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学基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美;美学;森林之美;森林美学
森林进入美学,并不是一种意识的偶然。作为感官愉悦的观念发现,在主观经验凸显客观视野的森林之美,既是自然美学研究的重要载体,也是森林文化思辨不可或缺的支撑。森林美学是关于森林存在的美学内涵、意蕴与价值,是研究森林作为自然之美独特表现的理论学说。若森林属于自然是确定的,森林之美归于自然之美是无疑的,但自然是否属于美学研究的对象,自然之美是否属于美学研究的范畴,自然之美是否与艺术之美一样属于美学的表现形态,这些问题都曾是美学发展进程中的藩篱。
一、森林美学的可能:作为自然美学的一种支撑
森林美学作为人们认识森林之美、感知森林之美的新兴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森林,它的学科界域是美学,具体地说是自然美学。讨论森林美学的可能,首先须关注美学的产生与定义。李泽厚先生从哲学的角度将美学定义为“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1。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是人类观察思辨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的美的存在与表现,它既从人类社会自身的生活创造与生产劳动的过程中锻造美的因素,也从自然界未经人类干预的原初生态环境中挖掘美的基因。
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沃尔夫的弟子鲍姆嘉通在1750年首先使用美学(?sthetik)概念,应该承认美学内涵概念的自然属性并不明显,它更多地侧重于从艺术作品中寻找美的源泉。但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由于自然美学被错误地排除在美学的总体范畴外,艺术哲学往往成为美学的代名词。若把美学狭隘地局限于人类的艺术表现,或者用艺术之美来贬低自然之美,如黑格尔所说:“艺术美高于自然。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2这种观点其实是对自然之境的短视。心灵固然是博大的,但它在绝对自由的层面还是需要回归自然界,美感生发于心灵的感悟,但最大的源泉还在于无限的自然才能满足人类的心灵想象与实践的自在自为。
黑格尔对人类自身融合想象与行为所创造的艺术之美的单向度推崇,绝对地把心灵作为中介,认为“心灵和它的艺术美‘高于’自然,这里的‘高于’却不仅是一种相对的或量的分别。只有心灵才是真实的,只有心灵才涵盖一切,所以一切美只有在涉及这较高境界而且由这较高境界产生出来时,才真正是美的。就这个意义来说,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的那种美的反映,它所反映的只是一种不完全不完善的形态,而按照它的实体,这种形态原已包含在心灵里”3。在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观念体系中,以心灵来塑造人类艺术之美的至高境界,这是心灵意识第一性、物质意识第二性的褊狭表现。当我们站在弱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反思,需要避免人为化艺术美学观念的主宰作用,重视在美学研究对象的另一翼――自然美学的衍生与意义。毕竟从自然界孕育人类、人类产生于自然的源流来看,自然之美的存在早于艺术之美;从自然之物浑然天成、天造地设的角度来看,自然之美的表现高于艺术之美。若从人类中心主义向非人类中心主义转化的环境哲学层面来看,自然之美在广义的视域中包含着艺术之美。
超越艺术美学中心主义,走向对自然美学的包容与尊重,需要重新认识自然的存在与价值,特别需要挖掘作为自然典范重要表现的森林之美的存在。美学的自然化是自然美学发展的契机,它也被看成是生态美学的有效通路。若我们承认有一种美学形态既是属自然的,也是属人的;那么另一种被称之为环境美学的概念就出现了,它在更强调人类活动介入自然的范畴上,论述人工的美学样态及与人类相关联的环境之美的存在。
若以情感观赏自然,以感觉介入艺术,我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认可自然美学具有与艺术哲学同等的地位,又能够在什么层面创造森林美学在哲学之维的存在之可能。这不仅取决于森林之美能否被认同为自然美学的范本,关系到从哲思的角度对森林之美的全面发掘、细致分析与系统提升,更决定于森林美学作为自然美学的分支学科及代表性范式能否在观念共识的意义上成立。
追溯森林美学的历程,它若是从美学理论的丰厚沃土中长出的精神森林,它或可理解为从广阔物质森林中升起的美学观念奇葩。森林美学的概念始于19世纪末的德国,其内涵博大精深。分析不同样态的森林美学之概念的可能,它体现为作为词源的森林美学、作为对象的森林美学、作为学科的森林美学、作为价值的森林美学与作为属性的森林美学。
作为词源的森林美学,强调人类以审美主体的身份对森林的观察、感觉、认知与理解。如森林美是森林美学的客观基础,人类从美育的焦点切入对森林的欣赏和森林美的创造、开辟和保护,提供了森林美学概念成立的可能。审视“森林美学”的概念,从词源上讲,它是从德语Forstasthetik一语而来,这是个由Forst(森林)和Asthetik(美学)组成的复合词。“Forsstasthetik”一词是萨里斯齐从1876年开始使用的。
作为对象的森林美学,是对森林美学研究客体范畴的确认。有一种观点认为,1885年萨里斯齐创立了“森林美学”,但德语Forst在德国仅指用人工经营和培育的森林,即“施业林”。因此把“森林美学”定义为“关于施业林之美的学说”。而其研究对象就是施业林的美,其范围包括施业林之美的本质与特征、施业林之美的思想发展、施业林之美的培育、开发和保护等。福瑞斯特(V. Furst)的森林狩猎辞典就采用了这个研究对象的定义。斯齐瓦帕奇(Schwappach)则认为V. Salisch关于森林美学研究对象的定义狭窄了些,他略作修改,把森林美学定义为“关于森林美的学说”。他使用的德语词汇是Waldasthetik这个复合词,“Wald”在这里表示的是一切林地和林木结合的森林有机体;它既包括作为非自然化森林核心的施业林(林业的经营对象),也包括非人工化的施业林,还包括和森林相连的草地。布斯塞(Busse)的林业辞典采用的是斯齐瓦帕奇(Schwappach)的定x。多数林学家支持这个广义研究对象的森林美学之定义。而在一百多年后,来自我国台湾的森林美学家林文镇特别强调森林景观作为森林美学研究的对象,他认为“在现阶段国内状况下,森林美学可定位在运用美学原理来探讨森林景观施业”1。
作为学科的森林美学,体现出一个从技到术、从术到学的理论推进,并进而从面的林学理论到多知识系统的美学论内涵的扩展。在以专业为条件的学科分界中,学科是建立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不同科学界域的知识集群。1885年萨里斯齐(V. Salisch)出版了《森林美学》一书,明确提出森林美学的概念,标志着这一学科的萌生。森林美学作为人文科学的边缘学科,也是属于哲学和林学的交叉学科。从西方森林美学史的产生过程来看,首先是那些从事林学研究的德国学者关注森林美的形式、本质与特征,并从森林美这一内涵介入森林美学的概念,由此探讨森林美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之学科的可能。从森林美学与美学的学科关系来看,它们是特殊和普遍、个别和一般的关系。美学是哲学的二级学科,它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可分为艺术美学、环境美学与自然美学(有的学者把它看成是生态美学),从理论特点的角度可分为基础美学(有的学者称之为哲学美学)与应用美学(也被看成是科学美学)。那么森林美学是美学在自然美学层面的一个分支,或者说它是应用美学的一个支脉。自然美学在其领域范畴中包括了森林美学,凸显出森林在原初意义上的非人为化痕迹及人类对森林的自然之美的欣赏;森林美学在面向人类生存、生活与生产的层面进入应用美学的框架。如果说基础美学给予森林美学以哲学方法论的指导,那么森林美学是基础美学在森林界域中的理论运用。所以早在19世纪,欧洲特别是德国的林学家们就开始讨论实施森林美学教育的意义。而在1916年由日本学者新岛善直、村山酿造出版的《森林美学》一书进一步推动森林美学作为学科的发展,他们将森林美学定义为“研究关于所有森林美的活动之学”1,并认为欣赏森林美和营造森林美“二者都是美的活动,但前者比后者更具普遍的、根本的性质。前者的经验为后者的方法提供了依据,而后者只有将前者作为目的,才可能得到正确的结果”2。
