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生大事

人生大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生大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生大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养;锤炼

人文素养作为一个人成其为人和拓展为人才的内在品质,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高下和品味档次,影响着人的生命质量。人文精神的匮乏,往往是导致人格畸变、道德沦丧的潜在原因。杨叔子先生形象地指出:“没有科技,一打就垮;而没有人文,就不打自垮。”许多有识之士特别强调大学教育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认为“大学的主旋律是‘育人’,而非‘制器’。”作为当今时代的大学生,无论是成人,还是要成才,都必须首先拓展自身的人文素养。

一、大学生人文素养锤炼的价值分析

人文素养的锤炼是通过优秀的人文文化实现的,而优秀的人文文化则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不断的积累、提炼和升华而逐渐形成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当今时代以优秀的人文文化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陶冶大学生的身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为争取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自由,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追求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文化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民族精神守护的不朽长城。与强调知识和科学本身价值的理性精神不同的是,人文精神强调追求、运用知识时的良知、责任感和价值观,而这恰恰是保障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加强大学人文素养教育,不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青年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这是培养其人文精神的关键环节。

(二)可以大大丰富大学生的内在情感,促使其情感智慧的提升。情感智慧主要是指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以及对人生的自我激励、面临挫折的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技能等,它反映的主要是人的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或者说它主要是把对人的素质要求的某些方面更加具体化了。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耳曼在他的《情商智力》一书中指出,情商与人的生活各方面息息相关,是影响人一生快乐、成功与否的关键,情商能力比智商能力更重要,“婚姻、家庭关系,尤其是职业生涯,凡此种种人生大事的成功与否,多取决于情商的高低。

二、大学生人文素养锤炼的策略

人文素养的养成有多种渠道,可以在生活中的多个领域获得,但对大学生来说,关键是主体自身要有自觉而明确的人文素养意识,时时刻刻重视自我提升人文素养。岳麓书院的箴言说得好:“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志于成人”是求学的根本目标,也是提高人文素养的最终追求。“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正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博于学问――广泛获取人文知识。素质是一定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综合而成的结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就不可能有相应的素质。所以知识是基础,正如高尔基所说:“知识是进入天堂的阶梯”。没有一定的知识积淀,就往往导致愚昧、无知、野蛮、落后。要提高人文素养也需必备一定的人文知识。

获取人文知识信息的首要渠道是读书。言语文本高度概括性的特征,为读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想象空间,读书比其他任何信息渠道更便于思索,更有利于培养想象力和研究能力。对人的精神熏陶更是其他媒介无与伦比的。培根在《论学问》中说:“读书为学的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学问变化气质。”当代著名科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钱三强等都终身喜好读古诗古文,工程院士杨叔子带领自己的博士生研读《老子》、《论语》,规定自己门下的硕士不读通《论语》、博士不读懂《道德经》不予毕业。的确,古代经典典籍,世界文学名著,名家历史、哲学著作,等等,都积淀了人类思想情感与主客体世界认识的精华,广大青年学生应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用人类有益的人文知识不断武装头脑,滋养心灵,才能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生命质量。

(二)笃于务实――积极参加人文活动。读书为学习的终极目的,不仅要使我们获得知性知识和理性思维,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健康的身心、高雅的情趣以及形成良好的个性,为将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要学会体验,而体验离不开实践。大学生的人文实践路径是很多的,关键在于自己能否有意识地去寻求和把握。比如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和每一次班集体活动,可以培养自己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从关心同宿舍、同班级需要帮助的同学,到参加社会性的志愿者活动,可以培养博爱情怀并体验高尚为人的自豪;积极地参加社会话题讨论、影视作品评论、辩论会、演讲比赛、体育比赛以及各种社团活动并大胆展示自己,就会潜移默化地培养起自信心和群体意识;有意识地参加音乐会、综艺晚会、美术作品展览以及经典文艺作品鉴赏活动等,或者积极发展自己的艺术特长,真正形成一种业余的文艺爱好,久而久之,就会培养高雅的审美观和积极的生活情趣。总之,青年大学生应该善于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去体验生命的激情与活力,并探寻生命真谛与人生魅力。

(三)明于睿思――善于在学习和实践中思考。提高人文修养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用心品味和体悟文史哲艺之精品,从中熏染陶冶情性。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谈到文学欣赏时强调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就是说欣赏者一方面要力求摆脱功利目的,而抱着索美求善的期待心情去欣赏,努力使自己入情入境,陶醉于艺术氛围;另一方面要抱着一种积极思索的期待心理去品赏,去关注其中的艺术美和思想内涵。

参考文献

[1] 何光辉.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冶金教育.2007(02).

