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教学平台应用

网络教学平台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教学平台应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络教学平台应用

网络教学平台应用范文第1篇

HAO Dong-xue CHEN Rong GAO Yu-cong XING Shuang ZENG Cong

(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Jilin, Jilin, 132012,China)

【Abstract】With great popularity of online teaching, mere traditional teaching cannot satisfy students' requirement of course information. Combined with digital teaching platform, face-to-fa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can give full play to its advantages. Based on online teaching platform of 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teaching practice of network-assisted teaching in the course " soil mechanics" has been performed. The system statistics and feedback from students show that online teaching platform real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enhance the learning effect of students.

【Key words】Online teaching platform; Web-interaction; Procedurization assessment; Application effect

0 引言

网络化时代的今天,人类的各项活动依赖于网络,包络教育教学活动,如继续教育及培训、远程网络课堂、MOOC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1]。随着高校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辅助传统课堂面授教学的这种混合式教学方法逐渐开展。网络教学具有灵活弹性、丰富多彩、资源共享、知识共建等优势。目前,有超过60%的高校已经开始使用网络教学课程管理系统,以支持校内全日制学生的混合式教学,混合学习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应用将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思路[2]。而事实上,网络课程或网络教学并没有真正进入普通高校的课堂,已有的网络教学平台或已开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等并没有得到有效应用。张伟远[3]针对网络教学质量的问题,构建继续教育中网络教学的发展模式,并基于香港大学继续教育中网络教学的经验和发展规划,描述和分析网络教学发展模式的具体实施,以全网络课程“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为案例,对网络教学模式的??用进行描述和分析,以实例论证信息技术和继续教育融合的成效。高峰[4]通过对北京大学等四所高校教师网络教学方式采纳情况进行调查,探讨了影响高校教师网络教学方式持续使用意向及适用水平的因素。梁林梅等[5]以南京市普通高校中开展网络教学的教师群体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当前普通高校教师从事网络教学的总体现状进行了系统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了改进大学教师网络教学现状的建议。本文就东北电力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土力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和成效分析,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同类课程的网络教学建设提供参考。

1 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及应用

1.1 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介绍

网络教学平台作为面授教学的辅助,具有开放性、灵活性、交互性和资源共享等优点[6],在课程建设中不断地被应用和完善。东北电力大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首页包括统计、资料、通知、考试、讨论、管理六个模块,如图1所示,六大模块可以选择性向学生开放。统计模块中对已的任务点、章节访问量、章节测验、讨论数、成绩管理和督学情况进行统计。当采用线上及线下授课的“二分法”教学时,可以事先通过任务,让学生先自学;当学生通过平台阅读资料时,系统会自动进行统计;成绩管理包含13个项目,如表1,教师可根据情况设置考核内容及其权重。资料模块中教师可自己分章节上传文档、书籍、视频等。在通知模块中教师可以发放作业通知、考试通知、任务通知等;考试模块中教师可以指定授课班级发放考试题,试题可以新建也可以从试题库中选取。讨论模块教师和学生均可发起,其他人可以参与讨论。管理模块包括班级管理、教师团队管理、助教管理、课程管理和操作日志。班级管理中可以添加班级、添加学生、导出名单并可单独给学生发通知;教师团队管理可以添加教师,实现团队教师共同维护完善教学资源,保证学生共享。

1.2 平台应用

在我们的教学中,平台的六大模块对学生端是开放的,同时允许学生自助从题库中选择题目进行测试。成绩管理中设置了作业、课程视频、访问数、讨论、考试和实验7项,权重分别为10%、3%、5%、2%、60%和20%。作业每章至少1次,可在试题库中抽选,计算题每道满分10分,有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里面的试题库是以前的试题导入,同时可以继续添加完善;课程视频是课程组老师录制的部分章节授课视频;本课程共16次课,平均每一次课访问课程平台3次,课程结束共访问48次为满分;发表或回复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讨论可得满分;考试成绩以期末考试为主;试验包含5次常规试验,对试验预习报告、试验过程及数据处理三个环节按照严格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建立了“课程公共资源”、“电子课件”、“相关资料视频”“教材教参”四个文件夹,将课程大纲、课程幻灯片、讲课视频、地质灾害视频、电子书及常见问题答疑笔记放入其中。

