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媒体传播论文

新媒体传播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媒体传播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媒体传播论文

新媒体传播论文范文第1篇

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谓之为“新”。在网络信息时代,基于数字信息技术的新媒体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技术的魅力和力量,进而为人们所推崇。在高校,新媒体同样获得了极大的流行。当前,为提高思政教育、红色文化教育乃至区情教育的有效性和师生参与度,高校纷纷应用起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对技术比较敏感的高校进而还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推进校园媒介的跨界融合,借助移动传播、网络传播等数字化技术加快校园媒介融合的战略布局。高校新媒体传播主要还是停留在工具层面的应用上。在应用化操作层面,高校更多的是集合社交媒体、移动终端、网络终端的优势,按照“整合资源、整体覆盖、整校推进”的路径开发社交平台,网络客户端和手机客户端,期望实现校园传播的无缝对接。其中,客户端通常分为电脑客户端以及手机客户端,电脑客户端主要基于windows、MAC、unix(linux)三种主流电脑操作系统,手机客户端基于android(安卓)、ios(苹果)、windowsphone(微软手机)、Symbian(塞班)等系统。此类客户端以及微博、微信等媒介的推广应用是高校在新媒体浪潮中或被动或主动的一种行为。但随后人们发现高校新媒体并没有显示出无往而不利的局面,技术高地并不意味着良好的结果产出。事实上,如果只注重技术,没有师生的广泛参与,没有用户的极速顺畅体验,没有去中心化的思维,校园新媒体则会流于形式,只剩下空洞没有反馈的呆板宣传符号。只有开放、互动、快速迭代,符合校园年轻人体验的媒体才能得到广泛响应,凝聚了校园自媒体、校园拍客、播客、创意者的传播符号才能凝聚人气,积累用户。

二、互联网思维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的运用

(一)用户思维:先圈住师生群体,再谈内容传播

工业时代,我们强调围绕产品进行流程再造或者销售推介,这是一种以产品为导向的思维。这种思维反映在高校就是学校定制好所谓的“学习内容”进行思想教育或者红色文化的传播。即便高校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也强调依据学生反馈,从而修正教育模式或者传播模式和技巧。但这里面潜在的逻辑还是有好的内容就会有好的结果,还是以内容为王。这和工业化思维是一个版式———围绕产品而不是用户去进行整合传播。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更加透明,用户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话语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人都有麦克风”。新媒体具有互联网式的全景观和距离感,“全连接和零距离”的特征要求高校新媒体传播的思维模式要与之呼应。高校不仅要站在更高的战略层面上实现“以师生为中心”的观念转变,更重要的是让师生参与到新媒体传播的每一个链条,集师生之智,从新媒体传播内容的选择、整合、推介到区情教育的线上线下互动尽可能地让师生卷入到新媒体传播当中。积极卷入到高校新媒体传播体系中的师生,已经模糊了传者与受体的界线,同一个议题在新媒体的互动中不断深化和夯实,使之有了立体感和即时性。这种传播模式让师生与新媒体之间的粘性不断增强,媒体的社会也进一步拓展。师生群体不仅参与,而且不自觉地成为传播中的一分子,“粉丝经济”开始呈现。师生群体已经在新媒体的环境中内化为一个或者多个社群,圈住了这些社群也就圈住了用户,从而内容传播水到渠成。校园思政工作者可以尝试把利用和培育大学生和高校教师用户粘性作为最核心的基础,从一种全新的互联网思维出发,巧妙融合社交媒体来整合高校传播链条,完成理论宣讲、舆论引导阵地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构建。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桂电在线”、“微博协会”、“数字海棠杂志社”等8个新媒体社团十分注重校园热点的响应速度,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用户体验,极大地颠覆了传统校园媒介反应迟缓的弊病,每到学生就业招聘时期,手机客户端向每个用户推送招人单位、要求等学生关注的内容,当学生还在家过春节时,学生的个人课表等教学安排以及开学提醒就发送到了学生的手机,结合现代科技提高了学生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二)平台思维:开放共享,再造新的高校媒介传播生态系统

