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园育儿

幼儿园育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园育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园育儿

幼儿园育儿范文第1篇

自从孩子上幼儿园,我们就不再依赖老人,选择了再苦再累也自己带。

最大的感受是紧张。每天早晨要赶在上班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这真是个巨大的考验。最常见的情形是上班时间在一分一秒地逼近,孩子却不情不愿、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哼哼唧唧甚至哭哭啼啼!于是我们家早晨常常上演这样的场景:

床上,孩子一脸起床气,或满脸怒气或梨花带雨,不是嫌衣服不如意,就是发型不合理,更多的是嫌爸爸妈妈态度不好。事实上,都是不想去幼儿园的一种借口。

卫生间,孩子溜溜达达,慢慢悠悠,每个环节的衔接都会无比充分且充满了拓展延伸,比如,从踩上小凳子拿起牙刷,一般都要经过几个反复,包括突然又兴致盎然地跑回客厅东游西逛;洗完脸,又常常在站立的位置和毛巾架之间表演伸展运动,还饶有兴趣地展现出自己努力的表情……而我,就在焦灼中等待、催促、忍耐、不忍耐、从头再忍。这里便时不时地在一日之晨奏响催促应付、劝说辩解、呵斥反抗等旋律的交响曲,再伴以双方反思愧疚自责的余音。

饭桌上,孩子一边漫不经心地酝酿食欲,一边试图跟我们聊点不着边际的话。我们已经狼吞虎咽完毕,并用焦急的眼神示意她快点开动。

然而,当孩子恋恋不舍地放下刚拿起的玩具,当孩子收回游离的眼神加快速度专心吃饭时,当孩子笨拙又忙乱地穿衣戴帽时,当孩子迈动小腿紧随我的步伐时,当孩子擦干眼泪绽放笑容时,我心里浮起的从不是胜利的喜悦,而是难言的心酸与愧悔!我多么想像别的家长一样从容地牵着孩子的手悠闲地踱到幼儿园,我多么想让孩子像别的小朋友一样每天走进热闹的教室而不是踏进空荡荡的屋子,孤零零地玩着玩具等着别的小朋友到来!

这样的日子在重复中慢慢流走了,孩子上了两年幼儿园了。这种快节奏的生活状态最终也得到了较好的磨合。一方面,我们自己摸索出了很多的方法,比如做足充分的铺垫,渲染事态的严重性等。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孩子慢慢成长成熟了。开始,我会说:“妞妞,你速度快点,妈妈要是迟到了会被关小黑屋子的。”她就会略带惊恐地埋头忙碌起来。后来,我喊几声“我要迟到了”,她就会压抑下自己想玩的冲动,尽可能地心无旁骛地做早晨该忙碌的事情。再后来,当有一天她早早收拾完自己,天真地对我说:“妈妈,我特别担心你迟到!”时,我的心一下子就疼了。

幼儿园育儿范文第2篇

幼儿园中班秋季育儿经验一

解决宝宝秋季腹泻的简单方法

秋季是一个天气转凉的季节,多风干燥,气温下降。若是妈妈没能够迅速的适应季节的变化,就有可能引起宝宝患各种病症,有可能是上火,有可能是着凉,以至于腹泻,通常这个时候的宝宝腹泻情况是很严重的。比起上火来讲,也更加难以治疗。

妈妈该如何在家中防止和治疗宝宝的腹泻呢?几种方法供家长参考:

1、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按其临床表现分轻、中、重度脱水,治疗上也分为口服补液及静脉补液。同时有些饮品也是对这个有效果的,家长不妨试试。

2、中药治疗:对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腹泻,可以抗病毒,助消化之方剂辩证治疗,如健儿清解液含有山楂、连翘、陈皮对感冒型腹泻较为适用。

3、饮食疗法:由于腹泻时营养需要量增加,不宜限制饮食过严或禁食过久造成营养不良,严重呕吐者可暂时禁食4~6小时,不禁水,病毒性肠炎多有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可改为豆类,淀粉类代乳品。

