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生态文明观念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生态文明是当代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志在十六大的报告中,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指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就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对资源的利用、能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都在同步增长,资源、环境问题已经相当严峻。例如,水土流失问题;水污染极为严重问题;草原退化问题严重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除气候因素外,最主要的是不合理利用,超载过度。还有“垃圾围城”的现象,也较普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发展旅游业过程中,人为破坏了自然环境的现象,经常出现。我们要转变观念,调整发展模式,通过人类的合理、知识和科技进步,自觉调控“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的复合系统,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下保持资源持续使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

当今世界出现的这些新理论与新观念,与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的精神是相吻合的。中国传统文化里,不论儒家、道家、墨家,都以追求“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中国的“天人合一”论,体现的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一切物类的平等理念。它把人与自然看成是一个整体。重视自然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其中最突出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可见,“天人合一”最可贵之处,在于当它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既肯定了人的主体精神,又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一方面,人不是自然的奴隶,人将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这是人对人类自身认识的飞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后人对自身力量的肯定;另一个方面,人不能离开自然而存在,人类只有遵守自然法则才可能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

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之一应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并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充分认识统筹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立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生态文明新构架。应当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潮流。

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生态文明的伦理道理是以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系统正常运转,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状态为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人类其他的一切行为,首先必须以服从这一道德准则为前提。重新学习在地球上生活的艺术,生态先于一切,告别传统的“物质主义”,这是生态文明条件下,生态伦理道德的主题。

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观。我们必须转变人与世界相对立或以人为中心的文化观念。在传统的思维方式看来,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界只能围绕着人、为了人而存在。其结果是自然作为对象被无限改造、征服,生态逐渐恶化。而在生态文明观看来,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应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也不能无限夸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而是人类应当约束自己,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人是自然物,是自然界的一份子,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这正如马克思所精辟地指出的,“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再次,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和舆论工具,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同时环境教育要求人们依据环境法则,逐步树立起“一个地球”的意识,树立起人与自然平等、国际间和代际间公平的思想。因此,提高生态意识,进行环境教育应当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任务。

第三,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生态道德既包括人对自然的道德,也包括人对人的道德。从“人是自然”的观念出发,人对人的道德亦是人对自然的道德的表现。合理调节与控制人类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不断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全人类真正和平相处,这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基本要求。

第四,要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生态保护的最后屏障。法律制度是文明的产物,它标示着文明进步的程度,其作用在于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人类的不文明行为,惩罚破坏文明的行为。目前,当务之急是要严格落实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同时,要尽快补充修订环境保护法,明确界定环境产权,并建立独立的不受行政区划限制的专门环境资源管理机构,克服生态治理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要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怀宏,主编.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2]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环境;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6-0218-2

0 前言

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城市中的环境,促进了园林绿化这一行业的发展,是园林绿化这一行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建设节约型园林的过程中,要充分根据城市自身切实的环境情况进行建设,根据城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的节约型园林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建立要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的目标,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并不仅仅只是在园林建设过程对投入的资金节约,而是要与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一概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对园林的节约型建设要切实地做到在园林建设过程中,对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节约型”,在节约型园林的建设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与缺陷,在建设中要正确地看待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改善节约型园林建设中的不足与缺陷,这节约型园林自身在城市中的发展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对节约型园林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大力度进行有效的宣传,让人民群众也能够参与到建设中来,让人民群众在了解节约型园建设的过程中,加强自身在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等一系列方面的意识,让人民群众对生态自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更好的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1 节约型园林在建设过程中的建设措施

1.1 节约型园林在建设中要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使用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土地资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在急剧的减少,在节约型园林的建设过程中,对于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在节约型园林在建设中进行土地资源的开发,才能够充分地产生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才能够对土地资源的应用达到最佳化。在节约型园林的建设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的应用,要做到对土地资源的深入分析,根据土地资源自身的条件与性质进行有效的利用,要对土地资源中不同的土壤进行不同植物的种植,进行规划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开发,也有利于节约型园林的建设。

1.2 节约型园林在建设中要对相关的绿化成果进行适当的保护

节约型园林在建设过程中,会对周遭已经建设好的绿化设施造成一定的破坏,所以要充分重视对建设好的绿化成果进行切实的保护,保护好已有的绿化成果是节约型园林在建设过程中重要的任务。建设节约型园林的时候,要充分重视对原有的生态环境进行适当的保护,建设时要充分的尊重原有的生态环境。如果在节约型园林建设的过程破坏了相关的绿化成果,这不仅仅违背了节约型园林建设中的基本原则,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对节约型园林在建设过程中的进度造成阻碍,只有充分的重视对已经完成的绿化设施进行适当的保护,确保绿化成果不会在节约型园林的建设过程中遭到破坏,节约型园林的建设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1.3 节约型园林在建设中要对相关植物进行合理的分配

