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方文化比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类任何自觉的行为,都是以认知为基础的。所以说,思维方式是文化的基础,也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因此,对中西思维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推动中西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天人合一”与“二元对立”
中国人的观念,明知物我、人我之间的种种矛盾,但力求避免强化对立,希望相融和合一,追求对称、平衡、和谐。
中国文化的三种平衡:人与自然界的平衡(天人平衡)、社会内部人与人的平衡(人伦平衡)、人心内部的平衡(身心平衡)。
“天人合―”成为中国哲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命题,它构造了一个阴阳、天人、形神、理物、道器、内外等重大范畴统一的宇宙;它培育起“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广土大众的文化;它向往大同社会,四海为家,中央集权,一统天下;它崇尚秩序,追求和谐,反对战争,痛恶分裂,也不尚竞争;它倡导“知行合一”的实践原则,要求理论的实际效用,要求言行一致,为人师表;它反对空谈玄想,憎恶口是心非,也造成了对纯理论和纯思辨的轻视。它铸成“礼之用,和为贵”的大众行为模式,它包含对家人的关怀和责任,对乡土的眷恋与归依,也有老道圆滑的一团和气和息事宁人的柔顺。它也是“文以载道”、情景交融、文质彬彬的艺术追求和人的精神与九天的同流贯通。
“天”是指认识对象、客体,“人”指认识主体。天人合一:主客体合一。把天地人我、人身人心、万事万物都处在一个系统之中,肯定各子系统合要素的内外依存,密切联系。如以“道”、“一”、“太和”表明整体,以阴阳为两面,认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形成一个整体综合。强调了宇宙一元论、世界的一体化,是一种古朴的系统论。
在天人统一体中,人处于中心位置,认为天道(自然规律)与人道(社会规律)是同一的宇宙规律的表现,因此,“人者,天地之心也”,了解人道,就是了解天道,或者说用人道取代天道。忽视天道,就是对客观不做分解分析,也不做界限区别,用主观代替客观。
天人合一的系统观虽然相信自然界的统一性和合理性,却否定了一个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实体的存在,与科学需要的客观精神相悖。
《列子天地》: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
〈礼记〉:阳盛则散为雨露,阴盛则凝为霜雪。
思维对事物整体“统观会通”的缺点在于即使对客体解析区别,也是用简单的阴阳解释一切,穷尽真理。这种思维方式断绝了进一步的探索,堵塞了走向近代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的道路。
自然观:“天”是指自然。天人合一即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有机的联系。中国文化从来不认为自然是外界、是彼岸,是人身外的知识活动对象,而是与人自身融为一体的统一有机体。“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中国(道家)文化强调人对自然的顺应、协调和感恩,以人与自然的亲和作为其文化的价值基础。
社会观:“天”是道德之天,儒家将天道、天理视为社会伦理价值的最高来源。“天人合一”的社会观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统一。统一观念表现于政治领域,是春秋大一统的观念;在伦理上表现为顾全大局,必要时不惜牺牲个人或局部利益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宗教观:“天”是人事不能及,无能为力之事的终极原因,是“天命”、“命数”、“命运”。天主宰着人事的成败,而人能以至诚求得神助。
“天人合一”认识论所形成的自然观、社会观和宗教观的整合,引导中国文化理性趋于实用,它指导了一个较少宗教情结的乐观坚定的民族,并形成了一个关注热爱现实生活的文化。
二元对立。与所有其他文明一样,西方文化中也出现过早期人类与自然混沌一体的认识。二元对立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他人及社会的对立,人自身的分裂。
认识论:物我二分在认识论上表现为主客体的对立二分。因为发现了人在认识活动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将认识主体从自然万物中分离出来,把自然界看作一个课题,这样才有了科学研究,才有可能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这种主客体的二元对立就成了西方哲学思维的基本前提,构成了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等二元对立的哲学范畴。
自然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一开始就表现出控制与征服自然的强烈欲望。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是整个西方文化突出的特征。征服自然必以认识自然为基础,于是科学理论作为征服自然的有力武器备受西方文化重视。
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
“人为自然立法”――康德
“全部文明的进程是以精神法则战胜自然法则――人战胜自然为标志的。”――亨利・托马斯・布克尔《英国文明史》