4、药物治疗:之所以把药物治疗和中药治疗分开,是因为他们的药理和药效都不同,秋季腹泻一般无须抗生素;肠道微生态疗法,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常用双歧杆菌;肠粘膜保护剂,常用蒙脱石粉;避免用止泻剂,因为它有抑制胃肠动力的作用,增加细菌繁殖和毒素的吸收,对感染性腹泻是很危险的。

宝宝着凉之前也是有征兆的。在宝宝发生复写之前是有1-3天的潜伏期的,多为四岁以下的婴儿,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病初1~2天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上面刚讲的是病毒性的腹泻,病毒性的腹泻亦可侵犯多个脏器,可产生神经系统症状,如惊厥等;有的患儿表现为血清心肌酶异常,提示心肌受累。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数日后呕吐浙停,腹泻减轻,不喂乳类的患儿恢复更快,自然病程约3~8天,少数较长。大便显微镜检查偶有少量白细胞,感染后1~3天即有大量病毒自大便中排出,最长可达6 天。

这样说来宝宝腹泻症状的原因就有两个了,一个是天气原因,一个是由于天气变换引起的宝宝体质减弱,抵抗力下降的原因,要分别根据不同的情况学则不同的治疗方法,并且选择是否该用药物,只有治病治的有针对性了,才能够保证病人康复的愿望。

幼儿园中班秋季育儿经验二

该如何让宝宝开心的入园

孩子初入幼儿园感到恐惧很正常。是因为孩子一下子由家庭环境、熟悉的亲人到陌生的幼儿园和不熟悉的老师,幼儿的心里会没有安全感往往通过哭闹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抗议”。那么,该如何能让宝宝开开心心的入园呢?相信这是每一个家长都关心的问题,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孩子入园时哭闹的原因,那我们就需要先为孩子建立起安全感开始。

一、 建议父母在入园前,可以带着孩子到所就读的幼儿园附近散步活动,如果幼儿园允许,还可以到园中的活动场地进行玩耍,暗示孩子“这里有许多好玩的”,“以后要做幼儿园的好宝宝”等,这样孩子正式入园时,就会减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不适应感。

二、对宝宝做一些积极的暗示,比如有的父母告诉孩子:“宝宝这几天真乖,我们过两天到幼儿园去”,或者告诉孩子“幼儿园里也有许多跟你一样乖的好宝宝,我们去找他们玩好不好啊?”之类的话。这样的鼓励对孩子有很积极的影响。家长可利用入园和离园时间,认识本班的一个或者几个小朋友,互相介绍后,鼓励孩子在一起,拉拉手,玩一玩。另外,老师也是孩子的新朋友。开学前几天,家长可利用离园时间和老师交谈,增强孩子上幼儿园的信心。

三、引导宝宝与幼儿园里老师跟小朋友交往互动。让宝宝相信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可以保护自己,像爸爸一样爱自己,当宝宝有了意识,有了熟悉的伙伴,宝宝的分离焦虑症就会消退,从而愿意上幼儿园学习。需要知道的是,宝宝越早入园越好,刚入园的幼儿特别希望家长早点来接,体验与家长团聚的欣慰,否则,孩子会产生孤独、失落、甚至有被人遗忘的感觉,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更怕上幼儿园。

四、要及时了解宝宝进入幼儿园之后的心理感受,帮助宝宝消除一些焦虑的情绪问题。孩子进园后,发现老师的焦点不像家人一样在自己身上,失宠了,小心灵受打击,有失落感。适应群体生活是一个过程,也是需要时间调节的。不少幼教专家都会表示,在孩童阶段,安全感是最重要的,0-6岁阶段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是最为核心的关键所在。这个安全感不仅让孩子觉得他所生活的环境是安全,更重要的是与父母之间关系上的安全感。当孩子认识到这个与父母的安全感是长远性的稳定的,入园分开只是暂时性的,孩子就不会哭了。

总结:相信很多妈妈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刚上育儿园的时候会哭会闹,其实这是孩子突然间失去了安全造成的。所以,在送孩子进幼儿园的时候,可以先带孩子去幼儿园参观一下;然后对宝宝讲一些积极的话来暗示他。时间一久孩子的那种恐惧就会消失的,就会慢慢的喜欢上幼儿园。

幼儿园中班秋季育儿经验三

宝宝多大上幼儿园合适?

