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鼻炎手术

鼻炎手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鼻炎手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鼻炎手术

鼻炎手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手术;变应性鼻炎;鼻中隔偏曲

作者单位:471900 河南省偃师市中医院 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比较常见。临床通常采用常规药物对变应性鼻炎进行治疗,但实际应用过程中患者的敏感性不是十分理想[1]。本次研究对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应用手术方式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92例鼻中隔偏曲合并患有变应性鼻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有4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21例,女25例;年龄21至78岁,平均436岁;患病时间1~24年,平均85年;治疗组患者中男19例,女27例;年龄22~76岁,平均433岁;患病时间1~22年,平均81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自然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我院现有的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仪,根据患者两侧下鼻甲的实际大小,选择2、3个点进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如果存在鼻甲肥大症状, 可以再选择1、2 点进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功率设置为4、5挡,持续时间3~5 s,术后在患者的双鼻腔填塞内含棉片的胶指套。实施常规抗炎、止血治疗,术后24 h将两侧鼻腔内的填塞物取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局麻,并应用鼻内镜下中隔偏曲矫正术进行治疗,在术中通过内镜与吸引器的配合,对分泌物进行剥离吸引处理,使术野保持清晰,保证手术操作准确无误。对两组患者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症状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善幅度、围手术期不良反应进行对比。

13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治愈:症状表现和体征已经完全恢复正常,且经半年随访症状没有再次复发;显效:症状表现和体征已经基本恢复正常;有效:症状表现和体征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无效:症状表现和体征没有任何改善[2]。

鼻炎手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在临床耳鼻喉科中,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较高,是一种变态反应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鼻涕、鼻痒等,对患者日常生活与学习造成严重影响。近些年,由于空气污染及环境的不断恶化,过敏性鼻炎的反应率不断上升。在救治过程汇总,选择有效治疗方案可改善患者预后。本组研究对象中106例患者中,53例患者通过手术方案治疗,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0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男65例,女41例,年龄为21~65岁,平均年龄为(39.3±2.7)岁,平均病程为(5.1±1.4)年。患者临床症状为鼻塞、鼻痒、喷嚏等并有清水样分泌物。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在一般资料上,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斯奇康行肌肉注射,2ml/次,2d注射一次,22d为1疗程,共需2疗程[1]。同时需口服酮替芬,1次/片,2次/d,10d为一疗程,共需2疗程。观察组:在鼻甲表面贴敷1%丁卡因棉片,在2min后用1%的利多卡因在鼻甲黏膜下浸润麻醉。在鼻内窥镜下,经等离子消融治疗仪,并在鼻甲黏膜下插入双极等离子射频刀头,其系统能量保持0.1~0.4hms,经2~3s消融治疗,当刀头在鼻甲黏膜中变白后退出[2]。在整个消融过程中,鼻甲不断虽小,可按照患者鼻甲大小选择24点进行治疗。

1.3效果评定标准 显效:无急性症状,可有效控制临床症在;有效:急性症状发生频率降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无效:急性症状发生频率较高,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4]。

2结果

在观察组中,36例显效、14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3%;在对照组中,19例显效,24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1.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过敏性鼻炎易反复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同时随着公众近些年接触的变应原数量及种类的增多。当患者鼻中隔偏曲会阻碍鼻腔的正常通气[5]。当患者过敏性鼻炎发作时,鼻粘膜正处于高反应状态,控制了感觉阈值,使得鼻内植物神经反射,出现更多介绍释放,加重临床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导致更大威胁。与此同时还会导致患者并发分泌性中耳炎、变应性鼻窦炎及支气管哮喘等,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6]斯奇康与酮替芬联合用药机制:患者注射斯奇康后能够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提高其自然杀伤能力,同时增强了患者抗病能力。酮替芬具有较强的抗过敏及抗组胺作用,同时还能对抗血小板凝集因子、前列腺素等。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下,可增强患者免疫力。

在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过程中,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技术,可达到减容组织体积的效果。在术前应切除腺体周围的副交感神经,促进分泌乙酰胆碱,并控制P物质的释放,降低患者鼻腔内神经兴奋感,改善鼻腔通气,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总而言之,在疗效方面,过敏性鼻炎患者应用手术治疗疗效更为显著,但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80%多,可根据患者具体状况选择合适有效治疗方案。其中过敏性鼻炎患者通过低温字射频治疗,可控制不良反应发生,创伤较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杨波,高丽华,宋玉,等.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07):118-119.

