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声声慢赏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李清照 诗词艺术 赏析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她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她从优裕美满的闺阁生活走向了苦难深重的社会现实。在文艺上,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的还是词。李清照的词不以辞采取胜,也不以奇峭取胜,而往往“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声声慢》这首词就是李清照身经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以及颠沛流离、孤苦无告的反映。全词透过残秋景象层层的描述,以表现作者离乱的苦楚,和忧患余生的悲哀。通篇纯用白描,层层铺写,满纸呜咽。本文着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艺术成就。
一、 叠字运用,创意出奇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所写的名篇之一。首句连下七对叠字,包含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把一位心神不宁、若有所失的妇人的神态刻画了出来。这十四个字,字字有力,字字传神,字字有情。这十四个字里没有泪却胜于泪,字字反映出作者的孤苦与凄清,沉痛和辛酸。这种沉痛并不是心灵脆弱的表现,而是一颗坚强的心灵的忧郁,它对读者具有一种魅力,在读者的心底起着强烈的回响!是的,当人到了极度哀痛之时,绝不是泪湿衣襟所能表达的,相反的往往会激发出一种不屈的精神。
李清照这首词叠字运用的成功处在于创意出奇。它在声情、辞情方面都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程度。在声音、节奏、情调、气氛方面都与内容相吻合。短促、轻细、凄清、顿挫的语音声调,帮助创造了浓郁凄凉的意境。后面以“点点滴滴”四个字谐音,这四个舌尖字读起来短促而跳宕,如闻雨点敲打梧桐叶的滴答之声,会令人联想到女词人流不尽的伤心泪。这正与抒情主人公动荡不安的心绪相一致。它写尽了黄昏梧桐雨声中的如怨如怒、如泣如诉的天涯沦落之感。由此可见这些叠字真正做到了结合内容而变化万态,用力锻炼而不露痕迹,非常值得我们吟咏欣赏。
二、借助景象描述,展现悲戚愁情
“乍暖还寒时候”是这首词的难点之一。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乍暖还寒”通常是用来形容早春气候特点的,是说天气忽然暖和起来,一会儿又转寒。这是用来形容深秋气候的变化无端。所以这首词是写一日之晨,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至于“时候”二字在宋时已与现代汉语无殊了。“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从全词意境来看,应该是“晓”字。说“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这句是说借酒无法消愁“雁过也”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见到的,所以说“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这一句是虚写,以寄寓作者的怀乡之情。
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枯萎凋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深远。“守著窗儿”一句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过之而无不及。这一句从反面说,好像天有意不肯黑下来而使人尤为难过。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雨点落在梧桐叶上,在愁人的耳中是不堪听的。本来梧桐叶在风雨中的声音,对愁人来说已是很难受了,再加上一层“更兼”细雨,点点滴滴在叶子上,更觉不堪一听。但在往年生活比较安定时,心绪比较欢快时,词人是不是也有这种感受呢?而今人事全非,感受就全然两样了。