作为价值的森林美学,表达森林美学的存在感及其内涵的美感体验;毕竟无论是森林,还是美学都需要价值的证明。森林在物质应用之外的精神价值,美学以森林为样本的理论创造审美价值。森林美学的价值是在效益和健康的一般有用性之外的感觉、知觉、想象、联想、情绪、情感、认知、理解等一系列生成意义凝聚过程的价值因素,是在围绕森林生态的自然阐释与艺术构思中所产生的心理满足与精神享受。作为价值的森林美学所形成的特殊心理现象,让我们不仅在美化森林与森林施业的经济行为进程中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而且构筑起森林伦理的基本规范。进而真正让人类的环境融入森林的地貌,在分析人们对森林的审美要求、审美习惯以及影响森林审美情绪的各种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让森林美学成为一种引人亲近、并不遥远的风景美学、生活美学与生态美学。
作为属性的森林美学,它在人类与自然、环境与生态、审美与知识之间表现出森林美学观念的内在科学本质。从主客体相结合的层面,“森林美学是关于森林美的本质、森林美的情感、森林美的创造和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3。它表现出森林美学的本质在于以森林为地理范围、以美学观念为目标,应用哲学概念分析与推理论证的方法来展现森林美的精神范式及诠释森林美论的内容。森林美学的基本属性有两大部分,一部分隶属于森林的本质属性,另一部分来自美学的人文规定。或者说,它体现出森林美学本然而又强大的自然生态属性以及其不可或缺的社会人文属性。毕竟从森林美学的自身发展历程来看,其在主体层面立足于自然界的特征自不待言,在次要层面的人文属性与美学的艺术内涵也无从回避。它们都在不同层面上贯注了森林美学在社会人文属性上的民族文化传统、经济地理内涵、社会政治文化水平、人类审美情趣指向、个人的经历和文化素养以及这些要素的差异和演变等因子,这都是森林美学面临的复杂的社会环境状况。只有立足于这两个属性,森林美学才能真正显现出其自然特征、科学属性与历史内涵。
梳理森林美学的五种概念内涵,为分析“森林美学是否可能”这个命题提供了坚实的路径。从作为对自然美学一种支撑的观点来看,它需要我们在理论脉络上通过解读森林之美的内涵与特征,审慎地把握森林美学的理论脉络与思想逻辑,并在物质基础的层面厘清森林美学的实质,以应用美学的辩证阐释与逻辑推理层面为森林美学的存在寻求合理、可行、持续与有效的证明。
二、森林美学的基础:森林之美的内涵与特征
森林是森林美学的物质基础,若美学离不开心灵活动,那么森林美学的感受更需要物质与心灵相融合的综合作用。从作为应用美学的焦点分析,它的美学观照是围绕森林这个实体来进行的。森林的组成表现为原生的天然林与后来的人工林,其在地球上共同存在体现了森林之美既有人类的痕迹,又有自然界的赋予。因此,作为自然美学之支撑的森林美学,从形象直觉的层面表现出森林是自然界的主要地理地貌。而从抽象思维的层面,森林如能成为环境美学的研究对象,这是与人类生活的历史过程紧密关联的。人类发现森林,森林凝聚着人类对自然的期待,其本质在于理解森林之用的过程中发现森林之美。森林作为自然界面对人类的对象化存在,不是简单地构成人类在社会生活之外的另一视野,更关键的是人类逐渐主动地走入森林、森林健康地抵达人类的生活。关注森林之美,也构成了今天我们在审美中欣赏自然的重要方式。
森林之美是森林美学的主体领域,它在最具象的环节表现着森林美学的内容与载体。森林之美,在广泛的意义上不是人工化的艺术之美,它是无需中介形式及表现媒体传达技巧的自然之美。作为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美学特征也逐渐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人类在利用森林的同时也饱含了对森林的崇敬之情,并以之作为审美的对象,从美感的角度审视森林、体现森林的美学功能。从美的本质而言,森林之美就是自然与美感的融合。森林既有不加任何人工修饰、自然生成的自然之美,也有由心而生和森林发生共鸣的再生的见识之美。
森林之美离不开对“美”这个词语的关注。从美学到美,是从一个学科到一个主题词的演变,美不仅是美学的关键词,美也构成了美学的基本命题。美是什么?美的特质包含了哪些内容?从语义分析学的角度来看,美不仅是一种名词式的定义陈述,而且是一种动词式的内涵判断。甚至在具体的境遇中,它被理解为一种形容词式的描述修饰。对于美的认识,从众多史诗著作中可以看出,东方认为阴柔阳刚谓之美,西方则认为崇高正义堪称美。在《说文解字》中,“美”的字源包括“羊”和“大”(古人以羊L的肥大为美),反映了农耕文明背景下人们淳朴的审美取向。除此之外,也有“羊”和“人”之说,即人载着羊头跳舞为美,这一说法和原始祭典礼仪活动有关,是带有一定社会性与精神性的审美取向。黑格尔也在《美学》中对“美”作了如下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1总之,“美”既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既是个别的,也是综合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它确确实实存在,却让人们无法准确定义。
如果我们能够确认“美”这个概念为森林所固有,森林这片空间界域能够名副其实地与“美”吻合在一起。“美”就绝不是一个触景生情的感叹词,因为森林这个广阔领域在呈现美的形式与本质的层面包含着诸多美的基因,它体现着本真之美、绿色之美、集体之美、景观之美与生态之美的独特样态。
本真之美,表现出森林先验式的存在,它是无需人类检验的源流之美。人类对森林本真之美的审视凝聚了康德的“无所为而为的观照”。从自然性的角度切入森林,它是一种不隶属他者的存在。英国诗人济慈言:“美即真,真即美,这就是你在世上所知道和所需知道的一切。”如同“树木是大自然造化的完美产物之一,在环环相扣的生态环境中扮演重要的、多方面的角色”2。假若树木是悄然无声的存在者,森林并不只是以表象的寓意揭示了世界的本真存在,其看似成片地被复制其实超越了现实的模仿。通过把关怀之真与欣赏之善扩展到森林之美,森林以自然的实物证明森林的自在,它是自然最佳的写照,其不依赖他物的存在显然包含了全部可感知的真实世界。
绿色之美,既是绿色视觉之美,也是绿色功能之美。绿色视觉之美在视野所及范围表现出森林的变与不变的色彩布局,它是脱离单纯感觉的现象之美。它所凸显的形象之绿,是森林的外在特征,从一枝一叶的绿色关联中寻找变相世界中的不变之相。无论是针叶林还是阔叶林,树叶之绿所具有的不同样态托起了绿色世界的存在。经历不同季节的变迁,森林之绿在色彩深浅的变化是自然生命显现美的变奏。从形象之绿到本质之绿,广义的绿色之美超越了颜色的范畴,聚焦于绿色功能之美。它所透露的本质之绿是森林作为“地球之肺”吸收温室气体的作用。森林是二氧化碳的吸收器、贮存库和缓冲器,森林所具有的碳汇能力是巨大的。“碳汇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量,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全球森林面积虽然只占陆地总面积的1/3,但森林植被区的碳储量几乎占到了陆地碳库总量的一半。所以,森林与气候变化有着直接的联系。”3因此,森林的吸碳固碳功能不仅要被认可,更要被广泛应用。森林在全球变暖时代的这种绿色功能之美,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应用。它告诉我们,美的不仅是看的,美的也是好的,美的更是有用的。一般看来,森林、海洋与土壤是地球上主要的碳汇。据测算,森林每年可净吸收约5亿吨的碳,森林仍是陆地上最大的碳汇源。森林的绿色功能表现在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上。首先,陆地生态系统通过植物的生长可吸收大量的人为二氧化碳排放,而森林又是主要的碳吸存贡献者。其次,森林生态系统是巨大的碳蓄积库,拥有储蓄大于大气中碳蓄积两倍的能力。1可见森林绿色功能之美是一种较强的自然行动能力,也是一种对环境的良性自然保护。它以净化空气、保持水土、储藏资源、消除噪音等为切入点,其绿色低碳作用也将越发被人类所认识。
