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理临床知识

护理临床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临床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护理临床知识

护理临床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哮喘;知识教育;临床护理;生活质量

哮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儿童疾病,往往反复发生,且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地影响小儿的身心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发展,儿童哮喘的发病率是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最高的疾病,患儿有嗜酸性细胞浸润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且炎症滴注彼此相互作用,导致慢性气道发生非特异性炎症。哮喘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和喘鸣,并伴有呼吸困难,反复发生,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并多伴有气道的高反应性,发生可逆的梗阻性呼吸道疾病。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多认为是环境与遗传因素双重影响造成的。大部分患儿发病是由于呼吸道感染及过敏导致,且主要表现为气道的高反应性。患儿经过反复的病情发作后,严重地影响其身心健康,导致患儿学习和生活受到妨碍,严重者还会影响其体力挥动。且哮喘患儿往往多处于智力和身体发育的高峰期。因此,如何给予综合治疗,即从多方面给予患儿干预,加强患儿关于哮喘知识的了解程度十分重要。我院对收治的104例哮喘患儿进行了知识教育及临床关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哮喘患儿共104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2例,女性32例,患儿年龄在3.5岁-14岁之间,平均为11.54岁。患儿病程为0.5-11年,平均为5.2年。所有患儿均符合哮喘的诊断标准。2 方 法

2.1 知识教育 哮喘知识的讲解,其目的在于提高哮喘的防治水平,使患儿和患者家属均能够做到早期发现疾病,早期就诊,使医生可以早期干预,同时能够规范地遵医嘱进行治疗。耐心地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每一种药物的特点,药物使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使其能够做到自我护理、自我管理。护士每日在与患儿进行接触时,要反复地讲解有关哮喘的知识点和本质,并向其强调哮喘为慢性疾病,且容易复发,需要患儿和患儿家属长期坚持正规的治疗。此外,护士还要告知他们诱发哮喘的原因,个性化地对患者进行指导,如帮助患儿预防呼吸道感染、告知其要根据天气预报做好保暖,避免接触过敏原等。让患儿和患儿家属熟悉哮喘发生的先兆表现,如何在发生哮喘时紧急处理等。

2.2 建立档案 为患儿建立全面的档案,包括其年龄、性别、家庭情况,疾病病史,诊断方式,治疗方式和用药方式,有助于及时总结。这种规范的档案,还有助于医生和护士及时观察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提高其依从性。

2.3 建立随访复诊计划 为患儿建立较好的复诊制度。护士认真地填写患儿首页的病例,注意患儿的一般资料和病史等一定要详细,使其明确下次复诊的时间。对没有及时复诊的患儿,可以给予电话等方式联系,使依从性提高。

2.4 用药指导 指导住院患儿规范地用药。处理要告知患儿使用药物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外,护士还要使其能够明确缓解期药物及控制期药物存在哪些差异,药物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怎样去避免这些不良反应等。检查患者使用药物的准确性。在进行用药指导时,护士要有足够的耐心,多鼓励,多夸奖。

2.5 指导患儿及家长填写哮喘日记 我院制定的哮喘日记,是用来记录每日患儿的症状和用药情况的一种方法。护士要指导患儿和患儿家属正确填写,以保证保证记录的完整和可靠性。告知患者在就诊时,要戴好哮喘日记。此外,家属还要注意调节患儿发病时的准确情况,寻找诱因,如饮食、活动,是否有过敏原等,每次发作的严重程度和天气变化等。此外,我们还增加了患儿发病时的情绪。

2.6 指导患儿使用和记录PEF仪 告知患儿和家属使用峰流速仪对哮喘的积极作用,并教会患儿如何正确地测量呼气峰流速。

2.7 定期开办哮喘知识讲座 定期组织哮喘患儿、患儿家属及专业护士进行活动,可以利用观看哮喘防治录像等方法,并鼓励患儿和患儿家属彼此交流。3 结 果

两组患者组间对比采取t检验,随访患者1年,共92例患儿的资料较为完整。对比内容包括急诊次数、住院次数、全部缺课天数及患儿肺功能PEF方面,对比护理知识教育前后差异,发现治疗后各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见表1。

表1 2组哮喘患儿护理知识教育干预后1年后结果的比较

组别 例数 门诊急诊次数 入院次数 缺课天数 PEF(占预计值%)

