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托物言志的作文

托物言志的作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托物言志的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托物言志的作文

托物言志的作文范文第1篇

优秀的古典诗词作者在创作托物言志这一类作品时,总是能够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悉心的体验,进而准确地寻觅出能表达自己思想情感以及作品主旨的客观对象,即找准言“志”之“物”,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高三托物言志作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托物言志作文范文1有人赞叹花姿典雅、鲜艳富丽的牡丹;有人欣赏花瓣丰满、色彩绚丽的月季;有人陶醉盈盈如珠、幽香袭人的茉莉;有人钦佩纤尘不染、亭亭玉立的莲花。而我,却独爱秋菊。因为它婀娜多姿,淡雅清新;因为它坚贞不屈,傲视寒霜。

时令渐入深秋,马路上的冬青渐渐招架不住了,露出些微倦意;美人蕉炫耀了一个夏季后,花也凋谢了,叶也枯了;校园里的梧桐树也只剩寥寥数片。只有经过了春天的孕育,夏天的酝酿,在万物凋谢的秋天怒放了,似乎是为了填补这时的空缺,让这萧条的秋不显得凄凉!

周末去园赏菊,入园一阵醉人的秋风吹来,朵朵摆动着婀娜的身姿,翩翩起舞,仿佛在迎接贵宾来临!那五彩缤纷的,红的似火,白的如雪,粉的胜霞……朵朵星星点点,无论哪一朵都有它独特的美:有的含苞待展,有的蓓蕾初绽,有的竞相怒放,不仅妩媚动人,而且有着勃勃朝气,真是美极了!

看!那边是一株“白绣球”,枝茎又粗又高,花又大又白,像洁白的绒毛,又像姑娘的绣球。走进仔细一看,花瓣成镰刀形,弯曲着向外伸展。我不由得低头闻闻,好香啊!

再看那边几盆“金钩挂月”,黄灿灿的颜色,姿态分外俏丽。花瓣平平地向外展开,到尖端上却像弯针似的向里一卷,一层接着一层,密密实实地连在一起,真是名副其实的“金钩”。

“高山流水”,真算得上是之王啦!淡绿的花蕊带着嫩黄色的斑点;白色的花瓣有好几层,像卷曲的头发,又像洁白的玉钗;碧绿的叶子像一条漂亮的绿裙子。它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儿,一直泻到地上,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又像一条闪闪发光的长裙,还像一道瀑布――一道静止、无声、散发着浓香的瀑布。

此外,我还欣赏了亭亭玉立的“大管瓣菊”、玲珑剔透的“绿翠”、素净典雅的“十丈垂帘”……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在这的世界里,我吟咏着:“宁可枝头报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是啊!多少年来,淡雅的菊香始终弥漫、浸润着华夏民族的精神。我们养菊、赏菊,更爱菊,不正是因为它凌霜盛开,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象征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执著追求的情怀吗?

高三托物言志作文范文2前年,爸爸从新疆和田带回来一棵仙人掌,说是送给我的生日礼物。看着它满身长着刺刺的,我一点都不喜欢,冲着爸爸翘起了嘴巴:“你离家两年才回来,送什么不好,偏偏送这个?”但爸爸却乐呵呵地说:“这可是我在大沙漠里挖回来的,别看它长得不怎样,但它会给你精神力量,以后你会喜欢它的”。

听说这位远方“来客”来自神秘的大沙漠,并从祖国的西北边陲来到东南沿海安家,无形中增添了一份好感。爸爸把它种在花盆里,边培土边给我讲解:“在风沙肆虐、干旱缺水的大沙漠里,是很难看到绿色的,但仙人掌却能够顽强地生存下来,它虽然不象花儿那样美丽,但它给沙漠过客呈现出生命的绿色,生存的希望;花儿呢?花开时娇艳欲滴,花落时残花凋零,而且在沙漠那种恶劣环境中是难以成长的,根本无法和仙人掌篦美。你们这代人大多是在温室里长大的,不经风雨,难成大器,在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这样或那样挫折,要多学学仙人掌的百折不挠精神!”