集体之美,表现出森林的空间容量,它是数量结构搭建起的景观之美。《说文》中言之:树,生植之总名。树是森林的主体,也是涵养森林万物的本体。森林让人类生活在景观中,就此而言,森林本身无疑就是景观,森林无疑也是最重要的感知范畴。它不仅是我们所置身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构成了自然环境中最重要的感知来源。毕竟森林的延展构成了我们环境的一种活动方式,它创造了一种活的意义的连接。森林是自然界物种的大容器,是人类生活足以庆幸的自然屏障。森林在木连木、林连林的意义上成就了美的规模效应。它整合世界的方式并不是简单的艺术和美学的范畴。它是用一幅绿色集群的大图景去审视世界,从而塑造绿色整体的存在感与美感。
生态之美,是森林的本质内涵之美。因为森林作为大生态中的一种小生态,探寻着发育、涵养与包容之美。在种植树木与养护森林的过程中,一系列自然的因素在森林生态多元的存在中激发着我们与森林的连续感。森林的这些植物群落覆盖着全球土地面积的约31.7%,并且在林地及生态功能圈的意义上对二氧化碳下降、调节气候变化、动物群落和谐、保持水土平衡和巩固土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森林是地球生物圈中最重要的生境之一。众多的林下植物、生物有机体、野生动物在对自然敏感的层面须臾不可离开森林。若森林物种及物种与环境相互的影响被称为森林生态,那么生物多样性不仅借森林生态的延展把世界变得更美,而且森林生态环境所具有的审美价值越来越清晰。如同森林与沙漠给予我们两种不同的生态环境,这两种不同的世界有力地证明了生态创造环境的差异。在触及自然生态的有效方式上,森林一方面证明了根系所置身之广袤大地的肥沃,另一方面则诠释了以枝叶仰望蔚蓝天空的无限。
景^之美,表现出森林作为风景观赏的意蕴。它既包含着森林中树木的个体之美,从姿态、造型、尺度等方面显现本身具体的外在之美,致力于艺术与自然的统一,它在经过栽培的自然形式中普遍地被欣赏。它也体现在森林公园作为景观要素之美,这种森林装点自然山川的方式凝聚了万木峥嵘、苍翠欲滴的景观效果,它所展现给世人的景观魅力是无可替代的震撼。还有一种森林景观离我们更近,那就是城市森林。城市森林融合了艺术与自然的精粹,把森林文化的形式和传统介入到自然演进过程的统一体之中,创造人化自然最优美的精品。每一种自然体验的生成模式,都有属于被自然载体所激活的愉悦。与传统森林作为较原始的自然环境不同,城市森林让人领悟到一种美好而又独特的审美范式。森林的古朴之美与城市的时尚之魅相得益彰,促成了森林与城市二者的完美融合。不同样态的森林以美好的聚合,让人类生活在郁郁葱葱的林木景观中,就此而言森林本身就是景观。森林无疑也是人类面对自然最重要的感知范畴。它不仅是我们所置身的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构成了自然环境中最重要的感知来源。毕竟森林的延展构成了人类环境的一种活动方式。步入森林,其实质就是对自然景观美好的体验。这种景观之美的体验,既是无利害的审美原则之泛化,也是理性静观的满足。
一种有待进一步诠释的森林美学,具有其生命力的多样存在,并在与土地生生不息的联系中,努力挖掘美的特征在森林中的存在。“而这种显现着的实在就是分成部分的有机体的外在形象,这形象对于我们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也是一种显现着的东西,这就是说,有机体各个部分的只是实在的多方面的性格必须显现于形象的生气贯注的整体里。”1森林与人类都是这个世界伟大的生灵,笔者在此并不愿意彰显其中生命序列的级别,何况在最初的状态中,森林并不是人类生产与活动的产品。从形象到实在,从意蕴到心灵,脱离了个性实体与区域属性的考量,它在地球格局的层面是一种全人类的普遍的森林美学。森林美学为我们确立了森林之美的审美趣味与生态标准,并以语义背后的森林之美的内涵实在、在特征实存的层面支撑了森林美学作为统合知识的可能。
[作者简介:周国文,北京林业大学学院副教授。]
关键词:存在主义 解构主义 美学走向
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0-012-02
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产生于20世纪中期,是在动荡的历史、政治、经济因素以及纷繁的哲学美学思潮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具有独特美学特征的文学思潮。本文着重探讨对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产生重要影响的哲学流派,并对其美学走向作出推测。
一、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的哲学基础
自人类登上历史舞台以来,终极真理和客观意义的追求一直是人类的梦想,理性精神被认为是实现这一梦想的重要途径。进入20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思想家、哲学家开始怀疑它的合理性与唯一性,一些反思与反叛的理论也纷纷出现。
如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发现了人类“非理性”的心理现象,提出潜意识的概念,以及“三我”理论;罗素、维特根斯坦等人在其“分析哲学”中提出,传统哲学中所提倡的理性思辨方法是不可靠的,只有超科学、超常识、超感觉的世界才是真实的;胡塞尔在“现象学哲学”中提出,通过直觉对纯粹意识的复归,是把握事物本质的必经之路;海德格尔在其“存在主义哲学”中则表示,事物的本体存在是虚幻的,只有语言才是客观真实的存在;以福柯、德里达等人为首的解构主义哲学对理性主义、理性思维进行了更彻底的批判。解构主义直接否定了事物本体意义的存在,认为无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还是人类的精神世界,都没有恒定不变的主体,没有公认的无变化的价值与意义。他们否定了终极真理,认为没有一成不变地通用于各个时代的标准。
从以上种种哲学思想可以看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哲学基础是非理性主义,除了受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直觉主义、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等思想的影响外,最主要的还是海德格尔、萨特的存在主义和德里达、福柯的解构主艾的影响。下文主要就萨特的存在主义和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作一概迷。
1 存在主义。存在主义一词的拉丁文是existentia,意味存在、实存、生存。而它所指的。并不是人的现实本体的存在,而是精神的存在,尤其是指把人的心理意识和社会存在与个人的现实存在相互对立,并把它当作唯一真实的存在。在西方现代思想的诸多流派中,“存在主义特别体现了西方文化由近代图示转向现代图示后人的焦虑,也体现了西方文化发展到现代高度后对西方文化本身的焦虑”。