宝宝的入园时间没有定论,不存在最科学的入园年龄。合适送宝宝去幼儿园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考虑。宝宝地带为您总结以下几个方面的参考因素:

一是家庭因素:有些宝宝的家庭并不适合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父母忙于工作,孩子全托给老人或者保姆,重养育而轻教育,再加上老人“隔辈亲”,即使宝宝有缺点和不足,老人也不舍得批评教育。久而久之孩子的是非辨识能力就下降了。保姆带孩子的家庭问题更多,一是保姆的文化、品德素质是否够高?宝宝是否得到了悉心的照顾?这些都是潜在的风险。全职妈妈家庭成员简单,宝宝平时只看到妈妈一个人的脸孔,容易缺乏必要的交往,陷入孤独。这时,送宝宝去幼儿园相对来说就是正确的选择。

二是宝宝因素:宝宝自我意识的萌芽开始于两周岁,社会交往的敏感期在两岁半,宝宝的语言能力得到了飞速发展,能听懂爸爸妈妈和其他监护人的话,也能表达自己的意愿了。这个时候送宝宝去幼儿园,父母比较放心,幼儿园老师也会比较省心了。幼儿园不同于家庭,老师不可能像父母一样将注意力倾注在一个孩子的身上,身单力薄、年龄幼小、性格敏感的孩子建议晚一些送园。

三是幼儿园因素:如何选择幼儿园是门学问。硬件设备、师资力量、教师素质等都要考虑清楚。尤其是在幼儿虐待事件频发的现代,幼儿园老师的品质素养更应该考察清楚。幼教大多比较年轻,没有生养过孩子,看护的经验和同理心不足,常年面对“麻烦”的孩子窝,心理状态也需要考量。

宝宝进入幼儿园,对其自身的社会性发展固然有益,但也不是越早越好。国外有研究发现,较早或较久待在幼儿园的孩子,当其上小学时越容易出现攻击性的行为。究其原因,幼儿园老师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幼儿心理调节上,而是更多的维护集体的和谐。当孩子争抢玩具和场地时,老师可以做到维持一时的和平,但弱势一方的孩子就会产生挫败感,强势一方的孩子则会强化“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错觉。所以,合适入园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一切以有利于宝宝的发展而定。

看了“幼儿园中班秋季育儿经验”的人还看了:

1.幼儿园秋季育儿经验

2.幼儿秋季中班育儿知识

3.幼儿秋季中班育儿知识大全

4.秋季中班幼儿育儿知识

5.幼儿园秋季育儿知识

6.中班秋季育儿知识

幼儿园育儿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 家园共育 指导 热情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23-02

所谓“家园共育”即是指家长同幼儿园工作者站在育儿统一战线,共同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家园共育”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强调了对幼儿的教育既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工作,更不是家长单方面的任务,两者应当结合成密切的联系,在互帮互助的前提下实现对幼儿的良好、有效教育。幼儿园《纲要》也从总则、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四个部分共有十处提到幼儿园在幼儿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应与家庭合作。

一、幼儿教师应当给予家长育儿方面的积极指导。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幼儿教师习惯于“吩咐”家长:回家之后要多多鼓励孩子,会对孩子的成长有积极的作用;可是,却也仅仅局限于此,并不会主动指导家长“采用何种方式对幼儿进行有效的鼓励”。其后果是纵然家长意识到了应当对幼儿进行必要的鼓励,可是却因为掌握不到具体的鼓励方法,也致使对幼儿的鼓励取不到预期中的理想效果。

