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诗李白

古诗李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诗李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古诗李白

古诗李白范文第1篇

2、《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早发白帝城、白帝下江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铜官山醉后绝句》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

7、《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古诗李白范文第2篇

2、学习如着起之茴,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3、梦想,今日起航;前途,注定灿烂辉煌。

4、三年磨砺,铸就一剑;三年耕耘,终有一获。

5、烈火铸就真心英雄,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

6、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7、学在苦中求,勤中练;不怕学问浅,怕志短。

8、学之染人,甚于丹春。

9、超越梦想,展翅高飞一班无敌,秒杀同级;同心协力,永创佳绩。

古诗李白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四肢骨折;内固定;外固定;植骨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0(b)-129-02

随着多种内固定方法的推广和应用,临床上内固定失败的病例时有发生。自2000年8月至今,笔者将在临床骨科中遇到22例四肢骨折内固定失败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并作出处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四肢骨折内固定失败22例,男17例,女5例。年龄8~70岁,平均26.8岁。骨折部位:肱骨6例;尺桡骨4例;股骨5例;胫骨7例。22例失败病例原因:内固定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法)选择不当5例;骨不连和骨缺损4例;骨折部位软组织损伤严重6例;伤口感染4例;应力遮挡(不正确的早期训练)2例;内固定材料质量低劣1例。

1.2 治疗方法

对于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失败的患者,我们采用骨膜外加压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具体操作:首先采用常规手术入路达到骨膜,在骨膜外进行钝性或锐性分离周围组织,保护骨膜,复位后在骨膜外置入动力加压钢板固定,在螺钉打孔处用尖刀将骨膜作十字切开再用电钻逐一钻孔,放入合适长度加压螺钉固定,用甲哨唑液冲洗伤口后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伤口。然后采用皮质骨切剥术再加上自体骼骨进行植骨手术,这样更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其他的患者大多采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在彻底清创后,先行骨折初步复位,以确定穿针平面,对于胫骨及肱骨可在骨折两端各置2枚钉固定,股骨侧必须用6枚以上固定钉。股骨、肱骨均自外侧进针,胫骨则自小腿前内侧进针,注意各针相互平行并与骨面相垂直,安装支架并将其置于皮肤外1~2 cm处,调整及固定各种螺栓,并保持有0.5 cm左右加压范围。术中尽可能保护软组织和骨膜,为取得最佳复位效果,可用持骨器临时固定。对于较大碎骨块,可考虑用螺钉或粗丝线固定后再上外固定架。在骨不连病例中,要彻底清除纤维肉芽组织,打通髓腔,复位后穿固定针,上外固定架。然后经骨折线开槽,骨槽要求远近骨折端各超过骨折线2 cm以上,宽约1 cm,深度为一侧皮质加髓腔直径。开好骨槽后,将取自髂骨并保留有一侧骨皮质的骨条修成相应形态,紧密嵌于骨槽中周围,再植以细骨条,加压并旋紧外固定架螺栓。骨缺损者则利用外固定架维持下肢长度,待创口闭合后再二期植骨,以恢复下肢长度及骨性结构。

2 结果

经过积极治疗,22例均在5~9个月达到骨性愈合,其中3例膝关节活动受限,其余骨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或基本接近正常。

3 讨论

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①内固定方法选择不当,容易造成骨折远端旋转移位,不能达到确切解剖复位。制动效果差及拮抗应力是本组病例中失败的主要原因。②骨质缺损导致内固定失败,易发生在股骨内侧和胫骨后内侧骨折。其原因是骨折端的缺损使断面的应力分布失衡,尤其是在压力侧缺损时,肌肉的拉力缺少了骨皮质的支撑,内固定器材难以抵抗强大的应力,发生弯曲变形或松动断裂。③骨折部位软组织损伤严重,术后切口皮肤坏死、液化、骨折部位的内固定器材外露以及因软组织损伤使局部血液循环破坏,影响骨痂生长,导致骨折愈合缓慢。若不考虑这种情况,盲目负重行走,使内固定长时间承受应力,容易出现疲劳和断裂,继而断端出现异常活动,使手术失败。临床上胫腓骨骨折比较多见。④四肢骨折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会给患者的骨折局部带来新的创伤致骨折延期愈合或骨不连,主要因素有:手术增加了软组织的损伤,破坏了骨折血运。骨膜在骨折愈合中起重要的作用,在行手术内固定时应尽量减少骨折周围软组织的损伤,特别是尽量减少或不作骨膜的剥离。王亦璁等[1]也强调指出:骨折断端骨膜剥离越广泛,断端部位骨质缺血的程度愈严重,骨膜新生血管形成也愈困难,直接影响了膜内成骨过程,骨折愈合过程会变得缓慢。⑤感染是骨科手术尤其是加内固定手术中最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之一。⑥固定器材质量低劣可导致髓内针及钢板断裂而使内固定的失败。预防这一情况在于正确的把握髓内针及钢板的适应证以及医生指导下的术后康复训练。