[2]Fernandez C,Cardenas R,Martin D, et al.Analysis of skin testing and serum-specific immunoglobulin E to predict airway reactivity to cat allergens[J].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Allergy,2007,37(3):391-399.

[3]俞海安,毕致,肖峰,等.鼻中隔偏曲合并变性性鼻炎患者手术治疗初步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颈外科杂志,2008,43(7):537-538 .

[4]Oberhuber C,Ma Y,Wopfner N,et al.Prevalence of IgE-binding to Art v1,Art v4 and Amb a1 in mugwort-allergicpatients[J].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Allergy and Immunology,2001,45(2):94-101.

鼻炎手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是较为常见的鼻科疾病, 临床常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组胺药进行治疗, 但疗效不明显。2009年8月~2011年8月河南宏力医院收治102例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 给予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治疗,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8月~2011年8月本院收治的102例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 男49例, 女53例;年龄22~73岁, 平均年龄37.9岁;病程1~17年, 平均病程6.4年;32例软骨部“s”形弯曲、40例软骨部“c”形弯曲、21例高位偏曲伴低位嵴状突起、9例棘状突起。102例患者存在常年发作性鼻塞、鼻痒、喷嚏及流清涕的症状, 且特异性IgE抗体及变应原皮肤试验均呈现阳性。102例患者经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组胺药治疗, 但疗效不明显。

1. 2 方法 给予患者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治疗, 治疗方法如下:局麻, 0°鼻内镜下施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鼻内镜和吸引器配合, 同时进行剥离和吸引分泌物, 保持术野清晰, 确保操作准确, 降低手术时间。利用双极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仪进行两侧下鼻甲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若患者中鼻甲肥大, 在原来基础上, 再选择1点和2点进行中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 术后在双鼻腔中填塞含有适量棉片的胶指套。给予止血、抗炎等处理, 24 h候取出填塞物, 根据患者鼻腔情况进行定时鼻腔清理, 术后3 d鼻腔黏膜肿胀减轻, 1周后鼻腔正常通气。术后给予患者为期1年的随访。

1. 3 疗效判定 根据海口会议修订疗效判定标准进行疗效判定[1]。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几乎消失, 内镜下窦口开放良好, 窦腔黏膜上皮化, 无脓性分泌物;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内镜检查窦腔黏膜部分区域水肿, 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内镜检查鼻腔粘连, 窦口闭锁或狭窄, 有较多的脓性分泌物。

1. 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2 结果

术后2 d, 取出鼻腔海绵, 12例患者出现鼻塞加重, 自行缓解, 1周后正常通气。102例患者中, 显效79例(77.5%), 有效23例(22.5%), 总有效率为100%。

给予患者1年随访, 随访结果显示, 102例患者无鼻塞症状, 但20例患者出现打喷嚏和流清涕的现象, 但与术前相比症状明显缓解, 1年随访, 患者总有率为80%。

3 讨论

鼻中隔偏曲指鼻中隔一侧或两侧局部突起或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弯曲, 鼻中隔偏曲会造成鼻腔或鼻窦生理功能障碍。鼻中隔偏曲临床表现为鼻塞、鼻出血、反射性头痛等,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日常生活。鼻中隔偏曲若位于中鼻甲或中鼻道处, 可造成中鼻甲外移或引起中鼻甲骨黏膜增厚、气化过度等, 若长时间不诊治可诱发鼻窦炎[2]。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 其主要是由变应原引起, 变应原主要成分是糖蛋白或蛋白质, 吸入性变应原是引起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原因。变应性鼻炎病理表现为嗜酸粒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增加等, 上述病理导致变应性鼻炎反复发作, 改变黏膜上皮层增殖性, 引起黏膜肥厚、息肉样变等[3]。相关文献报道, 发达国家变性鼻炎每年患病率约15%, 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而我国变性鼻炎发病率也日渐呈现上升趋势。

