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庭高级教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家庭评价;满意度;影响因素;教育问题
一、问题缘起
长期以来,对高等教育的评价往往局限于政府和专业评价机构层面,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投资主体――家庭的评价,则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对高等教育办学的评价其实就是社会评价的重要指示器。基于此,我们试图从家庭的视角,来了解社会对当前高等教育的基本态度。
满意度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满意度可以较好地反映“人”作为主体对客体(客观事物)发展状态的评价。家庭对子女所就读院校的满意度,实际上就是家庭从高等院校提供的服务中获得的感受与自己的期望进行比较后所得到的结果,是基于高等教育的过程或结果上的满意,这可以体现家庭(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总体评价。当然,家庭满意度是受许多复杂因素影响的结果,而且这些因素对家庭满意度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如果我们能够找出这些影响因素,并能确定各个影响因素对家庭满意度影响的程度和方向,对于高校办学来说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可以据此调整自身的办学思路甚至办学方向,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用最有针对性和最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家庭的满意度,真正实现党和政府提出的“办人民满意的大学”的远大目标。
如何来测量家庭对子女就读高校的满意程度呢?又如何找出这些可能影响家庭满意程度评价的因素呢?我们选取2013年参加高考且于2014下半年进入大学二年级学习的学生家庭作为调查对象,研究这些家庭对子女所就读的高校及相关专业的满意度,探索影响满意度的真实因素,并试图从中透视一些深层次问题。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行为实证研究”课题组于2015年1-2月所进行的调查。本次调查以“多阶段抽样法”和“多目标分层抽样法”相结合,选取全国8个省(含市、自治区,下同)实施了调查。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首先将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港、澳、台除外,下同)按照经济发展指标和教育发展指标进行分层,具体分层所选取的指标主要包括人均GDP、所属经济区域、人均教育投资、高中学校生师比、大专以上人口比例和本科录取率,根据以上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所得结果将全国所有省份划分为三个层次,按照各层次省份占全国的比重适当分配了各层应抽取的数量。在选取了样本省以后,每个省又按照上述多目标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了8个样本县(包括县级市)。然后从每个县随机抽取2所县属高中,每所县属高中随机抽取4个已经于2013年毕业的高三班级,每个班级随机抽取4名已进入大学二年级学习的在校大学生(不足4名的即全部抽取)。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这些学生家庭对其子女所就读院校和专业的选择情况以及综合评价情况。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697份,有效回收率为84.85%。从样本数据看,问卷所统计的描述性数据基本反映了目前高三学生家庭的基本特征。①
三、高等教育满意度测量工具设计
(一)总体满意度及其测量设计
在问卷中,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总体满意度评价的题项是“我对孩子目前就读的这所学校总体上感到满意”,答案选项是“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分别赋值5、4、3、2、1分。通过家长对这个题项的填答来判断其对子女就读学校的总体满意度情况。统计数据显示,家庭对其子女所就读高校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占69.90%,回答“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7.00%。可见,对在读学校不满意的家庭所占比例较小。不容忽视的是,尚有23.10%的家庭回答为“不确定”。
在测得家庭的总体满意度以后,我们试图了解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家庭的满意度,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和作用程度如何、作用机理如何。
(二)满意度的维度构成及其测量设计
本研究主要采用多变量测量方法来测量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在问卷中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家庭对自己为子女所选院校是否感到满意(简称“决策满意”);二是如果给家庭再次选择的机会,家庭是否会为子女再次选择目前所就读的院校(简称“再选本校”);三是如果学生家庭有亲朋好友的子女参加高考,在考分相当的情况下,是否会向亲朋好友推荐子女目前所就读的院校(简称“推荐本校”);四是家庭是否会与其他人谈论并赞誉子女目前所就读的院校(简称“赞誉本校”)。测量题项均采用陈述句形式,其答案选项按李克特五点量表形式编制,从“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共5个水平,分别赋值5、4、3、2、1分。“决策满意”、“再选本校”、“推荐本校”和“赞誉本校”四个维度,我们称之为测量家庭总体满意度的四个“观测变量”。通过问卷整理和统计,这四个观测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
利用预试问卷数据对上述总量表和四个维度(分量表)的结构效度和信度的分析得知,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 0.838,“决策满意”、“再选本校”、“推荐本校”和“赞誉本校”四个维度的因子载荷分别为0.866、0.831、0.852、0.729。由此可以证明,总量表和四个分量表均符合要求,可以对家庭总体满意度进行科学有效地测量。
(三)满意度影响因素及其测量
通过文献分析、专家咨询和调查总结,我们认为,影响家庭对高校满意度评价的因素可能主要包括院校的“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经济(特征)与就业(情况)、地理位置”,以及学生填报志愿与实际录取院校(专业)的“一致程度”五个层面。在院校“硬件环境”层面中,主要包括“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和图书资源”3个因素;在院校“软件环境”层面中,主要包括“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学习氛围和实践环节”4个因素;在院校的“经济与就业”层面中,主要包括“学费收取、学生资助和就业状况”3个因素;在院校的“地理位置”层面中,主要包括院校所在地的“便利性、优越性和适宜性”3个因素;在实际选择的院校(专业)与志愿的“一致程度”层面上,则主要包括子女就读院校与报考第一志愿院校的一致性情况(称“院校一致”),以及就读专业与报考第一志愿专业的一致性情况(称“专业一致”)2个因素。对这五个层面共计15个影响因素(观测变量),我们假设为就是影响家庭满意度的因素。
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形式,题项使用陈述句,答案选项从“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分为5个等级(分别赋值5、4、3、2、1分)②。
对于上述量表,我们分别进行了结构效度和信度的检验(见表2),表中各因素(层面)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积解释方差均大于或接近60%,所有观测变量的因子载荷均在0.600以上,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均大于或接近0.700以上,表明量表的每一个因素层面均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信度,可用于对家庭满意度影响因素的观测。
四、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假设与模型设定
关于各观测变量(影响因素)对家庭满意度评价的影响,我们预先所做出的假设是“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经济与就业”、“地理位置”和“一致程度”均直接显著影响家庭的满意度评价(该五项假设在下文分别以H1、H2、H3、H4、H5表示之);“院校硬件环境”、“院校软件环境”、“经济与就业”、“院校地理位置”和“一致程度”5个因素彼此之间显著相关(此项假设在下文以H6表示之)。基于上述假设,我们可以构建一个以“满意度”为内源潜变量、以“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经济与就业、地理位置、一致程度”为外源潜变量的家庭满意度评价结构模型(见图1中带阴影的变量部分)③。依据这一结构模型,我们对6个潜变量的系列观测变量分别进行设定后,即可以构建6个观测模型,这6个观测模型与上述结构模型结合,则构成了一个家庭满意度评价的初始结构方程模型(SEM),如图1所示。然后,我们利用调查所获得的样本数据,通过对假设模型与观察数据间的适配程度的检验,来判断初始模型是否可以得到支持。