可以说,存在主义产生于世界文化的转型阶段,一方面,传统哲学、价值观的影响犹存,旧的思维模式的局限依旧;另一方面,科技发展带来的新的理念证明了绝对真理的错误或局限,传统哲学的科学基础已经悄然崩塌,而战争、贫穷等阴影也使曾经的宗教光芒和文化光辉黯淡无光。存在主义产生于这种转型阶段,既没有旧的理念可以依存,又没有新的理念被明确地证明,于是在这种迷茫因颁中的前行,就显得尤为艰难。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哲学理论与美学观点,给西方文学的走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哲学命题:第一,“存在先于本质”。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意味着人首先存在着,遇到他自身,涌现在世界上。然后他才给自己定性”。人是依照自己的意志完成自身,成为自身,这所成的结果,是自己选择导致的。第二,“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萨特在其小说《禁闭》中描绘了三个被关在一问房间中的鬼魂彼此之间的折磨与伤害。而选择鬼魂作为主角、禁闭的房间作为背景,也正是说明这种折磨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空间,都没有解脱之道。由此,他说出“他人就是地狱”,就是为了表明,在失去、道德准则的社会中,人们价值观失衡导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彼此伤害,是没有办法避免的。现实的冷酷与世界的荒诞,使人成为冰冷世界中的孤独者。第三,“自由选择”。尽管在荒诞的世界中,人们无法避免伤害,但是最终,人依旧拥有选择的权利。“人的意志的绝对自由”是他生存本质的核心,这也是他自我救赎的唯一道路。萨特“自由选择”的观点,进一步强调了个人的力量与作用,强调选择与奋斗,而非随波逐流听天由命。这也正是其理论的积极性与人道精神。
2 解构主义。上世纪60年代产生于法国的解构主义,挥舞着解构的大旗,掀起了后现代的开端。而它解构的,不是结构主义本身,而是以结构主义为代表的现代思想,或者说,它是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思想模式的解构。而在后结构主义的大潮中,最为署名的弄潮儿,无疑是法国,哲学家德里达。
德里迭是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曾经的结构主义理论的支持者,现在的解构主义理论的核心人物。他的解构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解构中心。德里达从反对“逻各斯中心义”的角度出发,否定了传统的二元对立理论。他认为,在传统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范畴中,如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本质与现象等,总是一方处于中心地位,起主导的作用,另一方处于次要的地位,以一种派生的形式出场。这种固定的、封闭的关系是不合理的,实际上一成不变、绝对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取而代乏的,应该是一种开放性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动态互补的关系。德里达称之为“延分”。第二,解构结构。德里迭提出,“文本不再是完成了的作品资料体,内容封闭在一本书里或字里行间,而是一个区分网络,一种踪迹的织体,这些踪迹无止尽地涉及它自身以外的事物,涉及其他区分的踪迹。”他的观点否定了文学作品内容的完整性与形式的确定性,反对深度模式。他不赞同传统观念对结构的认识,否定一切结构都是为中心、意义、目的服务的观点,而主张结构的多元性、开放性与任意性。第三,解构文本。传统意义认为,文本具有确定的价值评定和终极意义,一个文本是独立的,具有自身完整的内容、意义以厦表现形式。德里达否定了这种看法,认为文本的属性是一种替换性、补充性,或者说,文本自身内容和形式的完整,都需要依赖于其他文本。他们是一系列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整体。第四,解构阅读。德里迭对传统阅读方式的目的表示不艰苟同。传统阅读方式认为。读者应该遵循作者的原意,从文本中寻找作者的写作目的与观点,由此达到读者与作者的沟通。而德里达主张,把阅读当作读者寻求快乐的游戏,文本完成之后,就是“作者死亡之时”,作者的意义已经结束。接下来,读者在文本中发挥自我的主观创作,在“误读”中,将文本中的歧义点与自,身的理解和需求相联系,使文本具有圆人而异的新意义。这也正是文本的价
值与意义的“播撒”。某种角度来讲,他的观点与接受美学也有相似之处。
二、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的美学走向
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历经了发端、鼎盛、分化和衰落,又在拉丁美洲和亚洲国家有了新的发展。在其成长历程中,也经历了自身的完善与修正。随着后现代之后文化相对主义、多元主叉、生态主义、全球化等理论的盛行,西方文学的美学走向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对现实主叉的复归。在后现代主叉文学出现初期,它关注于对传统文学的超越和反叛,亦即时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抛弃和改写。而随着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断发展,在经历了与读者的相互解读和分析之后,它逐渐放弃了实验性的文本。不再走“新小说”、“元小说”、“反小说”的路子,而开始回归现实主义。曾经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在经历了反传统的后现代主义叙事之后。也逐渐回归于传统叙事方式。他们试图放弃文学形式、体裁、手法上的标新立异,而回归于对文本本体的关注。当代作家更关注于现实的袁迭。历史的反思,就社会的不公、权利的滥觞,以及社会高速发展对人类精神的压迫与扭曲,人文精神与信仰的缺失等问题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第:,对人文关怀的复归。在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的高速运转之中,人的异化与物化,精神的迷茫与空虚,信仰的破碎与缺失,成为现世最严峻的问题之一。经历了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之后,价值和标准的多元化在带来新气象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问题。世界的前进方向并不是如后现代主义预期的“怎样都行”,在他们呐喊出世界的荒诞无序、道德的缺失、价值的失衡、理想的破灭之后,人们也在反思。他们曰过头去,在逝去的黄金岁月中重新寻找理想、信仰、价值与意义,这些行为规范、道德准则与精神寄托,体现在文学创作中,就是人文精神的复归。
以上世纪70年代后出现在法国的人文主义小说为例,即是以人为中心,关注于人的价值,寻找生存的永恒意义。而英国理论家伊格尔顿在《理论之后》一书中指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以及类似的种种主义已经风光不再。相反,人们在经历了种种‘主义’的解构之后,不得不再度重新关注古老的道德问题。”而在英国作家默多克笔下,“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普通人,为了在道德上变得更好,都需经历一种艰辛的道德奋斗或者精神历程,打破个人沉醉其中的‘迷惑’,把充满爱的‘关注’目光投向身外广阔的世界,最终才有可能达到‘善的真实’。”可以说,当宗教约束力消亡,价值观混乱之时,当人们面对各种诱惑与抉择之际,传统道德的发掘,人文关怀的复归或将成为解决之道。
