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企私有化

国企私有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企私有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企私有化

国企私有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私有化 国有资产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主要国家掀起私有化浪潮。发达国家国有资产私有化改革虽然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但总体上比较成功,其关键在于:

1.符合其资本主义发展传统。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多数发达国家奉行自由主义,崇尚市场力量。政府通过推行私有化的政策与其历史传统和社会心理相一致,从而获得了民众的支持和社会合法性。同时,由于历史的深厚积淀,发达国家采取的措施比较稳健成熟。

2.成熟的市场机制。首先,发达国家拥有发达的金融证券市场以及资本借贷市场;其次,比较完善的立法程序和财务制度,使私有化得到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再次,完善的财务制度和审计制度,很大程度上可保证在国有资产出售过程中,政府的收入不会受到重大损失。

3.发达国家综合实力强,改革过程中受到外界干扰较小,能相对独立的根据国情实施相应政策。

而发展中国家并不具备类似发达国家的有利条件,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除少数国家外,大多数国家的改革基本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沉重灾难:资本流向发达国家,国有资产流失;一些既得利益者利用非法手段牟取暴利,贫富分化拉大;经济衰退,社会矛盾凸显。

一、 国有资产私有化浪潮的经验总结

总结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私有化的实践,可以得出以下经验:

1.私有化是工具,不是目标。私有化是国有资产改革的一种手段,不是唯一手段,也不是经济发展追求的价值目标,更不是削弱政府必要职能的方式。

2.私有化进程应考虑所在社会整体状况。不能脱离特定的时间、地域、国别、社会结构、发展程度和历史传统进行私有化。

3.国有资产改革不能简单的“彻底打碎一个旧机器”,要循序简介,通过切合实际的政策涉及、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通过累积效应发展及自己。

二、对我国国企改革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资产改革也逐步推进。国有资产私有化的呼声甚嚣尘上,我国理论界一般从狭义上理解私有化,认为私有化,一般是指所有权的私有化,在形式上表现为国有企业的出售或产权的转移。其中,国企改革是国有资产改革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国有企业虽已经过一轮改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的分歧包括是否应该实行私有化。

1.影响国企存在发展的因素

(1)历史传统。中国民众大多受小农经济下的“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和臣民政治意识影响,在此观念的作用下,民众希望获得稳定收入和社会保障以保证生存需要,而国企的政府成为保障社会正义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具备存在的社会基础。

(2)具体国情。首先,中国仍处在探索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如果贸然实行国企私有化,有可能使国有企业被贱卖和国有资产流失;在私有化过程中,进而导致权力寻租和政治腐败;私有化后的国有企业由于缺乏监控和指导而面临亏损。

(3)现实需要。国有企业为数量众多的民众提供就业机会。其次,市场失灵为国企提供了发展空间,涉及到国家安全的领域,国企需保持主导地位。此外,国企在应付危机和承担民营领域承担不了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公共品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2.我国国企改革的方向

综上所述,我国国有企业有存在发展的合理性,但仍存在效率较低,市场竞争力弱;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在总结发达国家国有资产私有化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发展中国家改革失败的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传统的基础上,不难发现,必须探索适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才能使国企真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国企的政策性职能、战略性职能因国企所处行业和领域以及我国实际所面临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而不同。不区分国企的主要职能,而采取单一的改革模式,例如,私有化,会导致其管理体制、治理结构安排与其目标定位不相适应,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因而,不应该进行彻底私有化,而应根据具体国情和不同国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职能,综合利用私有化对国企进行相应改革,具体来说:

(1)完善国有企业管理立法工作。将国有企业的管理和改造应纳入法制化轨道,保证国有企业改革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为国企改革深化奠定法律基础。

(2)根据国企的经营目标加强对国企发展的整体规划。在进行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国企所在领域和发展实际情况进行动态改造,健全国企的市场机制。

对于公用事业和自然垄断行业的国企,制定专门法,按照公法人建立健全其法人治理结构,严格限制其经营范围和资本预算约束,加强成本与定价监管,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

