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阻击潜行

阻击潜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阻击潜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阻击潜行范文第1篇

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和美国卒中学会(ASA)提出脑卒中生物链 :1 迅速识别卒中的征象,及时拨打急救电话2.迅速的急救服务3.迅速、正确的紧急救治和转运,通知接诊医院4.迅速的院内诊断和治疗。

急诊神经系统评估 卒中的急诊神经系统评估包括6个关键因素:1.确定是否为脑血管病2.确定脑血管病发病时间3.意识水平评估4.脑血管病类型评估(出血或缺血)5.脑血管病定位(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6.脑血管病严重程度评估

15分钟后再次神经系统查体,以明确病情恶化或是好转

卒中类型的评估 急诊非增强CT扫描鉴别出血或缺血性脑血管病。根据卒中的病史及查体结果判断出血或缺血性卒中,但不能单纯依靠临床表现做诊断,临床评定对出血和梗死是不可靠的。大部分情况下,CT扫描(非增强)是鉴别缺血和出血性卒中的决定性检查方法。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要点(2005年美国卒中学会ASA推荐):禁止来回转动病人头部,松开病人衣裤,去枕侧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须吸氧!可给予高浓度吸氧;怀疑卒中的病人第一瓶液体给生理盐水;最好将怀疑卒中的病人转至有卒中单元的医院(多数三级医院具备);如有条件,从怀疑卒中起给予脑保护治疗(甘露醇、胞二磷胆碱、镁剂等)。

正确的转运:1急救车救护人员一旦怀疑卒中,尽可能快速、安全地转运到最近的卒中治疗医院或卒中中心,将延误时间降至最低。2救护车上的人员通知医院,卒中患者正在转运途中,提醒医院,患者到达时,需急诊CT检查。急救系统院前应记录:症状发生的时间、临床表现、重要体征、初步诊断、高于的治疗。3急性缺血性卒中最好能在到达后1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的医院,除非此医院的急救车路程>30分钟。4提供卒中评估结果,如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院前卒中筛评表(Los Anggeles)等。5在转运途中或医院中获得

上述信息,不要因为要获得更详细的资料而延误转运,快速转运是最基本的。

必须做:1测量血压,并监测血压;2查心电图;3测量血糖;4意识障碍者放置口咽通气管;5意识障碍者备好吸引器。

紧急降压药物的选择:对颅内压有影响的药物:硝酸甘油、硝普钠;对颅内压影响少的药物:拉贝洛尔、甲基多巴、乌拉地尔、尼群地平;不主张舌下含服心痛定(硝苯地平片)。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压管理(ASA)

1.无需处理的情况 收缩压

治疗卒中的其他症状,如头痛、疼痛、躁动、恶心和呕吐;治疗卒中的早期并发症,如缺氧、颅内压增高、癫痫或低血糖

2.收缩压>220mmHg或舒张压>121-140mmHg时,,给予拉贝洛尔IV,1-2min,每10分钟可重复或加倍使用,最大剂量300mg;或者尼卡地平5mg/h静滴,每5min增加2.5mg/h,直到达到预期效果;目标是使血压降低10%~15%。

3.舒张压>140mmHg时,给予硝普钠0.5ug/(kg・min)(起始量)静滴,程序监测血压,目标是血压降低10%~15%。

4.溶栓治疗者

1)溶栓前 收缩压>185mmHg或舒张压>110mmHg,给予拉贝洛尔10-20mg,IV,1-2min,每10min可重复或加倍使用。 如血压未降低或不能维持在预期水平(收缩压185和舒张压110),则不能进行rtPA溶栓。

2)溶栓中和溶栓后: ①监测血压 每15min测血压1次,共2h.然后每30min测血压1次,共6h.然后1h测血压1次共16h。②舒张压>140mmHg,给予硝普钠0.5ug/(kg.min)(起始量)静滴直至理想血压。③收缩压>220 mmHg或舒张压>121~140 mmHg,给予拉贝洛尔10-20mg,IV,1-2min,每10min可重复或加倍使用,最大剂量300mg;或者尼卡地平5mg/h静滴,每5min增加2.5mg/h直至最大剂量15mg/h,如血压还未控制,考虑用硝普钠。④收缩压 180~230 mmHg或舒张压121~140mmHg,给予拉贝洛尔10-20mg,IV,1-2min,每10min可重复或加倍使用,或初始静注后2-8mg/min静滴。