冬去春来,仙人掌渐斩地成为我的好朋友。它并不需要我悉心照料,有水、没水、天热、天冷全都不在乎,有时甚至两三个月都不曾给它浇过水、施过肥,依旧能够茁壮成长。在炎热久旱的夏季,其他盆栽早已垂头丧气,而仙人掌像勇士一样抬着头,眺望着蓝蓝的天空;在寒风刺骨的冬天,别的盆栽早已被爷爷捧回室内,可仙人掌依然矫健地挺立在室外,从不惧怕冰霜雪雨。一块绿色的仙人掌折断到地面,起初我以为它枯死了,没想到不几天它用身体的养份生了根,又长出一棵青春焕发的小仙人掌。它的顽强生命力的确让人佩服!

每当学习、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事,我总爱跑到阳台去看看仙人掌,不时地从它身上汲取奋进的力量。这时我更深深领悟到爸爸之所以从万里之外带回这棵仙人掌的良苦用心。是啊,花儿固然娇艳美丽,但只是昙花一现,遇到一点风吹雨打,就会马上败下阵来。而仙人掌一年四季常青,始终给人带来勃勃生机,它才是真正的英雄。

现在,仙人掌成为促我积极向上的好朋友。从它身上,我学到了坚强、乐观和自信,懂得了生活正是因为困难与挫折才变得多姿多彩。逆境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毫不畏惧的去面对它,知难而进,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高三托物言志作文范文3是谁在泥泞的日子里最初给人们带来春的消息?又是谁为人类定格一方绿色晴空?是小草――一个最平凡而又最伟大的绿色战士。

小草没有花儿妩媚多姿;没有露珠那样晶莹剔透;没有雪花那样洁白如玉。它有的只是傲视狂风暴雨的勇气和扎根泥层的奉献精神。

当春姑娘姗姗来迟的时候,万紫千红的花儿园中翘首;深树中的黄鹂无羁高歌……而人们却忘了绿遍山野的小草。它默默无闻地站在绿化建设的第一线,没有树高,没有花香。手挽手,迎风而立,为大地铺成一条无边无际的绿毯。一棵棵小草,是一个绿色精灵,心甘情愿地任人临身而踏,不发一句,不作一点抱怨。漫漫长夜里,不求了解;未知日子里,不求回报,它只是在墙角呼唤着人类那颗已昏睡的心:请给天空一片蔚蓝;请给夏夜一阵蛙鸣;请给森林一曲鸟歌吧……

保卫小草,给饱受践踏的草儿一块平安地,给饱受烈日的小草一地雨水。让鸟儿的歌声为小草作伴,让鱼儿的龙门之舞为小草喝彩!

狂风暴雨来袭时,小草就像是在为大地而歌,为天空而舞。暴风显然是来者不善,它还痴心妄想将草儿连根拔起。其实纤身细腰的小草早已在这场生死搏斗前备战已久;因为它时刻牢记着大地交给它的绿色任务。小草迎着风雨,忽而昂首挺胸,忽而摇摇摆摆,有如醉酒欢歌,随即大地上奏演了一场“劲草斗疾风”的赞歌。狂风暴雨退步而下,甘拜下风。雨后彩虹焕发七彩光芒把小草身上的“珍珠”折射得更加璀璨……

小草的生命虽然风雨重重,但它,仍义无返顾地为人类制造绿的清新,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保卫这样一个伟大而又无私的绿色生命呢?

保卫小草!让秋天的大地依旧生机勃勃,让蜂影蝶姿为小草装饰,和风细雨为小草飘扬。让我们在时间与空间的地域建立起一座不灭的绿桥。

保卫小草!让整个生命的原野都奏起绿色羌笛,来呼唤那已逝去的灵魂,让那被利益所羁绊得戛然而止的脚步步调一致,共同开发一条新绿之路!