表1 成绩管理的内容

课程网络平台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拟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学习方式灵活。面授教学课堂时间有限,且目前学生存在电子产品诱惑、听课注意力分散的严重问题,课堂吸收率较低,当学生想继续深入学习时,课后很难找到学习资料。而课程网络平台提供了授课PPT和授课视频,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查缺补漏;另外,对于有更高需求的同学,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可以进行模拟测试及查看更多与课程有关的资料,保证学生学习时间的自由性及灵活性。

(2)平时考核公正。通过网络平台的统计模块能统计学生的平时学习状态,便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适当时机进行督学;课程作业学生通过网络完成,教师通过网络判分,让每一个环节都有记录,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也可以对存在的问题给予留言指导。此外,通过平台相对较容易进行的章节测试,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学生学习效果。上述几个方面的应用,可以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保证过程化考评教改的进程。

(3)教学互动方便。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给教师进行留言讨论,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可以进行网络答疑、布置任务,并可以在面授课堂时间以外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实现教学互动灵活方便。

2 效果分析

在土力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网络教学平台,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受益良多。学生问卷调查表明,所有同学都认可网络教学平台是对面授课堂的补充和辅助作用,通过课后对平台上提供的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的学习,不仅补充了上课遗漏的知识点,还巩固了课堂学习内容;平台使自学过程变得轻松,时间和空间上更灵活,答疑及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讨论使学习变得有意义,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效率。30%的同学利用平台提供的教学内容以外的信息资源,认为这些资料拓宽了知识面,提升了专业素养,开阔了视野。通过平台的使用,授课教师一致认为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教学效果。随着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和逐步完善,经过多轮使用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学负担。土力学课程授课学时压缩至32学时,不包括绪论共八章内容,土的组成、物理性质及分类、土的渗透性与渗流、土中应力、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土的抗剪强度、土压力及挡土墙、地基承载力、边坡稳定性分析。每章都是重点,各章之间的联系紧密,而学时有限,教师讲课速度会稍快,且较难在课上时间将所有知识讲解到位;另外,如果学生当堂吸收不好,课后不能及时复习,会影响后面内容的理解。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辅助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教师不需要讲解所有知识点,只需将主要内容讲解到位,其余的内容可以通过PPT或者其他形式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另外,课程作业及在线测试等取代了传统的课后作业,教师及助教在布置作业以及批改作业上能节省不少时间。

网络教学平台应用范文第2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即将参加护理职业鉴定考试的17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0~25岁,均为自愿参加培训与调查。试验组84人,对照组86人,将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象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培训方式对照组实施常规培训。由专科临床带教教师当场组织培训,内容与试验组相同,理论按着课表讲授,实验课用“示教-练习-指导”的教学方式。在操作中老师当场指导同学操作,同学也能利用业余时间在我们护理实验教学中心进行操作练习。1.2.2试验组培训方式网络教学平台是由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研制的THOEL6.0版本的,平台具有功能丰富,实用性强的特点。我院主要承担的是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课的授课工作,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完成课件共享,作业布置等相关操作。我们针对护理技能鉴定考试项目,专门组织了专科临床带教教师作为指导,除了在课堂上指导以外,我们还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将考试内容相关视频放置到网络教学平台便于学生查看,利用平台学生与老师间交流,对学生的疑问安排专人及时答疑。还利用网络平台将历年技能鉴定理论考试原题和易错题放于网络教学平台中,便于学生查看。

1.3评价标准

1个月后对两组护生进行统一理论、操作考核。采用百分制评分法。观察两组培训后理论及操作考核评分差异,来分析利用在线培训对学生的培训效果。

2结果结果显示

两个组的理论成绩经过u检验,P<0.05,说明两个组的成绩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表2的统计数据表明,学习者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中学习,向教师提出的问题老师能给予反馈,且反馈对学生有一定都很有帮助,说明网络辅助平台起到了课堂辅助教学的作用,将课堂答疑延续到平台中,老师按时完成了作业的批改或者论坛的答复。

