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哈佛人生哲理

哈佛人生哲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哈佛人生哲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哈佛人生哲理范文第1篇

我从小就是一个小书迷,最喜欢的事就是看书.书柜倒也不小,可总是被我的书塞的满满的.一到暑假呀!就更不用说了,床上,地上,桌子上到处都堆满了书.捡起来看一看吧!呵!还挺丰富的!有名扬中外的神话巨著《西游记》,有一大摞一大摞的金牌杂志《儿童文学》,有让我感悟人生哲理的《成长·美文精粹》,还有《昆虫记》,《茶花女》,《老人与海》,《爱的教育》……真是应有尽有啊!但是,我最喜爱,也感受最深的就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为自己写的一部自传体的小说。文中详细的写出了海伦·凯勒那坎坷而伟大的一生。才看完没几章的时候,我就感慨万千,继而潸然泪下。

文中的主人公海伦是一个有着坚强毅力、乐观面对生活的人,在一岁半的时候,一场大病令海伦高烧不退,最后被一声确诊为急性脑充血。这场大病最终彻底地夺走了她的听觉,视力和说话的权力!然而,海伦并没有一个劲儿的自暴自弃,而早早地就在心底埋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并不停的努力着,来为“它”浇水,施肥,让小苗儿长成了大树。海伦·凯勒在老师安妮·莎利文的帮助与呵护下,不但茁壮地成长起来,而且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著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她一生一共写了14部著作,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偶像之一呢!!1968年6月1日,88岁的海伦·凯勒在康尼迪格州的西港逝世,但是她那勇敢顽强,勇于和生命抗争的精神却永远的留在我们的心间!

我很喜欢海伦的这样一段话:“我一生过得很快乐。我有许多极好的朋友,也有许多有趣的工作要做。很少想到自己所受到的种种限制,这些限制也未使我感到悲伤。也许因为我随时都有一些向往和憧憬,一种心灵上的感触;不过很朦胧。”我认为海伦说得很对!人,应该学会满足,就像海伦说得那样:“我只看到我拥有的,不看我没有的!”我们应该向海伦学习,学会满足,学会珍惜,学会珍惜身边自己拥有的一切一切。我是一个健全的人,比起海伦,我要幸福的多。我一定要克服一切困难,越过一切障碍,向着自己心中的理想与目标,前进!前进!

我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上,一定要像海伦那样,勇往直前!!!

哈佛人生哲理范文第2篇

一、故事导入法

高中学生课业负担较重,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前设计一段生动有趣或耐人寻味的故事、寓言或名人逸事,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例如在学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课文时,根据课文内容,笔者觉得文本适合以故事的形式为课堂教学拉开序幕:“20世纪,有一位集盲聋哑一身的女性凭借其顽强的毅力顺利地毕业于哈佛大学,她在无光、无声、无语的世界孤独前行了87年之久,她以坚强的品质、卓越的成就震撼着世人。这个生活在黑暗无声世界中却给人类带来无限光明的女性,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四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她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课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主人公——海伦·凯勒。文章中我们看不到海伦·凯勒面对不幸的消沉,更看不到面对多舛命运的自暴自弃。她以豁达乐观去迎接生活,以热切、坦诚和真挚去拥抱生活。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文本,去感受这位英雄的内心世界”。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联想,也让学生领悟到了人生哲理。

二、课件导入法

多媒体课件在提高课堂效率上起到了其他教学手段无法企及的作用。导入环节也可以通过课件来实现。例如在学习《江南的冬景》一文时,上课伊始,笔者采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依次展示了五幅江南山水画,请学生欣赏,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欣赏的感受,为走入文本做好铺垫。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品味赏析文章中的具体片段,向学生分别展示了曝背谈天图、午后冬郊图、微雨寒村图、江南雪景图和寒冬闲步图五个多媒体课件,为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究文本打好基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多利用多媒体制作教学所需要的课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诗词名言导入法

诗词歌赋、名言警句言简意赅却含蓄隽永,寓意深远,诵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音律之美,且具有很高的艺术境界和较强的说服力,容易激起读者或听者的情感波澜。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熟知的一些诗句名言来导入新课,必定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相信未来》这一名作时,笔者采用诗句名言的方法进行导入: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在仕途失意,被排挤离开长安的时候写下了千古名篇《行路难》,虽然作者处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但出于自身积极入世的愿望、毅力和决心,竟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句表达了自己誓为理想而奋斗的雄心壮志。诗句一说出,就听见学生嘘声一片,很多学生都把这诗句复读了一遍,有一位学生还说:“好美、好有魄力的诗句啊!”笔者顺势说:“时隔1200年后,又有一位天才诗人用同样的激情,写下了《相信未来》的醒世之作,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文。用学生熟悉的名人作品或评价来感染学生,顺利导入所学内容,教学效果自然好。

四、联系生活导入法

纵观现在的高中教材,文言文已占高中语文课文总数的40%左右。再看各省高考试题,文言文考查比重也已占除作文以外基础知识的20%多。因此,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面对枯燥的文言文,学生常常表现出畏惧甚至排斥。在教学中,可采用联系生活、结合社会热点来导入新课的方法,使枯燥的文言文教学生动化、趣味化。