第三,走向审美标准、审美价值、审美体验的多元化。后现代主叉“消解中心”之后,必将从“一元”走向“多元”,打破旧有的固定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标准。在这种大前提下,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体现出如下的特点,即“确定性、逻辑性、时序性等传统创作原则统统被抛弃,代之以创作中的不确定性、多元性、语言实验和话语游戏”,从而形成一种无限制的“可写性文本”,由此,曾经大一统的审美标准、审美价值与审美体验也将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审美标准的多元化,导致不同审美价值的产生,由此也会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在这种影响下,必将带来审美主体范围的扩大化和通俗化。审美标准不再拘泥于单一的程式而成为开放的模式,过去单调的模式化的人物形象、故事走向、文本意艾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作家和读者的解放。作家可以通过任意的文本、形式、价值与内涵去表达对世界、对生活、对自身的理解,搭建起一座自我与外部世界的独立之桥;读者也获得了选择的自由。可以在不同范式、不同思想、不同价值的文本中寻找自我的共鸣与外部世界的探索。文学不再是单一的宗教、政治、哲学的传声筒,而具有了自我独立的价值。或者也可以说,即使文学依旧摆脱不了各种显性的控制与影响,至少多元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松绑”,使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文化的交锋。
第四,文学走向商品化、大众化、通俗化。在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变,对物质的追求成为人们新的目标,知识成为了商品,文学也走向了商品化、功利化和实用化。文学不再以一种指导性的姿态出现,而是更多地成为个人情绪的表达手段。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使全民写作成为一种可能。作家与大众之间的界限渐微,更多人的情绪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分享。网络小说、微博、手机文学,越来越多的形式使出版、公众化不再成为问题。而从美学角度来讲,审美愉悦、审美价值的评定标准交给了大众。于是,这种作家与读者之间的相互选择、相互解读,角色的相互转化,更使二者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使文学走向大众化。
大众化导致的通俗化,即全民参与,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文学不再是少数文化精英的特权与。而成为全民表迭的手段。作家的大众化,也带来标准的多样化与层次化。另一方面,文学接受的大众化,使各类人群都与文学产生了联系。通俗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校园小说等小说类型的出现,也证明文学全民化的走向。在这其中,对通俗化的正确理解尤为重要。通俗化不是低俗化,不是恶俗化,这几者之间的区别,我们应该重视。通俗化意味的是受众层次的广泛与范围的扩大。而非价值的低俗和表现的平庸。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对后现代主叉文学的发展走向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和正确的引导。
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传媒与网络力量的逐渐加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对话愈加频繁,国家、民族、文化之间的边界日渐模糊,逐渐走向“地球村”的新局面。这种全球化的出现,不仅影响了我们的文学,也影响了我们的文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与社会结构。因此,在传统文学精神被打破,新的文学标准尚未确立的后现代主叉文学阶段,如何从旧有的积淀中汲取精华,如何在风云变幻的现代生活中针砭利弊,如何以文学的、美学的、哲学的手段解答现代人的迷茫与固惑,激励现代人的斗志与希望。才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重任与前进方向。
注释:
①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92-93
②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87:62
③何仲生,项晓敏欧美现代文学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46
④曾艳兵,后现代之后的西方文学[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6
⑤何伟文,善、和艺术――默多克作品对‘道德’主题的探索[J]外国文学评论,2009(3):42
⑥胡铁生后现代文学的共生与反思――兼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取向,学习与探索,2010(2):193
【关键词】中职 美术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0-0177-02
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学校课程设计必须以培养出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各种人才为原则,从而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中职美术课程是基础课程之一,对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但受传统思想的束缚,中职院校的美术教学逐步被边缘化,严重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提高美术基础课教学质量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一 中职美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课程改革意识淡薄,缺乏创新与动力
因为缺乏教学科学研究方面的压力,许多教师对整合优化课程资源与课程改革方面的意识较为淡薄。一部分美术教师即使有想法,却因为缺乏能力、氛围和指导,所以不知如何具体实践,从而导致教师难以用科学的方式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开发思维与创新学习方式。
2.教学方式存在缺陷
由于教材选择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或学生不重视等因素,课堂上,学生不能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这时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教师不考虑具体情况,一直向学生灌输枯燥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更觉得课程单调乏味。教师这种“老调重弹”的方式,使学生难以感受到课堂的新鲜感。所以,我们要顺应形势以及学生的心理特征,适时改变教学方式,改变过于偏重理论的做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