3讨论

3.1护理在线培训平台的优势

表1显示,试验组理论、操作考核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表3显示,学习者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学生对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的效果比较满意,教师利用网络引导,辅助学习者进行学习。护生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利用视频让学生熟悉护理操作流程,给予学生主动引导,使学习更有目的性。这种新型学习方式打破了沉闷的学习气氛,改变了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去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能使护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并主动及时地获取信息。

3.2构建学习型培训体系

护理人才的成才过程就是不断接受培训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才能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学会更多的护理技能。护理辅助平台构建了一个学习型的培训体系,通过护生的自主学习,从而获得知识。

3.3利用网络平台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网络教学平台应用范文第3篇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入互动式教学模式下的中医外科学教学网络平台设计与应用,以促进学科教学模式的转变。分别从中医外科学教学网络平台的构建、应用及效果等方面,阐述了互动式教学模式指导下,如何充分发挥信息化网络的优势,创建中医外科学教学网络平台,达到师生有效互动,以期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关键词]

网络平台;中医外科学;互动式教学;信息化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及网络技术普及到各级学校,它具有形象、直观、高效的参与交互功能,促使教学方式向满足新信息时代的需要方向发展。多媒体及网络技术逐步引导教学模式转变,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资源共享差、信息量小、师生互动差、功能单一等缺点,引发了教学环境的信息化,是对传统教育的巨大变革,具有传统教育所不可比拟的优点[1]。中医外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类疾病具有较为直观的临床表象,丰富的局部征象,治疗上强调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众所周知,传统的中医课堂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临床应用能力的发展,一般通过文字的表述和简单的示例进行表述,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形式多停留在简单问答的层次上,并不能充分体现中医外科学直观的特色,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不大。通过引入互动式教学模式下的中医外科学教学网络平台设计与应用,期望促进学科教学模式的有益转变。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下的中医外科学教学网络平台设计的理论依据

互动式教学是以现代教育心理学、教育行为学和教学方法论等理论为基础,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为指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体现了师生之间交往和沟通以及教与学之间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摒弃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单一现象,实现了教改中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核心理念。互动式教学法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让彼此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它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特点与要求,更利于发挥中医外科学的直观特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2-3]。如何在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达到这一目的呢?BlendingLearning(混合式学习)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真正做到让学生由被动、静态学习到主动、动态学习,参与教学,评价教学,促进了学生理论水平能力和实际技能的和谐发展,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自21世纪以来被受到广泛关注并在全球范围日益流行,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具有交互性、共享性、探究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的优势,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促进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教学质量的提高[4-5]。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下的中医外科学教学网络平台设计目标和内容

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指导下,研究中医外科学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变革传统教学结构,充分发挥信息化网络的优势,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即“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以期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6]。

(一)教学资源库的制作。

根据中医外科学课程目标,确立和优化相关课程内容,结合学生学习需要选取与课程相关的趣味性、实用性、前沿性教学素材,通过多媒体网络以不同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以便学生获得所需的学习资源。

(二)电子版立体化教材的建设。

通过课程中心教学平台将课程教学内容通过数字化转化为电子版立体化教材,既便于教学内容的定期更新,又利于实现的教学资源的共享。

(三)教学质量评估系统的建立。

尝试构建数字化教学质量评估系统,探索建立学生电子档案,通过网络虚拟互动考核评估学生。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下的中医外科学教学网络平台设计与应用