保卫小草!让我们携起手来,撒出更多的'绿芽儿,融化干涸的大漠,开始我们最伟大的绿色征途。

高三托物言志作文范文4我喜欢荷花,喜欢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独特美丽;我喜欢桂花,喜欢它十里飘香的芬芳;我喜欢,喜欢它赏心悦目的淡雅。但我更喜欢梅花,喜欢它的高雅,更是那坚贞不屈的顽强。

冬寒刺骨,大雪纷飞,万花凋零,一片沉静。正当这死气沉沉之际,梅花开了,主宰了寒冬的一切。它,凌风傲骨,迎寒独自开;它素雅芳香,为寒冬点缀了无尽的色彩;它优雅中也不乏勇敢与强势。踏着冰冷的雪地,梅花树一行行、一列列、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像边疆的战士,昂首挺胸,时刻保卫着祖国。树上,朵朵梅花早已在一瞬间竞相开放,傲雪迎风。它娇小、柔嫩,像开在树上的小冰灯,绽放出冬天中最美丽的朵朵瑰丽“奇葩”。它似乎穿着保暖内衣、坚盔甲,无论数九隆冬,多么寒风刺骨,它毫不畏惧,生命虽短暂——只有一个短暂的冬天,它却用自己最美好的身影留给了大地。

古往今来,又有多少文人墨客被梅花的精神折服。卢梅坡笔下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王安石也曾感慨“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看,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而-在《卜算子·咏梅》中更是把梅花描绘得淋漓尽致“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浩浩历史长河,回想中华悠久历史,又有多少像梅花精神的人。文天祥虽身处逆境,被敌人俘虏了,但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却毫不动摇,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佳句;秋瑾更是如此,同样身处逆境,面对敌诱严刑,却坚不吐供,一位女性,竟有如此坚强不屈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还有刘胡兰、赵一曼、江姐……他们面对敌人冰冷的枪口,却显示出那坚定、顽强、无畏的心!

是啊,同样生活在这和平年代的我们,不也一样吗?我们要始终明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时期,无论走在正道,还是身处逆境,我们都应该勇往直前,再多的苦难、再坎坷的道路、再严峻的挑战都应无畏向前,因为只有像梅花那样,经得起风吹雨打,我们的人生才能因此美好,绽放出最绚烂的“梅花”。

梅花啊,你没有桂花的十里飘香;没有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秀美;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你不与桃李争春,不与百花争艳,你只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勇敢无畏,因为你我为你写下这篇“梅花赞”,不仅仅因为你的唯美,更因为你那坚贞无畏的精神时刻鼓舞着13亿中国人!

高三托物言志作文范文5永绽的烟花

不知她是天仙还是魔女,她的身姿不知迷幻了多少人,她逝去前留下的那一笑,不知道抓住了多少人的心。当漆黑的空中火光一现的瞬间,我的心也被震撼了。

一朵烟花飞上天,她飞得好高好高,似是把天冲破了,只听“嘭”的一声,她在空中伸展着身姿,遂嫣然一笑,身子变成千万颗紫色的流星,划过漆黑的天空,便消失在这无边的黑暗中。

不容你寻找,另一朵便接踵而至,两朵,三朵,四朵……当最后一片花瓣也融进这夜中,心中依然记得那恬静的笑,那没有一丝尘埃的笑。明知已到了生命的尽头,却笑得那样天真,那样自信。

坐着车回到家,心中仍然忘不掉那一笑。随着0时钟声地敲响,新的一年来了。

一家人趴在窗边,望着对面天空中那连成片的烟花,笑谈着晚会中惹人发笑的片段,好不惬意。

我凝神望着窗外,此时五彩的烟花围绕着漆黑的天空,黑暗在慢慢的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如白昼般的光亮。没有人愿认输,哪怕下一秒要消失,这一刻也要做到最好。这幅空中的百花图,是那样的华丽,又是那样的迷离,令人神往,却又抓不到她。