图1 家庭满意度评价的初始结构方程(SEM)
(二)模型拟合优度检验与参数估计
通过对调查数据以及初始结构方程(SEM)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软件环境”这一外源潜变量对内源潜变量“满意度”的直接作用未能通过检验,其它四个外源潜变量的直接作用均通过了检验。于是,我们将初始结构方程模型中的“软件环境满意度”的作用路径予以删除。经过修正,便可以得到结构方程模型的标准化估计结果(见表3、表4)。
表3所描述的是回归路径系数的估计结果。从参数估计的显著性来看,所有参数均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为了得出各外源潜变量对内源潜变量的作用方向与作用力,我们可以列出“模型潜变量间的总效应分解报表”(见表5),从表中数据可以分析各潜变量间相互作用的大小与方向。
(三)模型检验结果
通过对图1、表3、表4和表5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这一结果说明:“硬件环境”、“经济与就业”、“地理位置”和“一致程度”四个变量,是家庭满意度评价产生显著差异的直接原因;而院校的“软件环境”则不是影响家庭满意度评价的直接原因;“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经济与就业”、“地理位置”和“一致程度”5个外源潜在变量之间彼此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2.各外源潜变量对家庭满意度的作用力有显著差异
从“模型潜在变量间的总效应分解报表”(表5)可以看出,“硬件环境”、“经济与就业”、“地理位置”和“一致程度”四个变量对家庭满意度评价均产生正影响,且各自对家庭满意度评价作用力的大小依次为经济与就业>一致程度>地理位置>硬件环境。可见,“经济与就业”是影响家庭满意度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即家庭对“学校学杂费收取、学生资助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的满意程度,是影响家庭对高校总体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另外,第一志愿与实际录取院校(专业)的“一致程度”对家庭总体满意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3.通过对模型的检验,可以甄别出对满意度产生影响的9个因素
在引入模型的15个观测变量(影响因素)中,“师资力量”、“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3个变量经检验不显著,“学习氛围”、“院校一致”和“便利性”3个变量也只通过了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未通过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只有其余9个变量经检验为极其显著;从标准化路径系数的符号看,均为正值,说明9个观测变量对家庭满意度均有正影响,即家庭对这9个变量的满意度越高,其对子女就读院校的总体满意度也就越高。
4.体现院校“经济与就业”状况的“学费收取、学生资助和就业率”3个自变量,对家庭满意度评价均有极其显著性的影响。从标准回归系数看,对家庭满意度评价的贡献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就业率>学生资助>学费收取。也就是说,一所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对家庭满意度评价的贡献最大,其次为一所院校对学生的资助工作。这说明,家庭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最为关注。
5.体现院校“软件环境”状况的“师资力量、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和学习氛围”4个自变量中,前3个均不显著,只有“学习氛围”勉强通过了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但未通过0.05水平的检验。这说明,院校软件环境中的“学习氛围”对家庭满意度有弱影响外,“师资力量、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3个因素并不产生显著影响。
6.反映院校硬件环境的“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和图书资源”3个自变量,对家庭满意度均有极其显著的影响。从标准回归系数看,对家庭满意度的贡献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校园环境>图书资源>教学设施,即“校园环境”对家庭满意度的影响最大。这说明在硬件环境中,家庭最看重的是某所高校的外在环境。
7.反映院校地理位置状态的“便利性、优越性和适宜性”3个自变量,对家庭满意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地理位置的“便利性”仅通过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而未通过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适宜性”和“优越性”2个自变量分别通过0.05和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从标准回归系数看,对家庭满意度评价的贡献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优越性>适宜性>便利性。这说明,在地理位置中,家庭最看重一所院校的优越条件和环境,这与前文“家庭最看重高校的外在环境”的判断是一致的。
8.在反映第一志愿与实际录取结果的一致性的2个变量“院校一致”和“专业一致”中,“院校一致”只通过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而“专业一致”则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检验。这说明,在院校和专业的选择上,家庭更看重所选专业而不是所选学校。
五、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所获得的相关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方法,对家庭高等教育满意度进行了测量,对影响家庭高等教育满意度的因素进行了甄别,筛选了9个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并对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力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下面就研究所得出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并就研究结论所透射出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结论一:在显著影响家庭对高校满意度评价的9个因素中,“就业率”按其影响大小和重要性程度位列第一。由此可见,家庭对一所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关注,且直接影响其对高校的满意程度。
家庭对高校“就业率”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关注,这种思想和行为表现的背后,反映出的是高校和社会现实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就业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需求的符合程度。家庭对高校“就业率”的关注,反映了其送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真实意图――即为了子女将来更好地就业,这无可厚非。但是当这种关注被过度强化或无限放大,以至于成为家庭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判断大学或专业好坏的指示器,那么大学办学势必逐渐走向功利化。我们知道,大学学科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有其自身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大学教育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大学教育首先是要培养一个合格的“人”,培养一个有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富有批判精神的人,然后才有可能在接受一定的大学专业教育和社会职业岗位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才”。所以“就业率”不是唯一甚至不是重要的评判大学好坏的依据。况且人才评价的标准也应当是多元的,对于学术型的精英本科教育来说,应当坚持严格的学术标准;对于一般应用型本科教育来说,应当坚持学术型标准和市场标准相结合;而对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才应当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率”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
