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和谐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造型元素的提炼与概括,对各种和谐的秩序的追求,即纯化与和谐,是优美的风景油画中潜在的内因所在。
关键词:油画;和谐美;风景画;审美;
在西方美学中有最重要的五个审美范畴:崇高、优美、悲剧性、喜剧性和丑。其中,优美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狭义美,它与崇高相对。崇高又称壮美,它以粗犷、浑厚、博大、劲健、雄伟为基本审美特征。而优美则以典雅、清新、秀丽、细腻、圆润等为基本特征。
油画风景创作表现的是自然美,是对现实美的再创造。 但艺术美不等于自然美,它高于自然美。油画作品反映的是现实美,现实中美的事物或事物的美,是油画创作的有力根据或根源。自然之中蕴含的优美与很多其他多种因素交织、共生,这就需要画家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因此,风景油画作品中的优美是画家审美取向与自然中内在美的一致,是画家独特的审美感受与自然内在的一种契合。画家在观察与表现自然风景时,需要对自然风景进行提炼、概括,也就是按自己的审美取向对自然风景中的各种元素进行纯化,使自己所提炼的部分达到一种总体的和谐。所以说,风景画中的狭义美即优美的本质在于画家情感与自然风景的共存与互融,是画家对自然内在美的情感认同。
柯罗是朦胧优美的诗意风景画的伟大歌手。图《梦特芳丹的回忆》是柯罗晚期风格的代表作之一。梦特芳丹公园风景如画,为柯罗的许多风景画提供了灵感。在这幅油画中画面的大部分都为一棵枝叶浓密的大树所占据,而与其相应的则是位于左边的小树,柯罗小心翼翼地平衡了画面的构图,用身着红衣的妇女和孩童加大了左侧的分量,中间一片水域倒映着远处的土坡和树木,银灰绿色的调子统一了整个画面。柯罗在处理时并不重视细节的精细表现,而是注重自然光线和阴影的整体和谐,画中的一切就仿佛笼罩上了一层淡淡的轻纱。柯罗天生的诗意和对色彩的微妙感觉是无人可以重复的,而且他作品的精髓显然不止是表面上的那一点诗意。在光线、大气和形块的处理中,柯罗依旧执着于优美古典的和谐结构。对柯罗而言,线条、形、团块、调子、反光以及人物都是追寻画面秩序的内在元素,他根据画面需要来编排它们,来研究自然的结构与画面结构,并创造具有不同意蕴的画面气氛。
米勒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在师,他的大量的以农民题材为主的油画、素描、版画至今仍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与鼓舞。这是一幅十分真实的,亲切美丽,而又给人以丰富联想的农村劳动生活的图画。整幅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晴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显得十分和谐,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的调子之中,它像米勒的其它代表作一样,虽然所画的内容通俗易懂,简明单纯,但又绝不是平庸浅薄,一览无余,而是寓意深长,发人深思,这是米勒艺术的重要特色。我们虽然看不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及面部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有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其中蕴含的其实是画家对形的内在秩序美的不懈追求。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的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袋子里小有收获;扎兰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那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在画面色彩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二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村生活的特殊情感。
“大自然中,除了色调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是另一位毕生追求优美的诗意风景画的画家列维坦对大自然的感悟。列维坦是19世纪后期俄国艺术界的顶尖人物。图3《雨后的普廖斯》是列维坦的旅行写生作品。画里颇能展现他心爱的冷灰色调。雨后天光乍泄,万物的色彩都含而不露。在这单纯干净的天光下,色相的冷暖变化就更细腻。草色、沙土色、天色、水色、山色以及远村色,都一点点地收到灰濛濛的调子里。这种由宽阔的景深与细腻的渐变所烘托出的灰蓝,格外旖旎。列维坦的画具有一种温婉、明净的优美。
图时列维坦的另一幅油画《月色》,这幅画更多了一种深沉宁静的气质。画中夜晚乡间的小路上的一点微黄在灰蓝、灰紫的夜色氛围中向远处平静地伸延。画面具有严格的形的秩序:左右两排夜树从高到低的秩序,路面上树的投影呈现从近到远由疏到密的节奏。夜景的细节刻画,在他来说纯粹是出于对夜色的多次观察和在画面上的重新组合。夜间云彩地变幻流变,小白桦树干上反射月光的虚实节奏,树叶成片地晃动,以及远处农舍的隐没,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班演奏着夜的静穆与遐想。
从柯罗到米勒,再到列维坦,他们都在用自己的心感受着自然的脉搏,用色彩和线条演绎着自然中潜在的旋律。苏珊-朗格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这种创造出来的形式是供我们的感官去知觉或供我们想象的,而它所表现的东西就是人类情感。” 艺术理想的本质在于这样使外在的事物还原到具有心灵性的事物,因而使外在的现象符合心灵,成为心灵的表现。
综上所述,在油画风景写生与创作中,追求优美使很多画家的审美取向。执于此的每个艺术家,都在发掘与表现他们对优美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而对自然风景中所蕴含的各种造型元素的提炼与概括,对各种和谐的秩序的追求,即纯化与和谐,是优美的风景油画中潜在的内因与驱动所在。
参考文献:
[1]〔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艺术发展史——“艺术的故事”[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2]李春著.西方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 教师与学生 和谐美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更应该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要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要使教师、学生、教材等诸多要素完美而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一种既丰富又单纯,既活泼又有序的多样统一的和谐气氛。这种气氛就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和谐美,它能使教师和学生以教材为媒介,自然而轻松地达到各自的教学目的和学习目的。
怎样创造英语课堂教学和谐美的气氛呢?
