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诗情画意的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 春风不解情痴汉,笑我难寻玉门关。贫来吟诗欢胜富,破衣自有兰心宽。一曲绕梁惊宫厥,嫦娥幽泣怨广寒。
3、 奔跑,奔跑,奔跑!他的心激动着,他的痛快已经不能用我们浅薄的语言来表述,似乎他身上的每一根汗毛都有跳动的欢畅。
4、笑脸,不但可以表答善意,还可以缩短人际间的距离。
木蜡庄:群山围成的傩戏博物馆
去往木蜡庄的公路并不好走,这个小村子位处彭水西南,夹在渝黔交界的一溜山地中,因历史上出产木蜡而得名。四面群山阻隔,交通不便,古时只有罗岩深沟一条小道出山。但沟子里又是豺狼虎豹、毒蛇瘴气横行……封闭的地理构造是这里文化传统古朴、完整的重要原因。
沿着公路穿过深沟子,一出豁口,景色立马不同,银白色的小车在两山之间的公路上穿行着,像一只鸟在绿色的海面上滑翔,扑面而来不断变化的风景一扫旅途的疲乏。两边山岭上的植被苍翠如滴,三三两两的民居疏落在田畴里,一两处炊烟飘在青嶂的山腰间,满眼都是诗情画意。不断有颇为宽阔的溪水与乡村的公路结伴而行,它们清冽见底,从两山之上汇集而来,润湿的凉意让记者沉醉在浓浓的乡野气息中。
车往里走,山气愈佳,出发前联系的老文打来电话,再往前二公里就到了,而他则已早早地站在路边等待着我们的到来。木蜡庄给人的第一印象还是相当古旧的,村中的房屋一看就是年岁不小了,青瓦粉墙,上面有黯绿的青苔,弥漫着古老的气息。只是百年以上的民宅几乎不见,整个村子稍微显得有些空荡。
隔了一条小溪,有一座稍显破旧的老房子,老文说那是村中的老祠堂,每到傩戏演出,祠堂外的竹杆上就会挂起两面彩旗,写上各色吉祥话,寄托村民美好的愿望。
傩戏面具:戴在脸上的历史
木蜡庄被称作“傩文化之乡”,第一标志就是祠堂里挂着的傩面具。这些傩面具大多由杨木和樟木雕成,其风格古朴粗犷,雕刻细腻,造型夸张。站在傩面具前,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盎然古意。
面具是傩戏表演中最重要的造型道具,被誉为“戴在脸上的历史”。它是原始宗教与图腾崇拜的产物,最开始多是一些上古神灵的图像。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历史上一些英雄人物也进入了受崇范畴,成为善良慈祥和勇敢正义的化身。傩面具也因此更加丰富,并深入民心。在傩戏表演中,每个面具都有固定的名称,代表扮演角色的身份,而每个面具大都有传说故事说明他的来历。在傩戏传统保存完好的木蜡庄,一出完整的傩戏甚至要用到数十个这样的面具之多。
据当地一位陈姓雕匠介绍,这些傩面具的雕刻充满了宗教色彩:按旧时规矩,面具都是严格按照祖传傩神谱雕刻而成,雕刻过程有一定的程式规则,如“男将豹眼圆睁,女将凤眼微闭”、“少将眉一只箭,女将眉一颗线,武将眉如烈焰”等。作为刻面蓝本的傩神谱一般秘不示人,要看的话得提前三天净身、净口、净心,雕刻完,还需以三牲酒礼举行开光仪式打醮,此后,这块雕刻过的木头便成了超越自然属性的神。
陈师傅说,在生活困难的年代,因为做傩面具费工耗时,难以保障生活,年轻人不愿意学,更乐意务农,傩面具的手艺一度濒临失传。但随着村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又逐渐萌动起来。早就撒手不干了的能工巧匠们纷纷重操旧业,雕出式样各异的种种面具,供寨邻乡亲们选用。
当地人把这一类面具称作“脸子”或“脸壳”,把雕脸子的汉子称为“雕匠”。随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傩戏面具出访法国和欧洲,一时间,雕匠也跟着声名远扬,大受欢迎,被四乡八寨的老百姓请了去,酒肉款待是不消说的。他们也便纷纷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尽力创造着新的品种和样式。于是,用白杨木、丁香木雕刻而成的丑鬼、道人、女将、小军、忠臣良将等千奇百怪的“脸子”在方圆数百里内的村村寨寨传了开去。