她只觉得这淅淅沥沥的敲打在梧桐叶上的秋雨,好像冰凉地流淌在自己饱受创伤的心里。这里又用“点点滴滴”四叠字,短促而又跳宕,如闻秋雨滴叶之声,如见涟涟伤心之泪。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句收尾,这一个“愁”字收束了前面贯注下来的全部的情感。这首词在极度凄苦的上作结。这一切都凝结在一个“愁”字上,而又非一个“愁”字所能包容。这既扩大了思想感情的容量,又为读者留下了联想的余地。这里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妙在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
三、口语入词,情韵缠绵
第一,必须始终拥有饱满激情,同时努力创新。
当一个老师,不许长时间的面对同一班学生,同时也必须将同样的授课内容重复两次、三次,甚至是七年、十七年,不同于其他的行业那样充满新鲜感,。因而,如果没有饱满的激情,所讲得课没有创新性,只是单纯的机械重复,那么就会觉得苦搞无味,就会随便应付了事,也就没有效果,反而会误人子弟。
第二,教师的基本功要深厚,同时知识面要广,理解东西要透彻。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思考问题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因而平时与学生交流的时候,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而作为一个老师,一定要学会多角度的思考问题,要拓展思维,不应只局限于本学科之内,特别不要局限于课堂之上。而如果学生问的基本问题(如字音、词汇、作家等),教师都回答不上来,那就会失掉威信。而普通话不标准、板书潦草,那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转移,效果也就低了。我就是因为普通话不标准惹了不少笑话,同时学生的都集中在了我的普通话上。
第三,教师的应变能力要强。
因为一个人的头脑时猜不透几十个人的思想的,因而在课堂上学生可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同时面对那么多学生,不光课堂上可能出现各种突况,在生活上也会出现,因而教师必须要沉着冷静、应变能力强。最起码的适当一个学生突然病倒时,要会进行抢救,而不是大喊大叫。譬如当你的某个观点触犯到某个同学时,就要巧妙地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该同学身上转移。
第四,善于发现学生的闪亮点,同时也要注意到他们的缺点。
有一些学生比较沉默,不喜欢表现自己,因而就会很容易被忽视掉,甚至会产生自卑心理。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应该积极地去发现他们的闪亮点,鼓励他们走出自卑。而对于那些一直都表现很优越的学生,则应该透过他们的身上的光芒区看到被他们忽略掉的缺点。其实很多人以为这是老生常谈的,没什么意义。但是在这一次三下乡中我发现很多老师都很偏心,他们只是关注那些优秀生(外表或成绩),而没有注意到那些学生缺点,也没有试图去了解文静的学生。有一个大家经常激动地赞扬的学生,就经常在比赛中喝倒彩,这也是潜在的一些不良心态。我们贯彻的是“人文主义”精神,因而不可以片面地看待学生。
第五,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举止,明确自己的教师身份。
教师在上课也是在表演,既是知识表演,也是身体的表演(包括外貌、言语行为),同时也是精神风貌的表演。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学生平时的行为举止,特别是小学和初中的教师。因而教师在每时每刻都应保持一个教师的风范。
平时极不应该对学生过分苛刻,也不应该低身俯就,要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又在个别时候显得和蔼可亲,要软硬兼施,威严与憧憬兼具。
第六,寓学于乐,教学相长。
当然课堂不是一个给教师自言自语的地方,而应该是融娱乐于学习之中,学生与教师互相交流的地方。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同时也应该像学生学习,学习他们的思维,他们对生活对人生的态度。有些东西是学生知道而教师未必知道的,因而不要一种自负者的姿态傲视学生。
关键词:威尔第;艺术歌曲;《六首浪漫曲》;诗词;和声