护理干预前 104 4.1±0.7 5.6±1.4 14.7±2.9 78.7±10.2

护理干预后 92 2.5±0.9 1.8±0.5 4.9±0.9 88.1±9.6

t 7.99 14.85 16.96 8.03

p

4 讨 论

本次研究发现,哮喘患儿在经过规范的教育管理和护理干预后,患儿的就诊时间、住院的天数、肺功能均有较好的效果,患儿的依从性提高,哮喘的控制更好,其生活质量提高。而儿童在经过哮喘的积极规范治疗和护理后,其症状控制较好。

哮喘是一种需要进行长期治疗的疾病,以往的门诊和住院治疗,已经不再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哮喘患儿的防治,也长期停留在被动地对患儿急症进行处理的方面。因此,对患儿进行哮喘知识的健康教育等方式,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十分重要。

研究发现,患儿和患儿家属对哮喘疾病的不了解,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够,无法正确地使用药物,或药物使用不合理等均较为常见,直接影响了哮喘的治疗效果。此外,医务人员对哮喘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治疗哮喘的人员缺乏也是一项影响哮喘治疗的严重因素。因此,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十分重要。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中,比医生更具有优势,其更贴近患者,与患者的关系更加和谐,因此能够更好地告知患儿如何执行医嘱,回家后需要注意哪些内容等。

本次实验结果发现,对哮喘患儿进行规范的知识讲解,患儿门诊急诊次数降低,仅为2.5±0.9次,其住院次数降低,为1.8±0.5次,缺课天数降低,为4.9±0.9,PEF(占预计值88.1±9.6%),与护理干预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说明了采用系统的教育管理及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患者住院时间缩短,肺部功能较好,生活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 郭培成,胡珍玉.128例哮喘儿童心身因素初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4):160-166.

护理临床知识范文第2篇

随着患者就诊质量意识、参与意识、维权意识日益提高,临床护理告知程序作为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正在引起医疗界的重视。我科通过实施临床护理告知程序,规范了护理工作,维护了患者的知情权,减少了纠纷、差错的发生,保证了安全,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临床护理告知的实施对象是我科2006年5月~2007年4月收治的989例患者,男性763例、女性226例,其中12岁以下儿童86例。

1.2 入院告知 ①介绍床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作息时间、治疗、探视、就餐时间等;②帮助患者熟悉病区的环境,病房设施的使用,各种物品的放置,同病室病友介绍等;③安全防范告知,包括物品妥善保管,防止院内丢失、被盗,人身安全如避免摔倒、碰撞等;④告知患者及家属如何查询费用及在查询过程中有疑问应该怎样处理等。

1.3 专科疾病告知 主要对患者目前疾病的相关知识、诊断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进行告知。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指导、术后指导、心理指导、健康指导等。

1.4 护理操作告知 具体内容包括实施操作的概念、目的、意义及适应证,操作程序、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及配合方法等。

1.5 出院告知 告知疾病康复注意事项,包括正确用药方法、饮食及休息要求、功能锻炼方法、积极情绪调整、复诊时间等。

2 实施告知

要求每位护士熟悉临床护理告知的程序及内容,并把告知内容贯穿到每项护理工作中,把护理告知程序作为一项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工作中。做到实施护理的护士告知,责任护士再次告知,即患者及家属一时未明白或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还可以再次听责任护士告知,使告知具有连续性,直至患者、家属满意,达到最佳护理效果。科室将此作为护理质量控制的一项内容,护士长进行监督、检查,并把评价效果及时反馈给施教护士,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具体告知方式:入院告知由接诊护士负责,术前准备告知由换药室护士负责,术后指导由当日接手术护士负责,心理指导及健康指导由病房责任护士负责,出院指导由办公护士负责,临床操作告知由操作者负责。

3 体会

3.1 实施护理告知符合整体护理理念 新型医学模式要求我们除关心疾病外,还要对患者的行为意识、心理状态予以关心[1]。护士在与患者交流、沟通过程中,依据患者健康状况、自理能力、个性习惯、文化背景、家庭及社会支持等状况进行评估,找出其现有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确立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通过采取合理的护理告知程序和措施,使患者的护理问题得以解决。

3.2 实施护理告知维护了患者的知情权,提高了满意度 实施护理告知后,使患者得到了想知道的有关护理操作、健康教育指导等信息,消除了紧张、恐惧、焦虑的情绪,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大大增进了护患间的有效沟通,使护理工作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信任、支持,患者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3.8%上升到98.4%。