不知在窗边趴了多长时间,直到胳膊开始发麻,百花图才渐渐散去。天空又恢复了那墨染得漆黑,月牙儿依旧凄凉地挂在天边。

托物言志的作文范文第2篇

思维能力制约着写作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学生各自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有高有低,表达效果也有好有差,学生写作水平,写作效果受到思维能力高低的影响和制约。学生中文章写得生动形象的往往是喜欢思考,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文章分析得深刻的,往往是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文章另僻溪径,富有见地的,往往是具备了一些创造思维能力的学生。反之,文章东拼西凑,人云亦云,是缺乏独立思维能力;文章离题,把握不住中心,是思维缺乏方向性;文章平淡枯燥,往往是思路不广,缺乏联想;文章单调呆板,往往是思路不灵活。总而言之,思维与写作是不可分割的,只有提高思维能力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反映在人们头脑中,会形成思维的内容,而思维的结果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文章。怎样在作文教学中,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启发他们分析思考问题呢?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思路。教师在写作指导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方式,创设各种诱发学生写作的情境,让学生感觉到写作不是枯燥无味的苦差。诱发学生思趣的方式较多,指导学生写记叙文、说明文,可语言描述,也可借助于录音、画面、实地参观,实物观察,让学生从感知人手展开形象思维。可提供一个画面或一个情节让学生描写或扩写,或把一件换角度,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索、去写作。有一次,在讲完了鲁迅的《故乡》后,我让同学们自学了茅盾的《可爱的故乡》,并让他们思考两个问题,1.这两篇文章都是写故乡,但写作目的有什么不同?2.因时代和写作目的不同,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等同学们对这两个题明确后,再让他们看一幅画《鲁迅家乡新貌》,接着让同学们展开联想:如果“我”的后代宏儿回到故乡,看到故乡发生的巨大变化,心情会怎样?假如你站在宏儿的角度,你将怎样叙述你的所见、所想、所感呢?由于学生在讨论中有兴味地人了“境”,发挥了想象力,写出来的作文在场景的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描写上,有的还是较生动的。

在调动起学生思维的兴趣后,教师还应教会学生“会思”。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实践,帮助学生开拓思源,进一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实践和观察是思维的源泉,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有关的感知,表象和材料,因此没有实践,没有观察就无从思维。所以教师应该教学生学会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细致观察,通过大脑“加工来料”再通过思维来选择储存信息,最后完成写作。

作文教学还要从思路上启发学生。如许地山的《落花生》,落花生的外貌矮(其貌不扬、平常),果实埋藏在土里(给人的好处不显露于外)貌不扬,但内在美正是落花生风格的写照。为了讲清“托物言志”,我又讲了宋代周敦颐《爱莲说》中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深刻含义,引出了这两句话的寓意:做人要像莲花那样,无论在多么恶劣的条件下,都要坚持正义,保持高尚风格。这一分析,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引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有的学生抓住这瞬间的闪光点,写下了富有感情的《烛光颂》歌颂了母亲,老师乐于奉献的精神。

要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不仅要从思路上启发学生,还要能挑起“争论”。在争论中发展求异思维。在讲授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时,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作为被当时社会看不起的犹太人之一的夏洛克,他的性格就只有令人生厌的高利贷剥削者自私、贪婪、凶残的一面吗?在讨论中有同学说:“我很佩服他的口才”。也有的同学说:“他很狡猾,用褒义词的话就是他很聪明”。还有一个同学说:“他也是一个在社会上受压的人,所以他要报复”。通过讨论同学们对夏洛克这个吝啬鬼的形象有了另一方面的认识,冲破了一些文学作品在他们心目中人物的“脸谱化”,坏人就一定只有坏的一面的模式,在学生心目中已动摇了。求异思维的训练,对学生写作议论文是有帮助的,写作议论文,应调动学生求异思维的积极性,围绕中心论点,多角度的发表见解。

托物言志的作文范文第3篇

一、初中“状物“作文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与中学生作文写作能力实际来看,“状物”类作文写作的目标大致可以定位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所状之物的能力

“状物”类作文怎么写,没有对自然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是写不出好的作文来,也不能够将所写之物写具体,自然也表达不出真情实感。在“状物”作文写作前,教师一定要提前布置作文观察任务,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观察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观察的广度,包括自然、社会、环境等,还要注意观察的角度;

2.培养学生抓特点、有创意表达能力

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学会取舍,状物不求面面俱到,而是要根据文章中心表达的需要,突出所状之物的特点,并且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有创意表达的能力,能够在表达的过程中,独树一帜,独辟蹊径,体现出不同的艺术构思;

3.引导学生掌握“状物”作文写作技巧

合理地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能够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手法状写事物。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或说明,或描写,或兼以抒情等;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或比喻,或拟人,或排比,增强文章的文采美感等。