大多数高校拥有校报、校园广播、电视台、校园主题网站、橱窗板报宣传栏等传统媒体,通常思政宣传、新闻播送的采编流程是采集素材、编辑校对、传播输送这三大步骤,校园传统媒体包揽了内容生产和传播的两大环节。当APP、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后,校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了媒介融合,在媒体内容、渠道、功能层面有了更多新的模式。作为受体的学生很多时候成为红色文化传播、区情教育、校内外热点新闻的内容生产者,实现了媒介传播的流程再造,其模式为师生生产内容———全媒体校园平台整合传播———更多的师生消费内容。在这个框架之下,内容的生产重心出现了转移的倾向。校园新媒介的平台思维,即高校自身搭建的连接师生的媒介网络不强调该网络化平台本身的价值,而是专注于提高该平台对师生的吸引力,最终该平台的价值是通过满足师生对资讯的需求来体现。当平台成为“新的生态系统”的时候,很多师生就聚集在该媒介平台上,平台就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交流、教育等功能。新媒介只是该平台上的若干插件,根据需要进行插件的取舍,进而进行思政教育或者整合传播。比如,顺应新媒体而开发的中国高校校报展示平台目前有上千家高校在平台上注册,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文化、校报形象的展示与交流。该平台能够自动生成手机报,让苹果、安卓手机能够随时随地、原汁原味地阅读校报。平台有电子邮局,能够将高校报刊同步自动免费发送到世界各地的校友、领导、家长的邮箱里面。此外,中国高校校报展示平台与新华通讯社官方网站教育频道、人民日报社官方网站教育频道显著位置进行了相互链接,其中展示的报刊能够通过新华网和人民网进行浏览与阅读。这无疑是一种开放理念上的突破。目前,高校打造的新媒体平台多是以全媒体平台的格局展现,全媒体平台不仅反映了新媒介的技术通道,更多的是打通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道,以开放共享包容的态势,投入到传播渠道上来,主要表现为不断延伸媒介的触角,优化访问速度和反应时间,提供不断迭代的软件功能,创造新的资讯共享方式等。在免费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吸引庞大的用户基数。通过师生用户的群体性汇聚,构建新的媒介生态系统,从而在其中进行隐性或显性的思政教育。

(三)跨界思维:协同创新,新媒介传播的路径选择

新媒介之所以新,不仅体现在技术的新,更是给人们提供了多角度、多视野考量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高校媒介的协同创新正是在跨界思维之下进行的交叉、跨越。新媒介在发送迅捷、数据驱动、热点扩散方面占尽天时地利,但在深度研讨方面未必比传统校园媒体来得扎实。因此,新媒介传播的路径选择上并不是要完全摒弃传统校园媒体,而是要寻求两者融合之道。高校管理者和媒介研究者也发现,大量的师生在校园文化传播过程中经常是自发创造话题,提取新闻热点,然后发散状传播。这无疑是自组织的传播行为,但当这种内容发酵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影响传统媒介对内容的跟进。因而,要取得稳定和宣传的效果,高校媒介机构要在线上主动参与新媒体自组织,线下利用传统校园媒体对事件进行宣讲,消除信息不对称的传播局面。这是基于新技术支撑的结果,这也是新旧媒体融合过程中的协同创新,各种互动模式是师生潜在诉求的集体释放。在某种层面上,新媒介在高校的广泛应用不仅是技术的选择运用,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嬗变。新媒介与新媒介之间、新媒介与传统媒介之间交相呼应,互为补益渗透到高校理论宣讲以及师生的日常生活当中。