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主张,教育是以发展理性,促进人的智慧、道德和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它排斥任何为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或以实用为目的的教育,反对任何狭窄的、功利的专门技巧的训练,主张教育只为献身于理性的思维和为对客观真理的探索做准备。[1]赫钦斯也指出,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培养人才的活动,植根于广阔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土壤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时期社会各个子系统的约束和影响,并为之提供广泛的服务。但是,大学如果仅仅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服务站”,那么大学教师和学生极有可能成为知识和技术的奴隶,陷入狭隘的利己主义泥潭之中。[2]我们知道,教育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而选择、创造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生活方式,从其产生起就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教育的首要作用之一是使人类有能力掌握自身(而不是自然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的观点超出了任何极为实用的教育观念。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更重要的是使每一个人的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此,教育者必须坚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并将其作为教育和文化的最终目标。在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可能的前提下,考虑学生原有的水平,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3]
当前家庭对大学“就业率”盲目推崇,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动辄以“就业率”来考核大学的举措,都值得我们深入反思。从理性的逻辑来说,家庭和政府都要主动消除根植于思想深处的过于功利的教育意识和忽视人性发展倾向,要立足于不同类型大学的差异化的价值取向,理性地看待大学及其学科专业,并且要从学生的未来走向和长远发展考虑,将高等教育的目的全力聚焦于子女的身心发展上,家庭的一切选择都要以是否有利于子女身心发展为前提和衡量标准,让家庭的选择回归到健康的人性层面。
结论二: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状况,显著地影响了家庭对其满意度的评价,而且其影响程度仅次于“就业率”,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这一结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家庭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新要求,反映了家庭对高校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期望,可以说这是家庭的现实诉求,是民众的呼声,政府和高校都应当积极回应,认真反思自己以“奖、助、贷、免、补、勤”为基础的学生资助工作。
我们通过对江西省的专项调查发现,在高校现行的“奖、助、贷、免、补、勤”学生资助体系中,奖学金所占的份额较大,而以支持低收入家庭学生为主要目的助学金、困难补助、勤工俭学资助等方式的投入却相应不足,所占经费份额很低。一些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助学金和困难补助,但由于助学金和困难补助金所占资助经费总额比例偏小且资助额度偏低,所以并不能有效解决多数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实际困难。学费减免工作在一些高校并未受到重视,也未广泛开展,即便开展了也只是走走形式,蜻蜓点水,有名无实。至于校内勤工助学,由于岗位少、耗费学生时间多、报酬低下等原因,其效果也是大打折扣。另外从总的趋势看,对学生资助的总体幅度也并没有与学费上涨的幅度保持同步增长。所以现行的“奖、助、贷、免、补、勤”资助体系对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作用是十分有限的。由此可见,高等教育的收费制度与对贫困生的资助制度不相配套、资助结构不合理、资助额度偏低等问题,依然是当前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政府有关部门和高校应当在提高学费收缴额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奖、助学金的总额度,并调整好“奖、助、贷、免、补、勤”资助体系的结构,加大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贷、免、补、勤等资助力度,尽可能降低因经济问题而发生的辍学,提高家庭和广大民众对大学办学的满意度。
结论三:在家庭对高校满意度的测量结果中,被认为体现一所高校内涵建设水平的“软件环境”因素竟然超乎常理地不产生显著影响,表现“失效”,即“师资力量”、“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学习氛围”4个因素的水平状况,几乎不影响家庭对高校的满意度,与我们通常的认知产生了明显的偏差。
“软环境”因素在家庭对高校的评价中“失效”,一方面反映了部分家庭存在“重外表,轻内涵”的思想与行为倾向,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招考与评价环节上存在的诸多问题。
为什么反映一所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要素,竟然在家庭对高校的满意度评价中不产生显著影响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部分家庭、招考管理部门和高校等进行了深度访谈,发现:(1)的确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在帮助子女选择高校时,过于关注一所高校的外在形象,而对其内涵建设状况关注不够或根本不关注,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部分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并不十分清楚评价一所高校好坏的标准是什么,不懂得如何来具体看待一所高校,更不懂得内涵建设水平对一所高校的重要性,所以往往把专注力放在外表,容易被一些高校表面上的“高、大、上”所迷惑;二是一些家庭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看问题比较短视和极端,他们往往过于看重一所学校的外在环境和基础设施,常常认为,一所外在环境不够高端的学校一定不是好学校。(2)一部分家庭对“师资力量”、“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学习氛围”等因素并非不看重,而是由于招考及其相关信息严重不对称,家庭和考生无法得到系统完整的、真实可靠的数据和资料,众多充斥网络的民间排行榜则更加扰乱了民众的视线,民众无所适从。(3)高校的“师资力量”、“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学习氛围”等软环境因素,并不像硬件环境那样易于观察,它是抽象的、潜在的、非直观的,如果缺乏专业知识与识别能力,不可能从复杂的“信息集”中筛选出有效信息并做出准确判断,而且非专业性的评价机构也无法对其进行校际比较。(4)多数家庭认为,目前高校办学信息的者多是高校自己,缺乏权威性和影响力。一般民众对目前高校自己提供的网络资料也难以鉴别,同时认为这些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辩。多数家庭表示出对一些民办高校夸大的、虚假的甚至失实的宣传有强烈的反感情绪,他们认为高考和高校办学的虚假信息充斥网络,缺乏监管,负面影响大,令家庭和考生产生了信任危机。上述种种原因,直接导致了家庭对高校软环境因素的判断困难和感知失真,影响其对高校满意度的正确评价,反映在数理模型中,则表现为这些影响因素违背常理地“失效”。
“软环境”因素在评价中的失效,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它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对教育投资的方向,转移政府教育监管的重点,影响高校内涵建设的专注力,最终影响人才培养和办学质量的提升。在现实中,这也的确导致一些高校把办学的“功夫”和专注力放在了“软环境”之外,过分关注硬环境和外在指标。所以,如何让“软环境”因素成为家庭评价的要素,或者最起码不至于在家庭评价中“失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1)在摸清每一所高校真实“家底”的基础上,建立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全国高校办学数据信息网络平台,将全国所有高校的办学软硬件指标、内涵建设水平等信息进行集中的、权威的;(2)严格立法,规范高校信息行为,严密监控高校官网数据信息活动,对夸大的、虚假的和失实的数据信息者予以严密监管和严肃惩处;(3)清理各类“排行榜”,对各类官方的、民间的“排行榜”逐一进行排查,严禁功利性或商业性的评价活动,同时要建立“资质认定制度”、“业务标准规范”和“评价信息规则”,强化对评价机构的准入管理和业务监管;(4)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内部建立高考和学生择校专门咨询机构,广泛开展招考信息咨询服务,帮助家庭获取、过滤、提炼各种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为家庭和考生的报考与选择行为提供服务。