社会观:个人是自由独立的,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而群体(社会)则注重共同目标。从这种意义上讲,社会共同利益的原则对个人个性原则毫无疑问是一种限定、制约、压制。
宗教观:人的存在有理性与动物性,心与物或灵与肉的二元对立。
宗教徒把人生当作皈依上帝的旅程,将肉体与灵魂、此岸与彼岸、天堂与地狱作绝对的分割。
由此西方人建立起无数对立的范畴: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与社会,人与神,灵与肉,有限与无限,主体与客体,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理性与经验,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
西方文化正是认定事物内部、外部的矛盾冲突促成了事物的发展,所以宇宙世界、人类社会才如此充满生机活力,永不止息地运动。也正是承认事物的差异特征,强调个性的价值,才有了千姿百态的世界,一个个独立的各具风姿的人和人的独特价值及对人的尊重及平等观念。
二、直觉形象与逻辑推理
中国式的直觉形象重形象、重体验、重直觉。从语言、宗教开始,中国人认识事物习惯借助具体的、形象的符号,用形象来启发人们把握事物的本质。
从感官感知的事物入手,以直观具像的符号说明道理,用某种具体事物或直观表象表示抽象概念、思想意境。用特殊性例子(不经过归纳)直接得出普遍性结论,抽象概念均由感性词汇借喻演变而来。
如,两小儿辩日,大小=体积,东西=物体,尺寸=长度,“螳螂捕蝉”、“守株待兔”、“庖丁解牛”,以阴阳五行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解释一切。
认为只要把握了某些现象的某些特征和属性,就可以推导出其全部特征和属性。
荀子: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以近知远,以一知万,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
之后,逻辑一词由严复译自英文logic。西方式的逻辑推理优点是具有严密性和清晰性的特点。便于人们理解和掌握,使经验和技能转化为可以交流和传承的知识。缺点是限制了主观创造性的发挥。这也包括牺牲思维的自主性以保障遵守逻辑的法则。有时表现为刻板地不近人情,不会灵活变通。
三、实践理性与抽象理性
中国――实践理性。中国哲学的目标在于回答“怎么样”,它关心的是物的功用。中国思维以“经世致用”为目标;西方哲学则致力于回答“是什么”,它的兴趣在于寻求终极真理。
中国――实践理性“正德、利用、厚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人生头等大事。
在正德的基础上讲利用、厚生。重视实用技术的开发创造,只关心理论的实用价值而不作纯粹认知,从而使纯粹科学得不到重视与发展。
实用目标不仅存在轻理论的问题,而且实用目标的理性近视还会模糊我们对终极目标的追求。
实践原则使中国文化具有急功近利的理论近视和极强的世俗功利心态。
春秋战国:名家(公孙龙“白马非马”)――“辩而无用,有害于治”。(鲁胜《墨辩注序》)魏晋:玄学家清谈――上层知识界一时的风尚,终被正统文化所淘汰。佛教:其中形而上的理论、教义、繁琐缜密的纯粹方法被拒绝了,其学无徒孙相传。
总之,有名家而无逻辑学,有测量计算而无几何学,有占星术而无天体学,有辞章学而无语法学,生物学知识也几乎完全含于农学和医学之中,从而使纯粹科学得不到重视与发展。而纯粹科学是应用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发达的纯粹科学,那么,实用技术的发展也就有限了。
西方――抽象理性。西方哲学沉迷于追求物质的本质。本质是潜在的,非直观能把握的,因此抽象理性在西方成为其文化思维的特点。
安定团结的社会风气,勤劳富裕的中国,蒸蒸日上的新型文明国家的建设气氛,古老的文明和改革开放的成绩,吸引了世界各国朋友在中国生活、工作和旅游,全球化趋势的明朗化、和谐化的背景下,在文化产业大发展下的形势下,南京作为历史名城,如何更好地向海外游客宣传南京旅游景区,如何建设南京景区旅游资料,已经成为一项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南京旅游景区的资料的角度出发研究中西方文化的一些差别来讨论如何更好的建设南京旅游景区文化,笔者水平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指出,以求抛砖引玉。
怎么向外国游客全面的传递我国景点的文化历史信息,如何在文化差异中吸引外国游客,需要有效诙谐不失文化水准的翻译,需要对西方文化比较熟悉,更要对历史文化熟悉。本文在写作前通过查找相应的文章,了解前人的研究,通过网络,了解最新外国人的爱好,最新流行语,总结个人和外国人打交道的经历,查看文化文献资料,了解以往旅游爱好的众学者在旅游资料的翻译方面研究的成果,针对特定的中西方文化在观点差别,并以一些发达的旅游城市景点旅游资料的翻译拿来对比参考,根据多种因素对南京旅游景点进行实质的文化差异探讨,得出比较适合的解决方案。
在本文中,笔者对旅游资料中各种历史因素,包括的文化因素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并且在研究过程中始终清醒地考虑到了翻译活动受文化差异的影响及译者的对策。从价值体系、审美角度和叙述习惯三方面分析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并阐述了为了克服这些文化差异,旅游资料的英译所应采取的翻译原则,具体包括增加解释性文字和相关背景资料,删减华丽辞藻和追求译文客观化,使用文化类比法,改变词序排列和重组句式结构四种。
