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企私有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私有化 国有资产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主要国家掀起私有化浪潮。发达国家国有资产私有化改革虽然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但总体上比较成功,其关键在于:
1.符合其资本主义发展传统。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多数发达国家奉行自由主义,崇尚市场力量。政府通过推行私有化的政策与其历史传统和社会心理相一致,从而获得了民众的支持和社会合法性。同时,由于历史的深厚积淀,发达国家采取的措施比较稳健成熟。
2.成熟的市场机制。首先,发达国家拥有发达的金融证券市场以及资本借贷市场;其次,比较完善的立法程序和财务制度,使私有化得到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再次,完善的财务制度和审计制度,很大程度上可保证在国有资产出售过程中,政府的收入不会受到重大损失。
3.发达国家综合实力强,改革过程中受到外界干扰较小,能相对独立的根据国情实施相应政策。
而发展中国家并不具备类似发达国家的有利条件,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除少数国家外,大多数国家的改革基本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沉重灾难:资本流向发达国家,国有资产流失;一些既得利益者利用非法手段牟取暴利,贫富分化拉大;经济衰退,社会矛盾凸显。
一、 国有资产私有化浪潮的经验总结
总结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私有化的实践,可以得出以下经验:
1.私有化是工具,不是目标。私有化是国有资产改革的一种手段,不是唯一手段,也不是经济发展追求的价值目标,更不是削弱政府必要职能的方式。
2.私有化进程应考虑所在社会整体状况。不能脱离特定的时间、地域、国别、社会结构、发展程度和历史传统进行私有化。
3.国有资产改革不能简单的“彻底打碎一个旧机器”,要循序简介,通过切合实际的政策涉及、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通过累积效应发展及自己。
二、对我国国企改革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资产改革也逐步推进。国有资产私有化的呼声甚嚣尘上,我国理论界一般从狭义上理解私有化,认为私有化,一般是指所有权的私有化,在形式上表现为国有企业的出售或产权的转移。其中,国企改革是国有资产改革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国有企业虽已经过一轮改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的分歧包括是否应该实行私有化。
1.影响国企存在发展的因素
(1)历史传统。中国民众大多受小农经济下的“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和臣民政治意识影响,在此观念的作用下,民众希望获得稳定收入和社会保障以保证生存需要,而国企的政府成为保障社会正义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具备存在的社会基础。
(2)具体国情。首先,中国仍处在探索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如果贸然实行国企私有化,有可能使国有企业被贱卖和国有资产流失;在私有化过程中,进而导致权力寻租和政治腐败;私有化后的国有企业由于缺乏监控和指导而面临亏损。
(3)现实需要。国有企业为数量众多的民众提供就业机会。其次,市场失灵为国企提供了发展空间,涉及到国家安全的领域,国企需保持主导地位。此外,国企在应付危机和承担民营领域承担不了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公共品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2.我国国企改革的方向
综上所述,我国国有企业有存在发展的合理性,但仍存在效率较低,市场竞争力弱;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在总结发达国家国有资产私有化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发展中国家改革失败的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传统的基础上,不难发现,必须探索适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才能使国企真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国企的政策性职能、战略性职能因国企所处行业和领域以及我国实际所面临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而不同。不区分国企的主要职能,而采取单一的改革模式,例如,私有化,会导致其管理体制、治理结构安排与其目标定位不相适应,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因而,不应该进行彻底私有化,而应根据具体国情和不同国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职能,综合利用私有化对国企进行相应改革,具体来说:
(1)完善国有企业管理立法工作。将国有企业的管理和改造应纳入法制化轨道,保证国有企业改革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为国企改革深化奠定法律基础。
(2)根据国企的经营目标加强对国企发展的整体规划。在进行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国企所在领域和发展实际情况进行动态改造,健全国企的市场机制。
对于公用事业和自然垄断行业的国企,制定专门法,按照公法人建立健全其法人治理结构,严格限制其经营范围和资本预算约束,加强成本与定价监管,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
对于承担战略性职能的国企应通过专门立法对其进行改制,采取公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公法人治理结构要求构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资本预算管理体制。
对于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的国企则按照股份制改革思路,通过股份制改造等办法,完成新一轮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实现经营权多元化。
(3)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一是解决由国企改革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以保障国企改革的稳步推进和社会稳定发展。例如:为改革后国企下岗人员提供就业、福利和医疗保障。二是转变政府职能,对国企实行间接管理。政府应减少对国有企业过多的行政干预,依靠社会职能部门和检查、监督机构对国有企业实行间接管理。
总之,只有把国企的改革推到更高一个层次,才能造就人们理想中的“国进民也进”的局面。更为重要的是,只有这样才能促成制度创新的动力,提高企业效率,构建合理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文化;经济发展;精神;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051-01
一、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在全球化的市场条件下,企业的竞争表现为其软实力的竞争,如知识、文化等方面的竞争,国有企业面临国内外两个市场方面的竞争,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的构建有着一定的必要性,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提高其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国际化和产业化升级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走上国际舞台,如中国石化集团、中国石油集团等国有大企业,已经不是当初简单的国内竞争,而是全球经济下的竞争,在企业跨国经营的大环境下,加强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成为必要。二是企业的长远发展,随着世界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力量高于其他发展成本,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对人文精神的重视,提升企业文化实力,有利于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创新性和主动性,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
(二)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文化如人的灵魂一样,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支撑作用,使企业更加具有灵性和发展潜力。对国有企业进行企业文化构建,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