在学校、学院两级领导支持下,从2011年开始,基于校园课程中心的临床医学院学科教学网络平台的建设,先后尝试在中医皮肤乃至中医外科全学科进行教学网络平台的构建。网页制作及数据库维护在课程中心系统基础上建设及完成。在相关课程中心教学网络平台系统的支持下,网络平台设计结合本课程实际加以调整共有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师简介、教学日历、教学录像、教学资料、互动栏目等7个功能模块,包含电子教案、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知识点介绍、交流讨论、在线作业、在线测试等小的板块,教师在上课前向学生公布相关课程进度、课程预习要求、课堂教学内容及课前测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通过校园网登录网络教学平台,观看相关课件,掌握基本知识点,完成课前测试。学生通过对重点基础知识部分的阅读和练习,能够迅速掌握的基本知识点,为课堂的案例分析及疾病串讲奠定基础。课后则在互动栏目中进行深入探讨及答疑,并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及总结。课堂教学过程则有所变化,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6-10人一组,在分组时,尽量考虑学生的成绩、性别、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才能倾向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达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理想状态,也就是小组间水平接近,小组内各成员保持合理的差异。如是重点疾病,预先告知学生下堂课将要讨论的病例(根据教学要点及重点、难点内容给出病例),组织案例式讨论;如是非重点疾病,则要求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资料收集、授课课件准备,组织课堂学生试讲。各小组的组长组织,派出1名代表(非组长)进行观点的阐述,各组间可进行提问、辩论。最后由老师由病例人手,总结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刚刚课堂上讨论激烈的问题,并回答学生的问题;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和各小组展示成果的情况,总结学习的效果、闪光点、有待完善之处以及启示等,由此形成网络平台应用及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

四、互动式教学模式下的中医外科学教学网络平台建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实现教学结构的转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是要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即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的转变。利用多媒体网络,构建中医外科学教学平台,开展网络拓展教学,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实现了信息的多渠道、多方式、大容量传输,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从而为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信息化教学支撑环境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二)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基于网络平台丰富多彩、生动直观的大量信息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选取素材,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中医外科学形象化、直观化等优点,通过真实病例资料、图片、影像资料引入,引导学生从临床实际角度进行课程内容学习。有助于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兴趣,在病例实践中形成实践智慧,提高学习质量。

(三)有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基于网络平台的优势,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空间,学生可以随时上网进入中医外科学教学网络平台,带着兴趣和问题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性地点击相关链接进行反复观看学习,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通过课堂及网络资料互补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中医外科学是一门临床学科,学习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深入掌握并有效运用学得的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通过网络和课堂教学的结合,基础知识、技能和临床实际案例的逐步深入,老师教授和自我学习的良性促动,强化学生对正确诊断及处理相关病例的能力的锻炼,为进入临床实践打好坚实基础。在互动的交流讨论区,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发表看法,师生交流,解疑释惑,教学相长,有利于教学互动,体现临床课程教学的开放性和多维性。中医外科学作为中医类专业的临床必修重点课程,与学生后期临床实习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中如何更好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学科特点,结合学校实际,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资源,创造出能有效支撑“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是我们今后进行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努力方向。

作者:宋瑜 陈红风 李咏梅 潘一滨 李晓睿 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参考文献]

[1]胡启平,马军,袁志刚,等.多功能型医学遗传学动态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现[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110.112.

[2]杜娟.浅谈“互动式教学”[J].学周刊•理论与实践,2009,33(3):66.

[3]李敏,王平均.师生互动型合作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J].科技创新导报,2008(7).198-199.

[4]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4):21-31.

[5]UijtdehaageSH.DennisSE,CandlerC.AWeb-baseddatabaseforsharingeducationalmultimediawithandamongmedicalschools[J].AcadMed,2001,76(5):543-544.

[6]张欣荣,柴逸峰,罗俊,等.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的构想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3):44

网络教学平台应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Web短信;改进模式;短信猫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4―0083―04

一、引言

网络教学平台是远程开放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国家开放大学的重要基础,只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改进、优化平台功能,提供更多形式的学习支持服务,才能满足各种学习者的需求,不断提高网络开放学习的效果。

伴随移动通信设备的普及使用、短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环境下,网页中嵌入短信操作已经作为一项普通功能融入网络教学平台,师生之间能够在网络教学平台中通过收发短信随时随地进行教学交互,为此只有联系实际教学不断探索Web短信技术在网络教学平台中的应用模式,才能促进开放教育网络教学模式的发展。

二、应用模式

现有网络教学平台中,由于实际教学模式不同,因此短信技术的应用方式各异。传统应用是不提供短信收发功能的普通的网络教学系统,Web短信应用是在网页中嵌入短信功能,提供移动通信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短信收发、短信管理功能的网络应用系统。

(一)现有模式

根据Web短信与网络教学系统的结合程度,目前网络教学平台广泛存在以下两种应用模式:

⒈ 传统应用与短信应用相对独立

传统应用与短信应用独立创建,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功能关联,仅共享用户、专业、课程等后台管理信息,在网络教学系统中短信应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仅仅是针对网络教学的需要共同使用。例如,上海蓝卓教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蓝卓移动校园”能够在网页中使用短信为师生提供日常教学信息广播、课程通知等学习支持服务,此系统能够作为独立模块加入到缺乏短信应用的任何网络教学平台中。

此模式的基本设计思想是教师在网页中收发学生的短信,并能够浏览与删除短信;学生使用手机接收网站短信,并能够浏览本人与教师交互的短信。

此模式的优势是易于构建,缺陷是传统应用与短信应用之间没有联系,不能相互交换信息。

⒉ 传统应用与短信应用完全融合

传统应用与短信应用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共享交换信息;短信应用不作为独立模块出现,将短信收发作为系统业务流程的组成部分,缺少短信交互无法实现系统功能;此外系统功能也可以仅通过短信交互实现,短信应用已经完全融入传统应用中。

此模式的基本设计思想是师生可以接收从网站发送的短信,还可以回复或向指定号码发送短信,网站能够接收回复的或发送到指定号码的短信;教师能够在后台进行与讲授课程相关的短信的浏览、删除等管理操作。此外某些系统还可以将与某个学生相关的信息在网页与手机两种界面中同时显示,学生能够选择方便的设备浏览、修改信息。

例如,华南师范大学网络学院曾经使用的“基于Web短信的课程答疑系统”属于此模式。学生可以在线提问,或通过移动终端将问题短信发送到系统并显示在问题页面中;教师在线浏览问题页面、回复学生的问题,并直接发送到学生的手机,对没必要回答的问题教师可以直接删除;若学生发送问题后两天教师未回答学生问题,系统自动将问题转发到答疑教师的手机,提示教师及时登陆答疑系统回复学生问题。此系统中学生问题短信、教师回复短信是整个答疑流程的必要组成部分,并且学生在提问时短信方式与在线方式效果相同。

此模式的优势是传统应用与短信应用之间完全共享、交换信息,缺陷是需要重新开发网络教学系统,同时用户需要适应全新的基于短信平台的教学交互方式。

(二)改进模式

目前广播电视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中,网上实时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登陆在线平台,不在线的学生无法进行讨论与答疑;同时平台内部课程资源、学习通知、作业成绩等重要信息不能立即通知学生,学生也无法及时反馈对教学通知、课程资源的评价。为此必须将Web短信作为辅助、补充功能融入在线教学平台的各个功能模块中,教师在任意页面都可以根据需要向学生群发相关信息,并通过接收学生回复的短信在网页中查看反馈信息。基于以上需求,优化现有的两种Web短信应用模式,笔者提出一种“传统应用为主,短信应用为辅”的改进模式。

短信应用不作为独立模块出现,Web短信作为可选功能融入传统应用,短信应用是传统应用的一种扩展或补充。将短信发送与浏览嵌入在前台应用页面,后台应用提供短信的基本管理功能,但是短信收发不是系统业务流程的必要组成部分,不使用短信交互同样能够实现系统主要业务功能。

此模式的基本设计思想是学生能够通过手机收发短信,教师能够在带有短信发送设置的网页中单发或群发短信,师生都能在发生短信应用的栏目中浏览短信交互内容;教师还可以在后台管理页面进行短信的浏览、删除与统计等管理工作。

改进模式的优势是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系统升级扩展成本较低,用户能够针对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交互方式,易于推广使用。

三、应用案例

下面以电大在线平台中课程论坛的改进为例,详细阐述“传统应用为主,短信应用为辅”的改进模式的解决方案。

(一)设计特色

第一,学生既可以登陆课程论坛在线发新帖,也可以通过发送短信向课程论坛发新帖。

第二,教师在课程论坛可以在线发帖,也可以同时将帖子主题以短信形式发送到学生手机。

第三,学生接收到教师发送的短信后,可以通过回复此短信向课程论坛回帖。

(二)功能模块

⒈ 学生子系统

学生登陆后可以在线浏览所学课程的帖子,还可以发新帖或回帖,但不能删除帖子。学生接收到教师从论坛发送的帖子主题短信后,可以回复一个带有帖子编号的短信,并将回复内容作为教师发帖的回帖添加到课程论坛中;学生还可以通过向特定号码发送带有课程号的问题短信到课程论坛,问题短信能够以学生新发帖的形式显示在课程论坛中。总之,学生能以两种方式进行发帖,即:学生登陆论坛所发帖子是论坛帖,学生通过手机短信添加到论坛中的帖子是短信帖。