比如,中山陵:Dr. Sun Yat-sen's Mausoleum stands 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 in Nanj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omb began in January 1926, ended in the spring of 1929. The architect, Lv Yanzhi, died shortly after that.. Reclining on the hillside, the magnificent Tomb blends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architectural style. Lying on the hillside, the Memorial Gateway 700 meters away, below the square, this is the tomb entrance. There is a three- story stone standing in a giant bronze tripod, symbolizing power, perch in ancient China.
现在好多外国朋友基本也会一点中文,我们这些介绍也可以以拼音的形式同时一起介绍,笔者认为更可以尝试漫画形式配以外语解说,随着视频终端的普及我们更可以尝试在景点安装终端。通过这些先进的手段,把南京的旅游景区的资料传播到需要的人手中,让他们带着好奇来,带着收获回去。笔者希望和南京旅游部门合作,建立南京旅游景区文化资料数据库,提供APP手机软件、能够使手机。平板电脑、台式机以及笔记本等浏览支持,根据爱好者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扩大南京景点的人气和影响,把南京的文化和景点推向世界。我们更可以考虑在Facebook,youtobe,优酷等视频网站,或者移动终端微信等建立南京官方播放帐号,找到更多的适合现在人的流量窗口推广。使来旅游的人带着好奇来,带着满足走。
在跨文化交际中,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地域文化往往具有一定的民族性,饮食文化同样也受到了长期以来历史的熏陶。通常中国吃是一种“共享”,共享一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刚桌上,主人的好客的问候下,提高筷子开始他们一起“消除”板块,场景很活泼,最后结账争相支付,这可能是“饮食所以请求”的结果集体主义思想,强调“关闭”这个词是什么。这种“接近”思想可以追溯到中国在一千年前的历史。在中国,群体文化,也就是集体主义,是主导价值观,从“一个字,”“在这些,相依,咦,咦,等等,因为把所有的华人社区和文化。而在比较崇尚自由和个人主义的背景下,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在聚餐时往往会人手一个盘子,点好自己喜爱的食物,不必考虑他人的喜好,再坐在一起享用自己盘子里的食物,在结账时也多采用AA制(all apart全部分开),自己付自己的。这也充分体现出了中国集体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的明显差异。
二、中西饮食观念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食物吃,所以吃大块肉、整块鸡,牛肉和其他“硬食物”。和中国菜美味的调味料等材料在中国烹饪,细腻,有多达几十个调味:许多西方人是弃儿,在中国优秀的原材料,如家禽、脚和内脏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个中国厨师的手,通过煎卤化物和其他进程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西方饮食特征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为了节省时间,但营养不能比在中国使用新鲜食物美味的食物和味道是一样的。由于他们国家的人吃肉比中国更一般的健康:身材高大,长腿,宽阔的肩膀和发达的肌肉,但中国人一般薄,窄肩腿短,颜色黄色。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的特点,被称为中国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围着圆桌大家团团坐,共享一席。这是中国古代信奉的价值观,和齿轮。美味佳肴在圆桌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情感沟通的媒介。有深厚的酒文化,中国人民一直有或没有酒没有席位。人们彼此互相敬酒,食品,食物,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反映了中国的思想和解。
西方餐饮,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不是宴会的核心。该宴会的核心是友谊,通过与客人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宴会和舞蹈类比,所以它可以表示,中国宴会就像集体舞蹈,和西方宴会就像男人和女人跳舞。它也反映了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是非常不同的。尽管中国宴会和西方宴会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之间的交流,只有中国宴会更反映在梅里马克河交流,但西方宴会更多反映在邻近的客人之间的友谊。与中国饮食的差异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更明显。自助餐是把食物盘子放在桌子上,按照个人爱好自由获取食物。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需要把所有放在桌子上,也显示了西方人尊重个性,自我。但各有各的,互相不干扰,缺乏一些中国谈欢》的情调,没有吃饭。