三、结语

新媒体传播论文范文第2篇

校园媒体在原有机构的基础上,整合为5个部门:设立通讯社,负责新闻点采集、联系根据新闻点类型新闻节目部以及新闻对象;整合校报、电视台广播站三大媒体设立新闻节目部,人力资源共享,分工专业化,其中各媒体机构除报道每周的学校要闻不变以外,另外开办接近学生受众需求的节目和板块;设立新媒体发展部,其中包括校园新闻网平台建设处、新媒体资源整合处、新媒体平台建设处,分别负责整合新闻节目内容进行校园网平台建设、新媒体内容整合管理、新媒体产品开发和移动客户端管理,新媒体资源整合处和校园网平台对新闻节目部送上的新闻节目进行整编,再由新媒体平台建设处内容;设立财务部负责财务管理;外联部负责广告赞助监管、品牌活动合作洽谈、技术资源更新以及与社会媒体、学校学院单位等合作事宜。作为业务整合的媒体平台,就需要统一制定阶段性宣传计划、共同进行重点选题策划、融合发展,明确不同媒体不同的定位,使各种媒体发挥各自不同的优势,避免同质化发展,比如手机报适宜刊载即时短消息,网络适宜刊载系列报道、报纸适宜刊载调查性报道等。与此同时,需要利用大众传媒的学生受众群在新媒体时代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话语权,使之参与到内容的生产与传播当中,再将双向互动的内容通过传统媒体进行整合播报。

二、传播内容的引导和丰富

现在的传播更关注受众的需求,高校的传播媒介也应该如此。由于中国高校的校园媒体大多隶属于党委宣传部,所以校园媒体多偏重“正面宣传”功能,大部分版面或时段用于行政宣传,不容易受到学生喜欢。校园媒体需要实现由“宣传工具”到“信息平台”的转变,以满足学生的需求。网络时代的“超文本性”通过广泛链接建立起相互联系,满足读者非顺序访问信息的需要,极大地成全了读者的自主性、选择性。信息检索的非线性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习惯。信息搜索的跳跃性。读者会被抢眼的标题、图片吸引;信息搜索的联想性。搜索引擎为用户自主搜索信息提供了极大便利,只需简单地输入关键词,页面上就会跳出众多与之意思相近的条目。针对这种变化,以校园网为例,一要做好新闻点的挖掘,使稿件内容更富有新闻性,新闻标题更简明扼要吸引眼球;二要把新闻亮点凸显在首页标题中,实现新闻的即时和及时更新;三要美化网站版面,借鉴热门新闻网站的版面,使网站形成自己的整体风格;四要注重采用图标、Flash、横幅等元素和新闻图片来丰富新闻版面和内容,增加新闻的可看性;五要将学生真正关心的新闻要点在首页设置链接,如校园重大事件、就业考研现状、国内外重大新闻;六要拓展新闻深度,运用传播策略,将热点新闻变成可持续的社会热点。

三、传播形式的多媒融合

“今天是一个混合媒介时代”、“媒体联动和整合不是简单的组合和拼装,而是建立在稳固合作关系上的一种互补,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协作关系。全媒体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合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的报道体系。总体上看,全媒体不再是单落点、单形态、台的,而是在多平台上进行多落点、多形态的传播。报纸、广播、电视与网络是这个报道体系的共同组成部分。全媒体时代,受众媒介接触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在大众传媒日益成熟的当下,“分众化”逐渐成为全媒体发展未来趋向,作为受众对象为学生的特定群体,传统媒体受众需求比较统一,有利于之后的发展。因此,传统媒体需要做到提升专业水平,选择满足学生群体需求的新闻点进行深度报道。作为传播媒介应该胜在权威性、精品化。对于校园媒体来说,校报、电视台、广播站都存在新闻报道平面化的现象,没有对新闻背景和事件因果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相关问题进行适当分析和准确评述。新媒介技术大大拓展了文化传播平台与样式。文化必须依赖于介质而传播。新的传播技术使地球上各不相同的文化形态和物质被“整合”在“全球化”的格局里,文化的整合过程被大大加快,各种新媒介成为大众们“狂欢”的广场和审美日常化的平台。同时,文化传播业呈现出“碎片化”“分众化”“速度化”的特征,各种信息海量涌现,文化更新频率越来越快,新的潮流风尚不断更迭。以开放式网络平台中的微博为例,微博集合了手机短信、社交网站、博客和即时通讯工具等四大产品的优点。它将播客、博客、社交网站整合为一体,并能够与手机终端以及诸多即时通讯工具无障碍对接。对于校园新媒体散乱无序的情况,应该整合取缔,校级组织、院级组织、学生组织都确定一个自己专门的传播通道,及时相关讯息,每条信息关键词准确便于学生查找。同时利用网络媒体时效性,每日更新新闻集合,和互动交流平台,以微视、图片、简要文字三方面提供新闻点,在内容中添加传统媒体全面详细报道点击平台,吸引受众媒介接触行为。