⒉ 教师子系统

教师登陆后可以通过设置专业、课程、发帖类型(论坛帖、短信帖)等属性浏览发帖情况,并对学生发帖进行回帖,通过发新帖组织专题讨论。在发新帖或回帖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将帖子主题以短信方式发送给学生,可以发给部分学生以提示他们及时进行在线学习,也可以将网上教学的要点内容发给所有选修本课程的学生。教师还能对本人负责课程的帖子进行删除、修改、修饰等管理操作。

⒊ 管理员子系统

管理员登陆后可以对整个系统的各种信息、访问权限进行管理。用户管理提供学生、教师、管理员三类用户基本信息的注册、修改、删除、查询等管理功能,用户信息中必含手机号。课程管理、专业管理提供相关属性的基本管理功能,设置教师与课程之间的任课关系,学生与专业之间的归属关系。权限管理能够设置、修改、删除用户权限,使用户根据本人身份所赋予的权限访问课程论坛;学生能够在所学课程的论坛中浏览、发帖,或使用手机短信向所学课程的论坛发帖;教师能够管理本人负责课程的论坛。短信管理提供短信的收发统计及短信的存储、浏览、删除功能。

(三)工作流程

首先,管理员登陆论坛,先注册用户基本信息,然后注册专业信息、课程信息,接着设置学生与专业、教师与课程的联系,最后设置学生、教师的访问权限,教师拥有对所负责课程的论坛的所有权限,学生在所学课程的论坛中只有浏览、发帖的权限。

其次,教师登陆论坛,在所负责课程论坛中浏览两种类型(论坛帖、短信贴)的帖子,对不良帖子进行删除,发帖组织专题讨论,回帖进行答疑,并对发帖进行必要的修饰(置顶帖、精华帖等)。在发帖或回帖时还可以通过选择短信通知将帖子主题以短信形式发送给相关学生。

最后,学生登陆论坛,可以在所修课程的论坛中浏览信息、在线发帖参与讨论或提出问题。学生在收到教师发送的短信后可以进行回复,系统自动将回复内容作为教师发帖的回帖。

(四)系统结构

设计案例总体采用B/S架构,物理结构采用“客户端/ 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层结构,逻辑结构采用“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层”三层结构,如图所示。

设计案例采用“+IIS+SQL Server”的技术组合方案。数据库服务器安装SQL Server 数据库管理系统,部署数据层的程序与数据。Web服务器安装短信收发硬件设备、IIS与.NET框架,部署系统业务逻辑层程序。客户机Web浏览器显示用户接口页面、反馈系统信息页面,同时页面中具有简单的验证逻辑以及数据保存逻辑。移动设备用于接收、显示从Web服务器发送的短信,并通过此设备向Web服务器回复短信。

(五)短信收发技术

设计案例使用最常用的短信猫作为短信接入方式。短信猫是专门针对短信应用设计的内含工业级短信发送模块的无线终端设备,其核心模块与手机相同,一般是 SIEMENS或WAVECOM产品,插入SIM卡后短信猫可以接入到移动通信网,支持与手机之间收发短信,计费方式与手机相同。

短信猫采用计算机串口通讯,使用AT指令可以直接控制收发短信,属于最底层的开发模式。此外正规的短信猫制造商还提供基于AT指令的多种语言开发的SDK,使用其提供的操作函数收发短信更为方便、可靠。例如,北京人大金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短信猫设备及其SDK能够实现收发短信功能,SDK开发包将短信猫初始化、发送短信、接收短信等函数封装在动态链接库dllforvc.dll文件中,在C#中可以使用命名空间System.Runtime.InteropServices的方法DllImport()调用动态链接库中的函数,包括:初始化函数GSMModemInitNew(),此函数设置短信猫工作状态,并在计算机与短信猫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发送短信函数GSMModemSMSsend(),此函数通过短信猫中的SIM卡将短信发送到接收号码终端;接收短信函数GSMModemSMSReadAll(),此函数返回接收短信的字符串。

