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爱之物的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这套秦兵马俑模型一共五件。其中有一匹强健的战马、一个威风凛凛的将军、一个足智多谋的谋士、一个勇猛威武的武士和一个形态逼真的跪射俑。
我最喜欢的是跪射俑。跪射俑的姿式不是立姿,而是跪姿,显得很独特。他的姿态优美,惟妙惟肖,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双目凝视左前方,双手在胸的右侧一上一下握着弓弩。
我经常把这五个秦兵马俑拿出来玩。战无不胜的将军带领着大家,英俊的谋士出谋划策,武士总是披荆斩棘冲锋在前,而在危机时刻总是跪射俑化险为夷。
刘明蕙
我最喜欢的那就是我的小台灯了。
因为这是妈妈好几个星期前刚买的。它是用塑料和玻璃管做成的,它的外表是用蓝色塑料和白色塑料、玻璃管构成的。里面是一些电线连接起来的。每天晚上我做作业的时候,它就会亮起来,这样辛勤地值班。
我的小台灯怎么样啊?你们也来写写你们的心爱之物吧!
看老爸,整天抱本《学生天地》不放!老妈扫地,让他抬一下脚.他都懒得动,还喃喃道:“作文美文、百花故事,适得其中。”
再看老妈,一大堆的家务放着不做,只要有《学生天地》,她便拿个凳子到院子里看书去了。这可美坏了我喽!看电视、听音乐、看漫画,那才叫个“任我行”。
哥哥不爱看书,初中一毕业就参军了,但在他的书柜里,却放了满满一柜子的《学生天地》,可见他对《学生天地》的挚爱。他还经常来电话要求我,别的书可以不看,但《学生天地》不能不读。
最后再看看我吧!我对《学生天地》的喜爱,可以说到了痴迷的程度。不是我自吹自擂,那种爱,简直可与“千尺桃花潭,万丈九重天”相媲美了。我的书包里、书柜里,别的书找不到,可几本《学生天地》还是可以找到的。
一天,我刚从老师那儿领到一本新的《学生天地》,那色、那香、那味可把我的三魂七魄都给勾走了。一会儿在“放眼看世界”中遨游,一会儿在“百花园”中捉蜂,好不自在!突然,半截粉笔从老师那里飞了过来。
“出去!”
我慌忙站起来。在教室外面晒太阳的滋味可真不好受啊……唉!还是别太悲哀了,权当是为心爱之物牺牲一次吧。
“往细处收拾”、“花纹往精细里做”是雍正给御用作坊的常用批语。雍正本人亲自参与器物创作,要求严苛,大到瓷器、雕塑,小到鼻烟壶、香囊,都要呈给他反复提出修改意见,不到十分满意,便不允许制造。可见雍正有完美主义强迫症,这位冷面帝王的严肃外表下,藏着一颗敏感、丰沛的文艺之心。朝政之外,他花在养心殿造办处的时间,也许比花在后妃身上还多。
能闲不是等闲人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皇四子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赐圆明园居住。他自号为圆明主人,当了十三年的富贵王爷,吟诗作画,修习佛法,赏鉴古玩。继位后,他把这段时间作的诗词整理成《雍邸诗集》,序言中写道:“朕昔在雍邸,自幸为天下第一闲人……赋性不乐浮华,既无庸皇皇于富贵,更不烦戚戚于贫贱。”