在意识到这一情况之后,笔者及时调整了自身同幼儿家长的沟通策略,即不会再给予他们单纯的育儿“吩咐”,而是改为教会给了他们一些切实可行的鼓励式育儿方法。像,在某次家长会上,笔者就告诉家长,可以在口头鼓励的基础上适当采用“记录式鼓励”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当孩子从幼儿园得到了贴花等小奖品时,家长可以将它们分别贴在相对应的日历日期上;当孩子在家中有帮助父母干家务、认真做作业等良好行为时,家长也可以自制一些小红花、小五角星等,并将其粘贴在具体的日历日期上……这样一来,醒目的日历就充分记录了幼儿的种种良好表现,这无疑是对幼儿精神上的一种高层次鼓励,将会对幼儿产生更深远的鼓励作用。

在笔者的指点下,家长对这种“记录式”的鼓励方法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实践,反响良好。

某位幼儿家长就向笔者反映:“孩子在家都天都要把家里的日历翻一遍,并数一数上面的小贴花数量。我觉得孩子纵使心里不说,但是他们其实是非常在意日历上所张贴小贴花个数的。而且,我觉得孩子知道小贴花是对他们良好行为的奖励,为了得到更多他们所在意的小贴花,他们愿意表现得更好,像我们孩子在家的行为表现也比之前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

从该家长的反映中,我们不难看出“粘贴小贴花”这种对孩子以往行为进行详细记录的鼓励方法充分满足了幼儿内心对精神式鼓励的主观需求,使得他们积极调整自身的行为表现,并朝着更好地方向进步与发展。充分证明了幼儿教师给予幼儿家长育儿方面有效指导对于促进幼儿良性发展的切实可实施性。

二、幼儿教师应当调动家长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参与热情。

在幼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幼师总是会向幼儿布置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庭作业,并告诉幼儿要在父母的陪伴与帮助下共同完成。可是,对于幼儿后期交上来的亲子作品,大多数幼师通常会采取看过之后就随手处理的态度,并不会真正将幼儿所呈交的亲子作品持有太多的关注与重视。久而久之,不仅幼儿的作业完成兴趣与积极性遭到了严重的打压,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家长也会因为幼儿情绪上的变动产生相应的消极应对心理,认为“反正老师也不会认真看,做得好不好都无所谓”。在这种敷衍心理的引导下,幼儿家长自然很难真正投入到“家园共育”的育儿统一战线之中,促进幼儿的有效发展自然也就成为了一纸空谈。

为了更好地扭转这一情况,笔者在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对幼儿及家长所共同完成的亲子作品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如,在某次的“利用家中废弃物品 进行手工制作”的亲子活动中,面对幼儿所上交的一个个虽粗糙却极具特色、含有创新想法的作品,笔者除了认真聆听他们的创作构思之外,还特意在教室里开辟了一个小角落,专门存放那些想象力丰富、构思奇特的手工制品。

那些作品被展示的幼儿们,脸上洋溢的是一种自豪与满足,其他幼儿则在羡慕情绪的推动下,下定决心也要使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在这一想法的带领下,幼儿家长的参与兴趣及积极性相对来讲也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调动,并以高涨、热情的姿态自觉地投入到幼儿园所布置的以亲子活动为载体对幼儿巧妙实施教育的相关活动之中,这都为推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更好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充分证明了幼儿教师调动家长育儿参与热情、促进幼儿发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总而言之,家园共育模式对于促进幼儿的更快、更好发展有着显而易见的突出优势及积极作用。对此,我们幼儿教师应当利用自身丰富的育儿技巧,给予家长更多的科学、有效指导,如此,才能使得家园共育模式得以逐步完善,并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良好作用。

参考文献:

幼儿园育儿范文第4篇

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幼儿园家长工作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现有家长工作模式缺乏实效性