第一,要做到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统一。
在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教师是整个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是教学计划的实施者,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人物。英语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学生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积极而又主动的因素,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学生的“学”反过来也会促进教师的“教”。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师生协调,上下同欲,主要取决于老师的素质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讲,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中的一切。”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完善人格,并由此去影响学生。
师生协调,上下同欲,还要取决于课前对学生的认真了解,课上对学生的仔细观察,课后对学生的热情关怀。备课,一方面要“备课文”,另一方面要“备学生”,要把对学生的了解和研究迅速纳入课前的备课环节之中,要认真细致地了解班级同学的学习情况,所确定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步骤都要符合全班同学的知识实际、年龄实际,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课上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敏感地把握学生的心态变化,通过捕捉学生瞬间的微笑、点头、皱眉、叹息等举动、表情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并判断他们遇到的问题。此外,教师还要从各方面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样,学生也会以爱回报老师,积极主动地配合考题搞好学习。从而使整个英语课堂教学呈现出和谐统一的美妙气氛。
师生协调,上下同欲,还取决于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论是对教学内容的语言表述,还是对学生训练的具体要求,都应该力求达到要言不烦,简洁明了。博采各种教学方法的精华,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想使学生百听不厌,保持学习的欲望和热情,就不能企望用一种方法一种模式限制自已的教学,不能把学生的思维囿于一个固定的程序里。课堂上,有时要采用情境教学法,用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之中;有时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提出一些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以刺激学生的主动思维;有时要采用纵横比较法,把新旧知识前后对照,分析比较,使学生触类旁通,化解难点;有时要协调课堂结构,造成空白,以形成悬念。这样,英语教学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开有合,节奏感较强。英语课堂教学呈出的这种错落有致、虚实相衬的和谐美感,将进一步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统一。
第二,要做到教师与教材的和谐统一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和教材相互依存。教材是教师认识的对象,是教师借以形成教学的能力的工具,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以教材为主要依据,教材又是通过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教师是沟通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教材是教师与学生发生关系的主要媒介。二者的和谐统一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达到教师与教材的和谐统一呢?
要达到教师与教材的和谐统一,必须使教师所讲的内容与教材内容和谐统一;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教材本身的特点和谐统一,教师的情感与教材所表现的情感和谐统一。要达到这些方面的和谐统一,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做到“入手其内”又“出手其外”。
所谓“入手其内”,就是教师必须“钻进”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内涵。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在内容上与德育紧密相联的特点,本着教育人的原则,细心发掘教材德育因素,通过英语教学引导学生在逐步掌握语言交际工具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操陶冶,使学生在语言交际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大大提高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所谓“出手其外”,就是教师在“钻进”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内涵的基础上,从教材中“走”出来,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把这些东西传授给学生,以达到英语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要借助教材中一些鲜明生动的事例,进行启发式谈话,把教育内容和英语知识揉合在一起,增强感染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思想实际,结合课文内容,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和手段。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生动有趣的对话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寓教于乐之中等等。
第三,要做到学生与教材的和谐统一
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教材也是相互依存,不能分开的,教材内容是学生认识的主要对象,教材所提供的语言点、语法体系等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主要通过教材,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的最终目的。因此,学生与教材的和谐统一是英语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
如何达到学生与教材的和谐统一呢?首先,必须要求学生熟悉教材,搞好课前预习。预习是课堂教学前的一种预备性学习,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学生通过自学,初步熟悉课文,然后到课上与教师的分析相印证。课前预习,教师必须给予一定的指导,可通过提示或布置思考题的方式进行,教师还必须在课上引导学生通过对与新知识有关旧知识进行连贯性思索,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和多种方式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教材,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达到对教材的和谐统一。学生与教材和谐统一,是随着教师的分析、讲解,随着学生疑难问题的逐步解决,而逐步实现的。
总之,只有做到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的和谐统一,才能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和谐美。
参考文献
[1]《中学外语教与学》
Abstract: In our country's cultural perpetual flow, “harmonious” the thought is well-established, with graceful and friendly also becomes various artistic the esthetic criterion and the esthetic standard. But the historic garden achievement melts many kinds of artistic forms is a body's synthesis art, is and the graceful and friendly achievement landscape gardening criterion, everywhere manifests beauty one kind of harmony.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 和谐 生态
key word: Chinese historic garden Harmonious Ecology
作者简介:刘文、单位:商丘师范学院
一、和谐美在古典园林的作用
和谐最早指的就是音乐的和谐,受这种和谐思想的影响,中国历代的各种艺术形式都把和谐美作为审美的最高要求和艺术准则。中国古典园林正是融多种艺术样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因此它对和谐美的体现和诠释则更加的充分。纵观园林史,我们不难发现,园林艺术愈向前发展,愈具有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灵魂,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种民族精神与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和谐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的追求。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更能体现人的生命情调与心灵律动。它始终与人的生命活动联系在一起,不但可望,且要可居可游,它承载现实生活的同时,又关注人们的精神层面。在这片天地中,人的审美情趣与内心世界交融在一起,透过人与景有机地联系,人、园林与自然甚至宇宙处于一个和谐的整体之中。
二、中国古典园林和谐的形式美
从此意义上来说,形式美指的就是形式的和谐。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同样追求形式的和谐统一。园林的形式美主要是指园林的基本要素形体、声音、色彩以及三大物质要素即建筑、花木和山水等这些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律,遵循形式美的原则,有机的组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至于遵循怎样的组合规律以及如何体现,以下我把它概括为四种类型来论述
(一)、比例与均衡
早在公元前 6 世纪,毕达哥拉斯就对美作了概括,认为“美是比例与和谐”。
虽然这一定义片面的偏颇于形式,但我们至少可以肯定,任何美的事物都要遵循
一定的比例。同样在园林设计中对比例的要求就显得更加重要了。特别是在园林建筑中,如颐和园的佛香阁,阁的位置,体量的大小都是经过精心考虑的,其位
作者简介:刘文(1985-),女,河南商丘人,汉族,商丘师范学院助教,主要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与研究.