四、饮食的地位不同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孔子在《礼记》中认为人生的两件大事即“饮食”、“男女”。“饮食”是基本的生存温饱问题,属于物质需求;“男女”则是康乐问题,属于精神需求。在中国,饮食已经是一种几乎超越其他一切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举足轻重的东西,这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它所代表的含义和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早已超越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人们在寒暄时“你吃了没?”,把职业称为“饭碗”,思维是“咀嚼”,经验被称为“品味”,嫉妒叫“吃醋”,幸福是称为“醉”,常见的名字“常态”,容易叫“一块蛋糕”,饮食对人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厨房里的桌子,但项目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吃在表单包含丰富的心理和文化意义以及人们的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为了获得更深刻的社会意义,所以“吃”也是各种各样的理由。出生要吃、满月要吃、周岁要吃、升学要吃、结婚要吃、升职乔迁要吃,六十、七十、八十大寿要吃的觥筹交错,而且要大张锣鼓、欢天喜地地吃,甚至去世了“红白喜事”中摆酒也是必不可少得程序,而这时吃也渐渐流于形式,它的社会意义超过了其现实意义。
而西方人则简单得多,饮食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并没有那么丰富的社会意义。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著名的需求定律中将人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划分为五个层次,饮食则被划分在第一层,即作为人类的最低级的需求,在此之上还有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西方人仅仅认为吃只是为了基本的生存,吃了才有营养工作和生活。饮食在西方同样也作为一种交际方式,但“吃”在交际过程中所承载的“使命”就少得多,吃多半为了感谢他人的优质服务或为庆祝一笔交易的顺利,单纯是出于礼节上的需要。
五、饮食的气场不同
在这一点上,中国人显然比西方人要复杂的多。中国人也许最讲究气场的,对于设宴吃饭,主人的真实心态永远不是大家有没有吃饱,而是餐桌上的排场够不够足,够不够气派,只要给自己挣足了面子,这餐饭的目的便达到了。菜肴更加丰富,更珍贵更能体现主人的好客和客人的身份,和食品的数量将大大超过主机和客人可以使用,否则就不足以显示主人的好客。这可能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结果,”冯生活废物,热情好客。这种“讲排场”的习惯。而大多数西方国家则没有这种观念,他们认为饮食最主要的目的便是解决人的温饱,吃的形式和内容以是否吃饱、是否营养健康为标准。在美国,朋友之间聚餐则采用大家“凑饭”的形式,即每个人带一两个自己觉得不错的、有特色的菜,聚在一起共同分享。比如一个人带些印度菜、一个人带份比萨饼、另一个人则带些中国的广东菜,主人则提供一些简单的小菜酒水和甜点,大家就这样聚在一起分享丰富的菜肴了。可见,西方人吃一样的机会交流和聚会,是一个机会回顾旧的友谊,结交新朋友,和访问信息,吃是很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更不会去狗和互相竞争。所以在西方宴会,主人会尽力营造出轻松、和谐、自由的气氛,充分利用宴会的机会来促进大家的交流。
综上所述,中西饮食存在的差异但具有相对性。全球化下的跨文化交际、多样性的饮食文化增加了互补性和兼容性。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的饮食文化碰撞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将会出现新的特点,产生新的变化。它会更加帮助一方面中国饮食文化在交流,碰撞。不断完善发展,始终保持蓬勃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将促进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作者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于兴兴,郝爱娟.《中国人最易误解的西方礼仪》.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
[2]陈洁.《得心应手――西餐礼仪》.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3]Martin Boyle.《英国原来是这样》,外文出版社,2009.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法,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和原因展开分析,追溯我国体育文化演变过程,推测其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体育项目、体育锻炼方式、体育价值观上。研究还发现我国体育文化未来会向着国际化、市场化、竞赛化、大众化、民族化趋势发展。
关键词 中西方体育 体育文化 差异比较 发展趋势