例如在学习屈原的《离骚(节选)》这篇课文时,笔者在课前进行了思考,决定选择中国新闻网的一则消息:“在中国2010年‘两会’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总理一开场,即以屈原《离骚》里的名句‘明志’,即‘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消息还未读完,学生的情绪已被调动起来,纷纷议论开来,有的学生在重复着温总理所念的诗句,有的学生在猜测着这句诗的意义,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笔者总结说出了这句话的含义所在,并顺势导入新的学习内容:“那么,屈原是如何说出这句话的?这句话体现了屈原什么样的精神,值得温总理去引用呢?”带着上述疑问,开始新课学习。紧扣时代的简短新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自然也就为讲课做好了铺垫。

哈佛人生哲理范文第3篇

刚看到这个书名时,让我笑出了声。三天光明,太容易了吧。后来获知是残疾人的故事,笑声停止了,更多的是沉思:作者会是个多么坚强、认真并且努力的人啊!拜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部外国名著,我的心灵震撼了许久。其中尽管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事件,却还是深深地打动了我。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1直到离开人间,海伦·凯勒也没有如愿得到她梦想中的三天光明,然而,她却像一支蜡烛,静静地燃烧,默默地发光,把许多人的前程点亮,让大家感受到无限的光明。这,就是我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后的第一感受。

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出生在美国,在她一岁半时,因为一场重病,她失去了视力和听力,她一生有86年的时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但就是这样的一位残疾人,却考入哈佛大学,先后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5种语言,出版了14部著作,还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美国“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海伦小时候因为看不到,听不到,她也很难受,很暴躁,但到她7岁遇上安妮·莎莉文老师后,在老师的教导下,海伦慢慢成长,不断进步,开始了她不屈不挠奋斗的征程……

我对海伦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坚忍不拔的毅力。她为了能清楚地发音,用一根小绳系在一个金属棒上,叼在口中,另一端拿在手上,练习手口一心,写一个字,念一声;为了使写出来的字不至于歪歪扭扭,她还自制了一个木框架,装配了一个滑轮练习写字。我读到这里时脸有些烫了,因为我平时为了快点完成作业,总是静不下来,有格子时可以把字写工整,没有格子时,就把字写成“鸡爪”一般了,我真该向海伦好好学习。

海伦坚强无比的信念也让我钦佩。她有一个信念:我一定能够把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记下来,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所以她每天坚持学习10个小时以上;为了能说出话来方便与人交流,她用双手去感受别人说话时嘴型的变化,尽管非常艰巨,最后终于成功了。她的作品《老师》的文稿在火灾中烧毁了,她并没有心灰意冷,而是从头再来,再用10年的时间来完成这部作品。读到这里,我感觉海伦像钢铁一样坚强,又像藤一样柔韧,她更是一座永远让人仰望的丰碑,激励着人们前进!前进……

海伦还有一颗感恩、善良的心。她的成功得到许多人的帮助,所以对世人充满了感恩!总想帮助别人,回报社会。她到全球各地发表演讲,为盲人聋哑人筹集资金;她协助各地政府兴建盲人学校,并常去医院探望病人,给予他们生存意志;她为贫民及黑人争取权益,提倡世界和平……她的精神受人们尊敬,成为全人类的楷模!

为了给我一点直观体验,爸爸用一块绸布蒙上了我的眼睛。我什么都看不见了,心里发慌!但我静静地坐了一会,想起了海伦的一句话:黑暗将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使人更加喜爱声音。我的心一下子沉静了下来,海伦身体残疾还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我们是身体健康的少年,只要我们像海伦那样,遇到困难时不屈不挠,迎难而上,学习时刻苦认真,努力拼搏,我们也能成功!

努力吧,少年!奋斗吧,少年!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2在学了《海伦凯勒》这篇课文后,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不屈不饶、坚强、勇敢、乐观,还有她的爱心深深的感动着我,正是这位传奇女子,用她的一生塑造了她那不平凡的一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讲述了海伦一生奋斗的过程。海伦出生后第二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病令她双眼失明、双耳失聪,从此黑暗与沉寂伴随了她的一生。在这种境遇里,她靠手摸老师的嘴唇与喉结的变化来学说话,勤奋学习,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海伦说过,如果让她拥有三天光明,第一天,她要观察身边所有朋友的脸,并要永远记住,她要看身边的东西,以前阅读的书籍;第二天,她要看那些美妙的景物,观看歌剧;第三天,她要到忙于生活的人们的中间去看看当今的世界。

一个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人都能勇敢面对困难,积极乐观面对生活,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理想,并把爱传递下去,我们生活在今天幸福的生活里,还抱怨父母,抱怨生活,抱怨社会。特别是近年来经常有一些叛逆的初中生,高考失败的高考生,生意失败的高材生,都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对父母的不孝。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社会;遇到困难时,要积极、勇敢、乐观面对,向海伦凯勒学习,只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们就能冲破阻力,永往直前,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很多,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不要让自己心中的世界变成黑暗,只要坚强勇敢、不屈不挠,心中的光芒就会照亮整个世界。同学们,不管我们身体有哪些缺陷或生活遇到怎样的挫折,都成不了我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生活,由我们自己来主宰!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3也许大多数人看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都会被海伦·凯勒那钢铁般的意志和那颗不屈不挠的心所折服,可是,我却被她的老师——安妮·莎莉文所深深地折服。海伦是一个盲聋哑人,她的世界无声无色,一片死寂,但她却能成长为一个20世纪伟大而又令人惊叹的奇迹,而成就这一奇迹的,是知识,更是知识的传授者——安妮·莎莉文老师。