对于承担战略性职能的国企应通过专门立法对其进行改制,采取公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公法人治理结构要求构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资本预算管理体制。

对于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的国企则按照股份制改革思路,通过股份制改造等办法,完成新一轮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实现经营权多元化。

(3)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一是解决由国企改革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以保障国企改革的稳步推进和社会稳定发展。例如:为改革后国企下岗人员提供就业、福利和医疗保障。二是转变政府职能,对国企实行间接管理。政府应减少对国有企业过多的行政干预,依靠社会职能部门和检查、监督机构对国有企业实行间接管理。

总之,只有把国企的改革推到更高一个层次,才能造就人们理想中的“国进民也进”的局面。更为重要的是,只有这样才能促成制度创新的动力,提高企业效率,构建合理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国企私有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经济发展;精神;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051-01

一、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在全球化的市场条件下,企业的竞争表现为其软实力的竞争,如知识、文化等方面的竞争,国有企业面临国内外两个市场方面的竞争,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的构建有着一定的必要性,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提高其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国际化和产业化升级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走上国际舞台,如中国石化集团、中国石油集团等国有大企业,已经不是当初简单的国内竞争,而是全球经济下的竞争,在企业跨国经营的大环境下,加强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成为必要。二是企业的长远发展,随着世界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力量高于其他发展成本,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对人文精神的重视,提升企业文化实力,有利于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创新性和主动性,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

(二)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文化如人的灵魂一样,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支撑作用,使企业更加具有灵性和发展潜力。对国有企业进行企业文化构建,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

1.宏观方面。对国有企业进行企业文化的构建,有利于提升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竞争力,拉近在跨国合作中的文化距离感,有利于合作的顺利进行,促进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2.微观方面。企业文化具有一定的激励、导向、约束、凝聚作用,对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构建,有利于提高其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企业内部凝聚力,为企业的长远有序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的内部环境。

二、国有企业文化的弊端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按国家指令性计划进行生产、销售,由于各营销环节有国家计划的保障,因而国有企业员工形成一个固定的认识与拘泥的思维模式。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原有的条条框框被打破,国有企业被推到市场的最前沿。因此,国有企业原有的生产模式、经营理念、员工的思想认识、就需要一种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文化来更新、替代,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企业文化的变革或许是最艰难的,国有企业传统文化带有深深的中国文化的烙印,具有以下特征:

1.注意伦理道德。道德修养成为行为的最高准则,伦理被作为“德治”的主要管理手段,精神疏导先行制度化管理。

2.注重政治。国有企业受到政府或主管部门的控制和制约,企业体制或多或少常有行政文化的烙印,管理方法的行政化和政治化常常忽略市场经济规律。

3.注重人际关系。注重人际关系而经营其次,注重企业内部关系网络建设而科学管理受阻。尽管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不断的深化和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文化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但与社会环境所发生的深刻变化相比,与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相比,这种变革尚显缓慢,国有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组织文化、造成企业内部组织文化的欠佳和混乱。

三、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1.增强国有企业文化积累。开展国有企业文化调研,提炼国有企业文化理念,建构国有企业文化体系,汇编国有企业文化手册。以培育国有企业精神,增强国有企业凝聚力为重点,规范员工行为,加强国有企业执行力建设,建立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完成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2.培育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核心价值观就是企业文化的魂,必须从企业经营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按照企业的发展规律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以铸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凝聚团队力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强化意识教育和行为养成。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关键是要把各种积极因素凝聚成为文化力这样一种能够驱动企业不断前进的强大力量,就是要以培育企业精神为核心,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氛围,激发员工创业报国和建功立业的热情,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行为一致性,形成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

国企私有化范文第3篇

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有效融合的必要性

(一)企业管理和发展的具体要求

企业管理表示的是人的管理,只有所有员工能够做到自律,获得提名的支持,企业共赢才能够实现。在国有企业中,管理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员工的工作态度以及热情,都会因为员工的思想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企业管理的升华,形成了文化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建设效果逐渐成为其中的核心。因此,将二者融合,是企业发展和管理的具体要求。