党的十以来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重视发展体育事业,明确提出了“体育文化是重要的发展方向”的重要论断,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体育文化更高、更全面、更科学的要求。事实上,中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国体育文化,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但也有学者提出西方体育文化例如奥运会是一种西方体育文化入侵。因此有学者提出了体育应该回归提高身体素质的本源上来。究其根源,这些观点体现了中外体育文化在融合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事实上,无论是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还是西方的体育文化,它们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点上并无差异。但是由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因此本文通过比较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推敲差异产生的原因,探究我国体育文化演变过程并从未来的发展趋势中思考如何充分发挥我国体育文化的自身优势,吸收国外文化的精髓,建设有中华民族自身特色的体育事业。
一、体育文化的内涵
(一)体育文化的概念
目前,对于体育文化的概念,学者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且存在明显的分歧。这些分歧既有观察角度上的,也有对体育文化在文化中所处地位认识上的,还有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社会发展大背景变化造成的[1]。尽管视角不同,体育文化作为一种客观现象,自身必定存在一定规律性。我们可以尝试从其产生的过程来解析:首先,体育文化是一种人类在其自身的生产和发展过程中,为了健康,全面和谐发展而主动,有意识地进行的一种锻炼活动;其次,体育文化还是在各类体育活动过程中,为了保证体育活动顺利,有序进行所形成、制定的各种制度文化;更深层次来看,它包括了人们在体育活动中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民族心理等;此外,不应忽视体育文化的各种物化形式,即以人类创造的物质形式而存在,如奥运奖杯、吉祥物等蕴含体育文化内涵的物质产品。
(二)体育文化形态
根据体育文化的概念,可以将体育文化的形态概括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竞技体育文化、休闲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具备现代体育的一般属性,还具有历史性、传统性、民族性等社会特征,无论是我国体育文化还是西方体育文化都带有浓郁的民族传统文化的色彩;竞技体育文化集中体现在体育竞赛过程中一系列体力和智力活动,它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文化发展的最高层次;休闲体育文化休闲作为一种生活理想、方式,在人类几千年文明演化的历史中,始终是思想家们关注的重要领域[2]。
二、中西方体育文化对比分析
(一)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
对于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概括:体育项目差异、体育锻炼方式差异、体育价值观差异。
1.体育项目差异
中西方体育文化最直观、最鲜明的差异体现在体育项目选择的特点上。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自古至今表现出的一个极大的特点就是注重表演、娱乐和养生,以竞技体育为辅,多采取各种活动形式。西方文化则具有浓厚的古希腊色彩,崇拜英雄,挑战极限,渴望胜利,注重竞技。
2.体育锻炼方式差异
体育锻炼方式的差异本质上是中西方体育文化结构的差异。中国体育文化主张身体锻炼以外达内,高度重视心理状态的训练[3]。西方体育则突出人的身体形态,强调的是身体的外部运动,追求的是更快、更高、更强,宣扬对健美人体的崇拜和对力的赞美[4]。
3.体育价值观差异
中西方文化的体育价值观念是迥然不同的。西方体育文化肯定体育对于人和人生价值的同时鼓励通过身体性活动而体现出来的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和通过竞争来实现生命价值的创造,体现“更高、更快、更强”的价值目标。在个体价值观的选择上,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强调体育的“嬉戏”和“养气、养生、养性、养志、养气”价值,崇尚身体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和谐统一。
(二)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的原因
中国西方体育文化差异的原因可以概括为:物质基础差异、哲学基础差异、思维方式差异、道德观念差异。
.1物质基础差异
物质是文化形成的基础,不同的物质基础决定不同文化特色,不同的地理位置为文化形成提供不同的物质基础。中国文化是在大河流域下形成的农业文化,属于典型的大陆文化。农业文明使得先民依赖自然,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造就了偏向温和的体育性格。而西方文明起源的古希腊是标准的海洋文化,赋予西方文化鲜明的对抗性烙印。从人与自然的竞争发展到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西方体育文化也自然而然地具有很强的竞争性。