3.课时不足、教材缺陷
较多中职学校为了顺应时代趋势,对电脑设计课程提高了要求,从而减少了美术设计基础课的课时量,加上教学中采用普通高等院校的统一美术教材,其理论难度比较大,导致学生的美术基础没有得到有效提高,许多学生毕业工作后由于基础知识薄弱,甚至无法胜任工作,这引发我们对这一个问题的思考。
4.教学条件严重制约了课程开发与改革
教学条件是制约改革的重要因素。教学条件包括物质方面和时空方面。具体问题体现为科研经费的缺乏,家庭拿不出或不愿拿出部分资金让学生参加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课时量的紧缩。此外,即使教师愿意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实践研究活动,学校大多以安全方面考虑加以拒绝。
二 完善中职美术基础教学的对策建议
1.学生的思想认识是重要前提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第一位,优秀设计师的必备条件就是具备对美的鉴赏力。正确的审美意识能够培养并提高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每个人的审美能力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习得的,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美术基础教育正好能为学生纯洁的心灵提供养分,培养学生分辨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有效地实施美术基础教学,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美术人才。作为中职美术教师,必须首先具备正确的思想认识,并且能意识到除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启发和增强学生多元化的美术设计思维。
2.建立激励机制
学生激励方面:(1)激励学生参观多种美术展览,让学生从好的美术作品中获取营养和动力。(2)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作大赛,让获奖的学生得到奖励,学生既能竞赛中得到锻炼并增强自信心,也能让有美术特长的学生找到自己发展方向。(3)为参加艺术节等活动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加分,以此鼓励。
教师激励方面:(1)引进专业教师,整合教学资源,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学质量。(2)建立各种激励机制,如提高待遇、提供多种深造和晋升机会。(3)定期开展教学成果展览,在教学方面有显著贡献的给予奖励,让教师把上好美术基础课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以此促进教学的长远发展。
3.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探究能力。(2)教师要提高对课堂操控能力。好的教学方式是在教学双方的互动下进行的,在一种开放、自由的课堂上,一名美术教师如果能掌控课堂互动教学,将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倍增。(3)教师自身的教学观。正确的教学观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美术教学规律、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还要有目的性、有计划性、有组织性地传授理论知识,训练学生实操技能、发展学生潜在智力、培养学生自身能力、陶冶学生优良品德。
4.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要明确,要让学生具有较高的实操能力,实操能力不仅包括学好软件、设计等,更重要的是一种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就是美术基础的应用,包括素描、速写、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等。所以,结构、空间、比例、对比、均衡、疏密、节奏、色彩冷暖对比、大小色块比重、明暗强弱对比、轻重色量、软硬粗细、尖锐方正等这些基本规律与美学元素必定是中职基础教学需要把握的基础。
总之,中职美术基础课程教学要适应时代需求,学校要有效整合美术课程资源,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有效地进行教学,让学生主动学习,为中职美术基础教育的发展寻找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陆机彬.探讨中职美术基础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投资,2012(21)
[2]金君.高职院校动画专业美术基础课教学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13
[3]杨茜.中职美术中的素描基础课程教学探讨[J].成功(教育),2012(12)
[4]余劲松.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教学探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4)
[5]葛英颖.运用信息技术改革高校美术基础课程教学模式[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8(4)
[6]张春梅.浅谈高职建筑类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教学[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7]邢伟.Wiki平台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Abstract: Medical Aesthetics is one of foundation courses of Optometry Technology major.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people's material and cultural living standards in recent years, the glasses industry developed rapidly and the demand of the glasses is increasing. In the vocational schools, the course offered of Medical Aesthetics is few. The paper analyzed the necessity of offering the course by using reverse thinking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actice, it studies that the education of Medical Aesthetics and the related teaching reform play a role in talent training.
