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借助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3. 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海滨景象的风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借助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海滨景象的风貌。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一)认读课题
出示祖国版图,谈话: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到海滨小城走一走。
1.
指名读课题,指导准读前鼻音“滨”
2.
齐读课题
(二)写好课题
1. 学生书空,老师板书,一起来写好课题中的“滨”字
2. 相机提示:滨,形声字。左边三点水,右边是宾客的宾。
(三)理解课题
1. 提问:海滨小城,换一个字,你怎么换?
小结:海滨小城一座靠近海的城市,海滨的“滨”是水边,靠近水的地方。
2.“滨”扩词:
靠近海的地方——海滨;
靠近湖的地方——湖滨;
还有什么滨?——河滨。
齐读三个词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作者林遐笔下的海滨小城是怎样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一)一读课文,读顺课文。
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发现易错的地方用笔标一标。
2. 请学生做小老师,提醒易错字:在哪个自然段的?第几行? 多音字很容易读错,真是火眼睛睛。
(1)多音字:胳臂
小老师领读词语,齐读句子。
(2)形近字:睬 踩
小老师交流区分方法,再按小组放入句子中读。
“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
3.
同桌互读,纠正读音,把课文读准确。
(二)二读课文,理清地点。
1. 说一说:这是一座怎样的海滨小城。 追问: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齐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相机板书:美丽整洁
随文教学“洁”,三点水,右边是战士的士,上横长,下面一个口下横短
2.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美丽整洁”写了海滨小城的哪些地方? 指名说,请回答的学生贴板贴:大海、沙滩、庭院、公园、街道
3. 这五个地方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你会怎么分?为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对板贴归类 (1-3)海滨景象:大海、沙滩
(4-6)小城景象:庭院、公园、街道
4. 依托板书,理清脉络
课文围绕美丽整洁,主要介绍了海滨景象:大海、沙滩,(1-3)自然段
小城景象:庭院、公园、街道,(4-6)自然段
三、情境体验,品读海滨之美
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文字先来到海滨,一起做一个小小摄影师。 学生四人为一组,讨论交流,完成学习单:
(一)
白天的海滨
1. 学生交流
2. 根据学生交流,提取词串,齐读: 蓝的天 蓝的海
棕色的机帆船 银白色的军舰
白色、灰色的海鸥 白色、灰色的云朵
3. 借助词串,想象画面
选择几个词语,说一说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生合作,再读词串
4. 借助画面,回忆同学拍摄的景物,说一说白天海滨的景象。
5.搭建支架,有序说画面
(1)白天的大海色彩丰富,画面中的景物有些多,散在哪里,怎么把它们说得有层次一些,回归文本,看看作者的文字,齐读诗行排列的文字: 天是蓝的, 海也是蓝的。
海天交界的水平线上,
有棕色的机帆船和银白色的军舰 来来往往。
天空飞翔着白色、灰色的海鸥, 还飘着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
(2)动态展示,发现顺序
景物:天、海 机帆船和军舰 海鸥和云朵
色彩:蓝的 棕色、银白色 白色、灰色
位置:天和海 海天水平线 天空中
(3)借助支架,描绘画面
①点拨:先从整体说画面,再说细节。
②再读这段文字,有顺序地说。
要求:说出丰富的色彩,说出画面的层次。
(二)
早晨的海滨
1. 学生交流
2. 转换视角,发现纯粹色彩 师引读:
棕色的机帆船
金黄色 银白色的军舰
金黄色 白色、灰色的海鸥
金黄色 白色、灰色的云朵
金黄色 帆船上的渔民的脸和胳臂
金黄色 军舰上的战士的脸和胳臂
金黄色
小结:早晨,大海就是一片金黄色。
3. 借助句式,强化色彩的纯粹感 他们为什么会变成金黄色?因为?