综上所述;怀疑卒中病人处理目标流程

附 Cin cinnati院前卒中计分

・面瘫(请病人呲牙或微笑)

正常―双侧面部运动正常对称

异常―一侧面部运动不对称

・上肢下垂(请病人闭眼后双上肢向前伸直10秒)

正常―双上肢运动等同或平举完全不动(如旋前肌下垂也为阳性)

异常―一侧上肢不能抬举或一侧上肢比对侧缓缓下垂

・言语异常(请病人说“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正常―病人言语流利且用词准确

阻击潜行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发电厂 发电机组 集控运行技术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b)-0043-01

发电机组是发电厂最为主要的运行设备,发电机组的运行效率影响着这个发电厂的供电质量和效率。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发电机组在运行控制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发电机组采用集控运行技术来实现生产运行的自动化。集控运行技术在发电机组中的应用,保障了其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由于集控运行技术受外界的影响较大,设备质量的好坏也能影响发电机组的运行状况。因此对发电厂发电机集控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对于发电厂供电的效率和质量优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发电厂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的影响因素

保证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主要是根据发电机组集控运行设备的质量以及内部运行稳定性决定。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发电机组集控运行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发电机组集控系统在进行组装和调试的过程中,对设备的质量等外部因素的依赖性较大。并且在设备安装的过程中,设备是否受到损害很难查出。

影响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内在原因直接影响设备的安全性。在安装的过程中,要保证接地装置能与地面协调地接触,避免集控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受到外部原因的干扰。要确保电源装置供电形式的稳定,保证及时地切换时间,防止集控设备受到干扰,造成其停止运行的严重后果。

2 发电厂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蒸汽压力控制系统

发电机组集控运行系统中,蒸汽压力控制系统是运用直接能力平衡公式作为其运行的基础。由于直接能力平衡公式的理论较为复杂,因此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一些发电厂简化了其理论,只是利用间接的能量平衡体系进行调和。这种方式在整个集控系统退出转换的过程时,间接的能量平衡体系不能对其进行控制,必须使用直接能力平衡公式。直接能力平衡公式理论是计算对进入炉内的微煤粉的数量,确保其对蒸汽压力进行有效地控制。

2.2 过热汽温控制系统

过热汽温控制系统是利用煤水来控制超过临界点的蒸汽温度,而炉内产生的微量直流热蒸汽是对水煤比例进行校正。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现已广泛地应用在火电发电厂中。在一般的情况下,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的自带调节装置,能有效地对数据进行调控。但也其运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过热汽温控制系统设计的不合理性,或者其在生产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漏洞等。这些缺陷使得该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中线性接触故障。一些人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对其进行调节,但这些方法也并未实施,使得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的性能没能得到改善。因此,在对其系统进行检修时,要采用较为直接的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过热汽温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

2.3 再热气温控制系统

对再热汽温的温度进行控制的难度较大,因此,一些发电厂为了较好的控制再热汽温系统的温度,采用减温水的措施对再热气温的温度进行调节。但采用这种方式对温度进行控制存在问题,具体原因是仪器的泵口水从未被使用过。对亚临界压力锅使用过程中的温度进行控制,主要的方式是对其内部进行喷洒少量的水。这种喷洒水的方式能快速地降温,但却降低了循环热效率,耗用了大量的煤。

3 发电厂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的控制方式

3.1 分级阶梯控制方式

发电厂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最普遍的是分级阶梯控制的方式,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发电机组集控运行进行控制,是对运行过程中的监控流程进行分层的处理,让每个机组都有其自身的职责范围,不会互相干扰。

3.2 分散式控制方式

传统的发电厂发电机组采用的是较为集中式的控制技术,这种方式会使得发电机组发生故障的范围也较为集中。因此,对传统控制技术进行改革,就是改变集中的控制方式,改为集散控制体系。

3.3 利用通讯措施和通讯系统进行控制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被运用到各个领域。发电厂也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发电机组集控运行系统中。由于人们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使得发电厂对发电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加快了控制系统的更新速度,也研发出各种不同的控制系统。

4 结语

综上所述,发电厂发电机组集控运行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发电厂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只有彻底解决了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的问题,才能有效地提高集控的质量和效率。在实际过程中,广泛地使用集控运行技术,能提高运行的效率,降低其运行的成本。能够保障人们对电能的需求,提高发电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煜.火力发电厂发电机组的集控运行系统浅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3(13):107,114.