二、初中“状物”作文常用方法

纵观初中状物类作文教与学实际,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客观说明法,用列数据、下定义、作诠释等说明方法,选择合理的说明顺序,对事物的结构、布局、用处、性能等进行准确、客观的介绍;描摹状物法,用语言文字来描摹“物”的形状、大少、颜色、特征等,使之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托物言志法,是指作者在写作时,借助某一意象来抒发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手法;虚实结合法,是指由具体的事物联想到与之有相似点的抽象事物,让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寄托寓意法,是指对某种事物进行足够的吟咏、描述之后,顺势表达出自己对生活、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

三、初中“状物”作文写作要点

“状物”类作文写作只有抓住要点,才能写出特点,写出亮点。那么“状物”类作文写作的要点有哪些呢?

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我们要细致观察事物,抓住它的特征,写出它的独特之处;

安排材料,井然有序。状物作文描写时一定要注意方位、顺序。如可以按从上至下,从前到后,从远到近,从外到里,先整体后部分等顺序,使内容条理分明;融情于物,写出新意。“意”指思想感情。“新意”就是要求在文章中流露出新鲜活泼、引人深思、令人振奋的情。融情于物,状物寄情,就可以把主题开掘得深一些、新一些;“物”“理”结合,寓“物”于“理”。把“物”和“理”结合起来,在写“物”的同时,或探索人生真谛,或谈论思想政治、治学精神,使读者受到思想上的教益。

四、初中“状物”类作文写作思维提升

“状物”作文“包括植物、动物、静物等。我们写物,既可以说明、描写事物,还可以借助事物表达思想感情,阐释人生哲理等等。那么,怎样写才能在思维上出彩?

1.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对你所熟悉的客观事物,我们可以用各种说明方法,来对它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成因、关系、功用、原理等进行生动、准确的说明,让人们了解事物,明白事理。无论是说明事物还是阐述事理,都必须紧扣事物的特征,灵活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有条不紊地进行。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当然也没有两种完全相同的事物,这就要求我们找出某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特征,让我们能把它与其它事物区分开来,这样才能达到说明事物的目的。

2.摹写意象,托物寄意

人们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往往把它投诸于某一具体事物,借物直接抒情或运用象征手法来颂扬某类人物或某种精神。这种托物寄意的写法在运用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摹写事物要井然有序。描写事物时一定要注意方位顺序。如按照从上至下、从前到后、从远到近、从外到里、先整体后局部等顺序来写,有助于读者准确认识所描写的物体。二是摹写事物要绘声绘色。我们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方面,把事物细致、准确地描写出来,使之色、香、味俱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使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三是摹写事物要独抒性灵。描写事物往往离不开作者独特的感情与体会,只有对物体赋予自己的主观情感,才能使物体变成活泼有趣的生命。同学们托物寄意时,要使“物”和“意”和谐统一,要使“物”和“意”衔接巧妙自然。

3.寻找共性,以物喻人

我们既可以单纯说明物、描写物,还可以借写物来喻人,刻画人物的高大形象,揭示人物的崇高品格,写物也是在写人,以物喻人,使物人交汇,相映生辉。用这种写法时,需注意找出所写事物与人的相似点,可以是形似,也可以是神似,需要对相似点反复摹写,让二者能一步步融合,自然升华。

4.巧设线索,以物忆事

物还可以作为叙事的线索,可以以物为线,散点铺排出一系列的细节;也可以睹物回忆难忘的往事,再现昔日的生活场面;还可以由物展开联想,想到相关的多件往事等等。总之,写物是为了记事,物在这里是串珠的线,是舞台的道具,是说书的惊堂木,虽不是全文的重心,却必不可少,否则文章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因此写此类文章时,我们应找好某一事物,然后自然展开联想,由此串起一个个美妙的音符,奏出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托物言志的作文范文第4篇

    含蓄的文章结尾,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用象征手法。也就是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现一种特殊的意义,从而使文章凝练而含蓄,中心也随之升华。如《金色的鱼钩》的结尾:“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作者没有直接写老班长 于党、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而是用长着红锈的鱼钩,来象征老班长的精神品质,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二、用托物言志法。作者表面写一个事物,而实际上是通过这一事物来表达主人公的理想或志向。《白杨》的结尾这样写道:“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里作者不是为了写树,而是借白杨树来表达孩子们已经像爸爸一样,立下了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伟大志向。纺织品味,深刻而感人。