人生大事范文第2篇

—、思想积极要求上进,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在政治思想方面,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和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在不断加强自身素养的同时,做好各项工作,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

二、认真学习,积极帮助同学

在学习上,做到认真踏实,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严格要求自己学好各项专业知识及相关基础知识,并不断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入校以来,多次获得助学金,为了为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坚持参加学校社团娄山书画协会,以取得证书;为了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还加入了学生会,在班级工作中,担任课体育委员,积极配合老师的各项工作,在老师与同学之间起到纽带的作用,热心帮助同学们解决困难,不管学习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表现良好。

三、生活朴素,乐于助人

在班级里,我是一名优秀学生,和同学相处的十分融洽,互相关心,共同努力,同学们都很喜欢我,信任我。平时,养成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不但能够真诚的指出同学的错误缺点,也能够正确的对待同学的批评和意见。面对同学的误解,我总是一笑而过,不会因为同学的误解和批评而耿耿于怀,而是诚恳的接受,从而不断的提高自己。在生活上她也十分俭朴,从不铺张浪费,也从不乱花一分钱。但是,只要哪个同学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难,都会力尽所能的帮助解决,为了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曾加入学校的爱心理事会,去贫困地区去帮助贫困儿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个人实践方面

在个人实践方面,利用寒暑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于2011年的暑期开办小学生辅导班,主要是小学生英语,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实践期间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于2011年9月份在遵义县一间乡村小学实习,主要是担任英语、数学科任教师,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在实践当中也得到了领导的好评!

在不同的实践工作中,使得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培养了实践动手能力及社交能力!

人生大事范文第3篇

积极的精神态度--积极的精神态度列为十二大财富之首。这是因为所有的财富--物质的或其它方面的--都始于一种内心之状态。内心乃个人自己所能完全的、不可夺取地控制的唯一的东西。人之精神态度供给一种"吸引力",将所有恐惧、欲望、疑惑与信仰转化成的物质当量吸引到身边。精神态度还是决定一个人的祈祷带来积极结果还是消极结果的主要因素。所以,当然应将积极的精神态度置于人生十二大财富之首。

第 二 大 财 富

良好的体格健康--良好的健康始于一种"健康意识"。它是依"健康"而非依"疾病"的平衡的心灵之产物。保持正常积极的精神态度是人类所了解的避免疾病的最佳途径之一。它之所以最佳,是因其完全处于人们的控制之下,并且在全部时间里都顺着人们所欲求的方向。

第 三 大 财 富

人际关系的和谐--有两种形式的和谐,若要把和谐列为人生十二大财富之一,则它们两者不可缺一。这两种形式的和谐就是自己与自己的和谐及自己与异己的和谐。个人首要的责任是建立"内在"的和谐,这是主宰恐惧、保持积极心理态度、设定人生大目标的需要。在它之后,个人才可以建立一个成功的永久信念。只要自己保持内心的平静,你就会很容易地与别人建立和谐的精神关系。人际关系中的失谐常常是个人内心的混乱、愤怒、恐惧与怀疑的结果。这些个人常常将自己的消极精神态度反映到别人身上,从而导致和谐的破坏。

与他人的和谐始于自己与自己的和谐是千真万确的,正如莎士比亚所说:"若你自己是真诚的,那么就像黑夜跟随着白昼一样,后面必然跟着你对任何别人的真诚。"能信守这条格言的人一定会得到巨大益惠。

第 四 大 财 富

脱离恐惧--没有一个被恐惧所奴役的人会是富裕的,也没有一个被恐惧所奴役的人是自由的。恐惧是恶之先兆,是对造物主的侮辱。"造物主"通过让人们完整地控制自己的内心而给每个人提供了抛弃己所不欲之物的方法和途径。在给你自己的"恐惧脱离度"打分之前,请先深入地探测一下你的内心,看一看七大基本恐惧统统是否都已销声匿迹。并且你还要记住,当这七大基本恐惧转变为你的信念之时,你就会发现自己站到了自己生命历程的这样一个制高点,在这里,你可以完全拥有自己的内心,通过这种拥有,你能获得所有己之所欲,排除所有己之所不欲。没有这种恐惧的脱离,另外的人生十一大财富都将是毫无用处的。

第 五 大 财 富

未来成功的希望--希望是所有内心最佳状态的先驱。它可以使人们在危难之时能够维系下来。若没有它,恐惧就会乘机来占上风。希望是人的一种最深沉快乐的基础,这种快乐乃从期望一项尚未实现的计划或目的中得来。有些人就十分可怜,他们不能着眼未来,满怀希望。他们不相信自己会成为自己所想的人,不相信自己能得到地位,不相信自己会实现曾经失败过的目标。希望能使一个人保持警惕与活力,明晰地注意到信念将无限智能与个人连接起来的那条交流线。希望是正直忠诚的,它还是其余十一大人生财富的神圣装饰。