盲人特殊,聋人特殊,盲聋哑就更加特殊了。因为这是特殊教育里面的特殊教育,安妮做了半年准备,学习和研究了山姆·郑博士当年教又盲又聋又哑的萝拉的资料,尽管那是一份不十分成熟的经验。1887年3月3日,安妮·莎莉文长途颠簸,来到了亚拉巴马州的小镇塔斯甘比亚,见到了比自己小14岁的海伦·凯勒。安妮对于这个时而文静时而暴躁的女孩,决定从娃娃教起。刚开始,海伦对于这个突然闯进自己生活的老师并不接受,但安妮非常有耐心,希望海伦能接受自己,能爱自己,最终海伦感受到了安妮的爱,接受了她,并一起度过了50多个春秋,安妮用自己的关怀和爱心排解了海伦学习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障碍。其间,安妮与哈佛大学年轻讲师约翰·阿贝特·梅西成婚,但因为安妮全身心地投入海伦的生活,梅西最终离开了安妮。安妮·莎莉文老师这支照亮了别人的蜡烛,由于用眼过度,最后失明。她默默无闻地隐身背后,从不抱怨。有记者要写关于她的文章,她不屑一顾地回答:“我的生活是我自己的私事,不必大家费心。”

这种甘为人梯的精神,是何等的伟大呀!海伦是安妮一生第一个学生,也是唯一一个学生,在她身上倾注了安妮大半生所有的精力。没有安妮·莎莉文老师对海伦·凯勒的无私的爱与对海伦坚持不懈的帮助,海伦·凯勒不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功。海伦是安妮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迹,而安妮就是创造奇迹的人,所以,我觉的安妮·莎莉文老师更伟大!

在读完海伦·凯勒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我的情绪久久不能平静,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形象一直映现在我的脑海中,我被她那无私的爱和她那坚持不懈的精神所震撼。安妮·莎莉文老师不但影响了海伦凯勒的一生,她的品质也会影响我的一生。她使我懂得:一个人如果要想成功,不但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还要有爱!而且,这种爱是一种伟大的、无私的博爱!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4平常看到教室的书架上放着多种版本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假期里有时间终于拜读了这本书, 让我们眼前一亮。主人公用她的眼睛,也就是她的心灵观察人类,历史,用心灵来阅读书籍,触摸世界……要知道,海伦·凯特,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的女性。她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也走过了87个无光、无声也无语的日子。但她并不孤单,也不脆弱,她说:“我用整个身心来感受万物,我的生命充满了活力,就像那些朝生夕死的小昆虫,把一生挤到一天之内。我遇到了许多人,他们把字写在我的手中与我交流,我们的思想产生了快乐和共鸣。这难道不是奇迹么?我的心和其他人的心之间,原来是一片草木不要生的荒野,现在却也花红草绿,生气勃勃。”

看来,用心去生活我们可以得到更多……

其实,从她的文字里,我也不难看出,她也痛苦过,迷茫过,自暴自弃过!但是,可亲的莎莉文小姐,不,应该尊敬地称一声莎莉文老师,是她,是她的关爱,宽容,善良让海伦发出“世上还有比我幸福 的孩子吗?”这样的感叹,也正因为如此,使一个生理上不健全的孩子能保持着一种平和的心态,宽容地对待着自己残疾的身体,成为博爱、奉献与一身的伟人!

假设,或者是如果,我们这些健全的人,遭到只剩下三天光明的厄运,我们会以一种怎样的心境去面对?怎样去安排这仅有的72个小时呢?

《假日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第一天说要看人,看人的善良,温厚与友谊,她说要长久的凝视莎莉文小姐的眼睛,还要看看小狗们忠实信赖的眼睛,来体会,运用这种所谓“耳聪目明”的人的心灵之窗……最后一天,她说要在日常世界中度过,首先去看日出,迎接黎明,去感受人类,去欣赏如万花筒般的色彩……三天很快过去了,永久的黑暗将再次袭击,但是海伦说她不会懊恼,因为她的内心充满的甜蜜的回忆,使她没有时间来懊悔,一个美丽的世界将永远在她的脑海里……

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内心总是在震撼着,生命是多么可贵啊,健康是多么难得啊!一个失明、失聪又失语的人对待生命有这样的宽容,那么我们呢?我们该怎样对待我们的生命呢?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5在今年寒假的时候,我读了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令我印象深刻。这本书主要记叙了主人公海伦.凯勒,在小的时候,她因发高烧失去了听力和视力,后来父母找了位老师——安妮.莎利。她就在安妮.莎利老师的帮助关爱下,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她还自学了五种语言,完成了哈佛大学学业,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学士学位。她始终致力于残疾人事业,经常帮助残疾人,四处募捐用以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环境,并为他们创造受教育的机会。她曾周游世界各地,为残疾人加油鼓劲。最终成为一名杰出的慈善家、演讲家和教育家的故事。