示范:早晨,机帆船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早晨,军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早晨,海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早晨,云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男生读: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迁移:帆船上,渔民的脸和胳臂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军舰上,战士的脸和胳臂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生读:帆船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他们的脸和胳臂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4. 聚焦关键词语,感受色彩纯粹之美
(1)寻找关键词语,感受画面色彩
这金黄色就是——朝阳,朝阳用一个什么动作让早晨的大海变成金黄色? 默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2)聚焦关键词语,强化画面色彩
动词“镀”,这个字是金字旁,和什么有关?
出示字典解释:“镀”是使一种金属附着在另一种金属表面的化学方法。 这段话中_______附着在__________。
(3)品读关键词语,感受语言魅力
换一个词,你会选什么?
作者为什么会选这个“镀”字? 图画比较,体会语言魅力
小结:它镀上金属,看起来光亮、均匀、细腻的,就像金黄色的朝阳洒在海面上。用上这个“镀”字,作者匠心独运,齐读早晨的大海。
5.借助词串,描绘早晨的海滨景象
棕色的机帆船 金黄色 银白色的军舰
金黄色 白色、灰色的海鸥 金黄色 白色、灰色的云朵 金黄色
帆船上的渔民的脸和胳臂 金黄色 军舰上的战士的脸和胳臂 金黄色
①指名说出色彩:运用课文中的原句,抓住画面中最重要的金黄色。
②提示说出变化:早晨的海滨与白天的海滨颜色已经发生了许多的变化。 原来,棕色的机帆船变成了金黄色,学生接着说; 连人也变成了金黄色,学生接着说。
(三)
傍晚的海滨
1. 学生交流
2. 画面欣赏,内化语言
3. 方法应用,练说傍晚的大海 方法提示:抓住事物和色彩把画面描绘出来了,用这样的方法说一说傍晚的海滨。
①学生自由练说,教师巡视点拨(画面中还有声音)
②学生交流分享
小结:海滨之美,色彩美得丰富,色彩美得纯粹,色彩美得喧闹,齐读海滨景象(1-3)
四、
书写感受汉字美
1.
集中识字:栽 载
(1)连一连,选意思 (2)写一写,记心中
我会写:
海 整 满树
我想提醒你:
五、抛砖引玉,导游小城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在文字中感受了海滨之美,小城之美又体现在何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来学习。
板书设计:
19
海滨小城
大海 海
小城 庭院
关键词:阅读教学;经典语段;习作起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34-01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三、四年级学生习作的要求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由于不明白作文的规范性,缺乏生活经验和习作经验,常常感到写作文很吃力,往往对写作文有畏难情绪和厌倦心理。这一现状迫使作为教师的我们陷入沉思:怎样才能使学生由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到愿写作文,会写作文甚至爱写作文呢?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认真研读教材后,我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篇篇文质兼美,意境隽永,尤其是其中的经典语段更是三年级学生习作起步的最佳范例。于是我做了《跟着课文经典语段学习书面表达》的小课题研究。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发现跟着课文经典语段学习书面表达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增强习作信心,提高写作能力的一条捷径。那么怎样跟着课文经典语段学习书面表达呢?