结论四:在显著影响家庭满意度评价的9个因素中,高校的“学费收取”(包括杂费收取)的影响程度也非常突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此可见,高校的“学费收取”工作备受家庭关注,部分家庭对目前高额学杂费及其未来走向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关注。
通过深度访谈发现,多数家庭对前些年涨幅过高过快的高校学杂费仍然心有余悸,担心未来会进一步上涨,从而加剧他们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对民办高校不规范的收费行为更是颇有微词,认为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加强规范和监管。另外在专题研究中,我们还发现,目前存在的不断加剧的高校学生辍学问题,与高额的学杂费也是显著相关的,许多底层家庭子女正是因为难以承受沉重的学杂费负担而导致了学业的中断。鉴于此,笔者认为,拟加强对高校学杂费收缴工作的监管,重新审核、制定高校学费标准,进一步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兼顾公平与效率。
事实上对于我国底层的许多家庭来说,教育支出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第一支出,超过了医疗等其它支出。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家庭和个人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比例明显偏高,已明显超出了家庭和个人的承受能力。[4]根据教育部关于高校收费的指导原则指出,收费是对高校办学经费不足的一种补充,中国公办普通高校的投资主体仍然是政府,不允许以收费来代替政府的投入,同时一定要考虑到社会、学生家长和个人的承受能力,不允许把标准定得过高。[5]所以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对高校学费政策的制定或调整还必须作进一步的思考。
一要坚持按成本定学费。即按高等教育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同时考虑家庭支付能力来确定学费标准。凡是为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服务过程而发生的耗费都属于教育成本的内容。其它与培养学生无关的费用,不能计入高校教育成本内。因此必须加强高校成本约束,科学核定学费标准。首先,只有在理清高校的实际成本后,才能确定一个合理的收费水平,并为进一步降低高等教育成本提供依据。其次,收费标准应按社会平均教育成本的一定比例确定,不应是以个别高校的实际办学成本为依据,而应以同等办学质量和办学条件的社会平均成本为基础。[6]
二要兼顾公平与效率。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学费制度,不仅要考虑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要考虑它会给教育公平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首先,就高等教育的公平性而言,我们要考虑到该学费标准对处于不利经济地位家庭子女上学的影响。高等教育投资对受教育者来说是一种教育消费,对家庭来说是整个家庭消费的一部分。作为家庭消费支出的一部分,其支出比例取决于家庭收入水平,同时会对家庭消费结构和生活水平产生影响。学费标准过高,就会使许多家境贫寒的优秀学子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利于国家对人才的选拔,从而制约高等教育的发展;学费标准过低,会造成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过度需求,超出高等教育的承受能力,给整个社会带来效率和福利的损失,也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因而学费标准的确定应考虑大多数家庭的实际收入水平,建立在大多数学生及家长的经济承受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一般来说居民的经济收入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一致的,但社会财富的分配走向也会影响到居民接受高等教育的经济承受能力。其次,就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而言,所定学费标准要有利于增加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解决当前高等教育经费紧缺的问题。但是统一的高校学费标准,仅仅停留于简单的筹措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经费、进行高等教育的成本补偿层面,并未成为提高高校办学效率和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价格机制,如此会使教育教学质量高的高校学生所受教育的成本,低于教育教学质量差的高校学生所受教育的成本,也会使预期个人受益率高的专业趋之若鹜,预期个人受益率低的专业便会门可罗雀,进而影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协调发展,也不利于各个专业的平衡发展,这是一种制度上的缺陷。因此,学费标准的确定应当遵循差异原则实行差别定价,学校的类型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不同,在教学基础设施、图书资源、师资配备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的经费投入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确定科学合理的学费标准不仅能更全面地补偿教育成本,从总体上增加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也是促使高校解决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扩大产品供给以缓解供需结构性矛盾、促进基础学科发展等问题的根本途径,从而有利于高等教育投资的有效配置和高等教育投资效率的提高。[7]
三要体现民本思想。其实,高等教育学费的制定过程,就是政府、高校和学生(家庭)之间的一个博弈的过程。在高校收费水平的博弈中,政府由于在政治权力、资源占有和配置上处于优势地位,所以在博弈中处于最有利的位置。同时由于高等教育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相对的供不应求的状态,表现为比较突出的“卖方市场”,高校也在这一博弈中处于有利地位。而相对于前两者来说,普通家庭和民众则处于最为不利的位置,他们的决策与选择只能按照前两者的指挥棒来进行,所以是被动的。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首先改变高校收费过程中政府、高校和家庭(学生)三者之间的博弈关系,改变三者的力量对比。要坚持以民为本,将家庭和普通民众的高等教育支付能力作为纳什均衡的第一承诺,让家庭和学生在学费制定过程中有充分的话语权。[8]
与此同时,要加强对高校收费工作的监管,制止乱收费和多收费现象的发生。一方面要靠政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费政策,另一方面要靠政府务实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在高校收费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虽然制定本校学费是高校办学自的体现,但高等教育价格的最终审批权应掌握在国家物价部门手中,同时还应加强对高校收费的跟踪管理和严格监督,对那些学费和杂费标准大大超出政府规定生均成本比例的学校,要进行严格的监管,加大惩处力度,对违反规定者追究相应的责任。政府财政部门也应当加大对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收费资金的监管力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构建包括政府、社会(家庭)、媒体和学生在内的高校经费成本监控体系,监督高校在保证一定教育质量的情况下建立合理教育成本结构,为社会、家庭和学生提供真实、可靠的成本信息,坚决制止乱收费和多收费。
总之,政府和高校务必正视高校学杂费收取工作,面对存在的问题,重新审核并制定新的高校学费标准,在进一步增加对高校投入的基础上,确定高校合理的学杂费标准和收费政策,加强对高校收费的监管,让老百姓的子女“能上学,上得起学”,不因沉重的学杂费负担而辍学。
注释:
①限于篇幅,调查样本的分布情况及主要描述性指标从略。
②限于篇幅,家庭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略。
③图1中带阴影的六个变量构成一个结构模型,图中单箭头代表因果方向,椭圆内为潜变量。
④限于篇幅,本文省略了“模型整体适配度指标统计量摘要表”。
参考文献:
[1] 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卷9)[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76.
[2] 许祥云.“功利性”教育评鉴[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59-61.
[3] 郭娅.缓解中小学生厌学情绪的对策[J].教育评论,2000(1):34-36.
[4] 许祥云,张凡永,等.高等教育投资:家庭的决策与选择行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354.
[5] 奏俊勇.我国高校收费改革该向谁看齐[EB/OL].http:///bbs/art.jsp?item=university&id=14671&p=1.
[6] 高正.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2:38.