1.宏观方面。对国有企业进行企业文化的构建,有利于提升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竞争力,拉近在跨国合作中的文化距离感,有利于合作的顺利进行,促进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2.微观方面。企业文化具有一定的激励、导向、约束、凝聚作用,对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构建,有利于提高其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企业内部凝聚力,为企业的长远有序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的内部环境。
二、国有企业文化的弊端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按国家指令性计划进行生产、销售,由于各营销环节有国家计划的保障,因而国有企业员工形成一个固定的认识与拘泥的思维模式。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原有的条条框框被打破,国有企业被推到市场的最前沿。因此,国有企业原有的生产模式、经营理念、员工的思想认识、就需要一种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文化来更新、替代,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企业文化的变革或许是最艰难的,国有企业传统文化带有深深的中国文化的烙印,具有以下特征:
1.注意伦理道德。道德修养成为行为的最高准则,伦理被作为“德治”的主要管理手段,精神疏导先行制度化管理。
2.注重政治。国有企业受到政府或主管部门的控制和制约,企业体制或多或少常有行政文化的烙印,管理方法的行政化和政治化常常忽略市场经济规律。
3.注重人际关系。注重人际关系而经营其次,注重企业内部关系网络建设而科学管理受阻。尽管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不断的深化和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文化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但与社会环境所发生的深刻变化相比,与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相比,这种变革尚显缓慢,国有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组织文化、造成企业内部组织文化的欠佳和混乱。
三、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1.增强国有企业文化积累。开展国有企业文化调研,提炼国有企业文化理念,建构国有企业文化体系,汇编国有企业文化手册。以培育国有企业精神,增强国有企业凝聚力为重点,规范员工行为,加强国有企业执行力建设,建立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完成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2.培育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核心价值观就是企业文化的魂,必须从企业经营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按照企业的发展规律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以铸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凝聚团队力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强化意识教育和行为养成。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关键是要把各种积极因素凝聚成为文化力这样一种能够驱动企业不断前进的强大力量,就是要以培育企业精神为核心,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氛围,激发员工创业报国和建功立业的热情,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行为一致性,形成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
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有效融合的必要性
(一)企业管理和发展的具体要求
企业管理表示的是人的管理,只有所有员工能够做到自律,获得提名的支持,企业共赢才能够实现。在国有企业中,管理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员工的工作态度以及热情,都会因为员工的思想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企业管理的升华,形成了文化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建设效果逐渐成为其中的核心。因此,将二者融合,是企业发展和管理的具体要求。
(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重要表现
传统的国企思政工作,较为枯燥和乏味,所以企业员工在参与相关活动时,积极性较差,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无论是作用,还是价值都比较小。企业将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融合在一起之后,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将实现有效的推进,能够让这一工作变得更加活跃和丰富,使得相关工作建设的效果得以激发。
(三)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不论是国企的结构,还是组织形式,对于私企来说,都显得过于厚重和繁杂,使得其在开展国有思想政治工作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国企将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在一起,能够让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真正落实,在企业文化建设当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国企内部向心力以及凝聚力的提升,能够极大地提升企业竞争力,另外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以及创新,也将因此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可行性
(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存在众多共性
第一,工作方向一致性。无论是建设企业文化,还是在开展思政工作方面,企业都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方向为核心,积极拥护党的领导,要以国企经营发展的思想作为基础,同时也体现了当前国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相关要求。第二,工作对象一致性。不论是国企的思想政治建设,还是文化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这一工作对象,工作进程中,对于道德素质和集体意识的提升极为重视,积极采用各种方式,来实现员工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升。第三,工作目的一致性。就国企文化而言,效益功能的产生,是其主要的功能,国企文化建设,是以企业特殊文化建设作为目标,积极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对于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来说,其目的就是要通过理论教育及思想教育,提升职工的积极性,最终促进企业的效益提升。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存在互补特性
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众多共性,同时存在着差异性,在二者融合中具有互补特性。
第一,从性质方面来看,企业在其生产过程和经营过程中,总结出了相应的价值观念,这就是国企的文化建设。这一观念的核心在于,企业员工共同的理念,进而构成群体的意识以及行为规范。然而就国企的思想政治工作而言,能够积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党性以及思想性体现得较为明显。第二,从特征方面来看,国企文化特征包括如下:首先是创新性和时代性。时展下,形成了国企文化,时代性特征显露无余。其次是差异性和个体性,国企有着自身不同的特征,国企文化方面必然也因此存在个体性和差异性特征。然而就国企的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和国家以及党之间的关联较为密切,如果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同一性质,那么差异性和时代性就是其不具备的,另外工作内容方面,显现出了较强的稳定性。第三,从目的方面来看,在国企的经营以及发展进程当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以及激励作用极为显著,然而在文化建设方面,则能够提升企业的经营成果,实现企业良好的经济目标。
