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平行四边形面积课件

平行四边形面积课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平行四边形面积课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平行四边形面积课件

平行四边形面积课件范文第1篇

几何知识的初步认识贯穿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理解了面积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将为学生学习三角形、梯形、组合图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渗透转化思想的重要环节。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会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思想。

3.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现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能正确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方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三角板和剪刀。

二、说教法学法

1、讲解分析、直观演示;

2、观察猜测、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反馈总结。

三、说教学流程

(一)课件出示教学流程图。

(二)新课学习。

1.提出疑问、引出课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入实际问题:观察图中学校门前两个花坛,说一说两个花坛都是什么形状的?怎样比较两个花坛的大小?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长方形的面积我们已经会计算了,今天我们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一个图形的面积。现在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和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2.实验操作、探究验证

(1)用数方格解决。

通过学生操作、讨论,继续引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发现两个图形的底与长,高与宽、面积与面积分别相等。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是采用数方格的方法有局限性。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乘宽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有其他计算方法呢?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不仅巩固了已学过的知识,还在比较中找出了两个图形的联系,既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又为学生进一步探寻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做了准备。】

(2)学生自学课本81页内容1分钟后,拿出准备好的学具,以小组为单位,想一想,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能不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呢?师巡视指导。在小组汇报时找代表到讲台上演示剪拼过程并讲解。

(3)学生演示,教师适当补充。

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画一条高,再沿着这条高剪,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最后把三角形平移并和梯形拼在一起,这样,平行四边形就转化成了我们学过的长方形。

(4)师演示拼剪方法二并口述过程后出示课件,学生思考后总结公式。

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面积变了吗?

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学生归纳:

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高

师讲解,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h或S=ah

继续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已知平行四边行的面积和高,怎么求底?已知面积和底,怎么求高?总结并得出公式:a=s÷h, h=s÷a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且有好动好奇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组织地让学生观察、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自主探索,注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能力,还让学生亲历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举一反三,扫清了障碍。】

(5)利用多媒体再次演示剪拼过程,边演示边指导操作的规范性:必须沿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把它剪成两部分,将其中一部分平移与另一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

【通过演示,学生真正理解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进而对平行四边形公式的推导有了更深的认识。】

3.实践应用、强化新知

新知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与内化。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在第三个教学环节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层:基本练习

课件出示例1:并分析:这道题给出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可以直接运用公式解决。

再出示即练习十五第1题,由同学们独立完成。做完后,出示答案,同桌对改并互相订正。

最后,课件出示算出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题。

先小组讨论后再计算。最后强调:可以用15×8计算,也可以用12×10计算,因为以任一条底边和高求面积都可以,但和底相乘的高必须这条底边上的高,即底和高必须是相对应的。

第二层:综合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十五第3题

这是一道逆用公式的题目,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求高。学生可以根据公式或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或列方程解答。

第三层: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练习十五第5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逻辑推理,明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只与底和高有关,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课件再次强调: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在练习中,检查了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巩固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认识,加深了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记忆,为课后解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问题打下基础。】

4.反思收获、回顾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师总结:通过转化思想,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适当的总结反思,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个系统的认识,同时提高了学生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平行四边形面积课件范文第2篇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形成过程,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等活动,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推导,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在探究和尝试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

2、问:如果我想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想知道哪些数据?

二、探究

(一)、猜测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

1、学生猜测

2、各自表述理由

3、二次修正猜想

(二)小组合作验证猜想

1、小组借助工具验证猜想

2、交流汇报

3、三次修正猜想

4、借助课件进一步理解

(三)自主验证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用底×高求面积

(四)得出结论

结:如果用S

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用a

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

用h

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S=ah

三、巩固练习

1、平行四边形面积如何计算?

2、3、你能想办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机动)

四、总结

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猜想:

拉动(面积变化)

转化(面积不变)

验证:

平行四边形面积课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基本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变式教学;推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8-0021-03

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三种基本图形的面积时,教师一般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作为研究的基础,师生都习惯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学习思路。实际教学中,能否把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作为推导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点呢?