有了“脸子”,讲究的傩戏班子喜欢攀比竞争,就逐渐配齐了包头的黑布或是黑纱、黄花背旗野鸡翎、大红绣花的背板和水红上衣、浅绿的战裙、黑底绣花腰带,甚至于扇袋、香包、银铃铛、竹骨扇,一应齐全,披挂整齐。
傩戏:最热闹的集会
配备齐五花八门的行头和五颜六色的“脸子”,就可以演傩戏了。
这次记者专程来赶的傩戏在村中晒谷坪上演出。观众大多站在坝子四周的山坡上,或是村寨团转的石台上、树上、坝墙上,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观赏,气氛非常热烈。大人喊娃儿叫,姑娘们穿上花衣衫,小伙子往往蛮横地抢占着最好的地形,唯恐在观看中漏掉了精彩的一招一式。
傩戏开演,封箱的“脸壳”在开箱之前,必须得依照几百年传下来的规矩点蜡烛烧香,供滴血雄鸡。进了场,还须“扫开场”,演出之后还得“扫收场”,连带着祭土地,给村寨上的家家户户招财进门,所谓“日落黄金夜落银,牛成对来马成群”,并保佑全村的良民百姓平安富足,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演出时,傩戏的演员们不像一般戏剧中那样需脸部化妆,而是穿着一色的蓝黑双色的长衫,黑面白底布鞋。同其他戏剧不同的是,每个演员都戴着一只木雕的面具,形象生动,神态各异,雕刻的手法十分夸张。考究的面具必然连着头盔,油刷得金碧辉煌,给人以神采奕奕之感。面具雕出的形象,便是剧中人的身份。扮演者都十分自由,男人可以演女角,反之,女人也可以演男角。戏演出的过程中,有唱、有打,也有对白。
傩戏中最激烈的部分莫过于武打了。傩戏的武打是任何现代戏剧舞台上都没有的表演程式,俗称“套路”。一旦戏演到,矛盾尖锐。武打激烈时,套路便一一变幻,有板有眼地转换起来,就像是千军万马在那里拼命厮杀。
最令记者看得出神的便是厮杀的桥段。杀得激烈之处,演员们全都进入了角色,锣响鼓也齐,坝子里地坪上的尘土跟着飞速踢踏腾跳激越的脚步飞扬起来,那情景活似硝烟弥漫的战场。围得密密实实的观众群自然更是鸦雀无声,一起入戏。
傩师:烙铁上的舞蹈
武打激烈短促,像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前奏曲。这曲前奏结束后,紧接着的便是傩戏的压轴——傩师戏。他们将完成上刀山、下火海、仙人合竹等一系列刺激危险的表演。
据当地一位通晓苗族文化的老人介绍,苗族最原始的社会基层组织以“鼓”为单位,这个单位的首领是“苗王”,而“傩师”的角色相当于首领的参谋和助手。在这个族群迁徙的过程中,“傩师”的“上刀山”和“下火海”便是为了向族人证明,他们的首领不会畏惧任何困难。
“傩师”要爬的刀山是一只近20米高的铁梯。这只铁梯的横杆由36把利刃组成,“刀山”这个称谓可谓名副其实。据说,只有能够赤脚登上这座“刀山”而毫发无损,才能够证明“傩师”的“法力”。
一名“傩师”仰望“刀山”,口中仿佛念念有词,紧接着拿起碗含住一口水喷向“刀山”,并一边念叨着将碗中剩下的水抹在“刀山”以及另一位“傩师”的脚底。双脚的“傩师”向四周拜了拜,最后向“刀山”一拜,握住刀梯,双脚依次登上刀刃,稳稳地向“刀山”的顶端攀去,并不时地在高处伸出双腿向众人展示他那安然无恙的脚底。翻过“刀山”,“傩师”到达地面后,再次向众人展示他那仅被刀刃硌出几道印记的脚底。
以前曾在电视上见过这种街头把式一般的表演,于是记者带着几分成见,伸手触摸刚才那位“傩师”攀爬过的刀刃。令记者感到意外的是,这些刀刃完全不是想象中的又老又钝,稍用气力在刀刃上划过,绝对会皮开肉绽。不禁心生钦佩:“傩师”靠什么在“刀山”上如履平地?