三、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有效融合的途径
结合工作实践,笔者从导向功能、活动形式、组织人员等三方面的融合进行探讨,如何促进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有效融合。
(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导向功能的融合
功能融合主要是指导向功能、协调功能以及教育功能上的融合。导向功能融合,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两种导向功能的融合,主要侧重于企业员工的价值观、思想观与道德观方面;协调功能融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中存在着诸多不协调性与矛盾性问题,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工作的协调性至关重要,有助于促进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教育功能融合,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功能,主要是利用各种形式促进思想政治的正确性,培养员工的正确政治思维,可通过法制、道德以及其他方面的教育融合促进企业员工综合素养的提高,进而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形式的融合
在二者的融合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人的主体地位是必须要强调的,要在二者融合进程中,融入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对职员价值观的培养,让他们对企业精神内涵以及文化有更好的认识。比如说可以通过相关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对员工参与活动热情的激发作为基础,让国企员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方面,具有更高的热情,并让他们结合这一活动,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和价值。例如,国企可以通过对一些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或者是结合微信等交流的方式,让所有的职员都参与到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
(三)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组织人员的融合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可以通过相应的人员和组织来实施,并不需要过于复杂的人员。人员的繁杂,会对国企的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进度产生直接影响,不能够明确所有人的工作职责。
在二者的融合中,这一工作可以由相关的党团机构来负责,并在每个人的身上分配相应的任务,真正实现权责分明。通过管理机构以及人员的融合,能够实现人力环境资源的有效整合,让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效率得到提升。此外,结合这一方式,还可以避免因为权责不明等,导致双重指挥问题的出现,让企业融合的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挥,通过国企员工团结以及凝聚力的提升,进而推动国企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
四、结束语
【关键词】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
前言
现如今,国有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重视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使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合理、高效地进行。相比与传统的管理方法,国有企业现代化档案管理方法具有效率高、准确性好、保密性优良、不易丢失泄露等优点,这也正是我们要大力推行国有企业现代化档案管理方法的原因。那么接下来,我将对现如今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概况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实现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方法,希望可以为有关部门提供帮助。
一、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概况
1.国有企业现代化档案管理方式的内涵
现如今,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前景极为乐观,这些国有企业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国有企业的发展状况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而档案管理工作是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那么,要想使国有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认真地对待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这一概念是在经济发展,信息日益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大背景下是由西方发达国家首次提出来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一理念也在我国被广泛地接受和传播,这种信息资源的形成与整合方式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1]。那么,国有企业现代化档案管理方式的内涵就是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对档案这种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地整合与管理,从而使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高效地进行。
2.国有企业现代化档案管理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国有企业的n案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可谓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要想使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就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一般来说是使用人力对档案进行分类、查找和管理工作,这种管理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错误率较高。与此同时,传统的管理方法还容易造成档案丢失、泄露等现象,这对于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极为不利。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相比,现代化的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方法具有诸多优点,这种档案管理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而且还可以防止档案泄露、丢失、错误。这对于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为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国有企业现代化档案管理遇到的问题
现如今,尽管我国国有企业发展趋势良好,但是在国有企业现代化档案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那么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第一个问题是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倘若这些工作人员不能有效地掌握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方式,那么对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第二个问题,就是在国有企业档案管理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这对国有企业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国有企业的现代化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那么何谈长远地发展?