【教学片段一】探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1.引入环节

师:谁来说说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生1:长方形面积=长×宽。

师:今天,我们来探索另一种图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边说边用课件出示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你能计算这些梯形的面积吗?

生2:能不能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

师:可以。你们想转化为哪种图形呢?

生3:长方形或正方形。

(板书: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或正方形)

2.探索环节

师:怎么转化呢?请大家利用手上的学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

小组A:两个相同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①上底与下底的和等于拼成的长方形的长;

②高等于拼成的长方形的宽;

③根据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面积=长×宽=(上底+下底)×高;

④直角梯形的面积正好是长方形的一半,因此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小组B:通过割补把等腰梯形转化成长方形。

①长方形的长等于梯形的上底与下底和的一半,即长=(上底+下底)÷2;

②长方形的宽等于梯形的高;

③等腰梯形面积=长方形面积=长×宽=(上底+下底)÷2×高=(上底+下底)×高÷2。

小组C:通过割补把直角梯形转化为长方形。

①沿直角梯形高的平分线将直角梯形分成2个小直角梯形,然后拼接成长方形;

②长方形的长等于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

③长方形的宽等于高的一半,即宽=高÷2;

④直角梯形面积=长方形面积=长×宽=(上底+下底)×高÷2。

小组D:把普通梯形通过割补转化成长方形。

①长方形的长等于梯形上底与下底和的一半,即长=(上底+下底)÷2;

②长方形的宽等于梯形的高;

③梯形面积=长方形面积=长×宽=(上底+下底)÷2×高=(上底+下底)×高÷2。

【教学片段二】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1.引入环节(略)

2.探索环节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课件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且这组对边不相等;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通过延长梯形的上底,使它与下底一样长,然后连接A′B,就得到平行四边形A′BCD。

①上底和下底相等,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②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高;

③梯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2×下底×高÷2=底×高。

【教学片段三】探索三角形面e计算公式

1.引入环节(略)

2.探索环节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今天我们来探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当梯形的上底逐渐缩短,直至变成一个点时,梯形会变成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变化过程,学生观察思考;小组讨论“怎样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汇报)

把三角形看作是上底为0的梯形,可以发现:

①当上底等于0时,梯形下底=三角形的底;

②梯形面积三角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0+下底)×高÷2=底×高÷2(下底=底)。

以上是我在推导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做的教学尝试,我称它为基本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变式教学。以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为突破口,通过把梯形转化为已经学习过的长方形,深入探究,就可得到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再以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为基点,通过改变梯形上底的长度,可分别推导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变式教学中的变与不变】

1.一变:教学基点

这种新颖别致的教学尝试,打破了教材既定的教学顺序(如下图)。

(1)常态教学主要以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为教学基点,以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为例,推导的主要依据是“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下图所示:

引语:怎样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呢?

教材提供的两种方法都是借助平行四边形来进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一,由“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得到“三角形面积是与其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的结论,并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底×高÷2”;方法二,沿三角形高的平分线把三角形割补为平行四边形,提出“三角形与割补后得到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的结论,然后直接借助“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进行推导,因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高就是三角形高的一半,从而得出“三角形面积=底×高÷2”。

学生只要弄明白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的关系,借助“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就可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2)变式教学主要以梯形面积公式为教学基点,同样以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为例,推导的思路是“三角形可以看成上底为0的梯形”。

课件动态演示(如下图):移动上底的一个端点,当两个端点重合时,梯形变成三角形,因此可以把三角形看成上底为0的梯形。

探究两个图形的底与高之间的关系:梯形的下底就是三角形的底,梯形的高就是三角形的高。

借助“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0+底)×高÷2=底×高÷2。

2.二变:推理形式

两种基点的推导方式犹如两条分支,在不同的推导方法中,推理形式有所不同。同样以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为例。