1.跟着课文经典语段学习丰富语言
处于三年级年龄段的孩子特别爱动、好玩,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爱说、想说,喜爱表达,但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闻和表达心中的感悟。这些合适的语言从哪儿习得呢?当然应该在阅读中习得。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丰富学生的语言,让学生跟着作家学习遣词造句。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的最后一自然段:"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作者用一就话来表达对自己母校的赞美和怀念。我在教学时,就让学生像作者一样赞美我们我们的学校。 "这就是我们的学校,一所( )小学。"学生们就会说:"这就是我们的学校,一所(农民工子女)小学。""这就是我们的学校,一所(干净整洁的)小学。"接着我又叫学生夸赞我们的家乡重庆,学生们就说出了这样的句子:"这就是我的家乡重庆,一座山清水秀的城市。""这就是我的家乡重庆,一座美丽山城。"最后又叫他们夸赞自己想夸赞什么就夸赞什么。三年级上册的课文中像这样的经典语言很多,如第二课《金色的草地》第二自然段中的"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第四自然段中的"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只要老师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模仿,学生自然而然就会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悟了。
学生不但要学会表达心中的感悟,还要学会描述自己所看到的事物。三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的第二自然段:"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的的手法生动形象的描写自己看到的秋天的景物。我在教学这一段时,不仅让学生背下这些语句,而且让学生练习像作者一样描写校园里的景物。
2.跟着课文经典语段学习观察方法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习作要求中段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就是将习作表达的视野引向生活,要求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了解社会,发现与探索自然。三年级的学生在习作时不知道写什么,无话可说,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观察周围的事物,而是他们不知道怎样仔细观察,在他们的心中观察就是看一眼,当然就很少有新奇的发现,更没有想表达的冲动。要想让学生在习作中有话可说,老师必须教会学生一些常用的观察方法,让学生学会仔细观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老师什么时候教,怎样教学生观察方法呢?当让步是习作指导时的空洞说教,而是在阅读教学利用可课文经典语段,引导学生揣摩,感悟作家观察事物时所用的方法,并拿来用在自己的观察中。
3.跟着课文经典语段学习构段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识字写字活动策略越来越受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写字识字是以后学生学习阅读写作的基础,它在以后语文的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就小学语文课堂识字写字活动策略这一问题阐述自己的机械重复后有意识记,化抽象记忆为具体形象记忆,幽默诙谐的教学等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对字词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对字词的学习是从小的一个积累过程,儿童的语言是个体受到环境与之相互作用的结果。婴儿从哭到分化出单音节,再到双音节多音节,最后再到有意义的语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婴儿期存在一个词语爆炸的现象,在这个时期家长应该多与孩子说话。幼儿期幼儿的词汇数量不断增加,此类范围也不断扩大,能够理解的词汇也逐渐增多。婴儿期和幼儿期的言语发展对小学语文学习识字写字都非常重要。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好识字写字是言语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它为小学生日后的言语表达和书面表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教师来说教学策略是非常重要的,用什么样的方法能让小学生更准确更迅速的识字写字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做的事情,在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他人的学习下,整理总结了一下几点小学语文课堂识字写字活动策略。
一、识字活动策略
1.机械重复后有意识记,增强记忆效果
心理学家将记忆的过程分为三种,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在学习识字的时候,学生先看见字,这个字的形象首先会作为视觉刺激进入大脑皮层,学生的脑子对这个字有了印象,通过对字的读音机械的重复与长时间注视,学生暂时记住这个字,但是要想长时间记住,还需要对字进行进一步加工。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第一课《让我们荡起双江》时,老师应该先把课文后的生字词浆、塔、周、环、墙、轻、洒等注有拼音的词带着学生先读几遍,让学生先熟悉一下不认识的字,然后老师再带着学生朗读课文。先读完一遍课文后,让学生再读一遍,把生字在课文中找到画出来,把组成的词也画出来。比如画出双桨、白塔、四周、红墙等词语,让单个无意义的词变成有意义的词,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词的理解,也更有利于词的记忆。