    三、用名言警句法。作者在结尾处用名言警句对文章内容加以概括,使中心突出地表现出来。如《大理石街》的结尾:“是的,美是人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这里,作者没有写工匠们通过劳动创造了美,而是让中心升华为一个人们很容易接受的哲理,劳动创造了美,劳动是伟大的。

托物言志的作文范文第5篇

从高考的语文试卷来看,与艺术有关的试题占有一定比例。高考试卷中的艺术试题不可小觑,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语文复习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的总结第一轮复习重在全面复习,夯实基础。在认真研究近两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和高考语文试题的基础上,结合多种对高考试题的评价报告,我们发现语文高考试题的命制出现如下特点:1、重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考察。2、文化内涵日益增强。3、主观题所占分值比例逐年增加,客观题逐年减少。4、作文命题稳中有变。鉴于此,我们做到了如下几点。

1.课本复习和知识点专题复习相结合,以知识点专题复习为主线,以课本复习为辅线。

课本复习主要利用早读时间,给学生制订具体可行的复习计划,由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点专题复习主要由老师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这样两线并进,有主有次,可以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效率。

2.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语言运用相结合。

鉴于高考语文命题重主观的趋向越来越明朗。我们在复习专题时,打破常规的复习顺序,把语言知识点的积累和语言运用结合起来,即把字音、字形、词语、病句的专题复习等专题复习穿行。这样既避免了单纯的语言知识积累专题复习的枯燥记忆,又保证了学生不间断的语言运用技巧的训练。有积有发,两者结合,相得益彰。

3.语言基本知识点的复习和作文训练相结合。

在第一轮的复习中,至少每两周进行一次作文训练。(作文训练也可以和模拟考试同时进行)比如,第一次作文专门训练基础等级的“符合题意”。第二次作文专门训练“符合文体要求”。这样第一轮复习结束,(一般应在3月份)学生应该能够对高考作文的各项能力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不管作文题目如何出,能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4.专题知识点的复习和阅读相结合。

高三年级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时间紧,任务重,各科老师都拼命的挤占时间,很多学生都主管地给各科复习排座次,语文成为众多学生眼中的弱势学科。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为了赶进度,完成教学任务,也忽视了阅读教学,更谈不上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这样做的结果会使语文课面目可憎,极大的扼杀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高三年级复习课尤其如此。所以高三语文复习恢复阅读课,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须的,这样做不会降低学生的语文成绩,只会提高其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这是有很多成功先例的。

5.语文知识的专题复习和模拟考试相结合。

语文应试素质和能力是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对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而言,这两点更加重要。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和近年高考语文试题特点,对初入高三的学生便开始周期性的高考模拟训练,实践证明是可行的而且有益的。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的策略经过高三上学期的学习,语文学科完成第一轮复习,在此基础上,从寒假到一模就进入了第二轮复习阶段。第二轮复习是语文科目各考点知识、能力、技巧熟练掌握、形成和运用的关键时期,在整理第一轮复习资料的同时,要做到“知识天天看,题型天天练,材料天天备”;知识错误要归类,题目题型要归类,答题步骤要规范,作文构思要常练;高效利用课堂,合理安排课下,做到课堂跟着老师走,课下自主查缺补漏。

策略一:老师的准备策略

查漏补缺,明确目标

一轮复习侧重在梳理和建构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所以,它突出了一个“全”字,各考点全面铺开,无一遗漏。而二轮复习则要突出一个“专”字,不宜面面俱到,要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集中攻克。譬如,整理、翻看一轮复习时做过的卷子,对各个知识点进行认真细致的全面检查,做到真正了解自己学生的薄弱项。根据木桶短板理论可知,这些薄弱环节也许就是影响下一步提升语文成绩最关键所在,所以,要对症下药,花大力气把它补起来。具体方法是:回忆所讲,回想所做,明白要求,清楚要诀,集中精力,及时归纳,找出良策,章法不乱地进行大量的实际训练,以期二次巩固提高。