中国分类号:J6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168-1
威尔第(1813―1901)因歌剧《那布科》的成功,一跃而成为意大利第一流的作曲家。歌剧《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假面舞会》等,奠定了威尔第在西方歌剧史的地位。而威尔第的创作不仅仅局限于歌剧体裁,在艺术歌曲方面也有涉及。威尔第写有两部《六首浪漫曲》,第一部写于1838年,第二部写于1845年,用于本文分析的是前者。
以往对于威尔第的研究多拘泥于歌剧领域,而对于艺术歌曲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至于威尔第《六首浪漫曲》的研究通过在中国知网上的检索可知,基本为零。本文分析所用的谱例是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贾涛译的《威尔第艺术歌曲选》[1]。
在分析方法上,笔者以句诗为观察单位,结合句诗语言色彩,考察了其和声配置的情况,并将注意力放在作品开始、结束部分,部分的和声配置;相同句诗的相似性与非相似性和声安排;不同句诗的相似性和声安排三个大的方面。以下是相关的分析结果:
一、《不要靠近骨灰坛》
《不要靠近骨灰坛》调性安排为c小调―bE大调―c小调,篇幅中长,乐段结构比较明晰,旋律起伏不大。作品中音乐开头就给人奠定了一种哀伤的氛围。在这部作品中,威尔第主要采用柱式和弦为伴奏织体,不和谐减七和弦的连续使用,弱拍延长至强拍的休止,仿佛人的哭泣,烘托了整首作品苍凉、悲痛的感情基调。
(一)开始、结束部分,部分的和声配置
开始部分和声配置:在开头调式调性为c小调,和声平稳进行没有大的变换,和声以ⅠⅣ|Ⅴ7|Ⅰ|固定的和声配置为主,具有宣叙风格的表现意义。
结束部分和声配置:在歌词的最后一句和声配置一直是以Ⅰ|Ⅳ|Ⅴ|Ⅰ的固定和声配置,在八度大跳的旋律和复附点节奏的交错中,使乐曲逐渐归于死亡与寂静之中。
部分的和声配置:在乐曲进入时和声采用二度模进,导七和弦到主和弦,强力、快速离调技法突出了两个EmPia(无情、残忍之意,笔者注)的不稳定性,使得乐曲向着戏剧方向发展。
(二)相同句诗的相似性与非相似性和声安排
在《不要靠近骨灰坛》中歌词第四句、第五句、第六句诗歌词是一样的,在和声配置:第四句:i|iv|v|v7|,第五句:i|iv|i|i|v7|,第六句:i|iv|iviv6|v。
和声配置是以ⅠⅣ|Ⅴ|为主,中间点缀Ⅰ、Ⅳ的转位。相同的歌词配相同的和声大大加强了作品的内部联系性,而在不同位置替换了原位的转位和弦使得音乐更加丰盈,同中求异。
(三)不同句诗的相似性和声安排
在《不要靠近骨灰坛》中,歌词不相同但和声安排是相同的地方为第一、第二诗句位置,和声配置:iiv|v7|i|、iiv|v7|i|。
ⅠⅣ|Ⅴ7|Ⅰ|相同和声安排被配置在音乐的开始和结尾,和声顺从于歌词回归于平静,这既是首尾呼应的设计,同样也是为了表现内容与完满结束的需要。
二、《艾丽莎,疲惫的诗人去世了》
《艾丽莎,疲惫的诗人去世了》这首曲子是a小调的,篇幅较短,乐段结构比较明晰,旋律起伏不大,中间进行了转调和离调,调式调性如下:a―C―a―C―a。基本结构为:aa’bb’。和声以T、S、D为主,旋律多数平稳进行,使整首曲子更加突出主题,忧伤的感觉更加浓厚。
(一)开始、结束部分,部分的和声配置
开始部分和声配置:为了陈述对艾丽莎逝去的怀念,于平静中缅怀诗人,威尔第在和声配置上主要采用v―i的进行,以圆满的小调色彩进行来予以情感的烘托与情景的布设。
部分和声配置:中间出现了离调,和声配置上主要采用I―IV―V的平稳进行,和声起伏不大。有种忧伤、抒情的感觉,表达了对艾丽莎深深的怀念。
结尾部分和声配置:为了再次突出主题,将怀念艾丽莎的忧伤加浓,威尔第在和声配置上主要采用I―IV―V的平稳进行,以a小调圆满的结束。
(二)不同句诗的相似性和声安排
在《艾丽莎,疲惫的诗人去世了》这整首曲子中诗词没有相同的,明显的表现出整首曲子的和声上为abab的结构,整首曲子都以i、iv、v为主要和弦。虽然诗词没有相同的,但是在和声安排上相同的地方为第一句和第四句、第二、三句和第五句。和声配置:第一句t|t|tD|t|D|t|tD|ttsvi|TD7|T第二句t|tD|t|D|t|tD|ttsvi|TD7|T歌词:第二三句和第五句和声配置:第二三句T|SDSD|TST|SDTDtiii7||,T|SDSD|TD|tD7|t|。第五句T|SDSD|TST|SDTDtii7|T|SDSD|TD|tD7|tT相同的和声大大加强了内部歌词的联系,使诗词更加丰富的表现了出来。
参考文献:
[1]贾涛.威尔第艺术歌曲选[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12.