二、实现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方法
1.提高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实现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第一个方法,就是要提高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想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不仅需要大量掌握现代化技术的档案管理人员,而且需要大量综合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素质和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是指对现代化档案管理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而政治素质是指档案管理人员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这些档案管理人员要在工作中敢于担当,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只有使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才能使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进行。
2.将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实现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第二个方法,就是要将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现代技术。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可以改变原有的工作方法,并且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2]。与此同时,将档案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还可以保障档案的质量和安全性。但是,在应用信息技术时要注意网络安全性,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网络防火墙系统,防止那些盗取档案信息的黑客入侵。
3.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现代化档案管理制度
实现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第三个方法,就是要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现代化档案管理制度。国有企业应该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现代化档案管理制度,并且依照这些制度对国有企业内部档案管理的各个部门进行任务分配和职能划分,这样才能使国有企业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高效地进行。
关键词:天然气;市场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F407
完善的市场结构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在我国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天然气市场结构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显现,改革和优化成为必然趋势。
一、我国天然气市场结构现状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天然气市场包括生产市场、管输市场和用户市场。在我国,天然气生产和运输是一体化的,三大石油公司不仅是天然气生产商 ,同时也是运输商,向城市燃气商和大工业用户提供捆绑式的服务[1]。在城市门站获得上游气源后,城市燃气商通过城市配气管网向居民配送天然气;大工业用户则对天然气进行深加工。整个天然气市场都处在政府的管制之下,政府通过调节天然气价格,确保天然气产业的利益在各个环节得到较为合理的分配[2] (见图1)。
我国天然气市场这种“产输一体化”的模式已经实施多年。这种模式虽然对天然气生产企业消化成本、布局管道起到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划定区域内油气资源丰富程度各异,三大石油公司在天然气管道建设方面的优势各不相同。中国石油依靠业务区域内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天然气管道建设最为迅速,目前拥有全国超过85%的天然气管道[3];而另外两家石油公司由于划定区域内天然气资源较少或开发较晚,天然气管道建设较为滞后。天然气管道上的显著优势使中国石油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主动权。二是随着国内天然气资源被广泛发现以及国外天然气资源的引进,各石油公司建设天然气管道的热情高涨,而各自为战容易造成重复建设,浪费投资。三是依靠手中的资源与管道,天然气生产企业在与用户的供气谈判中具有强烈的卖方优势,容易造成不合理的谈判结果。四是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和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政府通过价格管制对天然气市场进行监管。这种监管是覆盖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的监管,也就是对天然气出厂价、管输费和城市燃气费的全程监管,不利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4]。