首先,幼儿园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家长需求。例如延时服务和周末服务等项目,由于成本运作、人员调配等因素限制而长期搁置,无法满足不同类型家长的需求。其次,家园沟通的大部分板块形同虚设。家长工作相关文本记录表明,两所幼儿园采取的家长工作方式主要有家访、家园联系册、家长会、家园栏、家长开放日等。但数据显示,家长了解孩子在园情况的渠道中,形式比较单一。可见,家长工作并没有发挥与家长充分交流沟通的功能。

2.科学育儿理念难以被家长理解认同

访谈中教师谈到,幼儿园家长不少育儿观念错位,如认同小学化教学内容及方式、膳食搭配不合理等。虽然幼儿园会不定期培训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理念,但是家长需要的培训多集中于智力水平提高,而幼儿园的培训基本为良好习惯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塑造。

3.家园互动家长参与率不高

问卷显示家长参加家长开放日的参与率都较低,除了之前提到的信息传达不到位之外,工作时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家长对这类活动的价值认同度相对较低,仅有9.2%的家长认为家长参与此类活动对幼儿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二、转变思路,重新定位

基于以上问题分析,我们发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幼儿园缺乏对家长群体年龄结构、家庭背景、工作状况、文化层次等特点的准确分析,导致园所提供的服务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幼儿园设有家长工作制度,但没有对监管内容、监管方式、监管人员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致使家园联系栏更新缓慢,内容枯燥,家园联系册的书写和家访安排具有随意性,导致幼儿园的家长工作方式虽然多,但信息传递不顺畅,大部分板块形同虚设;教师自身专业底蕴和理论水平欠缺,家长工作策略不足,致使家长不能认同科学育儿的观念;幼儿园将自身刻板地定位于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孤立个体,没有充分整合家长教育和社区教育资源,而是全部包揽了家长培训和育儿指导等事宜,最终收效甚微。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为进城务工人员服务的幼儿园家长工作存在问题的关键原因在于幼儿园沿用了固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固化的工作方式和理念导致现存的家长工作无法适应现实的需要。现阶段,幼儿园需要转变观念,关注家长工作中三个方面的定位:

1.幼儿园自身的再定位――充分整合外部资源

长期以来,幼儿园一直将自己看做是社会系统中的孤立存在,忽视了对社区资源和家长资源的关注。面对家庭支持功能较弱的群体,开展延时服务和周末服务、提供专业的育儿指导培训势在必行,在推进此项工作的过程中,幼儿园应该重新进行角色定位,将自身转变成资源整合的管理者,而不是大包大揽的执行者。

在外部资源的调动上,可以通过社区、行政部门联系专业培训机构,弥补自身不足,可以与社区协调场地使用问题,解决由于场地原因活动无法开展的难题,可以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出台延时服务的相关政策文件,解决人员分配不足和成本运作问题;在内部资源的调动上,幼儿园应该充分整合家长资源,不仅仅是废旧材料搜集制作的参与,家长也可以加入育儿行列中,通过育儿经验交流、家长巡视、家长监督等制度的建立,让家长与幼儿园充分互动的同时,也可以让家长通过“看”“听”“谈”等方式,逐步转变原有认识,认同科学育儿观念。

2.服务对象的再定位――基于家长需求的专业引领

现阶段由于幼儿园缺乏对家长群体的准确分析,开展家长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家长工作开展的前提是要摸清家长群体的特点,分析家长群体的需要,以此为出发点调整家长工作方式,例如根据家长惯用的沟通方式调整各个板块的比例,用家长易于理解的方式告诉家长幼儿在园内到底做了些什么。在转变家长工作的方式中,既要继续发挥原有有效沟通方式的作用,也要注意调整原先失效板块内容及呈现方式,例如家园栏,两所幼儿园的家园栏全是文字,欠缺家园互动功能,且存在色彩单调、板块重复、内容晦涩难懂、字体太小等缺点,这对于以祖辈群体居多的家长群体来说,这样的家园栏只能成为摆设。

