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立夏的古诗

立夏的古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立夏的古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立夏的古诗

立夏的古诗范文第1篇

多样的生活中,人们总是期盼着下一个季节,因为下一个季节才充满着希望!这不,这个冬季刚刚来临,就又想着夏天的事了。不过,想的更多的还是故事。最惬意的故事总是发生在童年。又不尽感叹:童年真好!

夏天是蝉的世界。天气越是炎热,蝉们就越兴奋,独唱及重唱尚嫌不足,一定要合唱的。正当午和黄昏时,是蝉们演出的最。它们似乎在努力地展现自我,那劲头比星光大道上期预一搏成名的选手还卖力。那壮阔的场面自然也非央视演播厅所能媲美。毕竟那是纯天然的、原生态的演唱。班德瑞的音乐作品只是模仿和描绘着大自然的,而这蝉的歌唱却是真正的大自然发出的声音,虽有些单调,但却抛却了做作和脂粉气。也许小孩子受市侩的熏陶少些,更能亲近大自然,因此他们就比大人更会欣赏纯天然的东西。否则,他们为何总是期盼着夏天呢?

古诗文中描绘蝉的文字大多与悲愁有关,其实这只是文人们的多愁善感罢了。酷热的夏日里,大人们自以为苦暑难耐,且往往愁得有些烦躁。小孩子们却不以为然,似乎夏天才是真正属于他们的世界。炎炎烈日下的大千世界里,无处不有他们欢快的影子。夏天里最热闹的还有蝉,这虫儿似乎还是孩子们的伙伴,甚至还有些形影不离。蝉在哪里孩子们就到那里,哪里有孩子那里也就有蝉。孩子们在树下玩,蝉们就在树上唱。有时孩子们嫌蝉们唱得没有新意,就不满地用脚猛登树身,树梢上的蝉也就知趣地噤了声。一丝风儿吹过,有蝉儿实在耐不住寂寞发声唱了一句,便引来了众多蝉儿的应和,气势磅礴的又一场大和唱开始了。小孩子们玩得兴起,也就无暇顾及蝉鸣了。蝉们的曲调虽略显单调了些,象是在弹单弦,可万千的单弦合在一起演奏,那场景也是足够宏大的。

蝉,也叫知了。本地乡间却是把个头最大的那种蝉才叫作知了。这种知了个头大、声音也大,只是其叫声有似老鸦那沙哑的叫声,很粗俗,还不识趣。另一种体形较小的叫做"纺线车",其声音象从前炕头上摆放的纺线车纺线时发出的"呜儿、呜儿"的声音。这"纺线车"的数量不多,且来得早些,麦子不黄时就有了。还有一种蝉,本地土语音译叫"丝笛儿".这种蝉个头介于前二者之间,但数量很大,是蝉的主流之一。它的叫声象丝竹一样婉转,象笛子一样悠扬。我私下揣摩,这可能就是这种蝉被叫作"丝笛儿"的原因了。这"丝笛儿"唱出的内容却是"知了"、"知了",因此,别的地方的人叫它知了。至于本地人把那大个儿的只会一个音调聒叫的蝉为什么叫知了,有点搞不懂。也许由于它个头大,就让它充当了蝉的领导叫"知了"了罢。其实它不学无术、胸无点墨、就只会"聒----"一个调子,但那嗓门却极大,无蝉能比,也能把人唬住这种蝉也并非一无是处,烧着下菜的确个儿大、肉多!

众多人的童年往往与蝉有着解不开的情缘,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与蝉有关的故事,这故事几乎都是充满欢乐的。

初夏的夜里时常发现院里某个地方灯光闪烁,凑近一看,原来是一群小孩子在林荫处的树根周围捉知了猴。捉知了猴也是要有一套的,先是借手电光在树根四周找到小洞,然后一定能在附近寻找到尚未破茧的知了猴。再用起子在周围捅捅、刨刨,一定会发现新的洞口。用水往新洞口一灌,就会有知了猴从洞口缓缓爬出。如此炮制,一次至少也会有一二十只的收获。拿回家淘洗干净,再用盐水浸泡一下,便可去壳下油锅烹炸了。有人以为这是绝味、妙不可言,我却着实不以为然。品尝过一回,感觉不好,从此也就不再靠近这东西了。听说某地每天要吃掉五吨知了猴!如果属实,这可是知了的大灾难,也是孩子们的大遗憾了。因为知了灭亡了,夏天里孩子们就少了一项绝妙的游戏,童年也就缺了一块内容。大人们也真是,不去把百无一用且贻害与人的苍蝇、蚊子吃掉,却偏要吃无辜的知了!岂不知吃掉知了的同时,也把众多的童年的乐趣也吃掉了!