关键词: 眼视光技术;医学美学;教学改革
Key words: optometry technology;Medical Aesthetics;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224-02
0 引言
《医学美学》是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由医学美学基本理论、医学人体美、医学审美实践和医学审美教育四大部分构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水平,为学生适应专业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程的特点既有一般的美学的重理论,又有医学课程的重实践的要求。以往的《医学美学》容易出现理论知识抽象,应用不足。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好对接,强调对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医学美学的基本理论,同时又能使学生将美学理论在专业实践中很好地运用,为学生今后成为高素质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的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教育理念推进眼视光技术专业课题体系建设与课程改革,在教学中我们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和探讨,更加贴近眼视光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
1 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能力培养开展课程设计
1.1 眼视光技术专业开设《医学美学》课程是逆向朔源职业岗位专业能力所决定的 我校06年开设高职高专眼视光技术专业以来,作为云南省内同级别院校中唯一所开设该专业学校,具有专业的教学团队,以及省内一流的眼视光技术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活动;与21家校外实训基地医院及视光公司开展了校企合作,采取“双证”订单培养和顶岗带薪实习的培养模式。其中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根据多年对毕业生就业单位的调查中发现,就业单位除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以外,还需要验光员及从事视光配镜工作岗位的学生加强人文素养,包含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医学审美能力的要求。因此,我校自09年修订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来,加强了对学生医学审美能力的培养,开设了《医学美学》课程。
1.2 开设《医学美学》课程为了行业发展需要 据调查,目前全国在高职高专眼视光技术专业中开设《医学美学》相关课程的院校并不多,在培养模式上,存在偏重工科(眼镜制造工艺与材料运用方向)校企一体[1]培养模式及偏重医学实践医商复合型[2]培养模式(验光配镜及视光学方向)的不同,这与服务区域经济实际需要有关,但无论是哪种培养模式,视光学不简单的只有配镜或制作眼镜的工作,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眼镜行业的迅猛发展,佩戴眼镜不单是为了矫正屈光不正,而更多包含了文化修养、审美艺术、时尚潮流等因素,人们对眼镜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
1.3 《医学美学》课程的教材使用情况 我校采用的《医学美学》教材为:欧阳学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职高专卫生部规范教材《医学美学概论》,该教材相比较其他相关教材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根本,内容以“必须,实用”为度,特别强调基本技能的培养[3]。该教材比较贴近高职高专教学理念及内容要求,主要供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使用,所以,目前国内还缺乏专门的眼视光技术专业用《医学美学》教材,希望在今后的探索中不断完善,同时,我们在此基础上积极与企业就教学内容方便开展合作,大胆探索并编写实践教学新课程以弥补教学内容的不足。
1.4 以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以专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开展《医学美学概述》课程设计,优选教学内容 我校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指出学生毕业能在各级医院眼科、视光中心、眼镜公司从事医学验光、磨镜及RGP验配等工作。高职高专“以就业为向导”的培养模式下,为适应岗位发展的需要,更加突出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而上述岗位的服务对象均以人为中心,所以《医学美学》课程内容的设置,首先应该强调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课堂中,我们更多的引用工作环境中的实际情况开展情景模拟教学,例如:在讲解人体的整体形态美观测这个章节时,我们采取顾客需求不同款式、不同用途的眼镜为情景模拟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顾客的相貌特征与发型,为顾客挑选一副适合的镜架。这就要求我们结合课堂的理论实际,到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去,具有创新性的优选课程内容,使之更加符合眼视光技术专业的教学要求。在选择教学方面,在理论知识结构和美学原理的基础上,优选教学内容,侧重于与眼视光专业的知识结构相符,例如:人体各部位的美这些章节中,重点讲述容貌、美、眼、鼻这些与眼视光联系紧密的审美对象。
2 按照高职高专注重实际应用、工学结合的教学特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
2.1 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中,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采用情景教学法,融“教、学、做”为一体,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于企业合作,积极开发实践课程,更多引用在工作环境背景下的情景模拟教学。例如:在讲解人体的整体形态美观测这个章节时,我们采取顾客需求不同款式、不同用途的眼镜为情景模拟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顾客的相貌特征与发型,为顾客挑选一副适合的镜架。这就要求我们结合课堂的理论实际,到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去,具有创新性的改革课程内容和体系,加大实践教学所占比重,重视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际运用能力,使之更加符合眼视光技术专业的教学要求。
2.2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生动具体,图文并茂,提高审美能力 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出医学美学教育的形态学特征,尤其是讲授到抽象的医学美学知识和原理时,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直观且图文并茂的将实例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加深理解。
3 坚持“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积极探索高职高专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医学美学》实践课程
坚持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加强校内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以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为例,通过与企业开展合作办学,推行“双证”培养,订单培养及企业顶岗带薪实习模式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技能水平,同时企业在参与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提前做好岗前培养,学生在毕业后就能直接到眼镜公司和相关企业就业,最终提高了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竞争力[4],同时,企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4 通过《医学美学》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具有医学教育背景的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教育”,简单地讲就是将文史哲等人文知识、人文科学,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实施、长期进行的一种教育,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5]。从学科上看,医学技术类划归为理科,比人文学科及专业更强调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相关知识让人感到抽象、机械、相对枯燥。同时,社会也有一些人,把“术业有专攻”专科医疗技术称为“器官医学”?然而,医学涉及的是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转归,归根结底是与人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因此与人文是密不可分的[6]。医学作为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同样是人们千年来积淀的结果,蕴含了无数人的智慧与劳动,无处不体现人文精神与科技美。眼睛作为心灵的窗口,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具备较好的人文素养。我校开设《医学美学概述》课程以来,以6.6爱眼日活动为切入点,举办各类与爱眼、护眼有关的课外与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宣传眼保健知识、免费验光义诊、手抄报,眼镜模特大赛项目,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切身体会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也为《医学美学》课程开展社会实践,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运用平台。
参考文献:
[1]曹明.校企一体的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2(2):46-47.