以往, 临床常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组胺药进行治疗, 但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因鼻中隔偏曲引起鼻腔机械阻塞及两侧鼻腔的不平衡刺激, 最终引起喷嚏、鼻塞、鼻痒和流清涕等症状, 临床单纯给予激素药物或抗组胺药物治疗不能根本性地解除鼻中隔偏曲的异常因素, 因此临床效果不明显, 2009年8月~2011年8月本院对102例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治疗, 效果明显, 102例患者中, 显效79例, 有效23例, 患者术后一个月总有效率为100%, 随访一年, 总有效率为80%。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通过破坏鼻腔内侧壁筛前神经内支, 降低感觉神经功能, 降低鼻腔对不良刺激的敏感性, 从而降低副交感神经神经功能, 缓解血管扩张, 抑制腺体分泌, 减轻变应性鼻炎临床症状, 同时,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有效了改善了患者鼻腔的通气状况, 促进了临床恢复。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的基础上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微创手术进行治疗,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利用射频能量将射频探头和组织间电解质液形成等离子体薄层, 在电场的作用下加速离子, 将能量传递给靶组织, 靶组织细胞在低温作用下解体, 最终使得组织凝固坏死, 从而实现消融效果。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不尽避免了组织损伤, 促进术后恢复, 而且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鼻腔黏膜纤毛功能, 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 在鼻内镜下应用鼻中隔矫正术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治疗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临床效果明显等优点, 因此, 鼻中隔矫正术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洪海裕.鼻内镜下等离子低温射频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中国内镜杂志, 2007,1(23):154-155.

鼻炎手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鼻内窥镜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筛前神经鼻内支切断术 蝶腭神经微波热凝术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2005年1月到2008年12月我院采用鼻内窥镜下蝶腭、筛前神经及鼻甲联合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80例,并经1年以上随访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80例患者,均符合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年兰州)[1]中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19-58岁,平均36±10.2岁。病程1-18年,平均4.5±2.3年。主要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涕及鼻塞等症状。经鼻内镜检查存在鼻内结构异常者62例,表现鼻中隔偏曲11例,息肉样变、中鼻甲肥厚、反张、气化15例,下鼻甲增生肥厚20例,筛泡肥大3例,钩突肥大、息肉样变10例,中鼻道狭窄3例。所有患者均先接受过口服抗过敏药、鼻部血管收缩剂、鼻用类固醇皮质激素等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改善后又反复。

1.2手术方法: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以下手术方法之一进行手术治疗。

1.2.1通过鼻内窥镜下鼻甲部分切除、筛前神经鼻内支切断及蝶腭神经微波热凝术:适应症为合并鼻内结构异常的患者。手术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鼻内窥镜照明,用1%丁卡因20ml加1:1000肾上腺素2ml对鼻腔粘膜进行表面麻醉,用1%利多卡因(含1:1000肾上腺素)对双侧下鼻甲、一侧鼻中隔前上方粘膜下、鼻丘区及蝶腭孔进行浸润麻醉。麻醉后,有鼻内结构异常患者,先行鼻息肉摘除术、鼻中隔矫正术、中鼻甲成形或切除术。再行筛前神经鼻内支切断及蝶腭神经微波热凝术,在鼻腔外侧壁的前上方,与鼻背保持垂直,以鼻丘为中心,作一长约1.0-1.5cm切口,切开粘骨膜,切断筛前神经鼻外侧支,创缘微波热凝止血;于靠近鼻背部处的鼻中隔前上方与眶下缘平面相交处,采取与鼻梁垂直方向,作一长约1.0-1.5cm切口,切开粘软骨膜,要切断筛前神经鼻中隔支,创缘微波热凝止血。剪除双下甲的1/3-1/2,微波热凝创面;最后对中鼻甲后端蝶腭孔区的粘膜采取微波热凝,要深达骨面,直径约1.0cm左右,以阻断蝶腭神经。术毕在下鼻甲创面贴含200U凝血酶明胶海绵,用油纱条轻填鼻腔。