关键词:比较;易安;背景;意象;意境;情感
在讲授人教版第四册《李清照词两首》的时候,我在思考,如何上,才能让学生更好学清照这两首词。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学习有选取一点比、选择典型比、选取不同类型的比、将特例与同一类型的全面比。然而这两首词是李易安前后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表现了她在先后不同时期的境遇、情感以及词风。所以在赏析《李清照词两首》这一课的时候,我主要采用比较教学法来解读这课的两首词。
一、 比较写作背景,结合词人不同境遇赏读词。
《醉花阴》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早年,李清照过的是美满的爱情生活与家庭生活。作为闺阁中的妇女,由于遭受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她们的活动范围有限,生活阅历也受到重重约束,即使象李清照这样上层知识妇女,也毫无例外。因此,相对说来,他们对爱情的要求就比一般男子要求更高些,体验也更细腻一些。所以,当作者与丈夫分别之后,面对单调的生活,禁不住要借惜春悲秋来抒写自己的离愁别恨了。这首词,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主要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声声慢》写于1151年,这时的李清照经历了人生中悲苦的境遇。李清照四十六岁时,丈夫赵明诚因病去世。金兵入侵后,就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流离颠沛之苦。避难奔走,所有金石藏品丧失殆尽。绍兴二年(公元一一三二年),清照再嫁张汝舟,却旋即离异,晚年孑然一人孀居。这首词《声声慢》词,就是李清照遭遇国破、家亡、夫死等不幸后,抒发由乡关之思、身世之苦、失去亲人的悲哀所交织的死别之愁。(《醉花阴》后简称《醉》,《声声慢》后简称《声》)
二、比较词中意象,品读词中意境美
(一) 相同意象蕴含着不同的意境
《醉》《声》相同的意象有风、黄花、酒、黄昏,我们可以比较这些意象所在的诗句。《醉》中“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试着再现这些诗句的意境: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比黄花更加消瘦。而《声》是这几句: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以读到易安当时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早春的冷风寒意;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啊;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细细品味,我们会发现,《醉》只是承载了一个贵族女子的闲愁,有一种夫君不在家,独自一人那种百无聊赖之闲愁,它所抒发的愁并没有《声声慢》的强度和厚度。
比较品读,从这些相同意象中我们可以品读到不一样的意境。如“酒”,“东篱把酒黄昏后”,只是因无聊,一个人喝酒一直喝到黄昏,把酒来作为倾诉相思的载体。而“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是想借酒暖身, 抵御突来的急风,同时也在借酒浇愁;但酒力和心愁相比, 酒太淡,心愁太重了;“怎敌他”酒消解不了词人的凄凉和愁苦。同样再比较“风”,可以注意到词人的用词是有差异的,一个“西风”,一个则是“晚来风急”,一个是悠悠的凉风,在秋意初凉时候的西风;一个却是在秋天中急风,这个“急”,我们可以理解为是风势很大,对于一个在外颠沛流离、暮年丧夫的中年女子来说,这风可能在心里的体验会比客观的风来得更大更寒。再看“黄昏”,《醉》里对这一时段并没有展开描摹,而在《声》中却如此写道“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样的“黄昏”,可不是一般的凄冷啊。在《醉》中“黄花”,易安将它与自己比,比出一个因相思苦,“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清瘦,而在《声》中,易安则借满地零落的黄花,直接道出“如今有谁堪摘”,现实中可以共赏秋花的人儿已不在,悲更重。
(二) 不同意象展现不同意蕴
两首词同样的是从室内转到室外,但所见之景尽有不同。先比较室内所见,如《醉》写的对象是闺帷里的景象:“瑞脑销金兽”“ 玉枕纱厨”,可以推测得到易安由于彻夜未眠,孤眠独寝,触景生情。“瑞脑销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无聊之际,环视着四周,原是与丈夫共赏的,现只剩一人独看,凉从心起。又正是“佳节又重阳”,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易安对丈夫的思念又更深。我们可以结合背景来看,这种相思是可以实现重逢的,所以,不管多重,它是可以期待和实现的。而在《声》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虽没有直接指出具体的景物,但从文辞上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易安在环视家中环境,什么都没有,没有熟悉的物,没有熟悉的人,“冷冷清清”这四字言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
再比较室外所见之景,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上文已提到的那些意象之外,在《声》中,多了“雁”“梧桐”“细雨” 寄托了凄清意味的意象。“雁”春秋迁徙,它在高空飞翔的情景总会勾起文人的愁思。易安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早春,看到这“旧时相识”过往的大雁,乡愁从中而来,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又偏偏在词人最“伤心”时出现,那睹物思亲,亲不在;睹物思乡,乡在远方,这个乡愁怎能说得完。又如同在黄昏的相同时段,但在《声》有增添了梧桐细雨,这愁绪更耐人寻味,雨点点滴滴落在梧桐叶子,也似落在词人的心上,那愁思也如细雨那样缠绵,雨怎么也下不完,那愁情怎么也不会完结。这愁在《醉》中就没有悠远。