[2]杨林,邢华燕,刘宁,王敏.浅析医商复合型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9(5):20-22.
[3]欧阳学平.医学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
[4]尹华玲.医学生目标能力培养对提高就业竞争力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5):33-34.
关键词: 中职 美术设计 教学思考 教学实践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使得一些独立发展的行业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日新月异的软件提供了绚丽多变的特技效果,给设计人员带来新的工作手段和观念。一个成功的设计师既是艺术家,又是计算机创作专家,他的任务是把艺术设计创意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中职《美术设计基础》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美术设计的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美术基础,为学好相关软件做好准备。课程包括内容较多,涉及美术知识范围较广,短时间内掌握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该门课程应侧重以下几点:
一、分析课程特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计算机专业《美术设计基础》课包括三大部分内容,即“造型基础”、“构成基础”、“设计基础”,每一部分内容中又有诸多的小分支,在传统的美术专业教学中,仅结构素描一项内容就要花大量时间才能掌握,而在本课中才安排十几课时,对于没有一点美术基础的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能掌握一点皮毛就已经不错了。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准确定位,针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特点和学生现状,找到学习的切入点,必须力求打破传统的造型基础教学“重视具象绘画技巧”的教学模式,不能面面俱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注意结合多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特点,重视能力的训练。例如在“造型基础”这一章的教学中,以结构素描和设计素描作为主要内容,通过讲解透视知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多研究结构,对各种典型形体的结构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再画复杂形体结构时就可通过简单形体的拼接轻而易举地做到。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美术设计的目的,学会突破难点,重视对学习方法的研究,学会感受、观察、体验、表现等方法,力争在短时间里掌握设计基础知识。
二、学会感悟作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这就是说,按照美的原则创造出来的艺术品,反过来又会对人们起着美的教育作用,从而提高人们欣赏艺术的能力,这种欣赏艺术的能力的积累,就是人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的是要通过艺术鉴赏的实践。对艺术作品看得越多的人,就越能鉴别和欣赏艺术。多欣赏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是培养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我一方面加大欣赏的“量”,另一方面又注意欣赏的“质”,教会学生如何感悟作品。我总是先让学生谈感受,发表他们自己的见解,然后再透过学生的理解加以点评,这样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就会动脑子,用心去感悟,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审美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增加欣赏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领域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普遍缺乏美术基础,文化知识水平也不高,所以美术设计的学习不能单纯停留在技能、技巧的学习层面,而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加深学生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这样才能培养出良好的设计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中,每一部分我都增加了课本中没有的欣赏内容。如在“结构素描”教学中,让学生欣赏一些光影素描、结构素描和设计素描的范画,光影素描虽然不是重点内容,但也要让学生了解,通过对比,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结构素描。在“构成基础”教学中,我让学生欣赏了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的欧洲近现代绘画作品,了解了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众多艺术流派。从这些作品中学生很容易理解构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对于理解构成、了解具象到抽象的转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单单了解历史是不够的,学习美术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将来真正走进设计,为此我让学生欣赏了大量的现代构成和设计作品,这些作品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启发了思维,点燃了灵感的火花,将学生逐渐领入设计的大门。
四、开展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当前,我们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各行各业都在进行创新能力培训。美术设计是最离不开创新的,设计的精髓就是创新,没有创新也就没有设计。某些计算机专业学生认为设计就是计算机的应用技巧,满足于一些计算机图形处理的特殊效果,忽视了计算机设计创意的重要性。从计算机设计与创意的关系来看,人始终是第一性的。创作意念才是真正的主角,计算机只是辅助工具。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开展探究性学习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比如在设计素描教学中,我们经常根据某一主题进行设计,启发学生对身边一些熟悉的产品进行分析,提出改进,画出草图,再进行小组讨论。或者从某一自然物象出发,发挥联想和想象,尝试各种表现方法,这样做改变了一些学生的从众心理和喜欢人云亦云的毛病。通过欣赏作品和案例分析,他们养成了勤思考的好习惯。做练习时要求同一主题多种方案,启发学生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改变了某些学生的思维定势,这样设计出的东西才会有新意。经过这些强制性的训练,创新的意识逐渐在学生的头脑中扎根。
五、丰富表现手法,加强与计算机相关课程的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似乎鼠标轻轻一点就能轻而易举地做一名设计师,其实不然,美术设计的基本功才是做一名设计师最重要的能力,只不过当今的设计师更多的是使用鼠标作画笔,显示器作画纸,而一些图形图像处理软件集成了某些高难度的绘画技巧,使设计看起来更容易表现一些手绘难以达到的效果。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中,如网页制作、photoshop、3D等都要有美术基础才能学好,而美术设计也离不开这些相关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中只有充分将计算机软件与美学理论结合起来,用于设计实践,才真正达到了学习美术设计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总是结合相关软件的特点来讲解设计知识,练习过程中也要求学生兼顾多种手法,手绘草图和计算机设计相结合。
总之,《美术设计基础》课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作用显著,是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学好、用好相关软件的基础,是走进设计大门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