(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重要表现

传统的国企思政工作,较为枯燥和乏味,所以企业员工在参与相关活动时,积极性较差,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无论是作用,还是价值都比较小。企业将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融合在一起之后,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将实现有效的推进,能够让这一工作变得更加活跃和丰富,使得相关工作建设的效果得以激发。

(三)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不论是国企的结构,还是组织形式,对于私企来说,都显得过于厚重和繁杂,使得其在开展国有思想政治工作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国企将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在一起,能够让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真正落实,在企业文化建设当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国企内部向心力以及凝聚力的提升,能够极大地提升企业竞争力,另外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以及创新,也将因此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可行性

(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存在众多共性

第一,工作方向一致性。无论是建设企业文化,还是在开展思政工作方面,企业都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方向为核心,积极拥护党的领导,要以国企经营发展的思想作为基础,同时也体现了当前国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相关要求。第二,工作对象一致性。不论是国企的思想政治建设,还是文化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这一工作对象,工作进程中,对于道德素质和集体意识的提升极为重视,积极采用各种方式,来实现员工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升。第三,工作目的一致性。就国企文化而言,效益功能的产生,是其主要的功能,国企文化建设,是以企业特殊文化建设作为目标,积极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对于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来说,其目的就是要通过理论教育及思想教育,提升职工的积极性,最终促进企业的效益提升。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存在互补特性

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众多共性,同时存在着差异性,在二者融合中具有互补特性。

第一,从性质方面来看,企业在其生产过程和经营过程中,总结出了相应的价值观念,这就是国企的文化建设。这一观念的核心在于,企业员工共同的理念,进而构成群体的意识以及行为规范。然而就国企的思想政治工作而言,能够积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党性以及思想性体现得较为明显。第二,从特征方面来看,国企文化特征包括如下:首先是创新性和时代性。时展下,形成了国企文化,时代性特征显露无余。其次是差异性和个体性,国企有着自身不同的特征,国企文化方面必然也因此存在个体性和差异性特征。然而就国企的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和国家以及党之间的关联较为密切,如果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同一性质,那么差异性和时代性就是其不具备的,另外工作内容方面,显现出了较强的稳定性。第三,从目的方面来看,在国企的经营以及发展进程当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以及激励作用极为显著,然而在文化建设方面,则能够提升企业的经营成果,实现企业良好的经济目标。

三、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有效融合的途径

结合工作实践,笔者从导向功能、活动形式、组织人员等三方面的融合进行探讨,如何促进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有效融合。

(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导向功能的融合

功能融合主要是指导向功能、协调功能以及教育功能上的融合。导向功能融合,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两种导向功能的融合,主要侧重于企业员工的价值观、思想观与道德观方面;协调功能融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中存在着诸多不协调性与矛盾性问题,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工作的协调性至关重要,有助于促进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教育功能融合,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功能,主要是利用各种形式促进思想政治的正确性,培养员工的正确政治思维,可通过法制、道德以及其他方面的教育融合促进企业员工综合素养的提高,进而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形式的融合

在二者的融合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人的主体地位是必须要强调的,要在二者融合进程中,融入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对职员价值观的培养,让他们对企业精神内涵以及文化有更好的认识。比如说可以通过相关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对员工参与活动热情的激发作为基础,让国企员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方面,具有更高的热情,并让他们结合这一活动,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和价值。例如,国企可以通过对一些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或者是结合微信等交流的方式,让所有的职员都参与到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

(三)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组织人员的融合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可以通过相应的人员和组织来实施,并不需要过于复杂的人员。人员的繁杂,会对国企的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进度产生直接影响,不能够明确所有人的工作职责。

在二者的融合中,这一工作可以由相关的党团机构来负责,并在每个人的身上分配相应的任务,真正实现权责分明。通过管理机构以及人员的融合,能够实现人力环境资源的有效整合,让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效率得到提升。此外,结合这一方式,还可以避免因为权责不明等,导致双重指挥问题的出现,让企业融合的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挥,通过国企员工团结以及凝聚力的提升,进而推动国企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