植物中的品种繁多,节约型园林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植物的不同特性进行合理的分配,在种植植物的时候要充分的了解植物自身适合怎样的气候环境与地理环境,对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深入的分析什么样的植物适合在什么样的土壤中种植,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植物的正常生长,不会因为土壤的不适环境而造成植物的死亡,从而浪费植物资源。在节约型园林的建设中要减少与植物不相关的一些设备设施的建设,充分地把握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规律,对植物进行合理的分配,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节约型园林在建设过程中对植物的种植与相关土地资源的利用,有效地防止了对植物与土地资源的浪费。

1.4 节约型园林在建设中要节约用水

在建设节约型园林的过程中,要将“节约用水”这一概念贯穿节约型园林的整个过程之中。在节约型园林的建设中,要对耐旱性能强的植物进行有效的推广,尽可能种植一些自身耐旱性能强的植物。在节水技术这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先进的节水技术,以及对节水技术进行有效的研发,利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对植物进行灌溉,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节约型园林在建设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浪费。在节约型园林的建设中,要对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节约用水意识传达,让节约型园林中的工作人员在建设过程中能够在用水方面进行有效的节省。

1.5 节约型园林在建设中要加强对节能环保的材料使用

在建设节约型园林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相关材料要尽量选取节能环保的材料,在建设过程中减少对木材的使用,因为木材的大量使用会造成节约型园林中对资源的大量浪费。在建设中要将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中所需要使用的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材料的节能环保性能。在某些没有节能环保材料的建设方面,要加大对相关节能环保材料的研发力度。在节约型园林的建设过程中使用节能环保的材料,有效的节约了在建设材料上的花费。

1.6 节约型园林在建设中要加强工作人员的节约意识与管理

在建设节约型园林的过程中,要加强工作人员在建设中的管理,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在节约型园林建设过程中的节约意识。节约型园林在建设中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施工,所以节约型园林建设中的工作人员自身意识与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节约型园林的建设,节约型园林在建设中要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加强工作人员自身的节约意识,让工作人员明确自身工作的工作性质,提升节约型园林中工作人员的节约意识,加强节约型园林中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管理,对于节约型园林的建设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2 建设节约型园林的意义

节约型园林是我国绿化这一行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在节约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一部分,节约型园林的建立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绿化这一行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节约型园林的建设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效的改善了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提高了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环境,对经济发展过程中造成的环境破坏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解决的作用。

节约型园林的建设符合我国的科学发展观,顺应了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的发展战略,在建设节约型园林的过程中有效的对相关环境进行了提升,提高了我国在环境这一方面的整体水平,节约型园林的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群众在节约意识上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让人们群众在了解、参与节约型园林的过程中,对节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对生态环境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知道生态环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从而在自己的意识行为上对生态环境进行切实有效的保护,节约型园林的建设从根本上促进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经济高速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常常都会忽略了对于环境的保护,在发展中忽视了生态环境对于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有多么的重要。节约型园林对我国在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有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但是节约型园林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与缺陷,在节约型园林的建设中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去完善这些不足与缺陷,在节约型园林的建设过程中要切实地做到对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节约型”这一概念,将这一概念贯穿于节约型园林的整个建设过程之中,在建设中要遵循相关的发展规律,按照相关的规律对节约型园林进行有效的建设。节约型园林的有效建设,在根本上加快了我国在绿化这一行业中的发展进度,对我国在环境这一方面的改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运骅.上海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实践与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15).

[2] 赵卫红,闰玲,肖鸿泽.节约型园林的设计与建设途径[J].河北农业科技,2008(7).

[3] 李艳丽,牛焕强,刘莉莉.对构建节约型园林的思考[J].职业时空,2008(19).

[4] 周禧琳,庞宏东,邓敬忠.节约型园林的生态设计原理及实施策略[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0(02).