阻击潜行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急性喉梗阻;畅通气道;急救护理

        急性喉梗阻是喉部或邻近组织的病变致喉腔急性变窄或阻塞而引起的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为特征的综合征[1],如不及时进行快速的抢救治疗可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我科于2006年4月至2010年8月救治急性喉梗阻患者2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26例,男17例,女9例,按喉梗阻引起呼吸困难分为四度,其中Ⅰ度喉梗阻11例,Ⅱ度8例,Ⅲ度5例,Ⅳ度2例。按病因急性会厌炎15例,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6例,过敏引起喉头水肿3例,咽喉部异物2例。患者喉梗阻的临床诊断符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标准[1]。

        2急救护理

        2.1严密监测呼吸变化,及时消除病因:喉梗阻患者主要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要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根据患者呼吸困难的程度,结合病史,及时做出病因判断。如为炎症,要及早使用抗菌素和激素,控制炎症,减轻水肿;对咽喉部异物要及时取出,解除喉痉挛;对过敏引起的喉水肿,立即切断过敏源,皮下注射0.1%的肾上腺素。

        2.2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一旦诊断患者为急性喉梗阻,要及时建立静脉通路并妥善固定,遵医嘱及早足量静脉推注射糖皮质激素,以达到快速有效地缓解喉梗阻症状。

        2.3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有效供氧:吸氧对喉阻塞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意义,开始给氧不宜过大,以免发生呼吸骤停[2],但喉阻塞通气不良,单纯吸氧不可能解除其呼吸困难。

因此, 对Ⅰ度、Ⅱ度、Ⅲ度喉梗阻患者,在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同时,要保证气道畅通,酌情使用口咽通气管,也可采用托双下颌角的方法,如若为异物阻塞应迅速取出,并给予氧气吸入,及时改善缺氧状态。本组1例Ⅲ度喉梗阻患者为72岁老年男性,因吃饭时被一大块牛肉堵塞声门造成梗阻,经及时取出后,呼吸困难缓解。Ⅲ度喉梗阻患者在应用足量糖皮质激素和给氧治疗缓解不明显时,要及时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Ⅳ度喉梗阻患者则立即行气管切开,畅通气道。本组2例Ⅳ度喉梗阻患者来诊后,表现为严重缺氧,口唇紫绀,面色青紫,大汗淋漓,烦躁,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明显三凹征,立即行气管切开术,高流量给氧,待患者缺氧改善,由烦躁转为安静,血压回升,生命体征稳定后转入病房继续治疗。

   2.4做好急救准备:气管插管术和气管切开术是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的有效措施,对病因不明或病因一时不能去除并有呼吸困难症状的Ⅲ度喉梗阻患者,应立即行气管切开术,Ⅳ度喉梗阻患者,则不论其是什么原因,必须争分夺秒实施气管切开术,若情况十分紧急时,可先行环甲膜切开术。因此,要积极备好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包等急救用物,根据患者情况,一旦需要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则迅速配合医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

阻击潜行范文第4篇

关键词:风险;目标管理;绩效管理;考核

1引言

科技型企业是将科技人员作为主要成员,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科学研究、研制、生产、销售,以科技成果商品化以及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高新产品为主要内容,以市场为导向,是知识密集型经济实体。科技型企业是以创新为使命和生存手段的企业。而企业在成才期,如何选择战略目标,如何实现目标,是企业战略决策的一个重要问题。

何为目标管理呢?目标管理是根据企业目标的要求,组织、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是对企业实行全面、综合性管理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公司根据长远战略发展需要,每年年初明确制定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发展方向等,并将经营目标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制订措施,明确责任,组织实施、跟踪、反馈、激励与考核,完善企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建设,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2企业目标的制定