置基本都在万寿山中轴线的黄金分割点上,而阁的体量与山体比例又搭配得当,整体上既活泼又给人以视觉的均衡感,真正创造出既给人以物质需求,又在视觉上给人带来美的愉悦。
(二)、调和与对比
对比调和这一组合规律在形式美法则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突出事物相互对立着的因素,称为对比,把有差异的事物结合便形成了对比关系。相反,所谓调和就是在不同的事物中,强调其共同因素以达到协调的效果。“对比”强调个性,“调和”强调共性。
调和手法在园林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园林各要素建筑、植物、山石、水体等的风格和色调的一致来体现的。如江南私家园林中的不同建筑从外观看虽然风格有所不同,但整体的色调处理都很朴素淡雅,大都以冷色调居多,院墙的颜色也大多采用青灰色,这样的色调不仅易于与自然界中的山石、水体调和,更给人一种幽雅宁静的感觉。总之,调和手法的运用,使整个园林呈现一种和谐统一的布局,给人一种含蓄和优雅之美。
对比是造型艺术中最基本的运用手法,通过对比使对立双方达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从而使园林艺术达到多样统一而又生动和谐的效果。缺乏对比的园林艺术,即使富于变化也会流于平淡。园林中的对比也分为不同的类别。
1、空间的对比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常常把两个具有明显差异的空间毗邻在一起,通过对比更加突出各自的特点。这个差异首先表现在体量的悬殊上,园林空间大小的对比是相对的,当从大空间进入小空间时,会给人以小空间更小,大空间更大的感觉,反之亦然。这是园林建筑空间最常用的手法,特别是江南的私家园林,占地面积比较小,为了在有限的空间表现无限,就采用这种对比手法。
2、明暗对比
园林空间明暗的对比主要是指光线强弱的对比。明暗对比强烈的景物使人振奋,明暗对比弱的景物给人以宁静。游人从明处看暗处,暗处的景物更显得深邃;从暗处看明处,景物更加瑰丽。另外建筑中的漏窗、隔断、栏杆阻挡光线也形成一种明暗不同的界面。
3、色彩对比
除了自然光线的对比,园林中色调的对比也不容忽视,不仅同一园林中的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色彩有对比,北方和南方的园林色彩也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北方皇家园林建筑以红柱、琉璃瓦、红墙为特色,以暖色调为主,突出庄重、威严、雄伟的气势。如北京颐和园中的建筑富丽堂皇,与周围的树木、山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之相比,南方的私家园林则以灰色、青色等冷色调为主,营造一种深邃、宁静的意境。由此可见,不同色彩的运用可以营造不同的空间氛围,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和不同的空间感。
4、质感对比
质感的对比在园林中主要是利用植物与建筑、山石、道路等不同材料的粗细、刚柔、纹理不同造成对比,不同的质感给人不同的感觉,达到不同的效果。如用木质材料的建筑可以营造古朴大方、幽雅的格调,而大理石细腻光滑,用它营造的线条简洁、明快。
5、虚实对比
所谓的虚实是相对而言的,山水对比,山为实,水为虚;以山本身来说,凸出的部分为实,凹入的部分为虚;建筑与庭院对比,建筑为实,庭院为虚;以建筑本身来讲,粉墙为实,廊、门窗孔洞为虚。虚与实要交织穿插才能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效果。具体来说,如果建筑物内部可以看作是实,由建筑、山石、植物所围的外部空间则为虚,而那些亭、廊、榭则可以看作是虚与实的过渡空间;使园林建筑看起来轻巧玲珑,衬托的整个园林更加虚幻、空灵。
(三)、节奏和韵律
节奏和韵律在园林中的运用可以说是把空间时间化了,把空间之美表现为时间流动之美。节奏是有规律的重复,它是以一个或一组元素为单位,反复、连续、有条理的排列所形成的,是一种节拍和波浪式的律动。它的组织形式有等距离的,如园林中树木间距的种植;也有渐变的,如园林中色彩的过渡。当声、色、形等整齐而有规律的重复出现,并富有变化的排列组合,就产生了节奏感。
韵律是借用诗词的用语。园林形式美中所说的韵律,主要是指在节奏中表现
出来的像诗歌一样的抑扬顿挫、平仄起伏。韵律美的产生不仅仅是审美客体的自然属性,更重要的是要和审美主体产生共鸣。由这些富有节奏的实景、实形而唤起人们的情感,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四)、多样统一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一直都把“虽由人作,宛自天工”作为造园准则,要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突出它的参差之美。这在江南苏州园林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例如苏州拙政园中部,是以四面厅远香堂为布局中心的,远香堂的两侧完全打破了均衡对称的布局,它西面是水,东面则是山;西面是轩、廊,东面则是亭、墙;西南是水院,东南则是旱园,两面竟如此故意地避免对称,真可说是“为体互乖”,“其形各异”了。再看远香堂南面,是小型山池,溪水上通向远香堂的平曲桥故意偏西,显然也是为了避免居中而造成轴线感。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形式美和所有事物的形式美一样,都遵循着共同的美学原则,这个原则就是美的形式法则。在园林中,形式美最重要的体现就是突出统一性和整体性原则,使之达到丰富而又和谐的美、统一的美,形式美法则的运用是园林内部和谐统一美的充分诠释。
中国园林创造的优美生态环境、精雅的人文环境和超功利的人生境界相互融合在一起,正是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充分诠释。现在我国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实现的目标,最终我们是要实现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因此,充分认识和深入探讨中国古典园林的和谐美对更好的构建世界、社会、人与园林的和谐统一体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尹传霞,周勇.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以及对世界园林进程发展的影响[J].社会科学论坛,2011,(4)
[2]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 水源,李静.试析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底蕴[J].安徽农学通报,2006,(4)
[4] 宋珊,邹志荣.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继承与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7)
一、字体设计在广告中的作用
1.在现今高速发展的商品社会的大浪潮中,广告随处可见:琳琅满目的橱窗、招牌、绚丽多彩的霓虹灯,以及广播、电视剧、报刊里出现的各种新颖奇特的广告,发挥了加速商品流通、引导消费观念、活跃市场以及文化交流等积极的作用。
2.字体创意在广告设计中所呈现的民族性也不容小觑。汉字在广告的创造性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民族文化如新鲜的血液被注入现代设计作品中,对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体现、内涵的深化有着重大的影响。森泽植字公司海报运用甲骨文的字体,强调其公司形象的作品,通过回顾有4000年历史的象形字体,也就是汉字演变的历史,体现了公司重视关注文字的渊源构造和发展。汉字的创造使中国的广告设计在走自己的路、创自己的民族特色上,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充分汲取民族精华与国际接轨。像这样的广告例子还有很多,很好地将文字创意融入广告设计中。