关键词:代书遗嘱;实训课;实践能力
一、单元实训课的要求
单元实训课也就是实训教学实施的一个单元,可以是2课时一个单元也可以是4课时一个单元(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来确定需要的课时量)。单元实训课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实训的能力目标确定、具体
实训教学必须有明确具体的能力目标,能力目标的准确定位是实训成功的关键,也是提高实训效率的关键。实训的能力目标不确定、不具体,学生在活动中就会迷失方向,实训效果也很难令人满意。在确定实训能力目标时应从学生实际工作环境出发,培养岗位所需要的基本操作能力。
2.训练学生能力的载体主要是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
教高[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因此,单元实训课要求通过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所谓“任务驱动”就是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项目教学法”则是以“实训项目”为核心,重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让学生先做,在真实的情境中,在动手做的过程中来感知、体验和领悟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教学方法。
3.以学生为主体
无论是任务驱动,还是项目导向,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任务驱动”教学法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该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项目导向”教学法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法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4.教、学、做一体化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在教育问题上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强调教育要与生活实践结合,教与学都必须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单元实训课要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把知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而且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学生岗位就业趋于零距离。
二、“代书遗嘱”单元实训教学设计与实践
“代书遗嘱”是婚姻家庭法实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无论是在现在的生活中,还是在将来的工作中,都有可能遇到代书遗嘱的问题。下面就以“代书遗嘱”为例谈谈单元实训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1.本次实训课的教学目标和能力训练任务
(1)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是通过4课时的实训,学生能够掌握代书遗嘱的撰写方法,学会运用相关法律知识独立代书遗嘱以及能够为变更遗嘱提供最佳解决方案。
(2)能力训练任务。本次实训课的能力训练任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能够现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第二,能够现场为咨询者代书一份遗嘱;第三,能够为变更遗嘱提供最佳解决方案。
2.本次实训课的教学设计
本次实训课的教学设计包括以下七个步骤:
步骤一展示本次实训课的内容和目标
本次实训课的内容和目标有:第一,组织教学和复习有关遗嘱继承的内容(提问遗嘱的概念、遗嘱的形式、遗嘱的变更与撤销);第二,展示本次实训课的内容――代书遗嘱,第三,宣布本次实训课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一能力目标是能够为他人提供代书遗嘱的服务,并能够为变更遗嘱提供最佳解决方案,知识目标是能够掌握代书遗嘱的撰写方法。
步骤二引入任务项目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一份代书遗嘱的样本,让学生讨论并指出该遗嘱格式上的错误,然后由教师归纳遗嘱的写作要点:
首部
①标题。写明“遗嘱”或者“××××遗嘱”。
②订立遗嘱人基本情况。
正文
①写明遗瞩人订立遗嘱的原因。
②写明订立遗嘱人所有的财产名称、数额及所在地。
③写明遗嘱人对遗产的处理意见。
④写明所订立遗嘱的份数。
④写明订立遗嘱的时间和地点。
尾部
分别由立遗嘱人、见证人、代书人等签名,另外要写明遗嘱的日期。
(特别注意:遗嘱完成之后,应当向遗嘱人宣读或者交给遗嘱人审阅,以便遗嘱人核实遗嘱的内容。)
步骤三操练(掌握代书遗嘱的初步技能)
让学生根据遗嘱的写作要点,修改上述提供的遗嘱,使之成为一份格式完整的遗嘱。通过本次操练,让学生掌握代书遗嘱的基本格式,为独立代书遗嘱打好坚实的基础。然后教师课件演示一下修改后格式完整的遗嘱范文。
步骤四训练巩固
训练任务:
学生演示代书遗嘱的咨询活动,并完成代书遗嘱的制作。
方法:
①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约4人,每两小组合并为一个大组。
②每小组安排一位学生扮演代书遗嘱的咨询者,其余学生扮演法律咨询的接待者。
③咨询者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案例内容进行代书遗嘱的法律咨询,接待者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并按照咨询者的意愿完成代书遗嘱的制作。
④每个大组的两小组之间相互宣读本组制作的代书遗嘱文书,相互比较代书遗嘱的内容和格式,共同讨论,完成最后的代书遗嘱的制作。
④各大组推选代表宣读本组制作的代书遗嘱,教师对各组制作的代书遗嘱文书进行点评。
实例:李花(退休职工,90年代与丈夫离婚)现年75岁,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管庄西里32栋4门401室。2000年6月,李花将单位分给她的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管庄西里32栋4门401室的住房买下,该房屋建筑面积是82平方米,房屋所有人为李花。另外,李花还于2006年7月出资购买了北京市朝阳区京通苑小区22号楼806号住房,该房的建筑面积是102平方米,房屋所有人为李花。李花膝下有四个子女,长子李龙,次子李虎,长女李玉和次女李琼。除长子李龙与其共同生活,其他子女均独立生活,2008年李花因病住院,儿女们轮流看护,也有亲戚帮着看护李花,同年10月11日,李花出院。李花现在精神状况良好,思路清晰,语言表达流畅,但其身体落下残疾,双手无力,一日三餐均需要别人喂饭。李花想请别人帮助她书写一份遗嘱,以便表达其生前的心愿。因为大女儿李玉特别孝顺,而且家庭条件不是太好,所以她希望在其死后把位于管庄西里的房子给大女儿李玉,又因为李龙一直与其共同
生活,对其照顾较多,所以她希望把京通苑小区的房子遗留给长子李龙,为了不让次子李虎和小女李琼太难过,李花决定把其在工商银行的存款30万元留给次子李虎,除了自己在农业银行的存款22万元之外,李花希望把自己其它的全部财产都留给小女李琼,李花决定把自己在农业银行的存款22万元以自己的名义捐给希望工程,为社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假如你是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的律师,请你帮助李花代书一份遗嘱,以完成老人的心愿。
步骤五归纳(知识和能力)
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总结代书遗嘱的格式应注意的事项,以及代书遗嘱内容方面应当注意的事项,教师再作归纳。
实践中代书遗嘱常见的问题:格式方面学生容易遗漏立遗嘱人的签名或者摁手印,遗嘱完成之后,学生容易忘记向遗嘱人宣读或者交给遗嘱人审阅。内容方面学生往往会忽略一些细节,这与扮演法律咨询接待者的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有关,如上述案例中两处房产的房产证登记号码、户主的登记姓名、工商银行存款和农业银行存款的账号和户主、存款数额的大小写等等都是学生不容易注意到的细节。