在科技型企业成长期,是采取利润导向还是市场份额导向,是企业战略决策的一个重要问题。选择利润导向可以获得可观的利润,从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角度来考虑,扩大市场份额也很重要。

因此制定目标在整个目标管理中处于核心的地位,也是整个目标管理的基础。制定的目标是否可行,直接关系到目标管理工作的成败。因此在制定目标时要从实际出发,搞清自身实际情况,对自身进行定位,估计现阶段自身所处状态和实现目标的能力,保证目标的可行性。

2.1战略目标的制定

企业战略目标是企业在实施生产过程中所预期的长期结果,是一种具体化的意向象征。而战略目标则是一种整体性要求。它不仅联系着未来与现在,更将全局与部分的利益关系紧密结合起来。科学的战略目标,总是对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综合反映。

科技型企业或者产品的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分为种子期、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5个阶段。科技型企业在制定企业战略目标之前,必须要了解目前处于生命周期的什么阶段。在进入确定战略目标的工作之前,首要做的事情就是复核审查已完成的调研成果,便于进一步完善、整理,搞清楚自身与对手、企业与环境、机会与威胁、长处与短处、需求与资源、现在与未来等之间的对比关系,才能为确定战略目标奠定起比较可靠的基础。侧重点是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和对未来研究和预测,最关键的还是那些对企业未来具有决定意义的外部环境的信息。

2.2年度目标的制定

年度目标是战略规划中的具体实施领头羊,又是经营绩效的一个具体的考量指标。因此年度目标的设定既要考虑战略方向,又要考虑现实的可行性和具体性。

制定年度目标要注意以下2点:

(1)目标体系纵向流程化构建。目标体系的纵向流程化构建体现在将公司战略规划分解为年度计划,充分结合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方针、总政策,体现阶段性目标与实现长期目标的关系,做到目标体系与企业的使命、价值、定位、核心能力相一致。

(2)目标体系横向流程化构建。目标体系的横向流程化构建体现在其系统内在的合理性上,即要求系统内各要素在价值增值过程中保证目标的统一性、同步性,不能因为一个要素的原因制约整个系统的发展。各要素间要建立横向快速协调关系,在问题发生后能够快速响应,快速解决,保证计划按时完成。

3组织绩效管理

组织绩效是指组织在某一时期内组织任务完成的数量、质量、效率及赢利情况。为确保目标的完成,企业在制定了目标以后,需要对目标的实施情况加以控制和管理,这就是组织绩效管理。科技型企业在企业成长期更要主要对组织绩效的管理,通过组织绩效管理,才能实现组织目标。

3.1组织绩效是目标的分解与责任落实

战略需要被转化为企业的阶段性的目标和计划,在此基础上形成各个部门的目标和计划,继而形成员工个人的目标和计划。这是基于企业战略明晰、组织结构确定的前提下实施的。

在目标分解中,要注意3点:一是自上而下,逐级分解;二是针对每个层次上分解到的目标,要制定出实现该目标的具体对策和措施,确保目标能够实现;三是结合协调各业务部门的关系。公司级目标属于共担目标,不是单个部门可以直接控制的。

目标分解的目的就是将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位员工,通过目标分解,员工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同时更加清楚了上级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如果责任不明,一方面使员工对自己工作职责不清,另一方面也会出现推诿的现象,这会浪费大量的精力和资金,使企业运转效率变低,成本增加。

3.2组织绩效反馈就是目标实施的过程跟踪

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上的均衡和协调都是很重要的,执行中的调节就是保证这种均衡和协调的。目标管理者通过对目标执行的监控和各级部门的反馈随时获取信息。而组织绩效过程完成情况就是对目标的监控。管理者要时刻关注经营环境的变化,保持完成目标策略的适应和灵活性。科技型企业尤为如此,新技术新产品很快会被其他竞争对手所模仿甚至超越,绩效完成情况或多或少能反馈出目标的完成情况,有助于决策者及时调整战略。