2.哲学基础差异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体育文化以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无为而治”为哲学基础,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体育文化追求人与自然的融合与顺遂。西方体育文化的哲学基础则是“天人相对”、“天人有别”,肯定人通过努力实现对外在困难的克服和对自然的征服,鼓励人们在体育竞技中互相竞争与超越,崇尚不断实现目标而又不断地突破过去的精神。
3.体育思维方式差异
理性思辨和实证分析西方思维方式密切联系的两大特征,同时也是西方体育文化与生俱来的特点。与西方讲究分析、注重普遍、偏于抽象的思维方式不同,中国体育思维更着重于特殊、具体的直观领悟中去把握真理。更习惯于通过观察各种现象,借助以往的经验和知识,从而实现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联系的判断。
4.道德观念差异
道德观念的差异也是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道德上,西方奉行个体本位,而中国提倡群体为中心。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也具有鲜明差异: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伦理重竞争,中国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主张人性恶,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主张人性善,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5]。
三、我国体育文化发展趋势
(一)中国体育文化演变过程
近代以来中国体育文化受到西方体育文化的极大影响,我国体育文化的演变过程实质上就是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碰撞融合过程。追溯其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后,西方体育文化随着“中体西用”的强势登陆中国,西方体育文化体系中的兵操作为军事内容被引进。第二个阶段则是以后,大量西方体育研究的文献开始传入中国。这些西方体育科学研究成果带来了新的视角,为中国体育文化体系奠定了不可或缺的科学基石,也为中国体育文化的继续完善与发展提供了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指南[6]。第三个阶段随着各种体育项目不断开展,我国体育文化内容不断丰富,体育管理机构也逐步形成完善。特别是中国奥委会组织的诞生,标志着体育文化融合深入到组织制度建设中。
(二)我国体育文化发展趋势
毫无疑问,我国中国体育文化正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从中外体育文化的差异和融合演变过程中可以推断我国体育文化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国际化、市场化、竞赛化、大众化、民族化。
1.体育文化国际化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在经济文化全方位上,体育文化的世界化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文化全球化实质是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相互认同的过程,也是一个形成新的全球文化体系的进程,正是这个过程不断推动体育文化的国际化。日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都是本土体育文化通过嫁接、改良后成为奥运会项目,从而实现国际化的转型,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关注的体育项目。
2.体育文化市场化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文化的市场化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从人自身发展的角度看,文化的市场化又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满足人们精神消费的客观需要。现代体育文化高度繁荣的背后是比赛项目和相关文化活动的高度融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国外体育发展的客观经验都促使我国体育事业向着市场化过程不断迈进,我国政府近年来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不断推动体育市场化进程。
3.体育文化竞技化
推进并加快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化步伐,是全球化条件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责任,也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必然之路[7]。体育赛事早已成为现代体育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体育文化的竞技化趋势也日益明显。从我国当前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中,并未忽视竞技体育发展,而是强调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全面发展,不难看出竞技化依然是未来我国体育文化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方向。