2.化抽象记忆为具体形象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生的学习的活动策略比较刻板、单一,在记忆的时候只是机械的重复虽然能短暂记忆但是时间长了就会遗忘,除了上面有意识记的方法外,还有一个好的方法就是抽象东西具体化。小学生的的思维逐渐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变化,这对数学的学习是有好处的,但是在语问教学方面具体形象教学更适合他们。
还是以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第一课《让我们荡起双江》为例,老师可以在学习课文之前教给学生放《让我们荡起双江》这首歌的视频,朗朗上口的旋律和优美的曲调肯定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且视频中的画面感强,老师可以根据视频的画面给同学解释,比如出现了浆之后,老师就给学生介绍浆,包括形状作用等,这不仅让学生记住了浆,还增强了同学认知的本领。这样的学习效率是非常高的。
3.幽默诙谐的教学
中国字都是有结构的,老师在教学中可以拆分,比如“团”,为什么是这样呢?老师可以解释成一群有才华才能的人围在一起就成为一个团队了,这样学生会很好理解也会很好记忆。
二、写字活动策略
1.正确认识写字,树立好的观念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基本功,俗话说,字如其人。写一手好字会给别人很好的印象分,但是练字就要从娃娃抓起。写字最基本的就是临摹,而临摹最重要的就是态度。在学生还是一年级时,老师就应该给学生灌输写好字的重要性,因为在以后的升学考试中写字漂亮是非常占优势的。所以对于老师而言,怎么让学生认真写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2.临摹有样,奖励进步
小学生的主动性差,而且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要多鼓励学生写的字。课本每篇文章后都有写一写的一部分,是用红体写的,在老师教完课后,先让同学一起把课本上的字体描一遍,然后再在本子上比着写。学生在写的时候老师可以观察那些同学写的好,对这些同学提出表扬。或者前后左右形成4人小组,每组选出一个写字写的最好的给其它伙伴指出不足,形成一个互帮互助小组,这样也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老师则可以每周评选一个写字之星和书写进步之星,并且给她们一定的奖励,不如一支钢笔一个本子等来鼓励他们继续。这样会调动学生的写字的积极性,并且他们会更努力的写好字。
3.电脑视频教学,提高写字的科学性
很多人会写字但是写的不好,写字里面其实有很大的学问,字也可以透露一个人的性格,所以学会写字很重要。什么叫做会写字,什么样的字最美?这些问题没有人回答,但是人与人的审美是有共性的。学多人都是横平竖直但是写出来就是不好看,这是因为写字时长短的比例安排不合理,写好字临摹很重要,但是了解字的结构更重要。很多学生在学习写字的时候是把整个字看完之后再埋头去写,这样的写字很有助于对字的记忆,但是很不利于书写出漂亮的字,因为看一眼早已忘记字整齐的样子。建议学生在鞋子的时候,看一笔写一笔,仔细看清字的比例结构。
现在网上有很多教学写字的资源,老师可以找一些视频课,一笔一划的给学生讲解。比如“浆”这个字,点要怎么写才好看,上下比例多少才看起来舒服,这都是非常有讲究的,但是目前很多老师没有意识到字的比例的关键性,认为把字写对就可以,在教学方面希望能够对学生有更高的要求,老师也可以建议家长在家里督促学生学习练习写字,学习合理安排结构。
小学语文课堂识字写字的活动策略有很多,以上是经过我多面的教学经验和借鉴学习中总结的一些方法,这些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想让学生更快更准确的认识记住字并且规范的书写。现在的教学方式多样,教学资源丰富,但是我们只有语文知识和专业素养是不够的,我觉得我们除此之外还应该利用其他学科来促进语文的教学,比如心理学。在我们了解了学生现在思维学习的发展特点后更针对性的教学才会更有效。以上策略只是个人见解,还有很多不足可以改正。
【参考文献】
【1】尤志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2004
独立阅读课文教学的价值取向,是通过独立阅读课文教学这种形式,让学生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养成独立的价值判断和对社会的认识,利用自我意识的发掘来促进学生个性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实现新课程标准教学的目标。
1 独立阅读课文更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从独立阅读课文的性质看,它完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学习的练习课,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或自学能力为目标的实践课。
1.1 教师要做好课文阅读的引导
独立阅读课通常每篇只安排一课时,它简洁利索,重点突出,侧重自学,以学生独立学习为主,教师更多的是引导作用。它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自主性,教师适时点拨启发,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学结合起来,从而打造一个真正的高效课堂。
1.2 独立阅读课文选择要有针对性
独立阅读课文要和本单元或本组课文有关联,通过独立阅读进一步加深对本组课文的理解和学习,教师要针对本组课文的关键点来进行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达到深化单元主题的目的。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2课《听听,秋的声音》,利用课件安排学生听读全文,边听边展开想象,然后学生再次带着自己的想象快速读课文,讨论交流内心想象的画面:大树落叶、蟋蟀争鸣、大雁南去等等,通过交流再次对秋的声音进行理解,并在课文内容学习之后,组织同学进行课文的续写,培养学生的情操和语言表达能力。