当我读到,海伦.凯勒她非常努力学习,自学了五种语言,还完成了哈佛大学的学业时,我觉得她真的很坚强很厉害。她一个听不见看不见的人,竟比我们一些正常人还要优秀,有多少正常人能有她这样的坚强毅力。我们这些正常人,能看能听,却比她一个残疾人还要不如。她是要比我们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得到如此之成就啊。想到这,我想,我一个正常人,要是像她一样努力,也一定会很优秀,或者,比她更优秀。所以,我要努力学习,我要像她一样那么成功!只要努力,加上自己的行动,梦想一定会实现的!

当我读到,海伦.凯勒说,要是给她三天光明,她一定会怎么做时,我忽然觉得,原来能看能听是件这么好的事。想起我还经常抱怨说这不好那不好,夏天听着那些蝉在那鸣叫,我会觉得很吵,可在海伦.凯勒的眼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可惜,她听不见看不到。她令我感触很深,让我觉得原来我是这么幸福,每天可以听到老爸老妈的唠叨,听着他们的声音,看着他们的面容,享受世界带给我的快乐与幸福。所以我更要好好珍惜我的一切,珍惜上天给我带来的幸运,不再埋怨,因为海伦.凯勒比我更不幸,她坚强的精神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里,她是我永远的学习榜样,人生榜样。

哈佛人生哲理范文第4篇

阅读趣味常常影响人一生的发展,语文教师对学生阅读趣味理应进行科学正确的引导。关于趣味的内涵,《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一是指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兴趣的特性;二是指爱好。《辞海》的解释为,一是情趣与意味;二是美学名词,称为鉴赏力,指分析和鉴赏美的能力,特别是对文学艺术作品,能够加以鉴赏和评论的能力。本文所指阅读趣味,是指一个人的读书爱好与情趣。阅读趣味决定学生对读物的取舍,而选择什么读物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品位、阅读水平及鉴赏能力,会影响学生精神境界的形成,乃至人生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学要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来优化其阅读趣味,丰富其人生智慧,提升其语文素养,奠定其人生发展的精神文化之基。

著名学者周国平在《做一个真正的读者》一文中曾说:读书要“形成自己的读书趣味,……要有较高的读书品位,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升的,读好书就是提升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收获,能够进一步开启心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青少年时期是关键。经验证明,一个人在这个时期倘若没有养成读好书的习惯,以后再要培养就比较难了;倘若养成了,则必定终身受用。”

而当下学生阅读的趣味如何呢?

回答显然是不容乐观的。我曾用“读书丧志”来形容眼下中学生读书的现状。读书本来应该有益身心,怎么却说“读书丧志”呢?其实,只要仔细观察一些当下中学生的阅读现状,就不以为怪了。他们不喜欢读名著,也不喜欢读老师推荐的书籍,如当代作家路遥、王蒙、周国平等人的书也读不上劲头来。无志读名著,此可谓“丧志”乎?读那些低俗之物,岂不越读越无“志”吗?

当下学生不愿意读名著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学生愿意读什么呢?据我观察,一是喜欢看画报,读魔幻小说,看通俗故事;二是乐于看三维(四维)动画类、口袋类书籍;三是乐于读“郭敬明”。我担任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评审委员到一些学校评估时,听说其学校专门开了读书课,特意观察了学生的阅读情况,学生们手中拿的和看的大致也是画报与故事类作品。

有一句话叫做“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这很有道理。但我们的学生不读名著,却读那些低俗读物,其阅读趣味岂不堪忧?其精神发育岂不堪忧?一个时代的学生都不愿意也不喜欢读经典名著,一个国家的学生不喜欢追求高端的文学艺术与文化,国家未来岂不堪忧?

据留法博士余一彦介绍,在国外,中国的留学生非常多,而且中国留学生非常聪明,非常勤奋,他们考试成绩非常优异,但是这些人到了社会上,往往只能做人家的高级雇员,很难成为帅才。我国有很多国际奥林匹克的冠军,但是没有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没有一个菲尔斯奖的获得者。这与其读书情趣不无关系。

当年孔子在《论语》中教导弟子“君子不器”,意思是说,君子不能只成为一个器皿、容器一样的人才,要成为有道德、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然而,当今上了大学的学生乃至博士,也只能做一些器皿一样的人才,我们如今的教育愧对我们的祖师爷啊!

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也曾说:“我在大学几十年也没有间断教本科的课,科研任务再忙,我还是有相当精力教本科的课,甚至有一段时间我调出去了当北大出版社的总编辑,我还是兼本科一年级的课。我发现现在大学生很多中学语文没有学好,受应试教育束缚太厉害了,最大的问题是不读书,读的都是零零散散的道听途说的。比如说《红楼梦》就看过电视,没有读过完整的书、基本的书,所以上到大学以后就没有培养起阅读的习惯。”你看,连考入北大的这些“人中龙凤”都没完整地读经典名著,其他的学生就可想而知了。

探究学生不读经典名著的原因,高考不考名著阅读也不好考名著阅读是显性之因,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家长、教师往往忽视对自己的孩子和学生进行文化素养的培养,更舍不得用必要的时间让学生阅读名著,长此以往,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如何会得到提升呢?