(1)常态教学中的推导方法的侧重点是以学生动手实践的探究性学习为主线,进行归纳和推理。引导学生通过借助学具开展小组合作,以寻找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显性联系为突破口,从而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方式A:动手拼一拼,转化过程具体直观。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下图)。

通过拼一拼,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显性关系,即这个三角形与拼成的这个平行四边形是等底等高的,且这个三角形面积刚好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在进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学生的思维建立在一步步归纳的基础上,虽较为简单且有效,但学生的思维只停留在浅层次。

方式B:割与补。由于增加了剪一剪、拼一拼等操作,相比方式A,方式B的难度提升了不少。学生通过剪与拼,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可以直观明了地发现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高的一半这一重要条件,从而顺利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变式教学中的推导方法的侧重点是以学生的演绎推理为学习主线,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理性思考。

变式教学中,教师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移动上底的一个端点,当两个端点重合时梯形变成一个三角形),简单解释了为什么可以把三角形看成上底为0的梯形(如下 图)。借助“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进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逻辑性。

3.不变:都注重基本活动经验和转化的思想

数学课程改革强调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和数学思想的渗透,常态教学和变式教学对此都有突出的体现。常态教学在验证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猜想和变式教学在验证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猜想时,都是通过割补法转化为计算长方形的面e,从而构成了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转化链。

平行四边形面积课件范文第4篇

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本节课是学生刚刚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学习的,为后续学习组合图形面积打基础的,本课通过拼摆等实际操作,来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不过,让他们切实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却不是很容易。要想让学生完全领悟,须要引导他们在探索活动中,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操作与观察,讨论与交流,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下面我将研课过程中遇到与想到的问题与大家共析。

【研课经历】

第一次备课:

教学目标 :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必要性。

2.在自主探索中,经历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3.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操作、合作交流、归纳发现和抽象公式的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个小组至少准备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一个平行四边形、剪刀。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底2㎝,高1.5㎝ 。

提问:(1)这是什么图形?求它的面积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数方格、公式计算。)

(2)求出它的面积(注意单位) 。

(3)平行四边形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板书:转化图形——找出关系——推导公式。)

【设计意图:通过再现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重温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为进一步探究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作好思维上的准备。】

2.导入课题 。

师:既然平行四边形面积能用数方格或者公式来计算,那我的这张三角形彩纸是否也能用这些方法呢?(出示三角形彩纸。)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板书。)

二、探究新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对比”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观察对比,设想转化

1. 师:你能用什么办法得到三角形面积呢?

(学生思考并汇报,预计学生可能提出以下两种方案。)

(1)数方格的办法。

(2)将三角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平行四边形。)

2.动手操作,体验转化。

(1)师:下面同学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进行转化,并思考问题:在转化过程中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2)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动手实践,根据思考题思考,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并作适当点拨。

(3)学生汇报探究的成果。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

或许会出现把平行四边形沿着对角线剪开,得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结论:当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时,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板书。)

得出结论同时,讨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三角形的底、高有什么关系。

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三角形的高,因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 等于底×高÷2。

(4)归纳总结。

①三角形的底、高、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之间的关系。

②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交流、汇报、归纳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做”数学,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和自主获取新知的过程,积累数学实验的经验,发展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利用数学语言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5)学生自学字母公式。

①生自读课本25页最下面4行。

②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

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用字母表示为:S=ah÷2.

(6)解决问题。

师:现在我们能求这个三角形彩纸的的面积了吗?

(学生重新审题,独立完成,口述,教师板书。)

4×3÷2=6(cm2);

答:它的面积6cm2。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P26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板演,教师订正。)

【设计意图:以教材为引领,完成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经历数学建模。】

五、小结

师: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设计

1.利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三角形面积推导的过程,复述重要的结论。

2.完成教材P26练一练第1题。

平行四边形面积课件范文第5篇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完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和三角形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梯形面积计算的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知道了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为学过的长方形,对图形之间的“转化”有了一定的感性基础,估计学生能较好地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将三角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每人各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纸模型;教师备一条红领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引入课题

1、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吗?请大家拿出小组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想一想,如何在每个图形上折一次,使折痕两边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小组先讨论有几种折法,再开始折,并用彩色笔画出折痕。

2、小组学生代表上台汇报操作结果,贴出以下三种折法:

3、让学生观察后提问:

师:这三个图形分别折成了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什么图形?

