应以国家废弃电子产品回收系统和专业废旧电子产品回收企业系统为主体,辅以环保组织及其他组织的回收系统。政府在该回收体系中应积极引导、鼓励各级回收系统的建立,以保证我国废旧家电逆向物流体系的正常建立与运作。
1、正向激励与经济补偿由于废旧家电逆向物流存在难度高、危险性大、效益低等问题,多数企业不愿意承担其物流工作,例如,传统电视显像管带有爆炸性和高压,其存储与运输都必须十分小心。在企业不愿更多的承担废旧家电的物流任务时,政府就必须得去承担这些“公共品”的物流任务。政府需从繁杂的具体性工作中脱离出来,以多种激励机制去引导市场和企业从事废旧家电的物流工作与建立物流网络。一般来看,政府可采取经济激励、政策激励、市场引导等有效机制去引导。从实际效果来看,我国现阶段实行“经济激励机制”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所谓经济激励机制是指运用价格、税收、信贷、补贴、保险等经济手段调节或影响实施逆向物流主体的行为,以确保逆向物流系统的建立,即是政府对承建逆向物流网络的企业实施经济补偿。通过政府的经济补偿,可使企业短时间内筹集到一定的资金,用于逆向物流系统的建设,可加快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系统的建设速度,还可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到废旧家电物流网络的建设体系中去。经济激励机制可短时间完成逆向物流网络的建设,政策鼓励机制和市场引导机制与之相比较,时间长、见效慢,但却是长久之计,通过在消费市场中构筑废旧家电回收认知,让消费市场自动去完成物流网络建设和实现废旧家电的回收。
关键词:逆向物流;正向化;外包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产品尤其是以电器用品和计算机设备为代表的升级换代速度加快,对顾客服务质量的改善(如产品的包退、保换和维修等)还有对旧产品处于经济利益考虑的回收再利用等因素,逆向物流的重要性日渐凸现,也是当今的理论界的重要研究课题。深刻的理解逆向物流的起因、特征是管理逆向物流的起点。
一、逆向物流的内涵
最早的逆向物流定义由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在1992 年给出:它是一种包含了产品返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废弃处置、再加工处理、维修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
2003 年,欧洲逆向物流工作组将逆向物流定义为:计划、实施和控制原材料、中间库存、终产品从制造、分销或使用点到恢复点或适当处置点的过程。
达庆利等[1]认为所谓逆向物流是指在企业物流过程中,由于某些物品失去了明显的使用价值(如加工过程中的边角料、消费后的产品、包装材料等)或消费者期望产品所具有的某项功能失去了效用或已被淘汰,将作为废弃物抛弃,但在这些物品中还存在可以再利用的潜在使用价值,企业为这部分物品设计一个回收系统,使具有再利用价值的物品回到正规的企业物流活动中来。简单地说,这个回收系统就是逆向物流系统,而系统中的物流就是逆向物流。
狭义的逆向物流是指对已经废弃的产品进行再制造、再使用或再循环的过程。广义的逆向物流涉及到企业生产与销售、产品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如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原材料节约、废料的重新利用、包装物的重新利用、次品的改造、产品消费后的回收处理等。
逆向物流根据其形成原因、处理途径和处理方式及产业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投诉退货、终端退回、商业退回、维修退回、生产报废与副产品回收、包装物回收6大类别[2]。
(1)投诉退货。指的是由于产品在运输、装卸搬运或仓储过程中发生损坏或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等,在产品出售短期内发生的物料回流;(2)终端退回。指的是在产品出售较长时间之后,产品完成使用价值而被消费者丢弃或淘汰,这些被丢弃的物品还具有一定的残余价值可以被回收、再利用,从而形成终端退回的逆向物流;(3)商业退回。指的是供应链上的下游成员,如批发商、零售商、最终客户等,由于库存积压,将未使用过的商品退回上一节点而产生的逆向物流;(4)维修退回。指的是有缺陷或损坏的产品在销售出去后,根据售后服务承诺条款的要求,退回给制造商,通常发生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中期;(5)生产报废与副产品回收。指的是生产过 程中出现的废品和副产品,出于经济原因和环保法规的限制,一般应该在生产企业内部进行逆向流动,通过再循环、再生产,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废次品和副产品重新进入生产制造环节,得到再利用;(6)包装物回收。指的是考虑到法律法规和经济方面的原因,将可以重复使用的包装容器经过检验和清洗、修复等流程后进行再利用,可以降低包装制造费用和使用成本。
二、逆向物流的特征
1、不确定性
与正向物流相比,逆向流程中物流发生的地点分散、数量时间难以预测、物资的质量难以预计, 这导致了逆向物流供给的高度不确定性,再加上已恢复或再使用产品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使得对回收产品的需求更是难以预测,因而供需平衡难以掌握。而对正向物流而言,企业根据市场的需要可做出确切的规划,利用MRP或ERP系统精确的控制原材料、在制品和产成品的数量和流动,不确定性是逆向物流区分于正向物流的最大特征。
2、高成本