3.3 实施护理告知减少了护患纠纷及护理差错的发生 以往,护士往往陷于繁忙的护理工作中,不注重患者的感受、治疗效果及患者心理变化。实施护理告知程序后,有效唤起了护患间的注意,使各项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弥补了工作中的缺陷和漏洞,有效地减少了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的发生。

3.4 实施护理告知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要主动向患者提供健康指导,患者亦有可能提出与疾病相关的问题。这就要求护士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还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这样才能提高向患者解答问题的能力。从而调动了护士学习积极性,工作由被动变主动,以满足患者在疾病信息、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同时把此项工作纳入护理质量管理中,以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临床护理告知程序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护理安全,还加强了医护患之间的沟通,真正使患者得到安全、有序、优质的服务。

护理临床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细节护理;手术室护理;手术治疗

手术室是所有医院为广大患者提供疾病救治和检查等医疗服务的一个非常重要场所,该场所的医疗工作主要具有工作节奏快、技术水平要求高、各环节配合的紧密性强等几大特点,手术室护理质量会对手术进行的顺利与否及效果产生直接影响[1]。本次研究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细节护理模式实施手术室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7~60岁,平均年龄(34.9±1.6)岁;患病时间1~8年,平均患病时间(2.0±0.4)年;患者体重38~76kg,平均体重(52.8±1.5)kg;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患者年龄5~59岁,平均年龄(34.7±1.5)岁;患病时间1-9年,平均患病时间(2.2±0.3)年;患者体重36~78kg,平均体重(52.9±1.4)kg。上述四项自然指标两组研究对象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护理;采用细节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护理,主要内容包括:①术前:术前访视期间要求所有护理人员着标准职业装,仪表大方,与患者沟通时,应该将身体放低,保持温和态度,介绍术中知识。尽可能多的使用激励性语言,避免敏感话题。谈话时间一般应该控制在15min左右。②术中:入室前护士要准备好相关物品和仪器,保证其处于可正常工作状态。用亲切的态度迎接患者,并对家属进行适当安抚。在手术操作进行的进程中,护理人员应该陪伴在患者的身边,告知其如何配合麻醉。在麻醉操作时握紧患者的手,给予其必要的心理支持,与其交流感兴趣的话题,分散注意力。麻醉操作完全后,调整,遮挡手术不需暴露部位。安慰局麻患者,不谈论无关话题,谈话的音量要尽量降低。对处于清醒状态的患者,可将手术的进程向其进行介绍,给予其必要的鼓励和安慰。手术操作完成后帮助患者擦拭身体,并盖好被褥,对其隐私进行保护。③术后:到病房巡视患者情况,主要包括麻醉后疼痛感、切口状态等,并安慰和鼓励患者,使其切身感受到被关怀,能主动配合治疗。征求其对护理工作的意见,虚心采纳。根据反馈,对工作进行调整[2,3]。

1.3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手术平均操作时间、术后恢复治疗时间、对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对比。

1.4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方法 在术后病房回访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调差,问卷采取打分制,满分为100分,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非常满意:得分超过80分;基本满意:得分超过60分,但没有达到80分;不满意:得分没有达到60分[4]。

1.5数据处理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P

2结果

2.1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 见表1。

2.2手术平均操作时间和术后恢复治疗时间 对照组手术操作共计实施(94.82±18.69)min,术后共计住院接受治疗(9.86±1.55)d;观察组手术操作共计实施(60.91±16.53)min,术后共计住院接受治疗(6.10±1.73)d。两项观察指标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

3讨论

在手术室护理服务工作中实施细节护理,要求相关护理工作人员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保证做到全面、体贴、细致、用心、专心,在与医师进行密切配合的同时,应该尽可能多的为广大手术患者提供舒适,、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的目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手术治疗期间接受手术室细节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且观察组的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后者。几项观察指标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杨琰.手术室护理中细节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3):257-258.

[2]邢琳琳.对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效果的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9(10):113-114.