此外,在服务家长的同时,更要明确幼儿园最根本的作用在于促进幼儿园的健康成长,最本位的服务对象是孩子,因此幼儿园更应该在分析家长需求的基础上,分清哪些需求是合理需求应该满足,哪些需求本身违背了科学育儿的理念,在满足合理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引领。外来务工家长群体在育儿观念上存在诸多误区,例如:认同小学化教学内容与方式、过度重视智力发展等,在家长具有的错误育儿观念时,教师如果顺从、不作为甚至听从,那么将失去家长工作最本质的意义――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3.服务内容与管理方式的定位――基于标准确立和过程监控的制度健全

在服务内容管理方式的定位上,首先要使教师明确如何开展家长工作是准确到位的,每个家长工作的板块到底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要将标准写到制度中;其次就是要进行每个板块的过程性监控,监测结果与教师的工资奖励挂钩。

在实地考察中,可以看到两所幼儿园家园均有《家长工作制度》,但是家长工作的多个板块却流于形式,其根本原因在于该制度没有家长工作每个板块的常规标准,对监管内容、监管方式、监管人员等方面没有进行明确规定,导致幼儿园的家长工作方式虽然多,但是缺乏实效性。缺乏标准认定和监管,各种家长工作方式必然表现出无序性和随意性,家园联系栏更新缓慢,内容枯燥,家园联系册不能清晰反映幼儿在园状况,家访无目的计划导致效率低下。可见,只有明确标准和监控措施,才能使家长工作的内容落到实处,家长工作方法行之有效。

幼儿园育儿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幼儿园 家园共育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9-0175-02

一 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含义及重要意义

家园共育是指幼儿园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阶段性的教学任务,根据幼儿身体发展的特点以及幼儿品德发展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家长,使之更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家园共同努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

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里,幼儿的教育都是以幼儿园教育为主。然而在幼儿阶段家庭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也很大,所以应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形成家园共育的大环境。家园共育在幼儿的教育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家园共育使教师在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能对幼儿的成长环境以及在家里的表现有更深刻的了解,进而能更好地教育幼儿,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其次,家园共育可以加强家长和教师的互相了解。在家园共育的过程中家长会参与到幼儿教育中,家长可以感受到幼儿教师工作的艰辛,家长能清楚地看到幼儿教师工作的困难。

二 绥化市幼儿园家园合作育儿的现状

根据调查表明,绥化市40所幼儿园都开展了家园共育。但幼儿园关于家园共育开展的情况却不尽相同。共育活动公立幼儿园每月一次,民办私立大型幼儿园约每两个月一次,民办私立小型幼儿园约每学期一次。在访谈中了解到,公立幼儿园家园共育开展的形式比较多元化。除了要求家长参加家长会,还定期举办亲子活动、文艺汇演、家长开放日活动等;民办私立大型幼儿园家长除参加常规的幼儿园活动外,还会参加幼儿园举办的家长访谈日活动。而民办私立小型幼儿园家长参与更多的则是每学期的家长会,还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的,但家园共育的程度还比较低,家长仍处在一个相对被动的地位,具有其局限性和闭塞性。

很多幼儿家长对家园共育的理解仅局限于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却没有参与幼儿园活动和管理的意识。主要表现为: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不合拍。家庭教育是一个薄弱环节,对子女的教育往往不能和幼儿园同步,这就大大影响了幼儿园的育儿效果。目前多数幼儿园都有家园联系手册,但其中的记录日期却是一段时间之内的情况,可见是幼儿园想起来便做,想不起来便被放到了一边,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不同文化素质的家长家庭教育存在差别,由于家长的文化素质不同,家庭教育也存在很大差别。在我园开展家长访谈日活动时,某幼儿园一位家长便这样和我说:“开这家长会有什么用啊?坐一下午又累又冷,就是一个形式罢了。”另一位家长则认为:“开展这样的家长访谈日,不仅能从中了解到幼儿一天在园内的表现,还可以知道幼儿的一些趣事。园长经常参加各种教育及心理培训课程,可以针对幼儿的现状给予我一些教育方法的指导。”由此可见,不同文化素质层次的家长对家园共育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别。素质较好的家长更愿意了解幼儿在园中的表现,反之,则对家园共育表现出不能理解,也不愿意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去,认为幼儿园是在“作秀”。