4.体育文化大众化
群众需求是体育文化的动力,同时又是体育文化的最终归宿。从体育文化发展角度来看,群众体育文化的消费需求决定了体育文化的生产及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不论是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体育文化产业,还是以保障文化权益为目的的公益性体育文化事业,都是间接或直接的服务于大众。因此,我国体育文化只有充分重视群众作为在体育文化中的主体地位,成为以大众倾向为中心的文化才能在任何时代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长久不衰的活力。
5.体育文化民族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文化交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奥林匹克运动凭借强大的文化力侵蚀、同化和渗透着其他体育文化。但事实证明机遇与挑战同在,全球化给本土体育文化带来危机,但同时也带来创新的机遇。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本土体育文化不仅可以吸收适合本民族体育文化的养分并进行本土意义上的阐释和解释,用以发展壮大本民族的体育文化;而且这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文化整合,也是保持本民族体育文化生命力的一种最佳措施[8]。体育文化创新本身是文化不断保持生命力和活力的源泉,也是文化横向繁荣分化和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张进才.体育文化基本概念辨析[J].体育与科学.2003.06:32-33,36.
[2] 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45.
[3] 魏丽香.对休闲体育兴起的一点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06:9-11.
[4] 毛运海.体育文化的哲学阐释与中西“和合”趋势[J].襄樊学院学报.2010.02:20-24.
[5] 王罗成.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分析[J].青年文学家.2009.15:180.
[6] 曹继红,王揖涛,茹秀英,胡移山.近现代中西方体育文化交流及其未来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6:727-729.
【关键词】东方体育文化;西方体育文化;促进;发展
文化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注定是多边的、动态的,文化将会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同步进行,体育文化作为文化中的最古老的分支也必然会受全球化浪潮的影响。未来的体育文化走向何方,已经成为广大体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之一,东西方文化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和各自的文化前景不同就有了各自鲜明的特点,体育文化也不例外。随着经济全球化,各种文化也在相互碰撞、交融,东西方体育文化也会相互影响、促进和发展。
一、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哲学追溯
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作为主体文化,经过潜移默化的长期历史过程,由思维模式积淀和演化为一种主要的文化心理结构,对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至于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样,对中国体育的发展与演化也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和塑造力。儒家文化属于伦理文化,不论先秦儒家,还是两汉儒学、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其基本价值在于伦理。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把道德教化置于首位,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体育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注重人伦道德,其发展无疑会相对地集中于道德的方向。道家主张各安天命、无为而治,追求一种自然的人格,它主要强调自然养生观。佛家文化则是中国化了的外来文化,主张世俗的超脱,提倡目空万世,追求心空万物的超然人格,认为万物的运动都有轮回,把追求内部世界与外部环境的协调统一,个人身心平衡及整个环境的平衡看作是进入自由世界。而好动、勇于冒险、乐于求知代表着西方哲学的根基。雅利安民族开放精神的传统早在古希腊雅典时代便已初步形成,而且整个欧洲的文化一开始便是从至少两个以上的古代文化摇篮的交互影响中产生的。古希腊人是人类求知原精神的发源地,这种原精神具有天蓝的色彩——开放、冷静、自由、自然……欧洲文化一开始就接受了信仰的精神原则与求知的精神原则双重精神的根苗或传统。因此西方文化的精神色彩是红色与蓝色的混合——紫色。欧洲文化的开放、自由及对宗教的信仰也决定了西方传统体育的开放、竞争和一些宗教的色彩。