提纲挈领,深入钻研

二轮要多做提纲挈领式的复习,善于瞻前顾后,完善知识系统,增强“一个题就是一个类型”的意识,做好知识的查漏补缺,切实弄清问题出在哪里,为何出错,是知识的漏洞,还是能力的欠缺。对于二轮复习,最忌讳的就是要求不严,对许多问题还停留在一知半解上,而不能做到准确深入细致的探究,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花费了大量时间而收效甚微,甚至是毫无收效,因此,必须要精做训练,形成快捷、准确的解题思路和技巧,防止以看,以想,要把“会做”、“做透”作为二轮复习的原则,力求在难度低的试题中少失分,在难度高的试题中多得分,以期全面提高得分率。

精心选题,质量求上

二轮复习阶段是接收全国各地各类复习资料的高峰期,要有选择地利用其中有典型意义的题,不做简单费时的机械重复,因为,题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备考的质量,题不在多而在精。所以,要充分利用好历年的高考试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作用。用高考真题,可以体验高考、解读高考和熟悉高考,实现与高考零距离接触,可以研读命题角度,从而把握过去考过什么以及未来考试的思路。也可借鉴各地市模拟题中的新题,譬如语言运用这块试验田里的新题型,多见些新面孔。当然,也可利用已练过的旧题中的典型试题,可以收到温故知新的特殊效果。

“短板”学生,强化训练

有不少学生数理化、英语等科成绩都不错,而语文却是“短板”科目,临近高考,学科“补短”刻不容缓。针对这部分学生,一卷得分的高低至关重要。调查表明,有相当多语文能力并不很强的学生,在高考语文选择题部分往往取得高分,这表明,同二卷部分的语言表述题、作文题相比,“短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一定量的强化训练拿一卷基础知识的分数相对容易些,这部分学生与其把更宝贵的时间花在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不如把力量放到语言基础知识的复习上来的明智,收益会来得更大。正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要注意两忌:

一忌多而不精,顾此失彼。许多学生为了在高考中领先于其他人,总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要比别人学得多。这种想法是正确的,但是他们往往采用多做题的方法,花去比别人多得多的时间,却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二忌学而不思,囫囵吞枣。题目是知识的载体,有的学生做了很多题目,却仍然不能举一反三,甚至举三不能反一,其真正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养成思考、总结的习惯。

阅读题技巧(一)、记叙文阅读

一、词语:答题时一定要在文段句词的前后找答案或找解答的依据。

(1)能理解词语的表面意义,以及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并能理解其表达的效果;

(2)能确定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上文,找出后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顺合理.

二、文章概括:

内容概括(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人物和事件 (抓要点概括,推动情节发展的要点必须要\首尾的关键句必须扣住)

中心思想概括:如:“本文通过某人做某事,表达了作者对 __ 赞美与敬佩之情等,赞美了他(人物性格、精神品质)

三:主旨句的作用:结构上贯穿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

四、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 ,表达了 情感。

排比:表现了 ,抒发了 ,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感情。

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 ,使文章有起伏。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 (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

模式: (1).点明何种表现手法 (2).表现了什么内容(3).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如:此句运用了 ,从而生动形象表现了 ,表达了

五、记叙顺序及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3) 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画龙点睛.

六、文章段落语句的主要作用有: (必须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做答)

1、结构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前文(开头)首尾呼应。

2、内容上:开篇点题、抒感、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

3、写法上:气氛渲染、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象征、托物言志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沉感人.

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时间地点,揭示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等等。

七、评价感悟类

评价:“是不是”、“同意不同意”、“好不好”?感悟:结合主旨、个人生活体验,提出对问题的看法。

启示从原文引出;评价表明态度及理由。特别注意是否让举例或结合实际,把题目中所要求的全部答出。

八、懂得常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方法有:①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②侧面(间接)描写:其他的人或事③细节描写④环境衬托人物心情等。⑤用词的感情倾向.褒贬色彩

作用是:揭示人物性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

非主人公在文中的作用:对比烘托,使主人公性格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九、记叙文语言风格:亲切自然口语化、幽默讽刺、热情奔放、冷峻辛辣等

十、人称作用:

第一人称: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第二人称:便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或读者感情交流,显得特别亲切、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