捉知了也是一件趣事。传统的方法是用蜘蛛网粘的。在一根长竹杆梢上绑一个用铁丝揉弯成的小圆圈,再到房前屋后旮旯拐角找到蜘蛛网,最好是新织的蛛网,粘性强。最后把蛛网缠绕到竹杆梢的铁丝圈上。这样捕蝉的工具就制作好了。循声找到爬在树身或树枝上的知了,把粘杆高高地举起,悄悄地接近,迅速地扣下。粘住知了后粘杆快速地下压,落地后再把知了活捉。这一连串的动作都是一气呵成的。当然了,失败也是常有的事,知了奋力挣扎挣脱或弄破蛛网,这次捕捉也就宣告失败。逃过一劫的知了要想再捕捉就难了。你的粘杆还没接近,它就飞走了,还从高处撒下一泡尿,以示报复。别看只是个小虫,还是有灵性的。蛛网可靠性差,老破。以后索性用一个小塑料袋替代蛛网,这就制成了一劳永逸的捕蝉工具。只是对捕蝉人的技巧要求更高了些,要求捂住知了之后落杆一定要快,向下时要挂动风声,以使知了不致克服掉风的推力从袋口逃出。

据说蝉蜕可入药,药铺有收的。小时每年都拣了不少,只是从未获过利。知了是养不活的,捕到的知了只是听听响声而已。时常将知了捏在手指间,在腹背稍一压迫,知了的双翼机械地向上一翘,同时知了的肚腹也发出咯咯的叫声,那声音有点象傻笑,也像在告饶。如此反复把玩,乐此不疲。有时将知了的双翼剪短,看着知了在人的掌控下做着无谓的逃生挣扎。有时还会别出心裁地把知了的肢爪掐去,再把它放飞。知了在树梢上东冲西撞,终究也无枝可倚。小孩子有更多的好奇心。好奇心往往出于无意,但有时却会伤及无辜的。

孩子们之与蝉只是游戏而已,虽有时有些过火,但终归还是玩。大人们的以蝉为食就有些残忍了。一介小城日食蝉五吨?若这不是假新闻,知了的种群可就大祸临头了!

童年的乐趣总是让人记忆犹新,让人久久回味。可时下的社会充斥着功利进而急功近利的做派,或许毁掉的不仅仅是今天,还会遗害明天的。人最快乐的时光是童年,知了最得意的时光是在夏天。有了知了,有了欢乐的夏天,有了回想起来就会如痴如醉的童年,人生才会完美,才会浪漫,才会有诗意。

有首关于夏天的佚名诗《桃园仲夏》,这是一首悠闲的诗,在炎炎的夏日里让人觉得清风拂面,感到几缕淡淡的清凉。

诗曰:

"大人摇蒲扇,小儿捉蜻蜓。树上鸣蝉自在鸣,随你听不听。

立夏的古诗范文第2篇

《发如雪》的歌名来自唐朝诗人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

出自李白《月下独酌》中“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狼牙月,伊人憔悴,我举杯,饮尽了风雪。

“伊人”出自《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缘字诀,几番轮回,你锁眉,哭红颜唤不回。

“红颜”一是指年少、青春;另指女性、美女。李白《长干行》里“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中的“红颜”指的是年少与青春。清朝诗人吴伟业的《圆圆曲》“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中的“红颜”则是指女性、美女。

纵然青史已经成灰,我爱不灭。

这里的“青”指的是竹简,“史”是指历史或史书。古人用竹简来记载历史,所以后世以青史作为史书的代称。如南宋诗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只恋你化身的蝶。

《红楼梦》第九十一回:“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意为:弱水有三千里那么长,水量虽然丰沛,但我只取其中一瓢来喝。引申为:可以交往的对象虽然很多,但我却只喜欢你一个人,指一个人的感情专一。

青花瓷

从《东风破》里的“一盏离愁孤灯伫立在窗口”到《发如雪》中的“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离愁是歌者永恒的主题。《青花瓷》中这种离愁别绪被描写得更加婉转细腻。

论意境,《青花瓷》宛如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裙带飘飞;论词句,《青花瓷》却是一张笔端蕴秀临窗写就的素心笺,走笔曲折只因“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论曲调,《青花瓷》仿佛微风中静静流淌的山泉溪涧,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环。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天青色”语出宋徽宗。当时的汝窑专供宋皇室使用,而窑官将汝窑瓷烧制完成后,请示宋徽宗为其色定名时,徽宗御批:“雨过天青云,这般颜色做将来。”此后,天青色即成为汝窑瓷钦定的颜色名。

立夏的古诗范文第3篇

关键词:品德课堂 故事资源利用 思辨策略

所谓思辨,就是对一个问题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深入思考,并反复比较与鉴别不同的回答,最后形成自己认识的思维方式。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道德教育理论流派之一,价值澄清学派认为教师不可能直接把价值观教给学生,而只能通过分析评价等策略,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因此,价值澄清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学习、分析、讨论、评价和反思等手段,来有效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澄清其自身的价值观,使其获得最好的、适合于他们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价值观。新课标也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他们的方式研究社会。”因此,贴近学生生活,又被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作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资源,它通过择选,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能引起学生的思辨,可以无痕地引导学生的道德认知,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价值观体系,让品德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那么,在品德课堂中运用故事资源,引起学生思辨的策略有哪些?我们通过思考、实践,认为有如下策略方法:

一.故事导入,激发思辨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思考、常创新。”一堂品德课的开始,老师引入一个让学生联系生活,能产生疑问,引起思考共鸣的故事资源作为导入,必定引起学生学习的愿望。而要进一步激发学生思辨的兴趣,在故事资源的导入时,我们要关注:

1.捕捉生成资源。故事的导入引起学生的关注时,由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紧密,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很正常。此时,教师只要认真关注在场因素,从这不同的声音中敏锐地捕捉到信息,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就可以激发学生思辨的兴趣和积极性。

如:四年级下册《萝卜的故事》一课,在老师和同学围绕萝卜的故事讨论人们是怎样通过农业劳动从土地上取得收获时?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劳动不一定有收获。”这是教学中的不和谐声音,但这恰恰是学生观察社会某些现象后所获得的真实体验。老师此时没有随意否定,而是抓住生成的资源,提出以下问题供孩子们讨论:人们为什么要劳动?劳动到底能不能产生收获?学生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思辨的积极性也随讨论而激越。

2.整合典型教材资源。《品德与社会》新课标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那些零碎的、分散的知识点不利于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研讨,更不利于道德品质的养成。因此,教师可以在融入学生生活实际,对那些典型教材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以学生喜欢的故事形式出现。这样,空洞、分散的教材资源能够充满生机。在作为导入新课r,既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又能带动思辨。

二.故事讲授,体验思辨

1.创设问题情境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问题是引发我们思考的起点和动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故事资源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来推动教学内容的展开,使课堂充满智慧。

(1)逆向性问题情境。逆向性思维是一种启发智慧的方式,有悖于惯常思维,可以解决很多靠正常思维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激发人们思维兴趣。四年级的孩子喜欢新奇、思维经常出人意料,创设逆向性问题情境,学生可以更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验思辨。

如:四年级上册《四通八达的交通》一课中,老师呈现“2008年冰灾造成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停运”的故事后,抛出问题:“如果我们的交通都没有了的话会怎样呢?”学生在老师创设的这个逆向性问题引导下,纷纷联系生活实际,甚至有学生联系到自己或家人在2008年冰灾时的真实经历进行讨论。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体验中,不光“交通与人们生活、经济,甚至国家安全的密切联系”这一教学难点,水到渠成,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思辨的密度和效度,促成了学生自由思考,拨动了学生寻找意义的心弦。

(2)矛盾性问题情境。由于学生知识、经验、能力及思维方式的差异,可能会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见解。教学中教师利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或抓住学生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认识理解的差异,挑起“矛盾”,引发争论,而这正是学生思辨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获得对事物的全面正确的认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与辩证思维能力的过程。

如:四年级下册《餐桌上的发现》,本课通过学习要知道食物的来源与土地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对土地的热爱。课中老师引入科技发展,科学家进行无土栽培并改变我们的生活的故事,同时导入一段破坏土地的故事,并故意设计了这样的矛盾问题:无土栽培技术这样成熟,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甚至社会,你认为土地是可以破坏的吗?我们还需要土地养育吗?我们该怎样做?这样的问题恰恰是学生乐于讨论的问题,他们学习情绪高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讨论中,学生的认识由直观、肤浅,甚至模糊,向概括、深入、清晰的认识发展,通过思辨,对问题转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起到了激励作用。

(3)疑惑性问题情境。疑问是发现问题的信号,解决问题的前提,形成创新思维的起点。有了疑问,学生就会在思辨中摆脱习惯、权威的影响,打破思维定势,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如:四年级下册《科学技术改变着农业》一课,当老师将落后的农业生产与科技带给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事例、故事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到科技对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的巨大贡献时,老师创设一个疑惑性的问题情境:既然科技作出了这么大的贡献,那么,属于科技一部分的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中,为什么不受大多数人的接受?针对这一疑惑,学生兴趣昂扬,他们通过自己对转基因知识的了解,从科技认识、人伦、接受心理等几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通过思维碰撞,思辨火花四射,学生对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2.预置故事留白

品德课堂学习中,故事资源的利用要适当留白。这种留白让学生有了思辨的机会:一方面为学生自由伸展思想进行深入思考提供机会,另一方面还可以吸引学生以思考统领行为,自觉扩展事先描绘好的疆界,进行创造性的阐发。

如:四年级上册《传统与进步》一课,在学生了解了传统工业的生a状况与现代企业生产的区别后,老师利用教材与企业现实生产之间的差距,利用故事进行留白,讲述了一个传统的广州个体服装加工厂为了转变,引进现代的生产技术,但是效果不理想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可能会是什么?学生在讨论中提出并分析了很多种可能的原因,在思辨中明白事物在发展,但是又会生成新的问题。

三.故事延伸,升华思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想要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因此,课后让学生走进故事,真正体验故事,学生的智慧、行为才能与思辨一起升华,才能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进一步完备价值观念。