根据骨折愈合条件笔者采用了骨膜外加压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原则是:①保护骨膜,不作骨膜剥离的骨膜外钢板内固定;②骨折断端无明显软组织嵌插时,断端不需进行清创,将撕裂的骨膜恢复原位以保持破坏骨膜的完整性;③常规骨折复位后放入钢板,在钻孔前用尖刀在钻孔处作“十”字切开骨膜,以免在钻孔时将骨膜撕裂;④术前作周密计划,术中认真细致动作轻柔特别是对粉碎性骨折的碎骨片不作游离,且尽量使碎骨片靠近原位,必要时用可吸收线捆绑,尽量减少骨折周围软组织及骨膜的损伤,不过多地剥离骨膜以保血运[2]。术后常规用甲哨唑冲洗伤口减少感染机会,为骨折愈合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本方法适应证广,减少了新的创伤,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骨不连较理想的方法。

我们对于那些内固定方法选择失败的案例,进行原因分析,发现手术中增加了软组织的损伤,破坏了骨折血运。为此我们重新选择了骨膜外加压钢板内固定法进行再次治疗,该法减少了骨折周围软组织的损伤,特别是尽量减少或不作骨膜的剥离。对于其他原因造成失败的案例,原因复杂多变。为了避免这些因素会再次影响手术,我们选择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该法具有的独特优点可见下面的陈述。

单臂外固定架主要适应于无理想固定器械又不宜做内固定或伴有软组织损伤的复杂骨折。它具有操作方法简单,使用安全,有利于骨痂形成与模造,力学性能稳定,能灵活方便地进行多方向调节矫正各种移位,同时具有加压和牵引双重优点,在国内外有广泛应用[3,4]。它既可避免传统钢板内固定带来的切口大、创伤重、骨膜剥离广泛而导致的骨折迟延愈合或骨不连,又因为创口内无植入的异物,可减少感染机会,或即使感染亦易于处理并可迅速使感染控制。对于骨不连者,它可在骨不连处较大范围植骨而无钢板螺钉等异物刺激,可加速骨的愈合。

综上所述,随着骨折内固定技术的不断发展,骨折的固定手段越来越多。骨科医生一定要根据各种内固定器材的特点,结合骨折部位、骨折类型、以及骨折处软组织损伤情况,选择相对科学的固定方法,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王亦璁,孟继懋,郭子恒. 骨与关节损伤[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38.

[2]蓝文正,郭巨灵.实用骨科手术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71.

[3]于仲嘉,刘光汉,张志占,等.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的临床应用(附2524例报告)[J].中华骨科杂志,1996,16(4):12-15.

古诗李白范文第4篇

“创新这个词大家特别喜欢用,其实创新的事情90%以上会失败。什么叫创新呢?创新无外乎就是两类事情。一类事情就是别人干过没有干成的事情叫创新,或者是没有人干过的事情你去干叫创新。这两类事情的成功率都是极低的,创新是一个风险非常高的事情,往往因为它的风险高只有那些没有任何资源的创业公司才愿意干。所以很多的创新都源于这个,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此前一次《对话》节目录制现场,雷军这样描述自己对创新的看法。他表示,创新并不是完全的颠覆,有的时候一点点改变就会产生很大的变化。

尽管小米目前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雷军显然并不满足于眼下。今年年初,小米宣布成立探索实验室,重点研究虚拟现实和机器人等前沿科技。仅仅过去半年时间,小米探索实验室便在微博上宣布,将于7月公布旗下的首款产品。

小米探索实验室将这次研究称为“牛刀小试”,在微博上,小米这样形容自己即将的产品:“昨日已糜,前路迢迢;牛刀小试,愿不辱见笑。创想在路上,探索在这里!”

对于雷军来说,创新的另一层含义在于“不以成败论英雄”。他表示,社会对创新者应该有更大的包容心。“我们在对成功者鼓掌时不要忘记无数的铺路石。对成功者顶礼膜拜,对失败者嗤之以鼻,会打击创业者积极性。” 雷军认为,创新的本质问题是要容忍失败。只有一个容忍失败的大环境存在,整个中国的社会和工业才能往前推进。

在雷军看来,创新固然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情,但是他建议创业者们不要单纯为了创新而创新,同时也要考虑到可能带来的社会价值。“很重要的一点,你要做的一定是你喜欢的,喜欢它才能做到极致,这也是工匠精神的体现。”他说。