三 、比较抒情句,体味词不同的愁绪
(一)首句比较,比出愁绪程度的差异。
“薄雾浓云愁永昼”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相比较,一个是夜以继日的愁,用环境描写渲染出词人寂寞的愁苦;一个是凄凄惨惨戚戚的愁,叠词反复,使人仿佛看到了年老的李清照精神恍惚,内心孤独寂寞,处境凄凉。“凄凄掺掺戚戚”比直接写“愁”字更为具体。
(二) 未句比较,比出不一样的愁情。
摘 要:奈达翻译理论的研究对翻译界影响深远,本文即以此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不同英译作品的比较与评价赏析,阐明了其英译应当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从而尝试为唐诗宋词的英译指出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功能对等;读者反应;宋词;李清照;
1.引言
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瑰宝,形式灵活,表达准确细致,情感细腻,为大众所赞誉。宋词可以划分为两个流派,婉约派(Gentle and Restrained school)和豪放派(Heroic and Unconstrained school)。女词人李清照作为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人物,她的作品措辞优雅,充满了真情实感。
本文以奈达提出的翻译理论为基础,对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的数个英译本进行分析。在本文选取的这些著名译者的译本中,有的选词考究,注重原作韵律的体现;有的采取了自由体诗歌翻译,强调体现原作的精神;有的则将二者合二为一。这些译本虽有不少错漏、添加甚至改写,但从总体来看所译内容和体裁,基本上忠于原作,能够实现译作和原作的功能对等,努力让译作读者的反应和原作读者反应相同。
2.奈达翻译理论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提出了“功能对等”的概念。据奈达所述,所谓“功能对等”是指“最切近的自然对等”,功能对等简单讲就是要让译文和原文在语言的功能上的对等,而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对等。奈达翻译理论主要表现在其提出的“动态对等”、“读者反应”、“翻译即交际”、“语言表现力”、“翻译三性原则”等概念中。新概念上通常对“功能对等”理论的认识误区在于,认为所谓的“功能对等”,意味着翻译时必须在语言形式上达到很大程度的意义一致性。事实上,“功能对等”更多强调的是在文本内容及文体理解欣赏方面,最大程度地接近原文。
3.李清照诗词的特点
李清照词作存于《易安集》、《漱玉集》,其词流传至今的约有45首。前期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她的少女生活和思想感情,后期作品主要是抒发感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李清照前期的词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她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截然不同。国破家亡,政治动荡,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境遇,让她精神很痛苦,词作也充满了凄凉、低沉之感。如《声声慢》一词中,无处不充斥着女词人身世飘零,孤独生活的凄凉。除此之外,李清照的词中还多用口语,语言通用流畅,仿佛是信口说出,但细细品来,却有多层深意。
4.《声声慢》(寻寻觅觅)译本分析
《声声慢》属于李清照后期作品,语言悲凉孤苦。下面笔者将在奈达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探讨翻译过程中如何达到功能对等。
4.1《声声慢》(寻寻觅觅)的原文及分析
《声声慢》原文如下: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暧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盖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粹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善用叠字,叠字,就是相同的汉字重叠起来的一种语言形式,是一种加强感情或语气的表达手法。运用得当,叠字能够让文学作品更加形象、更有韵律感、更有表现力。在她所遗存的词中,有四分之一都使用了叠字的修辞手法,也都成功地将女词人的感情表现地淋漓尽致。最为典型的就是《声声慢》一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开篇的叠字令无数词人倾倒,同时也难倒了不少翻译名家,比如林语堂、许渊冲、朱纯深等。这几个叠字精准地刻画出了女诗人失去丈夫后孤苦伶仃的状态。选取该段译文的八个译本如下:
1.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so drear.
So lonely,without cheer.(许渊冲版本1)
2.I seek but seek in vain,
I search and search again.
I feel so sad,so drear.
So lonely,without cheer.(许渊冲版本2)
3,So dim,so dark.
So dense,so dull.
So damp,so dank,so dead!(林语堂)
4.Searching,seeking,endlessly.