由于学校地处天河新区,很多学生的籍贯是外地的,虽然从小在广州长大,但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对粤语、粤文化等了解不多,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家乡的文化好过粤文化。四年级上册《乡音乡情》一课中,老师除了在课堂中引进有关粤文化的故事外,要求学生课后对粤文化的某一方面进行了解,采用走访故事人物、听粤剧、说粤语、吃粤式菜品等,他们惊讶的发现和感受到粤文化的魅力是如此迷人。此时,老师再引导学生来思考、交流对粤文化的看法,他们就能客观、辩证地思考、分析问题,认为作为文化,没有高低之分,都是祖国优秀的文化,更引发了他们作为一个新广州人的自豪。

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老师利用故事资源,培养学生的思辨兴趣,挖掘思辨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思辨的实效性,对于学生的分析、利用信息,促进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组.《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

3.郑英.《让课堂焕发“思辨”的魅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参考》.2008.1

4.郑金洲.《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生成教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立夏的古诗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心理分析;童话故事;儿童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4-0030-03

一、心理分析理论对童话的理解

童话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飞上枝头做凤凰的灰姑娘,昏死在玻璃棺材中的白雪公主,从大灰狼肚皮中钻出来的小红帽……这些伴随着儿童成长的故事,在孩子面前“闪现对另一种生活的希望之光,在那种生活里,有自由的、无畏的力量在跃动着,幻现着更美好的生活”,它们对孩子“智慧的增长,起十分肯定的影响”。我们对童话的需求亦是有目共睹的。当人类的高尚感、神圣感、想象力不断被损失、被放弃,当社会的悠久规范和价值观持续被颠覆、被解构,当今天的孩子们或被沉重的书包压迫得透不过气,或被感官化、平面化、碎片化的文化消费导入莫名其妙的精神亢奋状态……挽留童话的渴望便一次又一次执着地涌现在我们心头。

为什么人类,尤其是儿童,对童话故事如此痴迷?它能带给孩子什么样的想法?心理分析理论有助于思索这些基本问题。该理论把童话故事和人类的心灵紧密联系起来,认为童话反映了人类心理最原始的部分。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认为,成人将其无意识的担忧、内疚和愿望的实现在梦中以象征的方式安全地表现出来,儿童则可以依靠犹如梦一样的童话,宣泄自己的不安、恐惧、仇恨等消极情感。弗罗姆(Erich Fromm)则把童话称作“被成人遗忘的语言”,但这仅仅是被意识所遗忘,因为童话所包含的民间智慧已经深深地植根于儿童的无意识之中。他认为童话通常以儿童可以理解的方式解释社会习俗,尽管儿童必须等到长大以后才能完全理解这些习俗,但这却使儿童在无意识层面上深刻地习得了人类的智慧、社会习俗和种种美德。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贝特尔海姆(Bruno Bettelheim)出版了《童话的作用》(The Uses of Enchantment:The Meaning and Importance of Fairy Tales)一书,这本用心理分析理论来思考童话的论著引起了世人的瞩目。国外的研究表明,利用心理分析理论研究童话是一种趋势,审视国内的类似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将立足于心理分析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思考童话的意义,以探讨童话研究中人们经常遇到又容易被忽视的一些基本问题:儿童为什么喜欢童话,其背后的心理机制何在;童话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和人格成长有何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在基础教育的童话教学中发挥这种作用。

二、童话的心理蕴涵

(一)主题内容――儿童喜欢童话的原因

现有的心理水平与新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发展的动力。心理分析学派认为,儿童发展的动力主要体现为自我发展中遇到的各类冲突。这些冲突是由个体目前的心理水平和新的需求之间的偏差带来的,自我的力量将在处理冲突的过程中得到增强。童话故事能够博得儿童的青睐,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童话故事提供了反映儿童心理发展冲突的主题内容。

1.内容之一:母子关系

亲子关系在儿童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童话中体现的母子关系有“母子一体”和“母子分离”两类。母子一体指两岁之前的儿童自我意识尚未完善,没有感觉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因而将自己与母亲视为一体,这时的儿童整个生命都寄托在母亲身上。心理学家玛格丽特・(Margaret Mahler)称此阶段为“共生(symbiosis)”。童话中的母子一体不仅包括母子之间的血脉相联,如《白雪公主》中王后扎破手指的鲜血滴在白雪上,然后生下白雪公主;《牧鹅姑娘》的母亲把含着自己三滴血的白色手帕交给远行前的公主,希望能陪伴女儿度过危难。也包括童话中善意的援助者,如《白雪公主》中七个小矮人不仅给白雪公主提供安全的堡垒,而且以母亲的形象来关心着白雪公主,告诉她“要当心那狠毒的王后,千万不要让外人进来”;《野天鹅》中给艾丽莎提供帮助的老婆婆以及艾丽莎梦中的仙女。这向小读者暗示:心灵中的好母亲会在危难之机出现,无论主人公身在何方,母亲总会时刻关注她的行踪,这有助于增强儿童的安全感。