3.字体在平面设计中的可塑性给广告设计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在进行基础字体设计教学的时候,可以将排列、穿插、组合等各种平面设计的组织形式运用起来,让学生尝试作一些汉字的拆字组字的练习,就可以让他们体会到汉字的千变万化和无穷魅力,就能了解到文字的创意是其他任何符号图形都无法替代的一种完美造型形式。
二、字体要服务于内容
设计字体要与文字的内容相适应,而且要体现广告的个性,如,硬朗挺拔的字体,适合于宣传家用器材、电器;纤细秀丽的字体适于宣传女性化妆品及饰品;生动活泼的字体适于宣传食品、儿童用品、旅游产品;苍劲古朴的字体,适合于家乡特产,历史悠久的产品。
1.易于识别认知广告中,文字是用来传达产品主要信息的,如果字无法辨识,就会失去其本身的功能。所以,设计字体时不仅要考虑其创造性,更要便于最基本的阅读,不能把字体设计得过于烦琐,导致无法识别。
2.突出其个性为突出广告设计主题的中心,要极力彰显文字设计的个性色彩,创造与众不同的特色字体,给人以别具一格的审美感受,将有助于企业和产品良好形象的塑造。在设计时要尽量避免与已有的设计格调的作品字体雷同。设计特定字体同时,一定要从字的形象特征与组合编排上进行研究探索,找出契合点,反复推敲思考,这样才能创造出富于独特性格的文字,使其外部形态特征与产品的设计风格融会贯通,唤起人们愉悦的视觉感受。
3.力求和谐统一在字体的选择和设计格调上不仅要注意外形美观,而且要注意整体的和谐统一,给大众带来美的感受。字体的变化不易烦琐,否则就会显得杂乱无章。字体的搭配要各有所属,有的要强调某一部分,使之突出;有的则要适当减弱,不要只因注重局部的花哨而破坏了整体的统一,这一点尤为重要。
三、字体设计在广告设计中几种表现手法
字体设计的表现手法各式各样,各有特色。有创意的广告加以恰当的字体设计点缀可以营造与众不同的效果。所以字体的设计手法也很重要,下面是几种常用表现手法:
1.将字体的部分笔画换成有创意、有趣,或与字体内容能产生联想的图案,这样会使整个平面效果活泼生动。
2.把字体的部分有特色的笔画巧妙地偷换为三角形、圆形、菱形或多边形等。
3.将一个流线型飘逸的装饰置于字体标志四周或直接穿插于文字中,创造一种流畅纤美飘柔的感觉。
4.注意这方法不适用纤细的字体。
5.把两个不同笔画方向用过渡线或弧线穿插起来。
6.假使两个同样的英文字母组合在一起,尝试把其中的一个做镜像处理,也可以部分遮盖重叠。让它们看起来似一体不要过于分离,重叠部分稍做一些修饰或以颜色区分。
7.将字符连成一串,中间不断笔,一气呵成,不间断,可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8.选择厚重粗体的字体和富于柔美的纤细字体结合,刚柔相济,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感觉。
四、广告设计中字体和谐美的体现
例如招贴广告是一种在公共场所或户外张贴的广告,运用图形、字体相结合平面设计表现手法,传递着商业文化经济,还承载着其他方面信息的视觉传播。招贴广告如同其他的传播媒介一样,在当代经济文化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它能够引导消费观念,加速商品的流通,活跃市场经济以及国内外文化交流。广告招贴中的字体内容可分为标题、广告语、正文。标题字体通常用醒目明了的字体。正文字体一般采用印刷字体。与主题设计结合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由点、线、面的形态,使其在整体之中融为一体。广告语的字体设计强调突出特点,讲究个性特色,使人过目不忘。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先生在汉字形象设计方面,就将汉字独树一帜的结构、字体的间架结构和画面三者有机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其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且富有中国的韵味。汉字作为图形元素具有双重性,它比图案更富于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首先,字体的意义其本身很有说服力,具有信息传递的直接性和准确性等特点;其次,汉字具有图形意象的特征,使汉字字意的传达和图形的传达成为创造的可能,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汉字在图形中的转化,可加深人们欣赏作品的视觉印象,增加其趣味;而且汉字的内容可以通过其结合的广告招贴设计主题等多方面地传达出来,将表达出的意念强调化、个性化、信息化,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招贴艺术的魅力。创意是指能创造出独特含义的主意,达到广告设计的最终目的。创意是招贴设计的灵魂;没有新意的创意,招贴就难以胜任其使命。创意不等于构思,设计不等于绘画,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汉字招贴的创意首当其冲应具有审美的特征,无论汉字的点、线、体及色彩之间的关系都应符合美的形式法则,要遵循美的设计法则来创意发挥;另外,结合汉字招贴的应用主题,应有针对性地展开思维创意构思,以巧妙、独特、新颖的特色形象表现主题内涵。
关键词:周易;儒家;道家;和谐;古典主义美学
On the thought of beauty of harmon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esthetics integrating Confucianism, Daoism and Yi
——Simultaneously on the fusion of Confucianism, Daoism and Yi
Abstract: As a classical aesthetics, traditional Chinese aesthetics emphasizes the beauty of harmoniousness. Thi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utual separation and mutual taking in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Daoism in philosophical, moral, and aesthetic thoughts. By Zhouyi, an early Confucian classical text, and certain discourses of each Confucian branch in pre-Qin times, it can be seen that Confucianism lays particular stress on human, gives prominence to the initiative spirit of human, and focuses on human knowledge of the society to emphasize the unification of goodness and beauty. By certain discourses of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s from Lao zi to Zhuang zi, it can be seen that Daoism lays particular stress on natural philosophy, gives prominence to the norms of nature, and focuses on human knowledge of the nature to emphasize the unification of truth and beauty. Confucianism and Daoism oppose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fuse into the thought of beauty of harmony.