步骤六深化拓展
训练任务:
为上述案例中的咨询者李花提供一个变更遗嘱的最佳解决方案
实例:假如上述案例中,你完成代书遗嘱后,建议老人对遗嘱的内容进行公证,两天后李花到公证机关进行了公证,但是一个月之后,李花又想把自己在工商银行的存款30万元只给次子李虎20万元,另外10万元想给次女李琼。李花再次向你咨询,请你帮助李花解决该难题。
方法:
①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约4人,每两小组合并为一个大组。
②小组讨论李花变更遗嘱内容,有几种解决方案?给出小组的最佳解决方案。
③每个大组的两小组之间相互宣读本组归纳的解决方案,然后共同讨论。
④各大组推选代表阐述本组的解决方案,并给出本组的最佳解决方案。。
⑤各大组之间互评解决方案,然后教师对各大组的解决方案进行点评。
步骤七总结
通过本次课的实训,学生能够掌握代书遗嘱的基本格式(提问学生简述代书遗嘱的基本格式),学生能够学会运用相关法律知识独立代书遗嘱以及能够为变更遗嘱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要熟练掌握代书遗嘱的技能,还需要多加练习,多帮助左邻右舍、乡亲好友代书遗嘱,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3.布置作业
每位学生通过对自己邻居的咨询,帮助邻居代书一份遗嘱,下周上课时交上来。具体要求:符合代书遗嘱的格式,遗嘱的内容真实、详细,能够正确反映立遗嘱人的心愿。
本次家长会流程如下:
1、 领导讲话
2、 班级基本情况
3、 科任老师情况
4、 月考成绩分析
5、 家长需要做的配合工作
6、 个别交流
下面是领导讲话(略)
一、 班级情况
高二2班是个理科普通班,共42名同学,其中男生26人,女生16人。因男生较多,班级整体较为活跃。但是作为理科班有时更多的需要沉静下来学习,关于这方面存在的矛盾我将在后面讲到。
二、科任老师情况
数学老师是4班班主任,高级教师,有多年教学经验,送给多届毕业班,英语老师高级教师,多次送毕业班,物理老师年轻有为,同时是我们班的副班主任,化学老师高级教师,多年送毕业班,成绩优异,对学生极为有耐心,生物老师高级教师,多年送毕业班,其中数学老师、英语老师、化学老师、生物老师担任重点班教学任务,从师资配备上来看,是非常优秀的。
三、月考分析
下面我主要说一下班级这次考试的整体情况,如果个人有问题的话可以与科任老师单独交流。
1、 整体不是很理想:一个是平均分,一个是个人情况,当然如果要归结在一起肯定是个人发挥不好影响整体情况。
2、 暴露出来的问题:偏科严重,具体到个人请各位家长仔细看一下手中的成绩条,除了分数还有单科成绩在年级的排名。
3、 究其(成绩不好)原因: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好。
具体表现:(1)老师预留的预习不到位(2)课上精神不专注,部分男生上课犯困,影响听课质量。(3)课下作业完成质量不高。(4)部分学生不按老师要求进行,自由散漫。
考试之后,老师们也就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制定了一定的计划将在后面的教学中给予实施。我也专门用了一节班会课的时间针对这次成绩暴露的问题对全班进行了思想教育,也请各位家长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做好家里的思想教育工作。
现阶段发现的一些思想动向
1、自由散漫思想
2、个别男生逃避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四、需要家长配合的一些事情
工作再忙也要抽点时间来多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和学习成绩情况,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度,家长要多询问孩子最近学习了什么掌握得如何等。我们家长辛辛苦苦不还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吗?考大学是孩子人生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因为是青春期的原因,孩子可能在与家长的交流上较少,但是家长还是要做出一定的态度告诉孩子你遇到问题我是愿意和你一起交流讨论的。做为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要适当施加压力,始终关心孩子的学习,不要放弃努力;创造家庭学习气氛。另外还需要特别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比如是不是爱打扮了,不爱穿校服了,是不是近期特别注意个人仪表了。家长应该正确的对待男女生交往的问题,可以跟孩子开诚布公或者旁敲侧击的交流一下这方面的想法,可能比我们一味的禁止要好的多。
做为家长,可能会遇到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时候,家长也要调整好心态,其实孩子们都是很可爱的。多发现孩子好的一些闪光点,比如在周记里面其实很多孩子在写觉得家长很辛苦,很想好好孝顺父母,再比如在课外活动中很多时候他们表现的很好,在今天的幻灯片里面大家也看到了。
在多年的小学教育中,毕业班班主任的教育又显得尤为重要,具体的说,我将小学毕业班班主任的重要职责归纳为以下几点,并做一些简单介绍。
一、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小学生的思想行为都正处于发展萌芽阶段,各种思想尚未定型,这种时候家庭和教师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班主任作为和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更应当努力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教育学生们严格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尽量避免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走弯路、走错路。
二、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卫生习惯的教育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们任何习惯都还处于培养的过程当中,特别是对于卫生习惯、文明行为的培养,应当经常对他们进行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讲解不爱卫生对健康方面的危害以及健康身体的重要性等,将每位小学生都培养成为爱卫生、珍惜健康的好学生。
三、做好和家长的联系沟通
在小孩子的教育工作方面,应当是家庭和教师的结合,仅仅是家庭教育,抑或学校教育都不能完全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良好培养,这就需要班主任经常的和孩子家长保持沟通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将各个孩子平时的情况做好记录,以及对孩子平时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处理。
【关键词】高职称教师;专业“再发展”;基本特征
中学高职称教师是指拥有较高专业技术职称并具备较高学识水平和较强专业技术能力的中学教师,其专业“再发展”是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并追求成熟的过程,也是专业信念、知识、能力、人格和智慧等不断更新、演进和完善的过程。研究这个教师群体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教师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为学校名师队伍发展注入活力,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高。在课题研究中笔者发现,中学高职称教师专业“再发展”基本特征有三个方面:差异性、阶段性和矛盾性。
一、差异性
不同高职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特征和轨迹尽管会存在一定共性,但也必然存在众多差异。因为高职称教师的发展首先是教师的个体发展,而每个教师的天赋特长在各自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影响因素以及个人的努力程度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高职称教师如何认识自身发展的瓶颈,突破自身的平庸,查找与名师发展之间的差距,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深知高职称教师持续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差异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差异的出现有些是偶然的,有些是必然的;差异的原因有些是一致的,有些是不一致的;有些有规律可循,有些杂乱无章。但还是从千头万绪中试图从年龄、学科、性别的差异条件中,查找高职称教师专业发展的差异原因,以进一步探索高职称教师持续发展的促进途径。