[5] 但新球,吴后建,但维宇,邓侃.湿地公园生态设计:基本理念与应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1(34).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范文第3篇

【关 键 词】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

【 正 文 】

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经济增长几乎都是靠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高消耗来支持的,由此导致全球性环境恶化,以致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做法,又造成了经济上的重负,这是一条无异杀鸡取卵的发展道路。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提出了一个较为世人公认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所谓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样,就将全球性问题上升到了发展观的高度,并凸显其价值观的意义。1989年第十五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通过了《关于不削弱子孙后代的声明》,声明中不仅强调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更指明它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对世界各国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对中国的发展更具有特殊意义,它是中国摆脱贫穷、人口、资源和环境困境的唯一正确选择。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实施,把它既看作是挑战,更看作是机遇。

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它涉及人、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

一、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

旧的发展观是一种片面的机械的发展观——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人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过去近三百年来工业发达国家的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占统治地位的发展观,就是这种旧的发展观。以单纯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这就使人成为经济增长的工具和手段,从而造成马克思所说的“异化”现象,也造成了人的单向度的发展,最终造成社会的畸型。尤其是本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三种变化:一是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经济规模的空前扩大,经济增长了近百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二是人口的爆炸性增长,本世纪世界人口翻了两番,达到57亿,并且仍以每年8000万以上的速度在继续增长;三是在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下,造成了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世界面临着人口、环境、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严峻挑战。这说明旧的发展观已经破产,人类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提出,正是时代的要求,它与机械发展观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将发展的中心由“经济”过渡到’人”。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只着眼于暂时利益,其重心在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它没有看到,经济增长只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是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条件或手段的。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其重心是放在发展“主体”,即人上面的。第一,这种观点认为,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目标。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的报告所得出的悲观结论必然为不少人所反对,但“可以维持”的发展观点,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它为人类如何认识现实和未来,寻求完整的社会发展模式,开辟了一个新的思维角度。第二,人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人是一切发展的策划者、实践者和推动者。第三,人是发展最终的检验者。人的认识和实践不仅仅决定社会能否向前发展,也可以检验这种发展。发展既取决于人们的活动,又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观。

从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目标及其原则都可以看出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第一,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 上。第二,它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持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第三,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强调本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之间的公平和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公平。二是持续性原则。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三是共同性原则。虽然国情不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模式不同,但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而且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未来;面临共同挑战,人类只有形成共同的认识和共同的责任感,采取共同的行动。

在社会发展问题上的以人为本,是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各方面潜能的发挥,促进人的个性的丰满,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提高,这些要求既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也是整个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目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人的活动而遭受破坏,亦可由人的活动来协调。而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就需要改变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使人们建立起尊重自然、减少浪费、保护生物圈的新的发展观、价值观和自然观。价值观的改变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系统调控结构中最深层也是最本质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人类基本原则及消费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的逻辑与道德基础。实际上,目前大多数人并没有充分了解个人生活方式与缓解贫困、资源利用、保护环境之间的联系,也不了解改变自己的行为对自然和他人有何影响。因此,应该通过各种教育系统、大众传媒,宣传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使大众学习和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相协调的重要性,特别是要从历史上已经发生的危机和教训中学习、吸取经验、思考克服困境的办法,找到正确的行为方式,建立起新的道德观念,使每一个人都按照新的规范采取行动。

佩鲁在《新发展观》中说:“个人的发展属于个人本身的职责,相对于其他人来说,任何人都不能摆脱对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所负的责任。这种要求已被许多文化所公认,并被许多宗教教义所强调。然而,从完全不同的经验观察和历史的观点来看,同样明显的是,个人的活动是发展的主要动力,并且是对任何发展形式的最终检验。”(注: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144页。 )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包括人自身的发展和为人的发展提供保证条件的社会各方面发展两个方面。人的发展是人自身建设的一个过程。在联合国大会开展的名为《发展的目标、过程和指标》研究项目中,提出的定义是:“人的发展是指人在各个生活阶段上的发展,以及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某种和谐关系的构成,保证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而又不使社会或自然受到损害、掠夺或破坏。”

发展目标经历了从“经济”到“人”的转变,其深层原因在于只有把人自身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才有意义,也只有使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才能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得到发展。人的发展有时可以不作为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的直接目标表现出来,但不能把某一阶段的子目标当成总目标而使社会发展误入歧途。

二、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谐

人类自诞生以来,为了生存和发展,就要处理两大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人类的历史,可以说,就是处理这两大关系的历史。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既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的结果,也是对人与人的关系进行反思的结果。人类社会要想继续蓬勃地发展下去,就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使之保持和谐的状态,只有人们在观念上发生了根本改变才有助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反思。从历史上看,人与自然之间从来没有建立过真正和谐的关系。起初,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对自然缺乏科学的认识,人只能受制于自然,在自然灾害面前没有任何抗拒能力,对各种疾病也没有任何防治能力,人口的增长非常缓慢。以后,人在与自然的斗争中,逐渐获得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人变得聪明能干起来,有了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人口的增长速度也加快了。尤其是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加强,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经济发展获得了空前的速度与规模,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和日益发达的物质文明。但是,正当人们陶醉于自信人类能够统治自然、驾驭自然的时候,人们发现:人类已过度消耗了自然资源,严重污染了自然环境,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损害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现在,人类正面临着一系列全球性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不但给当前的人类发展造成困难,而且对子孙后代的生存构成威胁。怎样才能走出困境,人类必须认真反思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教训。从反思中人们认识到,自然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都不应该是主仆关系、奴役关系,人是自然的奴隶或自然是人的奴隶的时代应该过去了,努力在人与自然之