母子分离指在发展独立自我的过程中,儿童所经历的与母亲分开的痛苦和挣扎。这是“使人痛苦、迷惑的阶段,如果儿童能够成功地把自己从父母身边分开,他将更加相信自己的力量”。母子分离的内容在童话中比比皆是:诸多童话中主人公的生母早早去世,如《白雪公主》和《灰姑娘》;或者主角离开了家庭――实为离开了母亲,如《牧鹅姑娘》;或者甚至根本没有提到主人公生母,如《野天鹅》。毫无疑问,这意味着主人公必须历经母子分离的过程。因为只有在经过了这种分离之后,儿童才能够找到独立的自我。

童话故事中如此截然相反的母子关系恰恰迎合了儿童对母亲形象的初步理解。处于共生阶段的婴儿希望母亲时刻陪伴自己,但实际生活中却感到母亲时而出现满足自己,时而隐藏不能给以照顾。这种母子互动导致了年幼儿童最初的“分裂(splitting)”,他们“将母亲分裂为两个精神实体:一个令他满足的‘好母亲’,以及另一个使他遭受挫折的‘坏母亲’。”儿童如此处理两个形象,仿佛面对两个完全分裂明确的实体,这给他们眼中不确定的世界注入了一些秩序。

2.内容之二:嫉妒心理

在自我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我力量的弱小,因而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儿童会出现心理发展的偏差,嫉妒心正是偏差的具体表现。《灰姑娘》童话中的嫉妒就是非常明显的心理动力:开始是灰姑娘的姐姐们强迫她干活、穿破衣服、睡在厨房里;后来则是灰姑娘的继母嫉妒她将成为王子的妻子,一心想要让自己的女儿代替灰姑娘的身份。要解决故事主角的困境,就必须处理、消灭,或者至少要谴责嫉妒的情绪。如果放任嫉妒心的泛滥,后果将非常严重,灰姑娘的继母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当王子凭借灰姑娘舞会之后留下的一只金舞鞋来寻找神秘的公主时,她的嫉妒天性更是一览无余。她对灰姑娘的嫉妒如此强烈,甚至不惜让自己的女儿自残肢体,以求登上王位。还有一些童话故事也以嫉妒为主题:白雪公主一直受到皇后的追杀,是因为皇后嫉妒白雪公主的美貌;而《牧鹅姑娘》中的女仆嫉妒的则是主人的身份和将要拥有的地位。

以上几篇童话中的嫉妒都已渗入灵魂深处,这使她们的行为像可恶的女巫。如此严重的嫉妒将给她们带来严峻的后果,童话故事对她们的嫉妒给予了严厉的惩罚:在王子和灰姑娘的婚礼上,小白鸽啄瞎了两个姐姐的眼睛;皇后被迫穿着烧红的鞋子跳舞至死;女仆则被装在订满钉子与尖刀的木桶里,拖过街道受人唾骂,痛苦地死掉。这也给小读者们一种无形的提示和警告:过分地嫉妒将给自己带来伤害。

(二)结构情节――童话对儿童人格发展的作用

心理分析学家荣格曾经用原型来解释人类的心理模式和精神本能,他认为童话是“围绕着原型的主题而展开的,它显示了在世界各地和不同时代普遍相似的母题”。而童话的结构情节正类似于“受难原型”,是一个“平衡失去平衡平衡”的过程。同时这也是儿童的自性逐渐呈现的过程,借助于故事的发展,自性原型被激活、慢慢呈现,人格自我整合的功用逐渐展开,儿童人格中各个冲突的方面相互融合、不断协调,体现了儿童自我矛盾的逐步解决。

受难原型在神话和悲剧中广泛存在,具体表现为英雄人物受难――死亡――再生的母题。“它包含了人类最深刻的希冀和恐惧,具有非凡的震撼力,直至今天仍然是人类心灵中一股强有力的潜流。”在童话中,由于主要读者是儿童,因而受难的情境不如神话和悲剧中的那样严峻酷烈。与其他文学种类相比,童话的结构相对简单,经典童话故事的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这种态势与受难原型不谋而合:童话的开始通常是主角的母亲去世,或者主角被迫离家出走等,如《灰姑娘》、《野天鹅》、《白雪公主》,她们原本稳定的家庭关系遭到侵害,暗合了主人公的受难;随后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完全改变,他们将历经一系列的波折,甚至遭遇女巫:灰姑娘被继母强迫做饭、洗衣服,如果她想去参加舞会就要把扁豆从灰烬中挑出来。《美丽的凡西丽莎》中,女主角被迫清理玉米仓、整理麦穗。小主角所忍受的痛苦和折磨意味着主人公面临一次死亡的危机。童话的终点是再生,主人公在此或者利用自己的力量,或者借助善意的援救者与女巫展开生死搏斗,最终女巫不可避免地死亡,这是童话故事中最重要的一段。消灭女巫是故事的情绪核心,正义获得伸张,邪恶得到惩罚。所以《白雪公主》中邪恶的皇后就要被迫穿着烧红的鞋子跳舞至死;《牧鹅姑娘》中可恶的女仆要被装在订满钉子与尖刀的木桶里,拖过街道受人唾骂……战胜女巫之后,便出现了盛大的婚礼或者家庭团聚,让欢庆的气氛围绕着故事而宣告结束,从此每个人都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象征着主人公获得了新生。