既然表演了“上刀山”,当地的几位“傩师”自然也要展示“下火海”的绝技,以证明他们无所畏惧。“傩师”的助手在附近燃烧的篝火中掏出几片犁头,依次排放在草地上,炙热的犁头在接触草地的瞬间冒起阵阵青烟。一名“傩师”默念一阵后,赤脚踏着5片炙热的犁头信步走过。也许怕大家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傩师”还会重复表演三次。
求教当地人其中的奥妙,他们说 “傩师”在表演前首先要念动咒语,这些咒语则可以保证在“上刀山”、“下火海”时平安无事,咒语的大概内容都是“请师父”。
听归听,但记者并不相信什么“咒语”,多方纠缠参演“傩师”,才从他们语焉不详的解释中撬出点奥妙来:“上刀山”时,“傩师”手和脚在接触刀刃时必须十分平稳,并且要尽可能地增加接触面积,以减少单位面积的受力。最忌讳手和脚在刀刃上滑动,否则就会像我们在家切肉一样,来回拉动刀刃,很容易就会将肉切开。当然,即便了解这些技巧,“上刀山”也并不容易,毕竟刀刃硌脚的感觉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而“下火海”,除了要求速度快之外,法师们事先都会在脚上泼上冰水,尽量降温,这才敢踏足赤热的火堆不被烧焦,不过这冰火相交的痛苦也并非常人所能承受。
镜头猛地一转,一些柔软的眸子和一张张坚定的面孔就突兀地占据了眼球。那是一些身材曼妙的女子。她们的表情或坚定,或不舍,或愤怒。可是,她们一个个那么高傲地挺着身子,像一个个高雅的妇人,不屑地弹开身上沾染的灰尘,走向敌人的战车,走向屈辱。永远只留给我们一个坚定的背影,镶嵌在偌大的屏幕之中。曾有一句古诗这么说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可是这所谓的“商女”,却在这人心沦陷的时刻,用灵魂在痛苦的压迫和愤怒中开出一朵妖艳却洁净的花。电影《金陵十三钗》中,她们代替女学生,参加日本人的庆功派对。这个片段,我永远不会忘记。
何雨洋跟帖:
明里与远野于铁轨处擦肩而过。当两人走到铁轨的两边时,飞驰的火车将两人的视线阻隔在了两边。火车驶过后,明里已经离开。在纷飞的樱花中,远野带着一丝微笑转身离开。《秒速五厘米》前面五十多分钟的铺垫,只是为了这两分钟,一个回头一个转身一个微笑。
看到那个轻松惬意的微笑时,我大脑一片空白。那个曾经为了见心爱的女孩一面而穿越了大半个日本的男孩,终于还是长大了,也丢失了那些曾经在空无一人的车站里等待一个人的执着,那些纯粹而美好的心意……但那些纯真的感情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消逝。即便这感情没有得到完成,但它必定会是心里最美丽的一段回忆。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心底开出大片、大片的花。
当年的樱花都已经落了,按照那个女孩说的每秒五厘米的速度。但是,那淡淡的余香依旧如故,缭绕在过往的回忆中,永远不会褪去。
张文馨跟帖:
清幽的月色,冷清的背景,画面里所有的景物似乎都是冷冷的,只余一男子悲怆的声音:“英台,英台!”他用头去撞击石墙,一下,两下,三下……到最后男子只是机械地撞着,头部血流成一片,近乎绝望。终于,他连撞墙的力气也没了,身子慢慢地沿着墙滑了下去……
第二天,英台出嫁,可她却趁着众人不注意,往山坡上飞奔而去,身穿着如血染般的嫁衣,黑发如瀑,如一只蝴蝶般美丽。山坡上,只见一座孤坟,上刻“梁山伯之墓”。刹那间,好似时间静止,上万只蝴蝶扑闪着翅膀出现,而英台的身影也渐渐消失,成为了它们中的一员。电视机前,小女孩眼角边的眼泪早已扑哧扑哧地往下掉了,《梁祝》中那凄美、哀伤,却又掺杂着某种奇异的圆满的画面令她至今难忘。
张以霖跟帖:
当你看到一位老人家不忍心看着别人破坏自己与爱妻携手搭建的房屋时,会有什么感受?你可能会认为这是一个固执的怪老头,而且还固执到极点。正是这样一位固执的老人,为了实现与已逝去的妻子承诺过的梦想——去南美洲的“仙境瀑布”探险,用数不清的氦气球,带着房屋去南美洲冒险!五颜六色的气球拽着一整幢房子飞向了空中,这就是《飞屋环游记》里最经典的一幕。且不说后来怎样,随着与妻子携手搭建的房屋的升空,这位老人的梦想也升空了!他飞向了遥远的南美洲,飞向了憧憬了一辈子的瀑布,飞向了与妻子的承诺!