间建立起友好的和谐关系的时代应该开始了。可持续发展的 核心思想正是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理想作为追求的目标,要求人类社会系统与地球自然系统和谐相处、和谐发展。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有过精辟的论述。的辩证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

首先,人是从自然中分化出来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一部分。脱离自然界的人,同脱离人的自然界一样,都是空洞的抽象,现实、事物、感性都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恩格斯说:“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似的,一一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第383-384页。)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 伟人就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人类只不过是大自然系统中的一部分,自然与人应该是在平等的地位上,人类之所以能“统治”自然界,是因为我们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规律,而不是去奴役它。

其次,人作用于自然,自然也反作用于人。人依赖于自然而生存,自然为人类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人通过劳动改变世界,同时也在改变人本身,恩格斯反对自然主义的历史观,他说:“自然主义的历史观,如德雷帕和其他一些自然研究家或多或少持有的这种历史观是片面的,它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第329页。)同样,人类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出发来作用和改造自然,自然也会给人以反作用。如果人类不遵循自然规律,任意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自然也会予以“报复”。

转贴于 第三,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关系,人与自然的支配和反支配关系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变化与转化的条件是人认识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在人支配自然界的问题上,恩格斯曾有如下著名论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取消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第383页。)因此,恩格斯告诫我们要正确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过程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影响,不仅感觉到而且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一致。

马克思和恩格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的精神实质——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无疑对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和重新定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对人与人关系的哲学反思。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印度诗人甘地说过,自然满足人的需要绰绰有余,但却不能满足人的贪婪。对自然的态度实际上体现的是人类的文明程度。对此,社会公众必须有一个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来节制物欲与规范人的行为。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综合协调既取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整合与协调,后者直接影响到前者。《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提出:“满足人类需求和愿望无疑是生产活动的目的,所以务必要在可持续发展概念中再强调它的中心作用。贫穷往往就是人们不能满足其生存和福利的需求,即使资源和服务是存在的,同时,那些没有陷于贫穷的人们的需求却可能带来重大的环境后果。”(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著,《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6页。)

人与人的关系较人与自然的关系相比,显得尤为复杂。人类本身也面临着一个更高层次的自我发展与自我更新的问题。历史发展到今天,在人类面临种种环境问题及其本身复杂的社会问题困扰之下,要摆脱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

西方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在世界的蔓延,也是导致人与人的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原因之一。佩鲁在《新发展观》中说:“当前的经济学思维正举步维艰、半推半就地摆脱着一经产生就泛滥开来、现已堕落成同其原始形态大相径庭的粗俗享乐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个人功利主义。以当代各种经济学为基础的‘哲学’反映了一种交易心理,这种心理破坏了人们之间的伙伴意识,随之破坏了一切哲学和宗教尤其作为人性来看待的价值观念。”(注: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 第8页。)这种价值观念势必导致人人为我的主导思想,引起人与人关系的紧张。而摆脱旧的价值观念,树立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对社会发展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国际上最初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社会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考虑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后来的重要补充是“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这表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人 与人的平等,包括“代际平等”和“代内平等”两方面。第一,体现未来价值取向的代际平等。它强调在发展问题上要足够公正地对待后代人的发展,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这里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当代人对后代人生存发展的可能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由于后代人的意见在现代无从得到反映,因此加强对未来人负责的自律意识就显得特别重要。二是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代人为后代人提供至少和自己从前辈人那儿继承的一样多甚至更多的自然财富。如果某一代人给下一代人留下的自然财富少于他们从前辈人那儿所继承的,这就意味着他们使下一代人的状况变差了。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的是让下一代人的发展比上一代更好。第二,体现空间观念的代内平等,它强调任何地区、任何国家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别的地区和国家的发展为代价,特别是要注意维护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需求。这也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在“只有一个”的地球上,任何地区、任何国家都没有无限制发展的自由,都必须以不给其他地