逆向物流的不确定性造成企业往往是按照突发事件来处理,产品的回退也常常带来的收入降低,废旧物品回收又需要配套设施修复、加工,这都造成了成本的相对高昂。在物理设施上:逆向物流的通畅,通常要建一个回收商品的处理中心或以较高的成本外包给第三方。在运输成本上:由于回收的产品不成规模,回收的地点分散,致使难以充分发挥运输和仓储的规模效益。在人工处理成本上:逆向物流的系统软件的开发还有待时日,许多回收的产品包装需要人力来判断、分检和处理。
3、运作复杂性
公司逆向物流实施常常受消费者、供应商、竞争对手以及政府机构这四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公司很难经济地、高效的运作逆向物流系统。而且在企业内部,逆向物流的运作需要大量的协调和管理,普遍存在从采购、配送、仓储、生产、营销到财务等各项经营活动中。
大多数人仍认为逆向物流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我国目前鲜有企业从事逆向物流并从中获益。在技术措施和人员配备上目便逆向物流普遍优于正向物流。
三、逆向物流的管理策略
1、分层次实施逆向物流目标
企业应根据逆向物流的不同类别指定相应的策略。首先要明确实施逆向物流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更好的提供客户服务(如产品不满意退回)?是为了降低资源的使用?还是为了满足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要求?如计算机中的旧内存条,往往可以直接使用,利用旧货市场可以有效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国外现在要求一些企业对生产的产品回收处理负责,企业实施回收则是减少环境污染。资源缩减、重复利用、再生循环、废弃处置是不同层次的逆向物流目标,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的流程如图1所示。按照图示的流程,企业可以有步骤进行一些企业自身条件允许的环节,如产品销售后因顾客不满意或瑕疵都必须是由企业来处理的,而报废产品的回收再处理,产品生产企业常常无力承担,可交给专业的废旧品收购处理公司进行。从资源利用的经济成本出发,管理者应尽量使产品零部件的材料本身的形态被多次重复利用,废弃处理是最后的选择,而采取各种措施尽量减少逆向物流的活动则是最终目标。
2、利用第三方物流外包
由于逆向物流的实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协调,有时企业不具备自身实施的能力。这种情况下,外包是一个选择。逆向物流外包能减少企业资金投入、降低成本、分散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顾客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但同时也要意识到外包造成的风险。是否采用外包形式,关键是看逆向物流是否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定:是否高度影响企业的业务流程;是否需要相对先进的技术,采用此种技术之后能否在同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在短期内是否会被其它企业模仿。如果得到肯定的回答,那么就能判定逆向物流子系统在战略上处于重要地位,企业应采用自营的方式并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3、正向化管理
正向化管理指企业在由原材料、零部件、产成品到消费者这个正向过程中将逆向物流考虑进来,从源头上减少或者简化后续逆向物流的数量和处理过程。其实质是对由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构成的闭环回路的系统化思考,其完全成功需要链上所有节点的共同努力。
在正向物流阶段,完善产品设计,减少产品回流[3]。一个系统化的供应链物流体系应该是预先考虑逆向物流的正向物流。逆向物流是以市场和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可以通过供应链内各个节点的联动化、一体化物流流程设计,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逆向物流。如在正向物流的产品设计阶段,就应考虑如何使回流产品后续处理更加容易,以便于产品的回收再利用;在对流通过程中的包装物设计上,尽量减少利用资源而不仅仅强调包装的回收和重新利用。
在正向化物流阶段,利用延时策略和信息共享策略减少不必要的物流。库存冗余不仅会造成资金占用和管理费用,有些库存更是会无法销售出去而不得不降价促销、调转库存或送回供应商。这主要由供求关系的不平衡造成,延时化和信息共享可以有效的改善这种状况。
在现实当中,有的厂家在商品购销合同中预先约定扣除一定的返品比例而避免产品回退,也是一种正向化管理的例子,如世界最大的日化用品生产商宝洁公司就是这种“零返品”购销方式的倡导者。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1]达庆利等.逆向物流系统结构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管理科学,2004,12(1):131-137.
[2]王长琼.绿色物流[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代湘荣.逆向物流正向化管理策略探讨[J].物流技术,2006,9:31-38.
Reverse Logistics Management Strategy
Zhou Yongqiang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