雍正很喜欢前人一句诗:“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不是等闲人。”如果对文化艺术不是真懂、真爱,整日对着古玩字画,再闲的人也能憋闷坏了。康熙重视皇子教育,阿哥们从小受教于国家一流大师,各方面素质都不同于常人。胤禛出生时,生母乌雅氏还未受封为德妃,位分卑微,儿子便交予当时的皇贵妃、后来的皇后佟佳氏抚养。胤禛自幼得以见识皇宫里最顶尖的工艺品,在这方面比其他皇子起点还要略高一筹。
做王爷的十几年中,胤禛请宫廷画师给他和妻妾画了许多像。这些画像都不是正襟危坐的皇家脸谱,而是别有意境和情节,就像电影的“剧照”。如《耕织图》系列画像,一群农夫村妇劳作田间,雍亲王和他的嫡福晋的面容也在其中,画像上半部分是他亲笔题写的诗句。
重视农桑是中国古代王朝的“主旋律”,诸皇子应该都晓得在这上面作文章能讨父皇欢心,但能够有《耕织图》这样的巧思,并情愿被画为赤脚赤膊农夫的,恐怕只有胤禛一人。对于胤禛来说,这丝毫不是屈尊,而是情趣盎然的“角色扮演”(现在流行叫COSPLAY),是贯穿他一生的奇特爱好。生在帝王家,命运决定了必然深陷勾心斗角,男耕女织何尝不是他内心的奢望。胤禛把圆明园营造成田园诗般的世外桃源,果然深得康熙赞许,康熙曾亲临圆明园雍亲王宅邸十一次,这是其他皇子所没有的殊荣。在频繁会面中,雍亲王逐渐赢得了康熙的瞩目和信任。
出品宝贝不留名
雍王府时期流传于世最著名的画作当属《十二美人图》,每幅画纵184厘米,横98厘米,画着十二个真人大小的清秀女子。经考证,这十二个女子其实是同一个人——胤禛的嫡福晋,后来的皇后乌拉那拉氏。画中她并非旗人打扮,而是穿着汉族富家女的考究衣衫,周围环绕着竹、菊、荷、诗书、瓷器等高洁之物。十二幅画无作者款印,应是胤禛请画师绘制。
多幅画作的背景中悬挂着书法卷轴,上面的字迹可辨认出是胤禛亲笔。“自怜幽菊纱窗下,不与群芳逞冶姿。” “当年宋玉悲秋意,何似今朝闺里人。”表面读来女儿情辞,细品深藏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隐衷。香草美人,是历代文人引以自况的意象,胤禛请人创作这些巨幅画像,正是抒发他内心的情结。选择发妻形象入画,别人想借题发挥也抓不到把柄。
有趣的是,画中书法和帝王贵族在画作上的题诗有本质不同,它们只是作为室内陈设的一部分,看似无心入画。为了维护这种自然意境,书法卷轴并不完整,往往只有一部分在画框之中,几首断章,留下无尽遐想。有的题诗落款胤禛的别号“破尘居士”,有的落款米芾、董其昌,可那些诗作是胤禛本人原创,并非出自米、董二人。雍亲王似乎只想以一个画师身份参与到美人图的创作中,极力避免喧宾夺主。平心而论,雍正的书法在康雍乾三代帝王及皇室子弟中,堪为上乘。他甘于让自己的笔墨充当背景,为了整体美作出牺牲。
相比动辄在古画古玉上题刻“御笔”的乾隆,雍正对于艺术品,有着难能可贵的敬畏之心。他曾下令:“凡做的活计好而刻字不好的不必刻字。”许多精美的无款识文物,过去定为乾隆朝,后来根据档案重新研究,发现其实出自雍正朝。雍正不愿破坏艺术品的完整性,这种“做好事不留名”的君子之风却给文物鉴定工作带来不少麻烦。
若不如意朕不依
当王爷的时候,限于王府财力,胤禛未能大规模购买和制造工艺品。即位不足半月,雍正就下旨命怡亲王整顿养心殿造办处。造办处是内务府管辖下的皇家私人工厂,康熙末年一度管理松散。雍正派亲密兄弟怡亲王去主持造办处,足见对此事务的重视程度。
雍正给造办处定下严格的工艺流程,凡下旨作的活计要经过如下手续:皇帝下旨;承作者画纸样、或漩木样、或拨蜡样;呈览皇帝提出意见;修改;再呈览;批准;制作。“呈览”修改可不是走走形式,连“做香囊不必用整块布料”这种细节,雍正也要亲自嘱咐。大多数活计要按他意见修改多次,他算得上宫廷艺术品的“总设计师”,审美水平极高,眼光特别挑剔。