区和国家带来危害作保证。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讲代内平等,就是地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必须服从全球利益。二是整体发展的关键是要在地区、国家和全球范围内防止和消灭贫富两极分化。许多资料表明:全球资源环境恶化的根本起因,尽管有贫困地区为求温饱而不得不掠夺性地利用资源,更有富裕者为求最大利润和奢侈享受而滥用资源。所以,只有采取资源环境公正配置的原则,缩小两极分化,才可保持发展的持续性。而且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因此,贫困者的生存需求应当先于富有者的奢侈需求,才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宗旨。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村;和谐社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农村和谐社区建设的“应然之义”

1.实现人自身和谐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在几千年前就提出美在于和谐,和而不同,不同的音符必定可以酝酿出和谐的极致——最美的和谐。和谐思想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认为,人自身的和谐很重要,对于社区道德建设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2.实现人与人和谐

马克思曾对社会的内涵进行了解释:“社会——无论其表现形式怎样——其又是什么?始终是人类相互活动的结果……无论人类是否认识到。”农村社区在本质上是村民之间关系的总和。因此,能否真正实现农村社区的和谐,能否实现村民关系和谐是关键。

3.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天人合一”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描述。孔子的思想中有关于“天道”与“人道”关系的论述,其认为应当将天寓于道之中,天道的统一性应该由人道的统一性表达出来。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则极力赞同“尽心”而“知性”,认为人性可以成为人与天沟通的桥梁。

4.实现人与社会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但财富的分配却越来越不公平,开始出现严重的阶级与阶层分化。曾提出“社会帮助权”的罗伯斯比尔认为社会有义务关心自己社会成员的生活,尽一切力量使一切公民都享受平等的教育。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我国,弱势群体得到社会的帮助是其应当享有的权利,这是我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思想的完整体现。

二、农村和谐社区建设的“实然之因”

1.精神危机——人自身不“和谐”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构建农村和谐社区的主体力量,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前提与基础。目前农村社区不和谐的因素包括身心冲突引发的不和谐,道德失范引发的不和谐,自身素质低下引发的不和谐。

2.信任危机——人与人不“和谐”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外来腐朽文化的侵蚀,社会诚信机制遭到重创,诚信是实现人与人和谐的核心与关键,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缺失也就会必然引起人与人之间不和谐因素的产生,最终引发信任危机,危害农村和谐社区的建设。

3.生态危机——人与自然不“和谐”

恩格斯曾经就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关系做过这样的论述:“切忌沉醉于每次人类对自然的胜利之中,殊不知对于人类的每次胜利自然界都会进行报复。”由于,人类开始不尊重自然,相应的人类也就得不到自然的尊重,更可怕的是自然界开始对人类进行报复,从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人与自然的矛盾已经日益明显。

4.社会危机——人与社会不“和谐”

恩格斯曾经指出,机器大工业的诞生对于生产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孕育出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在这种社会制度里每一个人都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挥撒自己的力量。但是社会在发展的同时也没有考虑到自身引发的矛盾与冲突,正是由于这些矛盾与冲突的存在才导致社会危机的出现,引起人与社会不和谐。

三、构建农村和谐社区的“必然之策”

1.强化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人自身的“和谐”

个人身心的和谐发展就是个人的客观身体与主观精神两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因为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所以个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条件,而实现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实现人自身的精神和谐是关键,精神和谐成为人自身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

2.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观:人与人的“和谐”

历史发展经验显示:一个国家文化对于世界的影响远大于其经济对世界的影响,文化的辐射范围大于经济的辐射范围。恩格斯曾说:理论是思维的花朵。所以,我们要相信理论的力量,因为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总结,这对于我们的探索与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物质的极大繁荣,而我们离文化的极大繁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我们要强化文化认同,促进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

3.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观:人与自然的“和谐”

马克思之所以把自然界当作人类的“无机身体”,是因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可以有效满足人的第一需要。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有待于人与自然共生关系的建立,坚持正确的生态意识,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之一就是构建以爱心和诚心为支撑的和谐人际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在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观,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

4.加强制度建设: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只有在其生活的社会中,对他来说其自然的存在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社会才是人的最终归属,其实,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其他共同体以及社会的利益关系的过程,其目的是要建立一种以人权、公平和正义为纽带的和谐共生关系。因此,我们生活的时代赋予我们全新的历史使命:勇于发现社会矛盾,敢于抨击社会丑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所以,为了有效发现并解决社会矛盾,我们要加强制度建设,因为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公正,解决和缓解社会冲突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范文第5篇

一、背景链接

生态文明是价值观的革命,是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升华。与长期以来所提倡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等概念相比,生态文明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不能将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化。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体现着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以人为本的现代思维,是人类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思的重大成果

二、治理生态问题的措施

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既着眼当前,又考虑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前提和关键是如何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的需求不构成危害,最终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其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目标是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落实到改善人民生活上,坚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