三 绥化市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的对策

1.加大家园共育的宣传力度

绥化市近年来经济和文化发展都很快,但是幼儿教育的观念比较陈旧,发展相对滞后。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幼儿园就要转变家长的育儿观念,更要以此为契机,向家长传达科学的教育观,引导家长掌握基础的家庭教育知识。可以采取家访、家园联系手册、电话联系等宣传方式,通过这些方式使教师深入了解幼儿家庭情况,能对家长进行有较强针对性的指导。这种有针对性的交流和指导能较好地调动家长参与家园共育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家长的教育信心,从而提高幼儿对学习的渴望和兴趣。针对很多父母平时的工作都很忙,缺少对孩子的第一手的信息和资料这一情况,教师要主动与这部分家长联系提供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注意在学习中教师要多举鲜活案例,案例最好来源于本地区幼儿园实例,这样有助于增强说服力,效果更佳。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视早已普及,在电视节目的选择上,可以集中播放一些农村人乐于接受、喜闻乐见的节目。如在绥化电视台可以转播一些早教的益智节目,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宣传幼儿教育不能只靠幼儿园的力量,更需要和家长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2.增加财政投入,提升办园标准

绥化市幼儿园很多都是民办私立的幼儿园。由于缺乏资金的投入,一些幼儿园面临着生存问题,更难全力开展家园共育。因此,对于绥化市家园共育的发展,政府加大对其的投入与扶持、监督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绥化市政府要乘目前国家及黑龙江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的东风,加大对幼儿园的支持和整改力度。对于绥化市的民办私立幼儿园,可以把分类管理的模式引入其中,对达不到办园条件、又不及时进行调整的,要责令其停办整顿;对于办园资金不足的,要联合政府、乡村和个人的力量,给予资金筹措上的支持,加大投入,共同建设;对于已经运营的幼儿园要加强监管,建立健全办学管理机制;要加强对幼儿园的教育督导、教学评估以及考核,才能真正提升幼儿园的办学水平,为幼儿园开展和落实家园共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3.提高园长与教师的素质

幼儿园家园共育水平提高的关键在于园长的理念及其业务水平。在绥化市一些民办幼儿园尤其是小型的民办幼儿园,园长学历水平比较低,专业知识缺乏,加上很少参加对园长的专业培训,管理能力得不到提高。绥化市政府应经常分期、分批组织所有幼儿园的园长进行家园共育等方面的培训,可以利用地方教育局和相关教育部门及研究人员在县里、镇上组织定期的培训班,对园长进行业务培训,尤其是要注重家园共育的培训。也可以充分利用地方高校资源。由于绥化市绝大部分幼儿园需要考虑经济收益问题,因而政府在举办园长培训时要充分调动园长的积极性。可以遵循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坚持激励的公正性、灵活性,激励并全面调动园长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还要灵活运用目标激励、经济激励、荣誉激励、表率激励、竞争激励等多种激励方式,将家园共育的开展情况与幼儿园的资金支持和级别评定挂钩。

总之,运用多种手段来提高园长对于家园共育的重视程度,进而促进家园共育更加有效地开展实施。同时也要稳定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家园共育的领导者、组织者与实施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家园共育的质量。幼儿园应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协助指导教师设计、组织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家园共育活动,在实践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家园共育能很大程度上促进幼儿园的教育质量的提高,更能推动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家园共育在幼儿园改革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对绥化市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此为绥化市家园共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韵.幼儿园家园合作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