在今年4月的一次演讲中,雷军强调,虽然不是每个从美国留学归国的学生都能再造一个百度,但他仍以“台风来了,猪都会飞”鼓励中国留学生加入创业的浪潮。

古诗李白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功能锻炼

2006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股骨干骨折患者298例,采用钢板内固定术,对其中12例钢板内固定失效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22~56岁,平均35.6岁;左侧股骨8例,右侧股骨4例,双侧2例;骨折类型:粉碎性骨折6例,斜行2例,螺旋形1例,横行骨折3例。骨折部位:股骨中上端3例,中段7例,中下段2例。开放性骨折2例,闭合性骨折10例。

治疗方法:股骨干中段骨折加压钢板固定7例,普通钢板固定1例;股骨近端及远端骨折锁定解剖钢板固定4例。

结果

本组12例术后内固定失败时间:2周~14个月,平均12周,其中1例术后3周即下床行走;6例术后6~14周完全负重;3例术后3~6个月过度负重;2例术后1年正常负重;均取出内固定,分别采用普通钢板改用加压钢板;加压钢板及锁定钢板改用带锁髓内钉;术中取髂骨植骨;均治愈。

讨论

股骨干骨折是常见的严重损伤,采用钢板固定成为常规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其并发症仍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对12例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及对策作一分析。

术前内固定材料的选择:股骨干骨折普通钢板内固定,即用单一的或双钢板固定并不能达到坚强固定的目的[1],因为钢板强度较差,无力抵抗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肢体所承受的力学因素,加之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必然导致钢板断裂。目前随着对生物力学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表明,普通钢板不符合股骨干骨折治疗的生物力学要求[2],临床已不再使用;加压钢板是一种坚强的内固定,尤其适用于斜行或横断骨折,正确操作和应用就会减少钢板疲劳断裂,螺钉松动、拔钉、等并发症。锁定解剖钢板适用于股骨近端或远端骨折,尤其适用于股骨近端及远端的粉碎性骨折;绞锁髓内钉适用于各种类型股骨骨折。

术中规范操作:普通钢板的强度和钢度不足以对抗股骨的张力、剪力及扭曲力,达不到牢固固定的目的,已不能作为股骨干骨折的内固定。采用加压钢板固定可明显提高强度和钢度,但属于偏心固定,钢板承受较大的弯曲应力,所以内固定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术中操作不规范,不严格遵循AO技术的应用原则[3],包括:①手术时骨折断端骨膜的剥离过多,不注意血供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尤其是C型骨折,不应试图将所有小骨块解剖复位,或为了骨折解剖复位而将骨块软组织剥离,影响骨块血运;②骨折未解剖复位,只有尽力做到解剖复位,消灭骨折端的间隙及骨皮质缺损,才能使骨折端获得稳定,避免钢板内固定失败。③不遵循张力带固定原则,在股骨干骨折钢板一般固定在股骨干的外侧,其对侧皮质形成支点,否则钢板易疲劳断裂,且应选择足够长度的钢板和足够数量的螺钉以及钢板螺钉置入的规范操作。④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和骨缺损时,尤其股骨内侧皮质支撑不够时未一期植骨,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使得钢板长期疲劳,断裂不可避免要发生。近年使用的锁定接骨板系统,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是接骨板本身;第二是与接骨板相关的操作技术和器械。对锁定接骨板的理解应兼顾以上两个方面;锁定接骨板是具有内支架功能的接骨板,使用时,必须先良好地复位后方能锁定固定;锁定接骨板可以用专用的锁定操作器械进行微创手术,但也可以在常规操作下使用锁定板。如果能够深入理解该系统的精髓,出现操作或使用正确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

术后康复:内固定术后失败不仅与术中不规范操作有关,还与术后不恰当的功能锻炼以及患者过早负重成为因果关系;本组12例内固定失败有9例为患肢过早负重及不恰当的功能锻炼有关;患者大多数为农民工,他们认为钢板固定骨折后应该很坚强,在术后10~16周很大程度的负重活动,甚至干一些非力所能及的活动,不遵医嘱按时复诊及功能锻炼,导致内固定失败;因此入院时及术后应多与患者沟通,正确指导功能锻炼,定期复查X线片,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功能锻炼,避免这一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股骨干骨折是骨科临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由于股骨是人体最大的骨骼,并且是下肢主要的负重骨之一,若治疗不当,骨折可引起长期的功能障碍及严重的残疾,目前有数种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方法,骨科医师必须了解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应证,为每一位患者选择适当的治疗;但不管哪一种治疗方法,必须遵守以下治疗原则:①恢复肢体的对线、旋转及长度;②保存血液供应,以促进骨折愈合并防止感染;③促进患肢及全身的健康[4]。

参考文献

1王亦聪,郭子恒,等,主编.骨与关节损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615.

2蒋协运,桂华,危杰,等.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失效后探讨.中华骨科杂志,1995,15(9):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