(三)幻想性表现手法――童话对儿童人格发展产生作用的机制

幻想是童话最大的特点,也是童话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之一。童话中的幻想世界往往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具有超现实性和不可实现性。为了使主人公登上王位、成为王后或者过上幸福的生活,童话几乎动用了一切超自然的手段,这种幻想是童话奇幻美的表现。为什么幻想能够吸引儿童?儿童如何能够体会、理解童话中离奇的幻想?从心理分析的视角来看,幻想实际表现为童话中的象征,它借助于象征帮助儿童实现了心理能量的疏解和转换。通过童话的象征,儿童将自己的心理能量投射出来,进而,故事情境与儿童读者的个人经历相互作用,使得潜伏内心深处的情感得到抒发与表达。随着故事的不断发展、不断深入,读者加深了对自己心理冲突的理解和认识,甚至伴随故事的发展,心理冲突自行得到解决。

三、童话在儿童心理教育中的运用

分析童话故事在心理层面的意义目的在于打开新的视角,这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童话的功能,进一步丰富童话教育实践。根据上文分析中童话的心理蕴涵,在儿童教育领域内对童话的运用集中体现在三个部分:基础教育中的童话教学、儿童的人格评估和心理治疗。

(一)学校里的教育活动

纵然童话在儿童(尤其是基础教育中的低龄儿童)的成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但目前基础教育中的童话教育活动较少,也未能充分挖掘其内涵。本文对如何发挥童话在心理教育方面的意义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

1.分析童话的主题

童话活动之前教师分析童话的内容有两方面的意义:教师只有先分析童话所表现的主题内容,才能够预计儿童会对哪些情节感兴趣,童话中的主题有利于儿童解决哪类心理冲突,在哪些方面促进个体的人格成长,这样在讲述的过程中才能够有所侧重、重点突出;再者分析童话的主题还可以帮助教师设想在活动时哪些儿童可能会产生问题,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某些儿童对部分童话痴迷留恋,这种偏差与儿童个人的家庭情况、生活背景、性格特点、气质类型都不无关联。教师如果预先考虑到特殊家庭类型、特殊生活经验或者相对敏感、相对脆弱的儿童,就能够对他们可能出现的状况有所准备。同时这种准备也为活动后的重点心理扶植埋下伏笔,给予铺垫。

2.活动中的分析讨论

在进行童话活动时,教师和儿童共同对童话加以分析讨论是必要的一个环节。讨论的范围包括童话的主题内容、情节发展、人物、场景等。讨论目的在于使童话的心理教育意义更加清晰、明朗。依据心理分析理论,童话能够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和人格成长产生影响,能够帮助儿童顺利解决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矛盾或冲突。然而儿童的自我意识能力相当软弱,心理成长中面临的许多压力事件或冲突被排挤在意识之外。分析童话故事中的事件、讨论人物所代表的角色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的过程,能够使儿童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被压抑的成长事件或冲突,从潜意识的状态中浮现至意识层面,进而达到意识与潜意识的交流、协作及融合。

童话表演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分析讨论”所发挥的作用。童话和游戏有很多相似之处,在某种程度上童话讲述的正是一个游戏。教师可以把童话和游戏表演结合起来,设计场景请儿童进行童话表演,这与角色游戏类似。儿童在表演的过程中也能够达到一定的情绪宣泄,或者在表演童话的过程中,个体的自性随着童话情节的发展逐渐呈现,进而实现一种自我整合,无形中对儿童的心理成长产生积极意义。

3.合理引导与重点心理扶植

一些特殊类型的儿童会对某类童话痴迷留恋,甚至把自己的形象完全投射在童话中而浑然不觉。当童话激活了儿童无意识中的心理冲突,使其意识化,又由于自我力量的弱小,儿童不能对其很好整合时,他们会体验到更严重的心理不安和更大的危险,这时教师的合理引导是关键性的步骤。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结合家庭动力系统对儿童的状况进行分析,找寻导致其产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帮助儿童化解浮现到意识层面的心理冲突,对儿童的发展给以提示和指导。

(二)童话故事测验和心理治疗

分析童话的心理意义有利于儿童的人格评估和心理治疗的发展。人格测评和心理治疗的许多测验、方法不太适用于低龄儿童,而对童话的心理分析有助于这些应用的进一步深入。教师在童话活动中发现的特殊儿童,可运用童话测验对其进行人格评估,为诊断提供统计分析方面的证明。对于数据分析中显示确实有问题的儿童,还可深入进行童话治疗,这都意味着童话蕴涵了丰富的心理教育意义而且能够得以运用。

童话故事是人类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晶,完整深刻地理解童话需要借助哲学、文化学、人类学等领域的知识,开展综合研究。对于基础教育领域来讲,用心理学的观点分析童话产生的效果可以较直接地应用在儿童教育的实践中。审视这样一个相对生疏的研究,笔者希望能够为童话的心理学研究铺垫基础,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高尔基.谈故事.转引自韦苇.世界儿童文学史概述[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3.