(一)年龄差异
如果以女教师55岁退休、男教师60岁退休来计算,那么一名女教师在高级职称上度过的是20年,男教师则是25年,这一工作年限还将因为国家人社部即将出台的延迟退休政策而增加。这一事实告诉我们,高职称教师工作年限是很长的,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高职称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和专业发展能力很不一样。
30~45岁这一年龄阶段的教师,往往具有较强烈的事业心和明确的专业发展目标,他们精于工作,勤于学习,专于研究,其中的佼佼者脱颖而出,成为校级、市级骨干教师和市级学科带头人。45~50这一年龄阶段的教师处于重要的分化阶段,一方面,其中的佼佼者沿着专业化发展的道路进一步发展,成为省特级教师和正高职称教师等明星教师(大部分省特级教师和正高职称教师在这个年龄阶段评审通过);另一方面,多数高职称教师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和专业发展认识的局限,感觉持续向前发展无望,逐渐满足于成为课堂教学的熟手和骨干,不愿在科研、学习上付出更多,专业发展处于停滞状态。55岁以上的高职称教师,已经被评为特级教师和正高职称教师的,进入人生的黄金发展期,成为真正的学科引领者,课堂教学只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讲学传经、著书立说成为他们教育生命的重要一部分;另一部分骨干型的高职称教师,如果被评为特级教师和正高职称教师无望,那么也就不再热衷参与各类职称和荣誉称号的评选,内心较为失落,易陷入专业发展的困惑;还有一部分较为普通的高职称教师,开始进入“等退休”的赋闲状态,在教学上易产生应付现象,专业发展处于倒退状态。
(二)学科差异
目前,江苏省实行高考“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模式。在这一高考模式和科目设置安排下,各学科老师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大不相同。
其中,语数外三门主课老师由于科目占据高考录取分数的绝对优势地位,教选修科目的物、化、生、地、史、政等老师由于科目高考最后的录取结果而处于次要地位,而教学业水平测试的必修科目老师由于科目成绩要求较低而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语数外老师课时多,工作量满,学校、家长和学生重视程度高,因此对自己的要求相对较高,专业发展动力足,有学科优越感和成就感,涌现出较多的骨干型或明星型教师。但也有很多教师忙于课堂教学,分身乏术,科研意识不强,在专业发展上缺乏长远的规划,因而举步维艰。而任教选修和必修科目的老师教学任务相对较轻,教育成就感略差。一部分教师因而有了更多专业发展的自我空间,他们踏实笃学,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撰写论文和参与课题研究,将教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成为钻研型或反思型教师,开辟了专业发展和提升的自我路径;另一部分老师满足于教W任务的轻松,将大量的时间浪费于琐事,专业发展和提升也就难存指望。
(三)性别差异
中学高职称教师的男女数量因校而异,但多数学校基本相当,但对比男女高职称教师的专业发展结果,有一个结果一目了然,那就是:市学科带头人以上的名师多为男性教师。正高职称教师两年评审一次,以近两年江苏省镇江市正高职称教师评选为例:2012年,镇江市有8位教师被评为正高职称教师,均为中学教师,均为男性;2014年,镇江市有9位教师被评为正高职称教师,其中2名为幼儿园教师,女性,其余7名均为中学教师,男性。
当然,江苏省不乏优秀女性教师被评为正高职称教师,但可谓凤毛麟角,数量和男性相比明显偏少。由此可见,中学男女高职称教师专业持续发展水平不均衡,发展结果明显“重男轻女”。
二、阶段性
从高职称教师中脱颖而出,成为“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高职称教师的职业生涯一般在20年以上,在如此长的高职称教师生涯里,多数教师要经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一) 分化和定型阶段
分化和定型阶段主要以高职称教师中刚评上的高级教师为主。他们虽然摆脱了早期任教的紧张窘迫状态,却面临更高的专业发展要求。人们对他们的要求与评价标准却随着教龄的逐渐增长而不断提高,不再用宽容期待的目光来看待他们,重点关心的也不是他们的工作态度,而是工作方法和实际绩效。那种早期对教育的激情与感受开始出现分化:有的慢慢趋向于平静、淡漠甚至于倦怠,早期教师职业倦怠的迹象开始出现;有的由原先的困惑与苦恼期进入了成长后的喜悦与收获期。后者对教师职业的使命感、悦纳感不断增强,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态度更加积极、稳定与执着,逐渐成长为具有相当水平和能力的教坛能手──经验型教师。
(二)突破和退守阶段
这一阶段高级教师工作的外部压力有所缓和,职业安全感有所增加,但对职业的新鲜感与好奇心有所减弱,职业敏感度与情感投入度也相应降低;开始习惯运用已有经验与技能来思考和应对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工作中出现更多程式化的经验操作行为和思维定式。在此阶段,尽管高级教师都有专业“再发展”的内在意愿,也有一定的外在努力,但现实工作任务重、生活压力大,发展头绪多,工作精力难以集中,具体表现为专业发展水平提高缓慢、专业成长较为艰难、不同教师对自身专业再发展的出现意见分歧等特点。
有的教师满足于工作发展现状,转而追求生活的平稳安适;有的教师自感专业发展向上突破艰难,工作进入保持与应付状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更多的教师尽管希望突破自身专业发展瓶颈,但在论文写作、课题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找不到突破口。诸多复杂因素使高职称教师专业再发展进入缓慢低迷的职业高原期。少部分高级教师拥有个体专业发展的自主提升意识,确立高远的发展目标,树立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吾心安处是吾乡”,把教师职业当作自己的生命寄托和价值所在,不断进行反省和观照,努力成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
(三)成熟和维持阶段
这一阶段的教师特征具有较为扎实的教学理论基础、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丰富的工作经历,很多逐渐成为地区或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的拔尖人才。在这一发展阶段中,教师发展仍然出现分歧。
有些高职称教师因教学业绩优秀,转向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担任校级中层干部或教育行政干部等职务,兴趣由教育教学转为教育行政管理;也有些教师对现有的教育教学水平感到满足,认为自己功成名就或是专业发展“船到码头车到岸”,与其自寻烦恼,还不如安享生活,与其从事艰苦的需不断创新的教育研究与发展工作,还不如辅导学生赚钱养老。这种工作心态使他们兴趣转移、精力分散,产生了许多专业发展维持行为,不能与时俱进,甚至导致某些曾经深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水平退化”“能力缩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遗憾终身;当然也有些教师虽然有继续发展的愿望和行樱真可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但受限于个体学术背景、知识结构、技能水平、教学个性、工作阅历、气质秉性及兴趣爱好等,难以突破和超越旧有经验与规则,因而客观上也就只能维持原有专业发展水平。
(四)创造和智慧阶段