四、结束语

国企私有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国有文化企业;资产管理;特殊管理股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5)03-0096-0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和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立党委和政府监管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机构,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实行“四管”,既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焦点〔1〕和难点所在。如何做到“四管齐下”,是当前文化建设中必须回答的一个迫切而紧要的问题。

一、问题是怎么来的

在文化体制改革前,“四管”问题是不明显的。因为文化单位大多数是事业单位,资产属于国家所有,资源由国家统一调配,人员是国家事业或行政编制,领导层级清晰,不存在复杂的管理问题。

但文化体制改革后,事情就起了变化。只有少数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能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大多数转变为企业,成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管理的市场主体。然而,文化企业与一般企业不同,具有经济形态和意识形态的双重属性,经营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主力军的国有文化企业,其性质决定了它不仅要肩负着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经济责任,更要承担起引领社会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对文化企业的管理就不能简单一放了之。既要发挥企业的自主经营积极性,又要确保党和政府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权、资产配置的控制权、宣传文化内容的终审权、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免权,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这必然要求我们对传统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企业运行机制进行革新。但在收放之间,尺度的拿捏、责权的梳理、制度的设计,却不是件易事,“四管”问题也由此产生。事实上,从建国以来,对如何做好国有文化资产监管的探索,一直就没有中断过(见表1)。

表1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探索演进

监管阶段监管主体管理内容全面管理

(1949年-1988年)企业主管部门对企业资产、财务、人事和投融资事项进行全面管理。联合管理

(1988年-1998年)国有资产管理局在服从国家统一政策前提下,接受国有资产管理局、行政主管部门、同级财政部门管理。分工管理

(1998年-2010年)财政、宣传、文化行政主管部门2007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文,财政部门资产监管+行政主管部门具体管理+宣传部负责主要领导干部监管、组织协调、宣传指导,重大国有文化资产变动审查把关。专门管理

(2010年以来)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专门机构2010年,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管领导小组以及办公室成立。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党委和政府监管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机构,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二、当前的发展形势

围绕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但整体而言,对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当前正处于转型、转轨的初级阶段,还有待深化。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机构设置不统一,主要体现为中央和地方设置不统一,各地设置也不统一。

2010年,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发文明确设立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并成立办公室,挂靠在财政部,具体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在此前后,一些地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也探索出了不同的监管方式(见表2)。但由于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监管方式的不统一,这让中央在进行统一指导和标准制定上存在了困难,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地方管理的混乱现象。

表2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模式

模式中央、省及直辖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财政部中央办公室设在财政厅山西、四川、云南、湖南办公室设在宣传部海南、河北、湖北办公室分设在宣传部和财政厅山东直辖市模式宣传部内设机构上海设立公司重庆机构单设北京宣传部内设机构广东财政厅内设机构吉林、甘肃、陕西、浙江、福建(据高书生《感悟文化改革发展》相关内容整理〔2〕)

第二,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机构责权边界还处于探索期,出资人机构、宣传部门、文化主管部门、企业主体等关系还需理顺。

目前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专门机构以资产基础管理为主,兼负重大事项和企业负责人管理职能,整体上覆盖了管人、管事、管资产的范围,但出资人机构与宣传部门、文化部门、以及企业主体的权责关系还处在磨合期。〔3〕出资人机构对如何参与和落实导向管理、行业管理、企业宏观管理,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整体来看,当前还没有形成边界清晰、运作高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机构。

第三,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机构运用资本纽带,推进企业改制重组、做强做大处于起步阶段。

根据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设计,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机构一个重要职责即是推进国有文化单位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进而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水平,打造一批文化航母,提升国际竞争力。但就目前而言,许多管理机构,还停留在负责简单的管理登记等事务上,在资本运作、做强做大等方面的探索和成就并不多。

三、如何才能做到“四管齐下”

面对当前的问题和挑战,要推进“四管齐下”,核心应从转换文化发展思维、创建资产管理机构、完善基本制度设计、加快监管立法、创新资本运营手段等五个方面着力:

第一,以“四个分开”为引领,推进文化发展思维转换。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和文化发展特殊论的影响,虽然转企改制后文化企业被赋予了更多的经营自,但仍没有从根本上理顺党委、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因此,要做到“四管齐下”,当务之急是要按照中央要求,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彻底改变过去领导意志导向和行政思维,取而代之的是市场思维、法制思维,通过市场、法律手段去管理市场主体。

第二,创建资产管理机构,以此为平台实现“四管”汇流。

首先,在还没有清晰出资人单位的省市,要加快确立出资人单位,将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开来,推动组建起相对独立的、专业化的文化资产管理机构,这是提高管理效率,实行“四管齐下”的前提。

其次,以管理机构为平台,厘清出资机构、宣传部门、主管部门和企业的责权边界。鉴于文化的特殊性,我们认为宣传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管理平台对企业文化生产导向进行宏观指导,并派出管理机构首要负责人(其行政级别应高于所监管企业领导层级),确保实现“导向管理”;出资单位将管理权委托给专门管理机构,由其履行法定出资人权利,对下属企业进行事务、人事和资产管理;文化行政主管部门通过与管理机构协同合作,对企业进行行业指导和监管(见图1)。

图1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四管汇流”示意

再次,要推动中央与地方管理模式逐渐走向统一,建立覆盖全部国有文化资产、统一协调、稳定一致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系,便利对全国进行统一的布局和指导,改变各自为政、政出百门的现象。

第三,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基本制度设计。

首先,完善现代国有文化企业监管制度。重点是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监事和独立董事派出制度,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审计制度,加快制定企业负责人“双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业绩考核及薪酬制度等,实现企业自我运营和机构有效监管的有机统一。

其次,探索实施特殊管理股制度。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相关规定,在企业改制过程中,选择一批出版社、非时政类报刊社、重点新闻网站等传媒企业,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在确保党和政府对意识形态控制权的基础上,通过股权的多元化和利益分配的市场化,拓展企业资金来源渠道,调动企业自主经营的积极性。

再次,应建立社会效益鼓励专项基金。通过加大财政出资并吸引社会捐赠的方式,设立专项基金,对国有文化企业的生产创作进行引导,鼓励文化企业生产出具有“精气神”、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度统一的文化产品来。

第四,加快国有文化资产监管立法,让管理有法可依。

法制作为具有权威性、稳定性、强制性的社会规范,是实现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制度保障。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要立法先行,并将文化立法作为重点的立法领域。目前我国现行的文化领域法律约占全部现行法的比例为1.68%,远低于经济(31.5%)、政治(52.1%)、社会(7.56%)等领域的立法数量。〔4〕

特别是国有文化资产监管领域,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当前对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主要是政策和行政手段,带有很强的权宜性和过渡性。着眼长远,中央有关部门应从保护国家文化安全、把握意识形态导向、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高度出发,将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单独立法。从法律高度明确出资机构、宣传部门、主管部门和企业的责权边界, 确立“人事资产导向”相统一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制度,逐渐建立起依法管理为主,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思想政治工作为辅的文化管理体制,实现良法善治。

第五,创新资本手段,让资产管理机构发挥更大作用。

国有文化企业大多刚刚脱胎于事业体制,规模都比较小,实力都比较弱。2013年全国国有文化企业12159户,但资产总额仅22420亿元,营业总收入10715亿元,利润总额1081.2亿元,而美国仅迪斯尼营业收入就高达423亿美元,利润57亿美元。①

国有文化企业是我国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和传播权、在全球文化竞争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企业。因此,必须积极鼓励各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根据资产规模和营运需要,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机制,通过资本纽带,推进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战略性重组,形成一批航母型、旗舰型文化企业,调控更多的社会资本,提高国有文化企业在关键领域的控制力,在全球文化发展中的竞争力,真正达到“四管”战略目标,成为中华文化崛起的脊梁。

〔参考文献〕

〔1〕〔2〕高书生.感悟文化改革发展〔M〕.中信出版社,2014.62,63.