以上只是原因之一,其实还有两只隐形的“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专家或是没看到,或是看到了而“吾不言”。这隐形的手是什么?我以为,一是电视、网络、低质文化冲击语文教育,改变了学生阅读的口味,从孩子出生就是声像图画的冲击,学生习惯于图像思维,再看文字就会很难知其优美;二是政治体制、意识形态对语文教育的钳制,这是很沉重的话题,此文不想深谈。

下面我想说说中学生为什么要读名著。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文明的最高思维成果主要还集中在古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经典名著里,阅读这些名著,完全敞开心灵与其共“舞”,这是与智慧大师的对话交流,这样的阅读和感受,是对大师情感与生命的间接体验。当学生真正融入作家的感情世界,与作家科学家进行心灵沟通和生命对话时,作家科学家在语言文字中饱含着的生命体验,蕴藏着的人生哲理和智慧,便会与其生命的体验相互碰撞,相互沟通,这时的读书是智者的高峰对话与体验,学生的思想精神文化境界可以得到有益的提升。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的有益于身心的阅读,也才是灵魂的提升与精神的正向愉悦。阅读到这个层面,才找到了阅读的真谛。

正如朱永新先生说的一样:“我推崇书籍阅读而不是网络阅读。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在书里。尽管我国目前的网络阅读人数已经超过了纸质阅读人数,但我认为,人类最伟大的思想还处在离线状态。网络上更容易吸引眼球的是信息、广告和娱乐的内容,人类的理解,特别是人类理性的洞察力,通过网络很难获得,智慧的内容在网络上更是凤毛麟角。对人类思想的进化而言,对个人思想的发展而言,从信息到知识到智慧,就像一个金字塔,它是精神与智力逐步升级发展的过程。唯有通过书籍阅读,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才能一步步地通往精神的金字塔之巅。将每一个人的智慧汇总起来,才能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高度。”

有文化的人凭自己的智慧加以推想可知,当一个人主动与大作家、大科学家、大思想家进行思想交流和生命的对话时,他的血液中似乎已经流淌着大作家、大思想家、大科学家的血液,此时才可获得生活中的一般人所没有的高层次见识与思想,这种对人生的高层次的间接认识,便在读者自己的生命和头脑中积淀下来了,人的精神才会产生新的飞跃。

阅读《论语》《孟子》《史记》《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社会历史文学名著,可以直探人性的本源,可以学到高端人生的伟大智慧,就好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我们的心胸会更宽广,让我们的视野会更广阔,长此以往,便可形成人的良好文化教养与精神世界。事实上只有读经典名著,学生才可能与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孔子、孟子等先贤达人对话,才有可能达到他们的精神高度;只有阅读《人间喜剧》《巴黎圣母院》《哈姆莱特》等等,才能与巴尔扎克、雨果、莎士比亚等大师们交流,才会达到人类最高思想文化文学境界。没有这样的阅读,新一代人的精神境界可能还远不如古代。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曾说,他从小对中国古诗词特别喜欢,他认为,好的诗词,含义深远,自己如今已经八十多岁了,但对诗词每十年都有新感受;阅读中西文化经典名著,对其文化素养的熏陶与提升有深远的影响。著名学者南怀瑾曾说:“曾有人问我,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学问?我都实实在在地告诉人家,这都是我十三岁以前熟读这些古诗文的效果。”中学阶段是人生成长和思想境界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不引导他们去阅读中西文化经典著作,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这样的教育肯定不是成功的教育。

然而,目前由于各类新媒体的诱惑,不少人沉浸在“电子三屏”(手机、电视、电脑)生活中,这便使阅读产生了“异化”,这不但主宰瓜分了人们有限的阅读时间,而且极易导致“灵魂的矮化”。这样的“快乐阅读”,不但会造成“阅读无能症”,导致阅读品位的低下,还可能会导致灵魂的无所“归依”,以后再改变和提升其阅读的趣味与境界就难了。

读“屏”不是真正的阅读,那些大量即兴式的表达和无编辑状态发表的文字,常常是浅尝辄止的读物,有些甚至是有害读物,若长期沉浸于此,快乐就是一时的“娱乐”而已,其危害就如同“饮鸩止渴”!而阅读那浅显的故事,因其没有深层次的思想内涵与深刻的人生智慧,偶一为之,未尝不可,但真正的收获与提升不能从此处获取,只会浪费时间,严重的还会败坏阅读的趣味。

阅读经典名著如此重要,语文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的读书趣味呢?