Key words: Zhouyi; Confucianism; Daoism; harmony; classical aesthetics
对于中国古代美学的基本性质,我们同意这样的观点:中国古代美学与西方古代美学一样,同属于古典主义美学,在美的形态上都主张和谐美。这一历史形态的形成,同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和美学思想的互相离异和互相吸收有特别密切的关系。尽管他们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又分化为不同的学派,但总的来说,儒家偏重于人的哲学,着眼于人对社会的义务,强调善与美的统一,这一点从儒家早期的经典文本《周易》和先秦儒家各大流派的相关论述中都可以得到说明;而道家则偏重于自然哲学,着眼于人对自然的认识,强调真与美的统一,这一点也可以在从老子到庄子等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的相关言论中见出。两家各有偏重又相互补充,相反相成地融合为共同的和谐美的理想。事实上,无论是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的各派学说,还是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文化传统,都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它们在相互论辩和影响,相互补充和交融中,对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美学思想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拟从先秦儒、道两家美学异同比较和相互交融的角度,对中国古代和谐美的思想做以简论。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殷周以来,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宗教神学。奴隶主贵族利用当时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无知,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上帝这一超自然的精神力量来主宰一切,人同自然的关系被歪曲颠倒了,自然之天变成了有意志的造物主。在这种神学天道观的统治下,人同自然的关系完全是对立的,除了“人神以和”的宗教幻想之外,没有真正的自由和谐可言。在同这种宗教神学天道观的斗争中,老子创立的道家学说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它撕下了披在“天”上的神秘外衣,恢复了其物质性的本来面目,提出了以“道”为体,以“德”为用,以“法自然”为基本原则的思想体系,从而为正确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奠定了基础。虽然老子之后的道家分成了稷下黄老学派和庄子学派两大分支,但在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上,观点却是一致的,即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都认为这种和谐统一是美的理想境界。
老子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在“法自然”的原则上。他认为,广大而无限的宇宙是一个统一整体,是由道、天、地、人四个主要元素组成的大系统,即所谓“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第二十五章。以下凡引此书只注章次)。这“四大”之间既不是相互冲突,也不是杂乱无章,而是井然有序和谐统一的,这集中表现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同上)这一根本原则上。这个被人、地、天、道依次效法的“自然”是什么呢?综观老子全书,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本来如此,天然而成的性质,如“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十七章);二是指整个天地宇宙的存在状态,如上述“域中”,也就是泛指整个大自然。这两层含义其实是一回事,总起来就是后人讲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老子认为,道和天地都效法自然,人也应当如此,即仿效自然的状态和性质,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这种统一就叫“得道”。老子认为得道的人是最自由的,表现在摄生方面,能够“长生久视”,能够“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第五十章);表现在言行方面,能做到“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第二十七章)而这种得道之人的杰出代表就是圣人。由于圣人完全认识和掌握了自然的无知、无欲、无争、无为等性质以及柔弱胜刚强等规律,所以能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做到“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为无为,则无不治,”即自由自在地治理天下。从老子对人与整个自然界的统一,对这种统一性的体现者道的赞美,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得道之圣人的赞美来看,他始终把和谐统一当作美的理想,把由于主体对必然性的取得的自由当作最理想的境界。这种把美建立在合规律性的基础上,强调真与美统一的思想是很深刻的,他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把握了美的本质。
稷下黄老学派则在精气论的基础上把人与自然的统一直接建立在“和”的规律上。他们改造了老子的“道”,吸收了它的“其中有精”,“冲气以为和”的基本内核,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精气构成的,而“道”主要是指精气的属性、功能本质和运动规律。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和”。这一派的代表著作《管子》中《心术》、《内业》、《白心》等篇认为,“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行,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内业》),强调了由天地而生人的关键是“和”,并把这一规律称之为“种之道”。又说:“凡物之精,比则为生。”“比”与“和”都是不同事物间的结合,即对立统一。他们认为,万物只有按照“和”的规律运动变化,才能生生不息,永无止境,所以“和则能久”。万物如此,人心也不例外。“彼心之情,利安以宁,勿烦勿乱,和乃自成。”(同上)人们只要保持内心的和谐并且按照“和”的规律认识和对待事物,不但可以“其外安荣”,“浩然和平”,“四体乃固”,“九窍遂通”,而且“乃能穷天地,被四海,中无惑意,外无邪灾。心全于中,形全于外,不逢天灾,不遇人害”,还可以“戴大园而履大方,鉴于大清,视于大明”,“遍知天下,穷于四极”(同上)。这也就是“圣人”、“得道之人”所达到的自由境界,即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最高理想。由此可见,稷下黄老学派把老子的单纯“法自然”,发展成为认识和运用人与自然共同具有的“和”的规律,这就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在更深刻的层次上了。与此相联系,他们的气化学说和精、气、神统一的思想,以及从万物的本质、属性、功能和普遍规律的意义上来把握“道”的理论,对美学思想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道家的另一著名代表庄子却继续了老子思想中某些消极因素,把老子的“玄同”发展为物我“齐一”,从而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夸大成绝对的自由。他认为,事物之间的差别都是相对的,“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齐物论》)。又说:“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秋水》)。既然事物的性质和人的认识都是相对的,不存在什么差别,所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到极端,把它绝对化了。然而这正是庄子所追求的“道”的理想境界。