1.3 独立阅读课文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独立阅读课文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学会阅读,更有将阅读所得应用于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人教版第八册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在阅读课文之前,先阅读课前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文,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并在课文阅读结束之后,结合生活阅历和个人理解提出治理S河的对策。让学生在课文阅读之外,增加对自然规律的理解,明白按规律办事的重要性。
1.4 重视学生的参与感
就是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参与,学生完全独立自主地依照“独立阅读课”学习目标进行。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学习,本组课文的侧重点在于语言表达的艺术,通过综合性学习,不断丰富语言,并学习用合适的语言进行交流,本组课文中有两篇课文为独立阅读课文,分别为《半截蜡烛》和《打电话》,这两篇课文分别是剧本和相声两种形式,剧本体现的是语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性,相声体现的是其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艺术所独特的魅力。这两篇课文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角色扮演,增加学生的参与感,让他们自己体会语言的魅力。或者分小组进行独立话剧的排练,并让其他小组的成员进行点评,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对语言的认知能力。
2 让学生挖掘自我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学生的好奇心是其学习的动力,只有主动性的学习,才会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学生自我意识的挖掘是独立课文阅读教学培养的方向之一,学生通过独立阅读课文的学习,并根据课文的侧重点,来探寻自我内心的共鸣。如人教版第12册第4组课文《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两篇独立阅读课文,在教学中,要侧重学生对自我意识的挖掘,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依靠不屈的意志和抗争的勇气,要依靠自己才能将生活继续下去,这种挖掘自我意识的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转变其被动的学习状态,让学生能自主学习,热爱学习。
3 通过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热爱生活
独立阅读课文的选择更多的只是作为教学目的的一个体现,是让学生能够根据这些课文的学习和认知,提升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足够多的知识语言积累,进一步通过阅读能力的培养,带动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这些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获得了提升,也让他们对生活产生了热爱。语文课文就是生活的浓缩,而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就是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认识生活,更好的热爱生活,达到心理上的成熟。
4 结语
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作为单元课文教学的辅助部分,更多的是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独立阅读课文的学习是对学生在精讲课文学习语文知识的一种补充,对学生培养阅读兴趣、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想无论是教学什么课文,其立足点都应该是以学生为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在阅读中体验语文的魅力,从而真正的爱上语文这门学科。
参考文献:
[1] 刘建梅.超越浮华,回归语文的本真――关于小学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03).
[2] 凌芝瑜.关于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第一课时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33).
本课选自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本课内容、结构较简单,但有些句子离儿童生活较远,不易理解,如“释放、回收人造卫星”等。本单元的训练是“写清楚一件事物的特点和用途。”本章节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致力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向往。根据单元训练要求和的要求,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懂得航天飞机的相关知识。