〔3〕王家新.关于完善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思考〔J〕.中国财政,2013,(23).

国企私有化范文第5篇

国有企业要坚持把干部职工的价值观念、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塑造作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大力培育和弘扬“勤勉敬业、甘于奉献、务实创新”的精神,鼓舞全体干部职工为企业发展献策出力,促进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一是加强教育引导,提升内在素质。以落实企业学习机制为重点,紧密联系企业职工思想、工作实际,采取学习定计划、网上开通意见箱、建立职工QQ群、“我爱企业演讲比赛”、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企业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教育、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职业道德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教育引导形成奋发向上、干事创业、争创一流的精神追求。二是强化典型引导,打造过硬团队。可以组织开展学习先进典型专题活动,实现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的统一,使干部职工的精神境界不断提升。讲诚信重和谐、爱拼搏勇超越、重责任谋发展、勤奉献乐服务,使之成为企业团队建设的不懈追求。三是加强文明创建,展示良好形象。通过强素质塑形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各种文化建设活动的扎实开展,着力提升职工队伍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管理水平和创新发展能力。以各类文化创建活动的开展,推动企业文化创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着力培育激励文化

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工作,着眼企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不断调整工作思路、明确阶段任务和工作重点,不断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一是强化目标责任,激励工作落实。全面推进目标绩效管理,对重要工作实行了项目负责制,落实日常督促、阶段推动、定期考评程序,充分发挥目标管理的导向激励和综合调节作用,提高工作绩效。二是注重学习研究,激励工作创新。要高度重视学习调研工作,鼓励创新。精心制定调研提纲,组织调研小组到其他国有企业实习;组织人员到兄弟企业单位走访,开展与国际企业文化发展交流,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与高校合作开发运行管理规则,建立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等,从而促进内部管理和文化建设能力的提升。三是开展专项评比,激励争先创优。企业要积极为职工成长进步搭建平台、提供舞台,鼓励先进、表彰工作突出人员。通过开展岗位技能比武、评选岗位能手,鼓励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推荐选拔优秀人才,成立课题攻关小组、跟踪行业科技发展动态,开展优秀论文评选,以及开展先进工作者、廉洁之星、勤勉之星等评选活动。四是深入沟通思想,激励感情融合。可积极倡导全员参与管理工作,加强沟通交流,营造和谐家庭氛围。通过交心谈心、定期思想分析、我为企业发展献策、学习交流座谈、职工家属联谊会等活动,使干部职工归属感不断增强。

推进行为标准,着力培育行为文化

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工作载体,凝练企业文化、提炼企业精神、锤炼工作作风、锻炼工作能力,促进职工队伍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一是创新学习形式,提升自我约束力。着眼作风养成和队伍建设,强化教育引导,通过廉政专题讲座、礼仪规范培训以及廉政警语征集、行风走访调研等多种形式,规范企业员工行为,展示企业形象。二是深入调查研究,提升创新发展能力。着眼社会需求和功能发挥,深入走访其他同行企业,改进工作。三是拓展企业文化发展功能,提升干部职工主动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企业要充分发挥文化服务职能,主动走访企业内弱势群体,完善服务举措,及时为困难职工救助开辟绿色通道。

加强规范管理,着力培育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体现了管理的刚性原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通过健全的制度文化建设,规范职工行为,促进职工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一是开拓工作思路,创新管理理念。工作中,企业要以规范运行、提高效能为出发点,结合企业工作特点,着眼企业发展,深入开展学习调研,进一步理顺工程流程、健全工作程序等制度。同时,还可建立信息反馈、跟踪督查、责任追究等检查监督机制,把制度的规范性、程序的严密性和纪律的约束性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以制度管人、以规范管事,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二是总结管理经验,建立长效机制。主动应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深入开展业务发展规律研究,结合企业业务拓宽情况,及时组织研究修订企业管理细则;针对企业发展难题,组织研究提出并制定出台相关管理规则;通过编制印发企业安全知识宣传手册,及时播发工作线预警、企业信息查询系统等举措,主动服务企业干部职工需求,推动企业干部职工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