1.2.2 通过鼻内窥镜筛前神经鼻内支、蝶腭神经及下鼻甲微波热凝术:适应症为鼻腔结构正常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患者。手术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用鼻内窥镜照明,同前法麻醉。麻醉后在上述筛前神经鼻内支切断术切口部位,对双侧筛前神经鼻外侧支及一侧鼻中隔支用微波热凝阻断,要深达骨面,在下鼻甲粘膜下用微波探头插入,进行多点热凝,以缩小下鼻甲,最后对蝶腭神经进行热凝阻断。

1.3疗效评定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一年以上的随访。根据变应性鼻炎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年兰州)中疗效评定方法评定,全部病例均按要求进行症状和体征分级记分,以(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计算减分率,减分率≥51%为显效,50-21%为有效,≤20%为无效。

1.4统计方法:用spss12.0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双侧)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症状及体征分级评分见表1,疗效结果见表2。

表1 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症状及体征分级评分比较

注:t1为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t2为术后12个月与术前比较;P均<0.01。

表2 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疗效结果比较

3. 讨论

日前认为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除传统的特异性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假说外,还涉及到炎性递质、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内分泌水平,从而为变应性鼻炎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2]。变应性鼻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鼻塞、溢水样涕、打喷嚏,是由于鼻腔副交感神经活性增高所致。鼻腔副交感神经是筛前神经鼻内支及蝶腭神经的分支,下鼻甲内也分布有胆碱能微神经节和副交感神经丛。若通过阻断鼻腔副交感神经传导、破坏鼻粘膜腺体、杯状细胞以及黏膜下层胆碱能微神经节细胞等手段,可以降低鼻腔副交感神经活性,使乙酰胆碱分泌及p物质释放减少,有效缓解变应性鼻炎症状。筛前神经受到刺激后,腺体分泌亢进,血管舒张,引起流涕、鼻塞、喷嚏等症状。筛前神经鼻内支切断及蝶腭神经微波热凝术,可使筛前神经与蝶腭神经被切断,则可破坏鼻黏膜反射弧的传导通路,阻断异常刺激的感受器传导,阻滞鼻黏膜浆液腺高密度区腺体的分泌,达到消除症状的目的[3,4]。下鼻甲粘膜内有胆碱能微神经节及副交感神经丛。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时,可以使下鼻甲体积缩小,鼻腔形态恢复正常,同时由于在下鼻甲粘膜下用微波探头插入,进行多点热凝,在黏膜固有层形成瘢痕,黏膜下层胆碱能微神经节细胞遭到破坏,腺体、杯状细胞减少,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变应性鼻炎症状得到改善[4]。山本一博研究发现,变应性鼻炎患者下鼻甲前方基膜部有植物神经通过[5],这也为变应性鼻炎下鼻甲手术治疗提供了依据。通过鼻内镜引导进行手术,术野清晰、定位准确、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尤其是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或复发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本手术疗法,效果可靠。

本组8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经过手术后,均明显解除或减轻打喷嚏、流涕及鼻塞等症状,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的分级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 考 文 献

[1]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年,兰州)[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166-167.

[2]卜国玄.鼻科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34-436.

[3]董震,卜国玄,孙树岩.鼻内筛前神经电灼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J]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1,26(6):358-359.