在他看来,有形的万物都是有成有毁的,只有道才是“无为无形”、“无成无毁”的天下大全,才是超出一切相对的万物之上的绝对。庄子认为,只有认识了道,即与道同体的“圣人”、“真人”、“至人”才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天下》),才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逍遥游》),这也就是“无己”、“无待”的“逍遥游”。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绝对自由呢?庄子说,必须经过一番“坐忘”的功夫,“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大宗师》)即外物和自己都彻底忘掉,完全无知,无欲,无虑,无为。显然,庄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追求的这种绝对的自由和谐是不存在的。但是在这些唯心主义谬论中却包含着一个深刻而被歪曲了的美学思想,即人与自然的自由和谐作为一种美的理想,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也就是人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把有目的变为无目的,即以自身为目的的时候,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美的最高境界。这一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诸如“神韵说”、“意境说”等理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的“坐忘”是对老子“法自然”的恶性发展,有否定人对自然的主观能动性之嫌,所以被荀子批评为“蔽于天而不知人”。道家的这一弱点却正是儒家特别注意纠正和弥补的。儒家“六艺”之一的《易》所涉极广,《易·系辞下》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在这里,与“人”相对的“天”、“地”显然都属于自然事物,因而从实质上讲,《易》象首先说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说卦》有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与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念不同,在儒家看来,“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为天之道,天道流行,化成万物之性,人之性亦然。故人与天、地在本性上是相通的,因而人可以通过尽己之性以通天地之性,进而赞天地之化育:“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礼记·中庸》)儒家的这种“天人合一”观较之道家“师法自然”的观点,显然大大突出了个体的主动性,使个人面对自然时不是清净无为,而是积极进取。是故《易·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孔子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完全是从他的“仁学”着眼的,他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观点就是从人的精神品质出发的。孔子赞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自由境界(《论语·先进》),也正是因为人与自然的这种和谐融洽的关系,才充分体现了人生理想,即实现了天下大治的愿望。继承孔子思想的思孟学派比孔子较多地谈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子思认为“中”、“和”是宇宙中最根本的最普遍的规律。他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第一章)表面看来,这与稷下黄老学派的观点是相同的,其实却同中有异。子思的观点是孔子“中庸之道”的引伸扩大,是由人道引出天道,再用天道论人道,而道家则是直接从“道法自然”立论。子思还把人的真诚专一等主观精神概括为“诚”的概念,然后又把它夸大为宇宙精神的天道,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第二十章)以此说明“天人合一”。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子思的思想,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他认为人的心、性与天本为一体,天是有道德属性的,天的道德属性包含在人性之中,天人是相通的。由此他得出结论:“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同上)他体会到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的快乐,美在于人与自然的统一。但这种审美感受却是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的,在这一点上孟子与庄子又是相通的。
另一名儒家大师荀子则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发展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实现了儒道两家在这个问题上的交融。他站在儒家的立场,却充分吸收了道家思想的积极因素。他认为自然界是井然有序的,有规律的,而这些规律又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论》)这些规律中最根本的是“和”,“列星随旋,日月递昭,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同上)。自然规律既然有迹象可寻,因此是可以被人认识的,“所志于天者,已其见象之可以期者矣;所志于地者,已其见宜之可以息者矣;所志于四时者,已其见数之可以事者矣;所志于阴阳者,已其见知之可以治者矣”(同上)。荀子的这些观点显然是对老子的“法自然”的道论和稷下黄老学说的批判继承。但是荀子没有到此为止,他同时吸收了思孟学派强调人的主观精神的合理因素,而克服了道家消极无为的缺点,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辉思想,从而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在积极的自然天道观的基础上。荀子认为,自然界既然是有秩序的,存在着和谐,因而存在着美,例如有“山林川谷美”、“兰槐之美”、“珠玉之美”、“响万物之美”等。但是自然界之所以有美,是因为和人有关,能为人“致其用”,他说:“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上以饰贤良,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王制》)人与自然的这种和谐,不仅是因为体现了能“致其用”的功利目的,而且还因为人们在自然物上看到、想到人的某些优美品质,从而产生审美感受。荀子说:“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絜,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宥坐》)可见君子之所以观赏赞美水,是因为他把水这一自然物与人的德、义、道、勇等优美品质联系起来,使人与自然产生了共鸣。这就是说美的合目的性一面,即美与善的统一,是儒家一贯强调的观点。荀子说:“以赞稽之,万物可兼知也。身尽其故则美。”(《解蔽》)“故”就是事物的道理、规律,只有“兼知”并且亲自遵循事物的规律,才能达到美。他认为圣人把这种合规律性即“天道”与合目的性即“人道”结合得最好,所以说“圣人备道全美者也”(《正名》)。由此可见,先秦儒道两家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问题上,由各执一端,通过互相争辩,相互影响,逐步达到了相互补充、相互交融,荀子在这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道家尊重自然,强调天道,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上,他们也同样强调一种自然的和谐,而反对人为的统一。对于维持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法律,他们有的完全否定,有的用天道加以重新解释,使其从属于自然法则。他们不像儒家那样偏重于美的社会功利的目的性,而仍然在法自然合规律性的基础上,把有目的性变为无目的性,实现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即美与真的统一。