[2]高尔基.一千零一夜俄文版序言.转引自韦苇.世界儿童文学史概述[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4.

[3][美]雪登・凯许登(Sheldon Cashdan)著.李淑译.巫婆一定得死[M].台北:台湾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

立夏的古诗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核心能力;企业价值评估;贴现现金流量法

一、核心能力的基本理论

(一)核心能力的概念

“核心能力”作为一种理论和实践,首次出现在1990年,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英国学者哈默(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 “公司的核心能力”一文提出。他们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能的学识”。核心能力是公司的主要能力,是使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强项,是其它对手很难达到或者无法具备的一种能力。

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核心能力给出如下的定义:核心能力是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而形成的独特的、能够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也可称其为核心竞争力。

(二)核心能力的特征

1.价值性。判断企业的某一种竞争能力是不是核心能力,首要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具有价值性,能否为企业带来收益,特别是能否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消费者剩余。

2.延展性。企业核心能力的延展性是指企业的核心能力不仅要满足企业和顾客现在的需要,而且要能够满足企业和顾客将来潜在的需要。

3.独特性。成为核心能力必须是本企业独树一帜的能力。如果这种能力被行业内所有企业普遍掌握,就不能称其为核心能力,核心能力必须具有与众不同的独到之处,不能够被竞争对手轻易占有、转移或模仿。

4.路径依赖性。核心能力包含了企业的独特技术技能、操作技巧和诀窍、组织管理和文化特征,都是很难用语言、文字、符号来直观表达的,对外界乃至企业自身来说都是隐性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核心能力对企业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

5.动态性。企业的核心能力形成之后,不可避免地面临核心能力的培育和提升问题,否则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很可能失去其竞争优势。所以,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要不断地创新、培育和发展,重新配置资源和企业定位,更新和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维持并扩大核心能力的竞争优势。

二、企业价值评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一)基本理论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经济学家艾尔文・费雪(Irving Fisher)的确定性情况下的资本价值论。1958年,著名理财学家弗兰克・莫迪格莱尼(Franco Modigliani)和默顿・米勒(Mertor Miller)发表了给理财学研究带来重大变革的学术论文――《资本成本、公司理财与投资理论》,对投资决策、融资决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把不确定性引入了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体系中。1973年,美国布莱克(Black)与舒尔斯(Scholes)两位教授提出著名的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为评估企业潜在的获利机会价值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保证。新经济时期人们对企业价值有了创新性的认识:企业价值是现有的各种经营业务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之和,再加上企业所拥有的潜在获利机会的价值。这种企业价值的评估观点代表了企业价值评估理论最新发展方向。

(二)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目前比较通用的是贴现法。贴现现金流量法(拉巴波特模型Rappaport Model)是由美国西北大学教授Alfred Rappaport创立的,是目前国内外企业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估值方法。具体含义是,企业首先要对持续经营条件下企业所能产生的未来自由现金流量(Free Cash Flow)进行估计,并按照事先确定的贴现率(或资本成本)将现金流量折算为现值,然后计算出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方法,也可以称作拉巴波特模型。

用公式表示为:

a.是目前公认的最科学、最成熟、最精准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b.适用于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估价。

c.折现率r指的是并购方所要求的一个最低收益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计算确定,即:

K=Rf+β(Rm-Rf)

式中,K=权益资本成本;Rf=无风险收益率;Rm=市场平均收益率;β=风险溢价系数;(Rm-Rf)=风险补偿率。

三、核心能力与企业价值评估的相关性分析

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净资产价值+资产溢价+协同溢价

1.净资产价值。净资产价值是目标企业的实际账面成本,在总额上等于所有者权益,可以直接在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取得数据。

2.目标企业的资产溢价。资产溢价主要是由无形资产带来的,因每家公司的无形资产的构成不同,所产生的价值大小不等,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判断评估。

目标公司的评估价值实际上是市场价值,通常用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度量,这部分资产溢价主要取决于公司品牌、商誉、营销网络、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价值,通常称之为企业的核心能力,也是企业进行战略并购的驱动力。

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支撑,从而也成为企业价值增长的根本保证,进而企业的潜在价值水平取决于企业内部差异性知识积累和利用所形成的企业核心能力方面。与企业的外部条件(如市场的机会和发展状况)相比,企业的内部条件――企业的核心能力,对于企业的资产溢价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对目标企业的资产溢价的评估实质上就是对目标企业核心能力的评估。