人生语文教学理念认为,读书亦需立志。读书是有层次之分的,高层次阅读乃如我国北宋大儒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四句表现了张载作为一个百姓,一个臣子,一个学者的社会与历史责任感,也最能表现读书人的胸襟,也表现了我们古代先贤读书的抱负与志向。国务院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也曾引用这四句,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怀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追求。总理在南开中学读书学习时也曾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这对的人生发展以及中国现代革命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读书立志既是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教育教学方略。志不立则学不成,读书与立志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故立志对读书学习之意义毋庸过多论述。

众所周知,光立志而不读书,志向就不可能实现,要达到真正的有益身心,要实现阅读鉴赏能力的高层次发展,就要培养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这种兴趣的形成,也非轻而易举,需要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因为最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是学习、生活的环境氛围。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环境氛围,能使阅读的启动和保持成为个体的无意识行为,会使学生自然进入快乐阅读的实践中。其方略可利用学校阅览室,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图书阅览课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高品位读物,摘抄自己需要的资料,建立班级图书交流站,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读物,共享课外读物;还可让家长为学生建立“我的小书屋”,买书、订阅报纸杂志,指导阅读等等,这样的氛围形成了,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另外,要积极举办各种读书活动,努力寻找一切机会,尽力展示学生自己课外阅读的成果。例如,举办“读书论文宣读”、“读书演讲”、“讲故事谈哲理”、“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等;还可以组成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建立学生自己的课外阅读资料袋,随时放入自己的词语积累卡、读书随想等;还可定期组织课外资料展示会,看谁搜集的资料最丰富,最精彩等。

开展这些活动,使阅读名著的氛围得到优化,学生才会产生阅读名著的持久兴趣,当他们有了阅读经典名著的收获与成功感时,其思想和精神境界也会逐渐获得提升,其人生也可能更为精彩和快乐。

为使阅读经典名著持久开展,我们人生语文教学理念主要采取的是“读写互动”教学方略。

“读写互动”与以往人们常说的“读写结合”是有区别的,“读写结合”,是强调读与写结合在一起,读书时要动笔墨,把自己的读书看法、想法随时记下来。“读写互动”是我们人生语文教学理念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具体是指导学生读书时,尤其在学生读了一段时间之后,要求学生必须写出东西,或对字句、语段加以点评,或对书中人物进行评论,或是仿写句段等等。因为只有写东西,才能解决那些不肯读书的学生读书的问题,不读书,他就不能写,要写出东西,就必须读书。同时,老师与学生以及生生之间互相督促和检查,这样就形成了“读写互动”的链条,整个过程是“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显然,这对学生读书有了一定的强制作用,对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是非常有意义的,会有利于学生人生的发展。

为将阅读名著活动引向深入,我们常把经典名著阅读与研究性学习结合在一起,方法是相对集中一段时间大家共同阅读一部名著,然后进行专题研究。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学生可从语言、人物、文化、主题、表现手法、人生哲学、人物与社会等某个角度来确立课题,经过讨论交流然后撰写研究性学习小论文。当学生的小论文撰写成草稿之后,教师选择合适的时间召开研究性学习论文交流会,学生宣读论文并接受答辩,教师根据学生论文和答辩情况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再根据教师同学提出的意见加以修改,最后全班或全校结集印刷论文集。我们的每届学生一般都要做五六个研究性学习阅读专题,这极大地推进了经典名著阅读活动,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较为厚实的基础。

例如,我们开展的“《围城》专题研究性学习”,学生写出了《徘徊在“围城”内外――的百态人物浅析》《艺术语言的魅力――谈中比喻的妙用》《刀光剑影显神通――浅谈钱钟书先生的讽刺艺术》《走进幽默之城》等较好的小论文。专题研究性阅读以小论文为抓手,重在读书探究的学习过程,重在学生思维方法、思维方式的变革和文化素养的提高。

哈佛人生哲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人文经典;高校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113-03

“通识教育”是指人的受教育全过程中,以人类成员和社会公民身份诉求下应接受的那部分教育,是帮助人发展为“整全的人”的教育,尤其注重学生的寻根意识、视野的整体性、心性的修炼,鼓励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的形成,其目的是使“人”真正“成人”,成就模范公民。“人文经典”则是指人文科学中那些具有持久震撼力或权威性的典籍,是代表人类共通性或普世性诉求的智慧精华。本论文着重分析目前国内高校文学经典课程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对目前的高校教育改革提几点浅薄的建议。

一、通识教育与人文经典关系之溯源

西方的人文经典教育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自由教育。自亚里士多德开始,经过英国的纽曼,直至美国的赫钦斯,古典名著教育逐渐被推广到教育实践中去。1929年,赫钦斯对芝加哥大学进行改革,大力推行经典名著教育,所涉范围包括希腊罗马的史诗、戏剧及欧洲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等多领域。1984年,美国教育部长贝内特在《拯救我们的遗产――高等教育人文科学报告书》年中提出以经典名著为线索的核心课程来实施人文教育的理念,该报告指出,人文科学更能触及人的情感领域,更多的要求学生自我发挥,在写作中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自由思想,并因此呼吁教育界应该重视人文经典的传承,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