Alone,lonely,
Moody,gloomy,
I am,at this most unrestful moment(朱纯深)
5.Alas! Ive wandered here and there,
Longing after something.
Yearning for something,
Aspiring to something.
Forever feeling lost,
Forever feeling sad,
In this cold,dreary autumn.
In this dreary,sad autumn,(黄宏荃)
6.Seeking
seeking
Searching
searching
over and over
lonely and forlorn
Sighing;
grieving
sighing
in the same round(Kwock & McHugh)
7.Seeking,seeking,
Chilly and quiet.
Desolate,painful and miserable.(杨宪益)
8.Seek…seek,search…search;
Lone…lone,cold…cold:
Sad…sad,pain…pain,moan…moan.(柳无忌)
在八个译本中,第八个体现出了原文一连用的七组叠词。第3、6、7译本采用的是单独的不重复的词。第1、2、5译本体现了韵律。抛开这些译本能否完整地表达出原作这十四个字的内涵,单从形式上看,使用单个重复的词更能保持原作的特质。特别是第八个译本(柳无忌译)生动地诠释了原作的内容和格式,包括省略号的使用,都很大地增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引起译作读者产生共鸣,符合奈达所说的“读者反映论”。一个好的译作就应该最大限度地传达原作的精神,不仅仅要在形式上和原文对等,更应该在内容及文体理解欣赏方面,最大程度地接近原文。
在许渊冲两个版本中,他对“寻寻觅觅”的处理有很大不同,第一个版本译作“I look for what I miss.I know not what it is.”第二个版本译作“I seek but seek in vain,I search and search again.”可见第二个版本的语气更强烈更有力,“seek in vain”但又“search and search again”更能让译作读者体会到女词人的凄苦,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
文学大家林语堂对这两句的英译没有选用重复的词,但他精心选用了一系列以“辅音d”开头的单词来体现原作的叠词的意境,又使用副词so加强语气。林的英译本也较好地保留了原文特色,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6译本译者是外国学者,此译文采用的是一种特殊的格式,无停顿,用语简洁正符合中诗的特点,并且运用了首韵、尾韵等形式把整个情境编织在一起。对C.H.Kwock和Vincent McHugh来说,翻译中国古典诗词,应尽量忠实于原文作者。他们认为,“翻译应尽可能做到与原诗一字不差。除了译者不作创造性发挥外,忠实的另一个涵义是,尽可能在译诗中运用中国古典诗歌的句法结构”。而奈达翻译理论中动态对等翻译,奈达将其描述为“最切近自然的对等”。动态对等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发语的信息。所谓最切近,主要是指在意义上的最切近,指在“自然”的基础上选择意义与原文最接近的译文。在动态对等的翻译中,译者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即不拘泥于形式对等。而C.H.Kwock和Vincent McHugh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译作,相对于中国译者来说,更加注重和原作的形式对等,没有加入文中隐含的信息,比如人物(I),翻译略显平淡,寄希望于译作读者能从中体会原文的意境。在动态对等理论指导下的翻译中,译者应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即不拘泥于形式对等。
《声声慢》(寻寻觅觅)这首词中作者抒发的那种非比寻常的凄苦哀愁,格调低沉,但这一深重的哀愁不是那种闺怨闲愁,它是在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朝败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这就使这首词的感彩有了时代依托,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社会意义。
5.结语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具有很高的诗歌艺术性和思想性,在女词人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宋词的英译,由于异国文化、历史背景和风俗习惯等因素,需尽可能有效地将原文本信息传递给读者,并保留原词的形式和韵味,实现两个文本的“等值”。对宋词的翻译应以传达意境为主,翻译者应当考虑源语言的交际意图,使译文最大限度地切近原文。宋词的英译不同于其他的文学翻译,要求更高,规则更严,同时它又同其他文学翻译一样有规律可循,不能偏离一些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 Nida,Eugene.A.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 郦青,《李清照词英译对比研究》[D],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3] 李晶,《从许渊冲翻译美学视角看李清照词的英译》[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4] 李玉凤,《简析宋词英译》[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
[5] 肖萌,《奈达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影响》[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9.9(5).
[6] 谢真元,《宋词三百首鉴赏》(汉英对照)[M],P682
[7] 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