罗议跟帖:
《2012》里海啸降临的那一刻,有一对印度夫妇眼看着那铺天盖地的巨浪就要将这片土地淹没覆盖了,他们最后一次慈爱地凝视着他们唯一的孩子,最后把孩子簇拥在他们中间,紧紧地抱在怀中。无情的巨浪下,三个人就这么被无情地卷走了……那个被父母簇拥着的孩子,他是灾难中不幸的遇难者之一,但他也是死得最幸福的一位,他在父母温暖的怀抱中随父母一起死去。
这个情节虽短,但是却展现出了天下父母对子女浓烈的爱,在这样可怕的绝境中,那对夫妇已经尽了最大能力,哪怕是临死前,他们最先想护住的还是自己的孩子啊!虽然世界末日让人感到绝望恐惧,但是在父母亲人温暖的爱的伴随之下,哪怕是再无限的绝望恐惧,也会被化成如此心酸感人的场面,看到那一刻,我的鼻子突然感到酸酸的……
陈钟瑜跟帖:
马修最后要离开时,皮埃尔从窗口扔下了他的纸飞机,上面是满满的音符。而其他的孩子,也都在自己的纸飞机上写满了对马修老师的话……一架架纸飞机从天空中徐徐落下,铺满了空荡的地板,也温暖了马修的心。
音乐一直以来都是一种能够触动到人的内心的情感。在看了《放牛班的春天》以后,我更是再一次领略到了属于音乐的那份善良和美丽。那些原本放荡不羁、调皮捣蛋的少年在唱歌时神情是那样专注,仿佛歌唱就是他们生命中最幸福的事情。他们的双眼是耀眼的,充斥着对歌唱浓烈的感情:“在回旋的风中转向,展开你的翅膀。在灰色的晨曦中,寻找通往彩虹的路……”
关键词:粉彩山水 诗情 画意
陶瓷艺术作品不仅以生动的形象给观众以美感,而且以诗的情意,画的境界吸引观众。诗情画意是粉彩山水的艺术特色,通过画家的艺术修养和造型功底,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精炼地体现出来。
艺术作品,都要表现形象、抒发感情。这种感情是真诚深厚的,能动人心弦,产生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诗词、绘画在创作构思中,都要经过形象思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才能生动感人。一个优秀的陶瓷艺术家,必须具有较全面的艺术修养,不仅有精湛的画技,而且应该具有诗、书、画、印的综合创造能力。在中国文学史上,唐诗、宋词、元曲,是文学作品中的精华,也是陶瓷艺术家和书画家的创作题材,可以使画家产生创作灵感,使作品具有深意,李白的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象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坡描写西湖的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以拟人的手法,把西湖写活了。文学创作和绘画创作都离不开生活基础,都需要深入生活观察自然。“登山情满于山,欢海则情溢于海。”真诚的感情是艺术创作的动力,当艺术家的思想感情感动了观众时,这种感情就成为画家和观众之间心灵沟通的纽带,使两者之间心心相印。粉彩山水的精美作品,通过构图、色彩、线条、造型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会在观众心中潜移默化,同观赏者产生共鸣。
画的意境往往与诗意联系在一起,中国艺术向来有“诗画同源”之说。一件美妙的粉彩山水作品应该是具有诗意的。画面上的景物、草木、人物、飞鸟,引起观众产生一种画面以外的理解和美的享受。在观赏过程中,“迁想妙得”进入诗的感情。粉彩山水中的诗情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与画的结合,把诗题在画中,互相衬托,表达出作者的感受。我创作的粉彩“松月图”山水瓷板,构图疏朗,画面只有两棵松树,一涧流泉。但是,在画中题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句以后,就使画面产生了诗情画意,简炼的画面蕴含了丰富的境界。在构图上,把飞瀑的直线与松树的横线相穿插,广阔天地的“虚”与山谷景物的“实”相衬托,月夜的“静”与流水的“动”相呼应。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融诗意于画中,画面成为诗意的展现,用画来表达诗意,文字描写变成生动的形象。画面虽然只有题款的几个字,却有浓厚的诗意,有一首吟咏庐山仙人洞的名诗:“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我在“庐山仙人洞”粉彩瓶上就把这首诗的情感融汇在画面。