教育素养的高低、视野的远近、信仰的有无成为制约这一阶段高职称教师专业“再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职称教师能否站在教育更高的理论思想层面上,发现更为合理的专业发展前景,能否由单一的教学实践经验角度,提升到系统的教育理论科学研究上,能否从琐碎且庸常的经验中,提炼出独特的智慧,形成自己的教育哲学体系,就成为他们持续发展关键的因素。他们中的佼佼者既能建立个体原创的教育理论体系,又能构建相对应的教学实践操作体系,还能以宏观的视野与理性的目光,从教育哲学的高度来审视人类发展的远大目标,把握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通晓时展的必然趋势和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人类的完善优化,引导学生达到成人成才成功的理想境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教育哲学体系之创建与具有普适价值的教育理论体系之形成是其核心标志。
三、矛盾性
通过访谈笔者发现,高职称教师专业“再发展”的矛盾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
中学高职称教师在学校的发展常常呈现出两种矛盾的现状。一方面,高职称教师进入了职业稳定期,很多成为学校的资深教师、专业领先者甚至是教育教学权威,其教育教学能力进入到最佳专业水准阶段。在绩效工资背景下,社会及学校对其有高期待、高要求,而高期望值引发过重的职业压力;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新的发展目标和前进动力等原因,许多高职称教师从高级职称评定前的积极奋进状态退化为职称评定后的消极赋闲状态,且这种“职业消退”状态对于学校甚至整个教育事业都形成了明显的资源浪费。再加上由于教师职称评定“只上不下”,以及职称评定后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缺乏,使得高职称教师的专业持续发展得不到有效保障,面临许多发展困境。
这是一位数学高级教师的教育日志。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着丰满的教育理想,也在践行着自己的初衷。可随着教龄的增加,现实的太多问题颠覆着我的教育理念,我甚至怀疑当初在师范大学里所学到的理论,我觉得教育的理想和现实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评上高级教师之后,我本来以为自己的教育生涯进入到新的境界,但实际情况是,我的生活和以前相比没有任何变化。我依然没有时间去看我喜欢看的书,或者研究一个我以前就很关注的问题。这学期我又开始接受两个理科班的数学教学,由于江苏省高考理科数学总分200分。“得数学者得天下”,我又要开始迎接每天3节以上的课和铺天盖地的练习、测试,还要在课间随时准备给学生答疑,有的时候真的会觉得喘不过气来,平时的教学生活就像一片沼泽,不管你头顶的天空多么明媚灿烂,你陷进去就很难。
(二)工作和生活之间的矛盾
在高职称教师中,多数为40岁以上教师,呈现出中年人的社会特质。俗语说,“人过四十万事休”,这种亚健康心理容易使高职称教师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与此同时,高职称教师是家庭的中坚力量,他们需要解决购房问题、子女上学或就业问题、赡养老人问题等,这些家庭问题使得他们难以把精力集中在教育教学工作上。
被访者(高级教师):
中年人的压力是最大的。最近我的父母身体都不太好,每周都要送他们去医院好几次,求医问药,医院学校两边跑,做子女的,为父母做的也就只能是这些。可是一段时间下来真累啊。孩子今年上六年级了,不管是不行的,否则考不上理想的初中。以前我每天上完课都有很多时间备课,回到家也要精心打磨第二天要上的课,然后看看自己想看的书。现在每天都要求自己必须在学校里备好课,否则回到家就没有时间再忙工作上的事。幸亏不是小年轻了,有些课以前都用心备过,现在只要稍微看看,上课主要还是靠经验。
(三)教学和科研之间的矛盾
中学高职称教师中的骨干名师,一般有三个类型:第一类是教学能力突出的名师。他们站稳了课堂,把课堂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所,把“课上的好,学生喜欢我”作为自己的教育追求,深受学生和家长的肯定,但不太喜欢或擅长教育科研;第二类是科研能力突出的名师,他们热衷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积极撰写论文和申报课题,经常为学校的科研水平加分,但课堂教学能力平平;第三类自然就是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都比较突出的老师。一般来说这种老师在学校最受欢迎,也最受重视,但也最可遇而不可求。因为教学和科研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教师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兴趣总是有差异的。专注于课堂教学,成为教学的“熟手”,在教书育人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有时就无暇顾及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专注于教育科研,坐而论道的时候多,起而行之的时候少,有时课堂教学就会失之干瘪,过于理论化,缺少生动性。
被访者(特级教师):
经常有人问我是怎么评上特级教师的,是不是一开始工作就有评特级的远大目标,我的回答当然是不是。评上高级前基本上就是认真教学,钻研教材,偶尔写点小文章发表了,很高兴。后来越教越有想法,越写越有兴趣。评上高级之后,觉得自己还可以再向前发展一步,就开始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写一些有深度的文章。但这个过程很痛苦,经常是白天忙着备课、改作业,晚上坐在电脑前冥思苦想写文章,孩子基本都是夫人在管。忙教学和忙科研肯定是有冲突的,时间上、精力上。但是足够勤奋的话,也可以统一协调发展,但这对教师个人以及他的家庭,甚至所处环境都有要求。要是夫人不支持我,我也很难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要是像现在很多人和微信圈里的朋友天天聚会、闲聊,我也静不下心来。
(四)教师个体发展愿望和学校群体文化之间的矛盾
每个教师内心深处都有强烈的个体发展愿望,希望自己在专业化道路上越走越远,但这一发展愿望常常受所在学校群体文化的制约。曾有研究者指出,教师之间一般都不喜欢其他同事介入或干预自己的课堂教学,他们之间互不干涉,彼此保护。这种具有封闭性的教师群体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排斥开放和合作,趋向孤立与封闭。
@种情况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学校文化中教师更愿意分享自己教学的成功,而不愿意轻易谈论教学的失败。哪位教师提出问题就等于自曝其短,有可能被其他教师当作在寻求帮助。而教师队伍素以清高著称,寻求帮助就意味着主动承认自己教学上的无能,会遭到他人耻笑。这种风气严重阻碍了教师的开拓和探索,泯灭了教师试图提出任何批判性问题的冲动。对正处在建立专业自信的高职称教师而言,他们更担心和别人商讨教学内容与方法等会被视为“专业水平不够”,所以,他们大多只能在长期的教学中自我摸索以获得微小进步。这既阻碍了教师之间正常交流,不利于教育教学改革的长足发展,又让教师难以体验彼此的激励、职称和赞赏,严重影响了教师个体的进步和发展。
虽然高职称教师个体在孤立的努力状态中也会有所发展,但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高职称教师的专业提升完全依靠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教师群体文化是教师成长的土壤。对于教师而言,合作共享的教师文化才是自身发展的有力助推器,它能在深层次上对高职称教师的成长道路产生持续的重要影响。很多研究型教师或专家型教师集中的学校,就拥有这种合作共享的教师群体文化或者是学习共同体。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教师彼此之间心灵开放、理解信任、共鸣支持。经验丰富的高职称教师、专家型教师也乐意展现自己的教学专长,供其他教师观摩和共享。新老教师之间能够彼此交流知识与信息、思想与经验,在专业思想、信念和态度等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
【参考文献】
[1]董泽芳.社会转型期的教师角色冲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查啸虎.如何成为骨干教师[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3][美]费斯勒・克里斯坦森.教师职业生涯周期――教师专业发展指导[M].董丽敏,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