生:这三个图形分别折成了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师:如果我们知道长方形长为7厘米,宽为4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求出来的?

生:长方形的面积是7×4=28(平方厘米)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8÷2=14(平方厘米)

师:如果我们知道正方形边长为6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又是多少呢?为什么?

生:正方形的面积是6×6=36(平方厘米)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36÷2=18(平方厘米)

师:如果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为8厘米,高为5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呢?为什么?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8×5=40(平方厘米)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0÷2=20(平方厘米)

5、引出课题:

师:看来今天我们班的同学很乐意表现自己,老师真为你们而高兴。如果我们从桌子上任意取一个三角形,(师拿起任意一个三角形模型)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怎样求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研究的内容。

6、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二、探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玩游戏,小组内交流问题。

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它是怎样得来的?出示课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过程(转化)。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不能也用转化的方法呢?请听好要求:拿出准备好的学具,从中找出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看你能发现了什么?同时在拼时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课件出示以下问题)

A、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什么图形?

B、拼成图形的面积你会算吗?

C、拼成的图形与原来每一个三角形有什么联系?

(学生在小组里动手拼一拼,并相互交流以上问题)

2、小组代表上台演示汇报。

我们用2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每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师:哦!原来是这样!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请把掌声送给刚才这两位小老师。

(师演示并贴在黑板上)

师:刚才这个小组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来拼组的。有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组的吗?学生汇报(师贴)

师:汇报得真好!有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组的吗?学生汇报(师贴)

(注明:每一种拼组学生汇报后都贴在黑板上。在老师小结时,故意把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拿掉,并用画虚线表示。)

3、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小结。

师:看来不管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只要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就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课件演示拼的过程),那么目的是什么?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的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师板书:三角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师追问:是不是任意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师任意拿起一个三角形和不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纸板,让学生对比进行引导)

生:不是。三角形的底和高必须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等时才对。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完整的板书:

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学生齐读)

师:看来,我们通过玩一玩,拼一拼,知道了怎样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了。那谁来说一说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生: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板书)

师追问: “底×高”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写这个公式时要“÷2”?

生:“底×高”表示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要“÷2”。

(学生加深对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后,让学生齐读公式)

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如果用a表示三角形的底,h表示三角形的高,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的字母公式是什么?

生:s=ah÷2(板书)(出示课件,齐读)

5、介绍P85页的数学知识。(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起动手推导出来的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现了,请看屏幕。(多媒体出示P85页的数学知识)

师:同学们,我国古代数学家固然伟大。但是,老师觉得你们也很了不起!咱们不也找到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了吗?接下来我们是不是更有信心继续展示自我?

三、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现在我们就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好吗?

1计算红领巾的面积

师:老师这里有一条红领巾,(举起实物)如果想求它的面积有多少?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生:需要三角形的底和高。

课件出示例2 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师:请同学们算一算。(学生练习后讲评订正)

2练习:

(1)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生:我们要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必须找准相对应的底和高,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来计算。

(2)填空:(3)、选择:(4)、判断对错

1、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2、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3、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那么形状也相同。( )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应注意什么?

五、课外延伸

1、用两种方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师:通过这道题的解答,你明白了什么?

2、思考题 :

下图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涂颜色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你能在图中再画出一个与涂颜色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试试看。学生打开书87页,在书中画一画,完成第6题。

师:你画出了几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如果给你足够的时间你能画出多少个这样的三角形?

师:通过画这样的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

生:三角形的面积与底和高有关,与形状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