第 六 大 财 富

信念的容量--信念是个人之有意识的内心与无限智能的伟大宇宙储存所之间交流的方式。它是人类内心花园里的肥沃土壤。这座花园可以生长出人生所有的财富。它是给予思想之动脉以创造力和行动的"永恒仙丹"。它是心灵的没有限制的生命之飞跃。信念是一种精神的物质,当它与祈祷混合起来以后,就会给人以向导和与无限智能之间的及时联系。信念是一种力量,它将思想的普通能量转换成它们精神上的等价物,信念还是将无限智能改造为适合于个人之用的唯一途径。

第 七 大 财 富

与人分享自己祝福的愿望--那些没有掌握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祝福这门艺术的人就还没有寻找到永远幸福的途径,因为幸福主要来源于自己与别人的福佑的共享。请记住!一个人在别人心中所占有位置的大小精确地决定于他通过某些形式的分享提供给别人的服务。还请记住!仅仅通过简单的分享就可以使所有的富裕装饰上华彩或者被放大几倍。假如它们能够对别人有用的话。忽视或拒绝分享福佑肯定会切断一个人与其内心之间的交流线。有位伟大的导师说过,"你们中间最伟大的人乃是众人的仆人。"又有一个哲人说过,"帮助你的兄弟到达彼岸,那幺你也说到达了彼岸。"还有一个伟大哲人说过,"你为别人做事,也就等于为自己做事。"

第 八 的 财 富

爱的劳作--没有一个人能够比这样的人更富有:他找到了一份爱的劳作并致力于去完成它。因为,爱的劳作是表达人之欲望的最高形式。劳作是所有人之需要与供给之间的想象装上行动之翅膀的媒介。而且,所有爱的劳作都弥漫着神圣的光彩,因为它给那些努力进行这样劳作的人以自我表现的愉快。做你所想做的事情吧,这样你的生命才会是富有的,你的心灵也会被戴上花环;你还将会是与你接触的人们之希望与信念的催化剂。潜心在爱的劳作里是治疗忧郁、焦虑与恐惧的最佳良药,是你无与伦比的体格健康之建设者。

第 九 大 财 富

对所有事物的开放的内心--容忍是文化的高级贡献之一,但它仅仅为在任何时间、对所有事物都保持开放态度的人来表现。而且,只有那些保持开放心态的人才是真正有教养的人。也只有这样才能拥有人生的十二大财富。闭锁的内心态度能萎缩并切断个人与无限智能之间的交流线。开放的内心态度使人永远处在接受教育、获取知识的状态,从而使他可以拥有自己的内心并导向他所欲的任何方向与目标。

人生大事范文第4篇

2、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古时农民靠天吃饭,民以食为天,久旱无收成。所以,“久旱逢甘霖”被列为人生四大乐事之首。

3、中国人故土难离的生活方式根深蒂固,又有“父母在不远游”之说,古时交通十分闭塞,远游赶考也好,客居他乡也罢,只要能在他乡遇到故知,听到梦牵魂绕的乡音,岂不是人生一大乐事。历史已经跨入了新的世纪,开放的中国人也许不会把“他乡遇故知”视为人生的一大乐事了。

4、另外,“洞房花烛夜”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古今中外,人们都会把新婚之夜当做是人生最快乐的事。

人生大事范文第5篇

我们为何要教学生写作,代表的是常识和最基本的出发点。用这个常识和最基本点去考察我们的写作教学,既可看出我们的窘境,也可明了努力的方向。

为什么写,为什么教,也就是作文教育的担当或目的是什么。简单点说,一是为“文”的,二是为“人”的。前者着眼于提高学生对未来的写作适应性,即提升写作能力;后者着眼于滋养学生的德性,启迪智慧和思想,培育美感。换个说法就是,一是写文章的本领,偏重于表达能力,观察、思考、想象、描摹、整理的能力以及写作的兴趣;二是作为人的成长,偏重于有思辨、有理性、有健康、情感良好的公民。这里我们可以把“人文”一词拆开来解,“人”与“文”,这两种担当是缠绕在一起的,互为依托和表里,最终要达成的是“培养公民的语言表达素养”。这里面有两个要素:一是“语言表达”,二是“公民”。在此意义上说,写作和教写作并非人生余事,而是培养现代公民的极重要途径,写作的过程也正是这个任务实现的过程。