龙首崖上,几位游人翘首远望,仙人洞高耸入云。这件作品,把景物作了巧妙的变化,把仙人洞置于高处,体现出:“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主题,表现了庐山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秋景,云起雾涌,山峰也似乎有了动感。在作品的构图上,体现了“劲松”、“乱云”、“仙人洞”、“险峰”的细节,把细节组合成整体,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观赏这件作品,立即会使人想起为仙人洞写的诗篇,诗情画意巧妙地融为一体。
诗画贵在含蓄,画中的空白、虚处,“不着一笔,皆成妙境”,诗词中有意境深远、耐人寻味的作品。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不长,却声情并茂,借景抒情,象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小桥流水人家”也成为山水画的题材。山水瓷画中诗情的产生,需要画家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丰富的生活积累。文人画中常出现枯木怪石,水波烟云,这些看似平淡的景物,在画家的作品中,往往有浓郁的诗情,这就是由于画家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他们赋予平淡的景物以深刻的内涵,产生出耐人寻味的意境。
粉彩山水作品的意境,是含蓄深远的,李可染先生指出:“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萃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诗的境界就叫意境。”意境在山水瓷画中的内容较多,作品的主题、构图、形象、细节,往往都在“意”字上下功夫。王维曾有“凡画山水,意在笔先。”的论述。意境的形成,与画面的疏密往往成反比。民间青花山水,画面虽然着笔不多却意境深远。几根曲线成为山、空白是水,细点就是山上的树,用笔简炼却意味无穷。粉彩山水常常是“由小见大”、“以少胜多”。画面的艺术处理是可有可无的,每一处空白都是画面的组成部分,有画家的意蕴。
“只有表达出人们没有体验过新的感情的艺术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品。”艺术家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善于把形象和意蕴结合起来,给观众以感染力。当人们在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时,会为其中的意境所吸引,并与画中的情趣、主观思想所交融,为其画外之意、弦外之音所陶冶,这就是诗情画意的作用。
陶瓷艺术创作讲究立意,造型为立意服务。立意为象,意在笔先,都是强调在作品中,必须有意蕴。意蕴是画家认识自然的高度概括表现,是艺术作品的主题。只有在感情,认识基础上提炼概括而产生的“立意”,才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意是精的升华,情是意的基础。我在创作粉彩瓷板“秋山牧趣图”时,把对家乡山水的感情,变成画中的意境。乡村中的菜园、水牛、渔船、瓦房、稻草堆,这些普通的景物,正是山乡的特征,是我感情的寄托。只有在乡村生活过的人,才能对这些普通景物产生出深厚感情这就是海外游子浓浓的“乡情”。
通过在大自然中的观察、体验和写生作画,把对大自然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从中产生意趣。意境、情趣,是画家思想认识的反映,包含了深厚的思想感情。任何陶瓷艺术作品中,都应该有这种内涵意蕴。否则,画得再精细,没有思想感情,就产生不了动人之处。一件陶瓷艺术作品,不仅能使我看清楚画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内容表达出意境,从形式到内容,从画面到内涵,体现出诗情画意。作品构图简洁明快,感情真挚,含意深刻,就具备了成功之作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幼儿园诗歌教学
一、优化情境,激发兴趣,促进主动学习