鼻炎手术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技术在鼻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鼻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鼻内窥镜技术治疗,就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术中出血量的多少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看,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鼻科手术中,鼻内窥镜的应用价值高,可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具有安全、直观、微创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鼻科手术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鼻科手术;鼻内窥镜技术;鼻科疾病;应用价值

近年来,鼻内窥镜技术是鼻科新技术之一,技术发展日益成熟,在神经外科、眼科和头颅外科均得到了良好的应用。鼻科手术由于手术操作视野小、照明光线不足,使得手术操作空间较小,需要寻找新的辅助技术[1-2]。本研究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鼻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鼻内窥镜技术在鼻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鼻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1~76岁,平均(56.4±11.5)岁;病程1个月~3.2年,平均(1.0±0.4)年;鼻中隔偏曲3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20例、慢性鼻窦炎18例及鼻出血12例。按照随机分配表和入院序号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检查和基础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鼻内窥镜技术下接受手术治疗,具体如下。

1.2.1鼻中隔偏曲治疗

鼻内窥镜技术深入鼻腔,照明光线充足,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在鼻中隔偏曲治疗上起到重要作用。患者取仰卧位,用浓度1%丁卡因盐酸肾上腺素棉片于鼻腔表面行麻醉,采用浓度1%利多卡因肾上腺素行鼻中隔黏膜下、皮肤和偏曲侧鼻中隔黏膜交界处局部浸润麻醉。在鼻内窥镜技术辅助下于中隔黏膜和皮肤交界处行“C”切口,用鼻中隔黏膜刀充分剥离黏骨膜与黏软骨膜,然后切开中隔软骨,分离对侧黏骨膜,在保留鼻中隔软骨时使用鼻中隔多关节咬骨钳切除偏曲骨质,并用膨胀海绵填塞双侧鼻腔[3-4],于2d后在鼻内窥镜辅助下取出。

1.2.2慢性肥厚性鼻炎治疗

在该疾病的治疗上,低温等离子技术可消融离子液化组织,吸收流出的液化部分,保持黏膜的完整性[5]。手术操作:患者取仰卧位,采用浓度1%丁卡因盐酸肾上腺素棉片行局部麻醉,待麻醉生效后,于鼻内窥镜下1%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液行鼻甲浸润麻醉,插入等离子探头,在鼻甲后端打3~6个孔,打消融针,用于改善鼻腔通气功能[6]。

1.2.3慢性鼻窦炎治疗

手术操作为:患者取仰卧位,采用浓度1%丁卡因盐酸肾上腺素棉片行局部麻醉,并注射1%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液用于浸润麻醉解剖部位周围的黏膜,充分开放额窦、上颌窦、筛窦和蝶窦,完全彻底清除鼻腔内脓液和病变组织,带操作结束后于鼻腔内填塞膨胀海绵,并于2d后在鼻内窥镜辅助下取出[7]。

1.2.4鼻出血治疗

具体操作为:患者取仰卧位,行局部麻醉,取出鼻腔内填塞物,用吸引器吸出血块,充分暴露出血部位,找出出血点精准止血,用微波或电凝法止血。

1.3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重点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中出血量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拟行下列标准,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值,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不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工作;无效:相比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恶化迹象。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为(59.05±35.84)ml,对照组患者平均出血量为(68.24±36.24)ml,观察组患者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鼻科常规手术视野小,对手术操作不利,同时由于额镜、头灯等照明设备光线不充足,导致手术视野能见度差,存在盲区。而鼻内窥镜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辅助技术,其系统配有冷光源、显示器和摄像机,其镜头为0°~120°镜头,照明光线充足,可深入到鼻腔内,可显示出鼻腔内的微小病变。与无影灯相比其亮度高20倍,将3.5mm小孔病变组织放大500倍,因此可为手术操作创造良好的环境[8-9]。与传统破坏性手术相比,可在彻底清除病灶病变的同时,最大程度上保留鼻腔生理功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治愈率高的特点,不但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且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10]。