四、结语

新媒体传播论文范文第3篇

大量的读者流失使得2013 年不少纸媒体当年均出现发行、广告双双大幅下滑的局面。2014 年初,以海尔集团为代表的大企业集团更是开始纷纷宣布将不在传统媒体投放任何形象广告。以长春本地为例,城市传统媒体如《新文化报》、《城市晚报》、《东亚经贸新闻》等也面临着此种局面,在订阅数量、广告收入以及信息影响力等方面出现种种问题。尤其是在人才结构方面,许多本地媒体似乎突然发现原有的人才结构已经不适应这种迅速的变化,原有的专业性在新媒体环境下显现出明显的不适感。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完成传统纸媒体的转型,突破媒体发展的困局已经成为本地媒体集团的共同课题。目前,新的行业趋势和地方媒体变局对于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是新闻传播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更是走出特色之路的重要契机。尤其是对于寄生于财经院校的这种专业而言,既有的专业格局本来就需要通过变革才能适应财经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的要求,新媒体对于传媒行业和地方媒体发展的“搅局”恰恰是一个难得的探索建设特色专业的良机。所以,新媒体下的新的行业要求、新的媒体格局应当成为这种类型专业建设的助力,而非传统新闻传播思路之中的阻力。

为了顺应这一方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做好行业调研,变适应为引领。以往的专业建设思路往往是对于行业趋向亦步亦趋,但新媒体是传统传媒行业所未遇之变局,并没有成熟的可供借鉴的经验,更无准则。所以,作为后起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机构,尤其要在专业研究上下功夫,对于媒体变化与需求要深入调研,以期走在行业前沿乃至能够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上做到引领行业,而非以前的简单适应。这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重新界定纸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明确在新的传播环境之中如何去理解媒体的相关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在媒体转型过程中的意义与作用。比如,读者的界定从对象到用户的变化,而这直接关系到大众接受信息方式和受众群迁移,对于信息与产品的理解也会直接影响转型战略方向的选择等。二是本地市场的调研工作。对于传媒人才的需求状况,详细分析本地都市报的生存空间和环境。这是对于媒体本身的定位研究,是明确其发展策略的基础工作。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与特征,将是我们评价本地纸媒策略的重要依据。同时,深入研究传统媒体是数字化转型、新的内容架构以及信息平台属性与功能,还有读者的精确化等问题的研究,力求在理论与实践的准备上成为新媒体时代的顺应者,这样才能够成为本地媒体发展的助推力量,从而实现专业建设与地方实践的融合,走出特色之路。第二,以媒体多元化需求为依据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教育教学专业设计思路。如今,多向思考的能力,内容的专业、深度,技术手段的多元综合,传播途径的丰富性等都是新媒体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此种环境下,人才培养模式应立足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全面发展和行业要求,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这是除新闻学专业的知识外,还具有多学科的专门知识,既能够体现“地方性”,又能凸显“实用性”的专业型复合新闻人才。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即多专业的融合和新传播能力的构建。一方面,有研究者认为“:市场细分化促使媒体转向专业化,专业化的媒体急需具有相应专业特长的复合式新闻人才。受市场细分论的启示,新闻媒体为摆脱同质化的竞争,开始追求‘专业化’特色”,这一点如今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二、另一方面

新媒体传播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 新媒体 转型

为了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将呈现四大转型趋势。这四大趋势概括起来就是:学科融合,媒体融合,科技创新和理解生态。在当前几近相同的技术环境里,这四个方面不仅是西方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课题,也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需要重点思考的发展方向。今天,我想围绕这四大趋势,立足于世界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前沿,并结合浙江大学的探索,谈谈想法。