4组织绩效的考核

4.1组织绩效考核的执行

要想抓好目标的实施,必须有一套良好的运作管理机制来保证。目标管理必须与企业的激励机制相结合,高层要向基层承诺支持目标达成的资源投入和目标达成后的各种奖励,基层应向高层承诺对目标的认同和为达成目标付出的努力。组织绩效管理严格的规则以及目标完成结果和激励因素的挂钩给各级人员带来较大的压力必将转化为巨大的工作动力,结果是团队成员业绩与能力提升的需求加大,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团队精神得以逐步形成。目标制定、目标实施、目标考评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4.2考核体系的建立健全

考核不是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而是促进目标实现的一种手段。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目标考核体系,如何有效的将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是企业考核组织应该考虑的问题。

(1)过程考核。传统的考核面向部门,过多地关注了结果,忽视了过程以及过程中的协作,忽视了生产过程中物料的损耗、上级投入对产出质量的影响等因素。目标考核不仅强调工作计划的完成、工作职责的履行,更要关注目标执行过程中的规范性、主动性、责任性等关键行为。

(2)考核指标、考核标准的完善。对于指标的设立,需要经过一定时期的调研,最终确定合理性,并建立一定的反馈渠道,将问题从设计阶段解决。考核标准是用来作为判断依据的考核规则或者衡量基准,用以确定目标实现水平程度。对于建立好的考核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原则上是不予更改,确实需要修改的,要经过一系列调研后方可确认。

(3)考核形式。当考核标准建立之后,就是按照一定的周期执行考核。对于工作完成程度的判定,可以量化的参照完成率来判定,对于不可量化的定性指标,主观判断往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对于定性指标的判定,宜从多角度去判断,综合评价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态度等。

(4)考核的结果反馈。能否及时妥善地将考核结果执行并反馈会影响到整个考评工作的成效。部门有可能对绩效考评结果产生质疑,需要有申诉的机会和途径,也需要企业管理人员针对其考评显现出的问题提供援助等。开展反馈沟通实质是一个增强组织人文关怀和凝聚力与实现企业目标互惠的过程。通过反馈面谈既表达了考核组对部门管理的关心,增强组织归属感,也有利于帮助部门查找原因所在,一起制定下一周期的计划,来提高部门管理,有利于促进组织目标实现。

阻击潜行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俄罗斯;民族个性;形成因素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7-0211-02

民族个性亦称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它包括了许多因素,有心理、生理遗传基因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在其地理、历史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实现的。其中文化是最主要的因素。

在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下,俄罗斯表现出鲜明的双重性格。表现在:专制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残忍、暴力和善良、柔顺;信守宗教仪式和追求真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追随上帝和战斗的无神论;谦逊恭顺和放肆无理;奴隶主义和造反行动。俄罗斯人的矛盾性和极端性,常在不经意间表露出来,令人迷惑和无所适从。他们的思维方式和采取的行动通常是极端的。

一、俄罗斯民族双重性格的表现

(一)不畏强权与服从温顺

俄罗斯人勇敢顽强,坚忍不拔,赢得了很多世界规模的战争。从俄法战争到二战,俄罗斯不屈不挠、顽强战斗的精神让世界惊叹。每到关键时刻,特别是国家存亡和发展的重要关头,俄罗斯人都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他们从小就培养孩子勇敢的性格,零下20多度的严寒中,幼儿园的老师带着孩子去户外冷水浴,强壮孩子的身体,培养他们勇敢顽强的性格。

同时,俄罗斯人又温顺驯服,易于统治。俄罗斯精神中无限的忍耐、温顺,是古代奴隶制中少有的。屠格涅夫笔下的农民对一切都满足,不抱怨,不诉苦,甚至漠视死亡。他们的温顺忍辱,可使善良的人流泪,也会使崇尚自由的人对他们的奴性深感厌恶。在俄罗斯历史上,真正属于俄罗斯的统治者并不多。诺夫哥罗德的居民从瑞典邀请瓦良格人留里克及其亲属和武士队整顿秩序,三次瓜分波兰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德国人,让苏联一跃成为超级大国的斯大林是格鲁吉亚人。俄罗斯对他们都表现出了恭顺与服从。