鼻腔疾病为常见的临床疾病,包括多种类型,主要包括肥厚性鼻炎、鼻出血、鼻中隔偏曲和慢性鼻窦炎等。本研究80例行鼻科手术患者中,均有上述类型的疾病。具体来说,鼻中隔偏曲(外伤、鼻部疾病与先天畸形是鼻中隔偏曲的主要病因)手术矫正治疗可治愈;慢性肥厚性鼻炎:鼻塞是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的主要症状,病因为鼻腔黏膜血管舒缩功能失调、植物神经紊乱,导致鼻腔黏膜静脉扩张、肥厚和增生,出现鼻塞憋气和打鼾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11];慢性鼻窦炎:目前,慢性鼻窦炎的病因尚未明确,临床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主。而鼻内窥镜技术在恢复鼻窦引流、通气等操作上,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鼻腔外侧壁有鼻丘、鼻甲和钩突等解剖结构;鼻出血治疗:鼻出血为常见病,出血量大、止血难度大,出血位置的准确确定有困难。填塞鼻孔等传统止血方法效果不佳,且并发症较多。在鼻出血的治疗上,分析找出出血原因、明确出血位置,特别是隐蔽出血点是关键,鼻内窥镜可扩大手术视野,多角度、充分暴露鼻腔内血管,对于明确出血点有很大帮助[12]。鼻内窥镜技术通过借助内窥镜光照充足、配套手术器械等,规范手术操作。

与传统根治性或全部刮除鼻窦内黏膜破坏性手术相比,能够在完全清除病灶病变的同时,保证引流和通气良好,最大限度上保留鼻腔与鼻窦正常的黏膜与结构。同时,鼻内窥镜手术还可根据患者病情严重性,依靠鼻腔、鼻窦自身生理功能治愈鼻息肉、鼻窦炎和鼻炎等。鼻内窥镜技术导光性强、手术视野清晰、多角度,能够直接窥视鼻腔内各鼻窦开口、鼻窦内部隐蔽狭窄处、鼻咽部细微病变等重要的病变部位。在辅助手术治疗的同时,鼻内窥镜还可摄像、保存资料,对于会诊、教学观摩和科研总结等也有重要作用[13]。在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治疗上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降低术后复发率作用明显。临床实践数据显示,80%鼻腔疾病患者均可在鼻内窥镜技术辅助下治愈,达到根治的目的[13]。

在临床上,鼻内窥镜手术适应证较多,鼻腔与鼻窦良性肿瘤切除,鼻腔与鼻窦恶性肿瘤探查,慢性鼻窦炎、慢性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出血等,均可在鼻内窥镜技术下行手术操作,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此外,除了在鼻科手术中具有应用外,在神经外科、眼科和头颅外科均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同样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鼻窦炎、鼻炎、鼻出血等鼻腔疾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需给予手术治疗。但传统辅助技术视野小,操作难度大。本研究认为,在鼻科手术中鼻内窥镜技术可充分暴露鼻腔手术视野,确定病灶,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驰.浅谈鼻内窥镜在鼻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4,19(9):251-252.

[2]张冰,薛希均,曹现宝,等.鼻内窥镜技术在鼻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EB/OL].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21(2):145-147.

[3]殷显辉.鼻内窥镜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比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11(9):71-73.

[4]卢新丰,郭自奇.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J].中外医疗,2010,30(11):10-12.

[5]唐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24(1):105.

[6]赵威,吴拥军.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慢性鼻窦炎综合治疗研究述评[J].中医学报,2013,24(2):188-190.

[8]李纪辉,朱汉平,磨宾宇,等.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13,10(9):1512-1514.

[9]张帮才.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5(7):1609-1610.

[10]宋喜成.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在鼻内窥镜鼻腔手术中的联合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4,20(20):26-27.

[11]陈果.鼻科手术应用鼻内窥镜技术的临床效果[J].医药前沿,2016,6(25):58-59.

[12]张冰,薛希均,曹现宝,等.鼻内窥镜技术在鼻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EB/OL].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5(2):145-147.

相关期刊更多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

CSCD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