中国也一直保有经典教育的传统。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已认识到经典对教育的重要价值。孔子《论语・阳货》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他看来,《诗三百》具有极大的文化意义和伦理价值,它可以激志,对观察社会、促进朋友交往、怨刺表达大有裨益,还利于侍奉父母、君王,增加名物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而言,整个一部中国文化传统发展史,其中每次复归传统的抗争,几乎都与对经典的释读有关。到了当代,推崇经典教育的学者更不乏其人。如教育家涂又光认为人文精神在于行,却也离不开人文知识,所以要增进人文知识,就应精读经典;学者黄俊杰认为,现代大学教育普遍重视教科书,而轻视原典选读,深化大学通识教育是改变这种局面的有效途径,各学科应着重对经典原文的精读、细读等。在实践层面,国内很多高校围绕通识教育目标进行了课程改革,如复旦大学将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分为六大模块,为学生呈上精心设计的系列文化大餐。其中“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从文化传统方面,集中以名著精读的形式引导学生与人类文明史中最伟大的作品进行心灵对话。

中西方教育者不约而同地重视人文经典教育,是因为经典阅读跟通识教育的原旨紧密契合。首先,阅读经典的过程实际上是与哲人先贤思想交流、灵魂对话的过程。经典之所以不可磨灭,是因为凝聚了人类文化的精华,承载了深广的社会场域和丰富的人生境遇,能够给人以思想启迪。将经典名著纳入通识教育,能为学生提供前瞻性思考或反思式体验,更有助于学生未来的理性判断和科学决策。其次,通识教育是一种超验的理想和公民职责感的培育,引导学生追求崇高理想、塑造高尚人格。绝大部分人文经典都是建立在对人性、人格、人情深刻认识基础上的产物。将两者融合,对学生健全自我、完善人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阅读经典作品对传承文化的教育使命一脉相承。经典无一例外都经受了历史的检验,是历经沧桑后的精华留存。几乎每本经典都因其思想文化层面的深刻意蕴,促使人们超越时空的局限引起心灵共鸣,其中部分典籍甚至会影响国家、民族甚至世界文明进程,成为人类文学、文化所秉承的本源。因此,重视经典与经典教育,必能使学生立足现实又能超越现实,扎根现实又能反思时代,既砥砺了思想,又启迪了智慧,使文化传统得以源远流长。

二、人文经典课程构建现状及其突出问题

对于文学经典在大学教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歧性争论却一直持续于中西方教育界。美国著名教育家麦克耐利在严密的调查基础上,认为通识教育课中的经典教育旨在为大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提供基础以便锻炼学生的自主批判思维,但这并不一定能够培养出有实用价值的公民,原因是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需要侧重较为专一的技能。国内也有反对阅读经典名著的学者,如张寿松教授认为,面对物欲横流的物质社会,要安心修习庞大而艰深的经典名著,是相当枯燥和困难的事情,需要极大的定力;他还认为一部经典名著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每一部经典名著都是一个独立体,这是经典名著课程最为致命的缺陷;方展画教授也认为经典名著可能会因为缺乏内在的逻辑而不能科学反映人类知识的演进,更不符合人的认识活动规律,因此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学科领域的名著作为学校教材,是有悖教育规律的。直到今天,我们国家的通识性人文经典教育,仍然挣扎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舆论场中,进而对具体教育实践活动产生了不利影响。国内实施通识教育的高校中,人文经典类课程所存问题可概括如下。

(一)大学教育目标不明确,各学科间壁垒森严

我国传统典籍《大学》开篇便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凝练语句指出“大学”之要义。“大学”之道可视为“大人”之学,其所重在修身,重在推己及人、达己达人,重在道德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在近现代,“大学”成为了高等教育的专门性概念,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象征,其主要表现为两点:一为“高等的”教育,以把人培育为带有理性之光的自由人为主要目的;二为高深的研究,以探究知识,促进人类进步为重要使命,处处闪耀人文之光。16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科学主义和拜物主义的兴起,工具理性思想慢慢渗透到高等教育中来,当代大学教育开始被赋予太多的工业社会或个人实用目的,学生的人文精神开始极度匮乏。尤其是网络时代,大学生的阅读显示出浅层化、碎片化、无序化阅读的倾向,前景实在堪忧。这种背景下,“通识教育”理念及人文经典类课程的大力推广确为应时之需。但根据笔者调查,有近半数的通识教育试点开展情况不顺利,甚至随着改革的深入而遭受外界更大阻力。究其渊源,不外乎以下三点:一是因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们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不同,而导致高校之间人文经典类课程开展水平的巨大差异。二是通识教育难以呈现短期的教育成效与人们的高期望值之间产生矛盾。按照教育发展规律,通识教育和人文经典的课程要显示出较为明显的效果,需要较长周期,而现实中追逐立竿见影效果的功利化视角和短视行为,无疑影响了通识教育的价值体现。三是原有学科分类的局限使各学科间壁垒森严,互补通问,客观上成为通识教育发展的障碍。通识教育所关涉的学科较多,势必造成与专业教育的交叉和融合,如果高校对院系之间资源分配问题处理不好,可能会加剧院系、学科、专业之间的隔阂,最终损害通识教育。