二、奥林匹克运动与中西方体育文化的联系
奥林匹克文化与其他体育文化相比是一种强势文化,处于统治地位,它主要体现在人本内涵、市场内涵与和平发展的内涵,一直致力于世界的和平、民主、进步、团结、友谊等共同理想中。在体育产业这一新兴的朝阳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重要的它是全人类和平发展的宝贵财富。
1840年以前,清政府一向把自己看成是“中央之国”,满足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同时受到儒、道、释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一直是修身养性、谦让内敛、自娱自乐。这种传统的体育文化很少涉足竞技、对抗和交流,就导致了我国的竞技体育曾一度落后世界各国。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我国的体育也逐步与世界接轨,参与世界体育的竞争并逐步发展起来,同时学校体育、大众体育也得到了很大的促进和发展,更高、更快、更强和健康、和平、发展就形成了我国新的体育内涵的体育文化。真正促使西方体育文化的形成还要归功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崛起,奥林匹克运动本身就是精神与文化的融合。奥林匹克运动起源于古希腊,兴起于现代,是“14世纪以来勃然而起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这三大资产阶级思想的文化运动巨大影响的产物”。所以从某种意义是说,奥林匹克运动更多体现了西方体育文化。西方体育最大的特点是规则明确、公平竞争、评价准确,被誉为“物理体育”,同时它还具有很大的群体性和娱乐性。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团队精神和娱乐休闲的特点。
三、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相互影响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西方体育也开始了在中国本土化的全球化之旅,从体育运动项目到体育文化、价值观都在逐步影响我国的体育发展。我国在器物层面消化良好,多处达到世界一流甚至把一些奥林匹克运动项目搞得普及程度颇高,如乒乓球就被誉为“国球”,极大的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在文化价值方面西方体育那种勇往直前、展现自我和创新发展的特点也在不断地刺激和影响着东方人的体育观。
在价值观方面东方人历来讲究“义”大于“利”,或许这正是东方的先哲们苦苦追求的“君子行径”。当在“义”与“利”之间需要做出抉择时,“义”的分量或许要远远大于“利”,也正是这样养成了东方要“彬彬有礼”的品性。这似乎与注重彰显自我的西方体育文化格格不入,然而“存在即意味着合理”,西方体育文化在这个方面已经在接受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美国游泳天才菲尔普斯放弃了自己改写历史的辉煌时刻,让从未圆过奥运金牌梦的队友梦想成真就是这一精神的最好体现。
从“周易”到“八卦”,从“太极”到“五禽戏”,东方人讲究“天人合一”发挥得淋漓尽致。自20世纪40年代以后,西方体育开始了一次意义深远的“范式的转折”,科学界、社会界对于古老东方的“天人合一”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哈肯的协同论……这些理论在逐渐被西方世界认可的同时,也用“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着体育领域,人们在选择体育运动时不再一味追求“高”、“难”、“新”,而是更热衷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四、培育信仰体系多样性,构建新型的体育文化
翻开我们民族的辞典,到处可以看到知足常乐、能忍自安、无为人先、不耻人后、吃亏是福、难得糊涂、逆来顺受等词语。这种蔑视竞争意识、压抑冒险热情的文化氛围,不仅使民族的体育事业难以腾飞,而且给整个民族的发展也带来了深深的惰性,使我们缺乏西方民族那种能动地变革现实生活的感性冲动,缺乏那种将自我在对立面上,以人的血肉之躯与物质世界抗衡的勇气,缺乏求新的渴望与冒险的热情,而总是陶醉在所谓“宁静以致远”、“以不变应万变”的格言之中。
民族与世界是一个事物的两个层面。从这个角度看,不论是认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还是认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世界性,都离不开世界做参照。同样,不论是发展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还是发展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世界性,都需要世界做舞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而不是“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民族的”,也不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可以说,以西方体育文化为主导的现代体育文化并不是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唯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