老子反对儒家提倡的忠、孝、仁、义之类的伦理道德,认为这些道德规范的产生正是个体与社会不和谐、不统一的表现,他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十八章)要想恢复“大道”,即个体与社会和谐的理想,必须摒弃这些伦理规范和功利,这样才能“无为而无不为”,即“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第十九章),这是对于社会的要求。对于作为个体的人来说,老子提出了“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同上)的主张,要求恢复到人的自然本性,象“婴儿之未孩”那样天真无邪,素朴无瑕。认为如果每个人都做到了这一点,就铲除了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天下就可以实现“无为而治”了。于是老子提出了他的美好的社会理想:“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八十章)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当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但这种自然主义和谐美的理想,却对根植于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特别是在政治舞台上失意的知识分子产生了极大影响。
庄子的社会理想,如同他幻想“逍遥”于“无何有之乡”的绝对自由一样,是向往一种“绝圣弃知”、“擿玉毁珠”、“焚符破玺”、“掊斗折衡”,即取消一切文化制度的社会,他称这种社会为“至德之世”。他赞美说:“夫至德之世,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马蹄》)其实这是一种无知无欲,没有文化,没有阶级,甚至人兽同居的原始社会,这比老子的“小国寡民”时代倒退得更远。可见,庄子关于个体与社会的和谐思想,同样是建立在他的虚无主义理论基础上的。
同老庄这种避世弃俗的思想相反,稷下黄老学派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建立在积极治世的基础上,其思想特点是“因道全法”,即用道家的自然天道观来解释法治的理论,主张用儒道兼蓄、礼法并用的方法来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他们说:“虚而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君臣父子人间之事谓之义;登降揖让,贵贱有等,亲疏有体,谓之礼;简物小大一道,杀僇禁诛谓之法。”(《管子·心术上》)又进一步解释说:“义者,谓各处其宜也。礼者,因人之情,缘义之理,而为之节文者也。故礼者,谓有理也;理也者,明分以谕义之意也。故礼出乎义,义出乎理,理因乎道者也。法者,所以同出,不得不然者也。”(同上)这套理论明显地体现了儒道两家的融合。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是把道、德、义、礼、法这些社会规范和制度看作一环扣一环、井然有序的统一体,以此发挥着对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维系作用。他们还从积极的方面继承了老子“无为”思想,提出“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的理论。他们描绘这种美好的社会是:“为人主,南面而立。臣肃敬,不敢敝(蔽)其主。下比顺,不敢敝(蔽)其上。万民和辑而乐为其主上用,地广人众兵强,天下无适(敌)。”(《黄老帛书·经法·六分》)之所以有这样的上下左右自由和谐的社会景象,乃是由于以“道”治国的结果,“道行于世,则贫贱者不怨,富贵者不骄,愚弱者不慑,智勇者不陵,定于分也”(《尹文子·大道上》)。显然,这是为剥削阶级设计的一种维持阶级统治秩序的幻想,比起老、庄的消极无为来,它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那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但从美学思想来看,他们关于和谐美的理想却是共同的。无为而治——这是无目的合目的性;道行于世——这是合规律性;以道治国——这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结合,也就是实现自由和谐的根本途径。
如果说,道家偏重于合规律性,而将有目的变为无目的,那么,儒家则偏重于合目的性,并把社会的外在目的变为个体的内在目的。如《易·序卦》所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将道德秩序的起源由社会转移到自然,借自然的属性来论证道德的合理性,使之看起来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于是,存在于天人之间和谐统一的关系自然也就转化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不特如此,这种将社会等级秩序嵌入天地万物之间的做法,还使个人在处理自身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时候,面对的仿佛是天地自然,使个体人格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得以凸现。这一点对体现在孔子“仁学”体系中君子人格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提出的以“仁”为本,以“礼”为用的思想体系,集中体现了他在个体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这一美学倾向。
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动荡时期。当时,“礼崩乐坏”,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一套典章文化制度不灵了。“子弑父”,“臣弑君”,“陪臣执国命”等“犯上作乱”的事成为普遍现象,阶级矛盾通过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的激烈冲突而明显地暴露出来。孔子站在保守的立场上却把这种历史的必然性看作是“天下无道”的丑恶表现。他理想的美好的社会即“天下有道”的社会是“和”——即人与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高度和谐统一,他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以下凡引此书只注篇名)这种贵而美的“先王之道”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他曾引用《诗经》描绘说:“不兢不絿,不刚不柔,而政优优,百灵是遒,和之至也。”(《左传·昭公二十年》)即一切都协调适中,恰到好处。因此,在这样的政治环境里,能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治长》)。在这种各得其所的社会里,君王也不用多操劳,他认为舜就是一个先王的典型,他称赞道:“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儒道两家理想中的共同点,不过仍然是同中有异:道家强调的是“至柔”,而儒家却主张“不刚不柔”——中庸之道。孔子认为,造成社会不和谐的重要根源就是失去了中庸的原则,他说:“中庸之为德也,甚矣乎,民鲜久矣。”(《雍也》)所谓中庸,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折衷,而是注意对立双方的互相依存,和谐统一,无“过”无“不及”,即《礼记·中庸》所云:“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郑玄在该篇题解中说:“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可见中庸就是中和思想的具体运用,它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道路。质言之,“和”是社会理想,是“至道”,“中”是思想方法,是“至德”,一外一内,合起来又称“中和”。