(二)野蛮强横与敏感有礼

俄罗斯人暴躁和耐性同在。他们往往被激情支配,性格十分暴躁,行动起来不顾一切。而且俄罗斯人有时会十分小气,冷漠无情,俄罗斯还是一个不喜欢认错的民族。在现实中,似乎很少听到俄罗斯人道歉。但是他们也多愁善感,优柔寡断,在喝醉后,俄罗斯人多半会变得非常伤感,谈起伤心事甚至声泪俱下。同时,俄罗斯又是一个有礼的民族,不讲文明礼貌会遭到鄙视。在街上司机会主动减慢车速,礼让行人,高峰期也一样,更听不到催促行人的喇叭声。俄罗斯人讲究排队的秩序,在任何时候都会有秩序地排队购物。习惯排队的俄罗斯人有时候会开玩笑说:“至少排队让你显得更像个绅士。”

(三)自大排外与开放宽容

俄罗斯人骄傲自大,盲目排外。这体现在俄罗斯人与人交往的方方面面。他们奉行“国人优先”的政策。例如:乘飞机时,外国人有专用的“外国旅游者等候厅”,但绝不是为了给其提供便利。等外国人急匆匆登机时,俄国乘客早已捷足先登,稳稳地坐在了座位上。出入境时,俄国边检也总是先验放同胞,然后再是外国游客。

但是从俄罗斯接受东正教为国教、彼得一世改革,到叶利钦、普京的改革都可以看出,俄罗斯人一直羡慕、模仿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学习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力图把自己改造成一个纯正的西方人。俄语中外来词泛滥就表明了这一点。同时我们也可随时发现俄罗斯人善良真诚,乐于助人,热情好客,非常慷慨,在人际关系上比较大度,有时会十分亲近,把客人当家人看待。

(四)急躁与慵懒

我们时刻能感受到俄罗斯人的豪爽和直率,但与之共事却很少顺畅。古代俄罗斯像一只笨重的北极熊,生活节奏缓慢。但经历了战争、暴乱、革命和危机之后,俄罗斯迅速崛起,二战后一举成为超级大国,经济发展迅猛,生活节奏加快。莫斯科的街头,人们行色匆匆,他们视时间如生命,对浪费他们时间的人暴跳如雷。其实他们未必在赶时间,只是没有耐性,性情急躁的表现。同时,他们又保留着传统的惰性,办事效率低而拖沓,似乎缺少一个完好的组织机制,不会急人所急。所以,俄罗斯人口头上答应帮别人时很豪爽,但是行动起来会让人等很久。可以说,他们时而懒惰,时而勤奋。

俄罗斯因其双重性格而被视为易变的民族。这从地名的反复变化中就可以看出。俄罗斯著名城市圣彼得堡在1703年叫圣彼得堡,1914年改称彼得格勒,1924年又改为列宁格勒,1991年又恢复为圣彼得堡。这也反映着俄罗斯意识形态和社会形态的变化。

二、俄罗斯民族个性的成因

(一)气候

漫长、严酷的冬季,给了俄罗斯深刻的内涵,形成了他们隐忍、庄严、感伤和受难的性格。冬天人们无法从事农业劳动,只能聚在屋里烤火,喝酒跳舞,发泄情感。严寒滋长了俄罗斯人的惰性和嗜酒的性情。而夏日温暖短暂,弥足珍贵。俄罗斯人在短时间里尽情释放自己的激情和活力,欢笑享乐。严寒的压抑使夏日的激情更加狂热,这无疑加剧了俄罗斯人的极端性格。

(二)地理

巨大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给了俄罗斯宽广的胸怀。俄罗斯男女都给人豪爽豁达的感觉。

俄罗斯辽阔的大地给俄罗斯人一种独特的安全感。在俄罗斯大地母亲的庇护下,他们没有任何恐惧。他们对大地母亲像对待圣母一样依赖、温顺,肯为她牺牲一切。在与土地相联系的意义上,俄罗斯是一个不可能被征服的民族。也正因为如此,在不断绝俄罗斯人与土地的天然联系时,俄罗斯又是易于被统治的。

幅员辽阔造就了俄罗斯人的惰性。俄罗斯人沃野上有着享用不尽的资源。人们无须努力打拼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所以他们又性情浮躁,很难对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俄罗斯既勤奋坚强,又最具依赖性和惰性。