2、让学生在自主查阅资料和合作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长大致力于用科学为人类造神福的志趣。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把教学重点定在朗读课文,了解航天飞机的特点和作用,并学习用自己个体语言介绍航天飞机,使读写相结合,培养交流的能力。难点为领悟“航天飞机能在太空中释放和回收人造地球卫星”;“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等句子的意思。
二、学生分析:
我校从一年级便开设有电脑课,孩子到三年级已经会熟练运用google等搜索引擎上网查找资料,从网上复制资料存入文档,会运用frontpage制作简单的网页,个别学生会制作出水平相对精美的网页,这样对于航天飞机的学习就可以利用学生的差异资源,小组互助学习。
三、教学媒体设计
教学活动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学为宗旨,在教学中以网络为平台,设计了航天飞机的课程资源网页。该网页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分为:
1、相关资料(包括学生前期准备制作的网页和教师资料,其中有航天器、神州5号等相关的各种资料以及链接的相关网址)、供学生主动探究
2、课文学习(主要用于情境引入、重难点突破、生字学习、学习方法指导等)、
3、展示舞台(学生学习中制作的作品小学语文互动拓展阅读教学最显着的特点就是:学生的大量阅读与作业紧密地挂起钩来。教师将学生的作品在站中展示,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小小论坛(主要用于学生提出、上传各种问题为学生主题学习而开设的BBS论坛,是学生发表见解和交流的窗口。学生可以在讨论区提出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回复看到的事实,发表自己的见解。)
5、小小研究员(A提供研究小主题。B介绍一些适用的研究方法)这五个部分,教师、学生可以根据教和学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使用。
四、教法、学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难点部分以教学网站相助,配合活动教学法及总结法,帮助学生分解教学难点,增强课堂的问题情境,促学生入境探究,学生可以在网络的背景下,通过扮演角色而主动地去浏览信息,扩大信息量,学习课文。
五、教学过程设计及理论依据
前期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出多媒体网页式课件。
2)学生准备,分小组完成预习的资料查阅,并在第一课时后整理自己的资料,形成自己的网页。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主要按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1、背景呈现,情境导入,进行质疑
1)课件演示:浩邈宇宙中,飞船、航空站等航天器的活动显示厂人类对天宇的孜孜追求,当第一个航天飞机部出地球,人类了解宇宙的梦想就越来越近了。我国的神州5号冲入天宇,把中国带入了尖端航天科技的领域。在不久的未来,中国也一定会拥有自己的航天飞机,邀游太空。
宇宙是人类亘古的向往,对于孩子也一样。视频的展示,激起学生的兴趣,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2)学生活动:在课件的引导下,感受宇宙的广阔和神秘,并交流自己在前期的准备中所得到的信息。同时对自己想知道的进行质疑。质疑是创新思维的起源,是探究的起步,面对神秘的太空,学生一定会充满好奇,这样利于调动起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3)教师活动:帮助学生把问题分类,存疑。并引导学生进入航天飞机的学习。
2、朗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脉络
3、多边互动,读写结合,突破重难点
读写是三年级的两大支柱,更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在。课标强调在学习写作的初期,给予学生写的材料和写的兴趣。运用站中的“相关资料”平台,使学生共享丰富教学资料,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同时提供丰富的说话材料,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1)、视频演示,理解句子,朗读感悟(突破难点)
难点处需要教师的帮助,对于“航天飞机绕地球转圈圈,在太空中释放和回收人造地球卫星。”等2处难点句子的理解航天飞机得快、飞得高的特点,通过点击句子,观看课件航天飞机在太空工作的实录,以形象的直观录相帮学生理解课文句子。促学生有理解地读,有感悟有想像地读。
2)网上浏览,拓展说话材料(落实重点)
课标中强调习作练习应在感悟、积累的基础上运用语言。先以课文为例,感悟语言写话,再以课件中丰富的资料为辅,(课前学生和教师制作的网页已经在站中实现共享。学生可以在网上点击任何一个同学或教师的网页进行学习)拓宽说、写的内容,进行说、写训练,“我是航天飞机,我的本领可大了,我能______,我还能______”。(前一空可运用书中的资料,后一空拓展学生对航天飞机的课外认识。)达到课内到课外的延伸。从而教会学生学习。
这样重、难点的突破在站的帮助和读写的过程中进行着。使语文成为一种实践,并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得到落实。
4、展示作品,辩论对比
学生将课文和网上的信息进行处理,选择小组的主题,制作成PowerPoint等电子作品,利用大屏幕投影演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航天飞机和飞机的辩论“到底谁更能干?”在辩论中,学生运用资料进行有礼有节的对话,(航天飞机有很大本领,但它耗资太大,起飞不方便,不能民用等)并最终得出结论:不论是谁,都有自己的本领和作用。角色的扮演,对信息的处理运用便语文课堂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为学生对课后的继续学习研究提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