二、天然气市场结构优化的经验借鉴
本部分在介绍美国天然气市场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电力市场的结构。
(一)美国天然气市场结构
从1859年美国天然气工业诞生以来,美国天然气市场结构就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中。天然气市场上逐步形成了生产商、运输商、地方配气公司三级结构,但是不同的时期,三级结构的分工各有不同[5]。
第一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在天然气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产业特性导致市场上垄断力量加强,1938年,美国颁布《天然气法》,以求限制垄断,保护消费者利益。在政府监管下,天然气产业中的生产商只负责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生产,并将天然气出售给管道公司;管道公司将天然气配送至城市门站,出售给大工业用户与城市配气公司。这一市场结构中,天然气用户的直接供应商是管道公司,管道公司提供运输与销售“捆绑式”服务。这种服务使用户无需直接与生产商产生供需关系,从而分散了部分供给短缺的风险,推动了美国当时天然气产业发展。
第二个阶段:20世纪70到80年代。《天然气政策法》与第436号法令的颁布指引着美国天然气产业向更具竞争性和开放性的方向发展:鼓励天然气管输的公开准入;要求原来管道公司对不同气源提供无差别的运输服务;允许天然气用户直接向天然气生产商购买天然气,并通过管道运输。同原有的“捆绑式”服务一起,天然气用户拥有两种购气选择。这个阶段美国天然气产业只是进行了部分调整,法令的规定也只是鼓励性的,管输市场并没有强制进行公开市场准入;另外,天然气储气市场不允许公开准入。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了最终建立公平合理的天然气市场,美国政府颁布了第636号法令,强制进行管道运输和储气市场的公开准入。管道公司分离销售业务,只提供无差别的运输业务;天然气用户直接同生产商议价购买天然气,并向管道公司付费运输。由于利益重新分配使生产商更加有利可图,从而促进了生产商之间的竞争;所有管道公司的角色重新定义以及公开准入机制使其只能在管道运输服务质量、运输效率等方面提高竞争力,无疑也促进了管道公司之间的竞争。
总结来看,在美国天然气市场结构的历次调整中,管输市场都是调整的重点。这主要是因为管道公司连接着生产者与消费者,这种“桥梁”在平衡供需时的作用不言而喻。由于管道运输自然垄断的特性,如果再赋予管道公司购气、售气的权力以及市场的不准入特性,那么必将会形成更加强势的垄断,扭曲天然气市场。在市场改革中,美国政府正是遵循了管道公司功能单一化、管输市场竞争化的思路,“控制中间,放开两头”,同时促进了生产商之间、运输商之间的竞争,使天然气用户得到最大权益,同时也抓住了天然气市场的监管重点,提高了监管效率。
(二)我国电力市场结构
我国电力市场结构共经历了三次比较大规模的改革。
第一次电力改革:1995年,为了解决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电力紧缺的局面,国家鼓励各种资金进入电力市场,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家独资办电的局面。通过这次改革,电力市场上的资金来源更为丰富,为电力市场的深入改革打下基础。
第二次电力改革:1997年,国家为了打破政企合一的电力市场机构,对电力公司进行改制,结束电力市场上一家垄断的格局;但并没有改变垂直一体化的局面,电力公司歧视性的市场行为给市场带来了效率损失。
第三次电力改革:2002年,国家颁布《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在加强竞争的同时打破垂直一体化,实现电厂和电网分离。在这种思路下,电力市场形成了五个大规模的发电公司和两家独立的电网公司,电力运输实现“第三方准入”。发电公司负责发电,实现竞价上网;电网公司负责电力的调度和电网的运行管理,保障供电安全。经过改革之后的电力市场结构如图2所示。
此次电力市场结构优化将原来的电力的产、输、配、售垂直一体化体系彻底打破,加强了市场竞争,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是“放开两头,管住中间”,与美国天然气市场结构改革类似。这次优化实现了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电力行业的发展。
(三)经验借鉴
美国天然气和我国电力市场结构改革相同点体现在:第一,市场改革后,两个市场都按照上下游关系形成了产、输、配、售四个层次,并且各级功能划分明确;第二,市场结构改革都采取“放开两头,管住中间”,重点改革输送企业在市场结构中的位置和功能。不同点体现在:首先,美国不仅改革了天然气管道公司的功能,更允许输送市场公开准入,我国电力输送市场只允许第三方准入,公开准入机制没有形成,对比来看,美国天然气市场结构改革更加彻底;其次,美国天然气市场改革伴随着价格的逐步放开,我国电力价格仍处在国家的管制之中。
对于产销分离的市场体系来说,输送企业的作用不言而喻。在此类市场中,如果建立产、输、配、售四级一体化的市场结构,无疑会导致绝对垄断;若产输一体化,会造成生产企业以资源寻租的问题;若输销一体化,则不仅会造成生产企业利益的损失,更会影响广大消费者的利益。通过上述两个市场改革可见,建立四级市场机构,产销企业相互议价,输送企业只发挥运输功并且实行准入机制,这种市场格局更有利于整个产业的发展。
三、我国天然气市场结构优化
我国曾在1998年对油气市场进行了改革。然而,与电力市场改革有所不同的是,受到“重油轻气”等思想的影响,我国天然气市场改革并没有像电力市场那样改革彻底,天然气管网并没有像电网一样独立出来,而是与生产企业形成产输一体化的公司。这种市场结构,相比于美国天然气产业从诞生起就形成了产、输、配、售四级体系,优化面临的困难更大。从美国天然气市场以及我国电力市场的改革经验来看,实现天然气管网独立是天然气市场改革的关键所在。从生产市场、管输市场和用户市场分别来看,其结构优化如下:
(一)天然气生产市场结构优化
我国天然气生产市场处在寡头垄断之中。按照传统经济学理论,引入竞争是打破生产垄断,提高生产效率的途径。然而,伯川德理论却给出了另一种解决途径[6]。伯川德理论基于以下基本假设:首先,市场为寡头市场,产品同质并可相互替代;其次,企业边际成本固定不变,并且有足够的生产能力;第三,价格高的企业失去市场,反之则得到市场。这种市场上的企业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都会采取比其他企业价格低的策略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直到其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基于此,伯川德理论分析得到,当寡头企业采取价格竞争时,寡头市场将和自由竞争市场一样,寡头企业不能获得垄断利润,市场均衡与自由竞争市场一致。这就是著名的“伯川德悖论”,其成立依赖于产品同质的假设。从我国天然气生产市场来看,各家寡头企业所生产的天然气可以认为同质并能够相互替代,因此相互间若采取价格竞争的方式,完全能够达到自由竞争市场的高效率。依据这种观点,天然气生产市场的大规模改革是没有必要的。只要对天然气定价机制进行调整,改变价格严格管制的局面,使各寡头企业采取价格竞争,那么市场可以达到有效率的状态。从这方面来看,生产市场结构的调整关键在于价格体制改革上。
(二)管输市场结构优化
若按照美国经验,我国天然气市场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建立独立的管网企业,并实现管输市场的公开准入。然而,市场改革面临着诸多困难,直接建立管输市场的公开准入很难顺利实施,设立过渡阶段可以成为管输市场改革的选择。首先在上游一体化公司中建立天然气管道公分司,负责天然气管网和储气库的建设,生产企业通过让管道公司支付运费的方式将天然气运输至用户,目前,我国天然气管输市场处于这个阶段;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第三方准入,成立独立的天然气管道公司,天然气生产企业和用户之间协商天然气产销协议,委托管道公司进行运输,并支付运费[7]。
建立公开准入的管输市场或许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这与我国的客观环境有关。天然气作为特殊战略资源,管输准入门槛会很高;成立独立的管道公司也为国家所有。其他资本可以通过入股的形式参与天然气管道的建设,而管道运营或是在国有管道公司之外成立单独的管道企业短期内在国内很难实现。
(三)用户市场改革
对于用户市场来说,我国城市燃气商虽多,但具体到一个城市来说,燃气商及其城市管网一旦形成,就具有自然垄断特性和规模效应,替代性很低,这种“率先进入优势”只有需要依靠政府的监管而非引入竞争解决,才既能促进燃气市场有效发展,又能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三个市场改革的核心在于管输市场的第三方准入。通过结构优化,我国天然气市场最终形成产、输、配、售四级体系,如图3所示。以美国天然气市场改革和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成功经验来看,天然气市场结构改革后,政府能够达到“放开两头,管住中间”,从而提高监管效率,避免“处处监管、事事监管”。
四、结论
我国目前的天然气市场结构不利于促进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国家提高监管效率。我国天然气生产市场的大规模改革是没有必要的,生产市场结构的调整关键在于价格体制改革上。解除价格管制必须建立在市场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否则难以取得良好效果[8],故此,应促进天然气生产企业采取价格竞争。对于管输市场来说,以美国天然气市场改革和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经验来看,建立管输市场第三方准入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城市燃气市场来说,城市燃气市场自然垄断的特性需要政府加强监督和管理,如此才能既促进燃气市场的有效发展,又能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三个市场改革中,关键是管输市场改革,这有利于“放开两头,管住中间”,提高政府监管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国. 天然气定价研究与实践[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177.
[2]董秀成,佟金辉,李君臣. 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浅析[J].中外能源,2010,(9): 6-10.
[3]蒲明. 2009年我国油气管道新进展[J].国际石油经济, 2010,(3):14-20.
[4]李润生, 刘岩, 刘克雨. 石油与监管[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137.
[5]George Szpiro. Hirschman versus Herfindahl: Some topological properties for the use of concentration indexes[J]. Mathematical Social Sciences,1987,(3): 299-302.
[6]Bertrand J. Theorie mathematique de la riehesse social[M].Journal Des Savant,1883:499-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