雍正十二年二月初,皇帝让造办处做一个关公的塑像。工匠先做了一个蜡样,雍正嫌关公脸做得不好,改了拿来,又下旨:“关夫子脸像特低,仰起些来,腿甚粗,收细些,马鬃少,多添些。廖化的盔不好,另拨好样式盔。钦此。”工匠照改后,雍正又批道:“关夫子的硬带勒得甚紧,再拨松些,身后无衣褶,做出衣褶来,从神手并上身做秀气些。”改后又说:“帅旗往后些,旗上火焰不好,着收拾;马胸及马腿亦不好,亦着收拾。”就这样反复打回去修改了一个多月,才终于入了皇帝法眼,说“甚好,准造。钦此。”
雍正四年,造办处画了皮腰带纸样四张,皇帝指示:“此四张鞓带样皆不如意,俱交给海望。着他做二副带子,只要好。若不如意,朕不依。”海望是雍正深为器重的内务府总管大臣,为了设计出好皮带,雍正让总管亲自出马,还说做不好“朕不依”,严苛的“总设计师”也有幽默可爱一面。
素静文雅好,花里胡哨俗
电视剧《甄嬛传》里,皇帝不只一次赞他喜爱的妃子“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见到簪大红花、穿金戴银的妃嫔,雍正在剧中的口头禅是:“反倒俗气!”这个细节比较符合历史上雍正真实的审美观。在《养心殿造办处活计清档》里,随处可见雍正要求把工艺品改得素净简洁些的旨意,他对不满意的活计,最常用的批语是“甚俗”、“蠢了”。
他曾命工匠把新做玉壶上的螭虎去了;因鄙夷“马上封侯”纹饰,命将漆器“上边的猴砣去,改做笔架用”;说“如意柄上‘万寿无疆’四字俗气,着去平,照柄地仗寿字样式刻做”;嫌“莲艾砚做得甚不好,做素静文雅即好,何必眼上刻花?再,书格花纹亦不好,象牙花囊甚俗,珐琅葫芦式马挂瓶花纹、群仙祝寿花篮春盛亦俗气。”
翻看这些朱批,可以想见,新工匠入造办处时一定摸不着头脑,他们都是按照历朝历代规矩,刻祥瑞花纹,做传统的喜庆华丽款式,不料雍正皇帝的品位如此不同寻常。就连海望总管起初也没摸准脉。雍正三年,海望献上钧窑盆景一件,“上随缠金藤镀金树一棵、珠子七十三颗、宝石二十一块、红玛瑙寿星一件……紫檀木座一件、象牙仙鹤一支。”雍正传旨,简单利落一句话:“将此镶嵌地景起下来,另配云母盆,此钧窑盆仍交进。”
“买椟还珠”之举,体现了雍正独到的眼力。十二美人图中有一幅“鉴古”,美人端坐书桌旁,周围陈设着历代奇珍。多宝格书架之左上角是汝窑无纹椭圆水仙盆,右上角是汝窑三足樽承盘。这两件天青色宋瓷都是雍正心爱之物,皆配精美彩漆座安放。现在前者藏于,后者藏于北京故宫,可惜纯净无瑕的三足盘底,被乾隆命人刻上了自己的一首诗。
钧窑和汝窑都是宋瓷精品。历代名瓷中,雍正对宋瓷情有独钟,因宋瓷最素净、最有文人气质,且传世稀少。在位期间,他多次命造办处仿宋瓷烧制瓷器,还特别强调“钧窑的要紧”,“先做木样呈览,朕看准时再发去烧造”。
你若不贪,一件不给
除仿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外,雍正朝瓷器如今最受称道的是青花和珐琅,前者仿古,形神兼备;后者创新,异彩纷呈。
青花在明朝永乐、宣德年间最为鼎盛,采用西亚特产的天然矿石颜料:苏麻离青。这种颜料画在瓷上会形成天然的颗粒和晕染,本是一种缺陷,却和水墨在宣纸上晕染一样,是一种文人推崇的审美趣味。苏麻离青比黄金还贵重,到清代已基本枯竭。为追求永宣青花的神韵,雍正朝工匠仿制时,用普通青花钴料在纹饰线条上点染,作出的晕染效果可以假乱真。