俄罗斯地跨欧亚,便于吸收东西方文化,但在文化上却既不属于欧洲也不属于亚洲,欧洲部分受西方影响较大,亚洲部分受东方影响较深。东西文化在俄罗斯发生碰撞,使俄罗斯不断徘徊在东西方文化之间,这形成了俄罗斯特有的精神和性格(恰达耶夫,1999:15)。俄罗斯人既具备东方人的圆润、温和,也兼有西方人的开放、乐观和豪放。俄罗斯的极端性格恰好是东西文化冲突的表现。

(三)宗教

宗教在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俄罗斯民族性格有重要的影响。古代俄罗斯人信奉多神教。他们敬畏和热爱自然,寄希望于自然。这是俄罗斯民族的性格、心理的起点。不过,多神教没有统一的教义和宗教理论,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在公元988年罗斯洗礼之后,东正教成为俄罗斯的国教,融合了多神教因素的东正教也就成为俄罗斯最独特的民族特性。东正教主张博爱、宽恕和忍耐,视神圣为最高价值,追求绝对的善。在他们认为合乎绝对理性的时候,俄罗斯人温顺善良,互相帮助,可以忍受任何苦难和牺牲。东正教是基督教的正教,主张普济众生和救世精神,俄罗斯人是上帝的选民,肩负着拯救全人类的使命,因此满怀对全人类和对全世界命运的忧虑。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影响力一度下降,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信教人数达70%,其中50%信仰东正教。俄罗斯独特的文化形式可以说是建立在东正教基础上的。东正教渗透并扎根于俄罗斯民族的方方面面,成为其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的主体成分。

(四)经济和历史因素

俄罗斯实行农奴制度长达几个世纪。农村公社和封建庄园长期充当俄罗斯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工业革命开始时,俄罗斯还滞留在封建落后的状态中,他们习惯集体生活,有很强的宗教集体主义精神,对个人价值缺乏认同。这是因为俄罗斯人离开村社和土地就难以生存,并且法律也不允许个人自由流动,他们只有作为集体的一员才能存在。这些都成为其民族性格的一部分。

严酷的宗法专制、农奴制也使俄罗斯“不习惯于做一切做作、一切矫情、一切贵族的傲慢、一切姿态”。(靳会新,2011:60)俄罗斯社会下层无法接受西方文明,而彼得大帝的改革使贵族知识分子有机会接受西方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向往构成了俄罗斯不同于其他东方民族的特色。受西方文明熏陶的贵族知识分子和受奴役的农奴差距极大。俄罗斯文化阶层和民众生产方式分离,进而形成贵族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对立。今天俄罗斯是一个高素质民族,在各个领域占世界一流。但是社会上也盛行拜金主义,很多青年人爱慕虚荣,追求物质满足和腐朽糜烂的生活。这都源于长期被奴役所积累的惰性,源于俄罗斯人安于苦难,又贪图安逸的心理。由地理条件和相应生产方式所造成的文化分裂是俄罗斯性格分裂的深层原因。

二战中,俄罗斯为世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民族性格。在冷战时期,苏联虽然最终解体,但也改变了世界。历史增强了俄罗斯民族的自尊心,也给俄罗斯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光辉的过去、衰微的现实和东方文化的影响综合在一起,使俄罗斯民族有着深深的怀旧情结,他们总是沉迷于过去,也许是害怕面对社会和生活的巨变,他们总是愿意从对过去的回忆中去寻找自信和力量。随之而来的是高傲自大,盲目排外的民族心理。

在俄罗斯性格中,强烈的无政府主义与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是一对鲜明的矛盾。俄罗斯既是世界上最富有自由、漫游本性,最无国家组织的民族,同时也是最崇尚集体主义,最适应专制国家制度的民族。时代在发展,俄罗斯性格将会变化,表现出新的特征,但那些深层的基因并不会一下子改变,有些特征将会更趋于鲜明。

参考文献:

[1]靳会新.俄罗斯民族性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因素[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1).

[2]恰达耶夫.俄罗斯思想文库箴言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相关期刊更多

解放军生活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

中国科学美容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