(二)课程设置水平良莠不齐,教育理念的整体呈现不足

就目前来看,高校对非专业学生进行的人文经典课程大都置入选修课程,受传统的专业教育本位思想钳制,很多非专业学生将这类课程视为换取学分的“工具”,教学效果并不明显。教师在讲授中也未摆脱工具性思想束缚,陷入原理、概论加通史的固定模式,忽视学生对经典文本的直接阅读体验。事实上,这种讲读经典的方式,其实是对经典的背离。以文学为例,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吸引一代代的读者,其魅力在于作家对人性的永恒描述及文本所蕴含的丰富意蕴及普世化价值,而目前的文学批评,流派迭出,大多以抽象艰涩的剖析示众,却单单空缺了作品本位的表层阐释。向学生大量灌输批评理论而不引导学生阅读原典的做法,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为学生可能还未接触原典就已经沉沦于各种各样的诠释内容中了,失去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三)教师授课模式囿于传统,考核手段单一僵化

就笔者调查,大部分普通院校的通识教育师资水平很不乐观,呈现低职称化、低龄化趋势,其中青年教师、讲师比例最高,教授群体参与度相对低。课程设置水平也有待提高,大部分课程个人色彩比较重,不仅缺乏师资梯队的建设规划,也背离了通识教育培养“全人”的初衷。在授课方式上,则以“讲座式授课”为主流,以“回答问题”为课堂互动主要形式,这并不太受学生欢迎。尤其是人数较多的班级,这种个别回答的教学形式,容易使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方式与评价体系方面,仍采用“点名”和“考卷”的单一评价方式,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监控。

三、对人文经典类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通识教育是一项宏大的工程,人文经典名著类课程作为通识教育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各部门的重视。针对国内大学推行通识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人文经典类课程的系列问题,笔者仅从高校管理、教师授课及考核标准等角度,提供几点粗浅的建议。

(一)注重顶层设计,达成育人共识

笔者认为,一个学生在大学本科阶段接受的教育应不仅仅指基本专业知识的训练,还应包括学会如何“做人”,如何成为既“有能力”又“有教养”的人,既“道问学”又“尊德性”的人。高校管理层应大范围、大力度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衔接与融合,在课程设置中就渗透进对学生通识教育的重视,着重培养文理兼通、融会古今的“通才”学生。应加强院系合作,达成育人共识,既要培养学生“成材”,又要培育学生“成人”。并在这一理念指导下进一步厘清“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以整合全校资源,进行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高校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的不可或缺性,并做好顶层设计,在培养方案中科学置入人文经典课程模块,要求教务部门在教学管理方面转变作风,在启发学生思维上下功夫,鼓励高校教师引导学生多读些一流的书籍,多读原著,少读点二流三流的入门、阐释类书籍。

(二)突出教育理念,注重启发学生思维

受应试教育培养影响,大学生的思维存在许多问题,如善于寻求标准答案,“解题”能力强,发现问题的能力却严重缺失等。对此,人文经典类课程的设计和讲授都应尽量突出问题意识,注重多学科思维的互补与融合,以激发学生思维。笔者认为中国古代的“书院”传统、古希腊的“学园”传统以及欧美名校一些通行的通识教育经典教育模式,都不失借鉴意义。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变原来的输入型学习为输出型学习,变原来的被动学习为主动、积极、创造性的学习。其次,应不遗余力创设灵动课堂,鼓励师生、生生之间的多频率互动,在课堂活动与经典人文精神相契合的前提下,拓展学生视野,鼓励学生文理兼通、融会古今。第三,积极探索多样化授课模式,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课堂“鲜活”起来。如充分完善助教答疑制度,鼓励学生互评读书报告、开展读书会,创设团队论辩、讨论,鼓励兴趣小组开展特色化的经典推介活动,还可向学生推介学术前沿,鼓励调研,撰写调研报告等。

(三)注重过程考核及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人文经典课程应最大程度地引导学生阅读原典,领悟文本,促进学生思想层面的创造性转化,尽量做到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以导为主,因而评价方式的革新也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在考核方式的改革上,应增加课堂学习自由度,改变过去“一考定终身”的考核评价办法,增加过程考核的比重。如拓展考试周期,细化分数组成等,甚至创新考核方式,以最大限度引导学生对经典进行有效阅读和深入思考,如浙江大学有名的“三自模式”就是对考核评价模式的有益探索。所谓“三自”,即学生自主命题、自我测试、自行评价,教师鼓励期中测试中前20%的学生自行出题设计试卷,并做出答案,然后写下出题和做题的体会,审核通过的学生可以获得免考资格。除了考试方式的改革,在作业布置上也可进行一定的变革,如鼓励一部分学生自己设计作业,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四、结语

经典是生命的学问,经典教育以培养“全人”为诉求,经典原著能启发学生更多人生哲理与感悟,因此,人文经典教育应该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重中之重。通识教育视域下的人文经典课程改革,关键不在于数量是否繁多、门类是否齐全,而在于学生是否做到深入阅读文本、接近原典精神,是否真正启发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生命意识、人格意识。大学本科阶段是学生形成价值观、完善人格的关键时期,引导学生重读、精读、细读经典,对信仰匮乏时代人们文化传统和精神家园的建设,对现代化进程下古今中外精神通道的架构,具有莫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学报,1941.

[2]王霞.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反思[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Analysis of Classical Humanities Course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Perspective of General Education

LIU Feng-xia

(Yangming college,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Gui zhou 550025,China)

相关期刊更多

美育学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教育厅

海内与海外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全国归国侨华侨联合会

中国美术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