护理临床知识范文第4篇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采用分层便利抽样对320名在职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均为女性,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护理人员且自愿参加;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各4所。

    1.2调查工具:1.2.1在职护理人员自评量表由研究者查阅大量相关资料自行设计,包括:①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工龄等;②调查对象对临床实践能力发展重要性的认知情况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③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方式;④影响能力提高的因素。

    1.2.2在职护理人员临床实践能力调查表包括实践动机、专项实践能力和情景实践能力3个维度,概括了实践兴趣、成就动机、实践压力等11个二级条目和41个三级条目。每个条目分五个等级:其中5表示符合,4表示比较符合,3表示不太肯定,2表示基本不符合,1表示不符合。最后评分均转换为百分制分数,转换公式为:转换分=(原始得分/理论最高分)×100,分值越高表示临床实践能力水平越高,反之越低。按五级计分制的划分标准,将临床实践能力分为45岁8名(3.1%);工龄:20年22名(8.6%);学历:中专27名(10.6%),大专158名(61.7%),本科71名(27.7%);职称:护士132名(51.5%),护师78名(30.5%),主管护师42名(16.4%),副主任护师4名(1.6%);职务:护士218名(85.2%),护士长38名(14.8%);人事关系:在编107名(41.8%),合同149名(58.2%);职业选择:自愿225名(87.9%),非自愿31名(12.1%)。

    2.2在职护理人员对临床实践能力发展重要性的认知情况调查显示,64.8%在职护理人员认为发展临床实践能力非常重要,33.2%认为比较重要;其中70.3%的专科学历者最重视实践能力的发展,67.1%自愿选择护理职业者认知程度高。

    2.3在职护理人员临床实践能力调查情况。

    2.4不同层次在职护理人员临床实践能力调查情况。

    2.5在职护理人员对提高临床实践能力认知情况。

    2.6影响在职护理人员临床实践能力发展因素。

    3讨论

    3.1临床实践能力的概念实践能力是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临床实践能力是护理人员将所学知识、技能转化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3.2探索有效途径调查显示,在职护理人员临床实践能力总体属于良好水平,但各项实践能力中,“技能操作”、“分析判断”得分较低,提示护理人员服务于患者的专项技能不足,需进一步提高。在职护理人员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继续教育。结果显示,64.8%的在职护理人员认为发展临床实践能力非常重要,33.2%认为比较重要;且最希望采取的方式是专题讲座,其次是短期在职培训和院外进修。其中专题讲座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最新的理论和技能传授给护理人员,针对性较强,且缓和因工作忙、家务重,没时间学习的矛盾;短期在职培训和院外进修也是在职护理人员推崇的继续教育方式,医院应给予支持。

    3.3尝试按需培训分析显示,掌握的专科护理操作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和能顺利完成专科护理操作得分最低,提示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技能欠缺;能根据临床情况做出护理分析和能准确判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全面评估患者的状况得分也较低,说明护理人员的临床决策能力偏低。另外,不同工龄、学历、职务、人事关系以及职业选择在临床实践能力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应根据不同护理人员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内容,分层次进行培训。

护理临床知识范文第5篇

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学什么?虽然国外许多研究者都强调护理教师应花更多的时间提高临床能力,但教师在临床环境中应以何种“角色”去提高临床能力尚无定论J。按理说,对于“学什么”的问题,答案绝非众口一词,各人的实际情况不同需求殊异,即使同一实践者,不同时期的实践也会有不同的学习需求,何况临床护理实践,领域宽广、内涵丰富、底蕴深厚,譬如,护理专业除基础和临床护理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外,还有护理管理、社区护理、护理教育、心理护理和护士礼仪等诸多人文社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再譬如,教师通过参加护理查房、医生查房、病案讨论、整体护理、新药物疗效观察、新仪器设备操作,以及与医生、患者及其家属之问的人际沟通,等等,均可将临床案例灵活地引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将原本枯燥乏味的专业理论知识讲授得生动精彩。由于传统的思维方式,人们通常认为护理工作简单,护理教师临床实践就是从事护士工作,而没有站在教育教学的角度,考虑护理教师临床实践究竟需求的是什么。一些实践医院往往将实践教师安排到病房当顶班护士使用,只是干一些发药、打针、输液之类的操作性工作。