3.目标公司的协同溢价。所谓的协同效应是指公司并购所呈现出的两个公司合并后的总效能大于合并前各公司效能之和的现象,简单地表示为“1+1>2”。并购企业为此付出高于目标企业市场价值的部分被称为并购溢价。

企业核心能力是竞争优势和企业盈利的源泉。企业通过并购资源(内部的和外部的)整合,充分实现协同效应,这将加强企业内在的核心能力,并通过提高竞争优势和加强核心能力来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在完全的资本市场上,市场对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的评价就是通过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或预期现金流量的净现值)来衡量的,因此,并购的价值的创造就是增加合并后新企业的净现金流量,而这部分价值反映到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上,就表现为并购溢价。

因此,可以构建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模型:

P=NV+V+SV

式中,P――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整体价值;NV――目标企业净资产价值;V――目标企业资产溢价;SV――并购后估计的潜在价值让渡给目标企业的部分(协同价值)。

一是目标企业净资产价值(NV)一般按账面价值从资产负债表中获得。

二是目标企业资产溢价(V)的评估(在这里,我们重点分析这个指标)。

一般来说,并购企业在收购目标企业时,支付的收购价格都会高于目标企业的市场价值,收购价格超过市场价值的部分被称为资产溢价。如果收购价格低于或等于目标企业的市场价值,目标企业股东不可能卖出自己的股票。

决定目标企业潜在价值的因素相当多,其中最基本的是核心能力。当然,资产溢价作为企业潜伏的、有能力或有极大可能发展成为现时价值的一种能力价值,必须依附于一定的有形资产,才能转化为一种实实在在的现时价值,所以,笔者认为目标企业潜在价值的评估模型是:

V=NV×d

式中,V――目标企业资产溢价;NV――目标企业净资产价值;d――溢价系数。

目标企业的净资产价值一般按账面价值得到,现着重分析潜在价值系数d的确定。由前面的分析可知,目标企业的资产溢价价值是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是由企业的核心能力所决定的。因此,根据企业核心能力的构成设置目标企业资产溢价系数评估指标体系,由三个层次组成:

这里把目标企业价值系数(d)作为需要评估的目标层,并确定营销能力、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制造能力、企业文化作为一级指标层,并据此设置二级评估层(包含n个评价指标)和相应的待评价层(评价指标根据具体行业和企业情况待定)。

a.营销能力是从销售人员的素质和组织结构、销售渠道控制力、核心客户的稳定性三方面说明企业是否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b.创新能力由目标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能力所决定,它是目标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c.企业管理能力由目标企业学习能力、战略管理能力以及企业文化所决定,它们涉及到企业管理层综合素质、企业是否具有核心价值观和共同愿景,以及企业通过学习,不断发展其核心能力等多方面要素。

d.技术能力主要是看产品性能和使用性能能否为企业带来潜在市场占有率。

e.制造能力主要是评价设备的先进程度是否保障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被淘汰的可能性大小。

f.企业文化主要是评价企业员工的凝聚力、经营理念等,是保障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对SV(协同价值)的说明。

一般情况下,目标企业不会同意接受低于自身内在价值的价格,并购企业通常应支付一定比例的资产溢价,同时,并购企业还要事先确定并购后的企业到底能产生多少协同价值,以及将多大比例的协同价值转移给目标企业的股东,这就是SV的测算。

合理评估并购所带来的协同效应是正确估计未来企业可能产生的现金流量的基础,在制定收购目标企业价格时协同价值即为溢价的上限,在对协同效应进行细致评估的基础上,可以更加合理的预计并购后企业的经营情况,尽量减少并购失败的机率。实践中,估计目标企业的价值经常采用分步计算:首先估计目标企业独立的价值(此时不考虑收购对目标企业的影响),然后估计资产溢价价值和协同效应价值。上述三者之和称为收购后目标企业价值,该价值就是并购企业为收购目标企业所能支付的最高价格。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目标企业价值一般由账面价值得到,资产溢价部分的估算实际上是对核心能力的估算,而协同价值是通过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或预期的现金流量的净现值)来衡量的,最终的价值创造就是合并后新企业的净现金流量。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企业价值评估与企业核心能力密切相关,核心能力评价与价值评估之间关系呈现双向互动的态势;核心能力大小影响企业价值评估结果,企业价值评估结果又影响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和拓展。并购企业应该根据目标企业核心能力与并购企业核心能力的匹配状况,合理预测未来现金流量,具体运用时通过适当调整折现率来评估目标企业价值,从而避免盲目并购,降低并购失败的比率,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C.K.Prahalad,Gary 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Vol.68,1990.

[2] 赵万杰. 基于核心技术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并购及整合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 F. Modigliani, Merton H.Miller. Corporate Income Taxes and The Cost of Capital:A Correct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3.

[4] W. Pursche. Building Better Bids:Syneries and Acquisition Price[J].Chief Financial Officer USA,1998.

[5] 李青. FCF方法:评估公司价值的先进方法[J]. 商业研究, 2002(7).

相关期刊更多

安徽文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人民司法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最高人民法院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西安市教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