“中”和“和”体现了美的事物普遍具有的某些规律性,所以孔子说“和为贵”,“斯为美”,这是他关于美的合规律性一面的认识。但他更强调的却是合、同的一面,他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因此,他重视礼的规范调节作用,他一生奋斗的志向就是恢复已被破坏了的周礼。他呼吁,为君的要“上好礼”,为臣的要“事君尽礼”,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人都“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整个社会都“齐之以礼”,就可以达到上下左右和谐一致。然而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的局面,只靠强制手段使人们遵守周礼已经不可能了,于是孔子便提出了“仁”作为“礼”的思想根据。什么是“仁”呢?孔子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就是“爱人”。首先,“仁”是一种对待上下左右各种人的友爱善良的基本态度,表现为“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其中最根本的是亲子之爱,“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学而》)孔子认为,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种亲子之爱,就不会再发生违礼的行为。“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同上)这样社会秩序就可以稳定。如果把亲子之爱推广到对周围的人“谨而信”,对所有的人“泛爱众而亲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四海之内皆兄弟”,于是个体与社会就可以完全达到和谐统一。其次,“仁”是一种发自人的本性的内在欲求和自觉行动。它不是靠外力强制的,“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只要自觉努力都可以做到,“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而这种自觉性的集中表现就是“克己复礼”,“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同上)这样孔子就把“复礼”的外在目的变成了“欲仁”的内在目的,继而又把这种内在目的转化为“天下归仁”的外在目的了。最后,“仁”是一种独立完美的个体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孔子认为,人是应该有点独立精神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比起礼、乐来,作为精神修养的“仁”是更为重要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因此,君子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不违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并以行“仁”为最大快乐,“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他认为“里仁为美”,断定“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即把仁者作个体人格修养的完美境界。这种思想境界乃是实现个体与社会和谐的最重要的内在条件,在这里作为内在目的的个体自觉修养,与作为外在目的的社会功利达到了有机的统一,即通过“仁”实现了真与善的统一。
孔子的继承者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儒家关于个体与社会和谐统一的思想。首先,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学说和“仁义之道”。而对战国大国兼并,争城夺地,杀人盈野的动乱局面,他主张天下“定于一”。他认为统一天下不是靠掠夺性的战争,而是靠人心归向,靠上下一心的“人和”,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公孙丑》下)怎样才能达到人和呢?一方面他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让人民有自己的“恒产”,能“乐岁终身饱”,即得到起码的生活条件,从而能安居乐业;另一方面他要求每个人都遵守“仁义之道”,即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人相亲相爱,“岂有仁义为不美也”(《公孙丑》下),这就把孔子的“里仁为美”扩大为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其次,他提出性善论作为仁义之美的理论根据。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认为仁义等美德是人们天生固有的一种内在要求。他指出这是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不过一般人经不起外物的引诱而失掉了,即所谓“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离娄》下)。但失掉了的善性美德还是可以收回来的,关键是个人自觉的努力,“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告子》下),所以说“人皆可以为舜尧”。孟子这种强调人的自我实现,自我肯定,即把善这种外在目的自觉地变为内在目的的思想,是对人与社会和谐美的本质的深刻认识。第三,他肯定了人类美感的共同性,进一步从审美主体方面论证了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孟子用性善论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继而又从人与动物族类的区别上论证了人类美感的共同性。他说:“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告子》上)人类美感的共同性就是这种“举相似”的东西,“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同上)。孟子的这一观点在一定意义上承认了共同美的问题,亦即肯定了美的普遍性和绝对性,这同老庄只强调美的差异性、相对性的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立。儒道两家分别强调的这两个方面,正好就是审美本身所包含的二重性的辩证统一,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儒道两家的相互补充。第四,他提出了“与民同乐”的观点,从审美活动方面强调了人与社会的和谐。他在同齐宣王的对话中指出,个人的“独乐乐”不如与别人的同乐;“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他认为审美活动不是个体的单独活动,只有与他人与众人共赏、共鸣,才能得到最大的审美愉快。在这里他谈的是审美活动的社会性,同时也就从一个重要方面论证了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荀子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上同样强调“和”,强调“一”,强调“天下之大齐”。但其立论的根据与孔孟又有所不同,他把孟子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的观点发展为人能“合群”的理论。他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变力,变力则强,强则胜物。”(《王制》)这就是说,人之所以比禽兽强胜,是因为人能结成群,即组织起来。而人能组织成群,又因为人能“分”,即有社会分工和等级差别,分的必要条件则是“义”,即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由于分工合作,才能和谐一致,才能强大有力。在这里荀子在直观的水平上猜测到人的社会性问题,接触到人的社会本质问题。但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他却把封建性的等级制度看作社会和谐的前提,他说:“分莫大于礼”,“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富国》)。同时,又把这种封建社会关系看作是天经地义,“君臣、兄弟、夫妇,始则终,终则始,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王制》)。荀子把封建地主阶级的善建立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以美化封建社会,这说明他认识到和谐美应是真与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这也是他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吸收道家美学的结果。