诚然,作为护理专业教师,此类基础护理操作不是不能干,且应当熟练掌握,但殊不知,所谓专职教师,“教书育人”乃是天职,教师下临床理应围绕一个“教”字,为全面提高护理教学质量而实践,为学校教学与临床实践零距离而求索,并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和社会实践,使自己成为“双师型”教师,成为创新型、专家型的护理教育名师和护理专家(CNS)。为此,高职院校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应因人而异、因人制宜。对于年轻教师,他们一般毕业于医学院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缺乏临床专科护理实践经验和全面系统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及执教方面的知识与实践,教学能力相对不足,因此,年轻教师的实践目标应当是,注重教学能力的培养,在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培养临床实践能力;实践方式可适当安排较长或连贯时间,实践中安排一定的时间从事护理工作,与临床护士共同完成护理任务,以巩固和提高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水平;与此同时,应尽可能多安排一些例如参与护理查房、医疗查房等工作,使其集中精力收集案例,获得临床第一手资料,以丰富课堂授课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于讲师及以上教师,他们一般具有多年的教学和I临床经验,只是某些临床知识、操作技能或护理理念不再适应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或部分教学内容滞后于现代临床实践发展现状。因此,他们应以更新临床知识或吸纳临床新知识、新技术、新动向,提高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能力为目标;实践时间可灵活机动,以“双师型”教育者角色开展工作,包括协助高年资护士指导实习生、见习生,与临床护士共同分析病例,组织护理查房和护理讲座等,或参与护理管理和护理研究。通过不断的临床教学实践,充实知识、丰富经验,使之成为护理专家、教学名师。

2解决“如何学”的问题高职院校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应着力处理好“学什么”与“如何学”、“专业性”与“学术性”的辨证统一关系,通过临床实践和学习,使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与人文、科学素养都得到新的提升。

2.1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运用

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可采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法J,即教师带着课堂上难以解决的教学问题,到临床通过“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横向联系相关理论知识和新的实践认识,探讨课堂教学与临床实际之间的差距,拓宽教师视野,提高运用教育理论和临床经验解决护理教学问题的创新能力。譬如教师带着“教改”的问题,与临床护理教师合作,结合临床护理实践开展调研,找准切人点,从护理实践中捕捉护理教材改革的灵感,整合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开发和完善各临床专科实用型护理教材;或在临床发现新的护理问题,通过“学习一实践一再学习”,纵向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和以往经验,对临床护理问题进行设疑、释疑和解惑,进而提高教师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将实践所得“反哺”教育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积累新的经验。

2.2小组学习法(smallgrouplearning)的运用

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也可采用小组学习法J,即小组成员互相讨论,互相学习,集思广益。这种方法较之个人学习趣味性更强,能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专业技能的效率,加深对II缶床现象和专业知识的理解。学习方式上,教师可随同本校或参与他校实习生或见习生一起开展临床实践活动,既作为临床带教小组成员指导学生临床实践,又作为学习小组中的一员参与临床实践。譬如,实践教师作为带教者与临床护理教师共同备课,选择典型案例,组织临床教学,考评学生学习效果等;实践教师又作为学习者,与实习护生共同评估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书写护理病历等。教师的这种“双重”角色,使其与小组成员之间形成多向互动的学习模式。这样,一方面,实践教师参与临床带教,与临床教师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动态交互决定关系,既使专职教师临床专业技能得到提高,也使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实践教师既指导学生实践又参与学习,既使学生学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又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实践状况,感受到学生的聪明才智,真正达到师生双赢、教学相长的目的。

2.3研究性学习法(1"esearch—basedlearning)的运用

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还可以采取研究性学习法,即临床实践教师用类似于科研的方法,将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需求或临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课题”,通过“提出问题一设计方案一实施方案一评价和探讨一得出结论一交流推广”的模式,与临床护理人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譬如,专职教师与护士共同研究如何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如何开发临床护理资源,进行临床科研,与临床教师共同研究如何提高带教技巧,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与护理管理者共同研究如如何加强护理管理,等等。另外,作为高校护理教师,与临床护理人员共同进行研究性学习时,还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将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和服务于临床。这样,既满足了临床护理人员和护理服务的需求,也使自己收到了完善专业知识、密切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创新精神的良好效果。笔者有过这方面的体验,本人根据所任专业课程到某专科医院“对口”实践,在与临床护理人员共同探讨护理病例特征表现及护理措施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结合病区开展“创建护理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科研方法上的指导和帮助,并取得双方满意的效果。另外,笔者一位同事在某医院实践快结束时,护理部邀请她做一次论文写作讲座。她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临床实例,做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学术报告,受到全场热烈的掌声鼓励。讲座主持人赞许地说,欢迎常来实践,下次再来做这样的讲座,我们将发动全院工作人员包括医生都来听讲。这位教师感到很有成就感,觉得临床实践很有意义。概括地说,护理临床实践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实践教师以何种“角色”,采取何种方法向实践学习,应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方法,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或综合运用,使自己在临床实践中像美国教育家Posner所说那样,“经验+反思活动=专业成长”。换言之,即通过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研讨的过程实现教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