幼儿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控制能力差,呆板的图片、口耳相传的教学模式,很难吸引幼儿。多媒体技术以其鲜艳的色彩、多变的画面,把静态知识动态化,使抽象知识形象化,让枯乏知识趣味化,从而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创设出更为真切的体验情境,唤起幼儿的有意注意,诱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在小班诗歌《星星》教学中,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深邃的夜空,繁星点点,闪闪烁烁;(推近)明亮的星星一闪一闪眨眼睛,伴随着优美的《梦幻曲》深情的诗歌朗诵,孩子们被深深地吸引睁大了眼睛,教师抓住契机适时提问:星星什么样?星星在哪里?……生动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与激情的朗诵深深地吸引了幼儿进入了诗的世界,陶醉在如诗如梦般美丽的意境中……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优化了情境,推动着幼儿主动、快乐地学习。
二、生动形象,发展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于一身,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生疏为可感,化抽象为形象,为幼儿生动的表现出老师难以用语言解释的词汇、现象,有利于幼儿在边看、边想的活动中加深了对诗歌主题的理解,既发展了幼儿的形象思维,又发展了语言逻辑思维。
如大班欣赏活动《云彩和风》,诗歌中美丽又多姿的云彩变化在现实生活中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幼儿对天上的云彩和流动的风之间的关系自然不具备丰富的前期经验,而优美的诗歌语言也只能触动幼儿的感知神经。在教学活动中,我制作课件将诗歌中云的变化:船、狮子、娃娃等形状的变化过程清晰地演示出来,将静态的画面变成了具体、形象的“动画片”,再加上优美动听的配乐朗诵,极为生动地展现出了《云彩和风》蕴含的优美意境:云彩的变化让幼儿仿佛触手可及,使幼儿直观地观察到了云彩的变化过程,亲身感受到云彩变化过程的奇妙,十分有效地帮助了幼儿对风吹云动的变化过程的理解。因而幼儿在创编活动中兴趣盎然,创编出许多精彩的新诗句。
三、拓展意境,扩展想象,提升学习能力
多媒体技术可以虚拟现实,再现生活物景,可以跨越时空间的限制,提供大量生动的画面来表现现实中无法感受甚至根本不存在的事物,从而使更多的信息,多方面、多角度地传播到幼儿的大脑,拓展意境,扩展想象,使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有效地帮助幼儿进行诗歌创编。
如,在续编诗歌《家》这一活动中,重点是让幼儿仿编诗歌,我借助多媒体技术使大量丰富幼儿相关知识的教学信息以图像、文字、声音等多种形式呈现,如:水波荡漾的小池塘、欢快游泳的小鱼儿;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绿绿的草地、活泼的羊儿;黑黑的夜空、闪闪的星星……具体形象生动又优美的画面给了幼儿诗意的启发,进一步丰富创编的内容,有效地帮助了幼儿拓展想象,幼儿积极地在画面中捕捉信息,去观察、去想象、去感受、去创编,迁移知识发展技能。教师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由讨论尝试着仿编诗句,然后再将自己仿编出来诗歌内容做进了课件中,直观呈现出了思维的结果,孩子们欢呼雀跃,情绪高涨,沉浸在无边的诗情画意中……课堂气氛达到了。
四、丰富视听,促进表达,感受诗歌情趣
诗歌蕴含着多元化的审美价值。诗歌文字简洁,主题单纯,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多媒体以丰富的形式创设出诗歌意境,充分地调动幼儿的视听感官系统,弥补了传统诗歌教学的枯燥和乏味,使幼儿在视觉上产生美的享受的同时体验听觉上美的感觉,充分感受诗歌的意境,体验诗歌之美从而产生表达诗歌中的语言的欲望情不自禁地进行有表情的朗诵,在不知不觉中让幼儿轻松自如,吟诵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