(六)应用效果

应用案例开发完成后,在网上教学活动中试用一个学期,效果良好。其中,在《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的网上教学讨论中,教师设计多次短信群发,主要包括实时专题讨论题目、学习重难点提示、重要事件提醒等内容,引导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学生能够按照基本要求向课程论坛回复短信进行简单地学习交互。

通过与学生座谈,多数学生认为通过短信能够及时获得与课程学习密切相关的学习支持服务信息,提高了学习的实时性;通过短信能够在任何地点及时向课程论坛回帖而无需登陆网络教学平台,提高了参与网上学习讨论的积极性。同时,短信交互使用方便快捷,便于与辅导教师进行简短交流,提升了学习支持服务效果。

网络教学平台应用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教学

1概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提出了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根本,同时以此为前提,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然而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工作岗位的变化也非常快。五年之前,制造业还是主流行业,高职院校出来的学生就业方向还是以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为主,然而这五年来,互联网高速发展,实体经济越来越不景气,工作岗位逐渐被智能化设备所代替,高职院校的学生如若不改变,将很难应对社会的发展。网络教育最早在教育机构发展起来,很多的教育机构采用网络教学的方式,可以很快地将教育结构的网点遍布全国,且成本很低。目前微课等教育方式也越来越流行,现有课堂知识已经无法满足现有需求。因此,建立一套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非常重要。本文研究的网络教学平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网络教学平台经验,建立一套适合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本平台利用B/S结构,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网络浏览器来使用该平台,非常方便。该系统主要使用微软开发的一套软件,使用.NET技术进行整个系统搭建,使用VS2015平台来进行系统的开发,使用SQLServer2015来进行数据的存储和查询。

2网络教学平台的需求

随着互联网技术及互联网领域的急速发展,互联网领域的工作岗位也越来越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进入互联网领域的基础课程,学好这些课程非常重要。在高职院校,目前都普遍的开设有计算机基础课程,然而传统的书本教学方式,学生无法应用和实践,也就看不到学习的效果,也没办法积累实践的经验。现在,学生已经基本实现了人手一台笔记本或者PC机,只要给予足够的学习资源,学生就能够快速地进行自学和能力的提升。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来研究本文要建立的网络教学平台的需求。本文所研究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基本需求有用户的注册登录功能,教学资源的上传下载功能,网络在线教学和点播功能,在线考试功能,在线互动功能等。用户的注册登录功能是每一个系统所必备的功能,学生需要填写自己真实的姓名、学号、身份证号等信息才能注册成功,然后使用注册成功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登录之后就可以进入自己的可操作界面。教学资源的上传下载功能,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将一些辅助的教学资源,包括视频或者文本资源,上传到平台中,然后提供给学生下载和学习。学生如果发现好的教学资源,也可以上传到系统中,但是需要老师审核通过之后,其他的学生才能够查看到和下载学习,避免有不法之人,上传不良的数据信息。网络在线教学和点播功能是学生无需所有的课程学习都在教室进行,老师也可以进行网络在线教学,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笔记本或者PC机打开和登录该系统之后,点击在线教学,就可进入老师直播的这些课程,当然这些课程可能是很多老师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讲课风格的老师,并最终在这个老师名下进行考试,也可以拿到考试成绩,从而顺利毕业,这样就避免了很多学生因为不喜欢某一个老师,从而导致自己的某一个课程无法学好。在线考试功能是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普通的课程教学不同,无法通过纸质的形式很好的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上机考试是一种很好的评测手段,通过学生通过到实验室或者机房,打开自己的考试系统,然后通过考试提交,这样也节省了很多的教师资源和材料资源。在线互动功能是一个很好的功能,一般的网络教学平台是没有这个功能的,老师只要登录该平台进行才做,学生那边就会在该教师的头像上亮灯,代表该教师在线,学生想要咨询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找在线的老师询问,非常方便快捷。现在的老师一般除了课堂时间,很难能够找到,因此提供这一功能,有助于学生及时的解决问题,且学校也会要求每个老师,每个月在线时长必须在一定时间以上。本文所研究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需求