一、谈一下媒体的融合问题

不论是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的三网融合进程,还是每个媒体内部争先恐后规划的全媒体蓝图,都体现了这一趋势。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则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媒体融合的压力。从前,报社记者只会写文字稿就行了。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记者被要求在新闻现场同时以文字、照片、音频、视频的形式通过微博等方式新闻。一些记者为新技术带来的新可能而欢欣鼓舞,还有一些记者则更多地感到不知所措、力不从心。如埃里克?牛顿所言,“如果一则新闻能够用30种不同的方式、以30种不同的技术形式来讲述,我们需要理解新闻的本质,并使用最适合的媒体。(Newton, 2010)”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挑战。

面对日趋融合的媒介环境,新闻传播教育如何培养未来的新闻工作者?传统新闻理论对于新闻现象的归纳和解释是否仍然准确?传统按媒体划分的采写编评课程是否还适应当前的融合新闻报道?如果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我们又该如何改变或重组现有的课程设置?目前,大多数学校选择的是增量改革的途径,即对现有课程进行修正的同时,增加一些新的课程,比如我校在教师讲授相关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调研国内外融合新闻报道的前沿案例,最后独立完成一项融合新闻报道任务。同学们在学习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收获不少。但初次探索,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课时太少,未能与实验课结合,平台不够完善等等。

二、学校要进行科技创新

一直以来,新闻传播教育,包括研究,与业界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断层。理论研究保持独立性固然无可厚非,但如果应用研究也与业界脱离就值得反思了。在新闻传播学科,学校喊产学研一体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事实却是说的多,做的少。常见的情况是,业界在前面尝试,学界在后面观望。业界有了成绩,或出了问题,象征性地请学界来总结一下,仅此而已。结果就是,业界觉得无关痛痒,学界感到疲于应付。双方仍然未能找到一个有效的连接点。

要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应该成为新闻传播的创新引擎,而不是创新的跟随者。举两个例子。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刚刚建立了一个Reese Felts 数字新闻项目,旨在通过实验研究探索新闻传播的新形式。其中一个重要尝试是,建立一个由学生设计、开发、制作和运营的新闻网站(),然后利用这一平台试验各种不同的报道和叙事方式,通过对用户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测量不同方式的传播效果。一方面,网站为所有相关课程提供了实践基地,另一方面,网站实验研究的结果也可用于指导专业媒体的新闻实践。

中国大陆的新闻传播学院在这方面虽然整体上尚未起步,但也不乏开拓者。比如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传媒系于2008年建成媒体融合未来实验室,并与多家媒体和IT企业开展了多种合作,初显“媒体硅谷”之势。浙江大学最近也利用学校投入巨资升级传媒学院实验室的契机,重点建设新媒体实验室,由认知研究实验室、数字影视与文化产业实验室、电子编辑与数字出版实验室组成。其中,认知研究实验室配备全球最先进的眼动仪和脑电仪,旨在利用认知科学的研究手段为新闻科技创新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新媒体传播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媒介;伦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1

新时期新闻传播媒介的伦理道德除了要研究新闻从人员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之外,还涉及新闻媒介的社会道德功能的研究。①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新闻伦理道德失范问题不仅体现出了新闻从业人员在其传播过程中的道德表现,也表明了各类新闻传播媒介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

一、新时期新闻传播媒介的伦理问题

(一)新闻“暴力”

2007年,“死亡博客”的主角姜岩用跳楼自杀对待背叛她的丈夫和第三者,关于此事的新闻一经,群众通过人肉搜索和媒体的打死跟踪报道,使得痛失爱妻和家人的姜岩丈夫王菲及其亲属被曝光,生活受到严重的干扰,有媒体就此事写过“姜岩走了、群众疯了、媒体也疯了”,这些报道看起来公正理性,实际上缺少了最起码的道义和同情心。从“死亡博客”的曝光到主角的死亡,对于一个处在生活绝望的人,我们面对这一切不是想办给予积极的帮助,而是不管不顾任由她自生自灭,最后在其死亡后,对其事情大肆批评曝光,扰乱其亲属的生活、漠视其亲属的情感。媒体再次表现出的正义,是为了新闻而救助还是为了救助而新闻,媒体的一些记者,在类似的邪炒起哄过程中,可谓已经没有任何底线可守了,这也违背了社会主义新闻伦理的本质要求。