康熙朝也热衷仿制青花,但画法遒劲率性,大而化之,雍正朝则以精细见长。康熙时代青花瓷偏好人物故事、刀马人等题材,而雍正朝完全舍弃,专注于工笔花鸟,山水的画法也由康熙朝的“斧劈皴”过渡为“披麻皴”,以线代染,不厌其烦。
雍正青花与永宣青花相比,有一个显著的超越之处。永宣的圈足摸上去是糙的,而雍正仿古的作品圈足经过打磨,光滑圆润,俗称“泥鳅背”。瓷器制成摆在那里,圈足部位看不见摸不着,但以雍正的性格,必然追求尽善尽美。在收藏界,“泥鳅背”是促使藏家对雍正青花追捧的重要因素。
珐琅彩是雍正朝又一个“强项”。康熙酷爱西式铜胎珐琅,雍正将这一喜好发扬光大。雍正二年二月,雍正赏赐年羹尧等将领珐琅管双眼翎二枝、单眼翎十枝。年羹尧非常喜欢,这位雍正的心腹爱将,在谢恩折中壮胆请求再赏一两个新制珐琅物件,“以满臣之贪念,臣无任悚惶之至”。雍正回复:“珐琅之物,尚未暇精制,将来必造可观。今将现有数件赐你,但你若不用此一贪字,一件也不给,你得此数件,皆此一字之力也。”
这则朱批既可看出雍正对年羹尧的格外宠爱,也可看出他当时已在酝酿改良珐琅彩,并大有信心。珐琅颜料历来都要从西洋进口,供不应求,雍正六年,在怡亲王亲自操办下,清朝自产珐琅料研制成功,而且炼出了十二种西洋颜料没有的色彩。
好颜料需要好画师挥洒,雍正十年,钦点宫廷画师戴恒、汤振基改画珐琅。传统观念里,画瓷是工匠做的活计,与作画贵贱有别,没人关心瓷器上的花纹是谁画的。但雍正不这么看,越是自己欣赏的画师,越要让他们去画瓷器,连著名的西洋画师郞世宁都曾奉旨绘制“金胎珐琅杯画样”;普通工匠画得好,雍正也要询问姓名,亲自下旨,发奖金涨工资。
雍正朝珐琅彩不仅画得精致,花样题材也有所突破。以梅兰竹菊、青山绿水为主,配以意义相衬的题诗,钤盖印章。珐琅彩本是西洋风格,到雍正朝发展为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艺术品,中西合璧,高雅意趣,非康乾时代可比。
四爷是COSPLAY鼻祖
雍正对艺术品的独到品位和严格要求,在帝王中是罕见的。这方面和他有一拼的是宋徽宗。当然,后者道行更高。雍正只能算是鉴赏家、收藏家,宋徽宗已达到艺术家的水准。不同的是,徽宗丧志,“诸事皆能独不到为君”,而雍正是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君主之一。翻看《养心殿造办处活计清档》,雍正深入每一个细节的指示和批语,早已超越了一己享乐之需,与其说鉴赏设计工艺品是他的消遣,不如说是他推进的一项事业。
那么什么是他的业余消遣?也许从他留给世间的几幅趣味画像中,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目前已出版的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雍正画像共十七件(卷为一件计,册页为一件计),其中朝服像只占一小部分,大多数是便装像、古装像、佛装像、道装像,还有西洋服饰像。雍正如果生在今天,毫无疑问是个COSPLAY发烧友,他设计的扮相和情境极具想像力,和在王府时的耕夫造型相比,段位已大大提升。野僧云游,喇嘛打坐,儒生抚琴,渔夫垂钓,戴西洋头套打虎,赤脚弯弓射孔雀,练功见龙,林间逗猴,临海观涛……网友戏称,原来四爷是COSPLAY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