3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

根据第2节中的网络教学平台的需求分析,对本文所研究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功能划分。根据功能模块主要划分为注册登录模块、在线教学和点播模块、在线考试模块、在线互动模块、教学资源上传下载模块等。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模块设计,从功能模块角度,将其划分为以上5个模块。这五个模块之间相互作用,共同的为教师和学生两个角色进行服务。该平台的流程为首先无论是学生和教师角色,都必须自己进行注册,以学生的学号或者教师的工号唯一标识,填写自己的所有真实信息,包括关键的姓名、身份证号、学号或工号等。注册之后,才可以登录系统,然后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当学生登录之后,可以查看当前的在线直播情况,也可以自己点播想要学习的课程或者某个教师的教学资源。学生也可以进行在线互动,如果对某个课程或者某个知识点或者遇到了学习上的某个难题,可以在相应的科目下面,找到在线的教师,然后进行问题的咨询并尽快地得到解决。学生也可以对课堂教学中,一些优秀的辅助教学资源进行下载,然后进行进一步的自学,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考试通知也会在系统中进行提示,学生收到考试通知之后,需要在制定的地点和制定的时间登录该系统进行在线考试,且每一个学生的考试试题和考试科目都不相同,因此基本不存在作弊的情况,保证了考试的公正性。当教师登陆之后,首先登录信息,学生可以及时看到,如果学生有学习问题,就可以及时与该老师进行沟通。如果老师要进行录制课程和在线直播时,会自动开启免打扰模式。老师可以在该平台中,开设若干个课程,同时自己可以设定开课的时间。这样老师就再也不用受学校的约束,由学校来排课,从而与很多事情进行冲突,导致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在线开课和教学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影响,非常方便。当老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或者浏览其他教学内容时,发现优质的教学资源可以随时上传到该系统中,共享给学生学习。老师也可以随时补充该科目的考试题库,只有不断的补充考试题库,才能让题库处于一直更新的状态,不会有出现有人把所有试题记录下来,遇到大面积原题的情况。

4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

本文所研究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是为了让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从而更好更快的在毕业之后融入社会,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网络教学平台在这些年已经进入到了高等院校、培训机构、海外教学等众多教育领域,然而由于高职院校普遍师资能力较弱,无法较快的跟踪潮流,建立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然而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来说,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非常重要。本着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更好的学号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需要,目前的网络基础设施也普遍较好的情况下,使用本文所建立的一套网络教学平台。该网络教学平台在高职院校实施之后,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了明显好转,教师的教学热情也更加高涨,对教师和学生的评测也变得更加容易。目前,这一平台可适用于高职院校所有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以后根据需要也可以扩展到其他教学环节中去。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相对来说,适用在线直播和点播的方式,可以快速学习,也可以自己上手实践,避免了书本教学的尴尬。其他的教学课程,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适用网络教学的方式只能当做辅助手段,提升的效果并不明显。如一些仿真实践课程,比如模具设计、UI设计、动画学习、机械仿真等也比较适合进行网络教学,可以在该教学平台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进行开发和设计,然而机械仿真、磨具设计等,无法简单的采用直播或者点播的方式,这样的效果并不明显,尚且不如学习直接到实践课程中去进行手动操作,得来的实践经验更加丰富。这些课程如果要想更加容易的采用网络教学的方式,尚且需要开发一套完整和完善的仿真系统,学生一边跟着老师学习,一边可以通过逼真的三维仿真系统,自己手动仿真,就跟真正的通过设备做实验室一个感觉一个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作用,不仅可以大大地减少学校在硬件方面的支出,每个学生也都有更多的机会去实践操作,不像之前每周可能只有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来进行实践课程学习。

5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课本知识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不允许高职院校再创造出一群低级的实体经济技工,因此需要顺应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起一套网络教学平台,首先通过分析当前的高职院校网络教学现状,找到本文所研究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需求,然后将其划分为5个功能模块,并将其进行合理的设计。

参考文献:

[1]金恩实.基于混合式学习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J].新教育时代电子:教师版,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