从作文本质来看,写作是整理和表达“思想”的过程,写作教学既是为了让学生“有思想”,也是教学生“如何思想”的过程。前者是教学的担当与责任,后者是教学的入口与途径。再从《语文课程标准》的愿景来看,“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这些认识和理解,我们最不缺,但在应试格局中的写作教学很难催生出真正的好才思、好文章。有时,我们会被学生的文笔不好蒙蔽,认为只是文章本身不出色,但语言乏味和面目可憎的内里其实是“思想”出了问题,无情无思无我、空话套话是学生“思想”苍白的体现。众所诟病的学生文风的浮夸不实、套话连篇反映出其“育人”的功效很是糟糕。其危害又超出作文本身和教学本身,是对于“人”的危害―― 一代代学生历练而成的本领是,面对一个无聊话题玩尽虚头巴脑的花活,一会儿典故,一会儿童话,一会儿名人轶事,最后虚花花地升华到人生哲理的高度,把那点人人皆知的事儿说得天花乱坠,还又能堂而皇之地摆出正经面孔。这种真性缺失,道貌岸然,是不是很可怕?

我也一直主张在目前高考背景下,写作教学有两种价值起点,一种是为考试的,一种是为公民的。即使应试的价值观无法一日除尽,也应该最大限度地或者说把高中几年写作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为公民”和“让学生有想法”上。对于应试,出于所谓“对学生负责”的缘由可以做,但如同种树(真实的写作)和制器(应试)的关系,我们不能照着器物如一个小板凳的样子去种树。种树乃根本,制器可适当为之。即使两种价值取向都需要遵守――这是作为一个一线语文教师的无奈之举,但心里得有数有底,根本价值要常守于心中与课堂。

假写作与真写作

笔者曾戏言,世上有两种写作,一种是真正的写作,另一种是中国式考试化写作,这是“假写作”。为什么说中国式考试化写作是“假写作”呢?因为它纠合了八股、伪圣、言不由衷、无用等所有坏毛病。

什么是假写作?即凌空虚蹈的道德布控、大而无当的价值蕴含、抽象虚无的哲学指示以及矫揉造作的情感造势。在《中国式假写作》一文中,我曾把假写作的第一根由归为命题之假。

到现在为止,高考作文命题依然大多数是披着思维、思辨的皮,让学生来代证观点。这个观点是我出题者给你的,你得去证明它或用故事演绎它,学生的写作就像一场红头文件宣讲会。如果说红头文件宣讲会是关学生的笼子,这个笼子有两层铁栅,一层是“被立意”――让你思考,但必须思考我给你的意旨,这是规定你思考的方向。第二层是“被说教立意”――“被立意”倘是“好意”则罢了,事实上这些“意”可从命题材料中“思辨”得出,而当写作时,它不过是一个浅显、无须费舌的人生说教,写作成了代“红头文件”立言。这样的命题根本就不是在考察你的生活,调动你的体验,激发你的思考,而是让你来证明我的某种意思――尽管这些意思可能会有两种、三种让你选择,但不管有多少种,出发点都是让你去证明,像证明一个定理或公理那样,你需要的本领是“操作”好这个证明过程。

这样的作文命题,不是激发、点燃一吐块垒的欲望,是让一群青春的面孔苍老地说教。从做事要坚持、讲诚信、要奉献、拒绝平庸到善于发现美、做好细节等等,“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点与平面(个体与整体)”“内因与外因”“拒绝平庸”“仰望天空与脚踏实地”“青春不朽”诸如此类的种子绵延不绝于今,不是个例,而是多数,蔚为大观,概括起来就是让学生“老生常谈”。学生呢,18岁,似乎早就参透了名与利、进与退、功与过、拿得起与放得下、想得开与看得透等各种人生真谛,他们都是《增广贤文》《菜根谭》里的孔孟式、老庄式。2015年高考命题,确实如余党绪老师所说,“矫揉造作的煽情造势”终于退场,“凌空虚蹈的道德口号与抽象虚无的哲学玄理”开始收敛,但湖北的“泉水”,湖南的“树”,安徽的“蝴蝶”,四川的“聪明”,山东的“丝瓜藤肉豆须”,广东的“天光云影”,福建的“路”,上海的“坚硬与柔软”并未走出玄言鸡汤的 路数。

“真实的写作”包括三个要义:写出真性情真观点的文章,合乎写作规律的真实的指导,求真的命题和评价。其最终目的正是《语文课程标准》里所言,“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以负责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看法,激发表达真情实感的热忱,培植科学理性精神。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