(二)新闻“虚假”

从“纸馅包子”到“清洁工中暑小女孩撑伞”等等事件,虚假新闻频频出现,并且屡禁不止。有的是捕风捉影、故弄玄虚,或把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通过某渠道传播出的未经核实的消息用作事实来报道,把自己的想法涉及成发生的事实来披露,有的是借助口述实录制造热点、夺人耳目,或者把事实“加工”添油加醋成新的“事实”。很多新闻也经常是夸大其词、违背事实、甚至有的是公然造假、凭空捏造所谓的新闻。这不仅扰乱了媒体本应对受众的正确导向,也使得新闻传播过程中公信度受到公众的质疑,违背了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二、新时期新闻传播媒介的伦理问题对策

新时期,同样也是社会的转型期,社会矛盾有所凸显,新闻传播媒介在转型期失范现象的频频发生,如果不能加以约束和治理,新闻传播过程中伦理的失范现象不仅体现了社会矛盾的激化,而且,新闻媒介自身的特殊功能性,把这些矛盾散播并扩大,在面对自身种种失范现象频发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矛盾的衍生。

(一)新闻传播媒介的自律性

1.行业自律

新闻传播媒介的自律,是新闻传播工作者自身素质的培养、提高和新闻从业人员自身信念的建立。如果新闻传播工作者对新闻传播精神不了解甚至不屑一顾,不断挑战伦理道德的底线,又能怎样做好传话筒工作,又怎么能向公众传达出正确的精神,新闻界有句话是:先做人,再做记者。

2.从业人员自律

并且要严格新闻传播工作者准入的资格审查制度,这是从新闻队伍的源头上遏制不良人员进入新闻传播行业的关键,并在聘用其从业人员之前要对受聘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思想品德的考核、专业知识的考核、业务潜能力的考核,只有业务素质精,思想修养好的人进入了新闻传播工作者的队伍中,才可以真正的对我国的新闻传播道德发展有着美好的发展和正确的指向。

(二)新闻传播媒介的他律性

1.法制的健全化

新时期,新闻传播媒介的法律监督制定主要应从公众的生命、自由、名誉、人格、产权的维护、反低俗暴力等进行监督,我国针对新闻传播媒介的专门立法及其机构尚未出台和完善,新闻立法较于西方国家相对滞后,而对于新闻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约束力的法律法规较为模糊,并且没有作为单独列出来的一项独立的违法行为,其界定范围也较为困难,新闻传播媒介过程中的约束力和监管部分主要是依靠伦理道德以及一些作为行业职业规范的规章制度,这些没有明确标准的伦理道德以及行业职业规范的规章制度或其行为规范并不能起到严格意义上的监管作用,其惩罚教育力度较小。因此,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法律、监督机制与伦理的相互支持变得极为重要。没有惩罚力度的制度规范是没有强制力作用的,同时也就没有保障力度,要保障新闻传播媒介活动的伦理道德、有序、合理、有效的进行,就必须设立有强制力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

2.监督机制的增强化

新闻传播媒介对政府的监督方式主要是舆论监督,对于其自身而言,大众的舆论也是对新闻传播媒介的一种监督,体现的是社会意志的统一,对于新闻传播媒介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力,新闻传播媒介行为引发舆论,而舆论又反作用新闻传播媒介的行为,二者是相互影响作用的关系。新闻传播媒介积极吸收大众舆论的方式,例如最早的读者来信、和现在最常见的热线电话等等,这些可以都说是新闻传播媒介向大众积极纳言的有效方式。

新时期,在我国新闻传播媒介市场经济化的影响运营下,舆论监督的唤醒意识和集结的力量都需来自于民间,需保证受众的舆论道德得以充分实现,这需要依靠新闻传播媒介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同时还有受众群众的自知性。

三、结论

新时期,针对这些情况,理论联系现实,加强新闻传播媒介内部的自身调整和外部力量的监管约束,换言之则是自律和他律两种方式的有效结合,才能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